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歷史選修一試卷_第1頁
2017高中歷史選修一試卷_第2頁
2017高中歷史選修一試卷_第3頁
2017高中歷史選修一試卷_第4頁
2017高中歷史選修一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白銀市二中2016-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二年級歷史(滿分:100分時間:10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1、雅典人之所以當時邀請梭倫出來,是因為當時雅典正面臨危機——貧富分化嚴重,富有者和貧窮者的矛盾正在激化。導致兩者矛盾尖銳的因素有哪些()①貴族占據國家實權②公民大會權力很小③貴族通過高利貸、土地兼并等方式盤剝平民④債務奴隸制存在TOC\o"1-5"\h\z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③④2、梭倫說:“我給予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夠的權力,亦不使他們失掉尊嚴,也不給他們太多。”文中的“他們”是指()貴族B.平民C.外邦人D.奴隸3、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同聲贊譽梭倫是“優(yōu)良的改革家”,是因為梭倫()A.推翻王權,以貴族制取而代之B.實行改革,將國家引上民主的軌道C.確立了集體領導的任期制和選舉制D.確立“陶片放逐法”,最終確立民主制4、按照財產等級制度,雅典第四等級可以參加或是擔任官員的是()①公民大會②四百人會議③陪審員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5、春秋戰(zhàn)國時期,管仲和商鞅變法的相同點是()A.都代表地主階級B.都廢除井田制C.都以法家思想為理論基礎D.都實現(xiàn)富國強兵6、商鞅變法中為加強對基層民眾的管理與統(tǒng)治而設立的制度是()A.廢井田、開阡陌封疆B.“世卿世祿”制C.連坐制D.推行縣制7、戰(zhàn)國時期,隨著秦對外征戰(zhàn)取得一系列軍事勝利,東方六國驚呼“夫秦,虎狼之國”也,使秦國成為虎狼之國的根本原因是()A.商鞅變法增強了秦國的實力B.秦國軍隊的戰(zhàn)斗力不斷提高CC.秦國的封建經濟發(fā)展較快D?秦國的舊制度被根本廢除8、據史書記載:北魏孝文帝“雅好讀書,手不釋卷。《五經》之義,覽之便講……善談《左》《老》尤精釋義。好為文章,詩賦銘頌,任興而作。”這主要說明孝文帝()A?個人文化知識豐富B.喜歡讀詩辭漢賦文章C.精通中原地區(qū)的政治制度D.重視漢族文化TOC\o"1-5"\h\z9、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數(shù)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實行均田制B.與漢族通婚C.遷都洛陽D.采用漢族的政治制度10、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議遷都之事時,曰:“伊洛中區(qū),均天下所據,陛下制御華夏,輯平九服,蒼生聞此,應當大慶。”材料表明北魏遷都洛陽的根本目的是()A?解決平城糧食供應困難B?減少阻力,繼續(xù)推行封建化改革C.防止北方少數(shù)民族柔然的騷擾D.加強對中原地區(qū)的統(tǒng)治11、北魏孝文帝改革與下列哪種歷史現(xiàn)象互為因果關系()A.長期分裂B.民族融合C.統(tǒng)一北方D.階級矛盾12、北宋之所以會出現(xiàn)中期的“冗官、冗兵、冗費”的局面,歸根到底應與誰有關()A.趙匡胤B.宋仁宗C.范仲淹D.宋神宗13、王安石變法中,對官僚地主利益觸動最大的是()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稅法D.農田水利法14、王安石變法中,能起到“治安、御外、節(jié)支”三種功效的軍事措施是()A.保甲法B.保馬法C.將兵法D.更戍法15、下列關于王安石變法的作用的表述最準確的是()A.挽救了北宋統(tǒng)治危機B.解除了遼和西夏的威脅C.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積貧積弱的局面D.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解除了財政危機16、羅馬城內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贖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間,又突然退了下來,旁人問其原因,他說:“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贖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禮儀。”這個人是()A.馬丁?路德B.克倫威爾C.亨利八世D.加爾文17、馬丁?路德說:“我們應當讓世俗政權在整個基督教世界中執(zhí)行它的職務,不要加以任何阻礙。無論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傳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權力都有權管他?!痹摬牧戏从沉笋R丁?路德()A.倡導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揚《圣經》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18、下列有關16世紀宗教改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宗教改革運動與文藝復興運動沒有關聯(lián)B.宗教改革運動受到所有世俗貴族的鎮(zhèn)壓C.宗教改革家與啟蒙思想家都抨擊宗教愚昧D.宗教改革家認為教徒自己可以通過信仰得救TOC\o"1-5"\h\z19、下列宗教改革的內容,屬于馬丁?路德和加爾文所共有的是:()①信仰得救②因信稱義③簡化儀式④制定嚴格的道德標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20、下列集中反映了俄國農奴制危機的主要事件是:()A?農奴起義風起云涌B.工業(yè)發(fā)展步履艱難C?克里米亞戰(zhàn)爭失敗D?十二月黨人起義21、19世紀60、70年代,在俄國歷史上被稱為“大改革時代”。該時代涉及的改革領域是:()①政治改革②司法改革③教育改革④財政改革⑤軍事改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2、自日本明治維新起,促使日本從鎖國到開國轉變的因素有()①黑船來航②洋學的傳人③中國鴉片戰(zhàn)爭的教訓④幕府的高壓政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3、“國之強弱,決定于人民之貧富,人民之貧富則系于物產之多寡,而物產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勵人民之工業(yè)”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日本政府決定()A.廢藩置縣,取消武士特權B.推行“文明開化”政策C.推行“置產興業(yè)”政策D.改革土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24、日本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強調說:“一國之獨立,基于一身之獨立,一身之獨立,乃學問為急務”在此思想的指導下,日本明治維新推行了()A.“殖產興業(yè)”政策B.廢除了舊體制C.實行“文明開化”政策D.進行軍事改革25、明治維新為國內統(tǒng)一市場的形成創(chuàng)造條件的主要措施是()A.取消幕府的封建領地B.收回各藩領地和人民的統(tǒng)治權C.“廢藩置縣”D.以公債補償形式收回華族和士族的俸祿和祿米26、倒幕運動中,下級武士之所以能成為領導力量,主要是因為()A.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不充分A.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不充分下級武士已經成為資產階級C.C.封建專制統(tǒng)治異常穩(wěn)定D.日本有尚武傳統(tǒng),武士有號召力27、下列觀點傾向于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是()夫不可變者,倫紀、圣道心術也,非器械藝也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當世惡疾,帝制為最,唯合眾共和為世界之潮流,順者昌,逆者亡君權與民權合則情易通,議法與行法分則事易就,二者行斯強也28、資產階級維新思想是早期維新思想的進一步發(fā)展,這里的“進一步發(fā)展”是指()①提出了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②要求進行政治領域的變革③維新思想發(fā)展成為政治運動④提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口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9、戊戌變法的最突出的歷史功績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B、發(fā)展社會經濟C、推動政治改革D、促進思想啟蒙30、1874年,日本人將“Science”翻譯成為“科學”后于1915年引人中國。與這一概念傳播相關的事件是A.洋務運動/明治維新B.明治維新/新文化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D.戊戌變法/新文化運動二、主觀題:(40分)31、閱讀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商鞅認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獓鴮W整理社《諸子集成》材料二在梭倫的法律體系中,立法權屬于全體雅典公民組成的公民大會?!瓘膱?zhí)法及其監(jiān)督體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審法庭(陪審員從各個等級的公民中抽簽產生)有權撤銷或修改執(zhí)政官的判決,如果公民陪審法庭對執(zhí)政官在任期間的行為不滿,則有權對他加以懲治?!渡眺迸c梭倫法制思想之比較》材料三商鞅設立了20個等級的軍功爵制度……。新法規(guī)定,沒有軍功的國君親屬不再擁有世襲的爵位。立有軍功的平民,按其功勞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戰(zhàn)爭中斬敵首一個,可賞爵一級,田一頃,住宅九畝;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祿的官;斬敵首兩個,可做百石的官,以此類推?!缆窗娓咧袣v史教科書材料四梭倫修改憲法,規(guī)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達500麥斗者為第一等級,稱為“五百麥斗者”可擔任高級官職;凡收入300麥斗者為第二等級,稱為“騎士級”,可擔任高級官職;凡收入200麥斗者為第三等級,稱為“雙牛級”,可擔任低級官職;凡收入200麥斗以下者為第四等級,稱為“日傭級”,不能擔任任何官職。——崔連仲《世界通史》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倫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處。(4分)(2)依據材料三、四,指出兩次改革對擔任官職的條件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6分)(3)依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分別說明兩次改革對兩國政治體制的發(fā)展產生的影響。(2分)(4)從商鞅和梭倫的人生結局來看,歷史上的改革家具有怎樣的精神?(2分)32、(11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臨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讀書非常廣博,儒家經書、佛經、諸子百家、醫(yī)書、小說無所不讀。早年隨便父輾轉南北,到過很多地方,解了社會現(xiàn)狀,很早就立下了矯世變俗”的雄心壯志。擔任地方官司多年,每天一地,來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當?shù)剞r業(yè)生產情況,并著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調到中央任職以后,以“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普先后兩次被罷免相位,但從未動搖過變法的決心,人稱“拗相公”?!稓v史上重大改革與回眸》(岳麓版)材料二王安石變法的內容類別目的措施理財富國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均輸法、市易法整軍強兵保甲法、保馬法、將兵法、設軍器監(jiān)取士選才改革科舉制、改革官制、整頓太學材料三介甫文章節(jié)義過人處甚多,但性不曉事而喜進非,致忠直疏遠,讒佞輻輳,敗壞百度,以至于此。——司馬光《司馬溫公集》請回答:1)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王安石為什么能夠成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4分)(2)王安石變法的許多措施既有成功之處,又埋伏著失敗的隱患。從材料二中選擇兩項符合上述結論的措施,并說明理由。(5分)(3)如果通過歷史隧道與王安石對話,請你結合對材料三的理解,提出合理化建議,助其變法成功(2分)33、(15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9世紀,李鴻章與伊藤博文,一個是中國的首輔大臣,一個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當,時代相同,風云際會,砥柱中流。面對共同的“千年未有之變局”,歷史發(fā)令槍猛然打響,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賽道上,懷揣富國強兵的同樣夢想,李鴻章和伊藤博文作為領軍人物,帶領各自的國家一路追趕。盡管日本起步比中國略遲,然而最終結局卻大相徑庭,一悲一喜:大清王朝愈加搖搖欲墜,日本帝國則一飛沖天。世事流云,人生飛絮,同樣是“經世之才”,一個身背罵名,抑郁而終;一個大功告成,奇勛蓋世。出現(xiàn)這樣懸殊的結果,令人深思?!段幕┯[》2007年第五期(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造成李鴻章和伊藤博文人生結果差異的原因?(9分)(2)李鴻章面對“千年未有之變局”的做法如何?你是如何看待李鴻章和伊藤博文不同人生結果差異的?(6分)白銀市二中2016-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答案高二年級歷史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ABDDCCDADBACAC題號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DDACDBCCCADCDB、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二、主觀題:(40分)31、(14分)⑴不同:商鞅:君臣司法;梭倫:公民參與司法。(4分)(2)條件:商鞅:軍功;梭倫:財產。(2分)共同作用:打破貴族壟斷官職的局面。(2分)不同作用:商鞅:提高了軍隊戰(zhàn)斗力;梭倫:有利于工商業(yè)奴隸主參政。(2分)(3)商鞅: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梭倫: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2分)(4)改革家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堅強不拔的意志,為國家乃至全人類共同利益奮斗的決心和獻身精神。(言道即可,2分)32、(11分)(1)北宋中期社會問題日益嚴重,時代需要改革家。(1分)王安石勤奮好學,少有大志,(1分)注重調查,了解下情;(1分)為人剛正、意志堅強,具備了改革家的素質。(1分)(2)青苗法:限制高利貸盤剝,增加政府收入;募役法:減輕了農民負擔,保證了生產時間;農民負擔仍很沉重,觸動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5分)(只要能從成功和失敗兩方面正確分析即可)(3)平衡各階層的利益,減小變法的阻力。加大宣傳力度,統(tǒng)一統(tǒng)治階級內部認識,解決內部紛爭。在用人問題上應慎重。(2分)33、(15分)(1)原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