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化學模擬卷(重慶地區(qū)專用)_第1頁
2021屆高考化學模擬卷(重慶地區(qū)專用)_第2頁
2021屆高考化學模擬卷(重慶地區(qū)專用)_第3頁
2021屆高考化學模擬卷(重慶地區(qū)專用)_第4頁
2021屆高考化學模擬卷(重慶地區(qū)專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

2021屆高考化學模擬預熱卷(重慶地區(qū)專用)

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

在答題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lC12N14016Na23Fe56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

合題目要求的。

1.化學與生活、社會發(fā)展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用靜電除塵、燃煤固硫、汽車尾氣催化凈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氣質量

B.可用氨水來檢驗氯氣管道是否漏氣

C.黑色金屬材料包括鐵、銅、銘以及它們的合金

D.金剛砂可用作砂紙、砂輪的磨料

2.Mg(NH)2可發(fā)生水解Mg(NH)2+2H2。N2H4+Mg(OH)2。下列表示相關微粒的化學用語正確

的是0

HH

\/

N-N

A.中子數為8的氧原子:9OB.N2H4的結構式:/、H

C.M02+的結構示意圖:0))》D.H,。的電子式:H:O:H

3.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工業(yè)上,利用乙烯水化法制乙醇:

CH,=CH,+H,0加就翳>CH£H,OH。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22.4L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燒,消耗。2的分子數均為3NA

B.Imol和H2F+的混合物中所含質子數為10小

C.乙醇催化氧化生成Imol乙醛時轉移電子數為2NA

D.46g乙醇中所含共價鍵的數目為7NR

4.下列實驗方案的設計中,可行的是()

A.用溶解、過濾的方法分離KNO;和NaCl固體的混合物

B.用萃取的方法分離煤油和汽油

C.加稀鹽酸后過濾,除去混在銅粉中的少量鎂粉和鋁粉

D.將氧氣和氫氣的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以除去其中的氫氣

5.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碳酸鈉的水溶液呈堿性:CO^+2H,OH2CO,+2OH-

B.用CH3coOH溶解CaCC)3:CO,+CH3coOH-CH3co(T+H2O+CO2T

+3+

C.向Fe(OH)3膠體中加入氫碘酸溶液:Fe(OH),+3H=Fe+3H2O

D.向氯化亞鐵溶液中通入氯氣:2Fe?+2Fe3++2C「

6.X、Y、Z、W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X、Y之間可形成六種化合物,Z與X

或Y均可形成兩種離子化合物,W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比Y的多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W>X

B.Y、W的最常見單質均能與X的簡單氫化物發(fā)生置換反應

C.ZX3>Z3X均是含有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

D.WY,能使?jié)駶櫟牡矸?KI試紙變藍色

7.下列實驗操作或裝置正確的是()

C.實驗室純化工業(yè)乙酸乙酯D.用氫氧化鈉溶液滴定醋酸溶液

8.下列實驗操作、現象及結論都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現象結論

向裝有經過硫酸處理的CrO,(橘紅色)的硅固體逐漸由橘紅色變?yōu)?/p>

A乙醇具有還原性

淺綠色(ce)

膠導管中吹入乙醇蒸氣

向稀氨水和酚猷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

B溶液由淺紅色變?yōu)榧t色Ag2O是強堿

Ag2O,振蕩

取兩支試管,分別加入4mL

0.Olmol/L和4mL0.02mol,/L的KMnO』溶液,其他條件相同時,增

第二支試管溶液褪色所

C然后向兩支試管中各加入大反應物濃度反應速

需時間更短

2mL0.2mol/LH2c溶液,分別記錄兩支試率增大

管中溶液褪色所需時間

取少許CH,CH2Br與NaOH溶液共熱,冷卻后

D無淡黃色沉淀CH3CH2Br沒有水解

滴加AgNO,溶液

A.AB.BC.CD.D

9.一種生產聚苯乙烯的流程如下:

?CH,-ECH

UA1CI,彳催化劑催化劑儼-三

55O-56OC'

95-ioorA

乙笨②苯乙烯

CIL=CH:--------@③

聚笨乙烯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苯乙烯的分子式為GHs

B.Imol苯乙烯最多可與4moi凡發(fā)生加成反應

C.鑒別乙苯與苯乙烯可用Be的四氯化碳溶液

D.乙烯、苯和乙苯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可處于同一平面

10.工業(yè)上聯合生產碳酸氫鈉和氯代燃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在生產NaHCO.,的過程中完

成乙烯氯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過程I中的TBA替代了侯德榜制堿法中的氨氣

B.在過程H中實現了TBA、CuCI2的再生

C.理論上每生成1molNaHCO,,可得到1molC2H4cL

催化劑

D.過程m中的反應是C2H4+2CUCI2~C2H4cl2+2CuCl

11.已知:2H2(g)+O2(g)=2H2O(1)AW,=-572kJ/mol

C(s)+O,(g)^CO2(g)AH2=-393.5kJ/mol

C2H5OH(l)+3O2(g)=2CO,(g)+3H2O(l)△4=-1367kJ/mol

則2c(s)+3H2(g)+;O2(g)-GHQH(l)為()

A.+278kJ/molB.-278kJ/molC.+401.5kJ/molD.-401.5kJ/mol

12.鋼鹽生產過程中排出大量的鋼泥[主要含有BaCCVBaSiOpBaCQ、BaSiQ等],由該領泥制

取硝酸鈔[[Ba(NO3)21的工藝流程如下:

H2O稀HNChXBa(OH)2

己知廢渣中含有Fe(OH)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酸溶”時的不溶物成分主要為硅酸和硫酸鋼

B.為了加快反應速率,“酸溶”時,可采取攪拌、高溫等措施

C.“中和I”加入的X可選用BaCO3

D.廢渣經過加工可用來生產油漆或涂料

13.25℃時,向20mL0.1mol-L-1的氨水中滴加濃度為0.1mol-L_1的HC1溶液溶液中電由學1翌

c(NH:)

和溶液pH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已知c點加入HC1溶液的體積為10mL,b點加入HC1溶液的體

積為20mL。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25℃時氨水的電離常數的數量級為10”

B.滴定過程中可選用酚酸做指示劑

C.久氏c、"四點中,d點時水的電離程度最大

D.c點時,c(NH;)>c(C「)>c(OH-)>c(H+)

14.TC時,體積均為0.5L的兩個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2A(g)+B(g)2C(g)

AW=-ekJ-mor'(Q>0)?保持溫度不變,實驗測得起始和平衡時的有關數據如表,下列敘述中

正確的是()

容器編號起始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mol達到平衡時體系能量的變化

ABC

①2100.75QkJ

②0.40.21.6

A.容器②中達到平衡時放出的熱量為0.05QkJ

B.向容器①中通入氨氣,平衡時A的轉化率變大

C.其他條件不變,若容器②保持恒容絕熱,則達到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小于」

3

D.容器①②中反應的平衡常數值均為18

二、非選擇題:共58分。第15~17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18?19題為選考題,

考生根據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共43分。

15.(14分)堿式硫酸鐵[Fe(OH)SOj是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新型高效絮凝劑。工業(yè)上利用廢鐵屑

(含少量氧化鋁、氧化鐵等)生產堿式硫酸鐵的工藝流程如下:

過量廢鐵屑

NaHCO,H2SO4NaNO2

I!發(fā)

一濾液冷過

卻-*Fe(OH)SO

—*?1反應U卜漉<

I

濾渣NO

己知:部分陽離子以氫氧化物形式沉淀時溶液的pH

如表。

沉淀物Fe(OH)3Fe(OH)2A1(OH)3

開始沉淀2.37.53.4

完全沉淀3.29.74.4

完成下列填空:

(1)反應I后的溶液中存在的陽離子有。

(2)加入少量NaHCO,的目的是將溶液的pH調節(jié)在范圍內,從而使溶液中的該工藝中

“攪拌”的作用是。

(3)反應H加入NaNO?的目的是氧化Fe",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在實際生產中,反

應H常同時通入0?以減少NaNO,的用量,若參與反應的有11.2L(標準狀況),則相當于節(jié)約

了NaNO2go

(4)堿式硫酸鐵溶于水后產生的[Fe(OH)產可部分水解生成[Fe?(OH)4r聚合離子,該水解反應的

離子方程式為o

(5)在醫(yī)藥上常用硫酸亞鐵與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應制備堿式硫酸鐵。根據我國質量標準,產

品中不得含有Fe2+及NO;。為檢驗所得產品中是否含有Fe2+,應使用的試劑為(選填序號)。

a.氯水b.KSCN溶液c.NaOH溶液d.酸性KMnO,溶液

16.(15分)在工業(yè)上經常用水蒸氣蒸鏘的方法從橙子等水果果皮中收集橙油(主要成分是檸檬烯

6

)O

實驗步驟如下:

(1)提取檸檬烯

①將2~3個新鮮橙子皮剪成極小碎片后,投入100mL燒瓶D中,加入約30mL水,按照下圖安裝水

蒸氣蒸儲裝置。

②松開彈簧夾G。加熱水蒸氣發(fā)生器A至水沸騰,當T形管的支管口有大量水蒸氣沖出時夾緊彈簧

夾G,開啟冷卻水,水蒸氣蒸儲即開始進行。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在錐形瓶的鐳出液的水面上有一

層很薄的油層。

(2)提純檸檬烯

①將餛出液用10mL二氯甲烷萃取,萃取3次后合并萃取液,置于裝有適量無水硫酸鈉的50mL錐形

瓶中。

②將錐形瓶中的溶液倒入50mL蒸鏘瓶中蒸儲。當二氯甲烷基本蒸完后改用水泵減壓蒸儲以除去殘

留的二氯甲烷。最后瓶中只留下少量橙黃色液體,即橙油。

回答下列問題:

(1)直玻璃管C的作用是一冷凝水從直形冷凝管的_—(填“a”或

“b”)口進入。

(2)水蒸氣蒸鐳時,判斷蒸儲結束的方法是;為了防止倒吸,實驗停止

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3)將儲出液用二氯甲烷萃取時用到的主要實驗儀器是。

(4)無水硫酸鈉的作用是。

(5)二氯甲烷的沸點為39.8℃,提純檸檬烯時采用加熱蒸儲的方法。

17.(14分)碳及其化合物廣泛存在于自然界。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I:Fe(s)+CO2(g)FeO(s)+CO(g)△乩

平衡常數為&

反應H:Fe(s)+H2O(g)FeO(s)+H,(g)△也

平衡常數為K2

不同溫度下,&、K?的值如表:

T/K段K2

9731.472.38

11792.151.67

現有反應in:H2(g)+co,(g)co(g)+H2o(g)△%,結合表中數據,反應in是(填“放

熱”或“吸熱”)反應,為提高co?的轉化率可采用措施有(寫出任意兩條)。

(2)已知CO?催化加氫合成乙醇的反應原理:2CO,(g)+6H2(g)C2H,OH(g)+3H2O(g)△“<0。

設加為起始時的投料比,即八,

①圖甲中投料比相同,溫度從高到低的順序為。

②圖乙中犯、嗎、,巧從大到小的順序為.。

③圖內表示在總壓為5MPa的恒壓條件下,且〃?=3時,平衡狀態(tài)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分數與溫度的

關系。則曲線d代表的物質化學名稱為,T4溫度時,該反應平衡常數4的計

算式為。

(3)工業(yè)上常用高濃度的K2co,溶液吸收CO?,得溶液X,再利用電解法使K2cO,溶液再生,其

裝置示意圖如下:

Q?

溶液X交換膜KHCOJ溶液

①在陽極區(qū)發(fā)生的反應包括和H++HCO-CO2T+H2O。

②簡述CO;在陰極區(qū)再生的原理:

(二)選考題:共15分。請考生從第18題和第19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

題計分。

18.(15分)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材料磷酸亞鐵鋰是應用廣泛的正極材料之一。一種制備磷酸亞鐵

鋰的化學方法為C+4FePC>4+2Li2co3^4LiFePO4+3cT?回答下列問題:

(1)Fe失去電子變成陽離子時首先失去軌道的電子。

(2)C、O、U原子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是;PO:的空間構型為。

(3)C與Si同主族,CO,在高溫高壓下所形成的晶體結構與SiOz相似,該晶體的熔點比SiOz晶

體(填“高”或“低”)。硅酸鹽和Si。?一樣,都是以硅氧四面體作為基本結構單元,

如圖表示一種含n個硅原子的單鏈式多硅酸根的結構(投影如圖所示),Si原子的雜化類型為

,其化學式可表示為。

(4)如圖表示普魯士藍的晶體結構(5個晶胞,K+未標出,每隔一個立方體在立方體體心有一個

8

鉀離子)。

anm

①普魯士藍晶體中每個Fe"周圍最近且等距離的Fe2+數目為__個。

②晶體中該立方體的邊長為anm,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為%八,其晶體密度為—g-cm\

19.(15分)沙利度胺是一種重要的合成藥物,具有鎮(zhèn)靜、抗炎癥等作用。有機物H是合成它的一

種中間體,合成路線如下(部分反應條件和產物未列出)。

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名稱為,E-F的反應類型為,H中官能團的名稱為

(2)判斷化合物F中有一個手性碳原子。D-E的反應方程式為。

(3)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B的同分異構體(寫出一種即可,不考慮立體異構)?

①能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②Imol該化合物能與4moi[Ag(NHj2]OH反應

③其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4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

0

(4)結合上述流程中的信息,寫出以1,4一丁二醇為原料制備化合物||的

H2NCCH?CH2COOH

合成路線(其他試劑任選)。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項,通過“靜電除塵”、“燃煤固硫”和“汽車尾氣催化凈化”可減少粉塵污染、酸雨等,

提高空氣質量,正確;B項,氨氣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錢而冒白煙,因此濃氨水可檢驗氯氣管道是

否泄漏,正確;C項,黑色金屬材料通常包括鐵、銘、鋅以及它們的合金,銅屬于有色金屬,錯誤;

D項,SiC俗稱金剛砂,具有很大的硬度,可用作砂紙、砂輪的磨料,正確。

2.答案:D

解析:A項,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8+8=16,中子數為8的氧原子:;60,錯誤;B項,N,H,為

聯氨,是共價化合物,氮原子和氫原子間形成共價單鍵,氮原子和氮原子間也形成共價單鍵,結構

式為二\,錯誤;C項,Mg2+的結構示意圖為題力,錯誤;D項,HQ分子中氫原子

與氧原子之間形成1對共用電子對,電子式:H:0:H.正確。

3.答案:C

解析:標準狀況下乙醇為液體,無法應用氣體摩爾體積計算其物質的量和燃燒耗氧量,A錯誤;1

個H2。中的質子數為10,1個H?F+中的質子數為11,則Imol%。和H2F+的混合物中所含質子數

在10踵與11夕之間,B錯誤;乙醇催化氧化的化學方程式為

2cH3cH,OH+O,~2cH3cHO+2H,O,當2mol乙醇被氧化時,有ImolO2被還原,轉移4mol

電子,生成2moi乙醛,故該反應生成Imol乙醛時轉移電子數為2,C正確;一個乙醇分子中含

有5個C—H、1個C一C、1個C一0、1個0一H,則46g(即Imol)

乙醇中含有的共價鍵數目為8NA,D錯誤。

4.答案:C

解析:KNO3和NaCl都是易溶于水的固體,故不能用溶解、過濾的方法進行分離,由于KNC)3的

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而NaCl的溶解度基本不受溫度的影響,則選擇結晶法過濾、分離,故A

錯誤;

5.答案:D

解析:Na2cO3的水溶液呈堿性是因為CO,的分步水解,C0^+H,OHCQbO1,

HCO3+H2OH2co3+OH-,A項錯誤;用CH3coOH溶解CaCOs,醋酸是弱電解質,不完全

電離,離子方程式中應寫為分子形式,碳酸鈣是難溶物,也不能拆開書寫,B項錯誤;Fe3+具有強

氧化性,不能與具有強還原性的「大量共存,C項錯誤;向氯化亞鐵溶液中通入氯氣,發(fā)生反應:

2Fe2++Cl,=2Fe3++2CF,D項正確。

6.答案:C

解析:HCIO4是最強的無機含氧酸,故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HCK)4>HNC)3,A項正

確;。2、Cl2均可從NH?中置換出N2,B項正確;Na?N中只有離子鍵,C項錯誤;CIO2有強氧化

性,而「有強還原性,CIO2可將「氧化為k,U遇淀粉變藍色,D項正確。

7.答案:C

解析:A.苯甲酸與乙醇互溶,應蒸緇分離,不能選蒸發(fā),故A錯誤;B.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苯

酚微溶于水,形成乳濁液,則過濾不能分離,故B錯誤;C.乙酸乙酯的沸點較低,圖中蒸儲可純化

工業(yè)乙酸乙酯,故C正確;D.NaOH與玻璃中二氧化硅反應生成具有粘合性的硅酸鈉,應選堿式滴

定管,故D錯誤。

故選:C

8.答案:A

解析:CrO,和乙醇反應生成C/+,化合價降低,故乙醇表現出還原性,A正確;稀氨水中加入AgzO,

Ag2O+4NH,+H,O=2[Ag(NH,)2]OH,生成的[Ag(NH3)1OH是強堿,B錯誤;濃度

不同,且生成Mi??可作催化劑,兩個變量,不能說明增大反應物濃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C錯

誤;堿性條件下,無法用AgNO?檢驗B「的存在,D錯誤。

9.答案:D

解析:根據苯乙烯的結構簡式可知A項正確;苯乙烯中存在1個苯環(huán),1個碳碳雙鍵,B項正確;乙苯

不能與澳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但苯乙烯因存在碳碳雙鍵可以反應,C項正確;乙苯中存在乙基,所有

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D項錯誤。

10.答案:C

解析:A.侯德榜制堿法是先把氨氣通入食鹽水,然后向氨鹽水中通二氧化碳,生產溶解度較小的碳

酸氫鈉,再將碳酸氫鈉過濾出來,經焙燒得到純凈潔白的碳酸鈉,由圖可知,過程I中的TBA替代

了侯德榜制堿法中的氨氣,故A正確;

B.程II為TBA的再生過程為g02+2CuCl+2TBA-HC1-2CUJ+2TBA+2HQ,實現了TBA、CuCl2

的再生,故B正確:

C.制堿過程為NaCl+CQ+HO+TBA=NaHQO+TBA],理論上每生成ImolNaHCO,需要

1molTBA,根據關系式TBAXuCIT).5molC2H4c1?,故C錯誤;

催化劑

D.過程m是乙烯的氯化過程,化學方程式為C2H”+2CUC12—GHqCL+ZCuCI,故D正確。

11.答案:B

解析:可將已知的熱化學方程式自上而下分別依次編號①②③,根據蓋斯定律,之義①+2X②一③

2

即可得到目標方程式,則

33

△//=-+2xAH-△//2=-x(-572kJ/mol)+2x(-393.5U/mol)-(-1367kJ/mol)=-278kJ/mol

,B正確。

12.答案:B

解析:“酸溶”時Basics與硝酸反應生成硅酸,BaSC)3與硝酸反應生成BaSO4,A說法正確;由

于硝酸易揮發(fā)和分解,所以不能采用高溫的措施加快反應速率,B說法錯誤;利用BaCC)3調節(jié)pH

不引入新的雜質,C說法正確;廢渣中含有FelOH%,Fe(OH%分解得到的Fe?。:、可用來生成油

漆或涂料,D說法正確。

13.答案:D

解析:25℃,PH=7.2時,溶液中c(OH-)=l()F8moi-匚1,由題圖中c點坐標知,c點時

c(NH3H2。)則—----=102.所以K(NH:?H,O)=工~_J=1o<8,A

§

c(NH,-H,O)\32/C(NH3H9O)

錯誤;用鹽酸滴定氨水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顯酸性,應該選用甲基橙做指示劑,B錯誤;4、枚c、d

四點中c、d兩點溶質為NH3-H2。和NH4CI,a點溶質為NH4cl和HC1,h點溶質為NH4CI,其

中HC1和NHs-H?。均抑制水的電離,NH4cl促進水的電離,故b點水的電離程度最大,C錯誤;

c點時溶液呈堿性,所以c(OH>c(+>,根據電荷守恒

c(N刊+(°爐=(c)C(4c),所以c(N,海(,則

<?(N0[£)匕(j,D正確。

14.答案:D

解析:容器①中參加反應的A的物質的量=2molx竺2!Q=1.5mol,則:

QkJ

2A(g)+B(g)2C(g)

起始(mol):210

轉化(mol):1.50.751.5

平衡(mol):0.50.251.5

恒溫恒容下,容器②中物質完全轉化到方程式左邊時可以得到2molA.ImolB,容器①②中的反應

為完全等效平衡,平衡時各組分的物質的量相等,②中A的起始物質的量為0.4mol,小于平衡時

的0.5mol,故②中反應逆向進行,容器②中反應吸熱,平衡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與A中相等,則

以B物質計算,②中吸收的熱量為(0.25-0.2)molXQkJ/mol-O.05QkJ,A項錯誤;恒容條件下,

向容器①中通入氨氣,各組分的濃度不變,平衡不移動,平衡時A的轉化率不變,B項錯誤:平衡

時①②中C的體積分數為;——"mol_=2,其他條件不變,若容器②保持恒容絕熱,隨反

應進行,容器內溫度降低,平衡向生成C的方向移動,則達到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大于L5mol,

9

體積分數大于士,C項錯誤;①②中平衡常數長==18,D項正確。

30.25

x---------

0.5

15.答案:(1)Fe2\Al”和H+(2分)

(2)4.4WpH<7.5(或4.4~7.5)已分)A產沉淀完全而Fe°+不沉淀;使反應物充分接觸,從而

加快反應速率(2分)

2++3+

(3)Fe+2H+NO-=Fe+NOT+H2O(2分)139蠢分)

2+2+

(4)2LFe(OH)]+2H,O[Fe2(OH)4]+2H*(2分)

(5)d(2分)

解析:(1)反應I中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氧化鋁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水,

氧化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因鐵過量,鐵與硫酸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中存在的陽

離子有AP+、Fe2\H+o

(2)加入少量碳酸氫鈉的目的是除去A產,而不沉淀Fe?+,pH應調節(jié)在4.4~7.5范圍內。攪拌能

使反應物充分接觸,加快反應速率。

(3)NO;將Fe"氧化為Fe",NO;被還原為NO,依據化合價升降數目相等、電荷守恒寫出離子

方程式即可。根據電子轉移關系可知:4NO2~4e~O,,0.5molC)2得電子數與2moiNaNO?得電

子數相等,NaNO?質量為2moix69g/mol=138g。

(4)[Fe(OH)產水解生成[Fez(OH)4r和H+。

(5)若選擇將Fe"氧化為Fe",再檢驗Fe",因原溶液中有Fe",會干擾實驗結果,所以檢驗含Fe"

2+

的溶液中是否含Fe應用酸性高鎰酸鉀溶液或K,[Fe(CN)6]溶液。

16.答案:(1)平衡圓底燒瓶A中壓強(2分)a(2分)

(2)儲出液澄清透明(或取少量偏出液滴入水中,無油珠存在)(3分)松開彈簧夾G,然后停止加熱

(或先把D中的導氣管從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熱)0分)

(3)分液漏斗(2分)

(4)干燥除水(2分)

⑸水?。?分)

解析:(1)水蒸氣發(fā)生器A中壓強過大,直玻璃管C中液面上升,所以直玻璃管C的作用是避免圓

底燒瓶A中壓強過大。冷凝水從直形冷凝管的下口a進入,使儲分充分冷凝。

(2)儲出液澄清透明或取少量儲出液滴入水中,無油珠存在說明蒸鐳結束。

(3)萃取時用到的實驗儀器是分液漏斗。

(4)無水硫酸鈉作為干燥劑除去萃取液中的水。

(5)提純檸檬烯時,先將萃取劑二氯甲烷蒸出,三氯甲烷的沸點為39.8C,采用水浴加熱蒸儲。

17.答案:(1)吸熱(1分)升高溫度、提高氫氣濃度、吸收CO、液化水蒸氣(2分)

0.125x5MPax(0.375x5MPa)'

(2)①篤名看(2分)②"4>m?>砥(2分)③一■氧化碳(1分)

(0.125x5MPa)2x(0.375x5MPa)6

(2分)

+

(3)?2H;O-4e-=4H+O2T(2分)

②陰極水電解生成H?和OFF,OFT與HCO;反應生成CO:(2分)

解析:(1)由圖中數據可知,溫度升高,反應I正向進行趨勢變大,說明反應I為吸熱反應,△兄>0,

反應n正向進行趨勢變小,說明反應n為放熱反應,△也<0,反應ni=反應I—反應n,則

△%=△41-△%>o,反應in是吸熱反應。提高co?的轉化率可以采用升高溫度、提高氫氣濃度、

吸收co、液化水蒸氣等措施。

(2)①知co?催化加氫合成乙醇的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越高,co?的轉化率越低,由此可判斷

溫度從高到低的順序為<>豈>工。②若co?的量相同,通入H?的量越多,co?的轉化率越大,

即〃,值越大,由圖分析可知,,4>,%>?。③分析圖丙可知,c代表H?,d代表CO?,a代表HQ,

b代表C2H5OH,則曲線d代表的物質化學名稱為二氧化碳。T4溫度時,由圖丙可知,也和H?。

所占分壓均為0.375X5MPa,CO?和CJIQH所占分壓均為0.125X5MPa,則該反應平衡常數

K0.125x5MPax(0,375x5MPa)3

p-(0.125x5MPa)2x(0.375x5MPa)6°

(3)高濃度的K2co、溶液吸收CO2,所得溶液為KHCC>3溶液,即X為KHCC>3溶液,電解KHCO3

溶液相當于電解Hz。。①陽極區(qū)陰離子OFT放電,發(fā)生的反應為2H2O-4e-4田+。2?,②

陰極水電解生成H?和OFT,OH一與HCO;反應生成CO;。

18.答案:(l)4s(i分)

(2)O>C>Li(1分)正四面體(2分)

(3)高(2分)sp‘(2分)(SiC>3):;(2分)

Isas

(4)①6(2分)②才不xl°”(3分)

解析:(1)基態(tài)鐵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Is22s22P63s23P63d64s'所以失去電子形成離子時先

失去的是4s軌道上的電子。

(2)第一電離能: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