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真題_第1頁
2019上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真題_第2頁
2019上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真題_第3頁
2019上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真題_第4頁
2019上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真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在教師資格考試結束了很多考生都想看看題目的答案,更多對于教師資格證真題盡在中華考試網,下邊中華考試網小編為你整理了2019上半年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如下:注意事項: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請按規(guī)定在答題卡上填涂、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題3分,共30分)幼兒園的兩重擔務()。保教幼兒和服務家長看護幼兒和服務家長培育習慣和傳達知識保育和教育幼兒答案:A。保教幼兒和服務家長2.幼兒仔細完好的聽完老師講的故事,這一現象反應了幼兒注意的什么特色()注意的選擇性注意的廣度注意的牢固性注意的分派【答案】C。解析:此題考察學前少兒注意的發(fā)展。注意的牢固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動范圍內所保持的時間長短,幼兒仔細完好的聽完老師講的故事,說的是注意的牢固性。故此題選D。小紅知道9顆花生吃掉5顆,還剩4顆,卻算不出“9-5”等于多少說明小紅的思想擁有()詳細形象性抽象邏輯性直觀動作性不行逆性【答案】A。解析:此題考察學前少兒思想發(fā)展。幼兒期間典型的思想方式是詳細形象思想,需要借助詳細的形象事物或事物的表象進行思想,幼兒知道九顆花生吃了五顆,還剩四顆,這說明幼兒可以借助詳細的事物進行思想,可是還不可以運用邏輯運算思想。故此題選A。4.依據布魯姆等人教育目標分類的看法,“認識青蛙的生長發(fā)育過程”屬于()。感情目標認知目標動作技術目標行為目標【答案】B。解析:此題考察第六章教課活動的組織于實行中的三維目標。教課目的分類理論是20世紀50年月以布魯姆為代表的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的,在這個理論系統(tǒng)中,布魯姆等人將教課活動所要實現的整體目標,分為認知感情,心理運動等三大領域,

并從各個領域的最后目標出發(fā),確定了一系列目標序列,將認知領域的目標分為識記、理解、運用、解析、綜合和評論六個層面。題中“認識”是查察幼兒的認知技術,所認為認知目標。

故本題選B。陽陽一邊用積木搭火車,一邊小聲地說:“我要快點搭,小動物們立刻就來坐火車了”,這說明幼兒自言自語擁有的作用是()感情表達自我反省自我調治信息溝通【答案】A。解析:此題考察學前少兒語言的發(fā)展。自言自語是幼兒語言從外面向內部轉變中的一種過渡形態(tài)。資猜中幼兒的自言自語,并不是在于其余人溝通,而是一種感情表達。故此題選A。人體各大系統(tǒng)中,發(fā)育最早的是()。淋巴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答案】C。解析:此題考察學前少兒的身體發(fā)展規(guī)律。神經系統(tǒng)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調治系統(tǒng),其其各器官各系統(tǒng)在神經系通通一調治和支配下協(xié)調地進行各種生理活動,神經系統(tǒng),由中樞神經和四周神經兩部分組,成渾身各系統(tǒng)各器官發(fā)育中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處于領先地位。故此題選C。7.教師平時在班級設置很多活動區(qū)供給多層次的活動資料,讓幼兒自選,這依據的心理發(fā)展原則是()。階段性原則社會性原則操作性原則差別性原則【答案】D。解析:本體考察第四章環(huán)境創(chuàng)辦與第一章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原則。個體差別性是指少兒在發(fā)展,擁有整體共同特色的前提下,每個少兒的身心發(fā)展在表現形式內容和水平方面都擁有獨到之處,教師供給多種層次的活動資料,讓幼兒自選就是為了知足幼兒的不同樣需要。故此題選D。幼兒教師要能接住幼兒拋來的“球”,并用適合的方式把“球”拋回給幼兒,讓活動能持續(xù)下去,這里所表現的教師角色()幼兒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幼兒學習活動的管理者幼兒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幼兒學習活動的合作者【答案】D。解析:此題考察綜合素質中的教師觀,資猜中幼兒老師作為幼兒的伙伴與幼兒一同進行游戲是幼兒學習的合作者。故此題選D。以下對于幼兒美術教育的做法中,不正確的選項是()。支持幼兒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獨到感覺出示范畫讓幼兒模擬激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現美為幼兒的美術創(chuàng)作供給豐富的資料9.【答案】B。解析:此題考察第二章學前教育原理中《3~6歲少兒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知識點,藝術教育的目標是幼兒能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在美術教育活動中,不建議老師出示范畫讓幼兒模擬不利于幼兒創(chuàng)辦性的發(fā)展。故此題選B。10.芳芳數積木,花花問他有幾塊三角形,芳芳點數:“1、2、3、4、5、6,6個三角形”,花花又給他四塊,問她現在有多少塊三角形積木芳芳邊點數邊說:“1、2、3、4、5、6、7、8、9、10,我有十塊啦!”就數學領域而言,以下哪一條最切近芳芳的近來發(fā)展區(qū)()認識和命名更多的幾何圖形默數,接著數等計數能力以一一對應的方式真實之內的物體,并說出總數經過實物操作進行十之內加減法的運算能力【答案】B。解析:資猜中幼兒當前還處于一一對應點數的狀態(tài),并且每次都是重新點數,所以下一個比較切近的目標是默數,接著數等計數能力。故此題選B。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題15分,共30分)列出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實行要求并分別舉例說明?!队變簣@教育指導大綱(試行)》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供給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知足他們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取有利于身心發(fā)展的經驗幼兒園課程內容選擇的生活化《大綱》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色和認識規(guī)律,的內容要有機聯系,互相浸透,著重綜合性、興趣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比方:課程內容的安排可依據節(jié)日次序睜開,或許依據季節(jié)、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來組織等。

各領域幼兒園課程資源利用的生活化陶行知先生主張“社會即學?!?,認為學前教育機構的教育不可以限制于狹窄的教室,讓幼兒回歸大自然、大社會的懷抱。比方:主題活動“春季”,教師可利用春季的樹木、風景變化等自然資源組織活動;幼兒園中組織“安全防火活動”,可利用幼兒家長的職業(yè)進行課程組織。

應幼兒園課程教課實行的生活化依據幼兒的年紀特色,將豐饒教育意義的生活內容歸入課程領域,課程實行中教師應提倡為幼兒創(chuàng)辦多種多樣的生活化學習情境,增強教育同生活的聯系,學前少兒在各種情境中的經驗加以整合。比方:供給豐富的資料與玩具、人際關系、操作探究中獲取各種經驗。又如:為了認識秋季的變化,教師組織主題活動“金色的秋季”,率領幼兒到戶外摘果實、撿樹葉活動知足幼兒的探究心理,真實認識秋季的特色。教師可以從哪些方面察看幼兒的注意能否集中【參照答案】注意的集中性,不單指在同一時間內各種相關懷理活動齊集在其所選擇的對象上,并且也指這些心理活動“深入于”該對象的程度。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察看幼兒的注意能否集中:察看幼兒在集體教育活動和游戲中的注意種類、注意保持的時間、和注意發(fā)生時的行為表現。注意種類:注意分為無心注意和存心注意兩種。無心注意:無預約目的且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它主要受刺激物自己特色的影響,包含刺激物的強度、新異性、運動變化及比較關系等。存心注意:有預約目的并且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當主體對活動有明確的目的,并擁有堅毅的意志和抗攪亂能力時,能保持較高水平的存心注意。幼兒漸漸學習一些注意方法。幼兒注意的紛雜性減少,變得更專一,更能獲守信息。(2)注意保持的時間:在優(yōu)秀的教育環(huán)境下,3歲幼兒能集中注意3~5分鐘,4歲幼兒能集中注意10分鐘,5~6歲幼兒能集中注意15分鐘左右,假如教師組織得法,5~6歲幼兒可以集中注意20分鐘。注意發(fā)生時的行為表現:①適應性運動。幼兒在注意某一對象時,平時會形成有利于指向和集中的動作和狀態(tài)。如,注意聽時的“側耳聆聽”,注意看時的“目不斜視”,注意想時的“聚精會神”。②沒關運動停止。當注意發(fā)生時,幼兒會停止與注意沒關的動作。比方,當幼兒注意聽講時,會停止小動作或不再低聲私語,表現得特別專注和沉寂。③生理運動變化。注意發(fā)生時,幼兒的呼吸會變得稍微和遲緩,并且呼吸時間也發(fā)生變化,平時是呼得更長、吸得短促。教師可以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察看幼兒在進行各種環(huán)節(jié)的活動時能否可以依據老師的要求順利進行。三、闡述題(本大題1小題,20分)13.幼兒園集體教課活動和游戲的涵義分別是什么(4分)試述二者的差別與聯系。(16分)【參照答案】《二者的含義:幼兒園集體教課活動是指全班一同進行的活動形式。這類活動的特色是集中性和一致性,即活動是全員參加的,并有一致的活動目標和活動要求。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內容;游戲是幼兒對生長的適應,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色;游戲是幼兒的自覺學習。對幼兒來說,游戲不只是是一種消遣,仍是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是一種自覺的學習,擁有:學習目標是隱含的,學習方式是耳擩目染的,學習的動力來自幼兒內部的特色。差別與聯系:差別①活動中的主體不同樣。游戲中幼兒是游戲的主人、是活動的真實主體,幼兒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磋商自己的活動,教師更多起到的是察看者和指導者的作用。而集體教課活動是在教師的指引與支持下所進行的教課活動,教師的參加支配程度相對更高。②活動的形式不同樣。集體教課活動是在教師的指引下有目的、有計劃、全體幼兒在同一時間所進行的活動,擁有集中性和一致性的特色。而游戲中幼兒的活動是自主的,可以經過集體的形式進行,也可以是以小組或個其余形式組織。聯系①教育目的一致。游戲的內容與目的要圍繞教課的目標進行,教師要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的快樂體驗與教課目的的實現有機一致。所以,教師既要熟習游戲的理論,認識幼兒身心發(fā)展水平、年紀特色、興趣愛好,又要找與之相適合的教課活動,并與游戲聯合在一同。②二者互為增補。游戲是順利睜開集體教課活動的“溫床”,集體教育活動又能提高和牢固少兒的知識經驗。所以,教師在進行教課活動時要表現“寓教課于游戲活動”之中的教育理念;在課程游戲化的大背景下,幼兒園的游戲活動可以協(xié)助集體教課活動,或許集體活動用游戲的方式來睜開;也可以用游戲活動作為集體活動后的延長,讓游戲活動與集體教課活動有效連接起來。四、資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題20分,共40分)資料:教師出示餅干盒,問亮亮里面有什么,亮亮說“餅干”。教師翻開餅干盒,亮亮發(fā)現里面裝的是蠟筆。教師蓋上蓋子后再問“欣欣沒有看過這個餅干盒,等一會兒我要問欣欣盒子里面裝的是什么,你猜她會怎么回答”亮亮很快就說:“蠟筆”。問題:亮亮更可能是哪個年紀班的幼兒(6分)你判斷的依據是什么(14分)【參照答案】(1)亮亮更可能是幼兒園中班的幼兒。一方面,4歲左右的幼兒還不可以很好的將自己的看法和他人的看法劃分開,認為他人想的和自己所知覺到的同樣,所以會出現錯誤信念;另一方面,從幼兒思想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幼兒對事物的判斷經常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慮問題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所以資猜中亮亮的表現更偏向于中班幼兒。①亮亮的行為表現錯誤信念。錯誤信念是指向少兒描繪一個故事情形(平時故事中主人公的信念與事實不符合),此后主試向少兒發(fā)問,看少兒能否能推斷出主人公的真實信念。資猜中的亮亮知道盒子里面裝的是蠟筆,可是欣欣是沒有見過的,也就意味欣欣不知道盒子里面裝的是蠟筆,當老師問亮亮,欣欣認為盒子里是什么時,亮亮卻直接說“蠟筆”。說光光亮不可以夠正確判斷他人的內心想法。表現了錯誤看法的特色。②亮亮的行為表現以自我為中心自我為中心是指少兒在前運算階段(2~7歲)只會從自己的立場與看法去認識事物,而不能從客觀的、他人的立場和看法去認識并判斷事物。資猜中的亮亮經過教師翻開餅干盒知道了資料是蠟筆的形象,表現了詳細形象思想的特點,符合中班幼兒的思想特色。同時亮亮將自己對盒子中詳細資料的認知等同于欣欣的認知,表現了沒有站在欣欣的角度思慮問題的特色。說了然自我為中心的特色。15.在睜開“燒烤店”游戲前,大一班的李老師加班加點為幼兒準備了燒烤架、燒烤夾,以及各種傳神的“魚丸”“臘腸”等食材:大二班王老師沒有直接投放資料,而是與幼兒商量,并支持他們自己去找尋、采集所需資料,幼兒游戲情形分別見圖1(大一班)和圖2(大二班)問題:哪位教師的做法更適合(4分)(2)請分別對兩位教師的做法進行評析。(16分)【參照答案】大二班王老師的做法更適合。原因以下:資猜中“燒烤店”的游戲屬于角色游戲,大班幼兒角色游戲處于合作游戲階段,喜愛與伙伴一同游戲,能按自己的夢想主動選擇并有計劃的游戲。資猜中大一班的老師固然專心準備了游戲資料,可是沒有考慮到幼兒的自主性,限制了幼兒在游戲中想象力的發(fā)展,所以是不適合的。大二班王老師沒有直接投放資料,

而是與幼兒商議、支持他們去找尋和采集資料的做法更符合大班幼兒角色游戲的特色,所以王老師的做法更適合。①李老師的做法不適合。第一,游戲是幼兒在設想的情形下反應現實生活,詳細表現為以物代物、以人代人。大一班的李老師在游戲時為幼兒準備的資料太傳神,不利于幼兒想象力的發(fā)展。其次,游戲的實質屬性是自主性,游戲中的資料應當依據幼兒的興趣來供給。大一班的李老師沒有認識幼兒的想法而是直接為幼兒來供給資料符合幼兒游戲自主性的特點的要求。最后,李老師投放的資料過于傳神,缺乏了可探究性和可操作性,不利于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②王老師的做法適合,符合大班幼兒角色游戲的特色,有利于幼兒游戲的開展。第一,王老師的做法有利于發(fā)揮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性,同時可以培育幼兒的獨立性。資猜中,王老師與幼兒商議、支持他們自己去找尋,采集所需資料的做法可以使幼兒更主動踴躍的參加游戲中,同時經過自己找尋資料的方式可以培育幼兒的獨立性。其次,王老師的做法可以激發(fā)幼兒參加游戲的興趣,同時激發(fā)幼兒在游戲中更好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辦力。資猜中王老師并無直接選擇自己認為比較適合的資料,而是讓幼兒自己找尋,可以使幼兒勇敢的聯合生活經驗并且睜開想象,從生活中挖掘和發(fā)現適合的資料進行游戲。最后,王老師的做法符合活動區(qū)資料投放的啟迪性、操作性、探究性的要求。資猜中王老師讓幼兒自行找尋的資料,如樹葉、簽子等均來自于生活中,風趣、可變、可操作,不單符合大班幼兒的年紀特色,同時也可以讓幼兒自主地進行設計制作。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0分)16.近來,大三班很多小朋友用大大小小的紙盒制作小汽車等物件,馬老師發(fā)現,制作的汽車裝修不太同樣,但構造差不多,經常只有車廂、車輪、車燈等。馬老師認為可以依據這類狀況生成一個“汽車”主題活動,引起幼兒的深度學習。請幫助馬老師設計“汽車”主題活動。要求:寫出主題活動的總日標。(8分)圍繞主題設計三個子活動。寫出此中一個子活動的詳細活動方案,包含活動名稱、目標、準備和主要環(huán)節(jié)。(14分)(3)寫出其他兩個子活動的名稱、目標。(每個活動4分,共8分)【參照答案】活動名稱:大班主題活動《小汽車》【活動總目標】感情目標:喜愛察看生活中各種各種的汽車,萌生對于著手操作的興趣。技術目標:可以采納多種形式,可以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設計不同樣造型的小汽車。認知目標:知道生活中有不同樣種類的汽車,并認識各種各種小汽車的特色。子活動一大班藝術領域美術活動《我的小汽車》一、活動目標感情目標:喜愛進行美術繪畫活動,愿意與伙伴分享自己設計的小汽車造型。技術目標:可以勇敢想象,有創(chuàng)意地設計出自己喜愛的小汽車造型。認知目標:認識汽車有各式各種的造型,知道不同樣汽車的造型特色。二、活動重難點活動要點:認識生活中有多種多樣的小汽車,并知道各種汽車的造型特色。2.活動難點:踴躍參加繪畫活動,勇敢發(fā)揮想象,設計不同樣的汽車造型,并用畫筆表現出來。三、活動準備經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察看過各種各種的汽車。物質準備:紙張若干、畫筆若干、各式各種汽車造型的圖冊。四、活動過程(一)導入——音樂導入教師率領幼兒歌唱歌曲《我的小汽車》,激發(fā)幼兒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并引出活動主題。教師總結:兒歌中的小汽車開進了我們活動室,請小朋友們來歡迎小汽車和它的小伙伴們。(二)基本部分教師出示各種造型的汽車圖冊,幼兒仔細察看,聯合幼兒生活經驗,指引幼兒總結各種汽車的造型特色,整體感知“小汽車”的繪畫特色。師: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在生活中都見到過什么樣的汽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