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背誦注釋_第1頁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背誦注釋_第2頁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背誦注釋_第3頁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背誦注釋_第4頁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背誦注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背誦注釋1、七步詩《三國.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毫縣)人。曹植后期的詩歌實際上是他的痛苦培育出來的,大多是慷慨悲壯之音?,F(xiàn)存有《曹子建集》。2、漉:過濾。3、鼓:豆豉,煮熟的一種豆制品,可用來調味。4、萁:豆莖。5、釜:古代一種煮食器。6、煎:一種烹飪方法。[題解]據(jù)《世說新語·文學篇》記載:曹丕在爭當太子的過程中戰(zhàn)勝了曹植,做了皇帝。有一次,他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內(nèi)作一首詩,如果作不成就要殺頭。曹植應聲而作《七步詩》,曹丕聽了之后十分尷尬。此詩是對曹丕企圖加害同胞兄弟的控訴,曹植沒有被兄長的淫威嚇倒屈服,在很短時間內(nèi)完成的這首詩,巧妙地運用豆和萁的特殊關徑流,無情地嘲諷了曹丕的卑鄙行徑。詩中“泣”字,用得十分慘痛,詩人內(nèi)心的痛苦躍然紙上,感人至深,結尾兩句揭示全篇主旨。這首詩從形式上很像寓言詩,詩中的豆不僅會泣而縣城能訴,詩中句句詠豆、萁,無不帶有象征意義。[詩譯]鍋里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來作羹。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總結]前兩句描述了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生活現(xiàn)象。后一句集中抒發(fā)了曹植內(nèi)心的悲憤,他顯然是在質問曹丕:我與你本是同胞兄弟,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2..鳥鳴澗唐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詞語注釋:1.澗:夾在兩山間的流水。2.閑:安靜。3.時:時而,偶爾。簡介: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崇信佛教,人稱詩佛,晚年居于藍田輞川別墅,漢族。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后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后者??上е两褚褵o真跡傳世。傳為他的《雪溪圖》及《濟南伏生像》都非真跡。王維在唐詩的范疇顯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任過大樂丞、右拾遺等官,安祿山叛亂時,曾被迫出任偽職,后兩京收復,降職為太子中允,復累遷至給事中,終尚書右丞。王維青少年時期即富于文學才華。開元九年(721)中進士第,為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后歸至長安。開元二十二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為右拾遺。其時作有《獻始興公》詩,稱頌張九齡反對植黨營私和濫施爵賞的政治主張,體現(xiàn)了他當時要求有所作為的心情。二十四年(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李林甫任中書令,這是玄宗時期政治由較為清明而日趨黑暗的轉折點。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場。開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節(jié)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選,天寶中,王維的官職逐漸升遷。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他一方面對當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心,但另一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于是隨俗浮沉,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原信奉佛教,此時隨著思想日趨消極,其佛教信仰也日益發(fā)展。他青年時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終南山,后又得宋之問藍田輞川別墅,遂與好友裴迪優(yōu)游其中,賦詩相酬為樂。天寶十五載(756)安史亂軍陷長安,玄宗入蜀,王維為叛軍所獲。服藥佯為□疾,仍被送洛陽,署以偽官。兩京收復后,受偽職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懷念唐室的《凝碧池》詩為肅宗嘉許,且其弟王縉官位已高,請削官為兄贖罪,故僅降職為太子中允,后復累遷至給事中,終尚書右丞。譯文:春天寂靜無聲,桂花不知不覺地凋落。寂靜使春夜里的山更讓人覺得空空蕩蕩。月亮出來了,小鳥竟然被月光驚動。時時發(fā)出的鳴叫在山澗中回響。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西元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漢族。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王昌齡為“七絕圣手”。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齡集》。詞語注釋:1.芙蓉樓: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的城樓。2.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3.寒雨:寒冷的雨。4.吳: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簡稱這一帶為吳,與下文“楚”為互文。5.平明:清晨。6.客:在這指辛漸。7.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的山為楚山。8.孤:獨自,孤單一人。9.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在玉壺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10.冰心:比喻心的純潔。11.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黃河南岸。譯文昨天晚上,透著寒意的雨灑落大地,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清晨當我送別友人的時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樣孤獨寂寞。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向你問起我,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一顆珍藏在玉壺中的冰一般晶瑩純潔。4、江畔獨步尋花唐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寫作背景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詩人杜甫在飽經(jīng)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jié),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定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詞語注釋:(1)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找花欣賞。(2)黃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時的鄰居。(3)蹊(xī):小路。(4)嬌:可愛的。(5)恰恰:形容鳥叫聲音和諧動聽。(6)留連:同“流連”,即留戀,舍不得離去。該詩句用來形容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戀戀不舍的樣子?!傲暨B”是個“聯(lián)綿詞”。(7)江畔:江邊。(8)時時:時常。(9)啼:(某些鳥獸)叫。(10)自在:自由,無拘無束地。譯文黃四娘家周圍的小路旁開滿了鮮花,千朵萬朵鮮花把枝條都壓得低垂了。蝴蝶在花叢中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花間不斷歡唱。5、石灰吟明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咀⑨尅浚?)石灰吟:贊頌石灰。吟:吟頌。指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2)千錘萬鑿:無數(shù)次的錘擊開鑿,形容開采石灰非常艱難。千、萬:指撞擊次數(shù)多,不是實指一千一萬。錘,錘打。鑿,開鑿。(3)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閑:平常,輕松。(4)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jié)操。人間:人世間?!咀g文】(石頭)只有經(jīng)過多次撞擊才能從山上開采出來。它把烈火焚燒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6、竹石清鄭燮yǎodìngqīngshānbùfàngsōng咬定青山不放松,lìgēnyuánzàip?yánzhōng立根原在破巖中。qiānm?wànjīháijiānjìn千磨萬擊還堅勁,raněrdōngxīnánběifēng任爾東西南北風。作者背景鄭燮(1693-1765),清代書畫家、詩人。字克柔,號板橋,清乾隆年間的進士,興化(今江蘇興化)人。詩風質樸潑辣,在畫壇上也是獨樹一幟,稱其為“揚州八怪”之一。注詞釋義立根:扎根、生根。原:本來。破巖:破裂的巖石縫隙。磨:折磨,挫折。擊:打擊。堅勁:堅韌、剛勁。任:任憑。爾:你。古詩今譯咬住了青山就決不肯放松,根須已經(jīng)深扎在巖石之中。歷經(jīng)千萬次磨煉更加堅韌,任憑你東西南北來的狂風。名句賞析這首詩著力表現(xiàn)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zhí)著的品佳。既是贊美了巖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巖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風神;后兩句進一步寫巖竹的品格,她經(jīng)過了無數(shù)次的磨難,長就了一身特別挺拔的豐姿,決不懼怕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鄭燮不但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話說是“畫竹子以慰天下勞人”。所以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huán)境中,戰(zhàn)勝困難,面對現(xiàn)實,像巖竹一樣剛強勇敢。7、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詞語注釋:1.聞:聽說。2.官軍:指唐王朝的軍隊。3.收:收復。4.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亂時,叛軍的根據(jù)地。公元763年被官軍收復。5.劍外:劍門關以外,這里指四川。當時杜甫流落在四川。6.薊北:今河北北部一帶,是叛軍的老巢。7.涕淚:流淚;流涕。8.卻看:回過頭來看。9.妻子:妻子和孩子。10.愁:憂愁。11.漫卷:胡亂卷起。指高興得不能讀書了。12.喜欲狂:高興的要發(fā)狂。13.縱酒:盡情的喝酒。14.青春:明麗的春天的景色。作者想象春季還鄉(xiāng),途中有宜人(妻子),和景色相伴。15.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16.巴峽:當在嘉陵江上游(長江三峽之一)。17.巫峽:長江三峽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處。18.襄陽:今屬湖北。19.洛陽:今屬河南,古代城池。創(chuàng)作背景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當這一天終于盼來時,他竟激動得喜極而泣。前四句由“忽傳”到“初聞”,再到“卻看”“漫卷”,幾個連續(xù)動作把作者驚喜的心情描繪得生龍活現(xiàn)。后四句通過想象,盡力描寫“喜欲狂”時的激動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飲,而且恨不得乘著大好春光馬上回到家鄉(xiāng),這從他一口氣列出的四個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著這一路線飛走了![今譯]劍門關以南的四川,忽然傳來收復薊北的消息,初聽到這個消息驚喜得涕淚交流,沾濕了衣裳?;剡^頭來再看妻子,平日的優(yōu)愁已不知跑到何處去了;我胡亂地卷起詩書高興得幾乎要發(fā)狂。白日里我要放聲歌唱,縱情暢飲;美好的春景正好伴著我返回故鄉(xiāng)。我們要立即動身,從巴峽乘船,穿過巫峽,順流直下到達湖北襄陽,再從襄陽北上,直奔洛陽。8、己亥雜詩清龔自珍jiǔzhōushēngqìshìfēngl?i九州生氣恃風雷,wànmǎqíyīnjiūkěāi萬馬齊喑究可哀。wǒquàntiāngōngch?ngdǒusǒu我勸天公重抖擻,bùjūyīg?jiàngr?ncái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背景龔自珍(1792-1841),一名鞏祚,字(?王+瑟)人,號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道光進土,中國近代著名的啟蒙主義思想家,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也有相當高的成就,詩風瑰麗,有“龔派”之稱。他的詩飽含著憂國憤世的激情和對理想的憧憬,語言恣縱雄奇。注詞釋義己亥:道光十九年。九州:指中國。生氣:活力,生命力。萬馬齊喑:比喻當時的中國死氣沉沉。喑:啞。究:終究、畢竟。重抖擻:重新振作、奮發(fā)起來。不拘一格:打破常規(guī),采用多種方式。降:賜給、給予。這里有產(chǎn)生、選用的意思。古詩今譯九州內(nèi)生機勃勃要有風雷激蕩,萬馬齊喑的沉悶局面實在可哀。我勸告天公要重新把精神振作,打破一切清規(guī)戒律去選用人才。名句賞析——“不拘一格降人才?!?、浣溪沙宋蘇軾游蘄(qí)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注釋1.蘄水,縣名,今湖北浠水縣。時與醫(yī)人龐安時(字安常)同游,見《東坡題跋》卷三《書清泉寺詞》。2.浸:泡在水中。3.子規(guī):布谷鳥。4.唱黃雞:感慨時光的流逝。因黃雞可以報曉。表示時光的流逝。5.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濱》:"沙路潤無泥"。6.“瀟瀟暮雨”,白居易《寄殷協(xié)律詩》自注:"江南吳二娘曲詞云,'蕭蕭暮雨郎不歸'。"子規(guī),杜鵑鳥,相傳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稱"杜宇",鳴聲凄厲,詩詞中常借以抒寫羈旅之思。7.此句當為寫實。但"門前"云云,亦有出處。《舊唐書》卷一九一方伎《一行傳》,謂天臺山國濟寺有一老僧會布算,他說:"門前水當卻西流,弟子亦至。"一行進去請業(yè),"而門前水果卻西流"。8.白居易《醉歌》:"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wě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