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課堂實錄】西學東漸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高中歷史-【課堂實錄】西學東漸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高中歷史-【課堂實錄】西學東漸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高中歷史-【課堂實錄】西學東漸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高中歷史-【課堂實錄】西學東漸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設計】西學東漸_歷史_高二__設計思路第五單元的主題是近現(xiàn)代中國的先進思想,中國文化伴隨著列強的炮火,西學的浪潮和清王室的衰微,同政治、經(jīng)濟一樣,艱難地走上近代化的征程。在探索的過程中,人們每前進一步,都會經(jīng)歷新舊文化的強烈交鋒。

本課的學習力圖讓學生掌握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艱難歷程,由于前面必修Ⅰ、Ⅱ對相關政治、經(jīng)濟的學習,因而學起來難度不大,所以本課的教學更多地采取展示資料、問題探究、情境再現(xiàn)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分組討論進行學習,最后達到感悟升華,對本課內(nèi)容形成總結的認識。新課導入:(出示PPT)請你猜一猜:歐洲見聞錄打一古典名著?!段饔斡洝菲鋵嵔冗M的中國人也是在不斷向西方取經(jīng),來尋求救國真理。近代先進的中國人如何向西方尋求真理的呢?【設計意圖】這樣的謎語能激起使學生產(chǎn)生好奇心,對近代先進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產(chǎn)生極大地興趣,樂于去探究,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講授新課:師:通過預習,我們大家已經(jīng)明確了這節(jié)課的主要線索:面對挑戰(zhàn),為謀求獨立自強先進中國人“開眼看世界”到“中體西用”再學習政治制度,揭開了晚清西學東漸的篇章。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西學東漸(出示PPT)西學東漸概念理解:西學東漸是指西方文化,諸如科技、法政、宗教、倫理、乃至文學藝術向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西學東漸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①鴉片戰(zhàn)爭之前的明末清初,耶穌會傳教士的到來②鴉片戰(zhàn)爭——五四運動前后(19世紀中期——20世紀初)過渡:鴉片戰(zhàn)爭揭開了晚清西學東漸的第一篇:一、“開眼看世界”(19世紀40,50年代)地主階級抵抗派背景:19世紀的西方與中國(出示PPT)【設計意圖】運用圖片,激發(fā)學習興趣,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學習習慣。

師:請大家觀察圖片材料分析先進中國人為什么要開眼看世界?學生:工業(yè)化進程起步、啟蒙運動解放了思想,西方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建立、加緊殖民擴張。中國自然經(jīng)濟主導、文化專制、君主專制強化、對外閉關鎖國,中國落后了。鴉片戰(zhàn)爭使有識之士萌發(fā)向西方學習的思想。師:鴉片戰(zhàn)爭,把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清王朝打得一敗涂地,顏面盡失。這場戰(zhàn)爭給古老的中國帶來巨大的沖擊,一些有識之士在嚴峻的現(xiàn)實面前,率先驚醒,開始擺脫與西方隔絕的狀態(tài),掀起了以向西方學習為主題的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師:具體的概況由那位同學來概括一下?生: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一批先進中國人

開始沖破傳統(tǒng)的貴華夏,賤夷狄的思想藩籬,從閉目塞聽中走出來,開始以新的眼光審視世界。林則徐編譯《四洲志》和《各國律例》;仿制船炮,邁出了“師夷長技”的第一步。林則徐提倡學習西方的“長技”主要指軍事科學技術。開中國近代由愛國而研究、學習西方的先河。魏源——編寫《海國圖志》,系統(tǒng)介紹世界西方各國的政治制度,介紹并傳播西方先進技術;贊揚美國的總統(tǒng)選舉制度,稱瑞士的民主共和制為“西土之桃花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救國主張。這是第一部由中國人編撰的介紹西方歷史地理最翔實的專著,也是探尋學習西方富國強兵之道的啟蒙之作。師:接下來,讓我們走近魏源的《海國圖志》,理解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張?(出【設計意圖】通過分析“師夷長技以制夷”,體會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的艱難歷程及其與救亡圖存的緊密聯(lián)系,體驗先進人物的憂國憂民的思想,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材料一然則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譯館,翻夷書始。──魏源《海國圖志·議戰(zhàn)》材料二未款之前,則宜以夷攻夷;即款之后,是宜師夷長技以制夷。夷之長技三:一戰(zhàn)艦,二火器,三養(yǎng)兵練兵之法。──魏源《海國圖志·議戰(zhàn)》材料三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制,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海國圖志·原敘》生:材料一主張抵制西方先要了解西方,要了解西方,先要翻譯西方書籍。材料二主張學習西方的戰(zhàn)艦、火器、養(yǎng)兵練兵之法。材料三寫書目的是抵御西方列強。師:不難發(fā)現(xiàn),向西方學習的前提是先了解西方,學習內(nèi)容是西方的戰(zhàn)艦、火器和養(yǎng)兵練兵之法即器物,目的是抵御侵略,鞏固封建統(tǒng)治,挽救危機。在當時的閉塞的大環(huán)境下,《海國圖志》可以說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對引導人們關注世界形勢,開闊眼界起了重要作用。研究與介紹世界,開眼看世界在當時知識界蔚然成風。師:(出示PPT)據(jù)統(tǒng)計,當時國內(nèi)有士紳百萬余人,有能力讀此書的也多達三百多萬人,然而卻很少有人認真地閱讀和領會書中的深刻內(nèi)涵。相反,許多守舊的朝廷官吏的罵聲卻撲面而來,……在他們眼中這無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書。……《海國圖志》最終在國內(nèi)的印刷數(shù)僅有千冊左右。

——周英杰《<海國圖志>的孤寂與榮光》

師:《海國圖志》在當時歷史背景下它會暢銷嗎?看到的是怎樣的世界?全面嗎?能挽救民族危亡嗎?請說明理由。生:不會暢銷,不全面。他們看到的主要是列強的船堅炮利。也不能挽救民族危亡。師:也就是說他們只停留在學習軍事方面,更悲哀的是《海國圖志》沒有得到統(tǒng)治者的認可,沒有付諸實施。過渡:將師夷長技以制夷付諸于實踐的是地主階級另一派——洋務派,他們揭開了西學東漸的第二篇。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19世紀60年代---90年代)1、

背景(出示PPT)內(nèi)憂外患太平天國運動,英法聯(lián)軍攻陷北京師:19世紀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內(nèi)外交困,封建統(tǒng)治岌岌可危,中國開始了“師夷長技”的實踐——洋務運動。這場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中體西用。2、中體西用概念理解【設計意圖】把握概念,更好地體會學習西方的過程,中體西用是西學東漸的一個階段,但是僅僅局限于器物層次。分析材料,師生合作探究材料一

“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乃不能及”

——李鴻章材料二

“中學為內(nèi)學,西學為外學。中學治人心,西學應世事,而必無孛于經(jīng)矣。”材料三

夫不可變者倫紀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術也,非工藝也。法者,所以適變也,不可盡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夫所謂道本者,三綱四維是也。

——張之洞《勸學篇》中

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儒家)西

學:西方文化(近代科學技術)

中學為體:綱常名教為國家命運根本;

西學為用:學習西方先進科技“中學為體”指以中國舊的封建制度、綱常禮教為主體、本質(zhì);“西學為用”應該是指學習西方先進的一些東西,為封建制度服務。它的實質(zhì)指在不觸動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達到強化封建制度,鞏固封建統(tǒng)治的目的。

師:了解了概念后,接下來讓我們通過幾則材料來正確的理解中體西用:(出示PPT)做在洋務派看來,“師夷長技”的目的僅僅在于“制夷”。如果“夷”已被制,或者以無“夷”可制,目的已經(jīng)達到,“師夷”也就自然失去其存在的價值?!捁η亍度寮椅幕睦Ь场贰澳莻€時候的中國,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頑梗的士人。……如果沒有“中體”作為前提,“西用”無所依托,它在中國是進不了門,落不了戶的。”因此,“‘中體西用’畢竟使中國人看到了另一個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個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這一部分引進到中國來,成為中西方文化交沖匯融后兩者可能結合的一種特定形式?!薄愋衤础督袊鐣男玛惔x》咸豐初元,國家方諱言洋務,若于官場言及之,必以為其人非喪心病狂必不至是,以是雖有其說而不敢質(zhì)之于人,不謂不及十年而其局大變也。今則幾于人人皆知洋務矣?!堆髣者\動》第一冊生:積極性:符合當時中國的實際,指導中國邁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沖擊了傳統(tǒng)的夷夏之辯的保守觀念,為西學在中國的傳播減少了阻力。局限性:停留在學習西方技術層面,以提高到運用階段。

師:洋務運動在內(nèi)外交困中艱難起步,隨著甲午中日戰(zhàn)爭北洋海軍的全軍覆沒劃上了悲痛的句號。洋務運動把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嫁接到中國落后的社會制度上。沒能將中國引上富強道路,是否意味著洋務運動學習西方錯了呢?為什么?生: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沒有錯,但他們沒有看到中國制度的落后,是導致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師:(出示PPT)當時有一位思想家是這樣分析的

“西人立國,……育才于學堂,論政于議院,君民一體,上下同心,務實而戒虛,謀定而后動,此體也。輪船、火炮、洋槍、火雷、鐵路、電線,此其用也。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無論竭蹶趨步(意為:艱難勉強地跟著走),常不相及;就令鐵艦成行,鐵路四達,果以足恃歟?”——鄭觀應《盛世危言·自序》生:鄭觀應認為西方富強之本在于政治制度。師:(出示PPT)以鄭觀應,王韜為代表的早期維新派逐漸脫離洋務思想原來的方向和軌道,對體用關系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以現(xiàn)實主義的態(tài)度,提出了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張和建議,雖然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沒有付諸實踐。但開始代表和反映了當時中國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到了19世紀90年代這種思想漸漸匯成一股維新思潮,揭開了西學東漸的第三篇。三、維新思想

師:(出示PPT)結合圖片材料分析維新思想興起的背景師:完成下列表格,掌握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著作、思想主張及歷史影響?由學生自主學習,然后完成表格。代表人物代表論著主張影響康有為《新學偽經(jīng)考》《孔子改制考》借中學外衣來宣傳維新變法思想為維新變法思想提供了合乎傳統(tǒng)文化的理論依據(jù)梁啟超《變法通議》宣傳民主思想和君主立憲維新派的宣傳家譚嗣同《仁學》抨擊綱常禮教,批判專制君權、宗法等級制度,倡導男女平等批判綱常禮教最為激烈嚴復《天演論》翻譯西方書籍,人民享有自由權利、“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觀點系統(tǒng)介紹西方近代文化的第一人師: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在宣傳維新思想時為什么要打著“孔子”或“儒學”的旗號?這反映了怎樣的本質(zhì)問題?(出示PPT)他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請出亡靈來給他們以幫助,借他們的名字、口號、衣服,以便穿著這種久受崇敬的服裝,用這種借用的語言,演出歷史的新場面。——馬克思生師:儒學或孔子在中國影響深遠,借用儒家或孔子的名號宣傳維新思想,便于大眾接受。產(chǎn)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民族資產(chǎn)階級具有軟弱性和妥協(xié)性。在中國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頑固派勢力十分強大?!驹O計意圖】在學生理解維新人物的基礎上,突出講解康有為的思想主張的特點,加深學生對維新思想的深層理解。師:請結合維新派與頑固勢力論戰(zhàn)的內(nèi)容分析理解維新思想的作用材料一:我讀民國那些大師們的傳記的時候,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人在年輕的時候,都受到過梁啟超他們深深的影響……除了知識分子之外,還有一般民眾。只要是粗通文墨的人,在那個時代,很少有人沒有受到過他們思想的影響。所以中國盡管沒有出現(xiàn)像法國那樣的啟蒙運動,但是已經(jīng)有了啟蒙宣傳家,那就是梁啟超他們?!嗲镉瓴牧隙骸斑@些年來中國國民覺些甚么呢?第一,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的事。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的事?!?---1923年,梁啟超《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課堂總結】這堂課我們共同學習了從鴉片戰(zhàn)爭以后到19世紀末以來西學東漸的歷程,首先讓學生找出本課向西方學習的幾大階段:(開眼看世界、體用之爭、維新思潮。)并說出這些階段分別與哪些戰(zhàn)爭有關。(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進而探討總結鴉片戰(zhàn)爭至19世紀末西學東漸的特點。1、從學習內(nèi)容看:由學習科技、器物層面到學習西方社會政治制度層面;2、從學習主體看:從地主階級到到資產(chǎn)階級;3、從學習背景看:伴隨民族危機加深、經(jīng)濟結構變化而不斷深入;4、從學習目的看:為救亡圖存、民族崛起而學習。但是由于階級的局限,這些先進思想沒有改變中國積貧積弱的局面,中國的出路依然在茫茫的摸索中前行?!驹O計意圖】西學東漸是一個不斷探索、艱難漸進的過程,由模糊到清晰,由表及里的過程,這是由當時社會形勢發(fā)展所決定的,同時又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抓住時代主題,培養(yǎng)愛國情感。布置作業(yè):課后探究: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種文明交流、碰撞、融合,我們中國也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走向世界。請課后思考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文化呢?【設計意圖】聯(lián)系現(xiàn)實,探究今天中國對待中西方文化的態(tài)度的問題,訓練學生總結歷史規(guī)律、運用歷史規(guī)律以史為鑒的能力,并進一步的激發(fā)、升華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緦W情分析】西學東漸_歷史_高二__本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二文特長班的學生,文化基礎比較弱,但經(jīng)過高一政治史和經(jīng)濟史的學習,學生對鴉片戰(zhàn)爭后至19世紀九十年代末的相關政治、經(jīng)濟狀況有了印象,并且在平時的生活中,通過影視、雜志等媒介對課文中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較為熟悉,具有一定知識儲備,因此,在此基礎上,重點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析課本、歸納概括和綜合解題的能力,引導學生理解向西方學習是一個不斷漸進的艱難過程?!拘Ч治觥课鲗W東漸_歷史_高二__本節(jié)課我比較成功的地方有:①課前準備充分,方法運用得當。我上的《西學東漸》內(nèi)容包括“開眼看世界”和“中體西用”,維新思潮,這三個內(nèi)容許多基礎知識,學生已在必修1的“鴉片戰(zhàn)爭”和必修二的“洋務運動”中學習過,因此采用設置情景、設疑解思、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采用有效的策略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探索中獲的知識,提升能力,升華情感。②重難點突出,詳略得當。本節(jié)課重點是從開眼看世界到中體西用的變化歷程。難點是如何理解“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所以,開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及其活動,基本由學生自己完成,再通過魏源《海國圖志》的一段話,“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薄耙闹L技三:一戰(zhàn)艦,二火器,三養(yǎng)兵練兵之法”,由此檢測學生對“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目的、評價的掌握,由此也點明《海國圖志》存在的不足,順利過度到下一目“中體西用”。③情感教育能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落實比較到位。④問題設計合理,層次感強。問題這樣設計,目的是為了讓全體學生都有思考空間,強調(diào)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存在的缺點有:在一些細節(jié)上處理還不夠好,感覺自己講的有點多,留給學生的時間比較的少,尤其是一些合作探究的題應該放手讓學生多動腦、多討論,在討論中學會知識,這一點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加以改進?!窘滩姆治觥课鲗W東漸_歷史_高二__(一)教材地位:本課是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Ⅲ的第五單元“近現(xiàn)代中國的先進思想”的第一課內(nèi)容,前四個單元為本課的學習提供了很好的情景鋪墊。鴉片戰(zhàn)爭驚醒了睡夢中的國人,在西學沖擊下,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文化開始了激烈的交鋒,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包括“開眼看世界”、“體用之爭”和“維新思潮”三個部分。三者之間依次遞進,不斷深入,“西學東漸”貫穿始終。在掌握并理解本課的基礎上才能對下一課“新文化運動”中“思想文化層面”的思想解放運動有更好的把握。因此,本課起到一種承上啟下的引領作用,有助于人們了解轉型期中國思想文化的初步走向,在必修Ⅲ模塊中占有相對重要的地位。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識與能力:知道“開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林則徐、魏源等)及其主要思想觀點;認識洋務派及其思想主張;掌握維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張;理解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艱難漸進的思想歷程。

過程與方法:(1)聯(lián)系必修1、2的有關內(nèi)容,討論近代中國人思想解放的時代背景。(2)歷史材料分析能力是歷史教學要培養(yǎng)的重要能力之一。本課設計注重對歷史材料的運用,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和探究活動,以充足的史實材料作鋪墊,創(chuàng)設各種問題情境,在分析材料、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歷史材料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合作學習、自主探究能力,同時深刻理解、切實體驗歷史。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了解西學東漸的過程和其中的先進人物,深化學生對近代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為國家獨立、富強所進行的艱苦探索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努力學習先進文化知識和報效社會及祖國的意識與情感。

(三)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重點:鴉片戰(zhàn)爭后從開眼看世界到維新思想的思想變化歷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在洋務運動中的作用;維新變法思想的特點及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窘虒W難點】分析每個歷史階段中國人向西方學習內(nèi)容的異同和特點,認識近代思想發(fā)展的過程及其所處的歷史背景。【評測練習】西學東漸_歷史_高二__1、近代學者在評價某部書時說:“其書羅列甚遠之國,指掌形勢可謂奇書?!睋?jù)上述評論推斷此書應該是2、同治年間(1861~1875年),清朝統(tǒng)治出現(xiàn)相對穩(wěn)定的局面,國力有所增長,士大夫階層將其稱為“同治中興”。然而西方學者對其評論道:“同治中興只能算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較低層次的復興,是一種浮于外表的現(xiàn)代化姿態(tài)?!边@一評論的歷史依據(jù)是A.清朝統(tǒng)治者仍固守天朝上國的心態(tài)

B.洋務運動和“中體西用”的思想C.太平天國運動被中外勢力聯(lián)合鎮(zhèn)壓

D.維新變法運動遭到頑固勢力的扼殺3、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指出:“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是造炮有數(shù),而出鬻器械無數(shù),此火器局之可推廣者二?!说跒槲饕闹L技,而不知西夷之所長不徒船炮也”。材料表明魏源()A.認識到西方只有軍事技術發(fā)達

B.認為西方民用技術優(yōu)于中國C.具有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的思想

D.正式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4、近代思想家魏源指出:“天下無數(shù)百年不弊之法,無窮極不變之法,無不除弊而能興利之法,無不易簡而能變通之法?!边@一言論說明魏源主張()A.改革體制,中體丁用

B.興利除弊,變革政體C.經(jīng)世致用,改革舊法

D.變通治法,提倡工商5、史學家陳旭麓說:“在封建主義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啟錮閉,引入若干資本主義文化,除了‘中體西用’還不可能提出另一種更好的宗旨。如果沒有‘中體’作為前提,‘西用’無所依托,它在中國是進不了門,落不了戶的?!标愋衤匆庠谡f明()A.只有“中體西用”,才能解決內(nèi)憂外患B.“中體西用”可以為西學的傳入創(chuàng)造條件C.“中體西用”消除了頑固派和洋務派的分歧D.國人已經(jīng)普遍地接受了“中體西用”的思想6、魯迅先生說:“中國太難改變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840年鴉片戰(zhàn)爭的炮聲,是近代第一鞭子,一鞭于背痛不可當,方打開久閉的門戶,睜眼看世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又著一鞭,開始學西方造船造炮,“但只準學這一點,其他不能要”;甲午海戰(zhàn)第三鞭打來,才知西人強者兵,所以強者不在兵,沒有科學,沒有經(jīng)濟、政治的變法不行。一步三回頭,以致使中國引進西學、走向世界的近代化運動的步伐緩慢,進展跨度小,而且偏狹淺近。 ——毛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