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饋療法_第1頁
生物反饋療法_第2頁
生物反饋療法_第3頁
生物反饋療法_第4頁
生物反饋療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物反饋療法生物反饋療法生物反饋療法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生物反饋療法日期:20xx年X月一、什么是生物反饋治療物反饋療法是利用現(xiàn)代科學儀器將與心理、生理活動過程有關的體內(nèi)信息(如肌電活動、皮膚溫度、心率、血壓、腦電波等)加以處理,以視覺或聽覺的方式顯示于人(即信息反饋),訓練人們通過對這些信息的認識,學會有意識的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以達到調(diào)整機體功能、恢復身心健康的新型心理治療方法。是在行為療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心理治療技術和方法。生物反饋法的運用一般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讓來訪者學習放松訓練,以便能減輕過度緊張,使身體達到一定程度的放松狀態(tài);二是當來訪者學會放松后,再通過生物反饋儀,使其了解并掌握自己身體內(nèi)生理功能改變的信息,進一步加強放松訓練的學習,直到形成操作性條件反射,解除影響正常生理活動或病理過程的緊張狀態(tài),以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二、生物反饋治療的適用

生物反饋治療適用于抑郁、焦慮、失眠、神經(jīng)癥、應激障礙、強迫癥等,也適用于在學校心理咨詢中心處理考試應激、情緒障礙、網(wǎng)絡成癮、社交障礙、自殺傾向等,或在大學心理系進行教學示范(各類生理信號示范)、科研(采集不同生理信號,給課題提供有效工具)等;還適用于體育領域,如輔助運動員激活水平調(diào)節(jié)、心理素質(zhì)訓練、注意力維持訓練等。此外,在特殊領域如警察、軍隊、飛行員、服刑人員等高壓力人群的身心健康維護方面也有應用。三、生物反饋治療的操作技術1、腦電(EEG)反饋因腦電波而異(1)δ波:剛出生的背景節(jié)律以δ波為主,正常成年人只有在睡眠狀態(tài)會出現(xiàn)δ波,如在清醒狀態(tài)下出現(xiàn),則放電部位可能有病變,如癲癇、腦外傷等。(2)θ波(4-8HZ):與人的睡眠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關,通過對患者θ波的增強訓練,提高θ波在腦電中比例,可以治療失眠和睡眠障礙、神經(jīng)衰弱等。(3)α波(8-13HZ):在頭部的頂區(qū)和枕區(qū)最明顯,與人的深層次思考有關。當人在深思問題時,軀體處在一種高度放松狀態(tài)。故在焦慮治療中做α波增強訓練,增加α波在腦電中比例,可以改善焦慮癥狀。(4)SMR節(jié)律(12-15HZ):與肌體的自控和調(diào)節(jié)能力有關,對于多動癥兒童做SMR節(jié)律增強訓練,可以改善多動癥狀。(5)β波(16-30HZ):與人的注意和焦慮有關。腦電以β波為主時,人只會處在兩種狀態(tài):非戰(zhàn)斗即逃跑。做β波增強訓練可以提高個體的警覺水平,改善注意力缺陷問題。2、肌電(EMG)反饋:是較普遍的一種生物反饋技術。肌肉緊張程度與情緒程度成正相關,而前額部的骨骼肌最有代表性。用于治療各種緊張、失眠、焦慮狀態(tài),以及某些心身疾病,也用于癱瘓病人的康復治療。對于焦慮、緊張、失眠一般都做抑制肌電的放松訓練,而對于癱瘓病人的康復治療,則做肌電的增強訓練,讓病人逐漸恢復知覺。3、皮溫(TEMP)反饋:外周血管的收縮和舒張決定了皮膚溫度的改變。以熱敏變阻式溫度計記錄指尖(小指腹側)皮膚溫度變化,并轉換成聲、光、數(shù)字信號反饋給患者,進行訓練,使其學會控制外周血管的舒張程度。用以治療神經(jīng)血管功能障礙,如偏頭痛、雷諾氏病等。皮溫也可以視為與松弛有關的指標,用來進行松弛訓練。4、皮電(SC)反饋:當人的交感神經(jīng)興奮時,汗腺分泌增強,導電水平則升高,因此皮膚電反應與情緒激動有密切關系。記錄皮膚電反應信號,主要測量皮膚表面電阻的變化,并將其轉換成視聽信號,供病人進行情緒控制訓練。主要用于治療焦慮癥、恐怖癥、高血壓、哮喘、多汗癥。放松訓練中主要做抑制皮電的訓練。5、血容量(BVP)和心電(EKG)反饋:主要用于原發(fā)性高血壓病人,也用于其他心血管癥狀,如心律失常等。呼吸(RESP)反饋:主要用于放松訓練,與肌電相結合作為一種輔助手段,要求受訓者做深慢平穩(wěn)的呼吸,反饋要求降低呼吸率,增強呼吸幅度。四、方法和步驟具體方法是讓病人在安靜的診療室里,躺在生物反饋儀旁,接上儀器的電極就可以進行治療了。首先,進行肌感練習,以達到消除緊張的目的。病人一邊注意聽儀器發(fā)出的聲調(diào)變化,一邊注意訓練部位的肌肉系統(tǒng),逐步讓病人建立起肌感。同時在進行訓練時,要采取被動注意的態(tài)度,病人利用反饋儀會很快掌握這種技巧,迅速打破長期緊張的疾病模式而進入放松狀態(tài)。其次,為了逐步擴大放松的成果,將儀器靈敏度減低,使病人適應性提高。這就是所謂的塑造技術,此技術能將放松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上。最后,病人學會在沒有反饋儀的幫助下,也能運用放松技術來得心應手地處理所遇到的各種事件治療步驟(1)在非常安靜、光線柔和、溫度26℃左右的治療室內(nèi),求治者坐在一張有扶手的靠椅、沙發(fā)或是呈45度角的躺椅上,解松緊束的領扣、腰帶,穿換拖鞋或便鞋,坐時雙腿不要交叉,以免受壓。軟墊寬椅使感覺舒服,頭后有依托物更好。(2)第一次治療與以后每次治療前的5分鐘,記錄安裝電極所獲基線數(shù)據(jù)(baselinedata)或檢查患者“家庭作業(yè)”所獲成績。(3)訓練病人收縮與放松前臂肌肉,訓練面部肌肉活動令病人抬額、皺眉、咬牙、張嘴,然后一一放松。告訴病人觀察肌表面電位微伏器上指針變化及其轉方向,與此同時,傾聽反饋音調(diào)變化并理解其信號的含義。(4)給病人增加精神負荷,如連續(xù)計算100—7,回憶驚險和痛苦經(jīng)歷。此時觀察肌電、皮膚電導、指端皮濕、脈搏血壓等的變化,找到最敏感的反應指標,作為下一步訓練的選擇指標;在精神負荷下無顯著變化的生物反應指標,以后訓練中亦無法判定療效,故不宜選擇。(5)全身肌肉放松程序。根據(jù)Jacobson方法,依次為上肢、下肢、軀干(腹部、腰部、肩背部)、頸部、面部肌肉。首先作收縮與放松交替的練習,最后作全身肌肉放松練習。(6)呼吸要求自然、緩慢、均勻。請受試者設想鼻孔下面有兔子,呼吸不能吹動兔毛。(7)盡量保持頭腦清靜。排除雜念,不考慮任何問題,使自己處于旁觀者的地位,觀察頭腦中自發(fā)地涌現(xiàn)什么思想,出現(xiàn)什么情緒,這叫做被動集中注意(passiveconcentration)。如無法排除雜念,可在每次呼吸時,反復簡單數(shù)數(shù)字如“一、二”,或是默念:“我的胳膊和腿部很重,很溫暖”,達到自我暗示作用(Bason)法。此時,也可想象躺在有溫暖陽光的海灘或鄉(xiāng)村草地上,由施治者描述視覺景象及鳥語、濤聲與溫暖感覺。入靜好的可達思維停止,萬念俱寂。病人可嗜睡,但應避免完全入睡。(8)施治者注意調(diào)節(jié)反饋信號,調(diào)節(jié)陽性強化的閾值,閾值上下的兩種信息用紅綠燈光或不同頻率的音調(diào)反饋,務使閾值調(diào)整恰當,使病人獲得自控生物指標的陽性信號占70%,陰性信號占30%左右。當陽性信號達90%以上甚至100%時,即提高閾值的標準要求;當陽性信號只在50%左右時,降低閾值標準的要求,使訓練循序漸進。每次練習完畢,指出所獲成績,布置家庭作業(yè)并提出下次實驗室練習任務,例如額肌松弛的表面肌電指標,由開始治療的5微伏,通過每次練習,達到如4.5、4、3.8、3.4微伏等。每一次練習的20~30分鐘內(nèi),反饋信息亦可中途關閉,只在開始與結束時檢查肌電指標,每次治療結束后,讓病人做幾次肢體屈伸運動,使病人感到輕松愉快,再離開治療室。(9)在沒有儀器監(jiān)測的情況下,要求病人每日做“家庭作業(yè)”,你比較方便時(如中午、晚上睡覺前或清晨),自己練習,每次10~30分鐘,每日1~2次,并持之以恒。(10)治療的一個療程約10次左右,可以每周二次,其余5天都在自己家里練習,亦可在開始治療時每周(11)如果通過多次練習每種反饋性生物反應指標,并無明顯變動,應該與病人交談是否已了解練習的目的與方法,如果不是理解與技術中的問題,應考慮另擇反饋性生物指標。還有一種情況是通過治療,生物反應指標有明顯變動,自我調(diào)節(jié)良好,但臨床癥狀仍無明顯進步。例如肌肉松弛甚好,而焦慮依然如故,亦可另擇其他生物性指標進行訓練,或改用其他治療方法。但應注意有求全責備性格的病人,以及對現(xiàn)實生活有許多不滿或歉疚者,包括對療效的低估,并非治療實際無效。(12)治療前、治療過程中與治療結束后,由觀察者填寫記錄單,病人自填癥狀變化量表,這樣可作出對比,確定有無療效。五、生物反饋治療的注意事項(1)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讓軀體肌肉放松,及精神狀態(tài)放松。即任其自然,解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