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篇晚清至民國時期的社會思想第二十二章晚清之西力東侵初期的社會思想第二十三章維新改良派的社會思想第二十四章農民與資產階級革命家的社會思想第二十五章民國時期價值多元化趨向中的社會思想第二十二章
晚清之西力東侵初期的社會思想第二十二章
晚清之西力東侵初期的社會思想第一節(jié)龔自珍的社會思想第二節(jié)魏源的社會思想第一節(jié)龔自珍的社會思想第一節(jié)龔自珍的社會思想社會起源論社會變遷論貧富論公私論農宗論龔自珍其人龔自珍(1792—1841年),字瑟人,號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出身于官僚世家。他一生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這正是西方資本主義侵略者浮海東侵的歷史時期,在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挑戰(zhàn)下,古老的中華帝國正面臨著空前的歷史變局。龔自珍已經意識到中國社會正處于“日之將夕,悲風驟至”的危機前夜,內心充滿了危機和惶恐;而作為近代中國的第一位智者,他卻沒有確立起全新的近代意識,導引中國走向近代化。在這一意義上,可以說龔自珍仍是一個傳統色彩濃厚的社會思想家。一、社會起源論龔自珍認為,人類的社會生活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人類進化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具體地說,有了農業(yè)生產才有了社會組織,社會組織就是在這種農業(yè)宗法基礎上逐漸發(fā)展起來的。一、社會起源論“有能以尺土出谷者,以為尺土主。有能以倍尺若什尺、伯尺出谷者,以為倍尺什尺伯尺主。號次主曰伯、帝若皇,其初盡農也?!薄掇r宗》一、社會起源論在龔自珍看來,農業(yè)是人類社會組織產生的始基,無論是宗法組織,還是調控維系社會秩序的禮樂刑法,都起源于農業(yè)生產。很顯然,龔自珍的社會起源論是不科學的,但他把社會組織的起源與人類的物質生活資料生產活動結合起來考察,其路徑是正確的,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實屬難能可貴。一、社會起源論龔自珍還反對儒家傳統的“圣人”創(chuàng)造文化的觀點,認為禮、樂、刑法等人類文化是為了適應社會治理的基本需要,循著“自下而上”的路徑發(fā)展起來的,而不是由圣人“自上而下”地創(chuàng)造出來的。二、社會變遷論首先,龔自珍根據公羊家把《春秋》三世說引申為“據亂世”、“升平世”、“太平世”的思想,進一步把社會的變易興衰分為一日的三時,即早時、午時、昏時。他認為,人類社會發(fā)展一般都要經歷由盛至衰的過程。二、社會變遷論其次,龔自珍認為人類社會的變易發(fā)展存在著某種客觀趨勢。在他看來,郡縣制取代封建制不是偶然的,而是歷史發(fā)展演進的必然趨勢,不可違逆。從進化的歷史觀點出發(fā),龔自珍批駁了宋明理學家視夏、商、周三代為理想“至世”的學說。認為這種“頌古非今”的思想是不符合人類社會發(fā)展演進趨向的。二、社會變遷論最后,龔自珍雖然意識到社會變遷發(fā)生的必然性,但他提倡的所謂“變”是“漸變”,而非“突變”。他說:“體常靜,用常動?!薄吧跻?!風氣之變之必以漸也?!比?、貧富論作為開創(chuàng)一代新風的思想大師,龔自珍已經清楚地意識到封建王朝的統治正面臨空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他抱著匡時濟世的愿望,指陳時弊,系統展開了其社會批判思想。龔自珍對現實社會的批判思想是全方位的,從社會思想角度看,他所闡發(fā)的“貧富論”頗為深刻,因為它觸及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根本性問題。三、貧富論第一,龔自珍揭露了社會中的貧富不均和兩極分化現象,認為這是社會大動蕩前夜的主要征兆。第二,龔自珍認為貧富差別的程度是決定歷代王朝存亡興廢的根本原因,這已成為歷朝歷代的普遍規(guī)律。第三,龔自珍還借夏、商、周三代財富分配平均的故事,來影射批判現實社會的不平。第四,龔自珍認為造成這種貧富大不齊的原因主要是官吏的貪污中飽和商人的兼并。四、公私論龔自珍此處所謂“私”,不同于現代意義的個人主義的自私自利,而是倫理上的親疏厚薄,也就是費孝通先生所說的差序格局。倫理上的親疏厚薄本屬自然,常人愛自己父母勝過愛他人父母,愛自己國家勝過愛他人國家,這是人之常情,是真實而自然的。四、公私論他認為大公之心是由私情而來,并非先滅了私情才有公心。如果虛慕大公無私的美名,滅私為公,是不近人情的,是蔑視了人類情感發(fā)展自然本有的順序的,所以這種大公無私必然會沒有根源,是矯偽而不真實的。四、公私論而且人與禽獸的區(qū)別,就在于人有社會關系。有社會關系就必有親疏公私,如果不分親疏公私,尤其是如果要求人們大公而無私,就無異于使人類等同于禽獸。很顯然,這是對當時作為官方主導性價值觀的程朱理學的有力批判,而且風格與價值取向似乎直接繼承了清初三大思想家,甚至明朝的李贄。五、農宗論“百畝之農,有男子二,甲為大宗,乙為小宗。小宗者,帝王之上藩,實農之余夫也。有小宗之余夫,有群宗之余夫。小宗有男子二,甲為小宗,乙為群宗。群宗者,帝王之群藩也。余夫之長子為余夫。大宗有子三四人,若五人,丙丁為群宗,戊閑民。小宗余夫有子三人,丙閑民。群宗余夫有子二人,乙閑民。閑民使為佃?!薄掇r宗》五、農宗論以上便是龔自珍“農宗方案”的設想。龔自珍將農宗中的全體社會成員按宗法關系分為大宗、小宗、群宗、閑民四個等級。在提出上述宗法等級劃分的同時,龔自珍還提出一個土地分配方案,將二者結合起來看,這種宗法等級土地占有關系的內容如下:五、農宗論大宗——子甲即長子,受田100畝,以后各代大宗的長子世為大宗,在父親60歲時繼承。子乙,即次子立為小宗,另請受田25畝。子丙、丁,即三、四子立為群宗,也可受田25畝。小宗和群宗又可稱為余夫。子戊,即五子或五子以下為閑民,不能受田。小宗——子甲,即長子可在其父親60歲時,繼承小宗的25畝土地。子乙,即次子立為群宗,另受田25畝。子丙,即三子或三子以下,為閑民,不受田。群宗——子甲,即長子可以在其父60歲時繼承25畝土地。子乙,即次子或次子以下,定為閑民,不受田。五、農宗論從社會思想角度剖析龔自珍“農宗論”的思想價值,可以分析出以下兩點:第一,龔自珍提出“農宗論”的最直接動機,是為了解決生活無著,饑寒凍餒的流民的生計問題。第二,龔自珍的“農宗論”實際上是從宗法家族關系角度入手,構想了“宗族社會保障”的典型模式。第二節(jié)魏源的社會思想第二節(jié)魏源的社會思想社會變遷論社會改革論中西文化觀魏源其人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陽人,生于瀕臨破產的地主家庭。15歲中秀才,開始研究王陽明的心學,后又師從劉逢祿,學習公羊學,奠定了經世致用的思想基礎。他還常與龔自珍、林則徐切磋學術,議論時政。19世紀二三十年代,面對嚴重的社會危機,魏源潛心經世致用之學,在1822年代江蘇布政使賀長齡編輯《皇朝經世文編》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改革思想。一、社會變遷論魏源繼承了中國古代傳統的變易思想,結合鴉片戰(zhàn)爭前后國內外形勢的劇變,對古今歷史演變規(guī)律進行了深入探討,他認為社會歷史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變化,提出了帶有樸素辯證法色彩的社會變遷思想。一、社會變遷論首先,魏源認為社會總體趨勢是進化發(fā)展的。在他看來,上古的夏、商、周三代絕不是人類不可企及的盛世,人類社會的歷史總是向前不斷發(fā)展變化的,總的趨向是越變越好。因此,“五帝不襲禮,三王不沿樂”,歷史上任何一個王朝都在不斷地變更著自己的禮樂典章制度,以順應社會的劇烈變遷。一、社會變遷論其次,魏源分析了社會發(fā)展變遷的動力和原因。他說:“天下物無獨必有對。”所謂“獨”,是指事物的孤立狀態(tài);“對”,則是指事物分為對立的兩個部分。在他看來,事物矛盾雙方的對立和斗爭,必然導致矛盾的轉化和發(fā)展,從而推動社會的變易發(fā)展。他還把矛盾的斗爭稱為“逆”,指出:“逆則生,順則夭矣;逆則圣,順則狂矣?!边@里所說的“逆”,實際上就是矛盾斗爭,他認為社會是在“逆”的斗爭中向前推進發(fā)展的。二、社會改革論作為19世紀中葉地主階級改革派的代表人物,魏源力倡經世致用,以匡時救世自詡,為了使清王朝走出內外交困的局面,他從中國傳統的經世實學中尋找思想理論武器,究心時務,倡言改革,提出了系統的社會改革主張。二、社會改革論首先,魏源根據其社會進化思想,提出了“變古愈盡,便民愈甚”的社會改革基本原則,即變法越徹底,對人民越有利。其次,魏源認為要想使社會改革成功,必須培養(yǎng)出一批能夠勝任改革重任的人才。最后,魏源以對待改革的態(tài)度為標準,將統治階級劃分為改革勢力和頑固守舊勢力兩部分,主張改革者既要有堅定的決心和勇氣,又要講究策略。二、社會改革論魏源認為既然社會改革要革故鼎新,興利除弊,就必定會觸動現存的社會秩序,從而引起一些既得利益者的阻撓和反對,他們“動色相戒,以改作為多事,以因仍為持重”,往往是“一人倡議,眾人側目,未興天下之大利,而身先犯天下之大忌”。三、中西文化觀鴉片戰(zhàn)爭失敗后,屈辱的城下之盟極大地刺痛了國人的民族自尊心,有志之士都開始認真反思失敗的原因,探索強國之策。于是中國大地上興起了一股強勁的世界史地研究熱潮,魏源編撰的《海國圖志》便是這股熱潮中最具經典意義的代表作,在該書中,魏源根據全新的世界史地知識,提出了全新的中西文化觀,為近代中國知識界分析理解中國社會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參照系”。三、中西文化觀三、中西文化觀首先,魏源抨擊清政府的閉關政策,揭示了西力東侵的嚴峻形勢,意識到世界文明中心已由東方開始向西方轉移。他運用中國古代哲學中的“氣運”概念,預言道:“天地之氣,其至明而一變乎?滄海之運,隨地環(huán)體,其自西而東乎?”“從古不通中國之地,披其山川,如閱一統志之圖;覽其風土,如讀中國十七省之志;豈天地氣運自西北而東南,將中外一家歟?三、中西文化觀其次,魏源描繪出了立體實證的世界文明全圖,為近代中國人認識西方資本主義文明提供了翔實完備的資料。在《海國圖志》中,魏源按區(qū)分國,圖文并茂地介紹了世界各國的地理、歷史及其他情況,成為當時中國最為完備的世界知識總匯。三、中西文化觀此外,魏源在《海國圖志》中還介紹了西方資本主義的機器工業(yè)、鐵路、銀行、學校、新聞制度等情況。應該說,上述概括基本上反映了西洋文明的特性,再加上70多幅地圖,構成了立體實證的世界文明全圖。三、中西文化觀再次,魏源打破了“中學獨尊”觀念,在近代中國第一個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在《海國圖志》“籌海篇”中,他針對清朝統治者長期閉關自守,對世界茫然無知的情況,特別強調“悉夷情”,他說:“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譯館翻夷書始”,“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師外夷者,外夷制之”。就是說要想抵御外國侵略,就必須放棄閉關鎖國政策,放眼世界,積極了解外國情況。三、中西文化觀最后,值得提出的是,魏源雖然在中國近代史上率先倡議學習西洋“長技”,打破了“中國獨尊”的傳統格局,但就其整個思想體系而言,西學所占比例還是微乎其微,西學的價值還只是體現在“制夷”上,不過是捍衛(wèi)中學的一種手段。究其本質而言,魏源仍然是以傳統儒家文化為出發(fā)點來看待西學、評價西學的,這正是其中西文化觀的局限性所在。【本章要點】1.龔自珍繼承了中國傳統的變易思想,認為“天道十年而小變,百年而大變”,論證了社會變遷發(fā)生的必然性,為其社會改革論奠定了基礎?!颈菊乱c】2.龔自珍在其社會批判思想中,非常關注貧富兩極分化問題,認為貧富差別是王朝興衰的決定性因素,幻想建立三代式的平等社會,其思想帶有一定的人民性。【本章要點】3.作為拯救社會危機的救時對策,龔自珍提出了“農宗論”,試圖借助傳統的宗法制度來解決中國社會嚴重的貧富分化問題。這表明,在封建主義已經日趨沒落的時代,他仍醉心以封建宗法關系來拯救清王朝所面臨的嚴重危機,表現出難以擺脫的時代局限性。【本章要點】4.魏源繼承了中國傳統的變易思想,論證了人類社會變遷的必然性,為其導引中國這一文明古國回應西方挑戰(zhàn)準備了理論基礎。【本章要點】5.作為清代實學思潮中的代表人物,魏源提出了“變古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電梯智能化改造設計與施工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二手車買賣合同車輛狀況鑒定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版門禁系統安全防護與應急響應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住宅買賣合同書
- 2025年度個人買賣房屋交易稅費結算及支付合同3篇
- 2025年度廣告宣傳合同標的媒體投放:1、客戶品牌宣傳4篇
- 2025年度個人對個人車輛抵押貸款服務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鎳氫電池產品研發(fā)風險投資合同4篇
- 2025年度泥漿運輸與環(huán)保監(jiān)測一體化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度促銷員產品體驗活動策劃合同3篇
- 醫(yī)學脂質的構成功能及分析專題課件
- 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的策略創(chuàng)新與實踐路徑
-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北省知名中小學教聯體聯盟中考語文一模試卷
- 安徽省蕪湖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含解析
- 燃氣行業(yè)有限空間作業(yè)安全管理制度
- 氣胸病人的護理幻燈片
- 《地下建筑結構》第二版(朱合華)中文(2)課件
- JB T 7946.1-2017鑄造鋁合金金相
- 包裝過程質量控制
- 通用電子嘉賓禮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