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龍江中學高一生物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龍江中學高一生物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龍江中學高一生物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龍江中學高一生物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龍江中學高一生物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龍江中學高一生物測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科學家用含18O的葡萄糖來追蹤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發(fā)現(xiàn)其轉(zhuǎn)移途徑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參考答案:D2.小麥細胞細胞膜的主要組成元素是

A.C、H、O、N

B.C、H、O、N、P

C.C、H、O、S

D.C、H、O、N、S參考答案:B3.下圖表示基因型為AaBb的生物自交產(chǎn)生后代的過程。自由組合定律發(fā)生于(

)。A.①

B.②

C.③

D.④參考答案:A4.創(chuàng)立細胞學說的科學家是(

)A.達爾文

B.施萊登和施旺

C.胡克

D.沃森和克里克參考答案:B達爾文提出的是進化論,A錯誤。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的是細胞學說,B正確。胡克發(fā)現(xiàn)的是顯微鏡,C錯誤。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D錯誤。5.在植物細胞質(zhì)壁分離過程中,水分子通過細胞結構的順序是()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細胞質(zhì)

④液泡膜

⑤液泡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③ C.⑤④②③① D.⑤④③②①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植物細胞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主要是指液泡里面的細胞液滲透出來,因為中央液泡占據(jù)了植物細胞的大部分空間,所以在談及植物細胞質(zhì)壁分離時,主要是液泡里面的水。那么它出來的順序應該依次是液泡、液泡膜、細胞質(zhì)、細胞膜、細胞壁,也就是D選項。考點:本題考查植物細胞質(zhì)壁分離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6.提取光合色素,進行紙層析分離,對該實驗中各種現(xiàn)象的解釋,正確的是()A.未見色素帶,說明材料可能為黃化葉片B.色素始終在濾紙條上,是因為色素不溶于層析液C.提取液呈綠色是因為含有較多的葉綠素a和葉綠素bD.胡蘿卜素位于濾紙條的最前方,是因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參考答案:C黃化葉片含有葉黃素、胡蘿卜素,若材料為黃化葉片,則會出現(xiàn)色素帶,A錯誤;色素溶于層析液,B錯誤;提取液呈綠色是由于含有較多葉綠素a和葉綠素b,C正確;胡蘿卜素處于濾紙最前方,是因為其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D錯誤。7.下圖表示某反應過程,圖中的黑球表示兩個相同的單糖,則圖中的a、b、c分別表示(

)A.淀粉、淀粉酶、葡萄糖

B.蔗糖、蔗糖酶、葡萄糖C.麥芽糖、麥芽糖酶、葡萄糖

D.乳糖、乳糖酶、葡萄糖參考答案:C8.關于ATP

ADP+Pi+能量的反應式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上述過程存在能量的釋放和貯存B.生物體內(nèi)ADP轉(zhuǎn)變成ATP所需的能量均來自呼吸作用C.這一反應無休止地在活細胞中進行D.這一過程保證了生命活動的順利進行參考答案:B9.某植物細胞的基因型為Aa,該細胞在分裂過程中存在以下兩種情況①減數(shù)第Ⅰ次分裂正常,減數(shù)第Ⅱ次分裂不正常;②減數(shù)第Ⅰ次分裂不正常,減數(shù)第Ⅱ次分裂正常。若上述兩種情況中不正常分裂時染色體都移向一極,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種情況下配子的基因型都為Aa

B.兩種情況下配子的基因型都為AA或aa

C.第①種情況下,配子的基因型為AA或aa,第②種情況下,配子基因型為Aa

D.第①種情況下,配子的基因型為Aa,第②種情況下,配子基因型為AA或aa參考答案:C略10.生物體內(nèi)的酶都

A.能使不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發(fā)生

B.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C.是蛋白質(zhì)

D.在細胞內(nèi)才能起作用參考答案:B11.基因型分別為EeFF和EeFf的2種豌豆雜交,在兩對等位基因各自獨立遺傳的條件下,其子代表現(xiàn)型不同于2個親本的個體數(shù)占全部子代的(

)A.0

B.3/4

C.1/4

D.1/8參考答案:A12.一雄蜂和一雌蜂交配后產(chǎn)生的子一代中,雄蜂基因型有AB、Ab、aB、ab四種,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種,則親本基因型為A、aaBb×Ab

B、AaBb×Ab

C、AAbb×Ab

D、AaBb×ab參考答案:D13.下列關于反射弧的敘述,正確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傳出神經(jīng),可使效應器產(chǎn)生相同的反應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應器均分布于機體同一組織或器官C.神經(jīng)中樞的興奮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減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經(jīng)中樞都位于脊髓參考答案:A14.兩個雜合體雜交,子代只有一種表現(xiàn)型,這兩個雜合體的基因型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參考答案:B略15.過度肥胖者的脂肪組織中,占細胞質(zhì)量50%以上的物質(zhì)是A.蛋白質(zhì)

B.脂肪

C.糖類

D.水參考答案:D過度肥胖者的脂肪組織中,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究键c定位】水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名師點睛】本題考查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的含量.組成細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zhì)。16.下列環(huán)境中的生物,屬于種群的是A、一個公園中的花卉

B、一個牧場里的家禽C、一條河里的魚D、一個蜂巢里的蜂。參考答案:D17.在有絲分裂過程中,DNA分子數(shù)和染色體數(shù),依次為2∶1和1∶1的時期是()A.前期和后期

B.前期和中期

C.間期和前期

D.后期和末期參考答案:A18.在低倍鏡下觀察清楚后,要在高倍鏡下觀察,首先要做的是A.用轉(zhuǎn)換器轉(zhuǎn)過高倍物鏡

B.使用凹面鏡反光C.把要放大觀察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

D.調(diào)節(jié)細準焦螺旋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由于高倍鏡下觀察的物像是低倍鏡下視野中央的物像,所以在低倍鏡下觀察清楚后,須將放大觀察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键c:考查顯微鏡的使用。點評:難度較小,理解高倍鏡下觀察的物像是低倍鏡下中央的物像。19.關于人體癌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癌變后細胞周期變長,需要大量的核糖體參與合成蛋白質(zhì)B.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細胞發(fā)生異常的增殖C.有些病毒能將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組中,從而誘發(fā)人的細胞癌變D.癌細胞細胞膜兩側鑲嵌的糖蛋白數(shù)量比正常的體細胞少很多參考答案:C【考點】5A:癌細胞的主要特征;5B:細胞癌變的原因.【分析】引起細胞癌變的外因是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內(nèi)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diào)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癌細胞的特征:無限增殖、形態(tài)結構顯著變化、細胞表面發(fā)生改變.【解答】解:A、癌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能力,在適宜條件時可無限增殖,故細胞周期變短,A錯誤;B、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diào)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B錯誤;C、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其中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組誘發(fā)癌變,C正確;D、糖蛋白只位于細胞膜的外側,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細胞癌變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癌變的原因、癌細胞的特征、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功能,再結合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20.某細胞在形成花粉時,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有染色體14條,此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可產(chǎn)生四分體()A.28個 B.14個 C.7個 D.56個參考答案:C【考點】61: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分析】豌豆某細胞在形成花粉時,進行減數(shù)分裂.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暫時加倍,所以豌豆體細胞的染色體應為7對14條,因此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可產(chǎn)生7個四分體.【解答】解: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豌豆某細胞在形成花粉過程中,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染色體數(shù)目暫時加倍,此時染色體數(shù)目與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相同,所以該豌豆體細胞有14條染色體.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形成四分體,一個四分體包括一對同源染色體、2條染色體,所以該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可產(chǎn)生7個四分體.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四分體以及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難度中等,屬于考綱理解層次.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理解四分體的含義以及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21.下列細胞中具有分化能力的是(

)A.神經(jīng)細胞

B.心肌細胞

C.紅細胞

D.早期胚胎細胞參考答案:D22.水稻的有芒和無芒是一對相對性狀,下列四組雜交實驗中,能判斷性狀顯隱關系的是①有芒×有芒→有芒

②有芒×有芒→有芒215+無芒70

③有芒×無芒→有芒

④有芒×無芒→有芒101+無芒97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參考答案:C.................................考點:顯隱性性狀的判斷。23.如圖為人體內(nèi)體溫調(diào)節(jié)的示意圖,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當受到寒冷刺激時,a、b、c、d激素的分泌均會增加

B.上圖可反映出激素具有分級調(diào)節(jié)的特點C.下丘腦是感覺體溫變化的主要中樞,是形成冷覺、熱覺的部位

D.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進骨骼肌與內(nèi)臟代謝活動增強,產(chǎn)熱量增加參考答案:C略24.飲酒過量的人表現(xiàn)為呼吸急促、走路不穩(wěn)、語無倫次,在①小腦、②大腦、③腦干三個結構中,與此反應相對應的結構分別是(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②①③參考答案:A略25.下圖甲表示四種不同的物質(zhì)在一個動物細胞內(nèi)外的相對濃度差異。通過圖乙所示的過程來維持細胞內(nèi)外濃度差異的物質(zhì)是

A.Na+

B.K+

C.胰島素

D.CO2參考答案:B26.將用14N標記的1個DNA分子置于含15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3代,再置于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2代,則最終含14N的DNA、只含15N的DNA的個數(shù)分別是A.10、0 B.0、14 C.16、0 D.32、0參考答案:D【分析】本題考查DNA復制,考查對DNA復制方式的理解。DNA通過半保留方式進行復制,根據(jù)親代DNA的標記情況和復制所用的原料可判斷子代DNA被標記的情況?!驹斀狻繉⒂?4N標記的1個DNA分子置于含15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3代,共得到8個DNA分子,其中有兩個DNA分子的一條單鏈含有14N,另一條單鏈含有15N;再置于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2代,共得到32個DNA分子,且32個DNA分子中均含有14N,沒有只含有15N的DNA,選D。27.假如你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一種新的單細胞生物并鑒定該生物的類別,則以下何種特性與你的鑒定有關(

)

①核膜的有無

②核糖體的有無

③細胞壁的有無

④膜上磷脂的有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參考答案:A28.某種高等植物的雜合子(Aa)產(chǎn)生的雌雄配子的數(shù)目是A.雌配子:雄配子=1:1B.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C.雌配子:雄配子=1:3D.含A遺傳因子的雌配子:含a遺傳因子的雄配子=1:1參考答案:B高等植物的雜合子(Aa)經(jīng)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雌、雄配子中,含A遺傳因子的配子:含a遺傳因子的配子=1:1,但雄配子總數(shù)遠多于雌配子總數(shù),參與受精作用的雌配子:雄配子=1:1,所以B正確,A、C、D錯誤?!究键c定位】減數(shù)分裂與受精作用29.血紅蛋白是由574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zhì),含四條多肽鏈,那么在形成肽鏈過程中,其肽鍵的數(shù)目和脫下的水分子數(shù)分別是()A.573和573

B.570和570

C.572和572

D.571和571參考答案:B【知識點】蛋白質(zhì)的合成過程。解:574個氨基酸形成四條多肽鏈,形成的肽鍵數(shù)為574-4=570,既肽鍵數(shù)=n(氨基酸數(shù))-m(形成的鏈數(shù));肽鍵數(shù)與脫去水數(shù)相等。【思路點撥】理解氨基酸形成多條鏈的蛋白質(zhì)的實質(zhì)。30.關于下列實驗說法正確的是()①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②用蘇丹IV染液鑒定脂肪③用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zhì)④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A.實驗①和④都需要水浴加熱B.只有實驗②需要使用顯微鏡觀察C.實驗③所用的試劑經(jīng)稀釋后可用于實驗①D.實驗①③④所用的試劑都需要現(xiàn)配現(xiàn)用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1、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需要水浴加熱,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脂肪與蘇丹IV染液呈現(xiàn)紅色.2、斐林試劑是由甲液(質(zhì)量濃度為0.1g/mL氫氧化鈉溶液)和乙液(質(zhì)量濃度為0.05g/mL硫酸銅溶液)組成,用于鑒定還原糖,使用時要將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需水浴加熱;3、雙縮脲試劑由A液(質(zhì)量濃度為0.1g/mL氫氧化鈉溶液)和B液(質(zhì)量濃度為0.01g/mL硫酸銅溶液)組成,用于鑒定蛋白質(zhì),使用時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解:A、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需要水浴加熱,在“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時,將盛有鹽酸和載玻片的小燒杯放在大燒杯中保溫5min,也需要水浴加熱,A正確;B、實驗②觀察組織細胞中的脂肪需要使用顯微鏡觀察,實驗④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也需要顯微鏡,B錯誤;C、實驗③所用的試劑是雙縮脲試劑,實驗①所用的試劑是斐林試劑,斐林試劑稀釋后可做雙縮脲試劑,C錯誤;D、雙縮脲試劑不需要現(xiàn)用現(xiàn)配,D錯誤.故選:A.考點:檢測還原糖的實驗;檢測蛋白質(zhì)的實驗;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檢測脂肪的實驗.31.磁共振技術可應用于臨床疾病診斷,因為許多疾病會導致組織和器官

內(nèi)的水分發(fā)生變化,這種變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圖象中反映出來。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人體不同組織和器官的含水量是不一樣的

B.水在細胞中存在的形式及功能是不會改變的

C.組織發(fā)生病變會影響組織內(nèi)的化學變化

D.發(fā)生病變的器官,其細胞代謝速率往往會發(fā)生改變參考答案:B32.當生物體新陳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時,生物體內(nèi)(

)A.

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與此無關

B.

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會升高C.

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會下降

D.

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會固定不變參考答案:C33.離體的葉綠體在光照下進行光合作用時,如果突然中斷二氧化碳的供應,短暫時間內(nèi)葉綠體中C3與C5相對含量的變化是

A.C3增多,C5減少

B.C3增多,C5增多

C.C3減少,C5增多

D.C3減少,C5減少參考答案:C34.關于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中含C、T、U堿基的核苷酸共有3種

B.乳糖和麥芽糖水解的產(chǎn)物都是葡萄糖C.核酸中能夠攜帶遺傳信息的只有DNA

D.構成血紅蛋白的元素中含有微量元素參考答案:DDNA含有的堿基是A、C、G、T,RNA含有的堿基是A、C、G、U,所以細胞中含C、T、U堿基的核苷酸有2種脫氧核苷酸和2種核糖核苷酸,共計4種,A錯誤;乳糖水解的產(chǎn)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麥芽糖水解的產(chǎn)物是葡萄糖,B錯誤;某些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此時RNA攜帶遺傳信息,C錯誤;Fe2+是合成血紅蛋白的原料,F(xiàn)e是微量元素,因此構成血紅蛋白的元素中含有微量元素,D正確。35.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A.當生物體新陳代謝旺盛時,生物體內(nèi)結合水/自由水的值會增大B.越冬的植物體內(nèi)結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下降,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環(huán)境條件C.組成活細胞的化合物中,水所占比例最大D.同一物種不同年齡的不同個體含水量大致相同參考答案:C【分析】1、水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形式自由水結合水定義細胞中絕大部分的水以游離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與細胞內(nèi)的其他物質(zhì)相結合的水含量約占細胞內(nèi)全部水分的95%約占細胞內(nèi)全部水分的4.5%功能①細胞內(nèi)良好的溶劑

②參與生化反應

③為細胞提供液體環(huán)境

④運送營養(yǎng)物質(zhì)和代謝廢物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聯(lián)系自由水和結合水能夠隨新陳代謝的進行而相互轉(zhuǎn)化

2、與代謝強度的關系:當自由水比例增加時,生物體代謝活躍,生長迅速。3、與抗逆性的關系:當自由水向結合水轉(zhuǎn)化較多時,代謝強度就會下降,抗寒、抗熱、抗旱的性能提高。【詳解】自由水所占的比例越高,新陳代謝越旺盛,因此當生物體新陳代謝旺盛時,生物體內(nèi)結合水/自由水的值會減小,A錯誤;越冬的植物體內(nèi)結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上升,有利于抵抗寒冷等不利環(huán)境條件,B錯誤;組成活細胞的化合物中,水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蛋白質(zhì),C正確;同一物種、不同年齡的不同個體,含水量不同,D錯誤?!军c睛】本題考查水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功能,掌握自由水和結合水的比例大小與新陳代謝的關系,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36.1939年,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利用同位素標記法,探究光合作用中釋放的氧氣來自參加反應的A.二氧化碳

B.水

C.二氧化碳和水

D.淀粉參考答案:B37.下列不屬于孟德爾研究遺傳規(guī)律獲得成功的原因是(

)。A.正確選用實驗材料B.先分析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運用統(tǒng)計學的方法分析結果C.最先采用人工雜交的實驗方法D.科學地設計實驗程序,提出假說并進行驗證參考答案:C38.植物細胞壁的化學成分主要是A.脂質(zhì)和蛋白質(zhì)

B.纖維素和果膠C.脂質(zhì)、蛋白質(zhì)和糖類

D.纖維素、果膠和蛋白質(zhì)參考答案:B39.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相同點是(

)A.前期紡錘體的形成方式

B.末期細胞質(zhì)的分裂方式C.間期結束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D.染色體復制后平均分配參考答案:D40.如圖是光合作用探索歷程中恩格爾曼和薩克斯的實驗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兩實驗均需進行“黑暗”處理,以消耗細胞中原有的淀粉 B.兩實驗均需要光的照射C.兩實驗中只有恩格爾曼的實驗設置了對照 D.兩實驗均可證明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有氧氣參考答案:B兩實驗均需進行“黑暗”處理,但薩克斯的實驗是為了消耗細胞中原有淀粉,而恩格爾曼的實驗是為了用極細的光束照射,A錯誤;兩實驗均需要光的照射,B正確;兩實驗中均設置了對照實驗,薩克斯的實驗中照光部分和遮光部分形成對照,C錯誤;恩格爾曼的實驗可證明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有氧氣,薩克斯的實驗證明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有淀粉,D錯誤。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41.(7分)用所學知識簡要回答下列問題:(1)人體生活在一個多變的環(huán)境中,時常受到許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從而干擾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人體通過

調(diào)節(jié)機制維持機體穩(wěn)態(tài)。(2)地方性甲狀腺腫(又稱代償性甲狀腺腫)是由于缺碘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機體通過調(diào)節(jié)促使甲狀腺細胞增大,從而滿足機體對甲狀腺激素的需求。在此調(diào)節(jié)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