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復(fù)習(xí):貞觀君臣論治 課件37張_第1頁
高考文言文復(fù)習(xí):貞觀君臣論治 課件37張_第2頁
高考文言文復(fù)習(xí):貞觀君臣論治 課件37張_第3頁
高考文言文復(fù)習(xí):貞觀君臣論治 課件37張_第4頁
高考文言文復(fù)習(xí):貞觀君臣論治 課件37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考文言文復(fù)習(xí)年份卷別選篇及體裁、字?jǐn)?shù)文本情境題號考點素養(yǎng)要求2021·Ⅰ《通鑒紀(jì)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史論659字選文主要寫了唐太宗虛心采納臣下諫言,在減輕徭役、任用廉吏、賞罰有度等方面均有政績。10以斷句為載體,綜合考查對實詞、虛詞、句意的理解①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揣摩具體語境中關(guān)鍵字詞的含義,體會文言文言簡義豐的特點,感受個性鮮明的民族脊梁,增強文化自信。②通過閱讀古文,了解古今詞義的發(fā)展變化,構(gòu)建文言知識體系。③識記古代文化常識,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理解文中人物傳遞的人文價值,從而構(gòu)建當(dāng)代青年應(yīng)有的正確三觀。11古代文化常識12判斷文意概括、分析正誤13運用相關(guān)文言知識,準(zhǔn)確、通順地將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4篩選并歸納信息要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2021·Ⅱ《通鑒紀(jì)事本末·祖逖北伐》紀(jì)事本末體史書653字選文主要寫了東晉初年由祖逖領(lǐng)導(dǎo)的北伐。作為東晉初期著名的北伐將領(lǐng),祖逖身上展現(xiàn)了奮發(fā)努力、憂國憂民、敢于擔(dān)當(dāng)?shù)木瘛?0斷句/單選/3分11文化常識/單選/3分12文意概括分析/單選/3分13翻譯/二道句子/8分14篩選、歸納信息/主觀題/3分年份卷別選篇及體裁、字?jǐn)?shù)文本情境題號考點素養(yǎng)要求2020·Ⅰ《明史·左光斗傳》史傳600字選文主要寫了左光斗為官正直,因彈劾魏忠賢而遭受陷害。10以斷句為載體,綜合考查對實詞、虛詞、句意的理解①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揣摩具體語境中關(guān)鍵字詞的含義,體會文言文言簡義豐的特點,感受個性鮮明的民族脊梁,增強文化自信。②通過閱讀古文,了解古今詞義的發(fā)展變化,構(gòu)建文言知識體系。③識記古代文化常識,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理解文中人物傳遞的人文價值,從而構(gòu)建當(dāng)代青年應(yīng)有的正確三觀。11古代文化常識12判斷文意概括、分析正誤13運用相關(guān)文言知識,準(zhǔn)確、通順地將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4篩選并歸納信息要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2020·Ⅱ《明史·海瑞傳》史傳595字選文主要寫了海瑞為官清廉、正直。詳寫了他“死諫”的情形以及去世后百姓悼念的盛況。10斷句/單選/3分11文化常識/單選/3分12文意概括分析/單選/3分13翻譯/二道句子/8分14篩選、歸納信息/主觀題/3分傳主文本①選文特點: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史傳作品,篇幅短?、谛形奶攸c:身份為人在前邊,

典型事件在后邊,

經(jīng)歷、官位多變,

品格教化文中見。③用語特點:精煉概括、文言高頻詞多備考策略1.掌握120個實詞和18個虛詞的基本用法,諳熟文言句式、詞類活用等文言現(xiàn)象,牢記古代文化常識。2.強化訓(xùn)練,掌握斷句和文言翻譯的基本方法。①采取閱讀未加標(biāo)點的文言文的方式,提高斷句和整體理解能力。②高考文言文考查的每一個知識點幾乎都能在課本中找到影子,因此復(fù)習(xí)首先要立足于課本,做好課內(nèi)知識的積累、梳理與運用;同時要多閱讀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作品,如《史記》、《古文觀止》、《資治通鑒》等。培養(yǎng)語感,增強理解能力,提升思維品質(zhì)。

[2021新高考I卷]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東宮顯德殿,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對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兩漢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給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為天子,所以養(yǎng)百姓也,豈可勞百姓以養(yǎng)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為縣公,惟有功者數(shù)人不降。上與群臣論止盜?;蛘堉胤ㄒ越?,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搖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上聞景州錄事參軍張玄素名,召見,問以政道。對曰:“隋主好自專庶務(wù),不任群臣,群臣恐懼,唯知稟受奉行而已,莫之敢違。以一人之智決天下之務(wù),借使得失相半,乖謬已多,下諛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誠能謹(jǐn)擇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敗,以施刑賞,何憂不治!”上善其言,擢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賕,密使左右試賂之。有司門令史受絹一匹,上欲殺之,民部尚書裝矩諫曰:“為吏受賂,罪誠當(dāng)死。但陛下使人遺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鄙蠍偅傥奈湮迤芬焉细嬷唬骸芭峋啬墚?dāng)官力爭,不為面從,儻每事皆然,何憂不治?”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任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化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動則景隨矣。

節(jié)選自《通鑒紀(jì)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637字挖空訓(xùn)練

《通鑒紀(jì)事本末》是南宋袁樞編輯的紀(jì)事本末體史書,也是中國第一部紀(jì)事本末體史書。

史書主要有兩大體裁,一是紀(jì)傳體,一是編年體。這兩種體裁各有優(yōu)勢,缺點也很明顯。前者往往容易出現(xiàn)內(nèi)容重復(fù)的現(xiàn)象,描述發(fā)生在同時期的事件時,很難體現(xiàn)出相互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后者雖然時間概念很強,但是很破碎。因此后來便出現(xiàn)了另一體裁,取兩家之長,補兩家之短,形成了很獨特的敘述方式,這就是紀(jì)事本末。是先將重要的事件分門別類,形成獨立的篇章,然后按照時間順序,詳述事件發(fā)生的原因、過程和結(jié)果。“本末”這個詞,原意是指樹的根和梢?!抖Y記·大學(xué)》中說:“物有本末,事有始終?!币馑际侨魏问挛锒加兴钠鹪春蜌w宿。

袁樞很喜歡讀《資治通鑒》,但是“苦其淵博”,也就是說雖然覺得寫得不錯,但內(nèi)容太雜。于是他就“區(qū)別其事,而貫通之”,把同一事件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從不同的時期里提出來,然后連貫敘述成一個整體。他把各個事件的敘述合在一起成書,因為書的內(nèi)容來自于《資治通鑒》,便取名為《通鑒紀(jì)事本末》。這部作品共42卷,記錄了239件事,時間可上溯至三家分晉,下至后周世宗時期。

[2021新高考I卷]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東宮顯德殿,→唐高祖李淵武德九年(626年)秋天八月的甲子日,太宗在東宮顯德殿登上皇帝之位,唐高祖: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69歲),字叔德。唐朝開國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9年)武德:武德(618年—626年)是唐高祖李淵的年號,也是唐朝的第一個年號。唐朝使用武德這個年號一共9年。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年號: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jì)年的一種名號(亦表示年份)。一般由君主發(fā)起。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后首創(chuàng)年號。始創(chuàng)年號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nèi)訌?fù)鈶n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應(yīng)用星象五行生肖時間紀(jì)年紀(jì)月紀(jì)日紀(jì)時(地支)十二時辰:子時(23點-1點)一個時辰=兩個小時甲子:干支紀(jì)日。干支順序為第1個。古代以六十年為一個甲子。用十干和十二支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六十年輪一遍,周而復(fù)始。

[2021新高考I卷]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東宮顯德殿,高祖、太宗:古代帝王的廟號。是中國君主死后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于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周朝到秦朝,廟號一度被廢止了近千年之久,漢朝時期逐漸恢復(fù)廟號制度,隋以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有的君主死后會有多個廟號,這是追尊、改謚等原因造成的。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漢太宗、唐太宗、宋太宗等

[2021新高考I卷]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東宮顯德殿,即:登上,走上?;实鄣俏唬菏芏U、登基、登極、御極、踐極、踐祚(踐阼)、嗣位、禪讓(退讓)①受禪:也稱禪讓制,中國上古時期推舉部落首領(lǐng)的一種方式。即部落各個人表決,以多數(shù)決定。相傳堯為部落聯(lián)盟領(lǐng)袖時,四岳推舉舜為繼承人,堯?qū)λ催M行三年考核后,使幫助辦事。堯死后,舜繼位,用同樣推舉方式,經(jīng)過治水考驗,以禹為繼承人。②禪讓:是指統(tǒng)治者生前把首領(lǐng)之位讓給別人,“禪”意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薦”,“讓”指“讓出帝位”。例:626年,唐高祖李淵禪讓給兒子唐太宗李世民,自為太上皇。

[2021新高考I卷]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東宮顯德殿,東宮:指太子,因太子居?xùn)|宮(出自必修五《陳情表》(李密)“猥以微賤,當(dāng)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2020新高考I卷)B.東宮是古代皇家宮殿的稱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宮,文中用來借指太子。李世民本非太子,他通過玄武門政變殺害了原本的皇儲李建成,逼迫李淵禪位。因為當(dāng)了太上皇的李淵一直占據(jù)著皇宮,所以李世民是在東宮顯德殿登基的,并且一直在東宮上朝,直到貞觀三年才入主皇宮。東宮即皇太子:儲貳:亦作“儲二”,太子。

嫡出(嫡長子繼承制):正妻所出,與庶相對

庶出:①庶,旁支也(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姬妾,或者非正妻的嬪妃所生的孩子叫庶出。)②庶:眾多(庶務(wù):各種政務(wù);各種事務(wù)/富庶:物產(chǎn)豐富,人口眾多)③庶幾:表示希望的語氣詞,或許可以

相近、差不多

三國及晉時稱賢人為「庶幾」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太上皇加強宗室:是中國等亞洲文化圈國家,對君主父系男性血親的稱呼。歷代皇族稱宗室,通常以與皇帝的父系血緣親疏關(guān)系來確定是否列入宗室之列,歷代就此規(guī)定不一。歷代均專設(shè)官衙來主管宗室事務(wù),如“大宗伯”、“宗正”、“宗正寺”、“宗人府”等。再從:次于至親而同祖的親屬關(guān)系叫從。又次一層,同曾祖的親屬關(guān)系叫再從。三從弟:族兄弟,同一高祖不同曾祖的同輩人之間互稱為族兄弟。唐代以后又稱之為三從兄弟。同一天祖不同高祖的同輩人之間則互稱為四從兄弟(親同姓)。例:李白的《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同曾祖的親屬關(guān)系同高祖所出的兄弟即使閱世未深的青年悠閑舒緩,不慌不忙全皇族子弟為:被王:封王封德彝yí對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兩漢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給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倍啬溃菏埂押煤湍谰抛澹悍褐赣H屬,具體所指,說法不一。例: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己身、子、孫、曾孫、玄孫。十族:第十族是門生朋友。方孝孺被誅十族,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之人。封:封賜眾多的土地、田宅

爵命:封爵受職爵:①爵位:公、侯、伯、子、男

②酒杯:爵、觴(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歸去來兮辭》)、尊/樽(金樽清酒斗十千《行路難》)封德彝yí對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兩漢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給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崇:高(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蘭亭集序》)力役:勞力仆役示:給……看(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頗藺相如列傳》)至公:最公正;極公正→封德彝回答道:“太上皇親使皇親國戚友好和睦,大肆分封宗室,自東西漢以來都沒有如此之多。封給的爵位已經(jīng)很高,又多賜給勞力仆役,這恐怕不能把自己的大公無私給天下人看吧!”上曰:“然。朕為天子,所以養(yǎng)百姓也,豈可勞百姓以養(yǎng)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為縣公,惟有功者數(shù)人不降。上與群臣論止盜。然:①……的樣子(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記》)

②成語:不以為然(然:是、對。不認為是正確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不以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對人或事抱輕視態(tài)度)聯(lián):第一人稱(寡人、不轂、余、吾、予、仆)所以:用以,用來養(yǎng):養(yǎng)護勞:使……勞苦(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降:(降低標(biāo)準(zhǔn)、身份、等級等)降格要求上曰:“然。朕為天子,所以養(yǎng)百姓也,豈可勞百姓以養(yǎng)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為縣公,惟有功者數(shù)人不降。上與群臣論止盜??h公:中國古代的一種封爵。隋朝時,開國縣公為從一品爵;唐朝、遼朝、宋朝時,開國縣公為從二品爵。→太宗說:“有道理。朕做天子,就是為了養(yǎng)護百姓,怎么可使百姓勞苦來養(yǎng)護自己的宗族呢!”十一月庚寅(初五),將宗室郡王都降格為縣公,只有幾位功勛卓著的人不降。皇上與群臣議論怎樣禁止盜賊。盜區(qū)別盜賊偷竊:①竊人之財猶謂之盜——《左轉(zhuǎn)》②備他盜(強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古義:強盜。指造反作亂的賊寇。例:后賊追至,王(王朗)欲舍所攜人——《世說新語》今義:小偷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搖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或:①有的人(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國也》)②副詞,有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重法:嚴(yán)酷的刑法禁:制止哂:微笑?!翱凇迸c“西”聯(lián)合起來表示“太陽西斜的時候,農(nóng)夫們結(jié)束了一天的辛勞,終于可以放松放松了。本義:心情輕松。引申義:微笑。再引申義:嘲笑。賦:賦稅

繁:繁多役:勞役

重:繁重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搖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貪求:永不滿足地追求饑:吃不飽、餓例: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國也》切身:指迫身,意為身為外界所迫不暇:沒有時間;來不及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宮賦》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搖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假暇瑕遐①介詞,憑借:假輿馬者\假舟楫者\善假于物也②動詞,借: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送東陽馬生序》空閑、閑暇本意是指玉上面的斑點,比喻人或事物顯露出來的缺陷、缺點或小毛病。白璧微瑕瑕不掩瑜遠: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歸去來兮辭》近:邇→聞名遐邇(形容名聲很大,遠近都知道)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顧①顧及②顧慮;考慮?!笮胁活櫦氈?jǐn),大禮不辭小讓?!而欓T宴》③不過,只是,表輕微的轉(zhuǎn)折?!崦磕?,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荊軻刺秦王》④回頭、回頭看?!A得倉皇北顧《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⑤拜訪。→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有人請求使用嚴(yán)酷的刑法來制止?;噬衔⑿χf:"老百姓去做盜賊的原因,是由于賦稅太多,勞役、兵役太重,官吏們又貪得無厭,老百姓的饑餓寒冷逼迫上身,所以就沒有時間顧及廉恥罷了。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搖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費:花費;耗費自:自然安:①副詞,怎么、哪里,表示反問→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馬說》②奉養(yǎng)?!率乘玻ジ覍R?,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③代詞,哪里。→項王曰:“沛公安在?”《鴻門宴》④安逸、舒服?!缓笾趹n患,而死于安樂也?!渡趹n患,死于安樂》⑤安全;安定;安穩(wěn)。→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我們應(yīng)當(dāng)去掉奢侈,節(jié)省開支,減輕徭役,降低賦稅,選拔和任用廉潔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們自然就不會去做盜賊了,哪里要用嚴(yán)酷的刑法呢!”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上聞景州錄事參軍張玄素名,召見,問以政道。海內(nèi)升平海晏河清光風(fēng)霽月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是形容雨過天晴時萬物明凈的景象,比喻開闊的胸襟和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天下太平。海內(nèi):四海之內(nèi);天下。古人以為我國四面環(huán)海,故稱國境以內(nèi)為海內(nèi)。→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路不拾遺:東西掉在路上沒有人撿走據(jù)為己有,形容社會風(fēng)氣很好。遺:給拾遺:座拾遺是一個古代官職,主要作用是撿起(皇上)遺漏的東西(政策決策失誤),隸屬諫諍機構(gòu)。例:杜甫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上聞景州錄事參軍張玄素名,召見,問以政道。外戶不閉:大門不用關(guān)閉。形容社會安定,秩序良好。夜不閉戶:指夜間睡覺不用關(guān)門。形容社會治安情況良好。名:名聲政道:施政的方略→從這以后,過了幾年,天下太平,東西掉在路上沒有人撿走據(jù)為己有,大門不用關(guān)閉,商人和旅客可以在野外過夜。太宗聽說了景州錄事參軍張玄素的名聲,召見他詢問施政的方略。對曰:“隋主好自專庶務(wù),不任群臣,群臣恐懼,唯知稟受奉行而已,莫之敢違。以一人之智決天下之務(wù),借使得失相半,乖謬已多,下諛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誠能謹(jǐn)擇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敗,以施刑賞,何憂不治!”自專:自作主張,獨斷專行→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莫:表否定,沒有人。表否定莫不弗毋亡否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否極泰來:是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zhuǎn)化。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對曰:“隋主好自專庶務(wù),不任群臣,群臣恐懼,唯知稟受奉行而已,莫之敢違。以一人之智決天下之務(wù),借使得失相半,乖謬已多,下諛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誠能謹(jǐn)擇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敗,以施刑賞,何憂不治!”決:決斷

務(wù):事務(wù)相半:各半;相等乖謬:荒謬反常

諛:阿諛奉承

蔽:蒙蔽亡①滅亡。今臣亡國賤俘《陳情表》②逃亡。懷其璧,從徑道亡?!读H藺相如列傳》③逃跑之人,逃兵。追亡逐北,伏尸百萬?!哆^秦論》④丟失。亡羊補牢/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過秦論》⑤通“無”,沒有。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愚公移山》對曰:“隋主好自專庶務(wù),不任群臣,群臣恐懼,唯知稟受奉行而已,莫之敢違。以一人之智決天下之務(wù),借使得失相半,乖謬已多,下諛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誠能謹(jǐn)擇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敗,以施刑賞,何憂不治!”陛:本義指可以借以登高的臺階,又特指帝王宮殿的臺階陛下:對天子的尊稱阼:大堂前東面的臺階,主人迎接賓客的地方

誠:①如果。誠能得樊將軍之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荊軻刺秦王》

②確實。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冻鰩煴怼贩秩危悍謩e擔(dān)任,分別交付對曰:“隋主好自專庶務(wù),不任群臣,群臣恐懼,唯知稟受奉行而已,莫之敢違。以一人之智決天下之務(wù),借使得失相半,乖謬已多,下諛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誠能謹(jǐn)擇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敗,以施刑賞,何憂不治!”高拱穆清高拱穆清把雙手高攏在袖中。比喻安坐而不須有所作為。今君高拱而兩有之,此臣所以為君愿也《史記·蘇秦傳》無為黃老老莊黃帝老子老子莊子1.指天;2.指清和之氣;3.謂太平祥和;海晏河清光風(fēng)霽月對曰:“隋主好自專庶務(wù),不任群臣,群臣恐懼,唯知稟受奉行而已,莫之敢違。以一人之智決天下之務(wù),借使得失相半,乖謬已多,下諛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誠能謹(jǐn)擇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敗,以施刑賞,何憂不治!”張玄素答道:“隋煬帝喜歡獨斷專行各種政務(wù),不愿意信任群臣,因此群臣恐懼,只知道接受命令遵照實行罷了,沒有人敢違抗他。以一人的智慧決斷天下事務(wù),即使能夠做到得失各半,荒謬反常也已經(jīng)很多了,加上君主被上上下下的人阿諛奉承所蒙蔽,不亡國還等什么!陛下如果能夠謹(jǐn)慎地選擇群臣,將政事分別交付給他們,自己安坐在朝廷上,朝廷上考核其成敗而施以刑法或者賞賜,如果能夠這樣,何必擔(dān)心天下治理不好呢?”上善其言,擢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賕,密使左右試賂之。有司門令史受絹一匹,上欲殺之,民部尚書裝矩諫曰:善:認為……好

擢:提拔賕:意為以財物枉法相謝也。賄賂之意。左右:近臣;侍從

試:試驗

賂:lù,賄賂有司:官吏的通稱。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②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出師表》門令史:掌管府門匹:①相配;相比;相當(dāng)。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②同類;友輩(儕、屬、倫、族、徒)③布帛等織物長度的計量單位。(衣服成套稱為襲)上善其言,擢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賕,密使左右試賂之。有司門令史受絹一匹,上欲殺之,民部尚書裝矩諫曰:“為吏受賂,罪誠當(dāng)死。民部尚書:隋文帝開皇三年(583)置為尚書省六部長官之一,由度支尚書改名。唐初沿置,高宗永徽元年(650)因避諱太宗皇帝世民名諱改稱“戶部”。避諱:王昭君/李賀/趙匡美-趙光美-趙廷美諫:在帝王做出錯誤選擇時直言規(guī)勸。誠:確實當(dāng)死:判處死罪。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dāng)死?!?/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