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用中藥解表藥_第1頁
應(yīng)用中藥解表藥_第2頁
應(yīng)用中藥解表藥_第3頁
應(yīng)用中藥解表藥_第4頁
應(yīng)用中藥解表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關(guān)于應(yīng)用中藥解表藥1第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教學目的要求】1.了解解表藥的含義、分類、使用注意。2.掌握:麻黃、桂枝、紫蘇、防風、荊芥、羌活;薄荷、牛蒡子、桑葉、菊花、葛根、柴胡的性味、功效、應(yīng)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3.熟悉:白芷、香薷、細辛、藁本、蒼耳子、生姜、辛夷、蟬蛻、升麻、蔓荊子。第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一、含義

解除表邪解發(fā)散表疏散表證凡以發(fā)散表邪,治療表證為主要功用的藥物,稱為解表藥。又稱發(fā)表藥。第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4

二、

藥性

“其在皮者,汗而發(fā)之”、“因其輕而揚之”

1.

味多辛(桑、蟬除外),能發(fā)散。2.多歸肺(主皮毛)、膀胱經(jīng)(主表)。3.質(zhì)輕升浮善走表。4.部分藥物有毒:細辛、蒼耳子。第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5三、功用與分類

發(fā)散風寒(藥)—治風寒表證發(fā)散表邪(辛溫解表)

發(fā)散風熱(藥)—治風熱表證治療表證(辛涼解表)(惡寒發(fā)熱、頭痛鼻塞、有汗或汗出不暢、苔薄白、脈?。?/p>

第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6四、使用注意

1.取微汗為宜,忌大汗,以免耗氣傷陰。2.虛汗、瘡瘍、淋證、失血者當慎用。3.

因時、因地、因人而權(quán)衡用量的輕重。4.入煎劑不宜久煎(煮沸10~15’為宜)。第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7

第一節(jié)辛溫解表藥

一、藥性1.性味:多屬辛、溫2.歸經(jīng):多入肺、膀胱經(jīng)3.毒性:細辛、蒼耳子有小毒二、功用:發(fā)散風寒——主治風寒表證。

第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生用、蜜炙或搗絨用

第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麻黃科亞灌木、木賊麻黃、

中麻黃的干燥草質(zhì)莖第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木賊麻黃第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中麻黃第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3木賊麻黃飲片第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木賊麻黃飲片第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6性味:辛、微苦,溫。功用:1.發(fā)汗解表:治外感風寒表實證。

每與桂枝相須為用,如麻黃湯。自《本草經(jīng)集注》起即稱譽為“傷寒發(fā)表之第一藥”第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7

2.宣肺平喘:風寒實喘治肺氣壅遏之喘咳證外寒內(nèi)飲者邪熱郁肺者3.利水消腫:治水腫初起有表證者(風水證)此外,用治風寒痹證、陰疽、痰核,是取其散寒通滯之功。第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8用法用量:3~10g生用——發(fā)汗力強,炙用——潤肺止咳平喘力佳。使用注意:發(fā)散力強,虛汗、虛喘者均當慎用。第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桂枝

桂枝木——即去皮桂枝。桂枝尖—即桂枝的細枝梢。第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樟科常綠喬木肉桂的干燥嫩枝第二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二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2

性味:辛、甘,溫。功用:

表實證

1.發(fā)汗解肌:治風寒表證

表虛證

第二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32.溫通經(jīng)脈,散寒止痛:胸痹心痛寒凝經(jīng)脈諸痛證中寒腹痛閉經(jīng)、痛經(jīng)風濕痹痛(風寒、風熱)痰飲證

第二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43.助陽化氣:

溫陽化氣以行水___治痰飲、小便不利、水腫;

溫陽通脈以復脈___治心悸、胸痹、脈結(jié)代。4.平?jīng)_降逆:治臍下悸、奔豚氣。第二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5使用注意:

1.辛溫助陽,傷陰動血,故熱證、陰虛、血證忌用;2.月經(jīng)過多、孕婦慎用。

(“桂枝下咽,陰熱立憋”)。

比較麻黃與桂枝異同第二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6紫蘇Zisu《名醫(yī)別錄》第二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唇形科一年生草本紫蘇的干燥莖、葉第二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二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9紫蘇性味:辛,溫。功用:1.發(fā)汗解表(蘇葉較佳),用治:外感風寒表證。(1)外感風寒表證:杏蘇散(2)風寒表證兼氣滯,或咳喘痰多者:香蘇散第二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02.行氣寬中(蘇梗較佳),用治:脾胃氣滯證。(1)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滯:藿香正氣散;(2)氣滯痰結(jié)之梅核氣:半夏厚樸湯;3.安胎:用治胎氣上逆,胸悶嘔吐,胎動不安者:配伍砂仁、陳皮等。第三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13.解魚蟹毒,用治:魚蟹變質(zhì),食后吐瀉、腹痛。配伍生姜、陳皮、藿香等。第三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2生姜Shengjiang

《名醫(yī)別錄》第三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姜科多年生草本姜的新鮮根莖第三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4第三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5性味:辛,溫功用:1.發(fā)汗解表,用治:風寒表證。適用于風寒表證輕證:單用2.溫中止嘔,用治:(1)脾胃寒證。

第三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6(2)多種嘔吐。

素有“嘔家圣藥”之稱。

胃寒嘔吐最為適合。

痰飲嘔吐者:小半夏湯;

胃熱嘔吐者:配黃連、竹茹等藥。

某些止嘔藥用姜汁制過,能增強止嘔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第三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73.溫肺止咳,用治:肺寒咳嗽。

風寒客肺,痰多咳嗽:三拗湯;

外無表邪而痰多者:二陳湯。4.解毒:解藥物(生半夏、天南星),魚蟹等食物中毒。第三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荊芥防風第三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荊芥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荊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切段用,或只取花穗入藥。生用或炒炭用。第三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四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傘形科多年生草本防風的干燥根第四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防風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防風的干燥根切片,生用或炒炭用第四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四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四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45荊芥防風

荊芥的地上部分。根,“防者,御也,

其功療風最要”共性性味:辛、微溫。功用:祛風解表:治外感表證(風寒、風熱)祛風止癢:治風疹瘙癢。第四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46個性:荊芥:1.透疹:治麻疹初起透發(fā)不暢;2.療瘡:治瘡瘍初起有表證者。3.止血(炒炭):治吐衄下血。入湯劑不宜久煎。發(fā)表透疹消瘡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第四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47防風:味兼甘,其微溫不燥,甘緩不峻。藥力和緩,為“風藥中潤劑”。外感風濕頭痛;1.勝濕止痛:風濕痹痛。2.祛風止痙:破傷風;3.止瀉(炒炭):肝郁侮脾,腹痛泄瀉4.解藥毒:解烏頭、芫花、野菌毒;解砷毒。配綠豆、紅糖、甘草。第四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羌活第四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傘形科多年生草本羌活或?qū)捜~羌活的干燥根莖及根第四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五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51羌活(根及根莖)性味:辛溫功用:1.解表散寒:用于

風寒感冒頭項強痛風濕在表,羌活勝濕湯

2.祛風勝濕止痛:治風濕痹痛,尤善治腰以上風濕痹痛:如蠲痹湯。第五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52白芷Baizhi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第五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53傘形科多年生草本白芷或

杭白芷的干燥根第五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54第五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55第五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56

白芷

(杭白芷、香白芷)

開白花,根有香氣

性味:辛、溫,芳香。功用:1.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用治外感風寒之頭痛(前額頭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淵頭痛等頭面疾病的要藥。第五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57

2.消腫排膿:用治瘡瘍初起能消散,潰后能排膿

3.燥濕止帶:用治寒濕帶下。濕熱者,配黃柏、車前子等。第五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細辛第五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馬兜鈴科多年生草本北細辛、漢城細辛、或華細辛的干燥全草第五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六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六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62

細辛

《圖經(jīng)本草》“根細而味辛,故名”

性味:辛溫,有小毒功用1.祛風散寒:治風寒感冒;常配羌活、防風等;

陽虛外感

(惡寒無汗,發(fā)熱脈沉等)常配附子、麻黃同用。

第六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632.通竅止痛:治頭痛鼻淵要藥。(1)偏正頭痛、頭痛要藥,

“治少陰頭痛如神”;(2)鼻淵,配辛夷等;(3)牙痛的要藥。風冷牙痛(單用或配用煎湯含嗽);胃火牙痛配石膏等;蟲蛀牙痛配蜂房;(4)風寒濕痹痛。(5)寒閉神昏第六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643.溫肺化飲:治寒痰停飲,氣逆咳嗽。

配麻黃等,如小青龍湯。第六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65三、用量用法

煎服2-5g,入丸散劑0.5-1g。

歷代有“細辛不過錢”之說,指單用細辛末,入湯劑則不受此限,治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有用至80-120g入湯劑,但要防止中毒,煎煮時間過短也容易中毒,煎煮時毒性成分黃樟醚會明顯下降。四、使用注意

陰虛陽亢頭痛,肺燥傷津干咳忌用。反藜蘆。

第六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香薷第六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唇形科多年生草本石香薷的

干燥地上部分第六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68第六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六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70香薷(全草)性能:辛,微溫。功用:1.發(fā)汗解表,化濕和中:善治陰暑證(夏月乘涼飲冷,外感風寒,內(nèi)傷暑濕。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嘔吐泄瀉)。2.利水消腫:治水腫、小便不利。使用注意:辛溫發(fā)汗力強,表虛有汗及陽暑者當忌用。第七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藁本第七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傘形科多年生草本藁本和遼藁本的干燥根莖及根第七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73第七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七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七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辛夷蒼耳子第七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木蘭科落葉灌木望春花、玉蘭

或武當玉蘭的干燥花蕾第七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七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七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菊科一年生草本蒼耳子的

干燥成熟帶總苞的果實第八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八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82小結(jié)辛溫發(fā)散風寒:治外感風寒證。

麻黃(苦)——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桂枝(甘)——溫通經(jīng)脈,助陽化氣。

香薷——化濕和中。止咳止嘔紫蘇—宣肺止咳,和中止嘔,行氣寬中,行氣安胎解魚蟹毒生姜——溫肺止咳,溫中止嘔,解藥毒。

荊芥——透疹,止血(炒炭)消散瘡瘍

防風(甘)——止痙,止瀉,解藥毒。

白芷——燥濕止帶,消腫排膿,抗蛇毒。通鼻竅

細辛——通竅力大,可用治閉證,溫肺化飲。勝濕止痛(有小毒)

羌活——善治上半身風寒濕痹痛。

(苦)

藁本——善治太陽風寒循經(jīng)上犯之巔頂頭痛。

蒼耳子——有小毒,亦用治風疹瘙癢,疥癬麻風第八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83

蒼耳子——有小毒,亦用治風疹瘙癢,疥癬,麻風證宣通鼻竅

辛夷——為治鼻淵頭痛專藥。

胡荽——開胃消食、透疹

蔥白——散寒通陽,外用解毒散結(jié)通絡(luò)。

第八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84第二節(jié)辛涼解表藥一、藥性1.性味:多屬辛涼(微寒)

2.歸經(jīng):多歸肺經(jīng);次入肝經(jīng)。第八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85二、功用

發(fā)散風熱:治外感風熱表證及溫病初起,邪在衛(wèi)分。第八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薄荷蟬蛻牛蒡子第八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薄荷的

干燥地上部分第八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八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蟬科昆蟲黑蚱的若蟲羽化時

脫落的皮殼第八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九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菊科二年生草本牛蒡的

干燥成熟果實第九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九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93

薄荷蟬蛻

牛蒡子

共性:性味:寒(牛蒡子辛苦>蟬蛻甘

>薄荷辛)功用:1.疏散風熱:治風熱表證及溫病初起;2.利咽喉:治風熱表證,咽喉腫痛。風熱上攻,咽喉腫痛。3.透疹:治麻疹不透。第九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94個性:薄荷1.善涼散上焦風熱,風熱表證,發(fā)熱無汗

者多用。2.清利頭目:用治風熱上攻頭痛目赤之證。

3.疏肝解郁:以治肝氣郁結(jié)證。4.祛風止癢:力勝,為治風疹瘙癢之常品。

用法用量:解表:3~6g,宜后下;疏肝解郁:同煎。葉長于發(fā)汗,梗偏于理氣

第九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95牛蒡子1.性寒滑利,兼宣肺祛痰,風熱表證,發(fā)熱、咳痰不利者尤宜。2.利咽散結(jié),故痰熱(毒)壅盛之咽喉腫痛尤宜。3.善解毒散腫,故麻疹熱毒熾盛期及癰瘡腫毒,痄腮,喉痹均每用本品。4.又滑腸通便,故上述諸證見便秘者尤宜。第九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96蟬蛻1.甘寒質(zhì)輕,善宣散肺經(jīng)風熱以

利咽開音,表證聲音嘶啞最宜。2.透疹止癢力勝,為治風疹、濕疹、皮膚瘙癢之常品。3.明目退翳:常治風熱上攻之目赤腫痛、翳膜遮睛。4.止痙:小兒感冒夾驚,驚癇夜啼;小兒急驚風;破傷風。

第九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桑葉菊花第九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坡淙~喬木桑的干燥葉第九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九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菊科多年生草本菊的頭狀花序第一百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一百零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02

桑葉菊花

(冬桑葉、霜桑葉)(白菊、黃菊,杭菊、滁菊)

共性:性味:

苦、甘,寒(桑>菊)。

功用:1.疏散風熱:用治風熱表證及溫病初起;

2.平抑肝陽:治肝陽上亢,頭痛眩暈;

3.清肝明目:治風熱上攻之目赤腫痛,

肝腎不足之眼目昏花。第一百零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03個性:桑葉1.疏散風熱之力較強。2.又能清肺熱,潤肺燥:為治肺熱咳嗽、肺燥咳嗽之常品。

3.尚涼血止血: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第一百零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04菊花

1.氣清上浮,善走頭目,長于疏散頭面風熱而治頭痛目赤腫痛。

2.平肝、清肝明目力大于桑葉,肝熱目赤、肝陽上亢證常用。

3.又能清熱解毒:用治疔瘡腫毒。

黃菊(杭菊):善疏散風熱。菊花

白菊(滁、懷、祁、川菊):善平肝明目,解毒。第一百零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柴胡第一百零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柴胡和

狹葉柴胡的干燥根第一百零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一百零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08

柴胡

柴胡(北柴胡)為傘形科植物的根或全草。狹葉柴胡(南柴胡)性味:苦、辛,微寒。歸肝、膽經(jīng)。第一百零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09功用:外感發(fā)熱柴葛解肌湯;1.疏散退熱少陽證小柴胡湯;瘧疾寒熱。2.疏肝解郁:肝氣郁滯證胸脅疼痛柴胡疏肝散;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肝胃不和,胃脘脹痛。3.升陽舉陷:中氣下陷證。補中益氣湯第一百零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10用法用量:和解退熱宜生用;疏肝解郁宜醋炙;鱉血拌炒可退骨蒸。使用注意:

性升散,“劫肝陰”,故肝陽上亢,肝風內(nèi)動,陰虛火旺及氣逆者慎用。第一百一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葛根第一百一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豆科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野葛

或甘葛藤的干燥根第一百一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生用,或煨用。野葛第一百一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野葛甘葛藤第一百一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一百一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16

葛根

性味:甘、辛,涼。功用:1.解肌退熱(1)表證發(fā)熱,無論寒熱均可選用。如風熱者,柴葛解肌湯;(2)項背強痛:風寒者:葛根湯;風熱者:桂枝加葛根湯。(3)落枕。第一百一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172.生津止渴:熱病津傷口渴;消渴證。

3.透疹:麻疹不透;

4.升陽止瀉:濕熱瀉?。ㄉ茫?。脾虛泄瀉(煨用)。第一百一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18

有效成分葛根黃、葛根素具有擴張血管,降壓作用,現(xiàn)用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心絞痛、腦血栓形成、耳聾等疾患。

葛花:性味甘平,功善解酒毒,醒脾和胃,用治酒傷胃氣之證。第一百一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升麻第一百一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毛莨科多年生草本大三葉

升麻、興安升麻或升麻的

干燥根第一百二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一百二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22升麻性味:辛、甘,微寒。功用:1.發(fā)表透疹:風熱表證見頭痛、咽痛者尤宜。

麻疹初起透發(fā)不暢,升麻葛根湯;熱毒熾盛期,紫草、牛蒡子。第一百二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232.清熱解毒:治多種熱毒證。陽明胃火之頭痛、牙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