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柳》教學例談_第1頁
《詠柳》教學例談_第2頁
《詠柳》教學例談_第3頁
《詠柳》教學例談_第4頁
《詠柳》教學例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詠柳》教學例談古詩是我國的文化瑰寶,語言凝練,意境幽美,寓意深邃。小語教材中收錄了大量名作佳篇,修訂后的大綱也要求在小學階段背誦80首古詩詞。這充分說明古詩是小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往的古詩教學,往往重視講解解釋,學生在枯躁無味的逐字逐句的解釋中,往往不能體會到我國古詩獨有的韻味美和意境美。

最近,我校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指導下,運用我校教師創(chuàng)意,由網絡公司開發(fā)的網絡教學平臺,嘗試在網絡環(huán)境下進行古詩教學。網絡平臺實現(xiàn)了教學資料和教學信息的共享,增加了教學的知識容量。同時,靈活便利的交互方式,為學生在網絡環(huán)境下進行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一、運用網絡教學資源,創(chuàng)景設境,感受古詩意境美。

古詩的藝術美表達在它的畫面意境美上。古詩中的意境美,是詩人刻意追求的創(chuàng)造性藝術,古人云:"有境界自成格',就是對詩歌意境創(chuàng)造的高度概括。

課始,師生共同進入網絡教學平臺中的資料室,點擊視頻動畫,隨即在學生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幅動態(tài)畫面:在清清的小河邊,一排婀娜多姿的垂柳倒映在水中,柳葉翠綠翠綠的,把水面染綠了。微風徐徐吹來,柳條兒迎風飛翔。學生在悠揚的古箏曲中仿佛來到河邊,與詩人共賞漂亮青翠的柳樹。他們激情高漲,思維活躍,已經自然而然地進入到課文的意境中了。當教師板書課題"詠柳'時,學生情不自禁地說,柳樹好美,值得人們去歌頌、稱贊。

在建構主義理論中,學習環(huán)境中的情境必需有利于學習者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在教學設計中,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習者建構意義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我們在教學中,運用色調嬌艷的動態(tài)視頻、生動逼真的音響效果,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生動形象的情境,使學生對所學古詩有一個很好的感知。

二、運用網絡教學資源,建立信息庫,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庫是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中最主要的信息資源。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被動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動地建構意義,是根據(jù)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的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新大綱也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在教學中,我們利用網絡平臺信息豐富和高交互的特點,設計了一個有利于學生知識獲取和應用的具有多種外部表征的信息庫。它包括資料室、小字典、指導欄、賞佳文、測試區(qū)、寫作欄等欄目。將與所學古詩有關的資料,如介紹,時代背景、典故趣事、學習任務、難點導學、相關詩文、自測題等,通過圖片、文字、音像等形式收錄,學生依據(jù)自己的認知水平,對平臺所供的信息加以選擇吸收、加工處理,從而使學生真正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正確地學習理解古詩。

1、利用資料室,查詢知詩人。

新大綱要求學生在學習瀏覽時,能根據(jù)需要收集有關材料。我們利用教學平臺引導學生在資料室里查詢及寫作背景資料。如學生通過瀏覽查詢資料后,不但了解了詩人賀知章的生平,還知道了詩人的其他詩歌。有一位學生還當堂興致勃勃地背誦了詩人的另一首有名詩歌《回鄉(xiāng)偶書》。接著老師指導學生要懂得根據(jù)學習需要搜集處理有效的信息,就是要搜集跟課文有關的,有助于理解詩意的材料。

引導學生在網絡平臺里查詢有效信息,既為下一步學習古詩打下基礎,又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品質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利用小字典,自學生字。

網絡平臺里的"小字典'一欄有每個生字的讀音、書寫過程、部首、字義及相關的同義字、形近字、成語等資料?!对伭愤@首詩有四個生字,教師放手讓學生運用平臺中的"小字典',自學生字,并要求學生學完生字后,做一做平臺中的測試題檢測自己的學習狀況。教師則根據(jù)學生的自測狀況,有重點地進行指導與點撥。如:教師根據(jù)檢測反饋系統(tǒng)查詢到部分學生沒有讀準"絳'字的讀音,在自測題中選擇了"tiāo'這個音節(jié),便運用聽錄音、范讀等形式幫助學生糾準字音。

網絡平臺具有教學信息多樣化、教學反饋信息及時性、便于監(jiān)視學習的特點,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挑戰(zhàn)。

三、運用網絡教學資源,質疑探討明詩意,欣賞古詩語言美。

古詩的藝術美還表現(xiàn)在它的語言藝術上。文字是語言的藝術,古詩是用最精粹的語言寫成的。因此,古詩中的語言藝術美必需要挖掘,借以提高學生欣賞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如,詩人把"碧玉'、"絲絳'形象地比作碧綠的柳葉和狹長的柳條,比喻得十分精當,使語言產生了美感。在教學時,為了引導學生欣賞詩中的語言藝術美,教師向學生展示碧玉那精致的圖片,出示柔長的綠絲帶,讓學生說說柳葉與碧玉、絲帶與柳條之間有什么一致之處。學生通過探討,深深感受到:春天的柳葉顏色鮮亮如碧玉般閃著光亮,碧玉是寶貴的,而春天的柳葉是那樣嬌美,同碧玉一樣寶貴,從而表達了的愛好之情;同樣,綠絲帶是細柔的,長長的,那柔和的柳條不真如這絲帶嗎?的想象真豐富細致呀,比喻多恰當呀,學生由衷慨嘆。

又如,詩中的"裁'字奇妙地把春風比作一位高明的裁剪師,把柳葉裁剪得又細又長,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稱贊之情。教學時,教師播放一段錄像:春風吹過,小草鉆出嫩綠的腦袋;桃樹、李樹上花團錦簇;蝴蝶在開心地飛翔、蜜蜂在辛勤地采蜜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多彩的畫面、教師聲情并茂的配音,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與美好。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不僅領會到詩中所表達的意蘊和意境,而且還領悟到詩中語言文字運用之妙。

建構主義也強調不能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成為學生建構知識的積極幫助者和引導者。那精要之點還是需要教師去精心點撥的。教師在熟悉教材,鉆透古詩,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注意精心設計思考題與探討題,使提供應學生自主學習的機遇總是處于"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讓他們能"跳起來摘到蘋果'。

四、運用網絡教學資源,想象誦讀悟詩情,培養(yǎng)學生美的情操。

學生理解古詩的內容后,教師再次出示與詩歌內容想吻合的錄像,讓學生感情誦讀,這首詩節(jié)奏顯明,韻律和諧,情感豐富,語句簡練,瑯瑯上口。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學生在誦讀中體會和品味到這首古詩所描寫的畫面真像一幅寫意的中國畫,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美的情感,加強學生美的感受,發(fā)展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學生賞讀詩歌后,教師及時引導學生用一句話來贊贊春天的柳樹,這時的語言訓練可謂水到渠成了,學生的發(fā)表欲高漲,一句句精妙的話語脫口而出:"柳樹,你是春天的使者,給我們帶來了春的氣息!'"春天因有了你而更加活力昂然!'"你那婷婷玉立的神態(tài)是春天里最美的畫!'

利用網絡平臺可以便捷地在精彩紛呈的畫面中讓學生感受意境美。而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文化素養(yǎng)以及教師的講授方法等因素,使學生很難進入文學作品的意境。而語文教材中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教材的感悟是多元的。因此運用網絡豐富的資源,可以加強學生民族文化的底蘊。

五、運用網絡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質。

語文學科的綜合性強,覆蓋面廣。網絡平臺為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網絡平臺的功能強大,教師充分運用平臺功能組織學生進行寫話、繪畫、閱讀、謳歌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如喜歡寫作的學生隨便調用平臺資料室的精致圖片,給圖片配上佳句美文,學生就將平日積累的好詞佳句在此時傾吐一番,寫出了散文般的話語,學生得到了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鍛煉。繪畫小組的學生利用畫筆軟件,根據(jù)詩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練習作畫。一幅幅充滿童趣的畫面產生了,他們對春天的感受用畫畫形式表達出來,并且把畫上傳到平臺里,同大家欣賞。喜歡音樂的學生,點擊平臺上的"古詩新唱'按鈕,就可進入音樂區(qū)。他們帶上耳機,隨著樂曲盡情歡唱,那委婉動人的音樂使孩子們深深迷醉期間。喜歡閱讀的學生走進"賞佳文'區(qū),在網上瀏覽其它描寫春天的詩歌和散文。古今中外那些文筆精致的文學作品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他們在詩情畫意中復習穩(wěn)定所的內容。

在這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制作電子小報和網頁,由于編寫電子小報和網頁的過程其實是一次語文綜合素質全面展示的過程,也就是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學生在互聯(lián)網上采集圖片、文章,編入自己的小詩和文章,在Word和FrontPage軟件里排版制作,適當?shù)赜脛赢嫼突ㄟ咟c綴。這一張張生動美麗的電子小報和網頁,充分表達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些知識完全由學生主動摸索、相互協(xié)商建構而成,其價值遠遠超過教師在傳統(tǒng)課堂上灌輸。

網絡教學平臺進入課堂,表現(xiàn)出了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