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共34張PPT)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62f88128fd720e1832838f40d75bb6/6762f88128fd720e1832838f40d75bb61.gif)
![第2課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共34張PPT)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62f88128fd720e1832838f40d75bb6/6762f88128fd720e1832838f40d75bb62.gif)
![第2課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共34張PPT)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62f88128fd720e1832838f40d75bb6/6762f88128fd720e1832838f40d75bb63.gif)
![第2課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共34張PPT)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62f88128fd720e1832838f40d75bb6/6762f88128fd720e1832838f40d75bb64.gif)
![第2課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共34張PPT)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62f88128fd720e1832838f40d75bb6/6762f88128fd720e1832838f40d75bb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人三問
漢武帝即位后,讓各地推薦賢良文學之士,董仲舒被推舉參加策問。漢武帝連續(xù)對董仲舒進行了三次策問,基本內容是天人關系問題,所以稱為"天人三策"。第一次策問,漢武帝問的主要是鞏固統(tǒng)治的根本道理,第二次策問,武帝主要是問治理國家的政術,第三次策問主要是天人感應的問題。董仲舒在對策中,詳細闡述了天人感應,論述了神權與君權的關系,并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
“百家爭鳴”(春秋戰(zhàn)國):儒學從創(chuàng)立到蔚然大宗:孔子、孟子、荀子
“獨尊儒術”(漢代):儒學成為正統(tǒng):董仲舒
理學(宋明)儒學的新發(fā)展(封建社會后期儒學的正統(tǒng)):程朱、陸王
活躍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際)對傳統(tǒng)儒學批評地繼承: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單元線索: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儒家思想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與形成的?秦朝時,儒家思想的歷史地位如何?漢朝時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又如何?請用史實說明。溫故知新第2課課標要求知道漢代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的史實??荚囌f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興辦太學和其他確立儒學獨尊地位的措施。
法家思想指導下的秦王朝(15年),窮兵黷武,暴政苛刑,很快走上了滅亡之路。到了西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p>
——老子“無為”:遵循自然的法則而不妄為;“治”:治理。意思是自己不妄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無為而治決不是一無所為,不是什么都不做。應該是不妄為,不隨意而為,不違道而為。
概念闡釋什么是“無為而治”?
漢興,接秦之敝,諸侯并起,民失作業(yè)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高祖乃令民得賣子,就食蜀、漢。天下既定,民亡蓋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
——《漢書·食貨志》(1)漢初以無為而治思想治理國家的原因
A客觀:西漢初年,經濟殘破,百廢待興;黃老之學適應了當時休養(yǎng)生息政策的需要。
B主觀:漢初統(tǒng)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訓。一、從“無為”到“有為”1、漢初的“無為而治”
(2)、目的:為了恢復生產和安定人心,鞏固統(tǒng)治。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國家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廩庾(lǐnyǔ糧倉)盡滿,而府庫余財。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乘牸牝(zipin母馬)者而不得會聚?!?/p>
—《后漢書.食貨志》(3)作用:經濟實力逐漸恢復和增強,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繁榮,國力日盛。2、漢武帝的“有為而治”的背景漢武帝時,經濟實力逐漸恢復和增強,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繁榮,國力日盛。社會潛伏著危機:王國問題、土地兼并、匈奴為患。統(tǒng)治者力圖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tǒng)一?!盁o為而治”思想已不適宜時代需要經濟:政治:思想文化:(1)原因:2、漢武帝的“有為而治”社會潛伏著危機:王國問題、土地兼并、匈奴為患等問題(2)目的:加強中央集權,適應國家統(tǒng)一的發(fā)展趨勢(3)措施(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文化思想)國力強盛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前87年)漢武帝“有為”的表現(xiàn)政治:
(1)加強中央集權:頒布推恩令(2)加強皇權:用身邊做侍從、秘書工作的人任尚書令、侍中,參與軍國大事,以削弱相權(中朝、外朝);經濟:
實行貨幣官鑄、鹽鐵專賣、官營販運、物價管理、向工商業(yè)者加征重稅等,抑制富商大賈的勢力。軍事:成功反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等外交:打通“絲綢之路”文化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身臨其境各抒己見:“有為”靠哪家?法家韓非子新儒學董仲舒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董仲舒,河北廣川人,漢代唯心主義哲學家,儒學代表,大學問家,生活在漢文帝、景帝、漢武帝的時代,上承孔子,下啟朱熹。三次應對,得到漢武帝賞識。著作:《天人三策》、《春秋繁露》,創(chuàng)立新儒學體系。
探究:董仲舒新儒學思想的主要內容材料一:“《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shù)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p>
——《漢書?董仲舒?zhèn)鳌凡牧隙骸疤熳邮苊谔?,天下受命于天子?!辈牧先骸芭c天同者大治,與天異者大亂。”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四:“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與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醯乐V,可求于天?!?/p>
——《春秋繁露·基義》“春秋大一統(tǒng)”“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加強君權的需要“三綱五?!钡膫惱淼赖隆柟叹龣唷⒎€(wěn)定統(tǒng)治秩序的需要1、新儒學的內容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材料一
“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漢書?董仲舒?zhèn)鳌?010年1月15日下午15時31分左右(北京時間)出現(xiàn)號稱“千年最長日環(huán)食”天象奇觀。歷史上,西漢宣帝年間發(fā)生一次日食時,宣帝即刻下詔說:“皇天見異,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稱也?!睗h宣帝的認識和做法體現(xiàn)了哪種主張?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B.大一統(tǒng)C.天人感應
D.君權神授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提倡實施“仁政”2、新儒學“新”
?
(1)內容:
董仲舒在先秦儒學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體系。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實質:(思想文化專制政策)(外儒內法劑之以道)適應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tǒng)治的需要(2)地位:民間的學術流派——官方的正統(tǒng)思想
糅合道家、法家、陰陽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從而形成了具有時代特點的新儒學體系4、特點:
外儒內法加強中央集權,加強君權,維護統(tǒng)治秩序。5、目的:6、評價積極消極1.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大一統(tǒng)的國家,有利于穩(wěn)定社會秩序2.對儒學為主流的傳統(tǒng)文化起了積極作用3.發(fā)揚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1.扼殺不同流派的思想,有專制作風、不利于科技文化的發(fā)展。2.帶有神學迷信色彩,為了維護封建專制和等級制度而宣揚綱常倫理董仲舒的新儒學中有哪些積極成分?哪些又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要揚棄的?②漢武帝時國力強盛,但危機潛伏——要求加強中央集權①董仲舒的新儒學從理論上解決了漢武帝國家“大一統(tǒng)”的需要,符合中央集權的要求(根本原因)
探究:為什么漢武帝接受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并實施?③漢武帝的積極有為,肯定董仲舒的思想??隙ǘ偈娴男氯鍖W思想用文學儒者參與國家大政(1)儒家經典成為國家規(guī)定的教科書;(2)五經“博士”為教官興辦太學;(3)初建地方教育系統(tǒng)
措施
思想
政治教育儒學在從官方到民間開始處于獨尊的地位
儒家思想逐漸成為歷代統(tǒng)治者所推崇的正統(tǒng)思想,逐漸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三、儒學成為正統(tǒng)圖為北京國子監(jiān),它歷經元、明、清三代,是中國最后一個國子監(jiān),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子監(jiān)又稱“太學”、“國學”
)北京國子監(jiān)中的孔子像春秋至西漢治國思想的演變——百家爭鳴,異彩紛呈——法家思想,嚴刑峻法——道家思想,無為而治——儒家思想,正統(tǒng)獨尊春秋戰(zhàn)國秦朝西漢初漢武帝時1、“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大一統(tǒng)”思想之間的關系是()A用政治上的統(tǒng)一保證思想上的統(tǒng)一B用君權神授的思想來鞏固統(tǒng)一C用思想上的統(tǒng)一為鞏固政治上的統(tǒng)一服務D儒家思想逐步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C課堂反饋2、漢武帝的哪些措施,對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統(tǒng)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①“春秋大一統(tǒng)”②重用儒學家③舉辦太學,講授儒家經典④設立地方郡國學校,廣泛傳播儒學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C3、西漢時期儒家思想之所以成為正統(tǒng)思想,主要是因為
A、法家思想導致秦朝短命而亡
B、儒家提出了“君權神授”的理論
C、漢武帝重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
D、儒家思想適應了時代的需要D4、儒學到了漢朝被賦予的新內容是A、人定勝天B、無為而治C、君權神授D、仁政思想5、漢武帝的“獨尊儒術”主要利用了儒學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貴君輕C、性善論D、大一統(tǒng)CD6、有人說:“董仲舒……開啟了儒學神學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進程”。下列最能夠體現(xiàn)這一觀點的思想是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B.“天人感應”“君權神授”C.實踐德政,推行教化D.“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B7、儒學從先秦時期的民間學說到漢代轉變?yōu)楣俜綄W說,主要是因為A.儒學內部的改造B.統(tǒng)治集團的斗爭C.杜會環(huán)境的變化D.其它學說的衰落A8、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里的“儒術”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學B.正統(tǒng)的孔孟學說C.糅合了道家、陰陽家等學說的儒學D.儒家學說與權術C9.從“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的轉變體現(xiàn)了①中央集權的強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強③大一統(tǒng)的形成④儒學之外其他各個學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D
10.董仲舒對儒學做了較大的改造,
其本質意圖是
A.向漢武帝謀求高官厚祿
B.發(fā)揚光大儒學
C.提醒當權者要實行仁政
D.使儒學適應政治統(tǒng)一的需要D
11.新儒學與先秦儒學的主要區(qū)別是
A.強調實行“仁政”
B.提出“以政為德”說
C.提出“天人感應”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辦事處文化建設與員工培訓體系完善合同
- 2025年度辦公室員工績效激勵合同范本
- 國際咨詢服務合同
- 全新勞務分包合同文本
- 超市紡織品區(qū)改造協(xié)議
- 2025年度辦公室裝修工程竣工驗收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品質住宅半年租賃服務合同
- 政府物業(yè)管理費承包合同
- 廣告裝飾裝修合同
- 買還建房合同協(xié)議書
- 藥企銷售總經理競聘
- 開封市第一屆職業(yè)技能大賽健康照護項目技術文件(國賽)
- 飲酒與糖尿病
- 公路電子收費系統(tǒng)安裝合同范本
- 醫(yī)院培訓課件:《傷口評估與測量》
- 期末試卷(試題)-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滬教版
- 《第一單元口語交際:即興發(fā)言》教案-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情侶自愿轉賬贈與協(xié)議書范本
- 綜合實踐項目 制作水族箱飼養(yǎng)淡水魚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魯科版生物六年級上冊
- 公轉私付款合同模板
- 安徽省2024年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5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