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范文5篇(教學方案怎么設計)_第1頁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5篇(教學方案怎么設計)_第2頁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5篇(教學方案怎么設計)_第3頁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5篇(教學方案怎么設計)_第4頁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5篇(教學方案怎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9頁共29頁教學設計方案范文5篇(教學方案怎么設計)

下面是分享的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5篇(教學方案怎么設計),供大家參考。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1

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zhì),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

.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尋找搜集與宋慶齡有關的課外資料。

教學課時

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有誰訂閱過《兒童時代》這本雜志?哪位同學知道這份兒童刊物最早的創(chuàng)辦者是誰?(宋慶齡)那么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誰自告奮勇來說一說?

讓學生利用自己尋找搜集到的資料,并結(jié)合課后資料袋中的內(nèi)容向大家介紹。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有關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

《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輕聲讀課文,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課文前面導語中提到的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展開探討交流。

.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

.文中提到了哪幾個人?他們之間有著什么樣的關系?

爸爸

媽媽

宋慶齡

伯伯家

小珍

.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她為什么不去?

.別人是怎樣勸說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

(讓生找出課文中的相關句子進行回答)

.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伤蝗幌肫鸾裉煲绦≌鋵W疊花籃,不管爸爸媽媽怎樣勸說,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三、分角色朗讀

.布置任務:以4人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一人讀旁白,其余三人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nèi)練習,然后全班交流,進行比賽。

.各小組安排角色進行練習,教師巡視。教師在巡視在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體會宋慶齡和她父母親當時的所思所想,準確讀好每一個關鍵問語,每一句話的語氣、語調(diào)。

.請三至四個小組進行朗讀比賽。

.同學評議,推選出優(yōu)勝組。

.全班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討論深化

.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宋慶齡這樣做到底對不對?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示?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你是怎么處理的?

.小結(jié):俗話說得好一諾值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大家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同學們也能像宋慶齡一樣守信用,重諾言。

板書設計: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小珍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2

【教學設計思路】

本文是一篇科學說明文,但所說明的’對象是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題,文章內(nèi)容并不深奧。授課過程中,可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解決閱讀中的疑難問題。最后設置自由問答環(huán)節(jié),給喜歡鉆研的同學一個空間,由興趣引領他們在科學的道路上前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詞語,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鱗片、脊椎、兩棲”等詞的讀音、字形、詞義;弄清“繁衍、相安無事”的詞義。

⑵收集有關克隆的科學知識。

2、能力目標:

⑴整體感知文意,通過篩選信息,概括內(nèi)容要點,逐步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⑵能夠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并理解這樣安排的好處。

⑶揣摩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3、情感目標:

體會學習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態(tài)度和精神,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全面看待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實現(xiàn)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的統(tǒng)一。

【教學重點】

1、了解有關克隆的知識和克隆研究的動態(tài)。

2、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3、揣摩語言,體會說明文的科學性。

【教學難點】

1、理清“克隆鯽魚出世前后”的說明順序,理解這樣安排的原因。

2、對文章結(jié)尾一段話的理解。

【教學方法】

自讀和點撥相結(jié)合。

【教具準備】

幻燈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篩選重要信息,整體把握文意;理清說明順序、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條理性、科學性。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20xx年11月份,我國多家媒體曾轉(zhuǎn)載國外媒體報道的一條驚人消息:一群受邪教組織操縱的科學狂人,正在美國內(nèi)華達州大漠深處進行著一項克隆人的秘密實驗。他們根據(jù)英國科學家創(chuàng)造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同樣原理,從一個當年2月份夭折的10個月大的美國女嬰身上提取細胞制造克隆人。(選自20xx.11《文匯報》)消息披露后,克隆技術及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今天,讓我們走進《奇妙的克隆世界》,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這一問題。(板書文題)

設計(二):

《西游記》里的孫悟空有一個絕招令人拍案叫絕:他與妖魔作戰(zhàn)一旦吃緊,便從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來參加戰(zhàn)斗。這當然是神話,但是今天的科學卻能實現(xiàn)類似的“奇跡”,這就是“奇妙的克隆”??寺『我阅苋绱松裢◤V大?還是聽聽遺傳學家的解釋吧。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

多媒體顯示:

1、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囊胚胎蟾蜍脊椎兩棲

2、解釋下列詞語,并用詞造句。

繁衍

相安無事

3、克隆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4、“克隆鯽魚出世前后”和“克隆綿羊‘多利’”分別為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克隆羊的誕生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轟動”?

5、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克隆技術造福于人類?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計時閱讀,然后小組組長代表本組發(fā)言進行全班交流。教師作總結(jié)發(fā)言,以歷時最短、概括較準確的小組為優(yōu)勝組。

明確:

1、nánɡpēitāichánchújǐzhuīqī

2、繁衍(yǎn):逐漸增多或增廣。

相安無事:相處沒有沖突。

3、克隆是無性繁殖的新興生物技術。

4、“克隆鯽魚出世前后”勾勒了克隆技術的發(fā)展脈絡,為我們介紹了中外科學家所進行的克隆實驗及實驗進展情況,突出了中國科學家在克隆實驗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貢獻。

“克隆綿羊‘多利’”較為詳細地描述了“多利”的誕生過程,并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義和巨大反響。

克隆羊的誕生在世界引起了轟動,主要原因是它標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進展和重大突破,

“這個結(jié)果證明:動物體中執(zhí)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態(tài)的所謂高度分化的細胞與受精卵一樣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也就是說,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一樣,也具有全能性?!边@一突破意味著它既可以造福于人類,也可能危害于人類。

5、課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寫克隆技術造福于人類。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來挽救珍稀動物;第三,克隆對于人類疾病的防治、壽命的延長具有重要意義。

三、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分析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條理性和科學性

學生精讀課文,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閱讀。

多媒體顯示:

1、文章四個部分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能調(diào)換順序嗎?

2、文章第一部分為了說明“克隆是什么”,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鯽魚出世前后”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4、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介紹多利的誕生過程,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學生思考,自主作答,如有不妥之處,另選幾位同學作補充或糾正。

明確:

1、文章先寫克隆的含義,接著寫克隆實驗,再寫克隆的發(fā)展,最后寫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和對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邏輯順序說明事理,逐層深入,步步推進。

2、作者為了說明“克隆是什么”,運用了三種說明方法:舉例子、作解釋和引用。舉例子,列舉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們比較熟悉的例子來說明,把艱深的科學知識說得簡明易懂。作解釋:對克隆一詞進行溯源并作出解釋。引用:引入《西游記》中孫悟空拔一根猴毛變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動說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3、文章第二部分采用了時間順序。小標題“克隆鯽魚出世前后”顯示這一部分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的,這樣便于勾勒克隆技術發(fā)展的脈絡。

4、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材料的。文中有標志性詞語可供分析,如“‘多利’綿羊是如何‘創(chuàng)造’出來的呢?……先給……與此同時……手術完成后……然后……到去年七月……‘換核卵’一步一步發(fā)展的結(jié)果,因此是‘克隆羊’”。

教師對學生交流的情況作評價,對不當之處應予以糾正。

教師提示:關于第二部分的說明順序,應考慮如下一些內(nèi)容:第一節(jié)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從中國的“克隆試驗”寫到外國的“克隆試驗”,一條是寫“克隆試驗”從魚類、兩棲類再到哺乳類。以此來看,關于“時間順序”的判斷是不準確的。

那么,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呢?第一條線索突出反映了我國科學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貢獻。第二條線索體現(xiàn)了科學研究是一個不斷求索探究的過程,體現(xiàn)了科學家們的追求精神,同時也為下文寫“克隆綿羊‘多利’”的誕生提供了科學基礎,做好行文的鋪墊。

四、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科學態(tài)度

同學們,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游靠的是淵博的科學知識,精湛的科學技術、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堅持不懈、永不言敗的科學精神。請從課文中找出能表現(xiàn)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態(tài)度與精神的句子,仔細體會。

生1:“用鯽魚囊胚期的細胞進行人工培養(yǎng),經(jīng)過385天59代連續(xù)傳代培養(yǎng)后,用直徑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顯微鏡下從培養(yǎng)細胞中吸出細胞核。”

生2:“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渡過難關,經(jīng)過80多天培養(yǎng)后長成8厘米長的鯽魚?!?/p>

生3:“經(jīng)幾百次灰、黑、白這樣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終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生4:“經(jīng)過247次失敗之后,他們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綿羊?!?/p>

……

選兩位同學談體會。

五、學生自由問答、質(zhì)疑、釋疑

學生爭論的焦點在于文章最后一段。文章寫道:“有關‘克隆人’的討論提醒人們,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萍荚桨l(fā)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p>

這段話該如何理解呢?教師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1、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既可造福人類,也可殃及人類,而且科學造福人類和殃及人類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長,如核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

2、科學的發(fā)展越來越從自然界逼近了人類本身,越來越深刻地觸及人類的倫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類心靈,如克隆人問題;

3、科學發(fā)展也會引發(fā)人類道德倫理觀的變革和更新。如何確立并完善現(xiàn)代社會倫理道德價值觀,使之既能導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又能適應科技的進步,理性而德性運用科學之劍,使之為人類造福,這將是現(xiàn)代社會必須探討和面對的問題。

學生各抒己見。

教師可以提示學生課后查找資料,完善自己的觀點看法。

六、布置作業(yè)

1、課后閱讀有關克隆的文章或上網(wǎng)查詢相關資料,并進行整理。

2、請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此的看法,可以編述故事,也可以發(fā)表議論,500字左右。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3

一、概述

《物質(zhì)的量及其單位——摩爾》是人教課標版高中化學必修①“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

第二節(jié)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的第一課時(45分鐘)。物質(zhì)的量及其單位摩爾,在研究物質(zhì)的組成、結(jié)構(gòu)、反應等方面的定量關系時是廣泛運用的物理量。它在高中化學計算里還是最關鍵的概念,可使計算較為簡捷明了,非常重要。本節(jié)教材的特點是概念多、理論性強,教學難度大;在本課時教學中安排了物質(zhì)的量、摩爾、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幾個高難度的抽象概念,這些概念不僅涉及宏觀領域,還涉及微觀領域,難點集中,理解困難,為教學帶來了障礙。

二、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科學上引入“物質(zhì)的量”這一物理量的必要性;能夠初步理解“物質(zhì)的量”及其單位——“摩爾”的意義,及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含義;

2.能夠了解物質(zhì)的量與微觀粒子數(shù)之間的關系,并能從物質(zhì)的量的角度來認識物質(zhì)的微觀構(gòu)成,及化學反應中物質(zhì)質(zhì)量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所給資料,提高發(fā)現(xiàn)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的能力;在思考、討論和交流中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養(yǎng)成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

2.通過物質(zhì)的量的教學,體驗科學家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進一步理解科學探究的意義;

3.在摩爾是堆量的教學中,提高遷移應用的能力及想象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物質(zhì)宏觀與微觀間量的關系的探究,感受化學界的奇妙與和諧;能夠?qū)W習自然科學感興趣,養(yǎng)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接受能力較強,處于初三和高一的銜接階段;在該階段學生對國際單位制中的“長度”(單位:米)、“質(zhì)量”(單位:千克)等物理量已非常熟悉,但對國際單位制中的“物質(zhì)的量”這一物理量非常陌生,而且易將“物質(zhì)的量”這一抽象概念與“物質(zhì)的質(zhì)量”相混。學生的好奇心強,已具備了探究的意識;掌握了探究必備的相關知識,如知道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是物質(zhì)構(gòu)成的微粒按一定的數(shù)量比進行,化學反應中的物質(zhì)質(zhì)量滿足質(zhì)量守恒定律。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教師引導探究,啟發(fā)學生自主建構(gòu)概念。

對于抽象概念的突破,采用直觀的方式展示,如視頻、動畫等,變靜為動,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并自己建構(gòu)新概念。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PPT課件

概念動畫

實驗視頻

相關圖片

多媒體教室

六、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提出問題

(一)情境引入

教師通過學生熟悉的化學反應視頻引入(此處需常見的化學反應視頻,如炭在氧氣中燃燒)

學生觀看視頻,從化學反應方程式出發(fā),討論分析其中包含的意義。

C?O2點燃CO2

微觀粒子數(shù)111

物質(zhì)質(zhì)量12g32g44g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出發(fā),學生將這一反應中所包含的意義進行復習總結(jié):

(1)從質(zhì)量守恒的角度,12克碳和32克氧氣反應生成44克二氧化碳(2)從微觀機理角度,1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分子結(jié)合生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

(二)提出問題

教師從學生的討論結(jié)果出發(fā),提出引導問題:物質(zhì)是由微粒構(gòu)成,物質(zhì)間的化學反應是微粒按一定數(shù)目關系進行的,那可稱量物質(zhì)與微粒之間是否存在一種聯(lián)系?我們有何辦法能將微粒數(shù)量與物質(zhì)質(zhì)量聯(lián)系起來?

學生積極思考,討論,想辦法

設計意圖: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從而為學生了解引入“物質(zhì)的量”這一概念的必要性打好基礎。

環(huán)節(jié)二:方法探究

(1)從微觀角度出發(fā),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生分組匯報所想出的辦法;

教師針對學生討論結(jié)果,將學生的認識過程與科學探究的思維方法聯(lián)在一起,模擬科學家解決問題的過程(以一個某種原子為例,此處要標出1個原子的質(zhì)量(用普通天平不可稱量),為將微粒與物質(zhì)質(zhì)量聯(lián)系起來,將此種原子由一個開始不斷堆積(此處需要媒體課件,展示微粒堆積的過程),同時質(zhì)量隨微粒數(shù)目的增加而相應的增長,直

到有一刻該微粒集體的質(zhì)量可稱量。就可說某克的物質(zhì)中微粒數(shù)目是多少。)

學生體會,聯(lián)系宏觀與微觀的橋梁,其核心是一種化小為大的思想。

(2)摩爾——堆量

教師以學生常見的物質(zhì)為例,演示其粒子堆積的過程,并伴有總質(zhì)量、粒子總數(shù)的同步變化。(如以碳原子為例,展示碳在堆積的動畫課件)當堆積的微粒數(shù)為6.02?10我們就說這是1摩爾,如以碳原子為例,6.02?10

子。

學生進一步的體會摩爾是聯(lián)系宏觀與微觀數(shù)量的橋梁。

教師啟發(fā)學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表示量的名詞與摩爾相似。

學生思考,并回答常見量詞的名稱,如“雙”、“打”,“公斤”等。

(3)遷移應用

教師將示例微粒改變,而微粒數(shù)目6.02?10232323時,個碳原子,我們就說這是1摩爾的碳原不變,引導學生回答此時這些微粒量是否為1摩爾?(此處需1摩爾不同物質(zhì)的相關圖片)

學生回答肯定,并得出結(jié)論:將示例微粒改變,同樣數(shù)目是6.02?1023時,我們說它是1摩爾。

設計意圖:圍繞提出的問題,再現(xiàn)科學家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使學生體驗科學家解決問題時的思維和方法;通過一種物質(zhì)遷移至其它物質(zhì),使學生體會摩爾是一量的單位。

環(huán)節(jié)三:“物質(zhì)的量”概念

(1)摩爾——“物質(zhì)的量”的單位

教師進而指出“摩爾”是“物質(zhì)的量”的單位,就像“千克”是“質(zhì)量”單位,“米”是“長度”的單位。(舉例類比),摩爾簡稱“摩”,符號:mol

學生理解,并細細體會摩爾與物質(zhì)的量間的關系。

(2)“物質(zhì)的量”——國際單位制7個基本單位之一

教師展示有關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單位的信息(此處需要有關國際單位制方面的圖片),物質(zhì)的量是其中之一,記作n。

學生看教材P12資料卡片,結(jié)合已有知識初步建構(gòu)新概念。

(3)“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物質(zhì)的量”

教師提出思考問題:“物質(zhì)的量”是“物質(zhì)的質(zhì)量”嗎?為什么?并結(jié)合教材P11圖1-11給出結(jié)論。

學生思考,討論。

(“物質(zhì)的量”不同于“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以炭為例,12克C-12含有6.02?10

子,物質(zhì)的質(zhì)量12克,而“物質(zhì)的量”是1摩爾。)

(4)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教師介紹:國際上規(guī)定,1摩爾任何微粒所含有的微粒數(shù)與12克C-12所含有的碳原子23個碳原。

數(shù)相等。實驗表明,這數(shù)目約為6.02?1023。6.02?1023mol。

NA

學生體會,記憶。?1稱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符號:

設計意圖:在摩爾——堆量的基礎上,提出了“物質(zhì)的量”概念,降低了學生在理解這一抽象概念時的難度;通過將常見物理量,及易混概念對比分析,使學生從整體上初步完成了新概念的建構(gòu)過程。

環(huán)節(jié)四:“物質(zhì)的量”的應用

在初步了解了物質(zhì)的量等相關概念后,教師讓學生繼續(xù)完善在環(huán)節(jié)一中做的分析,將物質(zhì)的量、物質(zhì)的質(zhì)量、微粒數(shù)聯(lián)系在一起。

學生思考、討論做出總結(jié):

C?O2點燃CO2

微觀粒子數(shù)111

1NA1NA1NA

物質(zhì)的量1摩1摩1摩

設計意圖:通過將物質(zhì)的量(摩爾)概念再次應用于化學反應,使學生更好的體會“物質(zhì)的量”作為聯(lián)系宏觀質(zhì)量與微觀數(shù)量間的橋梁給我們研究問題帶來的便利,進一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并為以后進行相關的化學計算的學習做好準備。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jié)課從以下方面進行評價:

學習參與情況: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活動,吸取其它同學在該問題中正確的地方,有根據(jù)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張。

自主學習情況: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jié)的能力。

反饋練習: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1.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2.含有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個微粒的集體就是1摩爾

233.NA的精確值為6.02?10,單位為mol

23?14.1摩爾物質(zhì)均約含有6.02?10分子

235.0.1molH2O中含有0.2?6.02?10個H原子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在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2.了解小艇的特點,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精彩描述的方法。

3.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4.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小艇的特點及其重要作用,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寫作的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明確小艇和威尼斯的密切關系。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課件

主要板書計劃:

小艇的樣子

外:二三十英尺,像獨木舟,像新月,行動時像水蛇

內(nèi):皮墊子,窗簾

船夫的技術好

在極快時操縱自如

在擁擠時總能擠

在極險窄地方總能穿

與人們的關系

商人做生意

婦女坐船娛樂

小孩游玩

老人禱告

作業(yè)設計、安排:

課內(nèi):抄寫詞語、多音字組詞、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課外: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新詞。

2、初知課文內(nèi)容。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威尼斯在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特點?

你們想不想更多地了解這個美麗的水上城市的特點?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

板書:威尼斯的小艇

二、初讀課文

1.邊讀邊自學生字、新詞。

要求:①小聲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

②拼讀生字表,找出易錯的字。

③再讀課文,劃出生字、詞,并理解詞語的意思。

2.思考:威尼斯有什么特點?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讀音要準:禱、泊。

2.注意字形:梁與粱、艄與梢的區(qū)別。

3.哪個詞不理解,提出來討論。

4.區(qū)別形近字:

艄()梁()

梢()粱()

5.說說:威尼斯有什么特點?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練習分段。

2.課文主要寫的什么?

投影選擇:

①威尼斯是個美麗的水上城市。

②威尼斯小艇的樣子很奇特。

③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

④威尼斯的市民愛坐小艇。

選擇①和③,用“因為……所以”句式來說。五、作業(yè)

熟讀課文,思考課后練習題。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船夫高超的駕駛技術和小艇與威尼斯人的生活的密切關系。

2、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方法。

3、朗讀課文。

一、復習導入

說說威尼斯這個城市有什么特點。(板書:水城)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城,河道就是街道,一出門就是水,它就是這樣一座城市。那么小艇與威尼斯有什么關系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繼續(xù)學習《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

二、學習課文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威尼斯同其他城市是不一樣的,水城的特點和它的重要交通工具小艇就構(gòu)成了威尼斯的獨特風光。(板書:獨特風光)下面我們看一段錄像,一起來欣賞威尼斯的獨特風光,欣賞小艇的樣子。

剛才我們通過看錄像領略了威尼斯的獨特風光,欣賞了小艇,那么小艇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1.作者是怎樣描寫小艇的呢?它有什么特點呢?小聲讀第2段思考。(注意作批注。)

①用一個詞概括出小艇的特點。

板書:樣子奇特

②解釋“奇特”。

③你從哪兒體會到小艇的樣子很奇特?

讀有關句子,談你的理解。

指名到前面畫一畫新月的樣子。

④小艇除了奇特還有什么特點?(還很漂亮。)

看到這樣奇特漂亮又舒適的小艇,你會有什么感受?(板書:喜愛)

⑤朗讀第2段。(要讀出對小艇的喜愛。)

同學邊聽邊想。

①作者是怎樣把小艇的特點寫具體的?

②威尼斯人為什么把小艇裝飾得既奇特漂亮又舒適呢?

2.這么令人喜愛的小艇由誰來駕駛呢?對船夫的技術又有什么要求呢?

①小聲讀第3段,想想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劃下來,齊讀這句話。(板書:船夫技術好。)

②你從哪兒看出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默讀劃出重點詞和句子。(板書:操縱自如)什么叫操縱自如?

注意側(cè)面描寫的兩句話所起的作用。

③看到船夫的駕駛技術這么高,這么棒,你會怎么樣?(板書:贊嘆)船夫的技術為什么會這么好?

④指名讀第3段。體會作者是如何具體描寫船夫技術好的。

3.奇特舒適的小艇由技術高超的船夫來駕駛,那么都有哪些人乘坐呢?

①默讀思考:哪些人坐小艇?(用“△”標出)再想一想這些人去干什么?

②除了書上寫的這些人,還有很多人坐小艇,這么多人都需要坐小艇,說明了什么?(板書:作用——離不開)

4.指名讀第6自然段。

①從對夜景的描寫你看出什么了?與小艇有什么關系呢?(板書:動→喧鬧?!o寂)

②看到小艇的作用這么大,你想到了什么?

③朗讀體會。

三、總結(jié)全文

1.速讀全文想一想每段的意思,然后結(jié)合投影選擇段意,說說為什么。

2.結(jié)合板書說一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城關系密切?

小結(jié):以前通過語文課文的學習,使我們欣賞了不少祖國的風光,今天又欣賞了世界風光,說明我們生活的地球是美麗可愛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來熱愛地球,保護地球。

四、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5

教學目標:

1.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2.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3.通過理解重點段落,向白楊和“爸爸”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要表達的深刻含義。

2.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難點:領會爸爸給孩子介紹白楊樹那段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是寧強人嗎?那你們舉得寧強的山怎么樣?水怎么樣?環(huán)境怎么樣?(出示寧強風光圖,引導至山好、水好、環(huán)境好)

現(xiàn)代社會,由于一些地區(qū)的環(huán)境被污染,很多人做夢都想這生活在像我們寧強這樣山清水秀的地方。但這個地方你們覺得怎么樣?(出示大戈壁圖片;引導至荒涼)可就有人愿意在這個地方工作,并且還帶上了自己的孩子,他們就像這大戈壁上生長的這種植物白楊一樣,深深扎根在這里。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白楊有關的課文:《白楊》板書:白楊(要求齊讀課題)

二、感悟白楊

1.同學們,《白楊》這篇課文你們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誰能說說課文這樣講了什么?

2.爸爸是怎樣給孩子們介紹白楊的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默讀課文,畫出“爸爸”評價白楊的語句。

(學生讀完后指名學生回答問題,并詢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