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塔機行業(yè)市場需求量及呈現趨勢分析_第1頁
中國塔機行業(yè)市場需求量及呈現趨勢分析_第2頁
中國塔機行業(yè)市場需求量及呈現趨勢分析_第3頁
中國塔機行業(yè)市場需求量及呈現趨勢分析_第4頁
中國塔機行業(yè)市場需求量及呈現趨勢分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塔機行業(yè)市場需求量及呈現趨勢分析

塔式起重機主要用于移動建筑工地上的設備、材料和預制件,一般在地面建筑開工后即進場,建筑封頂后逐步拆除,一般工期最短五六個月,平均工期兩年左右。從應用領域看,塔機適用于工期較長、需要大量瑣碎搬運工作的場景。

一、塔機行業(yè)市場需求量分析

塔吊下游需求主要分布在地產和基建,2017-2019年塔機進入復蘇階段,絕對量相對歷史高點仍較低。2005年塔機銷量突破1萬臺,2013年達到頂點6.37萬臺,2014-2016年連續(xù)大幅下滑,2016年銷量僅7000臺,甚至低于2004年水平,2017年以來塔機行業(yè)逐年復蘇,低基數下銷量連續(xù)高增長,2018年回升至2.3萬臺,增長109%左右,2019年行業(yè)銷量將超4萬臺,同比增長仍有70%以上。

塔機國內實際需求量連續(xù)翻番增長,絕對量達歷史平均水平??鄢C出口并加上塔機進口(進口量較少,每年幾十臺),從國內塔機實際需求量看,大致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2004-2006):國內需求1萬臺左右徘徊;第二階段(2007-2009):國內需求達到2.5-3萬臺規(guī)模;第三階段(2010-2013):“四萬億”刺激下,國內需求迅速增長,2013年達到頂點6.08萬臺;第四階段(2014-2016):“后四萬億”時期,國內需求量銳減,2016年降至4500臺左右,相對2013年高點降幅超90%;第四階段(2017-至今):國內需求逐年回暖,呈現低基數下的高增長,2018年國內需求在1.8萬臺左右,增長超109%;預計2019年2.8萬臺左右,增速超50%,與2004-2018年國內需求均值(2.65萬臺)相當。

《2020-2026年中國塔機行業(yè)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guī)劃報告》數據顯示:塔機使用壽命較長,截至2017年底,國內塔機保有量為39.4-42.7萬臺,中值41.1萬臺,考慮到2018、19年塔機國內銷售量分別為1.5萬臺、2.8萬臺左右,2019年底,國內塔機保有量將在44萬臺左右。

裝配式建筑帶動中大型塔機需求。裝配式建筑施工,塔機承擔建筑材料、施工機具運輸同時,還要負責PC構件(包括承重墻、窗洞、樓梯甚至梁)吊裝,因此在塔機選型、使用上有更高要求:(1)與傳統(tǒng)建筑施工方式相比,起重能力要求更高;(2)吊裝PC構件占用時間長,塔機利用率更緊張。

2016年全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為1.14億平,同比增長56.2%,占城鎮(zhèn)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為4.9%;2018年全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1.9億平,同比增長24.7%,占城鎮(zhèn)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9%。

2008-2012年塔機銷量增速和房地產施工面積增速保持高度的相關性,反映出國內塔機市場處于供需相對平衡狀態(tài)。2013年房屋施工面積增速16.1%,同比增加2.9pct,塔機銷量增速27.87%,同比增加33.9pct。

2014-2016年。塔機市場處于產能過剩時期,行業(yè)銷量始終保持兩位數的負增長。塔機市場的供需均衡應當保持在0.556臺/萬平方米。

裝配式建筑進入快速發(fā)展期,中大型塔機稀缺。裝配式建筑發(fā)展呈現出由點帶面、由東部逐步向中西部推廣的趨勢。目前,上海、北京、江蘇、浙江一帶的裝配式建筑占比較高分別達到80%、15%、25%、18%,絕大部分省份的裝配式建筑占比只有個位數,未來發(fā)達省份的成功經驗有望向全國推廣和復制。然而,當前塔機租賃市場存在中大型塔機供不應求的格局。

二、塔機行業(yè)呈現趨勢分析

1.中型塔機平頭化

隨著裝配式建筑不斷發(fā)展,塔機吊裝任務量不斷加大,需要同時作業(yè)的塔機數量持續(xù)增加,帶動平頭塔機快速發(fā)展。從結構上看,平頭塔機和尖頭塔機主要區(qū)別在于取消塔頭和拉桿結構,直接利用吊臂剛性結構支撐。

平頭塔機因其結構特征,往往不適用于大噸位吊裝。由于取消拉桿,吊臂剛性要求更高,因此吊臂重量往往比同級別尖頭塔機重5-15%,對于幅度較大的大型平頭塔機來說吊臂自重明顯增加,500噸米以上平頭塔機部件運輸和安裝難度大幅增加,因而平頭塔機更適用于中大型塔機。

裝配式建筑還對吊裝精度要求高,制動靈敏并具有良好的慢就位功能可保證吊裝質量、提高吊裝效率,裝配式建筑一般采用吊裝精度相對較高的平頭塔機。

2.大型塔機動臂化

與平臂塔機相比,動臂塔機在作業(yè)時,特別在大型結構件吊裝領域具有顯著優(yōu)勢。(1)動臂塔機抬升時吊臂傾角變大,因吊臂自重帶來的沖擊力矩較小,起重臂在理論上主要承受壓力,因此起重臂和塔身截面可以做到相對較?。唬?)大型動臂塔機采用“桿”結構,相對于平臂塔機“梁”結構穩(wěn)定性更好,吊臂結構占整機結構重比例更低,最大起重量更大,常規(guī)大型動臂塔機起重能力可達到30-100噸,適用于超大結構件吊裝場景;(3)此外,因吊臂自重帶來的附加力矩較小,因此平衡臂可做到相對較短,一般尾部回轉半徑在8到11米之間,對于超高建筑的群塔作業(yè),可以做到干擾最小;(4)并且,大型動臂塔機吊臂傾角在17到83度之間,由于動臂塔機變幅的舉高性,有效拓展的工作范圍相當于以吊臂長度為半徑的半球體空間,使得塔機安裝高度相對較低,同時可最大限度減少對施工場地區(qū)域外空間的侵占。

3.三大結構性能不斷強化

裝配式建筑發(fā)展帶來吊裝結構件大型化趨勢,除起重能力要求大幅提高,對塔機三大結構(起升、回轉、變幅)技術性能要求也不斷提高,特別是起升機構性能,對整體性能至關重要。從技術和使用兩個方面看,中型和中大型(150-500噸米)塔機起升機構都應采用直交圓柱齒輪減速器、L型布局、變頻調速,將成為未來發(fā)展趨勢。

此外,吊裝與吊運一個較大的區(qū)別在于精度控制,推動數字技術運用于塔機控制系統(tǒng),主要是對力矩限位、起重量限位、起升限位、回轉限位、變幅限位等實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