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工程師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問答_第1頁
監(jiān)理工程師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問答_第2頁
監(jiān)理工程師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問答_第3頁
監(jiān)理工程師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問答_第4頁
監(jiān)理工程師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問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問答1一、底框梁的鋼鋼筋錨固施工工應符合技術術標準要求經查,部分施工工單位在底部部框架托墻梁梁支座上部的的縱向鋼筋構構造施工時,錯錯誤地按圖集集03G1001-1框架屋面梁梁構造做法施施工,導致鋼鋼筋錨固長度度普遍不足,降降低了底部框框架的抗震能能力,根據《建建筑抗震設計計規(guī)范(GB50001-20001)》中第條條第4款規(guī)定:“底部框架托托墻梁,梁支支座上部的縱縱向鋼筋在柱柱內的錨固長長度,應符合合鋼筋砼框支支梁的有關要要求,并且托托梁上部墻體體洞口處和洞洞口兩側各500mm且不小于梁梁高范圍內,箍箍筋間距不應應大于100mm?!薄F錁嬙煲笤斠妶D集集03G1001-1第67頁中框支梁梁、框支柱配配筋構造圖。各各單位應認真真按此規(guī)定施施工,以確保??拐鹪O計要要求。希望各工程建設設、施工、監(jiān)監(jiān)理單位,在在各工序施工工過程中應對對設計要求、國國家相關技術術規(guī)范及圖集集認真理解,嚴嚴格執(zhí)行,保保證建筑結構構安全,努力力提高建設工工程質量水平平。二、底框結構上上部磚混荷載載?●底框結構里里程序自動會會把上部磚混混荷載傳至底底框,不用自己再再加●用STAWEE算底框是,砌體方面有有一個選項::1.按PM主菜單8算法;2..有限元整體體算法.此處應該該選1!!!!有限元整體體算法對底框框不太準,只供參考(PKPM技術術人員說的))▲

sat--8計算底框時時,結構體系系選什么?●●引用《pkppm新天地》20004年第5期咨詢臺的的信息:計算算磚混底框時時,satwwe第一項中中的結構體系系參數已經失失效。所以在在計算底框時時,satwwe第一項中中的結構體系系參數無論選選框架還是框框剪結構都是是無用的?!?/p>

底框建模模問題:(11)建模時在在底層砼抗震震墻處我同時時輸入砼抗震震墻和框架梁梁是否正確??有開洞的墻墻處我將洞口口直接開到框框架梁底,這這樣對嗎?●●可以同時輸輸入抗震墻和和框架梁,框框架梁作為邊邊框梁。若是是底部二層框框架時,中間間一層可以不不用輸入抗震震墻。洞口可可以直接開到到框梁底。(2)在PM樓層組裝里面的設計參數里,總信息里結構主材應填什么?材料信息里主要墻體材料又該怎樣填?●在PM地設計參數應當填“底框”,結構主材可以填混凝土。在SATWE-8中的材料信息中應當填砌體。(3)SATWE-8算完后,發(fā)現連梁超筋,而在墻洞上方有框梁,這是怎么回事?●底框主梁直接可按規(guī)范要求計算,應考慮荷載直接作用在梁上,超筋就調整梁斷面尺寸。(4)平法繪圖時,應該將框架柱旁的墻肢與柱一起畫配筋嗎?●既然柱與墻肢接在一起,那柱是構造邊緣構件,應當查計算結果中抗震墻中的計算結果,按邊緣構件配筋并畫在一起?!?/p>

新規(guī)范中第條1款要求底部框架-抗震墻房屋結構布置中,上部砌體抗震墻與底部框架梁或抗震墻對齊或基本對齊,在定量上如何把握?●底框房屋是一種不利于抗震的結構類型。為提高其抗震能力,《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中條1款要求,上部砌體抗震墻與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墻的軸線對齊或基本對齊,即大部分砌體抗震墻由下部的框架主梁或鋼筋混凝土抗震墻支承,每單元砌體抗震墻最多有二道不落在框架主梁或鋼筋混凝土抗震墻上,而是由次梁支托上部抗震墻。托墻的次梁應按條考慮地震作用的計算和內力調整。建議盡量采用上部結構減少抗震墻數量的方案,即在無法對齊處設置次梁支承非抗震隔墻以避免次梁托抗震墻的方法。▲

側向剛度比不應小于1.0的原因?●底框兩層側向剛度比小于1.0時,薄弱層是砌體層●底部太剛,薄弱層上移,而設計并未有效加強,導致該強的不強,不該強的很強(底框部分及其上轉換層砌體),底框一般是使其薄弱層發(fā)生在轉換層或兩層轉換的第二層。個人觀點,僅供參考?!?/p>

底框問題1.底框梁是否應定義為轉換梁?因為此對抗剪非常重要!二者結果差很多.2.底框板用不用特殊厚板計算??3.底框計算中底部剪力全部由抗震墻承擔在計算書中怎么體現??4.設底梁層定義為二層底框指標由2.0控制還是2.5??●1,底框梁性質上講是轉換梁,但與高層中的轉換梁不應混同在一起,所以在抗規(guī)中叫做“托墻梁”,其構造在抗規(guī)中已經很明確,不必照高層的轉換梁來要求。2,該層的板也只要滿足抗規(guī)的要求即可,不必按厚板分析。3,底框計算中底部剪力全部由抗震墻承擔是在軟件中已經設定了的。4,“設底梁層定義為二層底框指標由2.0控制還是2.5??”的問題可能是上下層剛度比的問題,這在抗規(guī)第條中已經說得很清楚?!?/p>

底框地震剪力誰承擔?抗規(guī)條之3“底層或底部兩層的縱向和橫向地震剪力設計值全部由該方向的抗震墻承擔,并..."。理解為框架柱不分擔地震剪力,可在第條之1中:“....框架柱承擔的地震剪力設計值,可按各抗側力構件....分配確定...”框架柱顯然還是要承擔地震剪力的。如何理解呢?●底框結構在大震時底部發(fā)生變形集中,會出現過大側移而破壞,規(guī)范制訂條文時總體上持謹慎態(tài)度,從控制底層設置一定數量的抗震墻和底部兩道防線的設計原則考慮,其底部縱向和橫向地震剪力設計值全部由該方向的抗震墻承擔(抗規(guī)7.2.4-3);在地震作用下,底部鋼筋混凝土抗震墻層間位移角在1/1000左右時會開裂,位移角到1/500時剛度約下降到線性剛度的30%,此時磚填充墻剛度約下降到線性剛度的20%,而鋼筋混凝土柱在位移角為1/500左右時仍處于彈性階段,底部發(fā)生塑性內力重分布,底部框架柱作為第二道防線,抗震性對底框結構整體抗震能力起很重要作用,因此規(guī)定了框架柱需承擔的地震剪力。另外抗規(guī)對于板柱-抗震墻的規(guī)定也是按多道設防的抗震原則制訂的。▲

底框結構的基礎問題一層底框,上部四層磚混,無地下室,3類場地,Fak=150KPa,采用鋼筋混凝土抗震墻,7度設防。不知可否采用:抗震墻用墻下條形基礎,柱下采用獨立基礎?●最好都采用柱下條形基礎,因為在剪力墻的兩端肯定有柱,柱下需設地梁,這樣受力明確。沒有剪力墻處若設獨基,兩種基礎形式存在差異沉降,況且地基承載力并不是很高,做獨基經濟效果并不是很明顯?!?/p>

如何查看框支梁上的荷載?剪力墻上框支梁上的荷載很小,好像剪力墻上的荷載沒有導下來??蛑Я荷贤兄?3層的剪力墻,梁的跨度7米。是什么原因荷載沒傳下來?如何避免?●請首先檢查模型是否正確建立?梁的兩端是否與框支柱節(jié)點完全閉合?另外,請查看SATWE里框支有限元分析(FEQ)結果,那里面會顯示SATWE導荷后的荷載,當然,前提是模型正確,而且定義了框支梁及相應的結構抗震等級。但是SATWE由于是按有限元編制的,所以框支梁荷載小不足為奇。因為它考慮了其周邊構件的共同作用,傳到梁上的線荷載就小得多,一般應經過手算復核,或第二個軟件復核,受力應是偏拉構件,當然,這在FEQ里也可以看到。總之,配筋不能僅僅依據SATWE平面配筋簡圖進行,也不能簡單依據FEQ進行。若是底框磚混結構,運行SATWE,選擇底框,計算完后,在satwe第一項,選擇圖形顯示,荷載,有底框恒載底框-磚房設計計的體會底框-抗震墻結結構的抗震計計算內容有三三部分:第一部分:與砌體結構構相同,計算底框-抗震墻中磚磚填充墻及其其他各層磚墻墻的抗震承載載力,以及底框-抗震墻中混混凝土剪力墻墻設計值.計算過程與與砌體結構相相同.在底框-抗震墻計算算中,不考慮框架架承擔的地震震作用,也即地震作作用全部由抗抗震墻承擔..第二部分;計算底部各各榀框架承受受的側向地震震作用及每榀榀框架中各框框架柱由地震震傾覆力矩產產生的附加軸軸力.底框-抗震墻的地地震剪力要根根據上下層側側移剛度比乘乘以一個1..2~1.55的增大系數數;然后將地震震剪力在框架架-和抗震墻之之間進行分配配,分配時混凝凝土剪力墻的的側移剛度要要乘以0.33的折減系數數,磚填充墻要要乘以0.22的折減系數數,非抗震墻(如隔墻)則不應在模模型交互輸入入中輸入;上部砌體房房屋產生的地地震傾覆力矩矩按剛度分配配到各榀框架架和抗震墻,,再按各柱的的轉動慣性力力矩計算柱的的附加軸力..第三部分;在底框-抗震墻中的的混凝土剪力力墻.,軟件將根根據其承受的的剪力.軸力和由傾傾覆力矩產生生的彎距設計計值,計算出各片片剪力墻的端端部縱向鋼筋筋面積和水平平分布筋面積積.軟件可將底底框-抗震墻結構構的抗震計算算結果,以及上部砌砌體房屋傳遞遞的豎向荷載載,與pk.taat.sattwe.等分分析軟件接口口,通過pk.ttat.及satwee軟件進行底底框-抗震墻在地地震作用和豎豎向荷載作用用下的內力分分析及施工圖圖設計.關于底框-抗震震墻結構框架架梁荷載的折折減當抗震設防烈度度為8度及以上時時,上部荷載不不折減,按100%作用用在托梁上,,托梁配筋與與普通梁一樣樣按受彎構件件計算.當6.7度(0.1g..0.15gg)時,上部荷載可可考慮乘折減減系數,此時托墻梁梁配筋與普通通梁一樣按受受彎構件計算算,因此,輸入的折減減系數不應太太小,一般可輸入入0.7~00.9,但不不應少于四層層荷載值.也可將折減與墻墻梁同時勾選選.程序根據砌砌體規(guī)范條判判斷框架梁和和過度層墻體體是否符合墻墻梁的一般規(guī)規(guī)定,對符合規(guī)定定的框架梁和和框支墻體按按墻梁設計,,對不符合規(guī)規(guī)定的框架梁梁或框支墻體體不考慮墻梁梁作用,在不滿足墻墻梁的條件下下,程序按折減減去處理,但一般不考考慮框架柱的的邊框作用..關于底框-抗震震墻結構剪力力墻間距要求求:8度時不超過115米

7度時不超超過18米6度時不超過過21米《建筑抗震設計計規(guī)范》(GB500011-20001)問答根據建設部建標標[20011]156號文的通知知,新修訂的的國家標準《建建筑抗震設計計規(guī)范》(GB500011-20001.以下簡稱新新規(guī)范)將于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目目前,新規(guī)范范已由中國建建筑工業(yè)出版版社出版發(fā)行行,許多設計計人員在學習習后通過信函函、電話、電電子郵件等方方式,向抗震震規(guī)范管理組組提出了許多多問題,管理理組對所提問問題做了逐一一解答?,F挑挑選一些共性性的問題匯總總如下,以期期對有關人員員學習掌握新新規(guī)范有些幫幫助。1.為什么新規(guī)規(guī)范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而而原《建筑抗抗震設計規(guī)范范》(GBJ111-89,以下簡稱89規(guī)范)2002年12月31日才廢止因新規(guī)范是對889規(guī)范進行全全面修訂而編編制的,在執(zhí)執(zhí)行中需考慮慮設計、管理理人員有一個個學習、適應應和應用過程程,為此保留留一年的過渡渡期,這也是是新規(guī)范執(zhí)行行中的通行做做法,當初89規(guī)范在執(zhí)行行時曾有三年年的過渡期。2.新規(guī)范在過過渡期中,一一些其他的相相關規(guī)范尚未未公布,配套套的計算軟件件還未升版,在在實際使用時時應如何操作作?新規(guī)范與89規(guī)范相比,有有許多不同之之處,在過渡渡期內,結構構進行抗震設設計驗算時,仍仍可采用依據據89規(guī)范編制的的計算機軟件件,但對于不不需計算的抗抗震構造措施施則自2002年1月1日起要按新新規(guī)范執(zhí)行。在在各地開展的的施工圖審查查也可按此要要求開展有關關設計審查工工作。3.新規(guī)范中為為何無煙囪、水水塔等構筑物物及鋼筋混凝凝土異型柱結結構的抗震設設計內容?本本次建設抗震震設計規(guī)范的的修訂,已不不包括煙囪、水水塔等構筑物物的抗震設計計內容,此部部分內容即將將歸入修訂的的《構筑物抗抗震設計規(guī)范范》。對于異異型柱結構,目目前工程抗震震界業(yè)內專家家有各種不同同的看法,普普遍認為異型型柱結構屬于于抗震不利的的結構體系,目目前正在修訂訂的國家標準準和行業(yè)標準準未將其列入入。若采用異異型柱結構又又無地方法規(guī)規(guī)者,屬于超超規(guī)范、超規(guī)規(guī)程設計,應應按國務院《建建筑工程勘察察設計管理條條例》第29條的要求執(zhí)執(zhí)行。4.新規(guī)范中對對建筑抗震設設防類別的分分類總原則是是什么?為什什么乙類建筑筑不是特別多多?設置了抗抗震縫后可否否根據各單元元劃分設防分分類?目前許許多大底盤高高層建筑裙房房為商店,上上部為住宅樓樓,其抗震設設防分類應注注意哪些事項項?按照當前前的抗震防災災政策,在《建建筑抗震設防防分類標準》(GB50223-95)條文說明中指出,對一般情況下,原則上能保障在遭遇設防烈度地震影響時,不致有災難性后果,故絕大部分的建筑,均可列為丙類建筑,少數重要的建筑列為乙類建筑。《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在.5條中規(guī)定,“建筑物各單元的重要性有顯著不同時,可根據局部的單元劃分類別”,故設置了抗震縫將結構分為若干單元后,可根據各單元劃分設防分類。對于商業(yè)建筑,在1995年之前高層的大型零售商場還比較少,《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舉例采用了常見的“人流密集的多層建筑”,具體規(guī)定參照了1993年當時商業(yè)部的有關規(guī)定,根據目前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在具體執(zhí)行時,不論多層和高層,只有年營業(yè)額1.5億元人民幣以上、固定資產0.5億元以上、建筑面積為萬m2以上3個條件均滿足時,才定為乙類建筑。

大底盤建筑,當其下部屬于大型零售商場的乙類建筑范圍時,一般可將其及與之相鄰的2層定為加強部位,按乙類進行抗震設計,其余各層可按丙類進行抗震設計。5.對突出屋面面的屋頂間、女女兒墻、煙囪囪等突出屋面面的結構進行行抗震設計及及驗算時應注注意哪些事項項?新規(guī)范在在第三章關于于概念設計的的規(guī)定中,明明確要求結構構選型應防止止剛度和強度度的突變。突突出屋面結構構明顯存在剛剛度突變,其其抗震設計尤尤應注意采取取可靠措施。例例如,在計算算分析時,第第條規(guī)定采用用底部剪力法法時,突出屋屋面的屋頂間間、女兒墻、煙煙囪等的地震震作用效應,宜宜乘以增大系系數3,采用振型型分解法時,突突出屋面部分分可作為一個個質點進行計計算。同時還還要根據計算算結果采取加加強構造措施施。6.框架—抗震震墻結構,在在基本振型地地震作用下計計算框架部分分承受的地震震傾覆力矩,基基本振型指的的是什么振型型?

基本振型一一般指每個主主軸方向以平平動為主的第第一振型。7.多層砌體房房屋和底部框框架、內框架架房屋的最小小墻厚度是何何含義?房屋屋抗震橫墻是是指什么樣的的墻體?不對對齊或不貫通通的橫墻算不不算抗震橫墻墻?新規(guī)范條和和表7.1.2中,砌體房房屋最小墻厚厚是指結構抗抗震驗算時不不小于此厚度度的墻體才能能承擔地震作作用,即不論論層數或高度度,各種砌體體類別的墻體體小于此厚度度只有算做非非抗震的隔墻墻,只能計入入荷載而不能能做為結構墻墻體參與結構構計算。例如如,粘土磚房房屋的最小墻墻厚為0.24m,墻寬度小小于此值,如如0.12m或0.18m時,不論是是否有基礎,均均只能算做非非抗震隔墻。房房屋抗震橫墻墻是指符合最最小墻厚要求求的橫向墻體體,橫墻應以以滿足抗側力力計算為準。新新規(guī)范7.1.7條2款規(guī)定“沿平面內宜宜對齊”用語為“宜”,表示稍有有選擇,條件件許可時應首首先這樣做,符符合厚度要求求的不對齊或或不貫通的橫橫墻也屬抗震震橫墻。

8.多層砌體房房屋和底部框框架、內框架架房屋的總高高度比表稍高高時是否算超超出限值?新規(guī)范條和表77.1.2中總高度的的計算有效數數字為個位,即即小數點后第第一位數四舍舍五余后滿足足即可。室內內外高差大于于0.6m時,房屋總總高度允許比比表中適應增增加,但不應應多于1m。9.住宅工程中中頂為坡屋頂頂,屋頂是否否需設水平樓樓板?頂層為為坡屋頂時層層高有無限制制?總高度應應如何計算??住宅工程中中的坡屋頂,如如不利用時檐檐口標高處不不一定設水平平樓板。關于于頂層為坡屋屋頂時層高的的計算問題新新規(guī)范未做具具體規(guī)定,取取質點的計算算高度仍不超超過4m。檐口標高高處設水平樓樓板時,按抗抗震規(guī)范條的的規(guī)定,總高高度可以算至至檐口(此處處檐口指結構構外墻體和屋屋面結構板交交界處的屋面面結構板頂)。檐檐口標高附近近有水平樓板板,且坡屋頂頂不是輕型飾飾屋頂時,上上面三角形部部分為閣樓,此此閣樓在結構構計算上應做做為一層考慮慮,高度可取取至山尖墻的的二分之一高高度處。10.對于新規(guī)規(guī)范條第5款的“接近”概念,以7度區(qū)為例,層層數多少時屬屬于接近上限限?

新規(guī)范7.3.2條第5款的“接近”概念,對于7度區(qū),層數數為六、七層層時均屬于接接近上限。11.磚墻基礎礎埋深較大,構構造柱是否應應伸至基礎底底部?較大洞洞口兩測要設設構造柱加強強,一般多大大的洞口算較較大洞口?新規(guī)范條第4款款規(guī)定:構造造柱可不單獨獨設置基礎,但但應伸入室外外地面下500mm,或錨入淺淺于500mm的基礎圈梁梁內,兩條滿滿足其中一條條即可。但需需注意此處的的基礎圈梁是是指位于基礎礎內的,不是是一般位于相相對標高±0.0m的墻體圈梁梁。構造柱的的鋼筋伸入基基礎圈內應滿滿足錨固長度度的要求。

對于底層框框架磚房的磚磚房部分,一一般允許將磚磚房部分的構構造柱錨固于于底部的框架架柱或鋼筋混混凝土抗震墻墻內(上層與與下層的測移移剛度比應滿滿足要求)。

新規(guī)范表7.3.1要求較大洞洞口兩測要設設構造柱加強強。一般說,內內縱墻和橫墻墻的較大洞口口,指2000mmm以上的洞口口;外縱墻的的較大洞口,則則由設計人員員根據開間和和門窗洞尺寸寸的具體情況況確定。12.填充墻的的構造柱與多多層砌體房屋屋的構造柱有有何不同?填充墻設構造柱柱,屬于非結結構構件的連連接,與多層層砌體房屋設設置的鋼筋混混凝土構造柱柱有一定差異異,應結合具具體情況分析析確定。如挑挑梁端部設置置填充墻構造造柱,挑梁在在計算時,應應考慮構造柱柱傳遞來的荷荷載。13.多層砌體體和底部框架架房屋中,有有個別樓層符符合”橫墻較少”的條件,是是否應按條第第2款的要求降降低層數?

新規(guī)范中對對于多層砌體體房屋,“橫墻較少”的概念指全全部樓層均符符合橫墻較少少的條件,對對于僅個別樓樓層符合“橫墻較少”的條件,可可根據大開間間房屋的數量量、位置、開開間大小等情情況具體分析析后,采取相相應的加強措措施。底部框框架房屋的上上部各層“橫墻較少”的概念同多多層砌體房屋屋。14.新規(guī)范條條第5款“關于煙道、風風道、垃圾道道等不應削弱弱墻體”指的是什么么?新規(guī)范7.1.7條第5款“關于煙道、風風道、垃圾道道等不應削弱弱墻體”,主要指不不要在墻體厚厚度內開洞,煙煙道等應設在在墻外,成為為附墻煙道等等,以免墻體體應力集中。15.新規(guī)范在在執(zhí)行中,若若發(fā)現某些條條款與以前頒頒布的國家標標準或行業(yè)標標準規(guī)定不一一致時如何解解決?根據國家標準化化法,當國家家標準與行業(yè)業(yè)標準對同一一事物的規(guī)定定不一致時,應應按國家標準準執(zhí)行。當不不同的國家標標準之間的規(guī)規(guī)定不一致時時,應按最新新頒布的中國國國家標準執(zhí)執(zhí)行。16.底層框架架結構的計算算高度如何取?。咳羧〉交A頂,抗震震墻厚度取1/20層高,是否否過大?計算高度的取值值應根據實際際情況而定,主主要是看地坪坪的嵌固情況況而定,若嵌嵌固得好,如如作剛性地坪坪或有連續(xù)的的地基梁,可可以從嵌固處處取,否則從從基礎頂;抗抗震墻厚取1/20層高,這里里的層高與計計算高度的概概念不同,是是指從一層地地坪到一層樓樓板頂的高度度。17.規(guī)范條第第5款與規(guī)范6.1.9條1款對連梁跨跨高比的規(guī)定定是否矛盾??條是針對框架抗抗震墻結構的的,抗震墻是是主要的抗測測力構件,墻墻中不宜開設設大洞口,抗抗震墻的洞口口連梁作為一一道抗震防線線,應具備一一定的耗能能能力。而條第1款中的的規(guī)定適用于于抗震墻結構構和部分框支支抗震墻結構構,當抗震墻墻較長,且連連梁的跨高比比較小時,墻墻的剪切變形形較大,墻肢肢的破壞高度度可能超過底底部加強部位位的高度,為為防止此種破破壞,應采用用第1款的規(guī)定。因因此,兩條并并不矛盾。18.新規(guī)范在在執(zhí)行中,若若發(fā)現某些條條款由于印刷刷錯誤需勘誤誤或今后可能能局部修訂,這這些信息將刊刊登在何處??根據標準管理辦辦法,當國家家標準或行業(yè)業(yè)規(guī)程中個別別條款由于印印刷或編寫錯錯誤,可由出出版社印發(fā)勘勘誤表并在再再版時修訂,一一般情況也可可在《工程建建設標準化》雜雜志或其他專專業(yè)期刊、雜雜志刊登。今今后若局部修修訂時,修訂訂的全文及相相關信息將刊刊登在《工程程建設標準化化》雜志上,地地址:北京市市百萬莊建設設部內19.突出屋面面的屋頂房間間何時可按突突出屋面的屋屋頂計算而不不算做一層??根據新規(guī)范第規(guī)規(guī)定采用底部部剪力法時,出出屋面的屋頂頂間、女兒墻墻、煙囪等構構筑物的地震震作用效應,宜宜乘以增大系系數3,此時相對對應的屋頂房房間總面積不不超過樓層總總面積30%。因此,一一般認為當出出屋面的屋頂頂房間面積小小于樓層總面面積的30%時,該部部分可按突出出屋面的屋頂頂間計算而不不算做一層。20.多層砌體體房屋和底部部框架、內框框架房屋內外外高差大于0.6m時,房屋總總高度允許比比表中適當增增加,但不應應多于1.0m,那么此時時是否仍可將將小數點后第第一位數四舍舍五入嗎?多層砌體房房屋和底部框框架、內框架架房屋,若室室內外高差大大于0.6m時,房屋總總高度允許比比新規(guī)范7.1.2條表7.1.2中適當增加加,但不應多多于1.0m。因已將總總高度值適當當增加,故此此時不應再將將小數點后第第一位數四舍舍五入,即增增加值不大于于1.0m。21、抗震規(guī)范范中對鋼筋混混凝土框架柱柱進行軸壓比比和結構層間間位移控制,這這二者之間有有無關系?89規(guī)范在框架—抗震墻層間間彈性位移角角限制中專門門對裝修較高高的公共建筑筑做了規(guī)定,為為什么新規(guī)范范卻無此規(guī)定定?新規(guī)范中對鋼筋筋混凝土框架架柱進行軸壓壓比控制是為為了保證混凝凝土構件的延延性,防止構構件脆性破壞壞。對結構層層間位移進行行控制是為了了保證結構整整體剛度和整整體安全??乜刂戚S壓比和和控制層間位位移兩個不同同的方面,兩兩者無顯著的的關聯(lián)關系。層層間位移限值值主要根據非非結構和結構構構件破壞程程度的控制標標準和結構的的延性來確定定。隨著建材材工業(yè)和裝修修技術的發(fā)展展,建筑裝修修越高級,其其細部構造越越精密,變形形能力可能會會更好,例如如建筑室內的的木裝修和許許多化學建材材裝修都具有有很好的適應應變形的能力力,大理石墻墻面一般也是是采用多點懸懸掛方式固定定于主體結構構,89規(guī)范對建筑筑裝修標準高高的建筑結構構采用較小的的側移限值在在目前已無必必要,故新規(guī)規(guī)范中不再對對裝修情況進進行區(qū)分。22.新規(guī)范附附錄A中某地區(qū)的的設計基本地地震加速度與與89規(guī)范的抗震震設防烈度所所對應的加速速度值相比有有所變化,在在規(guī)范過渡期期中實際使用用時應如何操操作?依據國家質量技技術監(jiān)督局2001年2月2日發(fā)布的國國家標準《中中國地震動參參數區(qū)劃圖》(GB18306-2001)自2001年8月1日起實施,對于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與原來相比有所變化的地區(qū),則自2001年8月1日起應按變化后的值進行抗震設防。23.新規(guī)范中中第條和第2.1.110條明確了抗抗震措施和抗抗震構造措施施的概念,如如何根據建筑筑抗震設防分分類和場地類類別二者的不不同,在設計計基本地震加加速度下確定定抗震措施和和抗震構造措措施?建筑類類別不同時,計計算時設計基基本地震加速速度如何取值值?根據相應的規(guī)范范條文規(guī)定,一一般建筑(隔隔震建筑和消消能減振部位位除外)在不不同的建筑抗抗震設防分類類和場地類別別下,當設計計基本地震加加速度不同時時,抗震措施施和抗震構造造措施分別見見表1和表2。建筑類別別不同時,計計算時設計基基本地震加速速度取值見表表3。按建筑類別和場場地類別調整整后的抗震措施施(烈度)

表19

建筑類別

場地類別

設計基本地地震加速度(g)

0.005

0.10

0..15

0.200

00.30

0.440CMML^]wzz+

甲、乙類

Ⅰ~Ⅳ

77

88

88

99

99

99+6丙類

Ⅰ~Ⅳ

66

77

77

88

88

99,5GGC,

丁類

Ⅰ~Ⅳ

66

77ˉ

9ˉ按建筑類別和場場地類別調整整后的抗震構造造措施(烈度度)

表2

建筑筑類別

場地類別

設計基本地地震加速度(g)

0.005

0.10

0..15

0.200

00.30

0.440甲、乙類

66

77

77

88

88

99

ⅡⅡ

77

88

88

99

99

99+

Ⅲ、Ⅳ

77

88

88+

99

99+

9+

丙類

66

66

66

77

77

88

66

77

77

88

88

99

Ⅲ、Ⅳ

66

77

88

88

99

99

丁類

66

66

66

77

77

88

66

77ˉ

Ⅲ、Ⅳ

66

77ˉ

77

88ˉ

88

99ˉ

根據建筑類類別調整后的的計算用設計計基本地震加加速度(g)

表根據建筑筑類別調整后后的計算用設設計基本加速速度(g)

表35a,,

建筑類別

設計基本地地震加速度(g)

0..05

0.100

00.15

0.220

0.30

0..40Taa1??

ng

乙類、丙類類、丁類

00.05

0.110

0.15

0..20

0.300

00.40甲類

高于本地區(qū)區(qū)設計基本地地震加速度具具體數值按批批準的地震安安全評價結果果確定

注:1.對較小的乙乙類建筑,如如工礦企業(yè)的的變電所、空空壓站、水泵泵房及城市供供水水源的泵泵房等,當其其結構改用抗抗震性能較好好的結構類型型,如鋼筋混混凝土結構或或鋼結構時,則則可仍按本地地區(qū)設防烈渡渡的規(guī)定采取取抗震措施,不不需提高。

lPS.??_6

2.88+、9+表示提高高幅度需要專專門研究。

3.7-、8-、9-表示可以以比本地區(qū)設設防烈度的要要求適當降紙紙。例如對于于現澆鋼筋混混凝土房屋可可將部分構造造措施按降低低一個等級考考慮,對于多多層砌體結構構房屋按減少少一層二層(視視具體要求)在在表或表7.4.1中查構造柱柱或芯柱的設設置要求。

24.橫墻較少少的多層普通通磚、多孔磚磚住宅樓的總總高度和層數數接近或達到到表規(guī)定限值值時按照新規(guī)規(guī)范中第7.3.114條6款的要求進進行設計,對對樓、屋面板板的設置有何何要求?

對于橫墻較較少的多層普普通磚、多孔孔磚住宅樓的的總高度和層層數接近或達達到表7.1.2規(guī)定限值時時,同一結構構單元的樓、屋屋面板應設置置在同一標高高處,即不允允許同一結構構單元有錯層層,樓、屋面面板也應采用用現澆鋼筋混混凝土板,以以加強結構的的整體性。25.新規(guī)范中中條1款要求底部部框架—抗震墻房屋屋結構布置中中,上部砌體體抗震墻與底底部框架梁或或抗震墻對齊齊或基本對齊齊,在定量上上如何把握??底框房屋是一種種不利于抗震震的結構類型型。為提高其其抗震能力,《建建筑抗震設計計規(guī)范》(GB500011-20001)中條1款要求,上上部砌體抗震震墻與底部的的框架梁或抗抗震墻的軸線線對齊或基本本對齊,即大大部分砌體抗抗震墻由下部部的框架主梁梁或鋼筋混凝凝土抗震墻支支承,每單元元砌體抗震墻墻最多有二道道不落在框架架主梁或鋼筋筋混凝土抗震震墻上,而是是由次梁支托托上部抗震墻墻。托墻的次次梁應按3.4.3條考慮地震震作用的計算算和內力調整整。建設盡量量采用上部結結構減少抗震震墻數量的方方案,即在無無法對齊處設設置次梁支承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