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zhàn)2020年高考物理計算題專題復習《向心力的計算》(解析版)_第1頁
備戰(zhàn)2020年高考物理計算題專題復習《向心力的計算》(解析版)_第2頁
備戰(zhàn)2020年高考物理計算題專題復習《向心力的計算》(解析版)_第3頁
備戰(zhàn)2020年高考物理計算題專題復習《向心力的計算》(解析版)_第4頁
備戰(zhàn)2020年高考物理計算題專題復習《向心力的計算》(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11頁第=page22頁,共=sectionpages22頁《向心力的計算》一、計算題如圖所示,長為L的細繩一端與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可看成質(zhì)點)相連,可繞過O點的水平轉(zhuǎn)軸在豎直面內(nèi)無摩擦地轉(zhuǎn)動.在最低點a處給一個初速度,使小球恰好能通過最高點完成完整的圓周運動,求:

(1)小球過b點時的速度大?。?/p>

(2)初速度v0的大?。?/p>

(3)最低點處繩中的拉力大?。?/p>

如圖所示,一條帶有圓軌道的長軌道水平固定,圓軌道豎直,底端分別與兩側(cè)的直軌道相切,半徑R=0.5m,物塊A以V0=6m/s的速度滑入圓軌道,滑過最高點Q,再沿圓軌道滑出后,與直軌上P處靜止的物塊B碰撞,碰后粘在一起運動。P點左側(cè)軌道光滑,右側(cè)軌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長度都為L=0.1m。物塊與各粗糙段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為μ=0.1,A、B的質(zhì)量均為m=1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B視為質(zhì)點,碰撞時間極短)。

(1)求A滑過Q點時的速度大小V和受到的彈力大小F;

(2)若碰后AB最終停止在第k個粗糙段上,求k的數(shù)值;

(3)求碰后AB滑至第n個(n<k)光滑段上的速度VAB與n的關系式。

如圖所示,一個固定在豎直平面上的光滑半圓形管道,管道里有一個直徑略小于管道內(nèi)徑的小球,小球在管道內(nèi)做圓周運動,從B點脫離后做平拋運動,經(jīng)過0.3秒后又恰好垂直與傾角為45°的斜面相碰到。已知圓軌道半徑為R=1m,小球的質(zhì)量為m=1kg,g取10m/s2.求

(1)小球在斜面上的相碰點C與B點的水平距離

(2)小球經(jīng)過圓弧軌道的B點時,受到軌道的作用力NB的大小和方向?

(3)小球經(jīng)過圓弧軌道的

如圖所示,傾角為θ=45°的粗糙平直導軌與半徑為R的光滑圓環(huán)軌道相切,切點為B,整個軌道處在豎直平面內(nèi)。一質(zhì)量為m的小滑塊從軌道上離地面高為h=3R的D處無初速下滑進入圓環(huán)軌道,接著小滑塊從圓環(huán)最高點C水平飛出,恰好擊中導軌上與圓心O等高的P點,不計空氣阻力。求:

(1)小滑塊在C點飛出的速率;

(2)在圓環(huán)最低點時滑塊對圓環(huán)軌道壓力的大??;

(3)滑塊與斜軌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如圖,置于圓形水平轉(zhuǎn)臺邊緣的小物塊隨轉(zhuǎn)臺加速轉(zhuǎn)動,當轉(zhuǎn)速達到某一數(shù)值時,物塊恰好滑離轉(zhuǎn)臺開始做平拋運動。現(xiàn)測得轉(zhuǎn)臺半徑R=0.5m,離水平地面的高度H=0.8m,物塊平拋落地過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0.4m。設物塊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塊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大小v0;

(2)物塊與轉(zhuǎn)臺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與一半徑為l的豎直光滑圓弧軌道相接于B點,軌道上的C點位置處于圓心O的正下方。距地面高度為l的水平平臺邊緣上的A點,質(zhì)量為m的小球以v0=2gl的速度水平飛出,小球在空中運動至B點時,恰好沿圓弧軌道在該點的切線方向滑入軌道。小球運動過程中空氣阻力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試求:(1)B點與拋出點A正下方的水平距離x;(2)圓弧BC段所對的圓心角θ;(3)小球滑到C點時,對軌道的壓力。

如圖所示裝置可繞豎直軸O′O轉(zhuǎn)動,可視為質(zhì)點的小球A與兩細線連接后分別系于B、C兩點,當細線AB沿水平方向繃直時,細線AC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37°。已知小球的質(zhì)量m=1kg,細線AC長L=1m,(重力加速度取g=10m/s2,sin37°=0.6)

(1)若裝置勻速轉(zhuǎn)動時,細線AB剛好被拉直成水平狀態(tài),求此時的角速度ω1.

(2)若裝置勻速轉(zhuǎn)動的角速度ω2=503rad/s,求細線AB和AC上的張力大小TAB

如圖所示的結(jié)構(gòu)裝置可繞豎直軸轉(zhuǎn)動,假若細繩長L=210m,水平桿長L0=0.1m,小球的質(zhì)量m=0.3kg.求:

(1)使繩子與豎直方向夾角45°角,該裝置以多大角速度轉(zhuǎn)動才行?

(2)此時繩子的拉力為多大?

汽車行駛在半徑為50m的圓形水平跑道上,速度為10m/s.已知汽車的質(zhì)量為1000kg,汽車與地面的最大靜摩擦力為車重的0.8倍.問:(g=10m/s2)

(1)汽車的角速度是多少.

(2)汽車受到向心力是多大?

(3)汽車繞跑道一圈需要的時間是多少?

(4)要使汽車不打滑,則其速度最大不能超過多少?

由于地球自轉(zhuǎn)的影響,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會隨緯度的變化而有所不同:若地球表面兩極處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0,在赤道處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地球自轉(zhuǎn)的周期為T,引力常量為G,地球可視為質(zhì)量均勻分布的球體.求:

(1)地球半徑R;

(2)地球的平均密度;

(3)若地球自轉(zhuǎn)速度加快,當赤道上的物體恰好能“飄”起來時,求地球自轉(zhuǎn)周期.

如圖甲所示,一半徑R=1?m、圓心角等于143°的豎直圓弧形光滑軌道,與斜面相切于B處,圓弧軌道的最高點為M,斜面傾角θ=37°,t=0時刻有一物塊沿斜面上滑,其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變化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若物塊恰能到達M點,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塊經(jīng)過M點的速度大小;

(2)物塊經(jīng)過B點的速度大??;

(3)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如圖所示,QB段是半徑為R=1m的光滑圓弧軌道,AQ段是長度為L=1m的粗糙水平軌道,兩軌道相切于Q點,Q在圓心O的正下方,整個軌道位于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物塊P的質(zhì)量m=1kg(可視為質(zhì)點),P與AQ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若物塊P以速度v0從A點滑上水平軌道,到C點又返回A點時恰好靜止.(取g=10m/s2)求:

(1)v0的大小;

(2)物塊P第一次剛通過Q點時對圓弧軌道的壓力.

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m=60kg的探險者在叢林探險,為了從一絕壁到達水平地面,探險者將一根長為l=10m粗繩纏繞在粗壯樹干上,拉住繩子的另一端,從絕壁邊緣的A點由靜止開始蕩向低處,到達最低點B時腳恰好觸到地面,此時探險者的重心離地面的高度為hB=0.5m.已知探險者在A點時重心離地面的高度為hA=8.5m.以地面為零勢能面,不計空氣阻力.(探險者可視為位于其重心處的一個質(zhì)點,g=10m/s2)求:

(1)探險者在A點時的重力勢能;

(2)探險者運動到B點時的速度大??;

如圖所示,AB為水平軌道,豎直平面內(nèi)的半圓軌道BCD的下端與水平軌道相切與B點。質(zhì)量m=0.50kg滑塊(可視為質(zhì)點),從A點以速度vA=10m/s沿水平軌道向右運動,恰好能通過半圓軌道的上端D點,已知AB長x=3.5m,滑塊與水平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0,半圓軌道的半徑R=0.50m,g=10m/s2,求:

(1)滑塊剛剛滑上半圓軌道時,對半圓軌道下端B點的壓力大小;

(2)滑塊從B點運動到

如圖所示,有一個可視為質(zhì)點的質(zhì)量為m=1kg的小物塊,從光滑平臺上的A點以v0=2m/s的初速度水平拋出,到達C點時,恰好沿C點的切線方向進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圓弧軌道,最后小物塊滑上緊靠軌道末端D點的質(zhì)量為M=3kg的長木板,已知木板上表面與圓弧軌道末端切線相平,木板下表面與水平地面之間光滑,小物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3,圓弧軌道的半徑為R=0.4m,C點和圓弧的圓心連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60°,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求:

(1)小物塊剛要到達圓弧軌道末端D點時對軌道的壓力;

(2)

如圖所示的裝置可繞豎直軸OO′轉(zhuǎn)動,可視為質(zhì)點的小球A與細線AC、AB連接后分別系于B、C兩點,裝置靜止時細線AB水平,細線AC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37°.已知小球的質(zhì)量m=1kg,細線AC長l1=1m,細線AB長l2=0.2m,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

(1)若裝置勻速轉(zhuǎn)動的角速度為ω1時,細線AB上的張力為零而細線AC豎直方向的夾角仍為37°,求角速度ω1的大小;

(2)若裝置勻速轉(zhuǎn)動的角速度ω2=

質(zhì)量m=1kg的小球在長為L=0.5m的細繩作用下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細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Tmax=42N,轉(zhuǎn)軸離地高度h=5m,不計阻力,g=10m/s2(1)若小球通過最高點時的速度v=3?m/s,求此時繩中的拉力大小;(2)若小球在某次運動到最低點時細繩恰好被拉斷,求此時小球的速度大小;(3)改變繩長,使球重復上述運動,若繩仍在球運動到最低點時斷掉,要使球拋出的水平距離最大,繩長應是多少?最大水平距離為多少?

如圖所示,一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體質(zhì)量為m=1kg,在左側(cè)平臺上水平拋出,恰能無碰撞地沿圓弧切線從A點進入光滑豎直圓弧軌道,并沿軌道下滑,A、B為圓弧兩端點,其連線水平,O為軌道的最低點。已知圓弧半徑為R=1.0m,對應圓心角為θ=106°,平臺與AB連線的高度差為h=0.8m。(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物體平拋的初速度;

(2)物體運動到圓弧軌道最低點O時對軌道的壓力。

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圓管BCD豎直放置,一可視為質(zhì)點的質(zhì)量為m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從A點水平拋出,恰好從B點沿切線方向進入圓管,到達圓管最高點D后水平射出。已知小球在D點對管下壁壓力大小為12mg,且A、D兩點在同一水平線上,BC弧對應的圓心角θ=60°,不計空氣阻力。求:

(1)小球在A點初速度的大?。?/p>

(2)小球在D點角速度的大?。?/p>

(3)小球在圓管內(nèi)運動過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

如圖所示,有一可繞豎直中心軸轉(zhuǎn)動的水平圓盤,上面放置勁度系數(shù)k=46N/m的彈簧,彈簧的一端固定于軸O上,另一端連接質(zhì)量m=1.0kg的小物塊A,物塊與盤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0,開始時彈簧未發(fā)生形變,長度l0=0.50m,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g=10m/s2.則

(1)當圓盤的轉(zhuǎn)動周期T=5.0s時,物塊在初始位置與圓盤一起轉(zhuǎn)動,求物塊受到的向心力大小F;

(2)圓盤的角速度多大時,物塊A將開始滑動?

(3)當角速度緩慢地增加到4.0rad/s時,彈簧的伸長量是多少?(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且物塊未脫離圓盤)

答案和解析1.【答案】解:(1)小球在最高點:mg=mvb2L

vb=gL

(2)從a點到最高點b的過程中,由機械能轉(zhuǎn)化和守恒定律得:

12mv02=2mgL+12mvb2

v0=5gL

(3)最低點處繩中的拉力大小為F

F?mg=mv02【解析】(1)小球恰好能通過最高點完成完整的圓周運動,知在最高點靠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小球過b點時的速度.

(2)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求出小球初速度的大?。?/p>

(3)在最低點,靠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最低點處繩中的拉力大?。?/p>

本題考查牛頓第二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綜合運用,知道圓周運動向心力的來源,結(jié)合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

2.【答案】解:(1)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12mv02=mg(2R)+12mv2;

解得:v=4m/s;

由F+mg=mv2R可得:

F=22N;

(2)AB碰撞前A的速度為vA,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12mv02=12mvA2

得vA=v0=6m/s;

AB碰撞后以共同速度vP前進,設向右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可得:

mv0=(m+m)vp

解得:vP=3m/s;

故總動能EK=12(m+m)vP2=12×2×9=9J;

滑塊每經(jīng)過一段粗糙段損失的機械能△EK=fL=μ(m+m)gL=0.1×20×0.1=0.2J;

k=Ek【解析】(1)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得A滑過Q點的速度,由向心力公式可求得彈力大?。?/p>

(2)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得AB碰撞前A的速度,再對碰撞過程由動量守恒定律可求得碰后的速度;則可求得總動能,再由摩擦力做功求出每段上消耗的機械能;即可求得比值;

(3)設總共經(jīng)歷了n段,根據(jù)每一段上消耗的能量,由能量守恒可求得表達式。

本題考查動量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及向心力等內(nèi)容,要求我們能正確分析物理過程,做好受力分析及能量分析;要注意能量的轉(zhuǎn)化與守恒的靈活應用。

3.【答案】解:(1)根據(jù)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和運動合成的可知:

tan45°=vyvx

則小球在C點豎直方向的分速度和水平分速度相等,得:vx=vy=gt=3m/s,

則B點與C點的水平距離為:

x=vxt=0.9m

(2)根據(jù)牛頓運動定律,在B點(設軌道對球的作用力方向向下)

NB+mg=mvB2R,

解得:NB=?1N

負號表示軌道對球的作用力方向向上

(3)小球從A到B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得:

12mvA2=mg?2R+12mv【解析】(1)小球恰好垂直與傾角為45°的斜面相碰到,說明小球在C點豎直方向的分速度和水平分速度相等,代人公式即可;

(2)小球經(jīng)過圓弧軌道的B點時,做圓周運動,所受軌道作用力與重力一起提供向心力。

(3)小球從A到B的過程中的機械能守恒,由此即可求出A點的速率。

該題考查豎直平面內(nèi)的圓周運動與平拋運動,小球恰好垂直與傾角為45°的斜面相碰到是解題的關鍵,要正確理解它的含義。

4.【答案】解:(1)根據(jù)幾何關系知,OP間的距離為:x=2R

小滑塊從C點飛出來做平拋運動,水平速度為v0.根據(jù)R=12gt2得:t=2Rg

則滑塊在最高點C時的速度為:vc=2Rt=gR。

(2)對最低點到C點的過程運用動能定理得:

?mg?2R=12mvc2?12mv2;

解得:v=5gR

對最低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N?mg=mv2R

解得:FN=6mg

由牛頓第三定律得:滑塊運動到圓環(huán)最低點時對圓環(huán)軌道壓力的大小為6mg【解析】(1)根據(jù)幾何關系得出平拋運動的水平位移,結(jié)合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求出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即在最高點C的速度。

(2)對最低點到C點運用動能定理,求出最低點的速度,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支持力的大小,從而得出滑塊對最低點的壓力大小。

(3)對D到最低點運用動能定理,求出滑塊與斜軌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該題的突破口是小滑塊從圓環(huán)最高點C水平飛出,恰好擊中導軌上與圓心O等高的P點,運用平拋規(guī)律和幾何關系求出初速度。下面就是一步一步運用動能定理和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問題。

5.【答案】解:(1)物塊做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上有:H=12gt2①

在水平方向上有s=v0t,②

由①②式解得v0=sg2H=0.4×102×0.8m/s=1

m/s。③

(2)物塊離開轉(zhuǎn)臺時,最大靜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

F′fm=mv02R,④【解析】(1)根據(jù)高度求出平拋運動的時間,結(jié)合水平位移和時間求出平拋運動的初速度。

(2)根據(jù)最大靜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結(jié)合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與轉(zhuǎn)臺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本題考查了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的綜合運用,知道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運動規(guī)律以及圓周運動向心力的來源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6.【答案】解:(1)根據(jù)l=12gt2,解得t=2lg。

則水平距離x=v0t=2gl?2lg=2l。

(2)小球到達B點時,豎直方向上的分速度vy=gt=2gl,因為v0=2gl。

則小球速度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45°

根據(jù)幾何關系知,圓弧BC段所對的圓心角θ為45度。

(3)vB=2v0=2gl。

根據(jù)動能定理得,mgl(1?cos45°)=12mvc2?12【解析】(1)根據(jù)高度求出平拋運動的時間,結(jié)合初速度和時間求出平拋運動的水平距離。

(2)因為小球在空中運動至B點時,恰好沿圓弧軌道在該點的切線方向滑入軌道。通過小球的速度方向求出圓弧BC段所對的圓心角θ;

(3)求出小球在B點的速度,根據(jù)動能定理求出小球運動到C點的速度,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支持力的大小,從而求出小球?qū)壍赖膲毫Α?/p>

本題綜合考查了動能定理、牛頓第二定律,以及設計到平拋運動、圓周運動,綜合性較強,是一道好題。

7.【答案】解:(1)當細線AB剛好被拉直,則AB的拉力為零,靠AC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mgtan37°=mLABω12,

解得ω1=gtan37°LAB=10×341×35=522rad/s.

(2)若裝置勻速轉(zhuǎn)動的角速度ω2=503rad/s,

豎直方向上有:TACcos37°=mg,

水平方向上有:T【解析】(1)當細線AB剛好被拉直,則AB的拉力為零,靠AC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結(jié)合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此時的角速度.

(2)抓住小球豎直方向上的合力為零,水平方向上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結(jié)合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細線AB和AC的張力.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小球向心力的來源,抓住臨界狀態(tài),結(jié)合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

8.【答案】解:(1)小球繞桿做圓周運動,其軌道平面在水平面內(nèi),軌道半徑r=L0+Lsin45°=0.1+210×22=0.2m

①,

繩的拉力與重力的合力提供小球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所示,設繩對小球拉力為F,重力為mg,

對小球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mgtan45°=mω2r

聯(lián)立①②兩式,將數(shù)值代入可得:

ω=50rad/s

(2)繩子的拉力:【解析】(1)對小球受力分析,小球靠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角速度的大??;

(2)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繩子的張力.

該題結(jié)合圓錐擺模型考查向心力的問題,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小球做圓周運動向心力的來源,結(jié)合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

9.【答案】解:

(1)由v=ωr可得,角速度為ω=1050=0.2rad/s,

(2)向心力的大小為:F向=mv2r=2000N,

(3)汽車繞一周的時間即是指周期,由v=st=2πrT得:T=2πrv=31.4s,

(4)汽車作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由車與地面的之間靜摩擦力提供.隨車速的增加,需要的向心力增大,靜摩擦力隨著一直增大到最大值為止,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向=fmax①

而F向=mv2r②

fm【解析】(1)根據(jù)線速度和角速度關系求出角速度,

(2)根據(jù)圓周運動的半徑和線速度求出周期汽車在水平跑道上做圓周運動,靠靜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結(jié)合向心力的公式求出向心力的大?。?/p>

(3)根據(jù)線速度和周期的關系求出周期.

(4)通過最大靜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求出最大速度的大?。?/p>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周期、角速度、線速度之間的關系,以及知道汽車做圓周運動向心力的來源,結(jié)合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

10.【答案】解:(1)在地球表面兩極為:F萬=mg0

在赤道處,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萬?mg=mR4π2T2

可得:R=(g0?g)T24π2

(2)在地球表面兩極有:GMmR2=mg0

由密度公式可得:ρ=【解析】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兩極所受地球的引力等于其所受的重力.根據(jù)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第二定律,在赤道的物體所受地球的引力等于其在兩極所受的重力聯(lián)立求解.

解答此題要清楚地球表面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等于萬有引力,根據(jù)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第二定律,地球近地衛(wèi)星所受的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11.【答案】解:(1)據(jù)題,物塊恰好能到達M點,則有

mg=mvM2R

解得vM=gR=10m/s

(2)物塊從B點運動到M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mgR(1+cos370)=12mvM2?12mvB2

解得vB=46m/s

(3)由乙圖可知,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時,加速度大小為a=【解析】(1)物塊恰能到達M點,由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可求出物塊經(jīng)過M點的速度大??;

(2)物塊從B點運動到M點的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由動能定理列式求出物塊經(jīng)過B點的速度大??;

(3)由速度圖象的斜率求出加速度大小,判斷出加速度方向,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解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本題是動能定理與圓周運動、速度圖象、牛頓第二定律等知識的綜合應用,把握解題規(guī)律是關鍵.

12.【答案】解:(1)物塊P從A到C又返回A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μmg?2L=0?12mv0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0=4μgL=2m/s

(2)設物塊P第一次剛通過Q點時的速度為v,在Q點軌道對P的支持力為FN,

由動能定理可得:?μmgL=12mv2?12mv02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N?mg=mv2R

【解析】(1)在整個過程中由動能定理求的;

(2)由動能定理求出到達Q點的速度,再由牛頓第二定律求的作用力;

本題是多過程問題,關鍵是過程的選取和分析滑塊經(jīng)歷的過程,運用動能定理、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結(jié)合按時間順序分析和計算.

13.【答案】解:(1)探險者在A點的重力勢能為:EP=mghA=60×10×8.5J=5100J

(2)探險者下落的過程只受重力作用,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

mghA=mghB+12mvB2

解得:vB=410m/s;

(3)在B點,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F?mg=mvB2l

代入得:F=1560N;

【解析】(1)由題目給定的高度,根據(jù)EP=mghAE可得探險者在A點時的重力勢能.

(2)探險者由A到B只有重力做功,故機械能守恒,由機械能守恒可得探險者運動到B點時的速度大?。?/p>

(3)以探險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求繩子的拉力.

本題是簡單的機械能守恒和向心力的應用,關鍵要正確分析向心力來源,掌握重力勢能的計算式,注意高度是相對于參考平面的高度.

14.【答案】解:(1)滑塊由A到B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

?μmgx=12mvB2?12mvA2

在B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N?mg=mvB2R

聯(lián)立并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FN=98N

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知,滑塊對軌道上B點壓力的大小為98N。

(2)在D點,有:mg=mvD2R

【解析】(1)先由動能定理求出滑動滑塊剛剛滑到B點時的速度。在B點,由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軌道對滑塊的支持力,再得到滑塊對軌道的壓力。

(2)滑塊恰好能通過半圓軌道的上端D點,在D點,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求得D點的速度?;瑝K從B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由動能定理求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本題是力學綜合題,在涉及力在空間效果求速度時,首先要考慮動能定理。對于圓周運動,要掌握其臨界條件。

15.【答案】解:(1)物塊到達C點的速度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60°,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知:

vC=v0cos60°=2v0=4m/s

小物塊由C到D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mgR(1?cos60°)=12mvD2?12mvC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D=25m/s

小球在D點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N?mg=mvD2R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N=60N

由牛頓第三定律得:N′=N=60N,方向豎直向下

(2)設小物塊始終在長木板上,當達到共同速度時大小為v,

小物塊在木板上滑行的過程中,取向左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解析】(1)小物塊從A點拋出做平拋運動,將C點的速度進行分解,求出物塊到達C點的速度,對C到D的過程,運用動能定理求出物塊到達D點的速度,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支持力的大小,從而得出物塊對軌道的壓力。

(2)當小物塊剛好不從長木板滑出時,與木板具有相同的速度,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求出共同的速度,因為摩擦力與相對路程的乘積等于產(chǎn)生的熱量,結(jié)合能量守恒定律求出木板的最小長度,從而作出判斷。

本題的關鍵是要理清物塊的運動過程,把握每個過程之間的聯(lián)系,如速度關系,選擇恰當?shù)囊?guī)律進行研究。要注意摩擦生熱與相對位移有關。

16.【答案】解:(1)當細線AB上的張力為零時,小球的重力和細線AC對小球的拉力的合力提供小球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

即mgtan37°=mω12l1sin37°

解得:ω1=522

rad/s

(2)當ω2=503rad/s時,由于ω2>ω1,故小球應向左上方擺起

由幾何關系可知,A點距C點的水平距離為d=lsinθ=0.6m

假設細線AB的張力仍為零,設此時細線AC與豎直軸的夾角為α

則可得mgtanα=mω22l1sinα

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cosα=0.6,即

由幾何關系可知,A點距C點的水平距離為,

此時細線AB恰好豎直且細線的拉力為零

故細線【解析】(1)細線AB上張力恰為零時,小球靠重力和細線AC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角速度ω1的大小。

(2)根據(jù)上題的結(jié)果,知道ω2=503rad/s>ω1,細線AB松弛,根據(jù)小球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細線AC與豎直方向的夾角。

解決本題的關鍵理清小球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來源,確定小球運動過程中的臨界狀態(tài),運用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

17.【答案】解:(1)設小球通過最高點時受細繩的拉力大小為T,小球在最高點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T+mg=mv2L

解得:T=m(v2L?g)=1×(320.5?10)N=8N

(2)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細繩恰好被拉斷,則繩的拉力大小恰好為Tmax=42N,設此時小球的速度大小為v1。小球在最低點時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Tmax?mg=mv12L

解得:v1=(T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