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藥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學(xué)專業(yè)知識二講義常用單味中藥-第2章清熱藥_第1頁
2022年中藥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學(xué)專業(yè)知識二講義常用單味中藥-第2章清熱藥_第2頁
2022年中藥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學(xué)專業(yè)知識二講義常用單味中藥-第2章清熱藥_第3頁
2022年中藥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學(xué)專業(yè)知識二講義常用單味中藥-第2章清熱藥_第4頁
2022年中藥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學(xué)專業(yè)知識二講義常用單味中藥-第2章清熱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輔導(dǎo)中藥學(xué)專業(yè)知識二第16頁常用單味中藥——第二章清熱藥清熱藥

凡藥性寒涼,以清解里熱為主要功效的藥物,稱為清熱藥。

本類藥藥性大多寒涼,少數(shù)平而偏涼,味多苦,或甘,或辛,或咸。主能清熱、瀉火、涼血、解熱毒、退虛熱,兼能燥濕、利濕、滋陰、發(fā)表等。

本類藥主要適用于表邪已解、內(nèi)無積滯的里熱證,如外感熱病高熱、陰傷內(nèi)熱、濕熱瀉痢、溫毒發(fā)斑、癰腫瘡毒、陰虛潮熱等。第一節(jié)清熱瀉火藥

石膏

【功效】生用: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煅用:收濕斂瘡,生肌止血。

【主治病證】

(1)溫病氣分高熱。

(2)肺熱咳喘。

(3)胃火上炎所致的頭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

(4)瘡瘍不斂,濕疹,水火燙傷,外傷出血。

最佳選擇題

石膏的主治病證不包括

A.肺熱咳喘

B.口舌生瘡

C.溫病氣分高熱

D.陰虛燥咳

E.牙齦腫痛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石膏【主治病證】(1)溫病氣分高熱。(2)肺熱咳喘。(3)胃火上炎所致的頭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4)瘡瘍不斂,濕疹,水火燙傷,外傷出血。知母

【功效】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主治病證】

(1)熱病壯熱煩渴。

(2)肺熱咳嗽,燥熱咳嗽,陰虛勞嗽。

(3)陰虛火旺,潮熱盜汗。

(4)內(nèi)熱消渴,陰虛腸燥便秘。

最佳選擇題

上清肺潤燥,中清胃生津,下滋陰降火的藥物是

A.知母

B.蘆根

C.石膏

D.竹葉

E.夏枯草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知母:苦寒清泄,甘而滋潤,清熱之力雖稍遜石膏,但卻擅長滋陰潤燥。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熱而滋潤,上能清肺潤燥,中能清胃生津,下能滋陰降火,有良好的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之功。天花粉

【功效】清熱生津,清肺潤燥,消腫排膿。

【主治病證】

(1)熱病傷津口渴,內(nèi)熱消渴。

(2)肺熱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帶血。

(3)癰腫瘡瘍,跌打腫痛。

此外,制成注射液又能引產(chǎn)。

梔子

【功效】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病證】

(1)熱病心煩、郁悶、躁擾不寧。

(2)濕熱黃疸,熱淋,血淋。

(3)血熱吐血、衄血、尿血。

(4)熱毒瘡腫,跌打腫痛。

最佳選擇題

梔子的主治病證不包括

A.熱病心煩

B.陰虛燥咳

C.躁擾不寧

D.血熱吐血

E.濕熱黃疸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梔子【主治病證】(1)熱病心煩、郁悶、躁擾不寧。(2)濕熱黃疸,熱淋,血淋。

(3)血熱吐血、衄血、尿血。(4)熱毒瘡腫,跌打腫痛。最佳選擇題

生用走氣分而瀉火,炒黑入血分而止血的藥物是

A.蘆根

B.知母

C.決明子

D.夏枯草

E.梔子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梔子:生用走氣分而瀉火,炒黑入血分而止血,姜汁炒又除煩止嘔。夏枯草

【功效】清肝明目,散結(jié)消腫。

【主治病證】

(1)肝陽或肝火上升之頭目眩暈。

(2)目赤腫痛,目珠夜痛。

(3)痰火郁結(jié)之瘰疬、癭瘤。

瘰疬是指民間俗稱的“疬子頸”或“老鼠瘡”,中醫(yī)稱之為“瘰疬”,西醫(yī)稱它為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

最佳選擇題

既能清肝明目,又可散結(jié)消腫的藥物是

A.石膏

B.夏枯草

C.知母

D.決明子

E.木賊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夏枯草【功效】清肝明目,散結(jié)消腫。蘆根

【功效】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

【主治病證】

(1)熱病煩渴,舌燥少津。

(2)胃熱嘔噦。

(3)肺熱或外感風(fēng)熱咳嗽,肺癰吐膿。

(4)小便短赤,熱淋澀痛。

竹葉

【功效】清熱除煩,生津,利尿。

【主治病證】

(1)熱病煩渴,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瘡。

(2)熱淋,小便不利。

(3)熱入心包之神昏譫語。

淡竹葉

【功效】清熱除煩,利尿。

【主治病證】

(1)熱病煩渴。

(2)心火上炎并移熱于小腸之口瘡、尿赤。

(3)水腫,熱淋,濕熱黃疸。決明子

【功效】清肝明目,潤腸通便。

【主治病證】

(1)肝熱或肝經(jīng)風(fēng)熱之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目暗不明。

(2)熱結(jié)腸燥便秘。

密蒙花

【功效】清熱養(yǎng)肝,明目退翳。

谷精草

【功效】疏散風(fēng)熱,明目退翳。

青葙子

【功效】清肝瀉火,明目退翳。第二節(jié)清熱燥濕藥

黃芩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病證】

(1)濕溫,暑濕,濕熱胸悶、黃疸、瀉痢、淋痛、瘡疹。

(2)熱病煩渴,肺熱咳喘,少陽寒熱,咽痛,目赤,火毒癰腫。

(3)血熱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

(4)胎熱胎動不安。

最佳選擇題

黃芩的功效不包括是

A.清熱燥濕

B.瀉火解毒

C.止血

D.安胎

E.退虛熱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黃芩【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黃連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病證】

(1)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

(2)熱病高熱、煩躁、神昏,內(nèi)熱心煩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瘡。

(3)肝火犯胃嘔吐吞酸。

(4)血熱妄行吐衄,癰疽腫毒,目赤腫痛,耳道癤腫,濕熱瘡疹。黃柏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

【主治病證】

(1)濕熱下注之帶下、淋濁、腳氣、足膝紅腫。

(2)濕熱黃疸,濕熱瀉痢,濕疹,濕瘡。

(3)熱毒瘡腫,口舌生瘡,血熱出血。

(4)陰虛盜汗遺精,骨蒸潮熱。

龍膽

【功效】清熱燥濕,瀉肝膽火。

【主治病證】

(1)濕熱下注之陰腫陰癢、帶下、陰囊濕疹,濕熱黃疸。

(2)肝火上炎之頭痛目赤、耳聾脅痛等。

(3)高熱抽搐,小兒急驚,帶狀皰疹。

苦參

【功效】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利尿。

【主治病證】

(1)濕瘡,濕疹,疥癬,麻風(fēng),陰癢,帶下。

(2)濕熱黃疸、瀉痢、便血。

(3)濕熱淋痛,小便不利。

最佳選擇題

苦參不具有的功效是

A.清熱燥濕

B.止癢

C.利尿

D.涼血止血

E.殺蟲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苦參【功效】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利尿。第三節(jié)清熱涼血藥

生地黃

【功效】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潤腸。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營血證。

(2)血熱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

(3)熱病后期傷陰,陰虛發(fā)熱,內(nèi)熱消渴。

(4)陰虛腸燥便秘。玄參

【功效】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jié),潤腸。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營血,溫毒發(fā)斑。

(2)熱病傷陰心煩不眠,陰虛火旺骨蒸潮熱。

(3)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瘰疬痰核,陽毒脫疽。

(4)陰虛腸燥便秘。

最佳選擇題

生地黃與玄參除清熱涼血外,還均有的功效是

A.滋陰潤腸

B.止血生津

C.息風(fēng)定驚

D.活血化瘀

E.解毒散結(jié)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生地黃【功效】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潤腸。玄參【功效】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jié),潤腸。牡丹皮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散瘀,退虛熱。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血分而發(fā)斑疹,血熱吐血、衄血。

(2)溫病后期陰虛發(fā)熱,久病傷陰無汗骨蒸。

(3)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癥瘕,跌打傷腫。

(4)癰腫瘡毒,腸癰腹痛。最佳選擇題

善治無汗骨蒸的藥物是

A.赤芍

B.紫草

C.水牛角

D.牡丹皮

E.玄參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牡丹皮可退虛熱,能治療溫病后期陰虛發(fā)熱,久病傷陰無汗骨蒸。赤芍

【功效】清熱涼血,散瘀止痛,清肝火。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營血之斑疹吐衄,火熱內(nèi)傷之血熱吐衄,皮下出血。

(2)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癥瘕,跌打腫痛。

(3)癰腫瘡毒,目赤腫痛,肝郁化火脅痛。

紫草

【功效】涼血活血,解毒透疹。

【主治病證】

(1)溫病血熱毒盛之斑疹紫黑,麻疹。

(2)瘡瘍,濕疹,陰癢,水火燙傷。最佳選擇題

善治斑疹紫黑兼二便不利的藥物是

A.紫草

B.玄參

C.水牛角

D.梔子

E.生地黃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紫草【主治病證】(1)溫病血熱毒盛之斑疹紫黑,麻疹。(2)瘡瘍,濕疹,陰癢,水火燙傷。水牛角

【功效】清熱涼血,瀉火解毒,定驚。

【主治病證】高熱神昏,血熱斑疹吐衄,驚風(fēng)。第四節(jié)清熱解毒藥

金銀花

【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

【主治病證】

(1)外感熱病,風(fēng)熱表證。

(2)癰瘡癤腫,腸癰,肺癰,乳癰。

(3)熱毒瀉痢。連翹

【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消腫散結(jié),利尿。

【主治病證】

(1)外感熱病,風(fēng)熱表證。

(2)癰腫瘡毒,乳癰,肺癰,瘰疬痰核。

(3)熱淋澀痛。

最佳選擇題

連翹不具有的功效是

A.清熱解毒

B.殺蟲止癢

C.疏散風(fēng)熱

D.消腫散結(jié)

E.利尿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連翹【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消腫散結(jié),利尿。蒲公英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利濕通淋。

【主治病證】

(1)乳癰,癰腫瘡毒,各種內(nèi)癰。

(2)咽喉腫痛,目赤腫痛,毒蛇咬傷。

(3)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最佳選擇題

善治乳癰腫痛的藥物是

A.敗醬草

B.紫花地丁

C.白頭翁

D.蘆根

E.蒲公英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蒲公英:雖善治各種瘡癰,但以治乳癰最佳,并治火毒咽痛、目赤及濕熱黃疸、淋痛。大青葉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利咽消腫。

板藍(lán)根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牛黃

【功效】清熱解毒,息風(fēng)止痙,化痰開竅。

【主治病證】

(1)熱毒瘡腫,咽喉腫爛,口舌生瘡,瘰疬。

(2)溫病高熱動風(fēng),小兒急驚抽搐,痰熱癲癇。

(3)溫病熱入心包神昏,中風(fēng)痰熱神昏。最佳選擇題

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息風(fēng)止痙、化痰開竅的藥物是

A.石菖蒲

B.大青葉

C.牛黃

D.板藍(lán)根

E.熊膽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牛黃【功效】清熱解毒,息風(fēng)止痙,化痰開竅魚腥草

【功效】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

【主治病證】

(1)肺癰咳吐膿血,肺熱咳嗽痰稠。

(2)熱毒瘡瘍,濕熱瀉痢。

(3)熱淋澀痛。

射干

【功效】清熱解毒,祛痰利咽,散結(jié)消腫。

白頭翁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最佳選擇題

尤宜治療熱結(jié)痰盛之咽喉腫痛的藥物是

A.敗醬草

B.薄荷

C.大血藤

D.蟬蛻

E.射干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射干善清解散結(jié)、祛痰利咽。主治咽喉腫痛,屬熱結(jié)痰盛者尤宜。敗醬草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

【主治病證】

(1)腸癰,肝癰,肺癰,癰腫瘡毒。

(2)血滯胸痛腹痛,產(chǎn)后瘀阻腹痛。

青黛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定驚。

重樓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息風(fēng)定驚。

穿心蓮

【功效】清熱解毒,燥濕。最佳選擇題

青黛入丸散劑的用量是

A.5~10g

B.0.5~1g

C.1~5g

D.0.25~0.5g

E.1.5~3g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青黛:內(nèi)服:1.5~3g,沖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干撒,或調(diào)敷。白鮮皮

【功效】清熱解毒,祛風(fēng)燥濕,止癢。

【主治病證】

(1)濕熱瘡疹,疥癬瘙癢。

(2)濕熱黃疸,風(fēng)濕熱痹。

半邊蓮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土茯苓

【功效】解毒,利濕,通利關(guān)節(jié)。最佳選擇題

為治梅毒或因患梅毒服汞劑而致肢體拘攣的要藥是

A.半枝蓮

B.重樓

C.白鮮皮

D.土茯苓

E.穿心蓮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土茯苓功能解毒利濕、通利關(guān)節(jié),既為治梅毒或因患梅毒服汞劑而致肢體拘攣之要藥;又為治濕濁下注及濕瘡濕疹之佳品。山豆根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利咽。

馬齒莧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通淋。

大血藤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祛風(fēng)通絡(luò)。

白花蛇舌草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利濕。

野菊花

【功效】清熱解毒,疏風(fēng)平肝。

熊膽

【功效】清熱解毒,明目,止痙。

最佳選擇題

熊膽入丸散的用量是

A.5~10g

B.3~6g

C.1.5~2.5g

D.0.25~0.5g

E.0.5~1g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熊膽內(nèi)服:入丸散,1.5~2.5g,不入湯劑。紫花地丁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金蕎麥

【功效】清熱解毒,祛痰排膿,散瘀止痛。

鴉膽子

【功效】清熱解毒,燥濕殺蟲,止痢截瘧,腐蝕贅疣。

垂盆草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秦皮

【功效】清熱解毒,燥濕止帶,清肝明目。

馬勃

【功效】清肺,解毒,利咽,止血。

木蝴蝶

【功效】清熱利咽,疏肝和胃。

半枝蓮

【功效】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腫。

第五節(jié)清虛熱藥

青蒿

【功效】退虛熱,涼血,解暑,截瘧。

【主治病證】

(1)陰虛發(fā)熱,骨蒸潮熱,虛熱兼表。

(2)熱病后期之夜熱早涼,或低熱不退。

(3)血熱疹癢、吐血、衄血。

(4)瘧疾寒熱。

(5)暑熱外感,暑熱煩渴。

最佳選擇題

青蒿、地骨皮、白薇除退虛熱外,還均有的功效是

A.解暑

B.生津

C.截瘧

D.利尿

E.涼血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青蒿【功效】退虛熱,涼血,解暑,截瘧。地骨皮【功效】退虛熱,涼血,清肺降火,生津。白薇【功效】退虛熱,涼血清熱,利尿通淋,解毒療瘡。地骨皮

【功效】退虛熱,涼血,清肺降火,生津。

【主治病證】

(1)陰虛發(fā)熱,有汗骨蒸,小兒疳熱。

(2)血熱吐血、衄血、尿血。

(3)肺熱咳嗽。

(4)內(nèi)熱消渴。

白薇

【功效】退虛熱,涼血清熱,利尿通淋,解毒療瘡。

【主治病證】

(1)陰虛發(fā)熱,骨蒸潮熱,產(chǎn)后虛熱,陰虛外感。

(2)溫病熱入營血證,肺熱咳嗽。

(3)熱淋,血淋。

(4)癰腫瘡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

最佳選擇題

能退虛熱,涼血清熱,利尿通淋,解毒療瘡的藥物是

A.青蒿

B.地骨皮

C.白薇

D.連翹

E.胡黃連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白薇【功效】退虛熱,涼血清熱,利尿通淋,解毒療瘡。胡黃連

【功效】退虛熱,除疳熱,清濕熱,解熱毒。

銀柴胡

【功效】退虛熱,清疳熱。

注釋:疳積是疳癥和積滯的總稱。疳癥是指由喂養(yǎng)不當(dāng),脾胃受傷,影響生長發(fā)育的病癥,相當(dāng)于營養(yǎng)障礙的慢性疾病。積滯是由乳食內(nèi)積,脾胃受損而引起的腸胃疾病,臨床以腹瀉或便秘、嘔吐、腹脹為主要癥狀。配伍選擇題

A.收斂生肌止血B.滋陰潤燥

C.涼血止血D.除煩止嘔

E.清熱燥濕

石膏除清熱瀉火外,還具有的功效是

知母除清熱瀉火外,還具有的功效是

蘆根除清熱生津外,還具有的功效是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石膏【功效】生用: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煅用:收濕斂瘡,生肌止血。知母【功效】清熱瀉火,滋陰潤燥。蘆根【功效】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A.清肺潤燥B.退熱除蒸

C.涼血解毒D.清熱安胎

E.清肝明目

天花粉的功效是

梔子的功效是

夏枯草的功效是

『正確答案』A、C、E

『答案解析』天花粉【功效】清熱生津,清肺潤燥,消腫排膿。梔子【功效】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消腫止痛。夏枯草【功效】清肝明目,散結(jié)消腫。A.夏枯草B.密蒙花

C.谷精草D.決明子

E.青葙子

能清熱養(yǎng)肝,明目退翳的藥物是

能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藥物是

能清肝明目,散結(jié)消腫的藥物是

『正確答案』B、D、A

『答案解析』密蒙花【功效】清熱養(yǎng)肝,明目退翳。決明子【功效】清肝明目,潤腸通便。夏枯草【功效】清肝明目,散結(jié)消腫。A.燥濕B.涼血利咽

C.明目D.止痙

E.散瘀

牛黃與熊膽均有的功效是

板藍(lán)根與大青葉均有的功效是

金蕎麥與半枝蓮均有功效是

穿心蓮與秦皮均有的功效是

『正確答案』D、B、E、A

『答案解析』牛黃、熊膽,均清熱解毒、息風(fēng)止痙。

板藍(lán)根、大青葉,均能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金蕎麥【功效】清熱解毒,祛痰排膿,散瘀止痛。半枝蓮【功效】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腫。二者均能清熱解毒,散瘀。

穿心蓮【功效】清熱解毒,燥濕。秦皮【功效】清熱解毒,燥濕止帶,清肝明目。二者均能清熱解毒,燥濕。綜合分析選擇題

患者,男,16歲。發(fā)熱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有膿血,舌質(zhì)紅,脈滑數(shù)。建議選用黃連配木香治療。

1.黃連與木香配伍發(fā)揮的功效是

A.清熱燥濕解毒,理氣止痛

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