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_第1頁
2021年新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_第2頁
2021年新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_第3頁
2021年新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_第4頁
2021年新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新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光與色彩

1.光源

1.教學內(nèi)容

本課立足于觀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見的光,認識它們的形成特征與性質,圍繞物體自

己能否發(fā)光,也就是鑒別光源這一主題展開。

本課教學內(nèi)容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根據(jù)光源概念與生活經(jīng)驗,討論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進

而學會給光源分類。

第二部分,分析圖片呈現(xiàn)的發(fā)光現(xiàn)象,知道可見的物體分為兩類:光源與反光物體。

學會判斷物體是不是光源。

第三部分,通過“點燃蠟燭”“給細鋼絲通電”兩個活動,了解物體發(fā)光的過程,

認識發(fā)光需要能量。

2.教學目標

觀察各種發(fā)光的物體,能指出哪些物體是光源。

會按照光源的特征給發(fā)光物體分類。

樂于研究光現(xiàn)象,樂于分享與發(fā)現(xiàn)。

3.重點與難點

重點:舉例說明發(fā)光物體的特征,鑒別光源與非光源物體。

難點:觀察某些物體的發(fā)光過程。

4.教學準備

火柴、蠟燭、鋼絲球、兩節(jié)電池、帶導線的鱷魚夾、裝有細沙的托盤。

5.教學過程

一、單元導入

1.出示課本中的一首小詩:

是誰

在天空架起七彩虹橋

是誰

將明月映入平靜水面

是誰

讓節(jié)日的禮花絢麗多彩

是誰

讓城市的夜晚迷離璀璨

2.學生讀一讀這首小詩,并且猜一猜這首小詩描述的是什么?

預設:這首小詩描述的是光。

第1句小詩說的是陽光,第2句小詩說的是月光,第3句小詩說的是火光,第4句小詩

說的是燈光。

3.教師引導:關于光,大家并不太陌生,不過關于光還有很多的奧秘需要大家去探索。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探索光與色彩的知識。

二、聚焦

1.平時,我們看到的光究竟是什么東西發(fā)出來的?他們又有什么不同之處?這一課我們

就來探究有關光源的知識。

2.板書課題:1.光源

三、探討

活動一:認識什么是光源

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見過哪些光?他們是由什么東西發(fā)出來的?

預設:

陽光,是由太陽發(fā)出來的。

燈光,是由電燈發(fā)出來的。

燭光,是由蠟燭發(fā)出來的。

星光,是由星星發(fā)出來的。

熒光,由螢火蟲發(fā)出來的。

2.教師相機出示陽光、燭光、星光、螢火蟲的光等圖片,學生觀察這些圖片。

這些發(fā)光的東西,我們都稱他們?yōu)楣庠础?/p>

3.出示光源的定義,引導學生理解什么是光源。

光源是一個物理學名詞,宇宙間的物體有的是發(fā)光的,有的是不發(fā)光的,我們把能自行

發(fā)光并且正在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4.教師強調:光源的概念一定是自己能發(fā)光的物體才叫光源,自己不能自行發(fā)光的物體

不能稱之為光源。

5.怎樣辨別哪些是光源?

教師引導:光源一定是自己能發(fā)光的物體,請大家根據(jù)這一標準來判斷一下下面的這些

物體是不是光源。

6.出示課本第3頁上面兩幅圖片,想一想這兩幅圖片中發(fā)光的物體是光源嗎?

預設:

圖片1,摩天大樓的玻璃是反射的太陽光,這個不算光源,因為摩天大樓反射的太陽光

來自于太陽,而并不是摩天大樓自己會發(fā)光。

圖片2,月光照在水面上,水面上波光粼粼的,這也不是光源。首先月亮不是光源,因

為月亮本身不發(fā)光,他只是反射太陽的光。月光灑在水面上,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水面

也不是光源,因為水面本身不發(fā)光,他只是反射月光,所以月亮和水面都不是光源。

活動二: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教師引導: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能自己發(fā)光的物體,它們都是光源,這些光源都一樣

嗎?

2.出示課本第2頁上面的兩幅圖片和下面的4幅圖片,學生仔細觀察,想一想這些光源

都一樣嗎?不一樣在什么地方呢?

預設:

這些光源有的是自然界本來就存在的,我們稱之為自然光源,還有一些是人們制造出來

的,我們稱之為人造光源。

2.引導學生列舉我們身邊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預設:

自然光源有恒星(包括太陽)、極光、螢火蟲光、夜明珠發(fā)出的光、閃電、深海中發(fā)光

魚、會發(fā)光的植物等等。

人造光源有火把、油燈、蠟燭、電燈(包括白熾燈、日光燈、高壓納燈、霓虹燈等)、

酒精燈、激光、發(fā)光的二極管、手電筒等。

3.教師相機出示一些自然光源的圖片以及人造光源的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進一步了

解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的不同之處。

自然光源是大自然中不被人類掌控與操作、沒有經(jīng)過加工和改良的光源。

人造光源是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而人工制造出來的光源。

活動三:點燃蠟燭,觀察蠟燭燃燒發(fā)光的過程

1.出示課本第3頁點燃蠟燭的圖片,提出要求:動手點燃一支蠟燭,并且仔細觀察蠟燭

的燃燒發(fā)光的過程,想一想蠟燭究竟是怎樣發(fā)光的。

2.學生分小組活動,動手點燃一支蠟燭,并仔細觀察蠟燭的燃燒,思考蠟燭是怎樣發(fā)光

的。

3.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活動情況,并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4.全班交流

通過觀察燃燒的蠟燭,想一想蠟燭是怎樣發(fā)光的?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預設:蠟燭是通過燃燒發(fā)光的,蠟燭不斷的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氧化反應,并發(fā)熱產(chǎn)生

高溫,在高溫下未完全燃燒的蠟燭細小碳微粒就會發(fā)光。

5.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蠟燭是通過燃燒發(fā)光的。請大家想一想,在我

們?nèi)粘I钪?,還有哪些光源也像蠟燭那樣,是通過燃燒發(fā)光的?

預設:油燈、木材、篝火、酒精燈、火把等等。

6.教師相機出示這些物體的圖片,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這些光源都是通過燃燒發(fā)光的。

活動四:給細鋼絲通電,觀察鋼絲發(fā)光的過程

1.教師引導:日常生活中,蠟燭等是通過燃燒發(fā)光的。下面我們來給鋼絲通電,看看鋼

絲是怎樣發(fā)光的。

2.出示課本第3頁下面一幅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內(nèi)容,并讀一讀旁邊的文字,

初步了解本次活動所需的材料以及活動方法。

3.全班交流

所需材料:鋼絲球、帶導線的鱷魚夾、沙盤、電池等等。

活動方法:

①從鋼絲球中抽出一根細鋼絲,將兩個帶導線的鱷魚夾分別夾在細鋼絲的兩端。

②將兩個鱷魚夾立在沙盤中,把其中一根導線固定在電池的電極上。

③用另一根導線碰觸電池的另一極,觀察細鋼絲發(fā)光的現(xiàn)象。

活動注意點:

鋼絲在通電的時候千萬不要觸摸,小心觸電。

4.學生分小組進行活動,仔細觀察鋼絲通電時的現(xiàn)象,想一想鋼絲是怎樣發(fā)光的?

5.全班交流

指生說一說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

預設:在給鋼絲接通電流之后,發(fā)現(xiàn)細鋼絲發(fā)熱,逐漸變紅發(fā)光。

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鋼絲是怎樣發(fā)光的?

預設:說明鋼絲在通電后會發(fā)熱,會逐漸變紅發(fā)光。

細鋼絲發(fā)光現(xiàn)象:通電時,細鋼絲發(fā)熱,逐漸變紅發(fā)光。

6.教師引導:鋼絲通電后發(fā)熱,會逐漸變紅發(fā)光,可以看出鋼絲是通過通電發(fā)光的。

其實在我們周圍,有很多光源也像鋼絲一樣是通過通電發(fā)光的。

7.學生列舉通過通電發(fā)光的光源。

預設:白熾燈光、激光、白熾燈、日光燈、高壓鈉燈、霓虹燈、發(fā)光的二極管、手電筒

等。

教師相機出示一些通過通電發(fā)光的光源,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通電發(fā)光的光源。

8.教師引導:蠟燭、木材、油燈等一些光源,是通過燃燒發(fā)光的,而日光燈、白熾燈、

手電筒等一些光源,是通過通電發(fā)光的。除了這兩種之外,還有其他的發(fā)光方式嗎?

預設:

碰撞摩擦發(fā)光,比如閃電。

爆炸發(fā)光,比如炸藥。

教師出示閃電、煙花等等光源的圖片,引導學生認識更多的發(fā)光方式。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什么是光源,知道能自己發(fā)光的物體才是光源。同時,我們還

了解了什么是自然光源,什么是人造光源。懂得了蠟燭、木材、篝火等等是通過燃燒發(fā)

光的,而白熾燈、手電筒等等是通過通電發(fā)光的。課后,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發(fā)

光的物體,看看他們是怎樣發(fā)光的。

2.光的傳播

1.教學內(nèi)容

本課通過一系列觀察、實驗、制作等實踐活動,幫助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了解光在空

氣中的傳播現(xiàn)象和特征。

本課教學內(nèi)容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基于學生過往的知識與經(jīng)歷,圍繞著光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生活情境中傳播

路徑上的共同特點進行討論,提出問題。

第二部分,通過多個探究活動,觀察與發(fā)現(xiàn)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并根據(jù)光

的這一特征,解釋有關的自然現(xiàn)象,說明生活中人們對于這一特征的利用。

第三部分,制作一套簡單的裝置,通過細致的操作說明小孔成像現(xiàn)象,進一步證明

光沿直線傳播,印證我國古代學者墨子關于小孔成像的發(fā)現(xiàn)。

2.教學目標

在觀察活動中,發(fā)現(xiàn)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

在教師的指導下,初步學會設計、安裝和制作適宜的實驗裝置,觀察與發(fā)現(xiàn)光在空

氣中的行進路徑。

通過對光在空氣中傳播現(xiàn)象的研究與發(fā)現(xiàn),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樂趣,樂于跟同伴

分享與合作。

3.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的特征。

難點:設計實驗,觀察與發(fā)現(xiàn)光在空氣中的行進路徑。

4.教學準備

激光筆、帶蓋子的透明玻璃容器、線香、手電筒、若干張硬卡紙、剪刀、橡皮泥、

半透明塑料膜、紙杯、橡皮筋、蠟燭等。

5.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上一課,我們了解了什么是光源,在我們周圍有許多光源,這些光源有的是人造光源,

有的是自然光源,有的是通過燃燒發(fā)光的,有的是通過通電發(fā)光的。這些光源發(fā)出的光

是怎樣傳播的呢?光的傳播路徑又是怎樣的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光在空氣中

是怎樣傳播的。

2.板書課題:2.光的傳播

二、探究

活動一:預測光的傳播路徑

1.出示課本第4頁上面的4幅圖片,引導學生觀察這4幅圖片中分別是什么光。

預設:

圖片1:早晨的太陽光。

圖片2:汽車的燈光。

圖片3:傍晚的陽光。

圖片4:燈光。

2.這些光的傳播路徑又有什么共同特點?

學生預測:這些光都是光束射出的,而且光束看起來都是直線。

3.過渡:光到底是不是沿著直線傳播呢?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

活動二:研究光在空氣中的傳播

實驗一:探究光在煙霧中的傳播

1.出示課本第4頁下面的一幅圖片,學生觀察這幅圖片并讀一讀旁邊的文字,初步了解

本次實驗的材料以及方法。

全班交流

2.實驗材料:線香、透明的玻璃容器、激光筆、打火機等等。

3.實驗方法:

①把幾支點燃的線香放入透明的玻璃容器內(nèi),蓋上蓋子。

②待充滿煙霧后,打開激光筆,并使光束從各個方向射入玻璃容器,觀察光束在煙霧中傳

播的現(xiàn)象。

4.教師進行演示實驗,按照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同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思考

實驗的結論。

全班交流

5.指生說一說自己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

光不管從哪個方向射入玻璃容器中,都是沿著直線傳播的,沒有拐彎。

6.從這個實驗,我們可以初步得出什么結論?

從這個實驗,我們可以得出光在空氣中是沿著直線傳播的這一結論。

實驗二:探究光的傳播途徑實驗

1.出示課本第5頁上面的一幅圖片,學生仔細觀察這幅圖片并讀一讀下面的文字,了解

這次實驗的材料以及實驗方法。

全班交流

2.實驗材料:手電筒、三張同樣大小的硬卡紙、橡皮泥等等。

3.實驗方法:

①剪三張同樣大小的硬卡紙,在每張硬卡紙中間挖個小孔。

②用橡皮泥固定硬卡紙,使它們保持直立。

③左右移動硬卡紙,觀察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看見手電筒發(fā)出的光。

4.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教師強調一定要順著箭頭所指的方向去看一看,觀察在什么情

況下可以看見手電筒發(fā)出的光。

全班交流

5.指生說一說我們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看見手電筒發(fā)出的光?

預設:只有當所有硬卡紙的小孔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我們才可以看見手電筒發(fā)出的光。

6.為什么只有在所有硬卡紙的小孔處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我們才可以看見手電筒發(fā)出

的光?

預設:這是因為光在空氣中是沿著直線傳播的,只有所有硬卡紙的小孔處在一條直線上

的時候,光才不會被遮擋住,我們才能夠看見手電筒發(fā)出的光。

7.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這個實驗說明光在空氣中是沿著直線傳播的。

8.教師引導:剛剛我們做了兩個實驗,一個是光在煙霧中傳播的實驗,另一個是光穿過

硬卡紙小孔的實驗,通過這兩個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呢?

預設:通過這兩個實驗我們可以明白光在空氣中是沿著直線傳播的。

三、情境題

1.出示課本第5頁下面一幅圖片,學生觀察圖片,了解圖片內(nèi)容,思考:大家來看一看,

圖片上的學生排整齊了嗎?你是如何判斷的?

2.討論,預設:

向左(右)看齊,是調整隊列的基本動作,其要領是:身體立正,頭向左(右)擺動60°,腳用

小碎步前后左右移動至與左(右)人員看齊,要求能夠看到相鄰人員的腮部,且看不到其

后邊的人,不能低頭或仰頭。其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

四、小孔成像

1.教師引導:關于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這個實驗,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古代學者

墨子就已經(jīng)做過類似的實驗。這個實驗我們稱之為小孔成像實驗。

2.出示課本第6頁小孔成像的文字資料,學生讀一讀這段材料,并且仔細觀察下面的圖

片,初步了解小孔成像實驗的內(nèi)容。

全班交流

3.古代學者墨子在小孔成像中看到的現(xiàn)象是什么?

光從門上的小孔射進來,會在對面的墻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

4.小孔成像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說明了光在空氣中沿著直線傳播。

5.做小孔成像實驗

(1)出示課本第6頁下面的4幅圖,學生認真觀察這4幅圖,并讀一讀相應的文字,

初步了解小孔成像實驗的材料、方法。

全班交流

(2)實驗材料:半透明塑料膜、紙杯、橡皮筋、蠟燭、剪刀、筆等等。

(3)實驗方法:

將塑料膜蒙在紙杯口上,用橡皮筋扎牢紙杯口,用筆尖在紙杯的底部扎一個小孔。

點上蠟燭,將紙杯底部的小孔對著點燃的蠟燭,慢慢調整紙杯與蠟燭之間的距離,直到

能看見清晰的圖像為止。

(4)實驗注意點:

一定要慢慢的耐心的調整調整紙杯與蠟燭之間的距離,一直到能夠看到清晰的蠟燭圖像

為止。

(5)學生分小組進行活動,做小孔成像實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實驗情況,并對實

驗難點進行個別的指導。

全班交流

(6)指生說一說在實驗中是否看到了清晰的蠟燭圖像?這個蠟燭圖像是怎樣的?

在實驗中看到了清晰的蠟燭圖像,蠟燭圖像是倒立的。

(7)想一想為什么蠟燭圖像是倒立的呢?

因為光沿直線傳播,燭焰上部發(fā)的光沿直線通過小孔,照在塑料膜的下部,燭焰下部發(fā)出

的光通過小孔照在塑料膜的上部,所以在塑料膜上形成一個倒立的像。

(8)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這個實驗說明了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五、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實驗探究了光的傳播途徑,懂得了光在空氣中是沿著直線傳播的。

同時,我們了解了小孔成像的實驗,并且動手做了小孔成像實驗,進一步證實了光在空

氣中是沿著直線傳播的這一原理。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閱資料,了解更多的有關

光的傳播的知識。

3.光的反射

1.教學內(nèi)容

經(jīng)過前兩課的學習,學生知道了光來自光源,光源射出的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

的。那么光在空氣中行進時,遇到其他物體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呢?本課圍繞“光照射到物

體表面時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這一話題展開。

本課教學活動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用小鏡子把陽光照到背光的墻上,利用該現(xiàn)象開展游戲,認識光的反射。

第二部分,觀察光照射到不同物體表面時發(fā)生的現(xiàn)象,了解不同物體表面反光效果

不同,歸納出反光效果好的物體表面的特點。

第三部分,通過玩鏡子和制作潛望鏡,了解平面鏡中物體的像與物體之間的關系以

及平面鏡反射光的特點。

2.教學目標

在觀察、游戲和制作活動中,描述光在物體表面反射的特點。

能夠依據(jù)物體表面的反光情況給物體分類,學會利用光的反射特點制作潛望鏡。

通過對光在鏡子表面反射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與運用,激發(fā)對科學實踐活動的好奇心,樂于

跟同伴分享與合作。

3.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光在物體表面反射的現(xiàn)象與特征。

難點:利用光的反射現(xiàn)象設計制作潛望鏡。

4.教學準備

若干大小適宜的平面鏡、各種表面平滑度不同的物體、手電筒、若干張白色硬卡紙、

長方形硬紙盒(如牙膏盒)、剪刀、美工刀、透明膠帶等。

5.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一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光的傳播,知道光在空氣中是沿著直線傳播的。光除了這一特

點之外,他還具有反射的特點。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光的反射現(xiàn)象。

2.板書課題:3.光的反射

二、探究

活動一:了解什么是光的反射

1.讓她的左臉亮起來

出示課本第7頁照鏡子的圖片,提出要求:大家看鏡子中的這位小姑娘臉看起來黑黑的,

我們怎樣才能用鏡子讓她的左臉亮起來?

預設:我們可以用一面或幾面鏡子將陽光或者其他光線照射到她的左臉上。

2.利用一面小鏡子把陽光照到背光的墻上

出示課本第7頁左上角圖片,提出要求:利用鏡子試著將陽光照到背光的墻上。

教師指導只要角度正確可以完成這個任務。

3.做“陽光接力打靶”游戲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游戲,這個游戲的名字叫“陽光接力打靶”游戲。

出示課本第7頁下面的一幅圖片,了解游戲的方法。

預設:

①在陽光下選擇房屋背陰處畫一個靶標。

②至少三人一組,每人一面平面鏡,按如圖所示位置站好。仔細調整彼此鏡子的高度與角

度,使光斑能夠反射到靶標上。

學生分小組活動,利用鏡子做一做“陽光接力打靶”游戲,看哪個小組能夠順利的完成

游戲。

5.全班交流:剛剛的三個活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預設:都利用了鏡子。

教師引導:是的,在剛剛三個活動中,我們都利用了鏡子,利用了光的反射現(xiàn)象。

6.光的反射概念

出示課本第7頁光的反射概念:

光線照射到物體表面后會折返,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幾乎所有的物體都可以反射光。

學生讀一讀這段文字,了解光的反射的概念,懂得幾乎所有的物體都可以反射光。

活動二:光的反射效果

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過哪些光的反射現(xiàn)象呢?

學生說一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光的反射現(xiàn)象,預設:

白天看清楚路面,是因為路面反射太陽光。

在水中能看到自己的倒影,因為水反射太陽光。

夜晚我們能看見月亮,因為月亮反射太陽光。

我們能看清楚書上的字,也是因為光的反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照鏡子就是利用鏡子反光的原理。

2.教師引導: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所有的物體都可以反射光,但是不同的物體反射光的

效果是不一樣的。在多種多樣的物體當中,什么樣的物體反光效果更好呢?

3.出示課本第8頁上面三幅圖片,學生仔細觀察三幅圖片,了解三幅圖片的內(nèi)容,并想

一想反光效果好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預設:

圖片1,玻璃球體

圖片2,玻璃臺板。

圖片3,平靜的水面。

反光效果好的物體的共同特點:表面光滑。

4.教師小結:通過觀察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表面越光滑的物體反射效果越好,在眾多的物體

當中,鏡子是最好的反光物體,因為鏡子表面非常光滑。

5.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釋月光是從哪里來的

(1)出示課本第8頁中間月亮的圖片,學生觀察這兩幅圖片。

(2)教師引導:漆黑的夜晚,我們會看到天空中圓圓的月亮,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湖

面上,湖面上灑滿了銀光。同學們,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從哪里來的呢?大家能夠用光的

反射原理解釋這一現(xiàn)象嗎?

(3)出示課本第8頁中間的太陽、地球和月亮的圖片,學生仔細觀察并試著利用光的

反射原理解釋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從哪里來的。

預設:

月球本身既不發(fā)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陽光。月球對太陽光的反射使我們能夠看到被

陽光照射到的半個月面。月球向著太陽的半個月面是亮區(qū),另外半個月面是暗區(qū)(被自己

擋住)。

月亮是不會發(fā)光的,我們能看到月亮那是因為月球可以反射太陽光,所以所謂的月光不

是月亮發(fā)出來的,而是月亮反射的太陽光。

活動三:做一做

教師引導:剛剛我們了解了光的反射現(xiàn)象,知道了表面越光滑的物體反射光的效果越好。

下面我們來利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來做一做下面的活動。

玩鏡子活動一

1.規(guī)則:選擇合適的位置站在鏡子前,又能夠與同伴在鏡子里互相看見,但都看不見自

己。

2.出示課本第8頁照鏡子圖片,學生觀察圖片,想一想怎樣才能夠達到活動的要求。

3.學生分小組活動,利用鏡子做一做這個活動。

玩鏡子活動二

1.出示課本第8頁下面一幅圖片,學生觀察圖片,看一看這幅圖片中利用了幾面鏡子?

出現(xiàn)了幾輛玩具小汽車?這個游戲是怎么玩的?再讀一讀旁邊的文字,并且做一做這個

游戲。

2.提出要求:直立兩面鏡子,變換他們的夾角,觀察鏡子中物體的數(shù)量是否發(fā)生變化。

3.全班交流,當變換兩面鏡子的夾角時,鏡子中物體的數(shù)量是否發(fā)生變化?如果發(fā)生變

化將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預設:通過這個活動我發(fā)現(xiàn)當兩塊直立鏡子之間的夾角越小,鏡子中物體的數(shù)量就會越

多。

制作一個潛望鏡

1.教師引導:關于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運用,潛望鏡就是光的反射原理運用中

的一個突出的例子。

2.出示潛望鏡,引導學生看一看,并指生說一說有關潛望鏡的知識。

3.潛望鏡是如何制成的呢?下面我們利用一些簡單的材料來制作一個潛望鏡。

4.學生看一看課本第9頁上面的潛望鏡制作圖片,初步了解制作潛望鏡所需的材料及方

法。

全班交流

5.所需材料:硬紙盒、鏡子、剪刀等等。

6.制作方法:

①再紙盒兩個長邊距邊緣約一厘米處各畫一條直線。

②用直角三角板在紙盒兩端距邊緣約一厘米處各畫一條斜線。

③在紙盒的對應面上重復畫上面的線。

④用剪刀將4條斜線剪開。

⑤像圖中那樣將兩面鏡子插入紙盒開口并保持鏡子的反射面是相對的。

⑥在鏡子的反射面前各開一個窗口。

7.學生分小組制作潛望鏡,并檢查潛望鏡制作是否達到標準。

全班交流

8.各小組展示制作好的潛望鏡,利用潛望鏡觀察物體。

9.通過制作潛望鏡,并且利用我們制作的潛望鏡觀察物體,大家想一想潛望鏡的工作原

理是什么呢?

預設:

光沿著直線傳播,經(jīng)過兩個反射鏡,使光經(jīng)兩次反射之后而折向眼中。

10.出示潛望鏡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潛望鏡的工作原理示意圖,進一步體

會理解潛望鏡的工作原理。

三、拓展----人是如何看見物體的

1.出示課本第9頁伊本?海塞姆的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初步了解這位阿拉伯科學家。

2.學生自由讀一讀人眼是如何看見物體的這段文字資料,初步了解人究竟是怎樣看見物

體的?你認為伊本?海塞姆的看法對嗎?

預設:

伊本?海塞姆的看法基本上是正確的,當發(fā)光物體發(fā)出的光線或者不發(fā)光物體反射的光

進入眼睛,通過眼睛的折光部分,在眼睛的視網(wǎng)膜上形成物體倒立圖像,然后經(jīng)過神經(jīng)

系統(tǒng)傳到大腦,產(chǎn)生視覺,人就看到了物體。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光的反射現(xiàn)象,知道了光的反射現(xiàn)象的概念,懂得了幾乎所有

的物體都可以反射光,而反光效果越好的物體表面越光滑。同時,我們還利用了光的反

射原理制作了潛望鏡。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繼續(xù)查閱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光的反

射的知識。

4.七色光

1.教學內(nèi)容

本課在學生對雨后彩虹有部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利用不同方法制造“彩虹”,

了解彩虹形成的特征與性質,進而知道太陽光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教學內(nèi)容圍繞

著對太陽光是由多種色光組成這一現(xiàn)象的觀察了解展開。

本課教學活動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指導學生分別利用鏡子、水霧、三棱鏡來制造“彩虹”,體驗、了解太

陽光可以分解為幾種不同顏色的光,進而知道雨后彩虹的形成與陽光的關系。

第二部分,根據(jù)科學史中科學家牛頓對色散現(xiàn)象研究的過程描述,認識白光由紅、

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組成,了解牛頓對光學研究的貢獻。

第三部分,分別使用手電筒、分色圓盤陀螺觀察幾種不同色光混合時顏色發(fā)生的變

化,了解、體會色散現(xiàn)象的逆過程。

2.教學目標

用三種方法制造“彩虹”,能描述太陽光由多種顏色的光組成。

初步學會用不同的方法研究陽光的分解。

通過動手操作了解彩虹現(xiàn)象和色光的混合。

3.重點與難點

重點:利用彩虹現(xiàn)象解釋說明太陽光由多種顏色的光組成。

難點:使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彩虹”。

4.教學準備

鏡子,水槽,噴霧器,三棱鏡,有關牛頓研究光的色散現(xiàn)象的圖片,三只手電筒,

紅、綠、藍三種顏色的透明玻璃紙,三色或多色圓盤陀螺等。

5.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雨后彩虹的圖片,學生觀察圖片,欣賞美麗的彩虹。

2.教師引導:雨過天晴,天空會出現(xiàn)彩虹。除了雨過天晴之外,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彩

虹呢?他們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

預設:

灑水車灑水之后會出現(xiàn)彩虹。

小區(qū)里給草坪澆水的時候會看見彩虹。

在瀑布附近可以看到彩虹。

3.為什么在這些地方會看到彩虹呢?彩虹又是如何產(chǎn)生的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

討彩虹的奧秘。

4.板書課題:4.七色光

二、學習新課

活動一:制造彩虹

大家想看彩虹嗎?下面我們動手來試著制造彩虹。

方法1:用鏡子制造彩虹

1.出示課本第10頁下面一幅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并讀一讀旁邊的文字,了解利用鏡

子如何制造彩虹。

全班交流

2.所需材料:鏡子、一盆水、小石塊、白卡紙等等。

3.制造方法:

①在一盆水中斜放一面鏡子,用小石塊固定,水盆前放一張白卡紙。

②讓鏡子朝向太陽,調整鏡子的角度,使光反射到白卡紙上,直到看見“彩虹”。

4.教師組織學生利用以上材料,按照以上方法到陽光下用鏡子制造彩虹。

全班交流

5.各小組展示本小組用鏡子制造的彩虹,并說一說本小組制造的彩虹有哪些顏色?

預設:赤橙黃綠藍靛紫。

方法2:用水霧制造彩虹

1.教師引導:剛剛我們利用鏡子制造出了彩虹,下面我們來用水霧來制造彩虹,看能不

能制造出彩虹出來。

2.制造方法:在晴朗無風的天氣里,背對著太陽用噴霧器向空中噴水霧,觀察在水霧中

出現(xiàn)的彩虹。

3.學生分小組活動,利用上述方法制造彩虹,仔細觀察水霧中出現(xiàn)的彩虹。

全班交流

4.指生說一說本小組有沒有成功的制造出彩虹?制造出的彩虹有哪些顏色?

方法3:用三棱鏡制造彩虹

1.教師出示一塊三棱鏡,引導學生認識三棱鏡,了解三棱鏡的特點。

預設:三棱鏡有三條棱,橫截面為三角形,是透明的。

2.出示課本11頁利用三棱鏡制造彩虹的圖片,學生觀察這幅圖片,并讀一讀旁邊的文

字,了解利用三棱鏡制造彩虹的方法。

3.學生分小組活動,按照書本上描述的方法利用三棱鏡試著制造彩虹。

4.全班交流,各小組說一說本小組有沒有成功的利用三棱鏡制造出彩虹?制造出的彩虹

又有哪些顏色?

5.我們剛剛通過三種方法來制造彩虹,大家有沒有看到我們制造出的彩虹有哪些顏色組

成呢?

預設:我們制造出的彩虹大致由赤橙黃綠藍靛紫7種顏色組成。

6.學生讀一讀課本11頁七色光材料,初步了解陽光組成的有關知識。

7.出示課本11頁下面兩幅圖片,學生觀察這兩幅圖片,并結合上面七色光的文字資料,

初步了解牛頓利用三棱鏡將陽光分解成7種顏色的光的實驗過程。

8.出示知識點:

用三棱鏡可以將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說明白光是由

多種色光組成的。

9.學生回顧三種制造彩虹的方法,想一想在這三種制造彩虹的方法中,是什么讓陽光分

解成了七色光?

預設:

用鏡子制造彩虹,是利用水將陽光分解成了七色光。

用水霧制造彩虹,是利用水霧將陽光分解成了七色光。

用三棱鏡制造彩虹,是利用三棱鏡將陽光分解成了七色光。

活動二:做色光混合實驗

教師引導:既然白光能夠被分解成七色光,那么色光能否混合成白光呢?下面我們通過

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

實驗一:用手電筒做色光混合實驗

1.出示課本第12頁上面的一幅圖片,學生仔細觀察這幅圖片,并讀一讀上面的文字,

初步了解本次實驗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

全班交流

2.所需材料:紅、綠、藍三種顏色的玻璃紙、三只手電筒、白紙等等。

3.實驗方法:

①將紅、綠、藍三種顏色的玻璃紙分別蒙在三只手電筒上,打開手電筒,在白紙上照出光

斑,觀察光斑的顏色。

②將任意兩種光斑重疊,觀察重疊光斑的顏色。

③將三種顏色的光斑互相重疊,觀察重疊光斑的顏色。

4.實驗要求:將任意兩種光斑重疊,觀察重疊光斑的顏色。再將三種顏色的光斑互相重

疊,觀察重疊光斑的顏色。

5.學生分小組進行活動,進行色光混合實驗,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全班交流

6.學生說一說將任意兩種光斑重疊,觀察到的光斑是什么顏色?

預設:紅綠混合成黃色,紅藍混合成紫色,藍綠混合成青色。

7.指生說一說將三種顏色的光斑互相重疊,觀察重疊的光斑是什么顏色的?

紅綠藍混合后就成為白色。

8.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這個實驗說明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

實驗二:用圓盤做色光混合實驗

1.出示課本12頁下面的兩幅圖片,學生觀察這兩幅圖片,了解用圓盤做色光混合實驗

所需的材料及方法。

全班交流

2.實驗材料:圓盤、紅綠藍三種顏色的水彩筆等等。

3.實驗方法:

①將圓盤三等分,分別涂上紅綠藍三種顏色。

②快速旋轉圓盤,觀察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4.學生分小組活動,根據(jù)實驗方法用圓盤做色光混合實驗。

5.全班交流,學生說一說快速旋轉圓盤的時候出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

預設:紅綠藍三種顏色不見了,看到的是白色。

6.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這個實驗說明利用紅綠藍三種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

7.大家想一想,如果圓盤上涂的不是紅綠藍三種顏色,而是赤橙黃綠藍靛紫7種顏色,

那么在圓盤快速旋轉時,你會看到什么呢?

8.學生進行預測并且說明自己預測的根據(jù)。

可以看到白色。因為白光就是由赤橙黃綠藍靛紫7種顏色組成的,在圓盤高速旋轉的時

候7種色光就被混合起來組成了白光,所以我們只能看到白色。

9.關于這個實驗,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做一做,驗證一下。

三、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7色光,知道利用三棱鏡可以將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

種顏色的光,這也說明白光是由色光組成的。我們可以將白光分解成色光,也可以將色

光混合成白光。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更多的有關白光的資料。

2021年新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第二單元熱傳遞

5.熱傳導

1.教學內(nèi)容

熱傳導是學生較為熟悉的一種現(xiàn)象,教材通過再現(xiàn)生活中的熱傳導事例,在實驗觀

察的基礎上,揭示熱傳導的過程和特點,認識熱傳導的概念。本課內(nèi)容由三個活動構成:

活動一,調動學生已有經(jīng)驗再現(xiàn)生活中的熱傳導現(xiàn)象,讓學生了解固體、液體、氣體都

能通過直接接觸高溫物體讓低溫物體熱起來;活動二,觀察熱在金屬中、熱水和冷水之

間的傳遞過程與方向,在此基礎上,學生能認識熱可以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

還可以通過直接接觸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活動三,分析生活中應用熱傳

導的具體事例,強化學生對熱傳導概念的理解。

2.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熱在金屬片和液體中的傳遞過程,歸納熱傳導的概念。

討論生活中常見的熱傳導現(xiàn)象,總結出固體、液體、氣體之間通過接觸都可以有熱

傳導現(xiàn)象的發(fā)生。

能解釋生活中熱傳導的現(xiàn)象。

3.重點與難點

重點:知道熱能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從同一個物體溫度高的地方傳向溫度

低的地方。熱總是從溫度高處傳向溫度低處。

難點:會做借物觀察的熱傳導實驗。

4.教學準備

熱水瓶、火柴、凡士林、鐵片、勺子、酒精燈、鐵架臺、溫度計、燒杯、水槽、冷

水、熱水。

5.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本13頁的一首小詩:

太陽把溫暖傳給了土壤,

土壤把溫暖傳給了種子;

太陽把溫暖傳給了小溪,

小溪把溫暖傳給了魚兒;

太陽把溫暖傳給了空氣,

空氣把溫暖傳給了你我。

2.學生讀一讀這首小詩,想一想在這首小詩中,誰把溫暖傳給了誰?

3.全班交流,學生說一說,在這首小詩中,誰把熱傳給了誰?

4.教師引導:太陽、土壤、小溪等把他們的溫暖傳遞給了土壤、種子、魚兒等。生活中

還有哪些東西會把溫暖傳遞給誰呢?這些溫暖又是怎樣傳遞的呢?從今天開始,我們就

來探究第二單元一一熱傳遞。

5.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習有關熱傳導的知識。

6.板書課題:5.熱傳導

二、探索

活動一:他們是怎么讓身體暖和起來的

1.教師引導:冬天天氣很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樣才能使身體溫暖起來呢?

預設:跑步、打球、喝一杯熱水、抱一個熱水袋、泡溫泉、鉆進被窩、開空調等。

2.出示課本14頁上面4幅插圖,提出要求:仔細觀察這4幅插圖,想一想在這4幅圖

中他們是怎樣讓身體暖和起來的?

預設:

圖片1,用暖手寶焙一焙,身體就暖和起來了。暖手寶傳熱讓手暖和是固體與固體接觸。

圖片2,對著自己的雙手哈一口熱氣,雙手就會暖和起來。哈氣使手暖和是氣體與固體

接觸。

圖片3,到溫泉中泡一泡,身體就會暖和起來。泡溫泉使身體暖和是液體與固體接觸。

圖片4,喝一杯熱茶,熱茶會讓身體暖和起來。喝熱水使身體暖和也是液體與固體接觸。

活動二:熱是怎么傳到衣物、板栗上的

1.出示課本14頁下面的兩幅插圖,學生觀察這些插圖,了解插圖的內(nèi)容,想一想熱是

怎么傳遞到衣物和板栗上的?

預設:

圖片1,用熨斗熨燙衣服,熱通過熨斗傳遞到衣服上。熨衣服時,加熱電熨斗的金屬底板,

金屬底板的熱量傳遞給與其接觸的衣服,使衣服變熱,變得平整。

圖片2,利用沙子炒板栗,熱通過沙子傳到板栗上。炒板栗時,沙子吸收大量的熱量,再

把熱均勻地傳給板栗,板栗很快就被炒熟了。

2.在生活中,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同學們能舉舉例子嗎?

3.學生列舉生活中熱傳導的例子,預設:

用電飯鍋煮飯,熱由電飯鍋傳給了米飯。

用炒鍋炒菜,熱由鐵鍋傳給了蔬菜。

熱水器,熱通過熱水器中的鎂棒傳給了水,使水變得溫暖。

北方人冬天用的熱炕,熱由炕面?zhèn)鹘o了人。

活動三:研究熱的傳遞方式

教師引導: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熱會通過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

上面,那么熱究竟是怎樣傳播的呢?下面我們通過兩個實驗來探究。

實驗一:研究熱在金屬中的傳遞方向

1.出示課本15頁上面的三幅插圖,學生觀察這三幅插圖,并且仔細讀一讀下面的實驗

資料,初步了解本次實驗所要探究的問題、實驗材料、實驗方法等等。

全班交流

2.探究的問題:熱在金屬中是怎樣傳遞的?

3.實驗材料:凡士林、金屬片、試管夾、鐵架臺、酒精燈、火柴等。

4.實驗方法:

①將凡士林均勻地涂在兩塊金屬片上。

②用試管夾夾住金屬片的一端,加熱金屬片的另一端,觀察凡士林是怎樣變化的。

③加熱另一塊金屬片的中心,觀察凡士林是怎樣變化的。

5.學生分小組按照實驗方法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思考實驗結論,并且填寫好

課本15頁的實驗報告。

6.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實驗情況,并提醒學生注意使用酒精燈的方法以及在實驗過程中

注意安全,小心燙手。

全班交流

7.指生說一說,分別加熱兩塊金屬片的時候,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

預設:

在一側加熱的金屬片上,凡士林油從加熱的地方向另一側慢慢熔化。

在中間加熱的金屬片上,凡士林油從中間向四周擴散熔化。

8.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呢?

無論加熱金屬片的中間還是邊緣,金屬片都會變熱,說明熱是可以傳遞的,而且是從溫度

高的地方傳向溫度低的地方。傳遞方向是四面八方。

9.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說明熱是從溫度較高的地方傳遞到溫度較低的地方。

實驗二:探究熱在水中的傳遞

1.教師引導: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知道了熱在固體中是從溫度高的地方傳遞到溫度低

的地方。那么熱在水中又是怎樣傳遞的呢?

2.出示課本15頁下面一幅圖片,學生觀察這幅圖片,并讀一讀旁邊的文字,想一想本

次實驗所要探究的問題、所需的材料以及實驗方法。

全班交流

3.探究的問題:熱在水中是怎樣傳遞的?

4.實驗材料:鐵架臺、水槽、冷水、燒杯、熱水、溫度計等等。

5.實驗方法:

①在燒杯中到一杯熱水,并且放在盛有冷水的水槽中。

②分別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的熱水和水槽中的冷水的溫度。

③5分鐘后,再分別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的熱水和水槽中的冷水的溫度,并比較兩測量

的溫度。

6.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按照實驗方法完成實驗,記錄測量的溫度數(shù)據(jù),完成實驗記錄

并且想一想這個實驗中熱中怎樣傳遞的?說明了什么?

全班交流

7.各小組匯報燒杯中的熱水溫度會怎樣變化?水槽中的冷水溫度又會怎樣變化?

預設:燒杯中的熱水溫度會越來越低,水槽中的冷水溫度會升高,一直到水槽中的冷水

和燒杯中的熱水溫度相近或相同。

8.為什么燒杯里的熱水溫度會降低?水槽里的冷水溫度會上升呢?

因為燒杯里的熱水將熱傳遞給了水槽中的冷水,使水槽中的冷水溫度上升了。

9.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這個實驗說明熱在水中傳遞時,是從溫度高的地方傳遞到溫度低的地方,說明溫度不同

的液體之間也可以發(fā)生熱傳導。

10.實驗總結

(1)通過剛才的兩個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了熱是怎樣傳遞的呢?

(2)出示課本16頁的知識點:

熱可以從物體的某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過接觸,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

物體,這種傳熱方式叫作熱傳導。熱傳導時,熱總是從溫度較高處傳到溫度較低處。

(3)學生認真的讀一讀這段文字,初步了解熱傳導的概念以及熱傳導的特點。

活動四:解釋生活中熱傳導的現(xiàn)象

1.教師引導: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熱傳導的現(xiàn)象,你能根據(jù)我們所學的知識說一說他

們的傳熱過程嗎?

2.出示課本16頁下面的5幅圖片,學生觀察這5幅圖片,初步了解圖片內(nèi)容,并試著

用所學的熱傳導原理解釋這些現(xiàn)象。

預設:

圖片1,烙餅。烙餅時,火的熱傳遞給鍋面,餅與鍋面接觸,熱傳遞給餅,餅受熱變熟了。

圖片2,量體溫。測量體溫時,人體將熱傳給體溫計的感溫探頭,感溫探頭變熱,直到與

人體溫度相同,熱傳導就會停止。此時體溫計上顯示的溫度就是人體的溫度。

圖片3,冷敷或者熱敷。冷敷是皮膚的熱傳遞給布包里的冰塊,皮膚的溫度降低,達到減

慢血液循環(huán)的目的;熱敷是布包里的熱傳遞給皮膚,皮膚溫度變高,以加快血液循環(huán)。

圖片4,吹頭發(fā)。使用電吹風吹濕頭發(fā)時,電吹風產(chǎn)生的熱傳遞給頭發(fā),頭發(fā)溫度升高;

另外電吹風吹出氣體,加速空氣流動。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使頭發(fā)上的水快速蒸發(fā)。

圖片5,電烙鐵作畫。電烙鐵通電后被加熱,烙鐵把熱傳遞給與其接觸的木板,接觸點的

木板受熱顏色發(fā)生改變,利用這種顏色變化完成作品。

3.教師引導:除了課本上列舉的這五種熱傳導的例子之外,生活中還有許多熱傳導事例,

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觀察我們的生活,看一看生活中哪里還存在熱傳導的現(xiàn)象,并

且利用我們所學的知識解釋這些熱傳導現(xiàn)象。

三、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初步了解了什么是熱傳導現(xiàn)象,知道熱可以從物體的某一部分傳遞到

另一部分,也可以通過接觸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并且在熱傳導的時候熱總是

從溫度較高的地方傳到溫度較低的地方。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閱資料,了解更多

的有關熱傳導的知識。

6.熱對流

1.教學內(nèi)容

本課著重探究液體和氣體的熱傳遞方式一一對流。液體或氣體中較熱部分和較冷部

分之間通過循環(huán)流動使溫度趨于均勻的過程叫對流,即流體(氣體或液體)通過自身各部

分的宏觀流動實現(xiàn)熱量傳遞的過程。對流產(chǎn)生的原因在于物質的熱脹冷縮,流體受熱后

體積變大,質量不變,密度變小,在浮力作用下向上浮起,溫度低的流體密度較大,向

下流動。本課教學內(nèi)容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觀察把一小瓶紅色熱水放入冷水槽中

的現(xiàn)象,引發(fā)學生思考,聚焦對流現(xiàn)象。第二部分是探究熱在水中是怎樣傳遞的。把木

屑放入水中加熱,水升溫后觀察木屑在水中的運動方式,借助木屑的運動方向推測液體

的流動方向。這是一個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的活動,使學生認識液體的熱傳遞方式

主要是對流。第三部分是探究熱在空氣中是怎樣傳遞的。在空氣中點燃一支線香,用玻

璃罩倒扣住,觀察線香冒出的煙是怎樣流動的,從而認識氣體熱傳遞的方式主要也是對

流。第四部分是利用身邊材料制作簡易走馬燈,解釋走馬燈能轉動的原因。這個環(huán)節(jié)既

是對本課知識點的生活解釋和應用,也是一個工程技術能力的訓練。

2.教學目標

在觀察液體和氣體受熱流動軌跡的過程中,歸納熱對流的概念。

能運用熱對流知識解釋走馬燈轉動的原因。

利用常見材料合作完成走馬燈的制作,并確保走馬燈能正常使用。

3.重點與難點

重點:知道熱在氣體和液體中傳遞的主要方式是熱對流。

難點:做熱在水中和空氣中傳遞的實驗,從而理解對流現(xiàn)象。

4.教學準備

水槽、小廣口瓶、色素、酒精燈、鐵架臺、石棉網(wǎng)、燒杯、木屑、火柴、線香、玻

璃罩、紙杯、蠟燭、棉線、牙簽、剪刀、雙面膠。

5.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上一課,我們探究了熱在固體中是怎樣傳遞的,認識了熱傳導,知道熱傳導時,熱總

是從溫度較高處傳到溫度較低處。那么,熱在液體和氣體中是怎樣傳遞的呢?

2.教師出示一個盛滿水的水槽,再出示一個裝著紅色熱水的小瓶子,問:同學們,這是

一個水槽,老師手上的是一個裝著紅色熱水的小瓶子,如果老師將這一小瓶紅色熱水放

到這個水槽中會有什么現(xiàn)象呢?

3.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討熱在液體和氣體中的傳遞。

4.板書課題:6.熱對流

二、學習新課

活動一:研究熱在水中的傳遞

1.教師引導:我們首先來研究熱在液體中是怎樣傳遞的。

2.出示課本17頁下面的圖片,學生觀察圖片并讀一讀旁邊的實驗資料,初步了解本次

實驗所要探究的問題、所需的材料、實驗方法。

全班交流

3.實驗探究的問題:熱在水中是怎樣傳遞的?

4.實驗材料:木頭屑子、燒杯、冷水、酒精燈、火柴、三腳架、石棉網(wǎng)等等。

5.實驗方法:

①把木屑放入水中。

②用酒精燈給水加熱。

③觀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樣運動的。

6.學生分小組按照實驗方法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實驗情

況,并提醒學生正確使用酒精燈,注意安全,小心燙手。

全班交流

7.指生說一說在這個實驗中,你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

預設:

燒杯底部中間位置的木屑會上升,到達水面處會向四周擴散,然后沿著杯壁附近下降,

到達杯底附近會再次聚向中間并上升,如此循環(huán)流動。

8.從這個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預設:水受熱之后會上升,遇冷會下降。

活動二:研究熱在空氣中的傳遞

1.教師引導:剛剛我們探討了熱在水中的傳遞,那么,熱在空氣中又是怎樣傳遞的呢?

下面我們繼續(xù)通過實驗來探究。

2.出示課本18頁熱在空氣中的傳遞實驗圖片,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并讀一讀旁邊的實

驗資料,了解本次實驗所要探究的問題以及實驗材料和實驗方法。

全班交流

3.實驗所要探究的問題:熱在空氣中是怎樣傳遞的?

4.實驗材料:玻璃罩、線香、火柴等等。

5.實驗方法:

①固定一支線香,點燃。

②用玻璃罩倒扣住線香。

③觀察線香冒出的煙是怎樣飄動的。

6.學生按照實驗方法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想一想實驗中得出的結論。

全班交流

7.指生說一說在這個實驗中你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

預設:線香的煙會直立向上直到瓶底,然后四散向下,接近線香燃燒處時,又向上流動。

8.從這個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預設:空氣受熱之后會上升,遇冷會下降。

9.實驗總結

(1)剛剛我們分別做了熱在水中和空氣中是怎樣傳遞的實驗。從剛才兩個實驗中,我

們發(fā)現(xiàn)這兩個實驗現(xiàn)象有什么相同之處?

預設:水中的木屑和空氣中的煙霧在受熱之后都是上升的。

(2)這是為什么呢?這個現(xiàn)象又說明了什么?

(3)初試課本18頁中間一段文字,學生認真讀一讀這段文字,了解熱的另一種傳遞方

式一一熱對流。認識到什么是熱對流現(xiàn)象?熱對流現(xiàn)象又有什么特點?

全班交流

(4)什么是熱對流?

液體或氣體受熱上升,遇冷下降,循環(huán)流動,使冷熱液體或氣體相互混合,這種熱傳遞

方式叫做熱對流。

(5)熱對流現(xiàn)象有什么特點?

熱對流時熱總是由溫度較高處傳到溫度較低處。

(6)教師小結:不管是熱傳導還是熱對流,熱總是由溫度較高處傳到溫度較低處。

活動三:制作簡易走馬燈

1.教師引導:剛剛我們認識了熱對流現(xiàn)象,了解了什么是熱對流以及熱對流的特點,下

面我們利用熱對流的原理來制作一個簡易的走馬燈。

2.出示課本18頁下面的5幅圖片,學生觀察這5幅圖片,并讀一讀上面的文字,初步

了解簡易走馬燈的制作材料以及制作方法。

全班交流

3.制作材料:兩個一次性紙杯、剪刀、蠟燭、火柴、一根細繩、牙簽、雙面膠等等。

4.制作方法:

①在一個紙杯的側面開兩個口,將蠟燭固定在杯底。

②在另一個紙杯的側面開多個直角扇葉窗。

③在杯底穿一根細繩,用牙簽固定。

④將兩個紙杯口對口用雙面膠黏合。

⑤點燃蠟燭,手提細繩,走馬燈就轉起來了。

5.學生分小組活動,制作簡易的走馬燈。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制作情況,并加以適當?shù)?/p>

指導。

6.全班交流,各小組展示本小組制作好的簡易的走馬燈,比較一下,看看哪一個小組的

走馬燈做的美觀又大方。

7.玩走馬燈的游戲

教師引導:讓我們點燃走馬燈中的蠟燭,觀察這個簡易的走馬燈會有怎樣的變化?

學生玩玩走馬燈的游戲,仔細觀察走馬燈的變化,預設:

當點燃走馬燈中的蠟燭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個簡易的走馬燈轉動起來了。

8.為什么點燃蠟燭,走馬燈就會轉起來呢?請大家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釋走馬燈轉動

的原因。

預設:當我們點燃走馬燈中的蠟燭時,下面紙杯里的空氣被蠟燭加熱,熱空氣上升,推動

扇葉,走馬燈就轉動了。

活動四:生活中的熱對流現(xiàn)象

1.教師引導:除了走馬燈之外,在我們?nèi)粘I钪幸泊嬖谥鵁釋α鳜F(xiàn)象,大家能舉舉例

子嗎?

預設:

糧食倉庫中的對流現(xiàn)象。糧食倉庫都裝有天窗和地窗,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倉庫內(nèi)的熱空

氣上升后從天窗排出去,外面的冷空氣從地窗進來,這種冷熱空氣的對流,周而復始,

循環(huán)不息,所以倉庫內(nèi)能保持恒溫,以免糧食受熱生蟲或者發(fā)霉變質。

電冰箱中的對流現(xiàn)象。燒開水就是利用了水的對流。

自然界中的風是依靠冷熱空氣的對流形成的。

冬天暖氣片表面附近受熱空氣會向上流動。

空調也是利用熱對流的原理。

2.教師分別出示糧食倉庫、空調、自然界中的風、電冰箱等的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

進一步了解熱對流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三、課堂總結

這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認識了熱對流現(xiàn)象,知道了熱對流就是液體或氣體受熱上升,遇冷

下降,循環(huán)流動,使冷熱液體或氣體相互混合的傳熱方式,熱對流時,熱總是由溫度較

高處傳到溫度較低處,熱對流現(xiàn)象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運用。課后,有興趣的同學

可以查閱資料,了解更多的有關熱對流的知識。

7.熱輻射

1.教學內(nèi)容

繼“熱傳導”“熱對流”之后,本課指導學生認識熱量的另外一種特殊傳遞方式

一一熱輻射。熱輻射是物體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傳遞能量的一種熱傳遞形式。與熱傳導、

熱對流不同,熱輻射可以在真空中進行。教材通過討論、制作、分析等學習過程,幫助

學生掌握熱輻射的概念。本課教學內(nèi)容包括四個活動:一是感知生活中熱輻射的存在,

讓學生初步了解還有一種與熱傳導、熱對流不同的傳熱形式一一熱輻射。教材呈現(xiàn)了兩

個常見的生活場景,教學時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場景進行模擬感受。二

是制作簡易太陽灶,讓學生通過動手制作進一步了解熱輻射受哪些條件影響,同時培養(yǎng)

學生對工程技術的研究興趣。在成品對比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尋找成

品的缺點并不斷進行完善。三是借助生活中常見的工具讓學生理解很多情況下熱傳遞的

方式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方式同時存在的。第四個活動是在活動三的基礎上,讓學

生根據(jù)實際場景獨立分析三種傳熱方式有哪些異同,并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分析結

果。這個活動既能讓學生在尋找相同與不同中加深對三種傳熱方式的理解,也能培養(yǎng)學

生思維的邏輯性和深刻性。

2.教學目標

在分析生活現(xiàn)象和制作太陽灶的過程中,感受熱輻射的存在,并歸納熱輻射概念。

會按照工程的步驟和方法,完成簡易太陽灶的制作任務。

能運用比較、分析的方法,歸納概括三種傳熱方式的異同。

3.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生活感受和動手實踐,了解熱輻射的傳遞形式和影響條件。

難點:能夠獨立分析某個場景中存在的熱傳遞方式。

4.教學準備

紙板、錫紙、剪刀、美工刀、熱熔膠槍、玻璃管或透明塑料管等。

5.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引導:夏天到了,站在烈日下,你有什么感覺呢?

2.出示夏天的一些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喚醒學生對于夏天的記憶。

夏天非常炎熱,站在太陽下感覺就像站在火爐旁。

3.除了夏天站在烈日下,還有哪些情況也會有類似的感覺呢?

預設:站在火爐、篝火邊。

4.為什么站在烈日下,站在爐火、篝火邊,會有這種非常炎熱的感覺呢?熱又是如何傳

遞的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3種傳遞熱的方式。

5.板書課題:7.熱輻射

二、學習新課

活動一:認識熱輻射

1.出示課本19頁地球和太陽的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太陽將自己的光和熱

照射在地球上,給地球帶來了溫暖和光明。

2.出示19頁下面一段文字

太陽與地球之間有很大一部分空間沒有任何物質,但是太陽仍然能夠將熱傳遞給地球。

像太陽、篝火這樣直接向周圍發(fā)射熱的方式,叫作熱輻射。熱輻射不需要依靠空氣、水

等任何物質,即使在真空中也能進行。

3.學生認真讀一讀這段文字,初步了解熱輻射的概念以及熱輻射的特點。

全班交流

4.什么是熱輻射?

像太陽、篝火這樣直接向周圍發(fā)射熱的方式叫做熱輻射。

5.熱輻射有什么特點?

熱輻射不需要依靠空氣、水等任何物質,即使在真空中也能進行。

6.教師小結:怪不得我們站在烈日下,站在篝火旁會感覺這樣熱,原來是熱輻射的原因。

活動二:利用身邊的材料做一個簡易的太陽灶

1.太陽利用熱輻射的傳遞方式將熱傳遞到地球上。下面我們來動手制作一個簡易的太陽

灶。

2.出示課本20頁的4幅圖片,學生觀察這4幅圖片,并讀一讀相應的文字,初步了解

制作簡易太陽照的材料及方法。

全班交流

3.制作材料:紙板、錫紙、剪刀、美工刀、熱熔膠槍、玻璃管或透明塑料管等。

4.制作方法:

①用紙板做一個支架。

②用熱熔膠把錫紙固定在支架上。

③將玻璃管灌滿水,并封好玻璃管口,固定在支架上后,調整錫紙凹陷的位置,使反射的

陽光匯聚在玻璃管上。

5.學生動手制作簡易太陽灶。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制作情況,并提醒學生在制作的過程

中使用熱熔膠槍時注意安全。

6.全班交流,展示各小組制作好的簡易太陽灶,并且評選出最佳作品。

7.教師引導:簡易的太陽灶制作好了,下面我們就可以將我們制作的簡易太陽灶放在陽

光下,讓太陽灶工作了。

8.我們制作的簡易太陽灶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利用的是太陽的熱輻射原理。太陽灶的受光面是一個凹型面,太陽光照射到凹型的面上,

會聚焦于玻璃管上,能夠將反射的光最大限度的轉化成熱能,傳遞給位于焦點的玻璃管

上,然后傳遞到玻璃管中的水中。

9.我們怎樣才能夠使太陽灶的加熱速度變快呢?

預設:

通過制作對比讓學生發(fā)現(xiàn)影響熱輻射效果的主要條件有受熱物體顏色的深淺,太陽灶的

材料、形狀、大小,反光板聚焦的位置等。

可以將凡是不是吸熱的地方,只要有溫度的部位,用保溫材料保溫起來,防止熱量的散

失。

調整好最佳的日照角度,可以讓太陽灶最大限度的接收熱量。

可以增大受熱的面積,這樣就可以更多的吸收熱量。

活動三:生活中的熱傳遞現(xiàn)象

1.教師引導: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傳遞射現(xiàn)象,請大家觀察以下圖片,想一想這些產(chǎn)

品運用了哪些熱的傳遞方式?他們是如何傳遞熱的?

2.出示課本21頁上面的5幅圖片,引導學生觀察這5幅圖片,并想一想這些產(chǎn)品運用

了哪些傳遞熱的方式?他們是如何傳熱的?

預設:

電烙鐵是運用熱傳導的方式傳熱。

電水壺是運用熱傳導、熱對流兩種方式傳熱。

烤箱、電暖器是運用熱對流和熱輻射兩種方式傳熱。

太陽能熱水器是運用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三種方式傳熱。

3.教師小結:通過以上產(chǎn)品的熱的傳遞方式的分析,我們初步了解了熱傳導、熱對流、

熱輻射這三種熱傳遞方式。

活動四:分析下圖中熱的傳遞方式

4.出示課本21頁下面的兩幅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兩幅插圖,想一想這兩幅插圖

中有哪些熱的傳遞方式?他們分別是什么?

預設:

圖1,用火焰加熱的爐子燒熱水?;馉t和水壺外壁的傳熱方式是熱傳導;壺中的水的傳

熱方式是熱對流;火爐向周圍空氣傳熱的方式是熱輻射。

圖2,廚師用鐵鍋炒菜。鍋的外壁和鏟子的導熱方式是熱傳導;菜湯的導熱方式是熱對

流;鍋、菜等向周圍空氣導熱的方式是熱輻射。

活動五:分析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之間的關系

1.教師引導:我們學習了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三種傳遞熱的方式,那么這三種熱傳

遞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呢?

預設:

相同之處:這三種都是熱傳遞方式,都是從溫度較高之處傳到溫度較低之處。

不同之處:

一是熱傳遞的過程不同。熱傳導需要直接接觸;熱對流是循環(huán)傳遞;熱輻射是從熱源處

向四面八方直線傳遞。

二是熱傳遞的媒介不同。熱傳導在固體中傳遞能力最強,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弱;熱對

流只在氣體和液體中存在;熱輻射可以不依靠媒介直接傳遞。

2.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這三種方式又有什么關系呢?

預設:

熱傳遞有傳導、對流和輻射這三種方式,在實際的熱傳遞過程中,這三種方式往往不會

獨立存在,而是兩種或者三種同時存在,就像我們上面看到的用爐子燒熱水,小朋友坐

在火爐邊烤火和廚師用鐵鍋炒菜一樣。

三、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熱傳遞的另外一種方式熱輻射,知道了熱輻射不需要依靠空氣

和水等任何物質,即使在真空中也能進行熱的傳遞。同時我們還了解了熱傳導、熱對流、

熱輻射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知道在實際的熱傳遞過程中,這三種方式往往不會獨立

存在,而是兩種或三種同時存在。課后,請大家觀察我們周圍的熱傳遞現(xiàn)象,想一想這

些熱傳遞現(xiàn)象中包含哪些熱傳遞方式。

8.物體的傳熱本領

1.教學內(nèi)容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熱傳導的基礎上,為進一步認識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而設計

的。在本課的學習中,將引導學生認識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熱性能是不一樣的,進而

理解不同導熱性能的物體有著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我們要根據(jù)需要選擇不同導熱性的材

料。

本課首先展示五種不同材料的勺子,設疑:這些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勺子傳熱的快慢

一樣嗎?然后圍繞這一主題展開了三個活動:活動一,通過對比實驗發(fā)現(xiàn)不同材料傳熱

的快慢不同,幫助學生建立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的概念。活動二,由空氣是熱的良導

體還是不良導體的討論,引出不同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首先從學生最直接的感受入手,

說出光腳站在瓷磚、地板和地毯上的感覺,然后將學生的關注點引向廚房用具,說說各

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材料;最后將學生帶到室外,討論冬季

時人們是怎樣保護樹木和怎樣為房子保溫的?;顒尤?,設計一個保溫盒,比一比誰的保

溫盒保溫效果好。這是一個拓展活動,旨在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

2.教學目標

通過熱傳導性能的對比實驗,認識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

能將材料的導熱性能與它的用途相聯(lián)系,解釋導熱性能不同的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

能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保溫盒的制作。

3.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了解不同材料的傳熱性能。

難點:設計實驗,在實驗中獲取準確信息。

4.教學準備

長度和粗細盡量相同的木棒或竹棒、玻璃棒、塑料棒、鐵棒、銅棒、

鋁棒、燒杯、熱水、溫度計、凡士林或黃油、珠子或綠豆、秒表或其他計時工具。

5.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上面幾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熱傳遞的三種方式,知道熱傳遞有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

三種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物體的傳熱本領是否一樣呢?比如不同材料制作的勺子

傳熱的快慢一樣嗎?

2.出示課本22頁上面5種勺子的圖片,學生看一看,了解圖片中分別是哪5種材料的

勺子?想一想這5種材料制成的勺子傳熱的快慢是不是一樣的?

3.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各種物體的傳熱本領。

4.板書課題:8.物體的傳熱本領

二、學習新課

活動一:比較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

1.教師引導:塑料、木頭、銅、鋁、鋼5種材料,他們的傳熱速度是不是一樣呢?下面

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

2.出示課本22頁比較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實驗圖片以及實驗資料,學生觀察實驗圖片,

并且認真讀一讀旁邊的實驗資料,初步了解本次實驗所要探究的問題、所需的材料、實

驗方法。

全班交流

3.所要探究的問題:塑料、木頭、銅、鋁、鋼5種材料哪種傳熱最快,哪種傳熱最慢?

4.實驗材料:塑料、木頭、銅、鋁、鋼5種材料棒、凡士林、珠子、熱水、燒杯等等。

5.實驗方法:

①用凡士林分別在5種材料棒上粘一顆珠子,珠子與材料棒遠端的距離須一致。

②把5種材料棒放入盛有熱水的燒杯中。

③觀察5種材料棒上珠子脫落的先后順序。

6.學生分小組按照實驗方法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思考得出的實驗結論,完成

實驗報告。

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實驗情況并適當?shù)募右灾笇А?/p>

全班交流

7.指生說一說,將塑料、木頭、銅、鋁、鋼5種材料棒上粘一顆珠子,然后放進盛有熱

水的燒杯中,五種材料上的珠子脫落的先后順序。

預設:5種材料棒上珠子脫落的先后順序為:銅一一鋁一一鋼一一塑料一一木頭。

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在這5種材料中,銅的傳熱最快,木頭傳熱最慢,這5種材料的傳熱性能從高到低的順

序為銅、鋁、鋼、木頭、塑料。

8.這個實驗也說明了不同材料導熱性能不同。

9.出示知識點課本23頁上面的一句話,學生自由讀一讀這段文字,初步了解熱的良導

體和熱的不良導體。

像銅、鋁、鋼等容易傳熱的物體叫作熱的良導體;像木頭、塑料等不容易傳熱的物體叫

作熱的不良導體。

10.教師引導

什么是熱的良導體?

像銅、鋁、鋼等容易傳熱的物體叫做熱的良導體。

什么是熱的不良導體?

像木頭、塑料等不容易傳熱的物體叫做熱的不良導體。

活動二:討論空氣是熱的良導體還是熱的不良導體

1.教師引導:剛剛我們了解了什么是熱的良導體,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