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課件-AutoCAD 二維繪圖及三維建模實訓教程 (90學時,22講)_第1頁
電子課件-AutoCAD 二維繪圖及三維建模實訓教程 (90學時,22講)_第2頁
電子課件-AutoCAD 二維繪圖及三維建模實訓教程 (90學時,22講)_第3頁
電子課件-AutoCAD 二維繪圖及三維建模實訓教程 (90學時,22講)_第4頁
電子課件-AutoCAD 二維繪圖及三維建模實訓教程 (90學時,22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一講AutoCAD2004簡介(4學時)1.1AutoCAD2004對系統(tǒng)的要求及其安裝(15Min)

1.1.1AutoCAD2004對系統(tǒng)的要求1.1.2AutoCAD2004軟件的安裝

1.2AutoCAD2004的功能(30Min)

1.2.1AutoCAD2004的主要功能

1.強大的二維繪圖功能2.靈活的圖形編輯功能3.實用的輔助繪圖功能4.方便的尺寸標注功能5.顯示控制功能6.圖層、顏色和線型設(shè)置管理功能7.圖塊和外部參照功能8.三維實體造型功能9.幻燈演示和批量執(zhí)行命令功能

10.用戶定制功能11.數(shù)據(jù)交換功能12.連接外部數(shù)據(jù)庫13.用戶二次開發(fā)功能

14.網(wǎng)絡(luò)支持功能15.圖形輸出功能16.完善而友好的幫助功能

1.2.2AutoCAD2004的新增功能

1.外部參照通知功能2.制表位和縮進3.快速的文件打開和保存功能

4.真色彩功能5.快速圖形瀏覽功能6.多頁DWF功能

7.口令保護功能8.增加了修訂云線、擦除等繪圖命令9.漸變填充功能

10.許可證借用功能11.聯(lián)機設(shè)計中心

11.3AutoCAD2004的運行

(90Min)

1.3.1AutoCAD2004的啟動

1.3.2AutoCAD2004的界面

1.AutoCAD2004的初始用戶界面

2.工具欄常用操作

3.AutoCAD2004用戶界面的修改

1.3.3AutoCAD2004的退出

1.3.4AutoCAD2004的命令輸入方式

1.絕對坐標

2.相對坐標

3.坐標的顯示方式

1.3.5AutoCAD2004的坐標系統(tǒng)

21.4File菜單功能介紹

(45Min)

1.4.1一級子菜單的常用選項1.新建(New創(chuàng)建新圖)2.打開(Open打開圖形文件)3.保存(Save以缺省文件名保存)

1.4.2使用下拉式菜單的注意點1.4.3下拉式菜單的操作方式(1)利用鼠標。將光標移動到某一菜單項后,用鼠標左鍵單擊菜單,則可執(zhí)行該菜單。(2)利用熱鍵。每個菜單名中都有一個加下劃線的字母,按“Alt+熱鍵字母”便可執(zhí)行菜單命令。(3)利用快捷鍵。這種方法適用部分常用菜單,有些菜單右側(cè)標注“ctrl+大寫字母”,它表示菜單的快捷鍵命令。

布置課外練習3第二講繪圖命令與文本標注(一)(4學時)2.1點的繪制

(30Min)2.1.1點的顯示類型和尺寸設(shè)置(Ddptype)(1)在命令行輸入命令DDPTYPE。(2)選擇菜單欄中的“格式”→“點樣式”命令。

2.1.2點的繪制方法1.點(Point)命令

(1)功能:在圖中指定位置繪制點。(2)命令:①命令行;②下拉菜單;③工具欄。(3)格式:①命令:POINT↙;②當前點模式;③指定點。2.等分點(Divide)命令

(1)功能。(2)命令:①命令行:DIVIDE(或DIV);②下拉菜單。(3)格式。(4)注意點。

3.定距等分(Measure)命令

(1)功能:根據(jù)給定線段的長度來測量實體,并以給定的長度在實體上標記測量點或圖塊。(2)命令:①Measure↙(定距等分命令);②下拉菜單。;(3)格式(4)注意點。42.2直線的繪制(90Min)2.2.1直線

1.功能;2.命令;3.格式;4.選項說明;5.提示;6.實例一;7.實例二。2.2.2射線

1.功能;2.命令;3.格式。2.2.3構(gòu)造線

1.功能;2.命令;3.格式;4.選項說明

2.2.4多線

1.功能;2.命令;3.格式;4.選項說明

2.2.5多段線

1.繪制多段線2.編輯多段線

52.3多邊形的繪制

(60Min)2.3.1矩形

1.功能;用于繪制邊數(shù)為3~1024的正多邊形。

2.命令;(1)命令行:RECTANG(或REC);(2)下拉菜單:“繪圖”→“矩形”;(3)工具欄:“繪圖”工具欄中的“矩形”圖標按鈕;

3.格式;4.選項說明。2.3.2正多邊形

1.功能;通過命令或者級聯(lián)菜單命令以6種不同的方式繪制圓。

2.命令;(1)命令行:POLYGON(或POL);(2)下拉菜單:“繪圖”→“正多邊形”;(3)工具欄:“繪圖”工具欄中的“正多邊形”圖標按鈕。

3.格式;4.選項說明;5.提示。使用POLYGON命令繪制的正多邊形的初始線寬為0,可以用PEDIT命令修改線寬。布置課外練習6第三講繪圖命令與文本標注(二)(4學時)2.4曲線的繪制

(100Min)2.4.1圓

1.功能;2.命令;3.格式;4.選項說明。2.4.2圓弧

1.功能;2.命令;3.格式;4.選項說明。2.4.3橢圓及橢圓弧繪制1.功能;2.命令;3.格式;4.選項說明。2.4.4圓環(huán)1.功能;2.命令;3.格式。2.4.5樣條曲線1.繪制樣條曲線2.編輯樣條曲線

72.5文本標注

(80Min)2.5.1文字樣式與設(shè)置

1.文字樣式

2.設(shè)置文字樣式2.5.2創(chuàng)建文字

1.創(chuàng)建單行文字

2.創(chuàng)建多行文字

2.5.3編輯文字

1.功能

2.命令

3.格式

布置課外練習8第四講繪圖命令與文本標注(三)(4學時)2.6圖形繪制綜合舉例(180Min)2.6.1泵軸毛坯

(60Min)

1.設(shè)置繪圖環(huán)境2.使用繪制直線命令LINE繪制泵軸的中心線3.將當前層設(shè)置為CSX,繪制泵軸的外輪廓線4.使用繪制圓命令CIRCLE及繪制多段線命令PLINE繪制泵軸的孔及鍵槽5.保存圖形92.6.2螺絲刀

(60Min)1.繪制螺絲刀左部把手

2.繪制螺絲刀的中間部分

3.繪制螺絲刀的右部

4.保存圖形

2.6.3凸輪

(60Min)1.設(shè)置繪圖環(huán)境2.使用繪制直線命令LINE繪制凸輪的中心線3.用樣條曲線命令繪制凸輪輪廓4.保存圖形

布置課外練習10第五講實用輔助繪圖命令(4學時)3.1輔助繪圖工具(60Min)3.1.1對象捕捉

1.設(shè)置對象捕捉模式。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提示。2.使用光標菜單和工具欄進行對象捕捉。(1)“對象捕捉”光標菜單。

(2)“對象捕捉”工具欄。3.臨時追蹤點。(1)功能。

(2)命令。

(3)格式。4.捕捉自。(1)功能。

(2)命令。

(3)格式。5.點過濾器。(1)功能。

(2)命令。

(3)格式。(4)選項說明。6.追蹤捕捉。(1)功能。

(2)命令。

(3)格式。3.1.2自動捕捉3.1.3自動追蹤

1.極軸追蹤;2.對象捕捉追蹤。

3.1.4光標捕捉與顯示柵格

1.光標捕捉;2.顯示柵格。

3.1.5正交模式

3.1.6顯示/隱藏線寬

(1)功能。

(2)命令。

(3)格式。113.2對象特性的設(shè)置與修改(30Min)3.2.1設(shè)置圖層

1.使用“圖層特性管理器”設(shè)置圖層;2.使用“對象特性”工具欄設(shè)置圖層;3.取消對圖層的設(shè)置;4.設(shè)置圖層恢復(fù)跟蹤的模式。3.2.2修改對象特性

1.修改對象特性;2.特性匹配。

3.3圖案的填充(45Min)3.3.1圖案選擇

1.預(yù)定義類型;2.用戶定義類型;3.自定義類型。3.3.2定義邊界

3.3.3圖案填充的關(guān)聯(lián)性

3.3.4圖案填充的創(chuàng)建

1.“圖案填充”選項卡;2.“高級”選項卡;3.“漸變色”選項卡;4.“邊界圖案填充”對話框其他選項;3.3.5圖案填充的編輯

1.圖案填充編輯命令;2.使用夾點編輯關(guān)聯(lián)圖案填充;123.4顯示控制(45Min)3.4.1設(shè)置圖形界限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選項說明。3.4.2圖形的重畫和重生成

1.圖形的重畫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選項說明。2.圖形的重生成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選項說明。3.4.3圖形的縮放和平移

1.圖形的縮放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選項說明。2.圖形的平移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選項說明。3.鳥瞰視圖(1)功能。

(2)命令。

(3)格式。布置課外練習13第六講編輯命令(一)(4學時)4.1編輯初步(45Min)

4.1.1對象的選擇

4.1.2刪除及恢復(fù)

1.刪除。(1)功能。

(2)命令。

(3)格式。2.恢復(fù)。(1)功能。

(2)命令。

(3)格式。(4)提示。4.1.3命令的放棄和重做

1.命令的放棄;2.命令的重做。

4.1.4圖形文件的管理

1.新建圖形文件;2.打開已有圖形文件;3.保存圖形文件。

4.2復(fù)制、鏡像和修剪

(45Min)

4.2.1復(fù)制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2.2鏡像(1)功能。

(2)命令。

(3)格式。(4)提示。4.2.3修剪144.3陣列和偏移(30Min)

4.3.1陣列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提示。4.3.2偏移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選項說明。4.4移動和旋轉(zhuǎn)(30Min)

4.4.1移動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提示。4.4.2旋轉(zhuǎn)(1)功能。

(2)命令。

(3)格式。(4)選項說明。4.5比例縮放和對齊(30Min)4.5.1比例縮放(1)功能。

(2)命令。

(3)格式。(4)選項說明。4.5.2對齊(1)功能。

(2)命令。

(3)格式。

布置課外練習15第七講編輯命令(二)(4學時)4.6打斷和延伸(20Min)4.6.1打斷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選項說明。(5)提示。4.6.2延伸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選項說明。4.7拉長和拉伸(25Min)4.7.1拉長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選項說明。(5)提示。4.7.2拉伸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8倒角和倒圓命令(25Min)4.8.1倒角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選項說明。(5)提示。4.8.2倒圓4.9分解和轉(zhuǎn)換(20Min)4.9.1分解(1)功能。

(2)命令。

(3)格式。(4)提示。4.9.2轉(zhuǎn)換圖形

(1)功能。

(2)命令。

(3)格式。164.10綜合實例(90Min)4.10.1輪盤(30Min)1.設(shè)置繪圖環(huán)境2.將ZXX設(shè)置為當前層,繪制圖形的對稱中心線3.將CSX設(shè)置為當前層,繪制圖形的主要輪廓線4.使用陣列命令A(yù)RRAY進行環(huán)形陣列操作5.使用修剪命令TRIM對所繪制的圖形進行修剪6.保存圖形4.10.2掛輪架(60Min)1.設(shè)置繪圖環(huán)境2.將ZXX設(shè)置為當前層,繪制圖形的對稱中心線3.將CSX設(shè)置為當前層,繪制掛輪架中部4.繪制掛輪架右部5.繪制掛輪架上部6.整理并保存圖形布置課外練習17第八講尺寸標注(4學時)5.1尺寸標注的設(shè)置(30Min)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選項說明。5.2尺寸標注(60Min)5.2.1長度和角度尺寸標注

1.線性尺寸標注;2.對齊標注;3.角度尺寸標注。5.2.2半徑、直徑和圓心尺寸標注1.半徑尺寸標注;2.直徑尺寸標注;3.圓心標記。

5.2.3基線標注和連續(xù)尺寸標注1.基線標注;2.連續(xù)尺寸標注

5.2.4引線標注和坐標值標注1.引線標注;2.坐標值標注5.2.5形位公差標注和快速標注1.形位公差標注;2.快速標注

5.3尺寸標注的編輯(30Min)5.3.1修改尺寸標注樣式5.3.2修改尺寸標注185.4綜合舉例(60Min)

5.4.1標注掛輪架尺寸

1.打開圖形文件“掛輪架.dwg”;2.創(chuàng)建尺寸標注圖層BZ,設(shè)置尺寸標注樣式;3.標注掛輪架中的半徑尺寸、連續(xù)尺寸及線性尺寸;4.標注直徑尺寸及角度尺寸;5.保存圖形。5.4.2標注泵軸尺寸

1.打開“泵軸圖形.dwg”,另存為“泵軸零件圖.dwg”,并對其進行編輯修改;2.創(chuàng)建尺寸標注圖層BZ,設(shè)置尺寸標注樣式

3.標注泵軸中的線性尺寸及直徑尺寸

4.標注泵軸中的連續(xù)尺寸及基準尺寸

5.標注泵軸中的倒角尺寸及形位公差

6.對圖中的尺寸進行編輯

7.保存圖形

布置課外作業(yè)19第九講塊和外部參照(4學時)6.1塊(60Min)6.1.1塊的基本概念和特點

6.1.2定義塊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對話框中的各個選項的含義。6.1.3插入塊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對話框中的各個選項的含義。6.1.4定義塊屬性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對話框中的各個選項的含義。6.1.5塊文件存盤

(1)功能。

(2)命令。

(3)格式。6.1.6更新塊定義

6.2外部參照(30Min)

6.2.1外部參照附著

(1)功能。

(2)命令。

(3)格式。(4)對話框中的各個選項的含義。6.2.2其他命令與系統(tǒng)變量

1.外部參照管理;2.剪裁;3.綁定;4.XCLIPFRAME系統(tǒng)變量

206.3附著光柵圖像(20Min)6.3.1圖像附著

6.3.2光柵圖像管理

6.3.3其他有關(guān)命令

6.4綜合舉例(70Min)

6.4.1塊定義繪圖實例(45Min)(1)設(shè)置繪圖環(huán)境。

(2)繪制圖形。

6.4.2外部參照繪圖實例(25Min)

布置課外作業(yè)21第十講機械圖樣模板制作(4學時)

7.1圖幅的國家標準及其設(shè)置(20Min)7.1.1圖幅的國家標準

7.1.2繪圖單位和精度的設(shè)置7.1.3圖形界限的設(shè)置7.2設(shè)置字體(20Min)7.2.1機械圖樣中字體的“國標”規(guī)定7.2.2為漢字及數(shù)字、字母分別設(shè)置不同的文本樣式

7.3圖層的設(shè)置(45Min)7.3.1圖線的國家標準規(guī)定

7.3.2自定義線型7.3.3設(shè)置圖層

7.4設(shè)置尺寸標注樣式(40Min)1.設(shè)置線性、直徑及半徑尺寸標注樣式;2.設(shè)置用于角度尺寸標注的樣式;3.設(shè)置用于引線標注的樣式。7.5繪制圖框和標題欄(45Min)7.6模板的保存與調(diào)用(10Min)布置課外作業(yè)22第十一講零件圖的繪制(一)(4學時)⒏1繪制零件圖概述(30Min)

8.1.1零件圖的內(nèi)容

8.1.2繪制零件圖的一般過程

8.1.3零件圖的繪制方法

⒏2零件圖中的技術(shù)要求(90Min)

8.2.1表面粗糙度

1.繪制表面粗糙度符號

2.定義表面粗糙度符號的屬性

3.創(chuàng)建表面粗糙度圖塊

4.使用創(chuàng)建的表面粗糙度圖塊,在零件圖中標注粗糙度

8.2.2尺寸公差

1.利用多行文字的堆疊功能,標注時直接輸入

2.利用“特性”選項板對已有的基本尺寸進行修改

3.創(chuàng)建用于尺寸公差標注的新樣式

8.2.3形位公差及基準符號

1.形位公差

2.基準符號

23⒏3零件圖綜合實例(一)(60Min)8.3.1設(shè)置繪圖環(huán)境

8.3.2繪制軸的輪廓線

1.繪制各直徑段的分界線

2.繪制各直徑段的輪廓線

3.軸端倒角

4.畫鍵槽

5.完成軸的整個外部輪廓

6.畫螺釘孔7.畫鍵槽剖視圖并完成全部繪圖工作

布置課外作業(yè)24第十二

零件圖的繪制(二)(4學時)

⒏3零件圖綜合實例(二)(180Min)8.3.3軸的尺寸標注(90Min)1.軸的長度方向尺寸的標注

2.標注軸的各段直徑尺寸

3.軸的形位公差的標注

4.鍵槽剖視圖的標注

8.3.4插入粗糙度、基準符號(60Min)1.創(chuàng)建粗糙度、基準符號塊

2.在鍵槽剖視圖中插入粗糙度符號

3.主視圖中插入粗糙度符號及基準符號

8.3.5插入圖框、標題欄和完善零件圖(30Min)1.插入圖框及標題欄

2.添加技術(shù)要求及其他文字

3.保存“軸”文件

布置課外作業(yè)(P189:圖8-31主軸零件圖)25第十三講繪制零件圖課堂練習(4學時)1.繪制圖8-32盤類零件圖(P190)(90Min)2.繪制圖8-33支架零件圖(P190)(90Min)

布置課外作業(yè)(P191:圖8-34殼體零件圖)26第十四講裝配圖的繪制(一)(4學時)⒐1裝配圖概述(45Min)

9.1.1裝配圖的內(nèi)容

9.1.2裝配圖的畫法

1.規(guī)定畫法;2.特殊表達方法。

9.1.3裝配圖中零、部件序號的編寫

1.裝配圖中零、部件序號的編寫形式;2.編寫序號的注意事項。9.1.4裝配圖的一般繪制過程

⒐2裝配圖的繪制方法(45Min)9.2.1零件圖塊插入法

1.創(chuàng)建零件圖塊;2.由零件圖塊拼畫裝配圖。9.2.2零件圖形文件插入法

9.2.3直接繪制裝配圖

9.2.4利用設(shè)計中心拼畫裝配圖

1.AutoCAD設(shè)計中心概述;2.啟動AutoCAD設(shè)計中心;

3.利用AutoCAD設(shè)計中心打開圖形文件;4.利用AutoCAD設(shè)計中心插入圖形文件;5.利用AutoCAD設(shè)計中心插入圖塊;6.利用AutoCAD設(shè)計中心插入其他圖形元素。

27⒐3圖形輸出(45Min)

9.3.1添加輸出設(shè)備

1.在Windows環(huán)境下安裝輸出設(shè)備

2.在AutoCAD中安裝輸出設(shè)備

9.3.2打印輸出

1.“打印設(shè)備”選項卡

2.“打印設(shè)置”選項卡

3.打印預(yù)覽

9.3.3電子出圖

9.4裝配圖繪制實例(一)(45Min)9.4.1創(chuàng)建“零件”塊(一)(45Min)1.創(chuàng)建“軸”塊2.創(chuàng)建“齒輪”塊

28第十五講裝配圖的繪制(二)(4學時)9.4裝配圖繪制實例(二)(180Min)9.4.1創(chuàng)建“零件”塊(二)(90Min)2.創(chuàng)建“齒輪”塊

3.創(chuàng)建“套筒”塊

4.創(chuàng)建“軸承”塊5.創(chuàng)建“軸承悶蓋”塊6.創(chuàng)建“軸承透蓋”塊7.創(chuàng)建“箱體”塊

9.4.2組裝“零件”塊為“部件”裝配草圖(60Min)1.插入“軸”塊到圖形中

2.插人“齒輪”塊到圖形中

3.插入“套筒”塊到圖形中

4.插入“軸承”塊到圖形中

5.插入“箱體”塊到圖形中

6.插入“軸承悶蓋”塊到圖形中

7.移動圖形左側(cè)的軸及其上所有的零件到箱體內(nèi)

8.插入“軸承透蓋”塊到圖形中

9.4.3編輯“部件”圖(30Min)布置課外作業(yè)29第十六講軸測圖繪制方法及三維繪圖基礎(chǔ)(一)(4學時)

10.1

軸測圖繪制方法(90Min)10.1.1軸測圖簡介

1.軸測圖的形成;2.軸向伸縮系數(shù)和軸間角;3.軸測圖的分類。10.1.2繪制軸測圖的一般步驟

10.1.3正等測繪圖實例

10.1.4斜二測繪圖實例

10.2三維繪圖基礎(chǔ)(90Min)10.2.1三維模型的概念

1.線框模型;2.表面模型;3.實體模型。10.2.2三維點的坐標輸入

1.直角坐標;2.柱面坐標;3.球面坐標。10.2.3用戶坐標系UCS1.UCSICON命令;2.UCS命令;10.2.4三維形體的顯示

1.靜態(tài)顯示;2.動態(tài)顯示;3.消隱;4.著色;5.渲染;6.三維動態(tài)視圖;布置課外作業(yè)30第十七講軸測圖繪制方法及三維繪圖基礎(chǔ)(二)(4學時)

10.3創(chuàng)建三維表面模型(90Min)10.3.1基本三維表面模型

1.三維多段線

2.拉伸面

3.創(chuàng)建三維面

4.創(chuàng)建三維形體表面

10.3.2三維曲面

1.旋轉(zhuǎn)曲面

2.平移曲面

3.直紋曲面

4.邊界曲面

10.4表面模型繪圖實例(90Min)(1)設(shè)置繪圖環(huán)境。

(2)更改用戶坐標系統(tǒng)。(3)繪制圓柱筒前端面。

(4)繪制圓柱筒曲面。

(5)繪制圓柱筒前后端面。(6)繪制上邊耳板。

(7)繪制耳板側(cè)面邊界面。

(8)繪制耳板側(cè)面直紋面。

(9)繪制耳板兩個圓柱面。

(10)分割耳板端面。

(11)完成連接件表面模型。

布置課外作業(yè)31第十八講三維實體造型(4學時)11.1創(chuàng)建三維實體模型(20Min)11.1.1基本三維實體模型

1.1.2拉伸體和旋轉(zhuǎn)體

1.拉伸體;2.旋轉(zhuǎn)體。11.2實體造型中的布爾運算(25Min)11.2.1并運算

11.2.2交運算

11.2.3差運算

11.3編輯三維實體模型(30Min)11.3.1圖形編輯命令

1.實體斜面倒角;2.實體圓弧倒角。

11.3.2三維實體的剖切

11.3.3三維實體的斷面

11.4物性計算(15Min)3211.5三維實體模型繪圖實例(90Min)11.5.1實例一——支架

(1)設(shè)置繪圖環(huán)境。(2)改變視圖。(3)繪制底板。(4)繪制底板圓角。(5)繪制底板空心圓柱。(6)繪制圓柱筒。(7)繪制加強筋。

(8)繪制凸臺。

(9)繪制凸臺圓柱孔。

(10)繪制圓柱筒上方孔。(10)組合三維實體模型。11.5.2實例二——泵蓋

(1)設(shè)置繪圖環(huán)境。

(3)繪制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