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2000年,當湖南常德悍匪張君被輯拿歸案時,許多人在焦急的等待著一睹這個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兇神惡煞的樣子。他的相貌與其恐怖的罪惡行為相匹配嗎?當他那國字型及書生氣節(jié)十足的臉出現(xiàn)在媒體上時,人們被震驚了。2003年5月1日伊拉克戰(zhàn)爭主要戰(zhàn)事結(jié)束后,他組織策劃多起大規(guī)模襲擊,造成美軍士兵和什葉派民眾共計數(shù)百人死亡。2004年初扎卡維在費盧杰地區(qū)創(chuàng)建“統(tǒng)一和圣戰(zhàn)組織”,并于10月宣布效忠于“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丹,將組織更名為“伊拉克圣戰(zhàn)基地組織”。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人知覺(personperception):當我們剛剛認識一個人的時候,總是要根據(jù)有限的信息對這個人形成印象,這一形成印象的過程稱為人知覺。心理學家把人們對客觀事物或他人的整體性認識叫做知覺。社會知覺是知覺的特殊形式,它僅僅指對人有關知覺。在心理學的研究中,社會知覺常常包括我們對他人的知覺,對自己的知覺,對自己或他人行為的原因的知覺等。一、什么是人知覺?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二、印象及其形成
印象(impression):人們對認知對象的能力、性格、品質(zhì)等總體特征的反映,是個體對人與事物的整體反映。1.印象與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firstimpression):在與陌生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所得到的有關對方的最初的印象。首因效應(primaryeffect)
(13院校P143、金盛華P110)首因效應(primaryeffect):社會心理學中把第一印象對社會認知的作用稱為首因效應。印象形成(FormingImpressions
):對他人形成印象的過程,是指我們把他人若干有意義的人格特性進行概括、綜合,形成一個具有結(jié)論意義的特性的過程。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2.怎樣形成對他人的印象?印象形成也是一個復雜的社會互動過程,也是個體對認知對象的某些屬性作出判斷或?qū)ζ淇傮w特征形成印象的過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與生活的經(jīng)驗都告訴我們:對他人的印象往往是在有限的信息資料的基礎上形成的。你對電影演員湯唯有何印象?關于她,你掌握的信息有多少?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外貌與行為是決定我們第一印象的關鍵因素(Appearanceandbehaviorarekeydetermin-antsofourfirstimpressions)。物理線索(PhysicalCues)人們對一個陌生人的判斷往往從其衣著打扮開始。這個包著頭巾的人是什么人?你對他的印象如何?1.對他人外部特征的認知非言語行為——面部表情、語調(diào)、手勢、肢體位置和動作、身體接觸、以及目光的注視、服飾打扮等。言行——聽其言觀其行法國“第一夫人”布呂尼身著迪奧高領灰色風衣、頭戴一頂與之相配的帽子,與薩科齊款款走下飛機。由于名模出身,為了不喧賓奪主,布呂尼特意穿了一雙黑色的平跟鞋。隨后,薩科齊夫婦在查爾斯夫婦的陪同下走出機場。
布呂尼26日見英國女王的衣著獲贊賞薩科齊夫婦在查爾斯夫婦的陪同下走出機場
薩科齊一度因形象張揚、言行出格廣受詬病。就在他出訪英國之前,《巴黎人報》給他開出一張“在女王面前別…”的清單:在女王面前別搶著說話、別提私人問題、別碰著她、別走在她前面、別吸煙、別抱怨?!妒澜鐖蟆酚旨恿藥讞l:別接電話、別戴太陽鏡、沒什么急事別看手表、和女王夫婦共乘王室馬車時別激動過頭。該報同時也忠告布呂尼出席國宴時勿穿得太沉色,否則“那只像出席喪禮”。路透社說,法國媒體這些建議可謂“經(jīng)驗之談”?!皠e在女王面前接電話”是緣于薩科齊去年會晤教皇時,被媒體捕捉到他查看手機短信。“別碰著女王”是因為法國前總統(tǒng)希拉克2004年在為女王引路時扶著她的肩,導致英國媒體炮轟。從上述忠告可見法國人對總統(tǒng)薩克齊形成了什么印象?這些印象又是如何形成的?
相關鏈接法國媒體告誡總統(tǒng)要守規(guī)矩更突出的個體被認為在他所在的社會背景中具有更大的影響力。顯著性的效果: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顯著性的行為舉止會招來更多的注意;提高了印象的整體性。
頭頂效應(topofthehead):它發(fā)生在相對較淺的層面簡單地指引我們的注意。當刺激足夠有趣和令人興奮而吸引觀察者的注意時,顯著性效果最為強烈。什么是內(nèi)隱人格理論?樂國安P185每一個普通人都有著關于人格中哪些特質(zhì)互相聯(lián)系在一起,哪些特質(zhì)互相沒有關系的理解,因而只要認識了其中一個占重要位置的特征,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質(zhì),這些理解稱為內(nèi)隱人格理論。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Implicitpersonalitytheory換言之,這一理論由我們關于哪些類型的人格特質(zhì)會組合在一起的觀點所組成。我們常常運用少數(shù)己知特征來判斷他人具有哪些特點:善良——吝嗇——慷慨大方、誠實、有責任心暴躁易怒、虛偽、為人冷漠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Implicitpersonalitytheory也正因為印象形成過程會受到人們既有內(nèi)隱人格理論的影響,所以人們所形成的印象常常有個人偏見的參與,從而出現(xiàn)較大的誤差。大多數(shù)中國人印象中的國家領導人應該是舉止肅穆莊重、不茍言笑,并且有著穩(wěn)定的家庭與婚姻生活,而這恰恰是中國人的內(nèi)隱人格理論。實際上,人們的這種“內(nèi)隱人格理論”只是通過經(jīng)驗的途徑建立起來的非科學化的觀念,沒有系統(tǒng)的科學依據(jù)。從功能的角度說,人們發(fā)展起自己的"內(nèi)隱人格理論"是人們適應多變的社會情境的一種方式。人們建立起了自己對人的理解,就可以使自己所處的周圍情境結(jié)構(gòu)化,從而可以對自己在一個社會情境中的行為適當性進行預言,使自己的行為獲得明確的定向。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Implicitpersonalitytheory普通人往往有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對人格品質(zhì)相互關系的觀念,這就意味著一個人擁有一種品質(zhì)也就會擁有另一些品質(zhì),而我們認為那些不類似的品質(zhì),它們是不會聚在一起的,也就不發(fā)生在同一個人上。如圖所示:●●imaginative●●skillful●●shrewd●critical●●dominating●serious●●industrious●●sentimintal●●●●artistic●meditative●reliable●reserved●honest●helpful●tolerant●happymodest●●sincere●sociable●humorous●Goodnatured●warm●●submissive●naive●unintelligentwasteful●●superficial●insignificant●●●boring●●unimaginative●finickyvain●●unpopular●●unsociable●●pessimistic●practical●coldscientificpersistentdeterminedintelligentsterndaring●●moody●irritablehumorlessdiscriminatingcautiousimportantpopularunhappyimpulsivesqueamish●wavering●clumsy●frivolous●foolishunreliabledishonestBAD-INTELLEGTUALGOOD-INTELLECTUALBAD-SOCIALGOOD-SOCIAL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Implicitpersonalitytheory在這張心理地圖中相近的特征被排列在一起,說明具有一種特征的人可能具有類似的其他特征;不同的特征彼此頒布很遠,說明在同一個人身上幾乎不可能同時具備這些特征。在這張心理地圖中還包含兩個不同的評價尺度:社會尺度和智力尺度。羅森伯格等(S.Rosenberg,C.Nelson,1968)把上圖轉(zhuǎn)換為下表來表示:評價社會特征智慧特征好的評價樂于助人為人誠實能容忍人平易近人幽默感科學堅決熟練聰明不懈不好的評價不快樂自負易怒令人厭煩缺乏人緣愚蠢輕薄動搖不可靠笨拙我們傾向于從智力特征與社會特征來評價他人人們往往根據(jù)社會品質(zhì)(socialqualities)和智慧品質(zhì)(intellectualqualities)去評價他人的。這兩個維度分別有正(積極)——負(消極)兩極。除了中心品質(zhì)問題,與人們的內(nèi)隱人格理論相聯(lián)系人知覺現(xiàn)象還有:暈輪效應(haloeffect)(弗里德曼P99,金盛華P40,樂國安P184)由于一個人被標明是好的,他就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huán)籠罩,并賦予一切好的品質(zhì),這就是暈輪效應。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認為具有所有的壞品質(zhì),這叫做負暈輪效應(negative-halo)或掃帚星效應(forked-tail)。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Implicitpersonalitytheory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
暈輪效應還經(jīng)常表現(xiàn)在身體方面有魅力的人往往被認為具有其他一系列必要的品質(zhì)特點,即使實際上他們并不具有這些特點。(J.L.FreedmanP99,金盛華P40)表5-6論文被認為的質(zhì)量——印象評價的暈輪效應論文的客觀質(zhì)量作者身體方面的吸引力總計有魅力的對照組無魅力的好6.76.65.96.4不好5.24.72.74.2總計6.05.54.3
Source:byD.Landy&H.Sigall。注:高指數(shù)表明論文被認為寫得好。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Categorizationandstereotype3.類別化(Categorization)(13院校P143、樂國安P186)我們會自動地把刺激看作是某一組或某一類信息的一部分。換言之,知覺者總是按一定的標準將他人分類,把他人歸屬于一些預設好的群體范疇之中。類別化或分組過程是自動的、迅速的,并不需要很長時間的考慮。最常見的類別化:人們會依靠外表的近似來分類或分組。誰是恐怖分子?最常見的類別化:人們會依靠外表的近似來分類或分組。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Categorizationandstereotype國民刻板印象研究
G·吉爾巴特英國人:紳士風度,聰明,守舊,愛傳統(tǒng),保守;黑人:愛好音樂,無憂無慮,迷信無知,懶惰;日本人:聰明,勤勞,有進取心,機靈,狡猾;美國人:民主、天真、樂觀、友善、熱情;法國人:愛好藝術(shù)、輕率、熱情、開朗;蘇聯(lián)人:唯物、勤勞、狡猾、有野心和殘酷。
臺灣心理學家李本華和楊國樞(1969)曾于1963年調(diào)查了臺灣大學生對于各國人的一般印象。
臺灣大學生對不同人種的刻板印象人種美國人日本人前蘇聯(lián)人印度人黑人特征民主善模仿狡猾迷信耐勞天真愛國欺詐懶惰落后樂觀尚武有野心落后骯臟友善進取殘酷折衷懶惰熱情有野心唯物骯臟好音樂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Categorizationandstereotype性別角色刻板印象(sexrolesstereotypes)研究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則反映了人們對男性和女性所具有的行為與品質(zhì)特征的期待(Sexrolesstereotypesreflectpeople’sexpectationsaboutthebehaviorsandtraitsthatmalesandfemalespossess)。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Categorizationandstereotype性別角色刻板印象(genderself-schema):關于女性和男性個人特征的信念。
不同的文化對男性化或女性化的定義、強調(diào)的性別差異或相似性不同。但是使用性別來對社會生活進行組織分類卻是最基本的方式(Burn,1996;Yoder,1999)。1945年時刊登在《HousekeepingMonthly,May13,1945》
布洛沃曼及其同事(Broverman,etal.,1972)對青少年的幾項調(diào)查,檢驗了傳統(tǒng)的性別角色刻板化改變的程度。CompetencyCluster:MasculinePoleisMoreDesirableFeminineMasculineNotatallskilledinbusinessVeryskilledinbusinessVerysneakyVerydirectDoesnotknowthewayoftheworldKnowsthewayoftheworldFeelingseasilyhurtFeelingsnoteasilyhurtNotatalladventurousVeryadventurousHasdifficultymakingdecisionsCanmakedecisionseasilyCriesveryeasilyNevercriesAlmostneveractsasaleaderAlmostalwaysactsasaleaderNotatallself-confidentVeryself-confidentVeryuncomfortableaboutbeingaggressiveNotatalluncomfortableaboutbeingaggressiveNotatallambitiousVeryambitiousUnabletoseparatefeelingsfromideasEasilyabletoseparatefeelingsfromideasWarmth-ExpressiveCluster:MasculinePoleisMoreDesirableFeminineMasculineDoesn’tuseharshlanguageatallUsesveryharshlanguageVerytalkativeNotatalltalkativeVerytactfulVerybluntVerygentleVeryroughVeryawareoffeelingsofothersNotatallawareoffeelingsofothersVeryreligiousNotatallreligiousVeryinterestedinownappearanceNotatallinterestedinownappearanceVeryquietVeryloudVeryneatinhabitsVerysloppyinhabitsVerystrongneedforsecurityVerylittleneedforsecurityEasilyexpressestenderfeelingsDoesnotexpresstenderfeelingsatalleasilySource:From“SocialPsychology”.ByStevenPenrod,117.1983.續(xù)上表三、印象的整合(IntegratingImpressions)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IntegratingImpressions印象形成是認知的主體把有關他人的各種信息綜合在一起從而形成對他人的整體印象的過程,是一個評價、綜合、概括的過程,因此總帶有一定的評估性。1.評估(evaluation)奧斯古德(C.E.Osgood,1957),語義分化(semanticdifferential)實驗(樂國安P195)在知覺他人時往往會獲得許多信息,人們又是如何把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對他人的印象的呢?其中,評價維度在印象形成中最為重要,一旦人們對他人或物的判斷在這個維度上確定了,其它兩個維度作用就不太大了。這一研究結(jié)果得到了后人的支持。如前所述,羅森伯格等(S.Rosenberg,C.Nelson,1968)在對評估進行的研究中,用多維度測量的程序發(fā)現(xiàn),人們往往根據(jù)社會品質(zhì)(socialqualities)和智慧品質(zhì)(intellectualqualities)去評價他人的。這兩個維度分別有正(積極)——負(消極)兩極。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IntegratingImpressions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人們根據(jù)三個基本的維度進行評估,即評價(evaluation)(如好—壞)、力度(potency)(如強—弱)和活動向度(activity)(如主動—被動)。2.積極性偏見與負性效應(positivebiasandnegativityeffect)(Freedman,P101;13院校,P137;候玉波,P36)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IntegratingImpressions
積極性偏見亦稱慈悲效應(leniencyeffect),即知覺者表達積極肯定的評價往往多于消極否定的評價。這種傾向又稱為寬大效應。見樂國安P184(積極性偏見)研究表明,積極性偏見只適用于對人的估價,當認知對象不是人格的物體時,它就不會出現(xiàn)。積極性偏見產(chǎn)生的原因:1)Matlinr提出的“極快樂原則”(pollyannaprinciple)2)假設相似作用(similarityassumption)(Freedman,P103)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IntegratingImpressions
負性效應(Freedman,P91)我們形成對一個人的整體印象時,消極信息所起的作用可能更大,即在其他情況相等的時候,一個消極的品質(zhì)要比積極的品質(zhì)更能影響印象的形成。見樂國安P184(負性效應)由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積極肯定的印象比消極否定的印象更容易改變。不管一個人具有其他什么品質(zhì),一種極端消極否定的品質(zhì)會產(chǎn)生一種極端消極否定的印象。
中新網(wǎng)3月29日電蓋洛普民意民意測驗中心今天公布的最新民調(diào)調(diào)顯示,美國民主黨總統(tǒng)參選人奧巴馬目前以百分之五十比百分之四十二領先黨內(nèi)對手希拉里。這是一個月以來,奧巴馬領先希拉里的最大差距。據(jù)“中央社”報道,蓋洛普分析,在奧巴馬好不容易渡過因黑人牧師賴特發(fā)表反美言論所引發(fā)的風暴后,希拉里卻因在造勢場合夸大她拼外交功勞,遭媒體戳破謊言,導致民調(diào)下滑。希拉里日前在一個造勢場合,向支持者訴說她在第一夫人任內(nèi),如何冒生命危險訪問波斯尼亞,下機時必須低頭快跑躲子彈。結(jié)果電視臺調(diào)出當時的錄像帶,發(fā)現(xiàn)根本沒那回事。美總統(tǒng)大選:希拉里夸大拼外交功勞民調(diào)下跌相關鏈接夸大事件曝光后,希拉里民調(diào)跌了四個百分點,奧巴馬則上升三個百分點。在兩黨競爭方面,希拉里也因夸大事件,被共和黨準總統(tǒng)候選人麥凱恩拉開領先差距。民調(diào)顯示,如果由希拉里代表民主黨與麥凱恩對決,麥凱恩將以百分之四十八對百分之四十四擊敗希拉里。這是蓋洛普進行這項民調(diào)以來,麥凱恩領先希拉里的最大幅度;如果由奧巴馬迎戰(zhàn)麥凱恩,麥凱恩以百分之四十六比百分之四十四獲勝。以上民主黨初選民調(diào)是于二十五至二十七日進行,共訪問一千二百十八位民主黨和親民主黨選民,抽樣誤差正負三個百分點。兩黨對決民調(diào)是于二十二日及至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進行,共訪問四千三百九十八位登記選民,抽樣誤差正負二個百分點。關于負性效應的兩種解釋:(Freedman,P91)1)消極否定品質(zhì)越特殊,它就越明顯。2)基于瓊斯和戴衛(wèi)斯(E.E.Jones&K.E.Davis,1965)的歸因理論。該理論認為,社會需要中比較缺乏或少見的行為(不從習俗、壞的行為)一般易為他人覺察,而且它比傳統(tǒng)的、普遍的行為更能說明一個人真正的人格。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IntegratingImpressions情緒信息(Emotionalinformation)(候玉波,P37)我們常常根據(jù)他人的情緒來推斷其內(nèi)部心理狀態(tài),所以情緒是我們了解他人的最主要線索之一。在同一實驗中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打保齡球的人在全中后有30%的時間在微笑,其他時候有23%的時間在微笑??梢姡⑿仁且环N溝通手段,也是快樂的表達。在另一項觀察研究中,研究者想考察跑步者的微笑是由于有朋友同行(正在進行社會接觸)或是因天氣好而感到快樂。如表2-4所示:觀察者發(fā)現(xiàn)天氣的影響極小,而朋友同等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微笑是社會互動的一部分,是一種溝通技巧,而不僅僅是愉快情緒的一種信號。一般認為,微笑的含義有兩種;第一種含義認為,微笑是快樂或高興等基本情緒,按照這種觀點,任何售價快樂的事都能使人微笑;另一種觀點認為,微笑是一種溝通性的動作,而與基本情緒無關。為了弄清這個問題,Kraut&Johnston(1979)做了一項實驗,通過日常人際接觸,以驗證微笑的這兩種含義。在研究中他們發(fā)現(xiàn)打保齡球的人在做社會接觸,比如看他的朋友時便微笑;而逃避社會接觸,比如看地面時便不微笑。Kraut&Johnston據(jù)此推斷說微笑并不全代表快樂。專欄微笑有哪些含義好天氣壞天氣與朋友同行61%57%單獨12%5%跑步者微笑的百分比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社會心理學家們還從信息加工過程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理論模式,代表性的如下:3.信息加工的觀點(樂國安P197)1.平均原則(averagingprinciple)該模式認為,有些知覺者是通過把所有單個品質(zhì)評估的值平均起來形成一個總的印象的。在平均模式中,所追加的新信息其效用要取決于它比己有的印象更好一些,還是更壞一些。由C.A.Anderson提出可用如下模式表示: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IntegratingImpressionsOurPersonalDispositionFriendly++StubbornIntelligent-Lazy-=OurGlobalImpressionoftheIndividual5Anderson’AveragingModelofInformationIntegrationinImpressionFormation.Source:From“SocialPsychology”byStevenPenrod.P175.2.加法模式(additiveprinciple)(累加模式)
累加模式認為,知覺者形成一個對他人的整體印象是把所有單個品質(zhì)的評估值相加而得到的。
AB真誠(+3)嚴肅(+1)熱情(+2)不負責任(-3)聰慧(+1)不誠實(-3)謹慎(+1)缺乏想象力(-1)
+7-6按照加法模式,A者的總印象分值要高于B者,因此A者給人的印象要優(yōu)于B者。社會心理學家們所做的大量研究證實,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總的印象的形成,都遵循加法模式。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3.加權(quán)平均模式(weightedaveraging)安德森對自己的平均模式作了進一步的研究與修改。1981年他提出了加權(quán)平均模式。按照該模式,知覺者在形成印象時,平均了單個品質(zhì)的評估值,但是他們給予某些品質(zhì)更多的權(quán)重,再加以平均。對每一個品質(zhì)乘上它的權(quán)重,再加以平均。研究者認為,影響知覺者對品質(zhì)信息所賦予的權(quán)重的因素有:首先,與可信程度低的信息源相比,我們對于可信程度高的信息源所傳遞的信息會會賦予更大的權(quán)重。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IntegratingImpressions其次,與積極的品質(zhì)相比,我們會對消極的品質(zhì)賦予更大的權(quán)重。第三,我們會特別注意那些與目前的目的和判斷有關的信息。第四,我們往往會削弱與先前的印象和定型不一致的信息以及己知的和多余的信息的作用。第五,同以后形成的印象相比,我們會對早先形成的印象賦予更大的權(quán)重。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IntegratingImpressions-3×5=-15
15AB特征特征活潑+5×3=15友好+5×3=15有魅力+5×3=15興趣廣泛+5×3=15吸毒不整潔-3×2=-624加權(quán)平均值15÷3=524÷3=8結(jié)果:B總體印象分高于A明顯度×權(quán)數(shù)明顯度×權(quán)數(shù)加權(quán)平均值4.一致性(consistency)(樂國安P195、Freedman,P89;13院校,P141)在判斷一個人的時候,人們總是趨向于把他作為協(xié)調(diào)一致來觀察,尤其是在估價這個人的時候。甚至當關于某個的信息資料自相矛盾時,人們也極力消除或減少這種沖突,把對方看成是多種特性一致的人。見下圖:特性1特性2特性3特性n協(xié)調(diào)組織一致性印象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IntegratingImpressions5.圖式(schema)(樂國安P179、樂國安,《西方社會心理學新進展》P17;巴倫P97:候玉波P48)Taylor等認為,圖式是指組織好的、結(jié)構(gòu)化的一系列認知。巴倫認為,圍繞某中心主題,幫助我們組織社會信息的心理架構(gòu)。圖式(schema):圖式是人腦中的知識單位或進行認知活動時的認知結(jié)構(gòu)。英國學者巴特利特則認為,認知圖式是“過去反應或過去經(jīng)驗的一種積極組織”。圖式由我們對刺激的知識與期望構(gòu)成。圖式被認為不僅能代表記憶中的社會信息,而且還能對我們加工與選擇新信息的方式產(chǎn)生影響(Taylor&Croker)根據(jù)不同的包含內(nèi)容把圖式分為以下幾種:個人圖式(personschemas):對人的人格進行描述的認知結(jié)構(gòu),一般應用于特殊的個人或者典型的一類人身上。1)個人圖式(personschemas)有關個人,譬如,有關拉登這個人的圖式可能包含的要素;個人的圖式也可以聚集于某種特定類型的人,譬如穆斯林的圖式所包括的要素。人們形成個人圖式的目的在于組織起了關于他人人格的概念,幫助人們收集關于這些個體的信息,指導我們與他們的社會交往,并且可以使人們形成對他人行為的期望。Chapter4
PersonPerception:FormingImpressionsofOthersIntegratingImpressions恐怖分子阿拉伯原教旨主義者反猶太人反西方文明極端宗教狂兇殘缺乏理性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土地租賃與使用權(quán)置換協(xié)議3篇
- 校企攜手2025年度共建紡織工藝培訓基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藝術(shù)展覽場地臨時使用協(xié)議書3篇
- 2025版建筑工程碎石料采購與安全管理合同3篇
- 2025年度個人教育培訓機構(gòu)投資合同書(教育連鎖版)4篇
- 二零二五年深海油氣資源開發(fā)電焊工勞務分包協(xié)議3篇
- 囧媽觀后感15篇
- 個人出租車的對外承包協(xié)議書 3篇
- 二零二五版淋浴房環(huán)保材料生產(chǎn)與應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道路施工監(jiān)理合同標準版4篇
- 定額〔2025〕1號文-關于發(fā)布2018版電力建設工程概預算定額2024年度價格水平調(diào)整的通知
- 2024年城市軌道交通設備維保及安全檢查合同3篇
- 【教案】+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教學設計)(人教版2024)八年級物理下冊
- 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
- 單位往個人轉(zhuǎn)賬的合同(2篇)
- 科研倫理審查與違規(guī)處理考核試卷
- GB/T 44101-2024中國式摔跤課程學生運動能力測評規(guī)范
- 高危妊娠的評估和護理
- 2024年山東鐵投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兒童10歲生日-百日宴-滿月酒生日會成長相冊展示(共二篇)
- 2023年高考全國甲卷數(shù)學(理)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