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心血管損害及診療進展課件_第1頁
川崎病心血管損害及診療進展課件_第2頁
川崎病心血管損害及診療進展課件_第3頁
川崎病心血管損害及診療進展課件_第4頁
川崎病心血管損害及診療進展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川崎病心血管損害及診療進展

概述年幼兒原因不明的炎癥性血管炎發(fā)病率逐年提高,已取代風濕熱的地位T細胞介導的異常免疫應答、細胞因子級聯(lián)放大效應并發(fā)心肌炎、冠脈炎、冠脈瘤及心肌梗死,遠期冠脈功能損害臨床表現(xiàn)輕重差異大,無特異的診療方法病理改變初期≤10d微細血管炎,小動脈內膜炎,血管周圍炎極期2~4W冠脈全層廣泛炎癥細胞浸潤,動脈瘤形成,內有血栓形成時可栓塞和血管腔的狹窄肉芽腫期4~7W小動脈炎消腿,冠脈內有肉芽增生、血管內膜增厚陳舊期>7W中型動脈疤痕形成、內膜增厚、狹窄、鈣化臨床表現(xiàn)冠脈病變

冠狀動脈炎幾乎都有、長期后果尚不清楚;二維心超、SPECT冠狀動脈瘤:l2天出現(xiàn)、第8周最明顯急性期一過性冠狀動脈擴大:60天內恢復正常持續(xù)性冠狀動脈瘤:持續(xù)到60天以后,多數(shù)1年內恢復,約5%~6%不能恢復冠狀動脈瘤血栓性閉塞:巨大動脈瘤時易發(fā)生臨床表現(xiàn)冠狀動脈瘤冠狀動脈狹窄4~7周開始發(fā)生,節(jié)段性狹窄及限局性狹窄主要是右冠狀動脈,其次是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側枝循環(huán)較好,多為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冠脈損害的影響因素小于1歲的男嬰發(fā)熱超過14天,無熱48小時后復發(fā)心臟擴大、心律失常、心電圖異常、奔馬律、心包炎表現(xiàn)WBC>12.0×109/L,BPL<350×109/L或>900×109/L,HCT<35%CRP>+++(>40mg/dl),ESR>100mm/1h血清白蛋白<3.5g/dl血鉀降低其他部位體動脈瘤復發(fā)病例治療的早晚臨床表現(xiàn)缺血性病變心絞痛心肌梗塞1%~2%、1~3M或6~12M、絕大部分一年以內在安靜或睡眠中突然發(fā)生(63%)休克、強烈哭叫、胸痛、腹痛、嘔吐、呼吸困難、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無癥狀者占較大比例(37%)預后與再梗死次數(shù)及冠脈阻塞部位有關超聲心動圖冠狀動脈

二維超聲正常內徑:~3Y<2.5mm、~9Y<3mm、~14Y<3.5mm;內徑>正常范圍或冠脈與主動脈根部內徑之比>0.17示擴張冠脈病變的分級:0級:冠脈內徑<2.5~3mm;1級:冠狀動脈病變內徑<4mm;2級:冠脈內徑4~8mm;3級:冠脈內徑>8mm,廣泛、累及1支以上內膜不規(guī)則,輝度增強12d左右,6~8W復查;只能發(fā)現(xiàn)冠脈起始部位的病變超聲心動圖冠狀動脈多普勒超聲評價冠脈血流儲備血管內超聲觀察血管內腔大小和血管壁病變形態(tài)。正常小兒血管壁薄不能顯示3層結構,如果顯示血管壁有3層結構提示內膜肥厚發(fā)現(xiàn)心包積液、瓣膜返流及測定心功能負荷試驗運動、踏車負荷心電圖評價冠脈損害多巴酚丁胺負荷心超觀察室壁運動異常,結合AQ、CK技術敏感性更高負荷-SPECT心肌灌注顯像:顯示異常稀疏或缺損,或用靶心圖根據(jù)彩色色階情況評價心肌灌注情況MRI顯示冠狀動脈解剖情況,遠端則困難電子束CT(EBCT)三維顯示冠脈主要分支,信息后處理,將心臟從圖象上減影掉,顯示單獨冠狀動脈投影圖象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冠脈病變最精確的方法彌漫型、球囊狀型、梭狀型及小瘤或擴張型左冠脈主支近段、右冠脈近段、左前降支、右冠脈中段、左回旋支

診斷標準具有以上6項中有5項以上者,又不能被其他已知疾病所解釋可診斷除外其他疾病尤其是病毒性感染、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暴發(fā)型、猩紅熱)、葡萄球菌感染(中毒性休克綜合征)和耶爾森菌感染(耶爾森菌感染約有10%病例臨床表現(xiàn)符合川崎病診斷標準)非典型KD診斷標準6項中只有4項或3項,但在病程中心超或心血管造影證明有冠狀動脈瘤者(多見于嬰兒或>8歲年長兒)診斷標準6項中只有4項,但可見冠狀動脈壁輝度增強(提示冠狀動脈炎,此型冠狀動脈擴張少見)非典型KD診斷的參考項目BCG接種處再現(xiàn)紅斑血小板數(shù)顯著增多CRP、ESR明顯增加冠脈擴張或動脈壁輝度增強出現(xiàn)心臟雜音(二閉或心包磨擦音)低白蛋白血癥、低鈉血癥急性期治療皮質激素1979年Kato等單用皮質激素治療川崎病,與單用ASA組比較認為可促進冠狀動脈瘤形成日本Newburger等(1995年),強的松龍組較IVGG組具用更短的發(fā)熱期,而冠狀動脈瘤的發(fā)生率無差異Shinohara研究表明皮質激素能明顯縮短發(fā)熱期,同時減少冠脈瘤發(fā)生率,且無明顯的副作用1999年梁羽常等亦有類似的報道IVGG不反應發(fā)病3-9天內,大劑量IVGG治療后發(fā)熱持續(xù)48h—72h和CRP等檢查未改善的IVGG不反應的高危因素CRP≥10mg/dlLDH≥590IU/lHb≤10mg/dl。IVGG不反應的判斷發(fā)熱不退(>38℃)CRP不下降白細胞數(shù)(尤其中性粒細胞)不下降血漿白蛋白低(尤其<3g/dL)血小板數(shù)減少尿β2-微球蛋白不下降冠狀動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