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賀新郎》教案_第1頁
人教版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賀新郎》教案_第2頁
人教版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賀新郎》教案_第3頁
人教版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賀新郎》教案_第4頁
人教版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賀新郎》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7《賀新郎》教案教學設想:1、通過誦讀、比較鑒賞,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2、引入周杰倫的《菊花臺》,一方面為引導學生品味離別詩在情感上的細微差別,另一方面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讓學生發(fā)現自己的生活中也有古詩詞的身影。學情分析:學生有了一定的鑒賞能力,但在在把握情感上還不注重細節(jié)。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學習賞析詩歌時,從景物描寫入手,體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好處。2、在朗讀、比較中品味詞的意境,引導學生品味離別詩在情感上的細微差別。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⒈感受詩人毛澤東的寬廣胸懷,認識人生的價值。⒉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濃厚興趣,豐富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積累和情感世界。教學重點了解送別詩常見的表達內容,(抓意象)提高詩詞鑒賞能力。教學難點品味毛澤東這首詞中所蘊含的真摯情感。教學方法1、誦讀法,通過誦讀把握情感。2、通過比較閱讀,掌握古代送別詩常見的表達內容。3、通過比較、分類等方法深入品味詩歌。鍛煉學生知識遷移能力。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東方紅》中有這樣的歌詞“毛主席愛人民,他為人民謀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笔前。嗣裆钌畹貝鄞魉?。我想知道你們心目中的毛澤東形象是怎樣的?能否結合你已有的知識來談談。引出學生的認識(《沁園春·長沙》、《沁園春·雪》)(同學們順利地背出,很有感情。)二、走近作者(幻燈片)偉人毛澤東:1925年10月,毛澤東在苦苦尋求救國之路,寫下了《沁園春·長沙》,提出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重大社會課題,1936年2月,他寫下了《沁園春·雪》,作出了“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偉大歷史結論。兩首詞詞牌相同,結構相同,主旨相承。毛澤東發(fā)出了超越歷史的宣言,展示了對革命事業(yè)的堅定信念和雄豪膽識。毛澤東(1893-1976),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教師:無論是從毛澤東詩歌中認識毛澤東,還是從歷史書上了解毛澤東,感受到的毛澤東形象是相同的。他有包納天地的胸懷,有為天下人民謀幸福的氣度,始終思考的是國家民族的命運。充滿豪情壯志。然而,作為凡人,毛澤東也有他溫情的一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近作為凡人的毛澤東,一起來傾聽偉人的柔情?!顿R新郎·別友》,毛澤東1923寫給夫人楊開慧詞。請同學注解,了解寫作背景。展示資料。(幻燈片)詞作于1923年11-12月間,無副標題。1920年冬,楊開慧與毛澤東在長沙結婚,翌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共湘區(qū)委會建立,毛澤東親任書記,楊開慧亦于是年入黨,在湘區(qū)委協助工作,1922年生長子岸英。1923年4月毛澤東調中央工作,告別長沙,赴上海;是年夏楊開慧亦去上海。6月毛澤東去廣州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中央局委員、中央局秘書。會后復回上海。9月經武漢返長沙。楊開慧亦返長沙,11月生次子岸青。剛剛生產不久,毛澤東奉中央通知,由長沙到上海,再轉廣州,準備參加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首詞就寫于此時,最早發(fā)表于1978年9月9日《人民日報》。三、誦讀感悟,解決字音詞義。⒈學生自己練習誦讀。⒉請若干學生朗讀,并作評價。四、賞析文本㈠整體感知教師:這首詞描述了怎樣的場景?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試用一兩句話來概括。學生討論鑒賞。過渡:同學們感知的到位與否我們就要結合這首詞具體內容和意境來探討了。㈡比較閱讀探究文本:1、學生探討這首詞與柳永的《雨霖鈴》的異同。(提示:從內容(意象)、手法、情感等角度比較兩首詞的異同之處。)(幻燈片)《雨霖鈴》

——柳永(幻燈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里,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學生探討得出答案:相同點:兩首詩都選擇了凄冷的意象,都融情于景,都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方法。不同點:《賀新郎》不僅抒發(fā)了兒女情長,還通過想象,運用比喻,借助有氣勢意象,抒發(fā)了革命豪情。使得整首詩哀而不傷。《雨霖鈴》則只有纏綿的兒女之情,讓人讀完之后滿心惆悵。2、學生探討這首詞與周杰倫的《菊花臺》的異同。(提示:從內容(意象)、手法、情感等角度比較兩首詞的異同之處。)(幻燈片)菊花臺周杰倫(幻燈片)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慘白的月彎彎勾住過往夜太漫長凝結成了霜是誰在閣樓上冰冷地絕望雨輕輕彈朱紅色的窗我一生在紙上被風吹亂夢在遠方化成一縷紗隨風飄散你的模樣菊花殘滿地傷你的笑容已泛黃花落人斷腸我心事靜靜淌北風亂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斷徒留我孤單在湖面成雙花已向晚飄落了燦爛凋謝的世道上命運不堪愁莫渡江秋心拆兩半怕你上不了岸一輩子搖晃誰的江山馬蹄聲狂亂我一身的戎裝呼嘯滄桑天微微亮你輕聲地嘆一夜惆悵如此委婉學生探討得出答案:相同點:作者將主觀情感融入意象中,融情于景,都書寫了情人之間的離情。不同點:此首歌詞更多一些悲憤、滄桑感。

五、知識拓展:同是書寫離別之情,由于作者經歷不同,創(chuàng)作背景不同,詩詞所要表達的情感不同。請同學們體會一下幾首離別詩的情感,看看能不能從中找到規(guī)律——(幻燈片打出幾首詩)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學生賞析后教師明確:表達戀戀不舍,依依惜別或相思之情。(詩的前兩句寫送別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氣氛。浥,濕潤的意思??蜕崾橇b旅者的伴侶,楊柳是離別的象征,它們通常和離愁別恨聯結在一起而呈現出黯然銷魂的情調。今天由于朝雨的灑洗而別具明朗清新的風貌:清朗的天宇,潔凈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綠的楊柳。這是一場深情地離別,而非“黯然銷魂”的離別。詩句中的“輕塵”、“青青”、“新”等詞語輕柔明快,加強了輕快富于希望的情調,以樂景襯摯情。這首詩精心選擇了離別的典型場景—雨后柳色青青的渭城來烘托氣氛,并剪取餞行宴席即將結束時的勸酒詞來抒情達意:離別的依依不舍、深情體貼的叮嚀及殷殷祝愿,化作一句“再干了這一杯吧,出了陽關,可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雙方的惜別之情在這一瞬間達到了頂點,強烈而深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學生賞析后教師明確:詩作內容以叮嚀、稱頌、勸慰勉勵友人為主,兼抒別情。(第一句寫長安的城垣、宮闕被遼闊的三秦大地護持、拱衛(wèi),氣勢雄偉,點送別之地?!拔褰颉敝羔航奈宕蠖煽?,泛指蜀川,點杜少府即將宦游之地。自長安遙望蜀川,視線又為迷蒙風煙所遮,微露傷別之意。頷聯寫惜別之感,表達含蓄“跟你離別的意緒呀!”不直說,立刻改口轉折:“我和你一樣遠離故土,宦游他鄉(xiāng),這次別離又是客中之別,何必傷感呢!頸聯推開一步,奇峰突起鑄就千古名句:“只要四海之內有知己心心相印,就算遠在天涯,相隔千山萬水,但情感交流也如同近鄰一般?!痹娋湟幌幢嶂畱B(tài)。尾聯以勸慰作結。歧路,岔路也,古人送別常在岔路口處分手,往往把臨別稱為臨歧。無為,不要的意思。不要在臨別之時哭鼻子,抹眼淚,像小兒女那樣情意綿綿。)此外還有高適《別董大》及李白《贈汪倫》等。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注:王昌齡因不拘小節(jié)先后兩次被貶,一次被貶嶺南,歸來后任江寧丞,本詩寫作于此時,正值眾口交毀之際。幾年后被貶到更為遙遠的龍標。當時他的朋友辛漸從江寧到潤州(今鎮(zhèn)江)再到揚州,然后北上到洛陽(詩人的故鄉(xiāng))詩人和朋友在潤州的芙蓉樓分別。學生賞析后教師明確:借送別言志。這類送別詩以送別為題,但實際目的是借送別表達自己的志向或懷抱。(詩的首句寫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織成無邊無際的愁網。“入”字描摹出夜雨悄然而至的動態(tài)。夜雨增添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別離的氣氛。寒意彌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浸透在離人的心頭。(因離情滿懷而一夜未眠的情景自可想見)清晨,天色已亮辛漸將登舟北歸。使人遙望江北遠山,想到行人不久將隱沒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情油然而生,作者融情于景,將離情凝注在矗立于蒼茫平野之上的楚山之上,明寫山孤,實寫人孤。“玉壺”象征高潔清白的品質,王昌齡托辛漸給洛陽親友帶去的口信不是平安健康,而是傳達了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此外還有李白《夢游天姆吟留別》、陸龜蒙詩《別離》等。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學生賞析后教師明確:以送別為名,實為寫景或抒發(fā)其他情感。此外還有李白詩《渡荊門送別》。(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對象,楊萬里的這首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余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蓮葉無邊無際仿佛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坝橙铡迸c“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于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后實的效果,讀過之后,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詩題名為送別,但全詩卻無別意,在形象的描寫中流露出對景物的喜愛之情。)教師:歷史的車輪已經滾滾馳進二十一世紀,人們的情感交流形式越來越趨向于直接與直觀,從書信到電話,到上網。很少有人在送別時會送一首詩?,F代人的交流形式越來越趨向于直接和功利,但這并不能否定送別詩的魅力。送別詩可以讓事實說話,讓我們看到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種人群的情感表達方式,看到人際交往、人類文明歷史發(fā)展軌跡,看到一個民族情感的傳統(tǒng),看到語言表達、情感交流方面的技巧和特色。而且,送別詩也經常出現在我們的高考試卷上,所以,我們必須進一步理解了送別詩。六、體驗與運用(要求:三個備選方案,題目4為必做題,題目1、2和3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任選其一。)1、東寫給楊開慧的其他詞作,并與《賀新郎》比較?!队菝廊恕ふ砩稀芬痪哦荒甓褋碚砩铣詈螤睿7ɡ?。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曉來百念都灰燼,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詞的上闋寫的是詩人自己的離愁別緒。起句以自問自答的形式表現了愁苦之多,“江海翻波浪”,形象的比喻流露出作者內心的愁緒。接著兩句寫詩人因愁苦而輾轉反側,只好披衣、起坐、仰望星空數星星,“寂寞”“寒”等形容詞透露出作者寂寞、孤獨的處境和對楊開慧的深情思念。下闋抒發(fā)的是對離人的思念之情?!皶詠戆倌疃蓟冶M,剩有離人影”,這是化用了王實甫《西廂記》中的名句“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天上的寒星隨著天亮而逝去,在詩人眼中只留下了離人清晰的身影。百念成灰的時刻,剩下的就只有對離人的思念了。當詩人將視線轉向西邊的天空時,一鉤殘月漸向西落。古時常用月圓表示親人的團聚,而用月殘來表現親人的離別。如今,面對著西沉的殘月,怎能不讓人傷心而流淚呢?一個“流”字,形象生動,不僅刻畫出月亮西沉的動態(tài)美,而且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對“拋眼淚”的議論。總之,《虞美人·枕上》一詞用詞精當,比喻巧妙,描寫、議論與抒情有機結合,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愛人楊開慧的深沉的思念。)2、其他詩詞相比,同是寫別離,有何異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