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碩士之百科知識-中國文學常識_第1頁
翻譯碩士之百科知識-中國文學常識_第2頁
翻譯碩士之百科知識-中國文學常識_第3頁
翻譯碩士之百科知識-中國文學常識_第4頁
翻譯碩士之百科知識-中國文學常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安文學,東漢末年一大批文學家,如曹操、曹丕、曹植、蔡文姬、邯鄲淳等,他們在銅雀臺,用自己的筆直抒胸襟,抒發(fā)渴望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掀起了我國詩歌史上文人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高潮。由于其時正是漢獻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稱為建安文學。三曹七子,三曹:指漢魏間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政治地位和文學成就對當時很有影響,后人合稱之為“三曹”;七子:建安年間(196~220)七位文學家,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七子中,孔融與曹操政見不合,其余六子身受過漢末離亂之苦后投奔曹操,多視曹操為知己,他們的詩與曹氏父子有許多共同之處。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鄴(今邯鄲臨漳)中,又號“鄴中七子”。竹林七賢,三國時期曹魏正始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嵇康(223-262)三國魏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字叔夜。與阮籍齊名,為“竹林七賢”之一。,嵇康在政治思想上“托好老莊”,排斥“六經(jīng)”,強調(diào)名教與自然的對立,主張決破禮法束縛。他的哲學思想基礎是唯物主義自然觀,堅持樸素的唯物主義的認識論??隙ㄈf物都是稟受元氣而產(chǎn)生的。善鼓琴,以彈《廣陵散》著名,并曾作《琴賦》,對琴的奏法和表現(xiàn)力,作了細致而生動的描述。阮籍(210~263),三國魏詩人,字嗣宗。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濟世之志,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于曹魏皇室,對司馬氏集團懷有不滿,但同時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tài)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司馬氏對他采取容忍態(tài)度,對他放浪佯狂、違背禮法的各種行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終其天年。阮阮籍的詩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學成就。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詠懷詩》82首。王勃,唐代詩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王勃為四杰之首。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質(zhì)量上,都是上乘之作,王勃的思想人格交融儒、釋、道多種文化因子。他直接繼承了祖父王通的儒家思想,主張仁政,渴望功名。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閣序》等。楊炯,漢族,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但自稱楊炯自謂“愧在盧前,恥居王后.與王勃、盧照鄰共同反對宮體詩風,主張“骨氣”“剛健”的文風。他的詩也如“四杰”其他詩一樣,在詩歌的發(fā)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他的詩篇不多,所寫《從軍行》等幾首邊塞詩,均表現(xiàn)出了雄健風格,很有氣魄。駱賓王:漢族,字觀光,唐朝著名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詩作最多。駱賓王出身寒門,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據(jù)說詠鵝詩就是此時所作。駱賓王尤擅七言歌行,他還曾久戍邊城,寫有不少邊塞詩。孟浩然,唐代詩人。以寫水田園詩為主,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他前期主要寫政治詩與邊塞游俠詩,后期主要寫山水詩。詩中取材的地域范圍相當廣大。山水景物是南朝詩歌最重要的題材,經(jīng)歷長期發(fā)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與歸隱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釘子才了結(jié)了求官的愿望,王維,世稱“王右丞”。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與孟浩然合稱“王孟”。王維的大多數(shù)詩都是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閑居生活中閑逸蕭散的情趣。王維的寫景詩篇,常用五律和五絕的形式,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jié)較為舒緩,用以表現(xiàn)幽靜的山水和詩人恬適的心情,尤為相宜。王維也是中國第一位水墨畫家。邊塞詩是以邊疆地區(qū)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一般認為,邊塞詩初步發(fā)展于漢魏六朝時代,隋代開始興盛,唐即進入發(fā)展的黃金時代。邊塞詩是唐代詩歌的主要題材,是唐詩當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藝術(shù)性最強的一部分.其創(chuàng)作貫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其中,初、盛唐邊塞詩多昂揚奮發(fā)的格調(diào),藝術(shù)性最強。高適是盛唐時期“邊塞詩派”的領軍人物,詩作反映的層面較廣闊,題旨亦深刻。高適的心理結(jié)構(gòu)比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詩多直抒胸臆,或夾敘夾議,較少用比興手法。詩情調(diào)悲壯蒼涼,筆勢豪健、雄壯奔放、激昂慷慨。高適與岑參并稱“高岑”.岑參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岑參詩歌的題材涉及到述志、贈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邊塞詩寫得最出色,“雄奇瑰麗”是其突出特點。岑參兩度出塞,寫了七十多首邊塞詩,在盛唐時代,他寫的邊塞詩數(shù)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王昌齡,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王之渙,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他尤善五言詩,以描寫邊塞風光為勝,是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作品現(xiàn)存僅有六首絕句,其中三首邊塞詩。他寫西北風光的詩篇頗具特色,大氣磅礴,意境開闊,熱情洋溢,韻調(diào)優(yōu)美,朗朗上口,廣為傳頌。為盛唐邊塞詩人之一。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陳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重要的革新人物之一。在初唐到盛唐詩風發(fā)展轉(zhuǎn)變的過程中,陳子昂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時人和后人都給了他很高的評價。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后世將李白與杜甫并稱為“李杜”,李白最擅長的體裁是七言歌行和絕句,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李白的詩雄奇飄逸,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藝術(shù)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達到了內(nèi)容與藝術(shù)的完美統(tǒng)一,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為主。杜甫,字子美,漢族,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郁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guān)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其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的突出特點是抒情因素的強化.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chuàng)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diào)和全力表現(xiàn),在中國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題材集中是白居易諷喻詩的藝術(shù)特色之一。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琵琶行》與《長恨歌》是白居易寫得最成功的作品,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同時宣揚天命論,認為“天”能賞善罰惡,人只能順應和服從天命。著有《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意義。柳宗元,字子厚,漢族,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柳宗元與韓愈并稱為“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詩。其駢文有近百篇.孟郊,唐代著名詩人,字東野,漢族,現(xiàn)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故詩也多寫世態(tài)炎涼,民間苦難。他作詩的態(tài)度極為嚴謹,人們曾把孟郊與韓愈并稱“韓孟詩派”,主要是因為他們都尚古好奇,多寫古體詩。但孟郊所作,多為句式短截的五言古體,用語刻琢而不尚華麗。劉禹錫,字夢得,漢族,唐代詩人,自稱“家本滎上。劉禹錫與白居易并稱“劉白”。與柳宗元并稱“劉柳”。他性格剛毅,饒有豪猛之氣,劉禹錫的詩,無論短章長篇,大都簡潔明快,風情俊爽,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詩人的摯情滲透其中,極富藝術(shù)張力和雄直氣勢,也改變了大歷、貞元詩人襟幅狹小、氣象蕭瑟的風格,而常常是寫一種超出空間實距的、半虛半實的開闊景象,劉禹錫及其詩風頗具獨特性。李賀,字長吉,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因擅長寫鬼魂,被世人稱為“詩鬼”。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zhuǎn)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nèi)心苦悶,抒發(fā)對理想、抱負的追求;他喜歡在神話故事、鬼魅世界里馳騁,以其大膽、詭異的想象力,構(gòu)造出波譎云詭、迷離惝恍的藝術(shù)境界,抒發(fā)好景不長、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杜牧,唐代,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后世稱“杜樊川”,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nèi)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fā)俊爽,多切經(jīng)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杜牧的文學創(chuàng)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身趁名家。杜牧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wèi),對作品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guān)系有比較正確的理解,杜牧的絕句畫面優(yōu)美,語言清麗,情韻綿長,風調(diào)悠揚,在藝術(shù)上別具一格,一直為后人所推崇。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溫庭筠,本名岐,唐代詩人、詞人。有“溫八叉”之稱。他的詩與李商隱齊名,有“溫李”之稱,但其成就無論從思想內(nèi)容上還是藝術(shù)形式上來說,都不如李商隱。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少數(shù)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應。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國君,號鐘隱、蓮峰居士。李煜雖不精于政治,但其藝術(shù)才華非凡:書法、繪畫、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相見歡·獨上西樓》等。被譽為“千古詞帝.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對后世影響甚大。他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tǒng),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將詞的創(chuàng)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xiàn)領域。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疤扑紊⑽陌舜蠹摇敝?。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并發(fā)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漢族。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蘇軾繼柳永之后,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tǒng)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zhuǎn)變?yōu)橐环N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fā)展方向。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宰相,新黨領袖。著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文集》等。王安石變法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王安石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學家。他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學創(chuàng)作和政治活動密切地聯(lián)系起來,強調(diào)文學的作用首先在于為社會服務,強調(diào)文章的現(xiàn)實功能和社會效果,主張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貫徹了他的文學主張,所作多為有關(guān)政令教化、適于世用之文.曾鞏,字子固,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南宋理宗時追謚為“文定”,世稱“南豐先生”。漢族江右民系。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xié)、曾敦)之一。在學術(shù)思想和文學事業(yè)上貢獻卓越。曾鞏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宋代新古文運動的骨干。接受了歐陽修在古文創(chuàng)作上的主張,他在古文理論方面主張先道后文,文道結(jié)合,主張“文以明道”。曾鞏的主要成就在文,亦能詩。其詩特點是比較質(zhì)樸,雄渾超逸,含義深刻,略似其文,格調(diào)超逸,字句清新,但有些也存在宋詩言文言理的通病,但為文所掩,不受重視。他不但善賦體,也有詩長于比興,形象鮮明,頗得唐人神韻。他的各體詩中以七絕的成就最高,精深,工密,頗有風致。蘇洵,字明允,號老泉,蘇洵在譜學領域貢獻巨大,他創(chuàng)造了現(xiàn)代修譜方法之一的蘇氏譜例,影響巨大,時至今日仍然是許多地方和姓氏的修譜范例。其體平列,世序直陳,用表格的形式記述先祖世系。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范仲淹,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世稱“范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文集》。范仲淹文學素養(yǎng)很高,寫有著名的《岳陽樓記》,也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詞作,如《漁家傲》《蘇幕遮》,蒼涼豪放、感情強烈,為歷代傳誦。司馬光,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施行變法,朝廷內(nèi)外有許多人反對,司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變法以后,司馬光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shù)上。其中最大的貢獻,莫過于主持編寫《資治通鑒》。《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顿Y治通鑒》所記歷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書按朝代分為十六紀,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周敦頤,著名哲學家,是學術(shù)界公認的宋明理學開山鼻祖。五歲喪父,5歲喪父,守孝三年,8歲時,隨母親投靠衡陽的舅舅鄭向。一直在外為官的鄭向很賞識仁孝聰穎的周敦頤,見周敦頤喜歡蓮花,就在衡陽老家建了一座亭子,挖了一方池塘,種上滿池的蓮花,讓周敦頤在此間讀書。。周敦頤的人格基本上在衡陽舅舅家的荷塘邊完成了。周敦頤嚴格按照蓮花的品格來要求自己。朱熹,中國古代先哲,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亦稱朱文公。漢族,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武夷山被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雙重遺產(chǎn)源于朱子,朱子是唯一非孔子陸游,南宋愛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漢族,其一生筆耕不輟,內(nèi)容極為豐富。與王安石、蘇軾、黃庭堅并稱“宋代四大詩人”,又與楊萬里、范成大、尤袤合稱“中興四大詩人”。陸游一生創(chuàng)作詩歌很多,吐露出萬丈光芒,使他成為杰出詩人,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抒發(fā)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tǒng)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xiàn)出渴望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強烈愛國熱情.陸游的作品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愛國主義精神。陸游詩詞創(chuàng)作的基本傾向是現(xiàn)實主義,又富有浪漫色彩。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豐富多彩,變化無窮。中年入蜀之后,形成豪情奔放的風格,晚年詩風趨于恬淡,有時幽憤??傮w看來,藝術(shù)特點是宏偉豪放,熱情洋溢。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文學家,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一生作詩20000多首,只有4200首留傳下來,被譽為一代詩宗。楊萬里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fā)愛國感情;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稱為"誠齋體"。范成大,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nóng)村社會生活內(nèi)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柳永,北宋著名詞人,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說。柳永作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有《雨霖鈴》、《八聲甘州》、《鳳棲梧》等,現(xiàn)存有大量詩篇。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在詞史上的一個重大貢獻,就在于內(nèi)容的擴大,題材的拓寬。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zhàn)斗精神是他詞的基本思想內(nèi)容,藝術(shù)上有創(chuàng)新精神,在文學史上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這首先表現(xiàn)在他的詞中,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tǒng)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shù)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晏殊(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晏殊以詞著于文壇,尤擅小令,有《珠玉詞》一百三十余首,風格含蓄婉麗,多表現(xiàn)詩酒生活和悠閑情致,頗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與歐陽修并稱“晏歐”。其代表作為《浣溪沙》、《蝶戀花》、《踏莎行》、《破陣子》、《鵲踏枝》等。他亦工詩善文,晏殊在宋代江西籍名人中是開風之先人物,其后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晏幾道等無不深受其影響。他的詞上承南唐而洗卻鉛華,媚中求雅,對宋詞的發(fā)展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漢族。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yōu)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李清照工詩善文,更擅長詞。李清照詞,人稱“易安詞”、“漱玉詞”,以其號與集而得名。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shù)全才。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游、節(jié)序、交游、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fā)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fā)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鶴般的個性。姜夔的詞境獨創(chuàng)一格,姜夔的清空出自蘇軾,騷雅脫胎于辛棄疾,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xù)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文天祥,初名云孫,字宋瑞,一字履善。自號文山、浮休道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與陸秀夫、張世杰并稱為“宋末三杰”。文天祥在文學創(chuàng)作尤其是對詩詞的創(chuàng)作上,有兩個顯著特色,這兩個特色即分為前期和后期兩個階段。文天祥給人民留下的精神財富是豐富的。關(guān)漢卿,元代雜劇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并稱為“元曲四大家”。元代雜劇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以雜劇的成就最大,最著名的是《竇娥冤》。在關(guān)漢卿生活的時代,政治黑暗腐敗,社會動蕩不安,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劇作深刻地再現(xiàn)了社會現(xiàn)實,充滿著濃郁的時代氣息,關(guān)漢卿雜劇塑造的人物個性鮮明,有血有肉,關(guān)漢卿善于駕馭語言,語言風格與題材互相配合,吸收民間文學的土語方言,以及古典詩詞的鮮活字詞,并加以提煉,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劇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又善于烘托渲染,充分表現(xiàn)元劇“本色”。王實甫(生卒年不詳),名德信。著有雜劇十四種,現(xiàn)存《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三種?!段鲙洝啡洞搡L鶯待月西廂記》。道家哲學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基因,它極大地影響著作為"人學"的"文學"?!段鲙洝分袩o不體現(xiàn)出道家哲學上善若水、素樸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詞華艷優(yōu)美,富于詩的意境。是我國古典戲劇的現(xiàn)實主義杰作,對后來以愛情為題材的小說、戲劇創(chuàng)作影響很大。馬致遠,生卒年不詳,字千里,號東籬,漢族,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雜劇作家。與關(guān)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白樸,字太素,號蘭谷,原名恒,字仁甫,元代著名戲曲作家。與關(guān)漢卿、鄭光祖、馬致遠稱為“元曲四大家?!编嵐庾?,字德輝,漢族,。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所作雜劇在當時“名聞天下,聲振閨閣”?!霸拇蠹摇敝坏泥嵐庾?,其描寫男女愛情生活的劇作,以文采見長,語言典雅,受王實甫影響頗深。其《?梅香騙翰林風月》與《迷青瑣倩女離魂》兩部作品均明顯受到《西廂記》的影響,但成就卻各有不同?!?梅香》可稱為元曲的敗筆,而《倩女離魂》則堪稱杰作。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傳奇短篇小說集及擬話本集的合稱?!叭浴奔础队魇烂餮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稱。作者為明代馮夢龍?!岸摹眲t是中國擬話本小說集《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的合稱。作者凌濛初。馮夢龍,明代文學家,思想家,戲曲家。字猶龍,漢族,出身士大夫家庭。兄夢桂,善畫。弟夢熊,太學生,曾從馮夢龍治《春秋》,有詩傳世。他們兄弟三人并稱“吳下三馮”。他的作品比較強調(diào)感情和行為,最有名的作品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稱“三言”。三言與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三言兩拍”,是中國白話短篇小說的經(jīng)典代表。馮夢龍以其對小說、戲曲、民歌、笑話等通俗文學的創(chuàng)作、搜集、整理、編輯,為我國文學做出了獨異的貢獻。凌濛初,字玄房,號初成,亦名凌波,一字遐厈(àn),別號即空觀主人。漢族,明代浙江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織里鎮(zhèn)晟舍)人,明代文學家、小說家和雕版印書家。其著作《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與馮夢龍所著《古今小說》(《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稱“三言二拍”,是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代表。湯顯祖,中國古代偉大的浪漫主義戲曲家、文學家,他生活充滿道家道教氣氛的環(huán)境,無論是他的思想還是創(chuàng)作,都涂抹了一層濃重的道家道教色彩,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出身書香門第,早有才名,他不僅于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yī)藥卜筮諸書。在湯顯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戲曲創(chuàng)作為最,其戲劇作品《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這些劇作不但為中國人民所喜愛,而且已傳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國家,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shù)的珍品。劉基,漢族,字伯溫,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劉基在輔助朱元璋消滅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歷史活動中發(fā)揮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劉基是元明鼎革之際一位舉足輕重的詩文大家,其詩文理論力主諷喻之說,提倡理、氣并重,重視時代風格。劉基為晚明諷刺小品的勃興也起了先導作用,重視文學之于社會的能動作用,其經(jīng)世致用的文學思想對于掃蕩元季文壇纖弱之風,為明初新一代文風之振起,在理論上起了開道的作用。前七子是明弘治、正德年間(1488—1521)的文學流派。成員包括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夢陽、何景明為代表,前七子的文學主張,有其進步意義和積極作用。明初制定和推行的八股文考試制度,使許多士子只知四書五經(jīng)、時文范本,不識其他著作。后七子,其形成情況大致如下:約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由進士出身任職于京師的李攀龍、王世貞相結(jié)交討論文學,決定重揭李夢陽、何景明等人學復古的“旗鼓”。后二年,徐中行、梁有譽、宗臣中進士,與李、王結(jié)成詩社,遂有“五子”之稱。后又增謝榛、吳國倫,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后七子”了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間的一個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他們的基本觀點是反對以文采取代“道統(tǒng)”,主張“文道合一”的傳統(tǒng)。唐宋派對復古派的批評是尖銳的,唐宋派中散文成就最高的當推歸有光。歸有光(1507-1571),字熙甫。江蘇蘇州昆山人。因久居震澤湖畔,故自號“震川”,學者稱他為“震川先生”。又因為他老家在昆山項脊涇,故也自稱“項脊生”。歸有光善于抒情、記事,能把瑣屑的事委曲寫出,不事雕琢而風味超然。如《項脊軒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思子亭記》、《見樹樓記》、《女二二壙志》等等。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現(xiàn)的一個文學流派?!肮踩笔枪才傻念I袖,其中袁宏道聲譽最高,成績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公安派反對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擬古風氣,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發(fā)前人之所未發(fā)。其創(chuàng)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潑,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寫閑情逸致。竟陵派,是明代后期文學流派,因為主要人物鐘惺(1574—1624)、譚元春(1586—1637)都是竟陵人,故被稱為竟陵派,和公安派一樣,竟陵派也主張性靈說,是明末反對詩文擬古潮流的重要一派?!锻恼f》是明代末期杰出思想家李贄的一篇散文,他在文中提出了“童心”的文學觀念。“童心”就是赤子之心,“一念之本心”,實際上只是表達個體的真實感受與真實愿望的“私心”,是真心與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據(jù)。李贄將認知的是非標準歸結(jié)為童心。他認為文學都必須真實坦率地表露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贄看來,要保持“童心”,使文學存真去假,就必須割斷與道學的聯(lián)系;將那些儒學經(jīng)典大膽斥為與“童心之言”相對立的偽道學的根據(jù),這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中有它的進步性與深刻性。李贄(1527~1602),漢族,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中古自由學派鼻祖,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他在社會價值導向方面,批判重農(nóng)抑商,揚商賈功績,倡導功利價值,符合明中后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要求。李贄著有《焚書》、《續(xù)焚書》、《藏書》等。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著名小說家。曹雪芹是漢軍滿洲旗人,他出身于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境衰落而飽嘗人世間的辛酸,曹雪芹素性放達,曾身雜優(yōu)伶而被鑰空房。愛好廣泛,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jīng)多年艱辛創(chuàng)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shù)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吳敬梓,安徽全椒人,字敏軒,號粒民,清代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稱“文木老人”,又因自家鄉(xiāng)安徽全椒移至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稱“秦淮寓客”。吳敬梓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和史學研究著作,確立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創(chuàng)作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龔自珍,字璱(sè)人,號定庵(ān),后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祚,號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學家。漢族,生于世代官宦的家庭,著有《國語注補》、《三禮圖考》、《兩漢書質(zhì)疑》、《楚辭名物考》等書。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tǒng)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50首。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蒲松齡,字留仙,又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清代著名的小說家、文學家,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他出身沒落地主家庭,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lián),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聊齋志異》一共三則。曾以數(shù)十年時間,寫成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并不斷修改增補。其書運用唐傳奇小說文體,通過談狐說鬼方式,對當時的社會、政治多所批判?!豆賵霈F(xiàn)形記》,晚清作家李伯元著,是我國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直面社會而取得轟動效應的長篇章回小說,也是譴責小說的代表作,首開近代小說批判社會現(xiàn)實的風氣。作品以晚清官場為表現(xiàn)對象,集中描寫封建社會崩潰時期舊官場的種種腐敗、黑暗和丑惡的情形。是晚清譴責小說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結(jié)構(gòu)安排與《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后即轉(zhuǎn)入下一人,如此蟬聯(lián)而下。作品以晚清官場為表現(xiàn)對象,集中描寫封建社會崩潰時期舊官場的種種腐敗、黑暗和丑惡的情形。這里既有軍機大臣、總督巡撫、提督道臺,也有知縣典吏、管帶佐雜,他們或齷齪卑鄙或昏聵糊涂或腐敗墮落,構(gòu)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圖。李伯元,名寶嘉,別號南亭亭長,江蘇常州人,生于同治六年),死于光緒三十二年享年四十歲。李伯元是個多產(chǎn)的作家,他構(gòu)思之敏,寫作之快,極為少見洪昇.國明代偉大的戲劇文學家洪升,出生于愛國名臣的書香之家。他生于戰(zhàn)亂,從小愛好文學,才思敏捷,學問淵博,尤愛詩詞散曲??咨腥?,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別號岸堂,自稱云亭山人。清初詩人、戲曲作家,繼承了儒家的思想傳統(tǒng)與學術(shù),自幼即留意禮、樂、兵、農(nóng)等學問,還考證過樂律,為以后的戲曲創(chuàng)作打下了音樂知識基礎。世人將他與《長生殿》作者洪升并論,稱“南洪北孔”。桐城派是清代文壇最大散文流派,因其早期的重要作家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文派理論體系完整,創(chuàng)作特色鮮明,作家眾多,作品豐富,播布地域廣,綿延時間久,影響深遠。方苞,字靈皋,亦字鳳九,晚年號望溪,亦號南山牧叟,安徽省安慶府桐城縣人,桐樅“桂林方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創(chuàng)始人,與姚鼐、劉大櫆合稱桐城三祖。方苞治學宗旨,以儒家經(jīng)典為基礎,尊奉程朱理學,日常生活,都遵循古禮。為人剛直,好當面斥責人之過錯,因此,受到一些人的排擠魯迅,浙江紹興人,名周樹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04年初,入仙臺醫(yī)科專門學醫(yī),后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被麻木的精神。辛亥革命后。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的基石。毛澤東主席評價魯迅為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中華民族精神的發(fā)揚人。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文學作品:胡適(1891—1962),漢族,徽州績溪人。原名嗣穈,昵稱穈兒,學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現(xiàn)代最有爭議的學者之一。因提倡文學改良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胡適是第一位提倡白話文、新詩的學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雖與陳獨秀政見不合,但與其同為五四運動的軸心人物,對中國近代史產(chǎn)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胡適也是傳統(tǒng)文化的受益者,其對傳統(tǒng)文化的批判多半是為國家發(fā)展崛起而發(fā)起。葉圣陶,原名葉紹鈞,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漢族人,江蘇蘇州人,現(xiàn)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yōu)秀的語言藝術(shù)家”之稱。童話代表作《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是新文學史上最早出現(xiàn)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說家”。暴露舊中國教育界黑暗的內(nèi)幕,并透過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頭指向整個舊社會,是葉紹鈞“教育小說”的基調(diào)。他以身臨其境般的感受和同情,反映了下層知識分子貧窮悲苦的生活狀況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中國詩人、現(xiàn)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晚年被尊稱為“文壇祖母”,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fā)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后,開始陸續(xù)發(fā)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1946年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1951年回國。冰心在刻畫人物形象時,大多不用濃墨重彩,也較少精雕細刻,只用素描的筆法,淡淡數(shù)筆,人物形象就仿佛那出水的芙蓉,鮮靈靈地浮現(xiàn)在水面上。許地山,名贊堃,字地山,筆名落華生、落花生(古時“華”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貫廣東揭陽,生于臺灣一個愛國志士家庭。1917年考入燕京大學文學院,1920年畢業(yè)并留校任教。期間與瞿秋白、鄭振鐸等人聯(lián)合主辦《新社會》旬刊,積極宣傳革命?!拔濉に摹鼻昂髲氖挛膶W活動,后轉(zhuǎn)入英國牛津大學曼斯菲爾學院研究宗教學、印度哲學、梵文等。1935年應聘為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任教授,遂舉家遷往香港。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五四”時期新文學運動先驅(qū)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碩果。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蔭生、阿鳳,字達夫,浙江富陽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郁達夫精通五門外語,分別為日語、英語、德語、法語、馬來西亞語。代表作《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等。曾經(jīng)與徐志摩作為同班同學。曾與魯迅創(chuàng)刊合編《奔流》。郭沫若(1892-1978),乳名文豹,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1892年出生于四川樂山縣,祖籍福建汀州府寧化縣。中國現(xiàn)代文學家、詩人、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甲骨學四堂之一,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郭沫若是甲骨學四堂之一:鼎堂新月社成立于1924年,是五四后的一個重要的文化團體。新月社的活動始于1923年的北京,主要成員包括胡適、梁實秋、聞一多、陳源等,多系英美留學生。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于湖北黃岡浠水,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zhàn)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代表作(詩集)有《紅燭》《死水》等,作品主要收錄在《聞一多全集》中。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chuàng)作《七子之歌》,共七首,分別是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wèi)、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1946年夏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聞一多是中國著名的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早年以《紅燭》、《死水》兩詩集著名于世;中年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成績卓著,享譽海內(nèi)外;后期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專制獨裁和腐敗強烈不滿,拍案而起,成為遐邇聞名的民主戰(zhàn)士。聞一多博學多才,除新詩與古文學研究外,在美術(shù)、戲劇、書法、篆刻等方面也有相當高深的造詣。朱自清的散文一是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xiàn)實為主要內(nèi)容的一組散文。二是敘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xiàn)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具有濃厚的人情味。第三,則是以寫自然景物為主的一組借景抒情的小品文,是其代表佳作,伴隨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樂。后兩類散文,是朱自清寫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樸縝密、清雋沉郁,以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出生在一個思想觀念頗為新穎的家庭里,從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畢業(yè)后入商務印書館工作,從此走上了改革中國文藝的道路,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茅盾同時也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代表作有小說《子夜》、《春蠶》和文學評論《夜讀偶記》。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將不起,將稿費25萬元人民幣捐出設立茅盾文學獎,以鼓勵當代優(yōu)秀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信仰基督教,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xiàn)代小說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shù)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巴金(1904-2005),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有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運動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響,并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封建斗爭。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chuàng)作生涯。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沈從文是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qū)。1924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撰寫出版了《長河》、《邊城》等小說,1931年-1933年在青島大學任教??箲?zhàn)爆發(fā)后到西南聯(lián)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張?zhí)煲恚?906~1985),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學名張元定,字漢弟,號一之,筆名張?zhí)靸?、鐵池翰等。1929年正式開始職業(yè)寫作生涯,1931年加入左聯(lián),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一直在長沙等地從事抗日救亡工作和文藝活動。解放后歷任中央文學講習所副主任、中國文聯(lián)委員、中國作協(xié)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主編等職。代表作有童話《大林與小林》《寶葫蘆的秘密》《禿禿大王》,小說《華威先生》《鬼土日記》等。他的童話在兒童文學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寶,字小石,小名添甲,曹禺筆名的來源是因為本姓“萬”(繁體字),繁體萬字為草字頭下一個禺。于是他將萬字上下拆為‘草禺’,又因“草”不像個姓,故取諧音字個‘曹’,兩者組合而得曹禺。漢族,祖籍湖北潛江,出生在天津一個沒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是中國現(xiàn)代話劇史上成就最高的劇作家。曹禺自小隨繼母輾轉(zhuǎn)各個戲院聽曲觀戲,故而從小心中便播下了戲劇的種子。其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的出現(xiàn)也標志著中國現(xiàn)代話劇藝術(shù)的成熟,被人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1996年12月13日,因長期疾病,曹禺在北京醫(yī)院辭世,享年86歲。田漢(1898—1968年),乳名和兒,學名壽昌,筆名田漢、陳瑜、伯鴻、漢兒倚聲、首甲、紹伯、漱人、陳哲生、明高、嘉陵、張坤等。男,漢族,湖南省長沙縣人。劇作家、戲曲作家、電影編劇、小說家、詞作家、詩人、文藝批評家、文藝活動家,中國現(xiàn)代戲三大奠基人之一。他創(chuàng)作歌詞的歌曲《萬里長城》的第一段后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田漢早年留學日本時曾自署為“中國未來的易卜生”。1968年,田漢在文革中不幸被迫害死于獄中。錢鐘書,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鐘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文學研究家。曉暢多種外文,包括英、法、德語,亦懂拉丁文、意大利文、希臘文、西班牙文等。曾為《毛澤東選集》英文版翻譯小組成員。晚年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任副院長。錢鐘書在文學、比較文學、文化批評等領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錢學”。代表作品《圍城》。其夫人楊絳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錢瑗(1937年-1997年)。楊絳,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堂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yōu)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fā)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chuàng)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為完成女兒心愿寫了回憶一家三口數(shù)十年風雨生活的《我們仨》,風靡海內(nèi)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成書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艾青,原名蔣海澄,中國現(xiàn)代詩人。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發(fā)表于1933年,這首詩奠定了他詩歌的基本藝術(shù)特征和他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作品被譯成幾十種文字,夏衍(1900-1995)作家、文藝評論家。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早年參加五四運動,編輯進步刊物《浙江新潮》。從浙江省立甲種工業(yè)學校畢業(yè)后公費留學日本,入明治專門學校學電工技術(shù)。留學期間接觸日本共產(chǎn)黨,參加日本工人運動和左翼文化運動。1927年被日本驅(qū)逐回國,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9年同魯迅籌建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左聯(lián)成立后任執(zhí)行委員,后發(fā)起組織中國左翼戲劇家聯(lián)盟。曾被國務院授予“國家有杰出貢獻的電影藝術(shù)家”稱號。著作有:《心防》、《法西斯細菌》。話劇劇本有:《秋瑾傳》、《上海屋檐下》。出版的選集有:《夏衍劇作選》、《夏衍選集》。報告文學:《包身工》。創(chuàng)作改編的電影劇本有:《狂流》、《春蠶》、《祝福》、《林家鋪子》等。1995年2月6日,夏衍在北京醫(yī)院逝世。趙樹理,原名趙樹禮,山西沁水縣尉遲村人,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人民藝術(shù)家。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長治第四師范,開始寫新詩和小說。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投身革命。解放后先后在《工人日報》《說說唱唱》《曲藝》《人民文學》等刊物工作,文革期間遭到殘酷迫害,于1970年9月23日含冤去世。他的小說多以華北農(nóng)村為背景,反映農(nóng)村社會的變遷和存在其間的矛盾斗爭,塑造農(nóng)村各式人物的形象,開創(chuàng)的文學“山藥蛋派”,成為新中國文學史上最重要、最有影響的文學流派之一。羅廣斌(1924--1967),作家。重慶忠縣人。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國民黨軍第十六兵團司令官羅廣文的胞弟,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學生。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館集中營。建國后,歷任青年團重慶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重慶市民主青年聯(lián)盟副主席。后在重慶市文聯(lián)專門從事創(chuàng)作。合著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長篇小說《紅巖》。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跳樓自殺?!都t巖》是著名作家羅廣斌、楊益言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tǒng)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在渣滓洞中,敵人為了得到口供,妄圖用炎熱、蚊蟲、饑餓和干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產(chǎn)黨員的堅強意志前,敵人卻是一籌莫展,一敗涂地。1961年12月,正式出版,此書重印98次,冊數(shù)則超過了一千萬。為紅色經(jīng)典作品,轟動一時,曾先后被改編為電影《烈火中永生》楊益言(1925年~),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人,中共黨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名小說《紅巖》的作者之一。早年參加革命工作,后被捕囚禁于重慶渣滓洞,出獄后根據(jù)其切生經(jīng)歷寫成《紅巖》一書,賀敬之,現(xiàn)代著名詩人和劇作家。1924年生,山東棗莊市嶧城區(qū)人。15歲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6歲到延安入魯迅藝術(shù)學院文學系,17歲入黨。1945年和丁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