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的事功思想_第1頁
陳亮的事功思想_第2頁
陳亮的事功思想_第3頁
陳亮的事功思想_第4頁
陳亮的事功思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陳亮的事功思想一、生平事略陳亮(1143~1194),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陳亮,人稱龍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著有《龍川文集》、《龍川詞》。

1974年中華書局出版校點本《陳亮集》。

第1頁/共32頁19歲(1162)《酌古論》26歲(1169)《中興五論》35歲(1178)《上孝宗皇帝三書》45歲(1188)《戌申再上孝宗皇帝書》50歲(1193)狀元及第第2頁/共32頁二、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1、他肯定物質(zhì)世界的客觀存在,認為“道”存在于“事物之間”?!胺蛴钪嬲邿o非物,日用之間無非事。”“夫道,非出于形氣之表,而常行于事物之間者也。”“道之在天下,平施于日用之間”(《陳亮集》)第3頁/共32頁2、肯定事物的可知性,強調(diào)人們可以“明理”而“有為”?!啊兑住酚欣碛袛?shù)。數(shù),出于理者也。得其理足以知百世之變.明其數(shù)足以計將來之事,而又何怪焉?”(《陳亮集》)第4頁/共32頁3、充分重視發(fā)揮“人謀”和“有為”的作用。“天下大勢之所趨.天地鬼神不能易.而易之者人也。自有天地,而人大乎其中矣。人道立而天下不可以無法矣”。“時者天之所為也,法者人之所為也。法立而時不能違,則人謀足以定天命,蓋自然之理,而未有知其由來者也?!保ā蛾惲良罚┑?頁/共32頁4、樸素的辯證觀念。A、“文”與“武”應(yīng)當是統(tǒng)一的?!拔奈渲酪灰?,后世始歧而為二,文士專鉛槧,武夫事劍楯。“文非鉛槧也,必有處事之才;武非劍楯也,必行料敵之智。才智所在,一焉而已?!?《酌古論序》)第6頁/共32頁B、“攻守之道”?!坝帽溃泄シǎ惺胤ǎ吮R?;以及為守,以守為攻,此兵之變也。攻專用攻法、守專用守法,其敗也固宜。然守專地攻法,攻專用守法,亦焉得而不敗哉?”(《酌古論》)第7頁/共32頁C、提出了“奇正之說”?!氨姓衅妫茖彅痴呷缓笞R正奇之用:敵堅則用正,敵脆則用奇;正以處之,奇以掩之、均勝之道也。“”計里而行,克日而戰(zhàn),正也?!啊离U而狀,乘間而起,奇也?!薄?,節(jié)制之兵也?!薄耙砸划斒?,十以當百,詐者不能襲、勇者不能突;當之則破,觸之則摧”*“奇兵,簡捷之兵也。”“以一擊百,以百擊萬,間者不能知,能者不能拒;望之則恐,遇之則潰”(《酌古論》)第8頁/共32頁三、功利主義的道德觀1、論理與欲的統(tǒng)一在物欲問題,兩派爭論的中心主要有兩個:其一、“欲”是不是人性的本然;其二、對物質(zhì)生活的欲求是不是就等同于罪惡。第9頁/共32頁A、人的各種物質(zhì)欲求等同于人性。人生何為、為其有欲。欲也必爭,惟曰不足。(《劉和卿這志銘》)耳之于聲也,目之于色也,鼻之于臭也,口之于味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出于性.則人之所同欲也;委于命,則必有制之者而不可違也。富貴尊榮,則耳目口鼻之與肢體皆得其欲;危亡困辱則反是。(《問答下》)第10頁/共32頁B、對理學(xué)家的批判。萬物皆備于我,而一人之身,百工之所為具。天下豈有身外之事,而性外之物哉!百骸九竅具而為人,然而不可以赤立也。必有衣焉以衣之,則衣非外物也;必有食焉以食之,而食非外物也。衣食足矣,然而不可以露處也。必有室廬以居之,則室廬非外物也;必有門戶藩籬以衛(wèi)之.則門戶藩籬非外物也。至是宜可已矣。然而非高明爽塏之地,則不可以久也;非弓矢刀刃之防,則不可以安也。若是者,皆非外物也。有一不具,則人道為有缺,是舉吾身而棄之也。(《問答下》)第11頁/共32頁C、把道德看成是對物欲的限制和規(guī)定?!叭欢弑靶〈?,則各有分也;可否難易,則各有辨也。徇其侈心而忘其分,不度其力,無財而欲以為悅,使天下冒冒焉惟美好之是趨,惟爭奪之是務(wù),以至于喪其身而不悔?!?《問答下》)第12頁/共32頁2、論功利與道德的統(tǒng)一?!暗乐谔煜?,平施于日用之間”,“而其所謂平施于日用之間者,與生俱生,固不可得而離也?!?《經(jīng)書發(fā)題》)古者官民一家也,農(nóng)商一事也。上下相恤,有無相通,民病則求之官,國病則資諸民。商籍農(nóng)而立,農(nóng)賴商而行,求以相補,而非求以相病,…使得以行共意而舉其職,展布四體,通共有無,官民農(nóng)商,各安其所而樂其生。夫是以為至治之極,而非徒持法以為防也。(《四弊》)第13頁/共32頁3、道德與刑法的統(tǒng)一。

(君長)敘五典,秩五禮,以與天下共之。其能行之者,則富貴尊榮之所集也;其違之者,則危亡困辱之所并也。君制其權(quán),謂之賞罰;人受其報,謂之勸懲。使為善者得其所同欲,豈以利誘之哉?為惡者受其所同惡,豈以威而懼之哉?得其性而有以自勉,失其性而有以自戒。此典禮刑賞所以同出于天,而車服刀鋸非人君之所為也。(《問答下》)第14頁/共32頁第15頁/共32頁葉適的功利之學(xué)第16頁/共32頁一、生平及著作葉適(1150-1223),字正則,浙江溫州永嘉人,人稱水心先生。他的著作有《水心文集》、《水心別集》和《習(xí)學(xué)記言序目》(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了校點本《葉適集》)

第17頁/共32頁二、唯物主義的自然觀1、明確地認為客觀世界是物質(zhì)的統(tǒng)一體?!胺蛐斡谔斓刂g者,皆物也?!薄拔逍兄?,遍滿天下,觸之即應(yīng),求之即得。”“按卦所象,惟八卦;推八物之義,為乾、坤、艮、巽、坎、離、震、兌。”“夫天、地、水、火、雷、風(fēng)、山、澤此八物者,一氣之所役,陰陽之所分,其始為造,其卒為化,而圣人不知其所由來者也?!保ā度~適集》)第18頁/共32頁2、對理學(xué)家在五行八卦之外的主宰作了批判。后世學(xué)者,幸《六經(jīng)》之已明,五行八卦,品列純備,道之會宗,無所變流,可以日用而無疑矣,奈何反為“太極”、“無極”、“動靜”、“男女”、“清虛”、“一大”,轉(zhuǎn)相夸授,自貽蔽蒙?悲夫!第19頁/共32頁3、對物與“道”的論述。A、道是“物之理”?!敖砸欢胁煌?,物之情也?!薄拔镏?,道則在焉?!盉、道物不相離?!白怨攀ト?,中天地而立,因天地而教,道可言,未有于天地之先而言道者”。C、道在物中體現(xiàn)?!捌涞涝谟谄鲾?shù),其通變在于事物?!保ā度~適集》)第20頁/共32頁三、辯證法與認識論1、世界是不斷運動變化的?!胺蛭镏埔疲乐兏?,流行變化,不常其所,此天地之至數(shù)也?!薄帮h風(fēng)驟雨,非天地之意也;若其陵肆發(fā)達,起于二氣之爭,至于過甚,亦有天地所不能止者矣?!保ā度~適集》)第21頁/共32頁2、提出了“一而不同”或“理者兼兩”的命題?!暗涝谝欢蓛?,古之言道者必以兩。凡物之形,陰陽、剛?cè)?、逆順、向背、奇耦、離合、經(jīng)緯、紀綱,皆兩也。夫豈惟此,幾天下之可言者,皆兩也,非一也。一物無不然,而況萬物;萬物皆然,而況其相禪之無窮者乎?”(《葉適集》)第22頁/共32頁3、肯定了人的知識來源于物質(zhì)的客觀世界。

“夫欲折衷天下之義理,必盡考詳天下之事物而后不謬?!薄\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不以須臾離物也。夫其若是,則知之至者,皆物格之驗也。有一不知,是吾不與物皆至也;物之至我,其緩急不相應(yīng)者吾格之不誠也。(《葉適集》)第23頁/共32頁4、“見聞”的感性認識,是認識天下事物的基礎(chǔ)?!肮湃硕嘧R前言往行,謂之畜德。近世以心通性達為學(xué),而見聞幾廢,為其不能畜德也。然可以畜而猶廢之,狹而不充,為德之病矣?!保ā度~適集》)第24頁/共32頁5、提出“內(nèi)外交相成”的觀點。

“耳目之官不思而為聰明,自外入以成其內(nèi)也;思曰睿,自內(nèi)出以成其外也。”(《葉適集》)“古人未有不內(nèi)外交相成而至于圣賢”。第25頁/共32頁6、思想言論要符合客觀實際?!盁o驗于事者,其言不合;無考于器者,其道不化。論高而實違,是又不可也?!薄罢摿⒂诖?,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挾弓注矢以從之,故弓矢從的,而的非從弓矢也?!保ā度~適集》)第26頁/共32頁四、事功的倫理思想一、崇尚功利,主張務(wù)實,反對空談道德性命的理學(xué)。A、任何事物,義利都要通過功利表現(xiàn)出來。如實行仁政,“仁人視民如子。”

“古人之稱曰,‘利,義之和,利,義之本。’”B、重視物質(zhì)利益?!跋韧踔仆撂幟?,富而教之,必世而后仁。”

“夫衣食逸則知教,被服深則知雅”

(《葉適集》)第27頁/共32頁2、批評“貴義賤利”、“重本抑末”,主張“農(nóng)商一體,發(fā)展工商業(yè)”?!胺蛩拿袷哭r(nóng)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興,抑末厚本非正論也。”“四民古今未有不以世,至于烝進髦士,則古人蓋曰無類,雖工商不敢絕也?!保ā度~適集》)第28頁/共32頁五、與朱熹理學(xué)的分歧1、、關(guān)于道、太極?!拔镏?,道則在焉。物有止,道無止也。非知道者不能該物,非知物者不能至道。道雖廣大,理備事足,而終歸之于物,不使散流”?!胺蛐斡谔斓刂g者,物也,皆一而有不同者,物之情也;因其不同而聽之,不失其所以一者,物之理也。堅凝紛錯,逃循譎伏,無不釋然而解,油然而遇者,由其理之不可亂也”。(《葉適集》)第29頁/共32頁2、關(guān)于心、心性?!肮拭献幼灾^人不足以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