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河北省承德市市直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考153名工作人員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篇_第1頁
2022年10月河北省承德市市直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考153名工作人員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篇_第2頁
2022年10月河北省承德市市直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考153名工作人員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篇_第3頁
2022年10月河北省承德市市直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考153名工作人員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篇_第4頁
2022年10月河北省承德市市直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考153名工作人員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米寶寶科技2022年10月河北省承德市市直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考153名工作人員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題目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全文為Word可編輯,若為PDF皆為盜版,請謹慎購買!卷I一.綜合能力拔高-押題卷(共100題)1.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guī)定了幾種作出混淆,從而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情況,下列不符合這些情況的選項是(

)。

A.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

B.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企業(yè)名稱

C.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域名主體部分

D.對商品的銷售情況作虛假宣傳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經濟法。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混淆行為,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lián)系:(一)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企業(yè)名稱(包括簡稱、字號等)、社會組織名稱(包括簡稱等)、姓名(包括筆名、藝名、譯名等);(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域名主體部分、網站名稱、網頁等;(四)其他足以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lián)系的混淆行為?!?/p>

A項正確,符合上述規(guī)定(一)情形。

B項正確,符合上述規(guī)定(二)情形。

C項正確,符合上述規(guī)定(三)情形。

D項錯誤,不符合《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規(guī)定的混淆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的情形。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2.能夠________別人的目光,把自己的一生都視為實習期,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人生的智慧。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輕視

B.蔑視

C.忽視

D.無視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語境。根據(jù)“能夠________別人的目光”,可知該空所填實詞搭配“目光”,且根據(jù)后文“把自己的一生都視為實習期,是一種勇氣”,強調面對別人目光的時候,不在意的態(tài)度,側重強調個人主動的選擇,不在意他人的眼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的“輕視”指小看,不放在眼里,B項的“蔑視”指輕蔑鄙視,強調輕蔑的態(tài)度,均有消極傾向,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和B項。C項的“忽視”指不重視,不重視,強調非主觀意愿,不符合文意,排除C項。D項的“無視”指不放在眼睛里,根本不考慮,側重有意為之,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D選項。

3.處理好用網和治網的關系,就必須嚴格把握網絡傳播的內容,堅持價值性和真理性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技術創(chuàng)新與內容完善的同頻共振、相向而行。(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時事政治。

全媒體背景下掌握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需要處理好用網和治網的關系,努力提高用網治網水平。因此,我們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明確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嚴格把握網絡傳播的內容,堅持價值性和真理性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技術創(chuàng)新與內容完善的同頻共振、相向而行。

故表述正確。4.中國古代對家人的多種稱謂中對應不正確的是:

A.令愛指的是別人的女兒

B.高堂指的是父親和母親

C.令尊指的是別人的父親

D.泰山指的是祖父和外祖父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化常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泰山是對岳父的尊稱。此稱謂與泰山的“封禪”有關。古代帝王常臨名山絕頂,設壇祭天地山川,晉封公侯百官,史稱“封禪”。唐玄宗李隆基一次“封禪”泰山,中書令張說做“封禪使”。張把女婿鄭鎰由九品一下提成五品。后來玄宗問起鄭鎰的升遷事,鄭鎰支支吾吾,無言以對。在旁邊的黃幡綽譏笑他:“此乃泰山之力也?!毙诓胖獜堈f徇私,很不高興,不久把鄭鎰降回原九品。后來,人們知道此事,就把妻父稱“泰山”。又因泰山乃五岳之首,又稱為“岳父”,同時,又把妻母稱為“岳母”。所以泰山指的是岳父。

因此,選擇D選項。

A項:令愛也作令嬡,是敬辭,敬稱他人的女兒,多用于稱呼對方的女兒。A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

B項:高堂是指房屋的正室廳堂;稱謂,對父母的敬稱。見《后漢書·馬融傳》:“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后列女樂?!盉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

C項:令尊,是稱對方父親的敬詞。令堂是稱對方的母親。令,意為美好,用于稱呼對方的父母。C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

5.醫(yī)生∶教師

A.水泥∶房屋

B.音樂∶體育

C.哲學∶人文

D.權力∶利益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醫(yī)生”與“教師”都是職業(yè),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水泥”是建造“房屋”的原材料,二者屬于原材料與成品的對應關系,排除;

B項:“音樂”與“體育”都是學科,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C項:“人文”可以分為文化、藝術、“哲學”等,“哲學”與“人文”屬于包容關系,排除;

D項:“權力”與“利益”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

人文是指人類文化中的先進的、科學的、優(yōu)秀的、健康的部分。廣義講,泛指文化;狹義講,專指哲學,特別是美學范疇。人文分類:文化、藝術、美學、教育、哲學、國學、歷史、法律。

6.劉勰說得好,“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無論繁簡,要是拿“無可削”“不得減”做標準,這都需要提煉。但是,這提煉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筆時的字斟句酌。像上列幾個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寫出的時候并沒有太費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只要來自生活,發(fā)諸真情,做到繁簡適當并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顧炎武引劉器之的話說:“文章豈有繁簡耶?昔人之論謂如風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簡,則失之矣。”

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引述劉勰的觀點重在說明繁簡的標準

B.引述劉器之、顧炎武的觀點重在說明做到繁簡得當?shù)那篮头椒?/p>

C.引述劉器之的話重在說明劉勰的觀點有片面性

D.作者完全贊成劉勰、顧炎武和劉器之的觀點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文段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意思是說劉勰認為文章應以“‘無可削’‘不得減’做標準”,符合原文,排除A項。B項對應“只要來自生活,發(fā)諸真情,做到繁簡適當并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援引二人觀點目的在于支撐此觀點,意思是說繁簡應“發(fā)諸真情,自然成文”,排除B項。C項劉勰的觀點重在說明“文章繁簡的標準”;劉器之的觀點重在說明“如何做到繁簡適當”,二人觀點不一,C項曲解文意。D項文段作者并未提出新的觀點,可知文段幾人觀點均為“正向援引”,援引觀點的目的在于支撐作者觀點,符合原文,排除D項。

因此,選擇C選項。

7.從下列四個圖形中,找出一個和其他三個具有不同規(guī)律的圖形。(

A.A

B.B

C.C

D.D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元素組成不同,優(yōu)先考慮屬性規(guī)律。A、B、D項均為全封閉圖形,C項為開放圖形,C項與其他三項不同,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C。8.選擇最合適的一項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

A.如上圖所示

B.如上圖所示

C.如上圖所示

D.如上圖所示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

組成元素相似,元素的種類和數(shù)量一致,排列組合次序不同,優(yōu)先考慮樣式類遍歷。

第二步,九宮格,橫向規(guī)律較為常見,優(yōu)先考慮。

觀察前兩行圖形發(fā)現(xiàn),每行均出現(xiàn)一大一小2空白☆、1黑色☆、一大一小2空白○、1黑色○、一大一小2空白□、1黑色□,每行圖形元素種類與數(shù)量一致,第三行應用規(guī)律,根據(jù)圖1與圖2中出現(xiàn)元素對比前兩行中元素補缺,只有B項符合。

因此,選擇B選項。

9.將三盆同樣的紅花和四盆同樣的黃花擺放成一排,要求三盆紅花互不相鄰,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方法?

A.10

B.8

C.15

D.20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排列組合問題,屬于方法技巧類。

第二步,根據(jù)紅花互不相鄰,四盆黃花有5個空,將三盆紅花分別插到空中去,共有(種)。

因此,選擇A選項。10.有甲、乙、丙三輛公交車于上午8點同時從公交總站出發(fā),三輛車再次回到公交總站所用的時間分別為40分鐘、25分鐘和50分鐘。假設這三輛公交車中途不休息,請問它們下次同時到達公交總站將會是幾點?

A.11點整

B.11點20分

C.11點40分

D.12點整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考查最小公倍數(shù)。要想同時到達,所需時間應為40、25、50的公倍數(shù),下一次同時到達所需時間為40、25、50的最小公倍數(shù)。40、25、50的最小公倍數(shù)為200,所以200分鐘后他們同時到達公交總站,8點過200分鐘后,為11點20分。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循環(huán)周期問題。

第二步,同時出發(fā),要保證下次同時到站,則三輛車下次同時到站相隔的時間為200分鐘(40、25、50的最小公倍數(shù)),即為3小時20分鐘。故三輛車下次同時到達時間為11點20分。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三輛公交車下次同時到達公交總站相隔的時間應是三輛車各自往返一趟時間的最小公倍數(shù),即40分鐘、25分鐘、50分鐘的最小公倍數(shù)為200分鐘,計3小時20分鐘,因此三輛車下次同時到達公交總站的時間為11點20分。

故正確答案為B。11.-2/5,1/5,-8/750,(

A.11/375;

B.9/375;

C.7/375;

D.8/375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這道題目觀察發(fā)現(xiàn)首尾兩項絕對值相對較大,中間兩項絕對值相對較小,此時可以考慮對稱數(shù)列做商。結合選項,觀察發(fā)現(xiàn)可出現(xiàn):的規(guī)律,即,故。

故正確答案為D。12.小李某月請了連續(xù)5天的年假,這5天的日期數(shù)字相乘為7893600,問他最后一天年假的日期是:

A.25日

B.26日

C.27日

D.28日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星期日期問題,用代入排除法解題。

第二步,由于7893600的各位數(shù)字加和為33,能被3整除,但不能被9整除,則7893600能被3整除,不能被9整除。代入驗算選項:代入A項,25×24×23×22×21,24和21,均包含因子3,于是該乘積能被9整除,排除;同理,C、D選項的乘積中包含因子27,該乘積能被9整除,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

13.當小明愿意為玩游戲1小時放棄1個冰激凌時,我們可以說玩游戲1小時與1個冰激凌所帶給小明的效用是一致的,這種替代比例永遠成立。(

A.正確

B.錯誤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微觀經濟知識。

第二步,邊際替代率是指兩種物品可以按某種比率替換,在維持滿足程度不變的前提下,消費者增加一單位的某一種物品所需放棄的另一種物品的消費數(shù)量。題干中小明為了獲得滿足,愿意用玩游戲一小時替換1個冰激凌,說明這種比例一直成立。

因此,本題正確。

14.象征人類學所探討的領域很廣,幾乎無所不包,宗教、神話、藝術、制度、語言、數(shù)字、顏色、風俗、禮儀、社會結構和人體本身(比如左手右手、動作和姿勢)及裝飾等,都可以從象征的角度進行研究。只要習慣和風俗允許,幾乎任何事物都可以作為一種象征。

關于“象征人類學”,作者的基本看法是:

A.研究對象無處不在

B.研究方法無所不能

C.研究前景無往不利

D.研究成果無奇不有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對“象征人類學”的關鍵態(tài)度。首句講象征人類學所探討的領域很廣,幾乎無所不包,并舉例說明,尾句講幾乎任何事物都可以作為一種象征,從而進一步論證說明象征人類學的研究對象之廣。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符合作者對“象征人類學”的態(tài)度。

因此,選擇A選項。

B項、C項和D項:“方法”“前景”和“成果”文段均未闡述。

15.暈輪效應,是指對人的某些品質、特征形成了清晰鮮明的印象,掩蓋了對其余品質、特征的知覺。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情形中屬于暈輪效應的是:

A.當知名教授與學生爭執(zhí)不下時,人們總是相信教授是正確的

B.社會對已經成名的科學家,不斷地加給他們各種頭銜和名譽

C.人們認為廣東人會做生意

D.人們認為好學生在各方面都好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某些品質、特征形成了清晰的印象,掩蓋了對其余品質、特征的知覺。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人們總是相信知名教授是正確的,討論的是對與錯的問題,并未涉及到“品質”,不符合定義;

B項:給成名科學家加各種頭銜和名譽,并未體現(xiàn)掩蓋其余“品質”,不符合定義;

C項:僅有廣東人會做生意一個品質,沒有提到被“掩蓋的其余品質、特征”,不符合定義;

D項:人們認為好學生在各方面都好,“成績好”掩蓋了人們對其余品質、特征的知覺,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D選項。

16.合作是新形勢下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惟有合作,我們才能________彼此分歧;惟有合作,我們才能不斷________共同利益;惟有合作,我們才能有效應對各種挑戰(zhàn),________共贏的彼岸。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弱化維護通向

B.消除加深到達

C.擱置擁有駛向

D.超越擴大抵達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所填詞語的含義。第二步,第一空,根據(jù)句意較難排除,可從第二空入手。第二空,根據(jù)詞語的習慣搭配及此處的搭配對象“共同利益”,排除搭配不當?shù)倪x項。第三步,第三空,結合剩余三個詞語的側重點及所表達的時態(tài),選擇最符合句意的一項即可。第四步,驗證第一空。第二空,“加深”與“共同利益”不搭配,排除B。

第三空,“抵達”的“達”表達的是一種完成時態(tài),“通向”和“駛向”的“向”表達的是一種進行時態(tài)?!暗诌_”更能表現(xiàn)出“合作”對發(fā)展的意義。排除A、C。

第一空,“超越分歧”也比“弱化分歧”“擱置分歧”的效果徹底。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為第二空。該空搭配“利益”。利益不分深淺,故B項“加深”不與“利益”搭配,排除B項。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該空與“有效應對挑戰(zhàn)”形成并列關系,強調的是一種結果。A項“通向彼岸”和C項“駛向彼岸”側重過程,排除A項和C項。D項“抵達彼岸”是結果,鎖定答案為D項。

第三步,驗證第一空?!俺奖舜朔制纭敝覆豢紤]分歧,追求合作,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此題考查實詞的辨析。第一空,要搭配“矛盾”,可排除C項的“擱置”,因為擱置矛盾應是合作的前提,而非合作的結果,合作的結果應是進一步的發(fā)展,即“弱化”、“消除”或“超越”矛盾。第二空,要搭配“利益”可排除B項,“共同利益”與“加深”搭配不當。再比較A項和D項,“擴大”利益比“維護”利益更體現(xiàn)出合作的重要意義;同時“抵達”強調結果,而“通向”強調過程,前者同樣更直接地點明合作的價值。

故正確答案為D。17.①人們聽音時,首先是要用耳朵去聽而不是用儀器去測量,如何判斷,依靠的就是人們的“音準感”

②這種音準有著精確的物理意義,音是由物體的震動產生的,每個樂音震動的頻率就是它的物理屬性

③另一種音準指的是人們對于音高的一種聽力反應,嚴格來講應該叫做“音準感”

④而在音樂中使用的音并不是隨意產生的,是人們在長期實踐過程中挑選出來的

⑤我們通常所說的音準,一般有兩種含義

⑥一種是音樂中的音高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那就是音高的準確性,即音準

請將上述語句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⑤⑥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⑤⑥④

C.①⑤⑥③②④

D.⑤⑥②④③①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根據(jù)選項判斷首句,①句介紹人們聽音時依靠的就是人們的“音準感”,⑤句最先引出“音準”,強調它有兩種含義。對比之下⑤句更適合作首句,排除B、C兩項。③句引出了音準的另一種含義“音準感”,③句和①句有共同信息“音準感”,因此③①兩句捆綁,①句強調的是人們聽音時依靠的就是“音準感”,③句最先引出“音準感”,所以①句在③句之后,對應D項。

故正確答案為D。

【文段出處】《音樂有這些“神力”,你知道嗎?》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⑤句引出“音準”這個話題,并談到它具有兩種含義。①句談到人們聽音樂依靠的是“音準感”。根據(jù)邏輯關系可知,應該先有“音準”,才會有“音準感”,故⑤句更適合作首句,排除B項和C項。

第二步,代入驗證。A項和D項前兩句均為⑤⑥兩句。⑥句最后談到“音準”,②句通過代詞“這種音準”進行指代,故⑥②兩句可以捆綁,D項符合要求。④句與⑥句之間沒有相似話題,故排除A項。驗證D項,③句引出“音準感”,①句說人們依靠“音準感”,③①的順序固定,鎖定D項。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語句排序。解答本題首先要抓?、茛蔻壑械摹皟煞N含義”“一種是”“另一種”等提示詞語,確定三句為總分結構,順序為⑤⑥③。然后根據(jù)①的“音準感”確定其是對③的進一步闡述,應緊接在③后,確定答案為D。

觀察6個句子,由“兩種含義”“一種是”“另一種”可知,三句的前后順序為⑤⑥③,排除B。③指出另一種音準叫“音準感”,①提到人們聽音時依靠的就是“音準感”,兩句話題一致,應緊密相連,且按照一般行文脈絡,應先介紹事物的含義,再介紹它的作用、人們對它的運用等,因此①應是對③的進一步闡述,兩句順序應為③①,排除A、C。故本題選D。18.李某參與賭博,輸給王某1萬元,李某試圖搶回這筆錢。王某為了防止錢被搶走,打傷了李某,王某的行為屬于防衛(wèi)過當。(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刑法知識。

第二步,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的《關于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條,搶劫賭資、犯罪所得的贓款贓物,一般以搶劫罪論處,但行為人僅以其所輸賭資或所贏賭債作為搶劫對象,一般不以搶劫罪定罪處罰,構成其它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處罰。本題中李某僅以其所輸賭資為搶劫對象,不構成搶劫罪,王某把李某打傷,不具備正當?shù)姆佬l(wèi)意圖,構成故意犯罪。防衛(wèi)過當,是指防衛(wèi)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情形。題干表述為“李某試圖搶回這筆錢”,并不符合正當防衛(wèi)、防衛(wèi)過當中的“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條件。

因此,本題錯誤。

正當防衛(wèi)構成要件:①起因條件:現(xiàn)實的不法侵害;②時間條件:不法侵害正在進行;③主觀條件:具有防衛(wèi)的意圖。保護非法利益、防衛(wèi)挑撥、相互斗毆等不具有防衛(wèi)意識;④對象條件: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⑤限度條件:沒有超過必要的限度,防衛(wèi)行為和侵害行為必須基本相適應。

19.下列屬于行政法規(guī)的是(

)。

A.某市人大制定的有關該市歷史文化保護的《辦法》

B.國務院某部委頒布的《辦法》

C.某省政府頒布的《規(guī)定》

D.國務院頒布的《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法理學。

A項錯誤,地方性法規(guī)是具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及其常委會根據(jù)本行政區(qū)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依法制定的在本行政區(qū)域內具有法的效力的規(guī)范性文件。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以及設區(qū)的市和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設區(qū)的市和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jù)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本省、自治區(qū)的地方性法規(guī)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xiāng)建設與管理、環(huán)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我國的地方性法規(guī),一般采用“條例”“規(guī)則”“規(guī)定”“辦法”等名稱。某市人大制定的有關該市歷史文化保護的《辦法》屬于地方性法規(guī)。

B、C項錯誤,規(guī)章包括部門規(guī)章和地方政府規(guī)章兩大類。部門規(guī)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根據(jù)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guī)、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權限內制定的規(guī)章。地方政府規(guī)章是指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設區(qū)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據(jù)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本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guī)制定的規(guī)章。B、C項屬于規(guī)章。

D項正確,行政法規(guī)是指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所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

故正確答案為D。20.下列不屬于我國四大名園的是:

A.拙政園

B.頤和園

C.承德避暑山莊

D.圓明園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中國建筑,沒有什么解題技巧,重在識記。1961年3月4日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屬于園林方面的有四處,這四個園林因此而被稱為“中國四大名園”。分別為:拙政園(江蘇省蘇州市);頤和園(北京市海淀區(qū));避暑山莊(河北省承德市);留園(江蘇省蘇州市)。圓明園不屬于中國四大名園,故本題選D。21.1至10月份的貨物周轉量中,水運約是公路的多少倍?()

A.6.51

B.5.61

C.4.25

D.2.25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問題

材料中給出1-10月份水運、公路的貨物周轉量,用水運的貨物周轉量除以公路的貨物周轉量即可,選項差距大,故可采用估算法。

第二步:計算過程

根據(jù)材料可知,1-10月份水運、公路的貨物周轉量分別為43637.39億噸公里、7775.06億噸公里,43637.39÷7775.06≈43637.39÷7800≈5.6,最接近的為B選項。

第三步:再次標注答案

故正確答案為B。22.鹽湖區(qū)地處華北高原,屬于大陸溫帶季風性氣候,光熱資源豐富雨熱同季集中年平均降雨量559.3mm,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247.4小時,年平均氣溫13.6℃。(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國情省情知識。

第二步,鹽湖區(qū)姚孟街道與市區(qū)相連,下轄12個村民委員會,13000余人,22000畝耕地。主導產業(yè)以種植業(yè)、制鞋業(yè)、食品加工業(yè)、運輸業(yè)為主,2006年全辦人均純收入3315元。姚孟街道地處華北高原,屬大陸溫帶季風氣候,光熱資源豐富,雨熱同季集中,年平均降雨量559.3mm,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247.4小時,年平均氣溫13.6°C,全年無霜期208天左右。

因此,本題正確。

運城市鹽湖區(qū)古為鹽販之澤,曾稱“鹽氏”、“鹽邑”、“苦城”、“潞村”等,是運城市政府所在地,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處黃河中游秦、晉、豫三省交接地帶。

23.用益物權屬于不動產物權。(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民法。

《民法典》第三百二十三條規(guī)定:“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用益物權是指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不動產物權是指以不動產為標的物的物權。即指以土地、房屋等不能移動的財產作為權利標的物權。

故表述錯誤。24.《首都功能核心區(qū)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街區(qū)層面)(2018年-2035年)》提到,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讓核心區(qū)“靜”下來,要實施“雙控”(控制人口、建設規(guī)模)和“四降”。“四降”包括:

A.降低人口密度、交通密度、建筑密度及商業(yè)密度

B.降低人口密度、交通密度、建筑密度及產業(yè)密度

C.降低人口密度、旅游密度、建筑密度及商業(yè)密度

D.降低人口密度、旅游密度、建筑密度及產業(yè)密度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政治常識。

《首都功能核心區(qū)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街區(qū)層面)(2018年-2035年)》第十二條指出:“嚴格實施‘雙控四降’,優(yōu)化配置資源,形成功能集中、疏密有度、便捷順暢、銜接有序、職住平衡、環(huán)境優(yōu)美、外部環(huán)境良好的核心區(qū)?!p控四降’:‘雙控’指控制人口規(guī)模、控制建設規(guī)模,‘四降’指切實把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商業(yè)密度、旅游密度降下來?!?/p>

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首都功能核心區(qū)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街區(qū)層面)(2018年—2035年)》的具體內容,需要考生對其有一定的了解??忌趥淇紩r,要重點關注與北京規(guī)劃相關的文件、領導人講話等,并對其進行梳理。

《首都功能核心區(qū)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街區(qū)層面)(2018年—2035年)》在堅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指出,“實施人口、建設規(guī)模雙控,降低人口、建筑、商業(yè)和旅游密度,讓核心區(qū)‘靜’下來”?!半p控”指控制人口規(guī)模、控制建設規(guī)模,“四降”指降低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商業(yè)密度、旅游密度。故本題選C。25.慚愧是指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對好的行為和圣賢的深入了解,內心產生一種以圣賢為榜樣,以好的行為為準繩,并且拒絕不符合圣賢和好的言行的心理品格;當這種心理品格植根后,個人如果出現(xiàn)行為上的背離,內心就會產生一種良心自責感。

根據(jù)以上定義,下列屬于慚愧的一項是:

A.甲在寒冬季節(jié)將水灑在樓道,后來擔心水凍成冰后給他人帶來傷害,內心非常歉疚

B.乙考試作弊,一直擔心事情暴露后會遭到大家的譴責和批評,內心忐忑不安

C.丙在背后說同學壞話,事后想起書中關于“真、善、美”的種種闡釋,內心覺得很不安

D.丁偶然聽了某道德楷模的講座,內心對該道德楷模產生一種敬佩的感覺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對好的行為和圣賢的深入了解”、“以圣賢為榜樣,以好的行為為準繩并且拒絕不符合圣賢和好的言行的心理品格”、“在心理品格植根后”、“如果出現(xiàn)行為上的背離”、“會產生一種良心自責感”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甲內心歉疚的原因是寒冬季節(jié)灑水會給別人帶來傷害,而不是因為背離了圣賢和好的言行,不符合定義,排除;

B項:乙內心忐忑的原因是害怕作弊暴露會遭到大家的譴責,而不是因為自己的行為背離了圣賢和好的言行,不符合定義,排除;

C項:丙想起書中關于“真、善、美”的闡釋,說明好的“心理品格已經植根于心中”,在說壞話之后內心覺得不安,是因為發(fā)現(xiàn)自己背離了圣賢和好的言行從而

“會產生一種良心自責感”,符合定義,當選;

D項:聽完講座產生敬佩感,說明心理品格已經植根于心中,但并未體現(xiàn)“出現(xiàn)行為上的背離,會產生一種良心自責感”,不符合定義,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對好的行為和圣賢的深入了解;

②以圣賢為榜樣,以好的行為為準繩,并且拒絕不符合圣賢和好的言行的心理品格;

③個人如果出現(xiàn)行為上的背離,內心就會產生一種良心自責感。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甲在寒冬季節(jié)將水灑在樓道,后來擔心水凍成冰后給他人帶來傷害,內心非常愧疚,未體現(xiàn)“以圣賢為榜樣,以好的行為為準繩”,不符合定義;

B項:乙考試作弊,一直擔心事情暴露后會遭到大家的譴責和批評,內心忐忑不安,未體現(xiàn)“以圣賢為榜樣,以好的行為為準繩”,不符合定義;

C項:丙在背后說同學壞話,事后想起書中關于“真、善、美”的種種闡釋,體現(xiàn)了“對好的行為和圣賢的深入了解”,并且“真、善、美”植根于內心,他做錯事而內心覺得很不安,體現(xiàn)了“個人如果出現(xiàn)行為上的背離,內心就會產生一種良心自責感”,符合定義;

D項:內心對該道德楷模產生一種敬佩的感覺,但未體現(xiàn)“個人如果出現(xiàn)行為上的背離,內心就會產生一種良心自責感”,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分析題干定義,慚愧是在某種認知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判斷,而后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需確定是什么樣的心理認知,和產生了什么樣的心理狀態(tài)。慚愧的定義要點:①內心以圣賢為榜樣,以好的行為為準繩;②如果出現(xiàn)行為上的背離內心會產生一種良心自責感。

A項,甲內心感到歉疚是擔心給他人帶來傷害,而不是背離了圣賢和好的言行,不符合定義。

B項,乙內心忐忑不安是因為怕事情暴露,而不是因為自己的行為違背以圣賢為榜樣的準則產生了自責感,不符合定義。

C項,丙覺得自己在背后說同學壞話的行為,違背了“真、善、美”的闡釋而感到不安,是因為自己的行為違背以圣賢為榜樣的準則而產生良心自責感,符合定義。

D項,丁聽了講座后產生了敬佩的感覺,不涉及違背以圣賢為榜樣的行為,不符合定義。

故本題選C。26.以下不是充分發(fā)揮憲法作用的必要條件是(

)。

A.憲法本身科學

B.憲法的充分實施

C.實行三權分立

D.法治環(huán)境優(yōu)良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憲法相關知識。

A、B、D項正確,要想充分發(fā)揮憲法作用的前提是憲法本身科學,且憲法制定出來了以后是需要充分實施的,而我們要想做到依憲治國,還需要本身創(chuàng)造出來一個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

C項錯誤,我們國家的憲法基本原則是權力制約,而并非西方國家所實行的三權分立。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27.有一句話叫做字如其人,又說心正則身正。一般來說,品格高尚的人都寫一手好字,但是歷史上著名的大漢奸秦檜也寫得一手好字。因此:

A.判斷一個人應該先看他的字

B.字如其人是不正確的

C.壞人也可以寫好字

D.認識一個人應當聽其言,觀其行,而不是抓住一點表面現(xiàn)象就下定論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為日常結論類題型。

第一步:抓住題干主要信息。

題干主要包含兩個主要信息,一是品格高尚的人寫得一手好字,二是秦檜是大漢奸,但也寫得一手好字。

第二步:分析各選項。

A項與題意不符,從秦檜的反例可知看人不能只看其字;

B項題干沒有對字如其人這個說法作出判斷,無法得出;

C項是題干的已知信息,不是結論;

由題干信息可知,并不能從是否寫得一手好字來判斷一個人的品格是否高尚,也就是看人不能只看表面,要聽言觀行,即D項。

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根據(jù)題干信息推出結論,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jù)題干內容,不要擴大或縮小題干所述的范圍。由題干可知,品格高尚的人都寫一手好字,但大漢奸秦檜也寫得一手好字,可見不能單憑寫字好壞來判斷一個人的人品,即不能抓住表面現(xiàn)象就下定論,D項說法正確。

A項,根據(jù)前面所述,該項錯誤。

B項,該項的說法過于絕對,“字如其人”在有些時候仍是正確的,且該項并非題干要表達的重點,排除。

C項,該項并非題干要表達的重點,排除。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依據(jù)題干特征和提問方式,確定為歸納推理。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題干雖然提到了字如其人,但也存在秦檜這種特殊情況,所以通過字來評判一個人不一定準確,排除;

B項:題干只能理解為字如其人不一定準確,不能用正確與否描述字如其人,排除;

C項:由題干單一的個體推到“壞人”這一類人,結論過于片面,不符合整體優(yōu)先原則,無法推出,排除;

D項:題干意為不能僅僅以字來判斷一個人的品格,也就是看人不能只看表面,要聽言觀行,全面深刻,可以推出。

因此,選擇D選項。28.機械與生命體之間的重疊在一年年增加。這種仿生學上的融合也體現(xiàn)在詞語上?!皺C械”與“生命”這兩個詞的含義在不斷延展,某一天,所有結構復雜的東西都被看作是機器而所有能夠自維持的機器都被看作是有生命的。除了語義的變化,還有兩種趨勢正在發(fā)生:①人造物表現(xiàn)得越來越像生命體;②生命變得越來越工程化,遮在有機體與人造物之間的那層紗已經被撩開,它們本質其實是相同的。我們知道生物領域中有諸如有機體、生態(tài)系統(tǒng)這樣的概念,而人造物包括機器人、公司、計算機回路等。那么,如何為兩者共有的靈魂命名呢?由于每個系統(tǒng)都具備如生命的屬性,我們將這些人造或天然的系統(tǒng)統(tǒng)稱為“活系統(tǒng)”。

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是(

)。

A.“機械”、“生命”這兩個詞的詞義不斷延展,將無須分別

B.生態(tài)系統(tǒng)、計算機回路會融合成為有相同內涵的一個系統(tǒng)

C.機械體與生命體兩個系統(tǒng)的重疊是系統(tǒng)屬性上的本質相同

D.人造物和生命體的面貌和本質會日趨同化而不可分辨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為細節(jié)題。

A項“詞義不斷延展”表述正確,“無須分別”文段未出現(xiàn),無中生有,排除。

B項,文段意在說明“生命”與“機械”的本質趨于相同,而“計算機回路”只屬于“機械”的一部分,并非“計算機回路”與“生態(tài)系統(tǒng)”融為一個系統(tǒng),與文意不符,故排除。

C項“本質相同”對應文段“遮在有機體與人造物之間的那層紗已經被撩開,它們本質其實是相同的”,符合文意,當選。

D項“不可分辨”從文段中無從得知,文段只是說“人造物表現(xiàn)得越來越像生命體”,故“不可分辨”無中生有,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29.國家按照世界經濟發(fā)展的趨勢和我國經濟發(fā)展的目標,確定支持、鼓勵哪些產業(yè),限制哪些產業(yè),以促進經濟結構合理化和組織合理化的政策就是(

)。

A.財政政策

B.產業(yè)政策

C.行業(yè)政策

D.收入政策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A、C、D三項錯誤,其中財政政策指國家根據(jù)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任務而規(guī)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的變動來影響和調節(jié)總需求,與題干表述不符;行業(yè)政策則注重從行業(yè)方面理解,是某一個行業(yè)領域內的相關政策,比產業(yè)政策更有微觀性;收入政策指政府為了影響貨幣收入或物價水平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通常是降低物價的上漲速度,也與題干表述不符。

B項正確,產業(yè)政策即國家按照世界經濟發(fā)展的趨勢和我國經濟發(fā)展的目標,確定支持、鼓勵哪些產業(yè),限制哪些產業(yè),以促進經濟結構合理化和組織合理化的政策。

故正確答案為B。30.所謂類文本,指的是出版物中所有作者文字之外的部分。盡管類文本也是閱讀對象,但它們________地成為閱讀的主體,甚至造成了對于文本的閱讀________,實在有________之嫌。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反客為主困難以一持萬

B.主客顛倒妨礙舍本逐末

C.太阿倒持艱難輕重倒置

D.喧賓奪主障礙本末倒置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所缺詞語的語義。第二步,從第一空入手分析,排除詞義不合語境的C。第三步,繼續(xù)分析第二空,“造成”后應接名詞,排除詞性不符的B。第四步,對比A、D兩項詞語含義,選擇與文意最契合的一項。第一空,文段說的是出版物中作者文字應是主體,類文本應處于次要地位。但在閱讀過程中,卻將類文本作為主體進行閱讀,顛倒了主次。“反客為主”“主客顛倒”“喧賓奪主”都與主次關系相關?!疤⒌钩帧北扔靼褭啾o別人,自己反而受到威脅或禍害,不符題意,排除C。

第二空,“造成”為動詞,其后應接名詞性詞語?!胺恋K”指使事情不能順利進行,阻礙。是動詞,不能與“造成”搭配,排除B。

第三空,“以一持萬”形容抓住關鍵,可以控制全局?!氨灸┑怪谩北扔靼阎饕挛锖痛我挛锘蛘呤挛锏闹饕矫婧痛我矫媾嵉沽恕jP注類文本,忽略文本閱讀,這顯然是混淆了閱讀的主次方面,“本末倒置”填入符合句意,排除A。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第一句“所謂類文本……”可知,“類文本”是作者文字之外的部分,在閱讀中應處于次要地位,“但”轉折之后說明“類文本”成了閱讀的主要對象。所以該空應體現(xiàn)“主次顛倒”之意。A項“反客為主”意思是客人反過來成為主人;B項“主客顛倒”比喻事物輕重大小顛倒了位置;C項“喧賓奪主”比喻外來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據(jù)了原有的或主要事物的位置。三者均符合文意。D項“太阿倒持”比喻把大權交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不符合文意,排除D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jù)“甚至造成了對于文本的閱讀________”可知,該空應填入名詞。A項“困難”指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易解決的問題或障礙;C項“障礙”指阻擋前進的東西。二者均為名詞。B項“妨礙”使事情不能順利進行,是動詞,排除B項。

第三步,分析第三空?!皩嵲谟衉_______之嫌”是對前文意思的呼應與總結,該空應體現(xiàn)“主次顛倒”之意。A項“以一持萬”形容抓住關鍵,可以控制全局,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C項“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質和非本質的關系弄顛倒了,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jù)文意可知,類文本成為了閱讀的主體,A項“反客為主”指客人反過來成為了主人;B項“主客顛倒”比喻事物輕重大小顛倒了位置;D項“喧賓奪主”比喻外來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據(jù)了原有的或主要事物的位置。此三項均符合文意。C項“太阿倒持”比喻把大權交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二空,B項“妨礙”填入橫線處搭配不當,如填“妨礙”,應表述為“妨礙閱讀”,排除。

第三空,D項“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類文本成了閱讀主體屬于“本末倒置”,當選。A項“以一持萬”形容抓住關鍵,可以控制全局,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文段出處】《需要捍衛(wèi)的,是紙書還是“閱讀”》31.下列關于地震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震波發(fā)源的地方叫做震源

B.震源深度不一樣,對地面造成的破壞程度也不一樣

C.接受震動最早的部位是震源

D.震源越淺,破壞越大,但波及范圍卻越小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

A項正確,地震波發(fā)源的地方,叫作震源,一般在地球深處。

B項、D項正確,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樣,對地面造成的破壞程度也不一樣。震源越淺,破壞越大,但波及范圍也越小,反之亦然,因此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

C項錯誤,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離震源最近、最早接受震動的一點稱為震中。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32.(

對于

阻塞

相當于

音樂

對于

A.交通激昂

B.擁堵舒緩

C.血管娛樂

D.暢通輕柔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逐一代入選項。

A項:阻塞的交通,激昂的音樂,后一個詞都可以用來修飾前一個詞,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B項:擁堵和阻塞是近義關系,舒緩的音樂,二者不是近義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阻塞的血管,音樂是一種娛樂形式,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暢通和阻塞是反義關系,輕柔的音樂,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33.快速、持續(xù)、無法預測的競爭環(huán)境要求企業(yè)規(guī)模小,結構簡化,同時要有足夠的技術儲備和抵抗資金風險的能力。目前解決這一矛盾的途徑通常是建立全球范圍內的“基于雙贏原則”的虛擬企業(yè)。虛擬企業(yè)是企業(yè)間的一種動態(tài)聯(lián)盟,參加虛擬企業(yè)的各成員企業(yè)有一定的自主權。當出現(xiàn)了市場機會,各加盟企業(yè)就組織在一起,共同開發(fā)并生產銷售新產品,一旦發(fā)現(xiàn)該產品無利可圖,便自動解散。因此,虛擬企業(yè)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競爭力的企業(yè)運行模式。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觀點?

A.當今社會發(fā)達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通訊手段為各企業(yè)間的溝通提供了便利

B.企業(yè)想在當前的競爭環(huán)境中生存發(fā)展擴大優(yōu)勢,需要一種新的運行模式

C.虛擬企業(yè)中的任一加盟企業(yè)生產上出現(xiàn)問題都會中斷整個生產鏈的運行

D.虛擬企業(yè)可迅速集中最強設計加工與銷售力量,實現(xiàn)對市場的快速反應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jù)提問方式中的“支持”,確定為加強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jù)。

論點:虛擬企業(yè)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競爭力的企業(yè)運行模式。

論據(jù):虛擬企業(yè)的各成員企業(yè)有一定的自主權,有市場機會組織在一起,無利可圖便自動解散,能適應快速、持續(xù)、無法預測的競爭環(huán)境。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不明確項?,F(xiàn)代信息技術和通訊手段為各企業(yè)間的溝通提供了便利,只是滿足了虛擬企業(yè)間進行溝通的必要條件,但是否能夠具有競爭力是不明確的,不具有加強作用。

B項:無關選項。只是在強調需要新的運行模式,但這種運行模式是否是虛擬企業(yè)模式,并沒有提到,論題不一致,排除。

C項:增加反向論據(jù)。出現(xiàn)問題會中斷整個生產鏈的運行,說明了虛擬企業(yè)的劣勢,具有削弱作用。

D項:增加論據(jù)。集中最強設計加工與銷售力量,實現(xiàn)對市場的快速反應,都是虛擬企業(yè)的優(yōu)勢,是其有競爭力的表現(xiàn),具有加強作用。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最能支持題干觀點的一項,需首先明確題干的觀點,即“虛擬企業(yè)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競爭力的企業(yè)運行模式”。要支持該觀點,可以說明虛擬企業(yè)所具有的優(yōu)勢。題干觀點:虛擬企業(yè)是21世紀最有競爭力的企業(yè)運行模式。

A項,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通信手段為企業(yè)間的溝通提供了便利,并沒有提及虛擬企業(yè)是否具有競爭力,屬于無關項,不能支持題干觀點,排除。

B項,企業(yè)需要一種新的運行模式,但是并不能確定這種新的運行模式就是虛擬企業(yè),不能支持題干觀點,排除。

C項,指出虛擬企業(yè)這一運行模式存在的問題,質疑了題干觀點,排除。

D項,指出虛擬企業(yè)這一運行模式具備的優(yōu)點,支持了題干觀點。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jù)。

論點:虛擬企業(yè)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競爭力的企業(yè)運行模式。

論據(jù):當出現(xiàn)了市場機會,各加盟企業(yè)就組織在一起,共同開發(fā)并生產銷售新產品,一旦發(fā)現(xiàn)該產品無利可圖,便自動解散。

論點論據(jù)都在說虛擬企業(yè)的優(yōu)勢,話題一致,優(yōu)先考慮補充論據(jù),補充能夠證明虛擬企業(yè)是最有競爭力的企業(yè)運營模式的理由進行加強。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現(xiàn)代發(fā)達的信息技術為各企業(yè)之間的溝通提供便利,但是提供便利不代表就有競爭力,話題不一致,無法加強,排除;

B項:企業(yè)想在競爭環(huán)境中生存發(fā)展擴大優(yōu)勢,需要新的運行模式,但新的運行模式是否指的是虛擬企業(yè)不清楚,無法加強,排除;

C項:虛擬企業(yè)中的任一加盟企業(yè)生產出現(xiàn)問題都會中斷整個生產鏈的運行,說的是虛擬企業(yè)的缺點,但有缺點不代表沒有競爭力,虛擬企業(yè)是否是最有競爭力的企業(yè)運行模式未知,話題不一致,無法加強,排除;

D項:虛擬企業(yè)能夠快速集中最強的力量做出最快的反應,說明虛擬企業(yè)的優(yōu)勢,并且力量最強,速度最快,也可說明虛擬企業(yè)是最有競爭力的運營模式,補充論據(jù),可以加強,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34.天津五大道集中成片的西式建筑見證了百年滄桑,________的名人舊居訴說著風云過往。以外墻凹凸參差而聞名、具有________意大利風味的“疙瘩樓”,磚墻紅瓦、________多種建筑風格的先農大院,英式建筑的代表、中國最早的現(xiàn)代綜合體育場民園廣場……姿態(tài)萬千的近現(xiàn)代建筑,現(xiàn)存之多,保存之好,在全國各城市各街區(qū)中________。

依次填入劃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比肩接踵

濃烈

展現(xiàn)

無獨有偶

B.觸目皆是

濃厚

會聚

前所未有

C.鱗次櫛比

濃郁

融合

絕無僅有

D.星羅棋布

濃重

集中

獨一無二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四空。該空應體現(xiàn)在各街區(qū)中非常少見之意。A項“無獨有偶”指雖然罕見,但是不只有一個,還有一個可以成對兒,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前所未有”指從來沒有過的,側重于在時間維度上進行比較,而此處是在各街區(qū)的范圍內比較,排除B項。C項“絕無僅有”形容非常少有,符合文意。D項“獨一無二”指沒有相同的或沒有可以相比的,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此處搭配“風味”,即藝術風格。C項“濃郁”指香氣、色彩、氣氛等濃厚,與“風味”搭配得當,符合文意。D項“濃重”指煙霧、氣味、露水、色彩等很濃很重,不能與“風味”搭配,排除D項。答案鎖定C項。

第三步,驗證第一空和第三空。C項“鱗次櫛比”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與“名人舊居”搭配得當,且對應“集中成片的西式建筑”,符合文意;“融合多種建筑風格”搭配得當,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C選項。

比肩接踵:形容人很多或接連不斷。觸目皆是: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處都是。星羅棋布:形容數(shù)量很多,分布很廣。濃烈:①煙霧、氣味等濃重;②強烈,鮮明。濃厚:①濃的,密的;②強烈。展現(xiàn):呈現(xiàn),展示,明顯地表現(xiàn)出。會聚:成群地聚集。融合:幾種不同的事物合成一體。集中:①把分散人、物或事集合在一起;②把意見、經驗等歸納起來。

35.世界上第一個智慧城市是:

A.中國深圳

B.美國迪比克

C.英國倫敦

D.日本東京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科技知識。

第二步,2009年9月,艾奧瓦州迪比克市建設為美國同時也是世界第一個智慧城市。迪比克市是美國最為宜居的城市之一。通過數(shù)字化連接使得迪比克利將城市的所有資源(包括水、電、油、氣、交通、公共服務等)建設成智慧城市。運用高科技進行監(jiān)測、分析和整合各種數(shù)據(jù)并以此滿足市民多樣化的需求,使迪比克市更適宜人類居住,商業(yè)發(fā)展和社會進步。

因此,選擇B選項。

智慧城市起源于傳媒領域,是指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或創(chuàng)新概念,將城市的系統(tǒng)和服務打通、集成,以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優(yōu)化城市管理和服務,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質量。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術充分運用在城市中各行各業(yè)基于知識社會下一代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級形態(tài),實現(xiàn)信息化、工業(yè)化與城鎮(zhèn)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緩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鎮(zhèn)化質量,實現(xiàn)精細化和動態(tài)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質量。

36.在人類的腦海中,“科學”除了創(chuàng)造豐富的物質財富以外,往往扮演了“真實”與“客觀”的化身。如果這一切被________,后果不堪設想。那么,我們需要________的是,在剛剛過去的那個世紀里,是誰扣動了科學危機的扳機?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顛覆

厘清

B.推倒

分清

C.顛仆

辨清

D.推翻

厘正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在人類的腦海中……”可知,“這一切”指代腦海中的觀念、想法。C項“顛仆”指跌倒、跌落,不能與觀念搭配,排除C項。A項“顛覆”指推翻,摧毀、滅亡;B項“推倒”指推翻;D項“推翻”指根本否定已有的說法、計劃、決定等。三者均可與“觀念”搭配,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jù)“在剛剛過去的那個世紀里,是誰扣動了科學危機的扳機”可知,第二空詞語應表示弄清楚的意思。A項“厘清”指梳理清楚,符合文意。B項“分清”指把兩者區(qū)別清楚,其后常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體,如分清是非,分清對錯等,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D項“厘正”指訂正、改正,不符合文意,排除D項。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閱讀文段,抓住關聯(lián)詞“如果”“那么”等提示信息,理解空缺處的意思。第二步,結合語境和詞義選擇最恰當?shù)囊豁?。第一空,句意為科學往往扮演“真實”“客觀”的化身,如果科學的這一角色被推翻或顛覆,后果將非常嚴重。由“后果不堪設想”可知,此處所填詞語的語義程度較重,“推倒”不符合語境,排除B?!邦嵠汀币鉃榈?,用在此處與句意不符,排除C。

第二空,“厘清”指整理清楚,“厘正”指訂正、改正。由后文“是誰扣動了科學危機的扳機”可知,此處是要弄清楚問題發(fā)生的根源,而非訂正問題,排除D。

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jù)“后果不堪設想”可知,橫線處強調“科學”作為“真實”與“客觀”的化身這件事不能被推翻。A項“顛覆”、B項“推倒”、D項“推翻”均符合文意,保留;C項“顛仆”指跌倒、跌落,與“推翻”無關,排除。

第二空,根據(jù)“是誰扣動了科學危機的扳機”可知,橫線處表達需要“弄清楚”扣動扳機的人是誰之意,A項“厘清”指整理清楚,符合文意,當選;B項“分清”指分辨清楚,搭配的對象應是“多個對象”,而文中并未提及多個對象,搭配不當,排除;D項“厘正”指改正、訂正,與文意無關,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科學也有成長的煩惱》37.《核舟記》中記載了我國古代手藝人用核桃雕刻成的小船,船身上刻著“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父遠甫刻”的句子。對這個句子的理解中,錯誤的是:

A.“天啟”是年號

B.“天啟”是這位王姓手藝人的雅號

C.“壬戌年”是干支紀年法

D.“壬戌年”是十二生肖年中的狗年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化常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與當代日本國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亦可以作為表示年份),一般由君主發(fā)起。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后首創(chuàng)年號,始創(chuàng)年號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疤靻ⅰ笔敲鞒实勖黛渥谥煊尚5哪晏?,所以A項正確,B項錯誤,本題為選非題。

因此,選擇B選項。

C項:干支紀年法是中國歷法上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把干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周而復始,循環(huán)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干支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符號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符號叫地支。

中國古代采取天干地支作為計算年,月,日,時的方法,就是把每一個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順序而不重復地搭配起來,用來作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代號。把“天干”中的一個字擺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個字,這樣就構成一對干支。C項對應下表59中壬戌,說法正確,故不選。

D項:十二生肖與地支的對應關系: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D項說法正確,故不選。

38.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消費方式、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chuàng)造動力,刺激了消費的優(yōu)化升級。(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宏觀經濟。

生產是如何決定消費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理解:

(一)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我們消費的對象,首先必須生產出來,否則就無從消費。

(二)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消費方式即怎樣消費的問題。如計算機網絡的出現(xiàn),使人們能夠進行網上消費;DVD的出現(xiàn),使相當一部分人觀看電影的方式從電影院轉向家庭。

(三)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改革開放以來,無論從實物消費量還是從價值消費量看,人們的消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從搖扇子到電風扇再到空調,從自行車到摩托車再到汽車,這些都緣于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四)生產為消費創(chuàng)造動力。汽車產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尤其是經濟型汽車的大量生產,使汽車這種耐用消費品逐漸走進千家萬戶,很多家庭開始把購車作為家庭開支的一個計劃。

故表述正確。39.某單位舉辦了職業(yè)技能大賽,有甲、乙、丙、丁、戊五人分別代表各自科室參加比賽并分獲一到五名,已知:(1)乙、丁的名次挨在一起,且乙的名次比丁靠前;(2)甲、戊的名次相鄰;(3)丁不是最后一名。

則下列哪項一定為真:

A.甲只能是最后兩名

B.乙是前三名

C.丙可能獲得第二名

D.丁的名次比戊靠前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題干有明顯的信息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

先找確定性信息:(1)乙丁相鄰,乙在丁前。(2)甲戊相鄰。(3)丁不是最后一名。根據(jù)以上信息,甲、乙、丙、丁、戊五人獲得名次的所有可能如下表:

A項:如上圖所示,甲可以在前三名,也可以在后兩名,不一定為真,排除;

B項:如上圖所示,乙只能在前三名,一定為真;

C項:如上圖所示,因為乙丁相鄰,甲戊相鄰,丁不能在最后一位,所以丙不可能在第二位,排除;

D項:如上圖所示,題干沒有具體說明,戊的名次是否可以在丁前,因此丁的名次可能比戊靠前,不一定為真,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

40.近年來,我國重點治理的“三河”是:

A.黃河、淮河和海河

B.黃河、淮河和遼河

C.淮河、海河和遼河

D.黃河、長江和海河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地理國情知識。

第二步,“三河三湖”是指流經我國人口稠密聚集地的淮河、海河、遼河和太湖、巢湖、滇池,這些重點流域的水污染治理事關我國接近半數(shù)的省市社會經濟發(fā)展,以及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是我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選擇C選項。

淮河位于中國東部,介于長江與黃河之間,是中國七大河之一。古稱淮水,與長江、黃河和濟水并稱“四瀆”,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

海河(海河水系),是中國華北地區(qū)的最大水系,中國七大河流之一。海河位于京津冀地區(qū),形成海河流域,在天津合流后的下游稱海河。

遼河,中國東北地區(qū)南部河流,發(fā)源于河北省平泉縣七老圖山脈的光頭山,流經河北、內蒙古、吉林、遼寧四省(自治區(qū)),全長1345公里,注入渤海,是中國七大河流之一。

41.288,257,224,189,(

A.152

B.158

C.169

D.172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數(shù)列變化趨勢平緩,優(yōu)先考慮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圖所示:

差數(shù)列是一個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則下一項為-35-2=-37,所求項為189-37=152。

因此,選擇A選項。

42.巴非特從來不認為投資是個技術活,而認為那是一門藝術。技術可以通過學習不斷進步,而且它有可繼承性和可疊加性,也就是說,徒弟不僅能夠學到師傅的全部技術,并且還有可能做得更好。但是,藝術沒有這種特性。今天我們沒有人敢說鋼琴彈得比肖邦或者李斯特好,也沒有人認為自己的繪畫超越了米開朗基羅。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A.技術有可繼承性

B.技術有可疊加性

C.投資是一門藝術

D.藝術優(yōu)于技術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開篇先提出巴菲特的觀點:投資是一門藝術。然后通過闡述藝術沒有可繼承性和可疊加性,解釋前文觀點“投資是一門藝術”。所以文段為“提出觀點—解釋觀點”的“總—分”結構,主要講了投資像藝術一樣不可繼承、不可疊加。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對文段觀點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C選項。

A項和B項:主體錯誤。D項:無中生有。

43.在過去的15年中,動物學家每年都在南極帝企鵝的主要繁殖地統(tǒng)計它們的數(shù)量。結果發(fā)現(xiàn)南極帝企鵝的數(shù)量從6000只下降為1500只。由此可見,南極帝企鵝的數(shù)量在急劇下降。以下(

)如果為真,不能支持上述結論。

A.帝企鵝的哺育工作幾乎完全都在海冰上完成,上升的氣溫使南極海冰加速萎縮,致使帝企鵝幼仔成活率急劇下降

B.全球氣候變暖使南極地區(qū)的暴風雪變成了暴風雨,小企鵝在被暴雨淋濕身體后,因體溫過低而被凍死

C.由于全球溫室效應持續(xù)增強,致使帝企鵝賴以生存的磷蝦數(shù)目急劇減少

D.在地球的北極發(fā)現(xiàn),該地區(qū)的北極熊數(shù)量有所增加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jù)。

論點:南極帝企鵝的數(shù)量在急劇下降。

論據(jù):南極帝企鵝的數(shù)量從6000只下降為1500只。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氣溫的上升導致南極帝企鵝的幼仔成活率急劇下降,從而導致了帝企鵝數(shù)量的減少,解釋了南極帝企鵝數(shù)量下降的原因,補充論據(jù)加強論點,排除;

B項:全球氣候變暖引發(fā)的暴風雨導致了很多小企鵝被凍死,解釋了南極帝企鵝數(shù)量下降的原因,補充論據(jù)加強論點,排除;

C項:全球溫室效應導致作為帝企鵝食物來源的磷蝦的數(shù)量劇減,威脅了帝企鵝的生存,導致了帝企鵝數(shù)量的減少,解釋了南極帝企鵝數(shù)量下降的原因,補充論據(jù)加強論點,排除;

D項:闡述的是北極地區(qū)的北極熊數(shù)量增加,與南極帝企鵝數(shù)量的變化無關,無法加強,當選。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題干先給出了南極帝企鵝的數(shù)量從6000下降到1500只,說明其數(shù)量在急劇下降,要求選擇不能支持題干結論的一項,排除能夠支持的選項即為正確答案。題干的結論為“南極帝企鵝的數(shù)量在急劇下降。”

A項,說明海冰的萎縮導致帝企鵝幼仔成活率繼續(xù)下降,支持了題干結論。

B項,說明由于小企鵝會被凍死,導致帝企鵝數(shù)量下降,支持了題干結論。

C項,說明由于磷蝦數(shù)目急劇減少,導致帝企鵝食物不足,支持了題干結論。

D項,北極熊的數(shù)量與帝企鵝的數(shù)量無關。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jù)提問方式中的“不能支持”,確定為加強論證選非題。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jù)。

論點:南極帝企鵝的數(shù)量在急劇下降。

論據(jù):在過去的15年中,動物學家每年都在南極帝企鵝的主要繁殖地統(tǒng)計它們的數(shù)量。結果發(fā)現(xiàn)南極帝企鵝的數(shù)量從6000只下降為1500只。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增加論據(jù)。帝企鵝幼仔成活率急劇下降說明了數(shù)量急劇下降的一個原因,具有加強作用。

B項:增加論據(jù)。因體溫過低而被凍死說明了南極帝企鵝的數(shù)量急劇下降的一個原因,具有加強作用。

C項:增加論據(jù)。賴以生存的磷蝦數(shù)目急劇減少,說明了南極帝企鵝生存環(huán)境的不利可能會致使數(shù)量下降,具有加強作用。

D項:無關選項。該項指出北極地區(qū)北極熊的情況,與論點中南極帝企鵝無明顯關系,論題不一致,不具有加強作用。

因此,選擇D選項。44.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這是因為:

A.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B.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散射光

C.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透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散射光

D.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透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反射光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需要熟悉光的傳播相關知識。光射到兩種不同的介質時,便有部分光自界面射回原介質中的現(xiàn)象,稱為光的反射。透射光是入射光經過折射穿過物體后的出射的光。被透射的物體為透明體或半透明體,如玻璃,濾色片等。散射是被投射波照射的物體表面曲率較大甚至不光滑時,其二次輻射波在角域上按一定的規(guī)律作擴散分布的現(xiàn)象。A項正確,D項錯誤。閃光燈、照明燈,和電視屏幕都會發(fā)光,電視屏幕相當于透鏡,電視機自身會發(fā)出透射光,當閃光燈和照明燈的光線照射到電視屏幕上時,會發(fā)生反射,從而干擾到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B、C兩項錯誤。光線通過有塵土的空氣或膠質溶液等媒質時,太陽輻射通過大氣時遇到空氣分子、塵粒、云滴等質點時,都要發(fā)生散射。散射與本題的現(xiàn)象沒有關系。

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光學知識。

第二步,電視機顯示器是光源,電視屏相當于透鏡,光源透過電視屏發(fā)出的光是透射光。同時,電視屏表面有一層玻璃,玻璃相當于平面鏡,照相機拍照時若打開閃光燈或照明燈,燈光會被電視屏表面的玻璃反射,干擾電視機光源透過電視屏發(fā)出的透射光,影響照片清晰度。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閃光燈、照明燈和電視機屏幕都是光源,都會發(fā)光。電視機屏幕相當于透鏡,當閃光燈和照明燈的光線照射到電視機屏幕上時,會發(fā)生光線反射,從而干擾到電視機自身發(fā)出的透射光。

故正確答案為A。45.異口同聲∶眾說紛紜

A.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B.百發(fā)百中∶百步穿楊

C.白日做夢∶癡心妄想

D.愛不釋手∶棄若敝履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異口同聲”意思是不同的人說出同樣的話,形容意見一致統(tǒng)一,“眾說紛紜”意思是各有各的說法,形容意見不同,二者屬于反義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急功近利”意思是很著急的想獲得利益,“急于求成”意思是很急切的想取得成功,二者屬于近義關系,排除;

B項:“百發(fā)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槍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百步穿楊”意思是在一百步遠以外射中楊柳的葉子,形容箭法或槍法十分高明,二者屬于近義關系,排除;

C項:“白日做夢”意思是大白天做夢,形容根本不能實現(xiàn)的夢想,“癡心妄想”意思是心想著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事,二者屬于近義關系,排除;

D項:“愛不釋手”意思是喜歡得舍不得放手,“棄若敝履”意思是像扔破鞋一樣把它扔掉,毫不可惜地拋棄,二者屬于反義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因此,選擇D選項。

46.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包括(

)。

A.經濟增長

B.充分就業(yè)

C.價格穩(wěn)定

D.國際收支平衡參考答案:AB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宏觀經濟。

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yè)、穩(wěn)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A項正確,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包括促進經濟增長。為了促進經濟增長,政府必須調節(jié)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關系,使之達到基本平衡。

B項正確,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包括增加就業(yè)。就業(yè)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眾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徑。要增加就業(yè),首先要促進經濟持續(xù)快速增長,這是增加就業(yè)的基礎。同時還必須提高就業(yè)彈性。為了提高就業(yè)彈性,要積極發(fā)展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第三產業(yè)、中小企業(yè)、非公有制企業(yè),要大力推進城鎮(zhèn)化,加快小城鎮(zhèn)建設。

C項正確,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包括穩(wěn)定物價。政府可運用貨幣等經濟手段對價格進行調節(jié),必要時也可采用某些行政手段,以保持價格的基本穩(wěn)定,避免價格的大起大落。

D項正確,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包括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與其他國家或地區(qū)之間由于各種交易所引起的貨幣收付或以貨幣表示的財產的轉移。

故正確答案為ABCD。47.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不可以作為遺產被繼承(

)。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民法。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規(guī)定:“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者根據(jù)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备鶕?jù)原《繼承法》第三條規(guī)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惫竦闹鳈?、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屬于其合法個人財產,可以作為遺產被繼承。

故表述錯誤。48.極光產生的條件有(

),這三者缺一不可。

A.大氣、磁場、高能帶電粒子

B.大氣、水、太陽風

C.磁場、氧氣、太陽光波

D.高能帶電離子、水、氧氣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自然地理知識。

第二步,極光常常出現(xiàn)于緯度靠近地磁極地區(qū)上空,一般呈帶狀、弧狀、幕狀、放射狀,這些形狀有時穩(wěn)定有時作連續(xù)性變化。極光產生的條件有三個:大氣、磁場、高能帶電粒子,這三者缺一不可。

因此,選擇A選項。

49.在產業(yè)過程中,植物的用水量實際并不大。比如滴灌技術,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節(jié)水效果最好的灌溉技術,但它一小時的水流量也達到了2千克以上。它將水滴在地表,若水量小,還沒滲入到植物根莖就蒸發(fā)了。水量大又會滲到根莖之下,存在很大浪費。而固化水技術的使用成本太高,很難大面積推廣。

作者最可能認同的觀點是:

A.現(xiàn)有的供水方式還是有些粗放

B.灌溉技術其實并沒有那么復雜

C.灌溉效果不像傳聞中那么理想

D.固化水技術不適宜大面積推廣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在產業(yè)過程中植物的用水量實際并不大。隨后具體介紹目前灌溉技術中節(jié)水效果最好的滴灌技術存在水的浪費。最后講述固化水技術很難大面積推廣,即從反面來論證目前廣泛使用的灌溉技術或多或少存在水的浪費。綜上所述,文段作者主要觀點是目前的灌溉技術存在水資源浪費。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現(xiàn)有的供水方式還是有些粗放”,即目前在植物的供水上存在水的浪費,是作者最可能認同的觀點。

因此,選擇A選項。

B項:無中生有,文段并未介紹灌溉技術是否“復雜”。C項:無中生有,文段只表達了節(jié)水效果,未表達“傳聞中的灌溉效果”,且灌溉效果是對植物而言的,文段未重點論述。D項:屬于舉例論證內容,不是作者的主要觀點。

50.蜜蜂大腦只有幾毫克重,卻可與哺乳動物一樣執(zhí)行某些任務,比如為同伴帶路、建造家園等。大象大腦體積是蜜蜂的500萬倍,但運行效率極其低下。神經信號從大腦一端傳入另一端,以及從大腦傳入腳趾間所需要的時間,均是蜜蜂的100倍。有人認為,人類的大腦可能不像大象或蜜蜂那樣極端,但只要通過進化,神經元數(shù)量變多,我們會更聰明。

以下各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上述主張的是:

A.牛腦體積是老鼠的800倍,但牛并不比老鼠聰明多少

B.神經元是用來產生電脈沖的蛋白質,他們天生不穩(wěn)定

C.要使人類的腦力變強,最明顯的方法是增加大腦容量

D.蜜蜂的腦容量有限,但可將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發(fā)揮到極致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jù)。

論點:只要通過進化,神經元數(shù)量變多,我們會更聰明。

論據(jù):無。

本題只有論點,沒有論據(jù),需削弱論點。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說的是腦體積,論點說的神經元,話題不一致,無法削弱,排除;

B項:指出神經元天生不穩(wěn)定,證明神經元的數(shù)量不能控制,論點無法成立,削弱論點,當選;

C項:說的是大腦容量,論點說的神經元,話題不一致,無法削弱,排除;

D項:說的是蜜蜂的腦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