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4月2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蘇慶申,男,60歲。右上腹痛一天,舌苔黃,脈弦。處方如下:柴胡、白芍、香附、元胡、川芎、川楝子、木香、砂仁、茵陳、金錢草、虎杖、板藍根、甘草、 體會:此次又選用了柴胡疏肝散加減。本方癥病變在胃,病機在肝、脾、胃。脾胃居于 HYPERLINK /view/701176.htm t _blank 中焦,中焦受阻,土虛木克,氣機郁滯則克脾犯胃, HYPERLINK /view/3874774.htm t _blank 脾為后天之本,脾胃之氣為一身之氣的樞機,中氣虛弱則樞轉
2、氣機被郁,導致中焦脾胃之氣升降失調,氣血運行受阻出現 HYPERLINK /view/1106323.htm t _blank 肝胃不和的一系列癥候。因此治療必須求本,本標結合,故疏肝理氣,暢通氣機,調理脾胃使之脾胃功能恢復。方中白芍養(yǎng)肝斂陰,和胃止痛,與柴胡相伍一散一收,助柴胡疏肝,相反相成共為主藥;配枳實瀉脾氣之壅滯,調中焦之運動與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強疏肝理氣之功,以達郁邪;白芍、甘草配伍緩急止痛,疏理肝氣以和脾胃,且具有保護胃粘膜屏障和修復粘膜之作用;川芎行氣開郁,活血止痛;厚樸、半夏以寬胸暢通宣泄郁氣;香附、陳皮理氣和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適等癥。諸藥合用辛以散結,苦以降通,氣
3、滯郁結方可解除?,F代藥理研究表明,白芍對 HYPERLINK /view/122861.htm t _blank 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有鎮(zhèn)靜作用,并對平滑肌有松弛作用。柴胡主含皂甙及揮發(fā)油,有鎮(zhèn)靜和鎮(zhèn)痛作用,并有抗炎、利膽作用。香附含揮發(fā)油和糖類,可提高小鼠的痛閾,有鎮(zhèn)痛作用及健胃,驅除消化道積氣的作用。甘草可緩解胃及腸管痙攣,有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作用。易激動,失眠,健忘加夜交藤15g,酸棗仁20g,珍珠母25g;便秘加大麻仁15g,腹瀉加附子、訶子、蒼術各10g;惡心嘔吐加姜汁、竹茹各20g,旋覆花(包)、藿香各10g;納差加焦三仙各10g;腹痛甚加延胡索、 HYPERLINK /view
4、/48314.htm t _blank 郁金各10g;脾胃虛弱加 HYPERLINK /view/41140.htm t _blank 黨參、山藥、白術各12g;脾濕困中加白扁豆、薏苡仁各20g。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4月7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孫鳳華,女,47歲。慢性氣管炎病史20余年,平時易感冒。此次以“喘憋10余天,加重伴大便干結5天”前來就診?,F患者喘憋,咳嗽、咳痰,痰白。舌苔白膩,脈滑。老師擬方如下:蘇子、萊菔子、白芥子、白果、百部、紫苑、杏仁、厚樸、枳殼、桔梗、地龍、黃芪、防風、當歸、肉蓯蓉、丹參、烏梅、
5、甘草。體會:此患者為中年女性,卻病久中虛,運化失常,每致停食生濕,濕聚成痰,痰涌氣滯,肺失肅降,故見咳嗽喘逆,痰多胸悶,食少脘痞等癥。老師此次所擬方劑,既有三子養(yǎng)親湯、又有玉屏風散。三子養(yǎng)親湯可降氣快膈,化痰消食。玉屏風散益氣以固表,預防感冒。而加用“肉蓯蓉”補腎助陽,潤腸通便。烏梅、杏仁等配伍可用于肺虛久咳。諸藥合用,諸癥乃消。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4月10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趙文軍,男,40歲。喘憋、咳嗽、咳痰10余年,加重7天??劝滋?,痰少而粘,不易咳出。舌苔黃膩,脈滑數。方擬定喘湯加減,處方如下:炙麻黃、
6、杏仁、紫苑、款冬花、桔梗、厚樸、百部、枇杷、 川貝母、地龍、蘇子、白果、烏梅、甘草。 體會:老師此次選用的是定喘湯加減,宣肺降氣,祛痰平喘。而其中麻黃炙用,平喘效佳,與杏仁、甘草三藥配伍即為三拗湯,可增強平喘功效。老師還選用了地龍,本品能擴張支氣管而有良好的平喘作用。對支氣管哮喘以肺熱型較為適宜??裳心﹩斡?,或配伍麻黃、杏仁、石膏等藥應用。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4月14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穆春霞,女,30歲。以“兩脅肋疼痛數日”就診,平時怕涼,有時伴左側腹痛、心煩、急躁易怒。食少乏力,舌質偏暗,苔薄白,脈弦而虛。
7、處方如下:當歸、芍藥、柴胡、云苓、炒白術、干姜、薄荷、香附、木香、沙參、麥冬、甘草,日一劑。 老師分析:該病人四診合參,當擬診為祖國醫(yī)學“脅痛”之范疇。而脅痛為臨床常見病,主要證型有肝氣郁結、瘀血阻絡、濕熱蘊結、肝陰不足等,病位在肝膽,基本病機為氣滯、血瘀、濕熱蘊結,肝膽疏泄不利,不通則痛,或肝陰不足,絡脈失養(yǎng),不榮則痛。以辨外感、內傷,在氣、在血和辨虛、實為辨證要點。脅痛的治療著眼于肝膽,分虛實而治。實證宜理氣、活血通絡、清熱祛濕;虛證宜滋陰養(yǎng)血柔肝。臨床上還應據“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的理論,以及肝膽疏泄不利的基本病機,在各證中適當配伍疏肝利膽,理氣通絡之品。但應注意,對于香燥理氣之晶,
8、不宜過量服用。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4月18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惠仁堂,男,37歲。以“頭暈3天”前來就診。納差、乏力,眠差多夢,二便通條。舌苔黃厚,脈弦。測血壓160/110mmHg.滋陰潛陽、止眩定暈。方擬天麻鉤藤飲加減,擬方如下:天麻、鉤藤、梔子、黃芩、生地、柴胡、枸杞、菊花、龍骨、牡蠣、白芷、牛膝、澤瀉、陳皮、半夏、當歸、炙甘草。 老師分析:此患者為祖國醫(yī)學“眩暈”之范疇,眩暈的辨證要點:1辨臟腑眩暈病位雖在清竅,但與肝、脾、腎三臟功能失常關系密切。肝陰不足,肝郁化火,均可導致肝陽上亢,其眩暈兼見頭脹痛,
9、面潮紅等癥狀。脾虛氣血生化乏源,眩暈兼有納呆,乏力,面色觥白等;脾失健運,痰濕中阻,眩暈兼見納呆,嘔惡,頭重,耳鳴等;腎精不足之眩暈,多兼腰酸腿軟,耳鳴如蟬等。,2辨虛實眩暈以虛證居多,挾痰挾火亦兼有之;一般新病多實,久病多虛,體壯者多實,體弱者多虛,嘔惡、面赤、頭脹痛者多實,體倦乏力、耳鳴如蟬者多虛;發(fā)作期多實,緩解期多虛。病久常虛中夾實,虛實夾雜。3辨體質面白而肥多為氣虛多痰,面黑而瘦多為血虛有火。4辨標本眩暈以肝腎陰虛、氣血不足為本,風、火、痰、瘀為標。其中陰虛多見咽干口燥,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弦細數;氣血不足則見神疲倦怠,面色不華,爪甲不榮,納差食少,舌淡嫩,脈細弱。標實又
10、有風性主動,火性上炎,痰性粘滯,瘀性留著之不同,要注意辨別。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4月21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王廣亮,男,57歲。以“頭暈4天”前來就診。伴有頸部不適感,轉頭即暈。納可、眠差,二便通條。舌苔黃厚,脈弦。測血壓180/100mmHg. 滋陰潛陽、止眩定暈。方擬天麻鉤藤飲加減,擬方如下:天麻、鉤藤、杜仲、梔子、黃芩、石決明、龍骨、牡蠣、牛膝、寄生、菊花、川芎、澤瀉、炙甘草。 老師分析此方臨床應用:方中天麻、 HYPERLINK /zhongyaocai/yaocai_g/gouteng.html o
11、中藥材:鉤藤 t _blank 鉤藤、石決明平肝熄風; HYPERLINK /zhongyaocai/yaocai_h/huangqin.html o 中藥材:黃芩 t _blank 黃芩、梔子清肝瀉火; HYPERLINK /zhongyaocai/yaocai_n/niuxi.html o 中藥材:牛膝 t _blank 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全方共奏平肝潛陽,滋補肝腎之功。若見陰虛較盛,舌紅少苔,脈弦細數較為明顯者,可選生地、 HYPERLINK /zhongyaocai/yaocai_m/maidong.html o 中藥材:麥冬 t _blank 麥冬、玄參、何首烏
12、、生 HYPERLINK /zhongyaocai/yaocai_b/baishao.html o 中藥材:白芍 t _blank 白芍等滋補肝腎之陰。若肝陽化火,肝火亢盛,表現為眩暈、頭痛較甚,耳鳴、耳聾暴作,目赤,口苦,舌紅苔黃燥,脈弦數,可選用龍膽草、丹皮、 HYPERLINK /zhongyaocai/yaocai_j/juhua.html o 中藥材:菊花 t _blank 菊花、夏枯草等清肝瀉火。便秘者可選加 HYPERLINK /zhongyaocai/yaocai_d/daihuang.html o 中藥材:大黃 t _blank 大黃、 HYPERLINK /zhongyao
13、cai/yaocai_m/mangxiao.html o 中藥材:芒硝 t _blank 芒硝或 HYPERLINK /zhongyaocai/yaocai_d/danggui.html o 中藥材:當歸 t _blank 當歸龍薈丸以通腑泄熱。眩暈劇烈,嘔惡,手足麻木或肌肉困動者,有肝陽化風之勢,尤其對中年以上者要注意是否有引發(fā)中風病的可能,應及時治療,可加 HYPERLINK /zhongyaocai/yaocai_z/zhenzhu.html o 中藥材:珍珠 t _blank 珍珠母、生龍骨、生 HYPERLINK /zhongyaocai/yaocai_m/muli.html o 中
14、藥材:牡蠣 t _blank 牡蠣等鎮(zhèn)肝熄風,必要時可加羚羊角以增強清熱熄風之力。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4月25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段士梅,女,27歲。以“納呆、打飽嗝3天,”脘腹脹痛,噯腐吞酸,不思飲食,大便稀,小便無異常。舌苔厚膩,脈滑。平胃散加味,處方如下:蒼術、厚樸、陳皮、半夏、木香、砂仁、神曲、焦山楂、雞內金、元胡、公英、炒麥芽、炙甘草。 老師分析:平胃散功專燥濕和胃,為治療脾胃不和的基本方劑。許多調理脾胃的方劑,都是在此基礎上擴充而來。如本方加麥芽、炒神曲,名“加味平胃散”,治宿食不化,暖腐吞酸,不思飲
15、食。若大便秘結,可再加大黃、芒硝以通下導滯。本方加人參、茯苓,名“參苓平胃散”,治脾虛食滯,大便不實者;加黃連、木香,名“香連平胃散”,治食積化熱,腹痛泄瀉者。局方還有“不換金正氣散”,也是由本方加藿香、半夏而成,治感冒四時不正之氣,頭痛發(fā)熱,嘔吐泄瀉者。本方合 HYPERLINK /v751755.htm?ch=ch.bk.innerlink t _blank 二陳湯名“平 HYPERLINK /v54773.htm?ch=ch.bk.innerlink t _blank 陳湯”,治脾胃不和,濕痰停阻,胸膈痞悶,不思飲食者。本方合 HYPERLINK /v495143.htm?ch=ch.b
16、k.innerlink t _blank 五苓散煎服,名“胃苓湯”,治飲食停積,脾胃不和,浮腫泄瀉者。本方與 HYPERLINK /v7120494.htm?ch=ch.bk.innerlink t _blank 小柴胡湯合方,名“ HYPERLINK /v386289.htm?ch=ch.bk.innerlink t _blank 柴平湯”,功能和解少陽,燥濕健脾,治濕瘧脈濡,一身盡痛,手足沉重,寒多熱少者?!捌疥惿ⅰ?,是本方加入祛痰化濕的二陳湯(夏、陳、苓、草)而成。適用于脾胃運化不食,濕痰內阻,胸膈痞悶,或有嘔吐泄瀉,癥情較平胃散癥為重?!拔杠邷?,是本方加入滲濕利尿的五苓散(茯苓、 H
17、YPERLINK /v223798.htm?ch=ch.bk.innerlink t _blank 豬苓、澤瀉、白術、桂枝)而成。適用于停飲夾食,脾胃不和,腹痛泄瀉,小便不利,或有浮腫等癥?!安衿綔?,是本方合小柴胡湯而成。適用于瘧疾,脾胃濕盛而脘膈悶脹?!安粨Q金正氣散”,又名“藿香平胃散”,是本方加入芳香化濁、燥濕祛痰的藿香(9克)、半夏(6克)而成。適用于感受不正之氣,脾胃食滯,腹痛嘔吐,舌苔白膩等癥。此外,本方加麥芽(12克)、神曲(9克)叫做“加味平胃散”,功能治療脾胃濕滯,宿食不消,吞酸噯腐,不思飲食,如積滯較甚,大便不通者,可加大黃(6克)、芒硝(9克)。方歌“硝黃麥曲均堪著”,即
18、指此而言。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4月28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劉春英,女,48歲。患者鼻塞、流涕、鼻咽干燥,時有冷熱感,盜汗咳嗽、咳痰。舌紅苔白,脈滑。柴胡、黃芩、黨參、半夏、芍藥、辛夷、蒼耳子、陳皮、沙參、桔梗、炙甘草、款冬花、桂枝、生姜、大棗。 體會:老師以小柴胡湯加味治之。小柴胡湯為治少陽病之主方。凡邪氣侵犯少陽,使少陽經腑同病,可致肝膽疏泄不利,氣機不舒,氣血津液不行,內外上下不通,諸病生焉。方中藥物可分三組:一為 HYPERLINK /view/36148.htm t _blank 柴胡、 HYPERLIN
19、K /view/21023.htm t _blank 黃芩清解少陽經腑之邪熱,又能疏利肝膽氣機,為 HYPERLINK /view/136435.htm t _blank 和解少陽、表里之主藥;二為 HYPERLINK /view/29171.htm t _blank 半夏、 HYPERLINK /view/31161.htm t _blank 生姜和胃降逆止嘔,并通過其辛散作用,兼助 HYPERLINK /view/36148.htm t _blank 柴胡透達經中之邪;三是 HYPERLINK /view/1723.htm t _blank 人參、 HYPERLINK /view/4640
20、.htm t _blank 甘草、 HYPERLINK /view/38544.htm t _blank 大棗益氣調中,既能鼓舞胃氣以助少陽樞轉之力,又能補脾胃以杜絕少陽之邪內傳之路。諸藥共伍,少陽經腑同治,又旁顧脾胃,使氣郁得達,火郁得發(fā),樞機自利。使用小 HYPERLINK /view/36148.htm t _blank 柴胡湯還須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本方主要作用在于 HYPERLINK /view/36148.htm t _blank 柴胡,必須重用。 HYPERLINK /view/861065.htm t _blank 時方妙用說:“方中 HYPERLINK /view/36148.
21、htm t _blank 柴胡一味,少用四錢,多用八錢?!逼鋭┝恳源笥?HYPERLINK /view/1723.htm t _blank 人參、 HYPERLINK /view/4640.htm t _blank 甘草一倍以上為宜。二是應用要抓住 HYPERLINK /view/36148.htm t _blank 柴胡湯證的主證、主脈,“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三是本方證或然證較多,當在辨明主證、主脈的基礎上,隨證靈活加減。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8月4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趙志芳,女,30歲。懷孕40余天,鼻
22、塞、流濁涕5天入院,伴發(fā)熱,微惡寒,咽喉腫痛,咳嗽、咳黃痰。納呆、腹脹,惡心欲吐。舌苔薄黃,脈浮數。處方如下:柴胡、黃芩、陳皮、半夏、僵蠶、蟬衣、荊芥、防風、桔梗、元胡、紫苑、浙貝母、連翹、甘草、板藍根、白術、砂仁。 體會:此患者為“感冒”之風熱證,并胎動不安。治以辛涼解表,清熱安胎。方擬銀翹散合六味湯加減。銀翹散辛涼解表,“荊芥、防風、桔梗、僵蠶、甘草”為六味湯去“薄荷”,六味湯主治風熱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黃芩、白術可清熱安胎;半夏、砂仁理氣安胎、和胃降逆安胎。 感冒為臨床常見病證,而孕婦并感冒者用藥治療要慎之又慎。必須四診合參,去外感而不忘安胎。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
23、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8月8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王明山,男,50歲。盜汗半月。舌紅少苔,脈細。老師擬方如下:生地、熟地、山藥、吳茱萸、云苓、丹皮、枸杞、澤瀉、生龍骨、牡蠣、炒棗仁、麻黃根、黃芪、杏仁、板藍根。 盜汗,內經稱為“寢汗”,是熟睡后汗液竊出,醒來即止的一種臨床常見癥狀。本癥既可單獨出現,也可因某些疾病所引起,臨床以睡眠出汗,醒后即止,五心煩熱,舌紅口干等為主證。男女老幼,均可見之。如檢查無器質 HYPERLINK /jibing/xingbing.htm t _blank 性病變者,西醫(yī)多屬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本癥以虛熱為多見,但氣虛、陽虛、濕熱亦
24、間或有之。以“六味地黃丸”加減:若兼氣虛者,加黨參15克、黃芪15克、紅棗10枚;如 HYPERLINK /jibing/feijiehe.htm t _blank 肺結核盜汗者,加青蒿10克、地骨皮10克,炙鱉甲20克;若兼自汗者,加白術10克、防風10克、紅棗10枚。盜汗的治療,重在滋陰,陰津得復,虛火自熄,盜汗即能收斂。加減六味地黃丸是治療陰虛盜汗的有效方劑。方中二地滋陰養(yǎng)血;黃連、黃柏清心瀉火、育陰除煩;烏梅味酸,功能收斂;龍骨、牡蠣斂陰澀汗。綜合全方,具有滋陰清熱,斂汗止汗的功效,對盜汗之癥,用之甚宜。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8月11
25、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李芹,女,51歲。納差、右下腹脹數日,伴手足麻木。給予平胃散加味,處方如下:蒼術、厚樸、陳皮、半夏、木香、砂仁、枳實、炒卜子、大腹皮、芍藥、炒麥芽、焦山楂、甘草。 老師分析:手足麻木的預防護理方法:1.按時作息飲食有節(jié):注意按時作息。做到飲食有節(jié),尤其不可過食肥甘厚味,預防“三高”血癥。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憂思惱怒。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如跑步、保健操、戶外運動等,以增強體質,并使氣血流暢。2.注意預防中風:中年以上,尤其是體型肥胖者,如見食指、中指或舌根麻木,應積極采取措施,預防中風的發(fā)生。3.注意保暖:麻木遇陰天雨濕而加劇者,應注意保暖防
26、潮,尤其注意保暖、身體過度受涼、受寒,或嚴寒的氣候往往會加重麻木的癥狀。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8月15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孫建銀,男,65歲。心慌氣短,失眠多夢。苔膩,脈滑。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處方如下:瓜蔞、薤白、半夏、陳皮、桂枝、枳殼、枸杞、黃芪、丹參、炒棗仁、夜交藤、生龍骨、生牡蠣、人參、麥冬、五味子、炙甘草。 體會:冠心病屬于中醫(yī)胸痹范疇。針對本 HYPERLINK /bingben_18317/ o 醫(yī)學百科:病本 病本虛標實, HYPERLINK /xushi_1681/ o 醫(yī)學百科:虛實 虛實互呈
27、,治以 HYPERLINK /wenyang_760/ o 醫(yī)學百科:溫陽 溫陽益心,活血化痰, HYPERLINK /biaobentongzhi_18395/ o 醫(yī)學百科:標本同治 標本同治。藥用瓜蔞、薤白、半夏 HYPERLINK /zaoshihuatan_5973/ o 醫(yī)學百科:燥濕化痰 燥濕化痰,宣痹散結。但此乃宿疾,單用 HYPERLINK /jingfang_13410/ o 醫(yī)學百科:經方 經方,藥力尚顯單薄, HYPERLINK /fuzheng_109391/ o 醫(yī)學百科:扶正 扶正之力不足,祛邪之功稍淺,難取速效,故加以人參大補 HYPERLINK /yuanqi
28、_109171/ o 醫(yī)學百科:元氣 元氣,補益心脾,振奮 HYPERLINK /xinyang_1953/ o 醫(yī)學百科:心陽 心陽而通心脈,資脾 HYPERLINK /huayuan_14336/ o 醫(yī)學百科:化源 化源而杜痰濕;黃芪補心氣以升 HYPERLINK /yuanyang_2925/ o 醫(yī)學百科:元陽 元陽, HYPERLINK /yipi_3606/ o 醫(yī)學百科:益脾 益脾氣以利水濕;桂枝溫經通陽宣痹,尤善通心陽,枳殼 HYPERLINK /xingqi_1866/ o 醫(yī)學百科:行氣 行氣除痞;厚樸行 HYPERLINK /qixiao_10531/ o 醫(yī)學百科:氣
29、消 氣消痰,甘草 HYPERLINK /diaoyao_16749/ o 醫(yī)學百科:調藥 調藥和中。諸藥合用共奏溫陽益心,活血化痰之功。心氣略不足,故心神不寧,加麥冬清熱益氣養(yǎng)陰,降 HYPERLINK /xinhuo_2047/ o 醫(yī)學百科:心火 心火,益心氣,退 HYPERLINK /rexie_9969/ o 醫(yī)學百科:熱邪 熱邪,再防邪郁化熱 HYPERLINK /shangyin_9329/ o 醫(yī)學百科:傷陰 傷陰;加棗仁安心除煩, HYPERLINK /yangxinanshen_4080/ o 醫(yī)學百科:養(yǎng)心安神 養(yǎng)心安神,助血益脾。本方針對冠心 HYPERLINK /bin
30、gqi_18295/ o 醫(yī)學百科:病氣 病氣虛痰 HYPERLINK /yuzheng_42561/ o 醫(yī)學百科:瘀證 瘀證而設,益氣養(yǎng)心,行氣豁痰以治其本;活血化痰,以治其標。全方以補為通,通補兼施,補而不助其壅,通而不損其正,共奏益氣養(yǎng)心,活血化痰,兼以行氣之功,邪正兼顧, HYPERLINK /biaoben_18396/ o 醫(yī)學百科:標本 標本兼治,故病可愈。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8月18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趙文明,男,50歲。眼瞼浮腫10余天。伴汗出惡風、小便不利。苔白脈浮。處方如下:云苓、桂枝、澤
31、瀉、白術、豬苓、黃芪、防己、山茱萸、山藥、甘草。老師分析:本方為五苓散合防己黃芪湯。云苓、桂枝、澤瀉、白術、豬苓五味中藥合成五苓散,溫陽化氣,利便解表。而“防己黃芪湯”益氣祛風,健脾利水。 運用:1本方治療風水、風濕屬于表虛證的常用方劑。以汗出惡風,小便不利,苔白脈浮為證治要點。2若兼腹痛者,為肝脾不和,宜加白芍以柔肝理脾;喘者,為肺氣不宣,宜加麻黃少許以宣肺散邪;水濕偏盛,腰膝腫者,宜加茯苓、澤瀉以利水消腫;沖氣上逆者,宜加桂枝以溫中降沖。3適用于慢性腎小球腎炎、心臟性水腫、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屬表虛濕盛者。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8月22日跟師地
32、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楊興福,男,57歲。心悸,納呆。心電圖示:心房顫動。處方如下:人參、麥冬、五味子、炙甘草、枸杞、生地、麻仁、黃芪、丹參、遠志、菖蒲、龍骨、炒棗仁、神曲、焦山楂、炒麥芽。 老師講解:此次選用了生脈散加味。生脈散以前常用于夏季,天氣太熱、流汗過多,使人氣陰兩虛,出現心煩、四肢無力等癥狀時,用這個方子就能補氣養(yǎng)陰,緩解癥狀,讓身體恢復?!安贿^,現在除了夏天,在任何時候,如果壓力大、勞累過度,覺得神疲乏力、注意力難集中、提不起精神時,也可以服用生脈散?!?重慶醫(yī)科大學中醫(yī)藥學院洪蕾教授說,這些癥狀大多是心的氣陰耗傷過大造成的,用生脈散可以提神、收斂心氣,由于其
33、中的五味子有興奮的作用,因此白天服用還能振奮精神,是不錯的保健方。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8月25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馬延奇,男,62歲。前額頭疼、咳嗽、惡心欲吐數天前來就診。伴上腹部不適感。處方如下:柴胡、黃芩、半夏、人參、干姜、大棗、陳皮、白芷、木香、砂仁、丹參、竹茹、秦艽、羌活、枇杷葉。老師根據小柴胡湯獨特的配伍和立法,緊緊抓住疾病的病機,治療多種肺系疾病及定時而發(fā)的病證和過敏性疾病,均可取得顯著療效。1 治久咳不愈:外感咳嗽失治或誤治,使肺氣失宣,邪郁于肺,氣陰兩傷,陰陽失調,易致久咳不愈。用小柴胡湯加枳殼、
34、黃精、百部治療久咳不愈、虛實并見之證。若久咳咯痰不爽,偏熱者,可加天冬、浙貝、桑葉滋陰、清熱、化痰;偏寒者,加細辛、干姜、五味子溫中散寒,降逆止咳。2 治定時咳嗽。常出現在晨起、午后或夜間,多定時而咳或咳嗽加重,持續(xù)一定時間后相對緩解,痰色黃或呈泡沫痰。其它時間內不咳或咳嗽輕微,多無其它明顯不適之癥。3 治定時咳喘。辨證多屬氣陰兩虛,陰陽失調,外邪犯肺,宣降失常,痰瘀互結,氣機不暢。治當扶正固本,調和陰陽,以和法為主:祛邪脫敏,理氣平喘為輔。4 治過敏性疾病。過敏性疾病多系體內氣血不和,陰陽失調,外邪誘而發(fā)病。小柴胡湯寒溫并用,扶正祛邪,散補兼施,能調和陰陽,宣通內外,和暢氣機,對治過敏性疾病
35、用之最宜。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8月29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魏月芳,女,53歲。腹部脹滿疼痛,連及兩脅,納差。處方如下:柴胡、枳殼、白芍、香附、元胡、陳皮、木香、砂仁、炒麥芽、神曲、焦山楂、雞內金、大腹皮、佛手、炒卜子。 體會:此次老師選用了柴胡疏肝散(柴胡 白芍 枳殼 甘草 香附 川芎 陳皮),方出明代著名醫(yī)家張景岳景岳全書,其功效: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主治:肝氣郁滯的多種病癥。如:脅肋疼痛,胸悶不舒?;蚝疅嵬鶃恚瑖啔?,喜嘆息,脘腹脹滿。此方加減,可廣泛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乳腺增生、婦女經前或經期乳房脹痛和
36、肋間神經痛和某些抑郁癥患者。若加減合理,還可用于慢性盆腔炎、痛經等疾病。但應用的前提條件,必須是經中醫(yī)辨證屬于肝氣郁滯,以脅肋或少腹(小腹兩側)脹痛為主癥的患者。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9月1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王曉芹,女,26歲。產后母乳喂養(yǎng),感冒10+天,身熱出汗,心慌,失眠多夢,乳少,舌苔黃。處方:柴胡、黃芩、半夏、人參、桂枝、芍藥、白芷、川芎、炒棗仁、黃芪、夜交藤、炙甘草、王不留行、生姜、大棗。 體會:此次選用的是小柴胡湯加味。女人產后體虛,而體虛之人,更易感冒。人體之虛有陰、陽、氣、血之別,當于解表藥中,
37、或輔益氣,或輔養(yǎng)血,或助陽,或 HYPERLINK /view/350053.htm t _blank 滋陰,分別施治,何以竟用小柴胡湯一方統(tǒng)治?對此 HYPERLINK /view/144807.htm t _blank 劉渡舟教授曾經解釋曰:“因虛人感冒之病因病機,與 HYPERLINK /view/3151726.htm t _blank 仲景所揭出的病因病機理無二致,此皆不任發(fā)汗,故可用小柴胡湯統(tǒng)治之。方中參草棗補益中焦脾土,令谷氣充沛,以為勝邪之本,合柴芩夏姜,從少陽之樞,以達太陽之氣,逐在外之邪,此為扶正祛邪之妙用也”關于虛人感冒多屬太陽,而竟用少陽之方,劉教授復解釋曰:“體虛之人
38、,衛(wèi)外不同,外邪侵襲,可直達腠理。腠理者,少陽之分也。故虛人感冒縱有太陽表癥,亦為病之標也;縱無少陽正證或變證,卻總是腠理空疏,邪與正搏,故可借用小柴胡湯,從少陽之樞以達太陽之氣,則太陽表癥亦可除矣?!眲⒍芍劢淌谥撌?,言簡意賅,由此可知無論經方抑或時方,治療外感疾病諸方中,能廣泛適應,普遍使用者,唯有小柴胡湯而已。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9月5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胡素芬,女,48歲??人浴⒖劝滋?,咽部疼痛,頭頸部疼痛,乏力。老師處方如下:金銀花、連翹、桔梗、杏仁、厚樸、紫苑、冬花、薄荷、胖大海、葛根、柴胡、黃芩、
39、川芎、烏梅、甘草。 分析:此次老師選用的銀翹散加減。有人為了探討加減銀翹散對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發(fā)作的藥理作用,層進行了實驗研究。方法:通過抗病毒試驗、抑菌試驗和鎮(zhèn)痛試驗研究加減銀翹散的藥效。結果:實驗表明加減銀翹散具有抑菌、鎮(zhèn)痛作用,對引起咽炎的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結論:提示加減銀翹散對引起咽炎的主要病因具有抑制作用,并對咽喉腫痛等臨床癥狀有鎮(zhèn)痛作用,為加減銀翹散對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發(fā)作的治療提供了較好的藥理實驗依據。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9月8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王苗苗,女,26歲。心慌、失眠多夢
40、,盜汗。處方如下:柴胡、枳殼、芍藥、香附、川芎、人參、黃芪、炒棗仁、夜交藤、地黃、百合、生龍骨、牡蠣、甘草。 老師講解:此次選用了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疏肝散臨床應用廣泛。如果辨證施治得當,治療頑固性失眠和更年期綜合征能得到滿意療效。曾治療頑固性失眠應用本方:柴胡15g,香附15g,白芍20g,川芎12g,枳殼12g,甘草6g。血瘀者加 HYPERLINK /pharm/2009/20090107112228_47439.shtml t _blank 赤芍、 HYPERLINK /pharm/2009/20090107133501_49453.shtml t _blank 丹參;肝火盛者加菊花、
41、 HYPERLINK /pharm/2009/20090107110504_47162.shtml t _blank 梔子;挾痰濕者加膽星、石菖蒲;心神不安者加炒棗仁、夜交藤、茯神。總有效率為96.7%。更年期綜合征病人應用本方,若肝氣郁結型,合顛倒木金散加減:柴胡、枳殼、香附、木香、川芎、芍藥、甘草、郁金;若郁兼虛火型,合六味 HYPERLINK /pharm/2009/20090107113247_47603.shtml t _blank 地黃丸加減:柴胡、枳殼、香附、川芎、芍藥、甘草、熟地、山萸、山藥、澤瀉、丹皮、 HYPERLINK /photos/200904/114995.shtm
42、l t _blank 茯苓。水煎服。治療更年期綜合征臨床癥狀全部消失。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9月12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陳雪,女,23歲。血壓:130/85mmHg.頭暈、食少倦怠乏力,心煩易怒,胸悶氣短。舌質淡,苔薄白,脈細。老師給予歸脾湯加減。處方如下:人參、云苓、白術、陳皮、半夏、木香、砂仁、雞內金、炒麥芽、神曲、焦山楂、黃芪、芍藥、當歸、甘草。歸脾湯方中四君子湯補氣健脾,使脾胃強健、則氣血自出、氣能統(tǒng)血為主藥;當歸補血湯補氣生血、使氣固血充,為輔藥;龍眼肉,酸棗仁,遠志養(yǎng)心安神,木香理氣醒脾,使補而不滯,均
43、為佐藥;生姜、大棗調和營衛(wèi),為使藥。諸藥合用,共湊益氣健脾、補血養(yǎng)心之效。歸脾湯現代臨床常用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神經衰弱、腦外傷綜合征、子宮功能性出血等屬于心脾血虛者。1用于心脾兩虛的心悸、失眠;對于脾虛血少的血證,可加入阿膠、首烏、鹿角霜等補血、止血藥同用。2月經后期,色淡量少,或停經再生,淋瀝不斷,以及月經過多,伴有頭暈、心悸、體倦等心脾兩虛見癥,可用本方治療。3可用于久病體虛遺精、盜汗、自汗、臟躁等證。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9月15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張德廣,男,56歲。腹痛、腹脹、納差、噯氣、伴有失眠、健
44、忘、腹瀉、易激動、大便時溏時結、惡心嘔吐、舌質淡、苔薄白、脈弦。柴胡、枳殼、芍藥、香附、木香、砂仁、元胡、陳皮、半夏、川楝子、炒卜子、炒麥芽、神曲、焦山楂、甘草。 老師分析:本方癥病變在胃,病機在肝、脾、胃。脾胃居于 HYPERLINK /view/701176.htm t _blank 中焦,中焦受阻,土虛木克,氣機郁滯則克脾犯胃, HYPERLINK /view/3874774.htm t _blank 脾為后天之本,脾胃之氣為一身之氣的樞機,中氣虛弱則樞轉氣機被郁,導致中焦脾胃之氣升降失調,氣血運行受阻出現 HYPERLINK /view/1106323.htm t _blank 肝胃不
45、和的一系列癥候。因此治療必須求本,本標結合,故疏肝理氣,暢通氣機,調理脾胃使之脾胃功能恢復。柴胡疏肝散加減。方中白芍養(yǎng)肝斂陰,和胃止痛,與柴胡相伍一散一收,助柴胡疏肝,相反相成共為主藥;白芍、甘草、香附、陳皮等,諸藥合用辛以散結,苦以降通,氣滯郁結方可解除?,F代藥理研究表明,白芍對 HYPERLINK /view/122861.htm t _blank 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有鎮(zhèn)靜作用,并對平滑肌有松弛作用。柴胡主含皂甙及揮發(fā)油,有鎮(zhèn)靜和鎮(zhèn)痛作用,并有抗炎、利膽作用。陳皮主含揮發(fā)油有松弛平滑肌作用,有抗炎,抗?jié)冏髯饔?。香附含揮發(fā)油和糖類,可提高小鼠的痛閾,有鎮(zhèn)痛作用及健胃,驅除消化道積氣的
46、作用。半夏有鎮(zhèn)吐作用。甘草可緩解胃及腸管痙攣,有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作用。易激動,失眠,健忘加夜交藤15g,酸棗仁20g,珍珠母25g;便秘加大麻仁15g,腹瀉加附子、訶子、蒼術各10g;惡心嘔吐加姜汁、竹茹各20g,旋覆花(包)、藿香各10g;納差加焦三仙各10g;腹痛甚加延胡索、 HYPERLINK /view/48314.htm t _blank 郁金各10g;脾胃虛弱加 HYPERLINK /view/41140.htm t _blank 黨參、山藥、白術各12g;脾濕困中加白扁豆、薏苡仁各20g。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9月19日跟師地點
47、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李秋鳳,女,58歲。納呆、體倦乏力,心慌?;炑准毎陀谡7秶L幏饺缦拢喝藚?、茯苓、炒白術、陳皮、半夏、木香、砂仁、黃芪、當歸、炒麥芽、神曲、焦山楂、雞內金、佛手、甘草。 體會:老師此次選用了香砂養(yǎng)胃丸和參苓白術散加減。香砂養(yǎng)胃丸主要由木香、砂仁、白術、茯苓等12味中藥組成,具有健脾祛濕,消除脹滿的功能。臨床主要用于因寒濕阻滯,脾胃運化無力,消化機能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如食后腹脹、不思飲食、嘈雜不適、嘔吐酸水、腸鳴便溏、四肢倦怠無力、氣短懶言、面色萎黃等癥。參苓白術散藥方是在四君子湯基礎上加山藥、蓮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兼有滲濕行氣作
48、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療脾虛濕盛證及體現“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劑。兩個藥合用主要可以治療脾虛寒濕的癥狀,去除寒濕證比單用一種藥效果要好。 HYPERLINK /product/20538.shtml o 參苓白術散 t _blank 參苓白術散和香砂養(yǎng)胃丸是可以同服的,二者都有治療脾胃虛弱的功效,相互相成。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9月22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呂新龍,男,43歲。腰酸痛,兩腿勞累感,心煩、失眠,早泄。老師給予處方如下:生地、山萸肉、山藥、云苓、澤瀉、丹皮、川斷、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車前子、淫羊藿
49、、仙茅、炒棗仁、黃芪、梔子、夜交藤、甘草。 老師講解:此為六味地黃丸合五子衍宗丸。 HYPERLINK /product/20866.shtml o 五子衍宗丸 t _blank 五子衍宗丸是著名的補腎良方, 是治療 HYPERLINK /jknews/List_2234.shtml o 陽痿 t _blank 陽痿不育、遺精早泄等腎虛精虧病癥的代表方劑。 HYPERLINK /product/20865.shtml o 五子衍宗丸 t _blank 五子衍宗丸和 HYPERLINK /product/18986.shtml o 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的共同點是都是針對腎不足。在組方上,兩者都
50、有瀉補復合運用,以望符合腎虛證的主證與附證的要求。不同處在于,兩方之用藥,無一重疊。 從組方之意看,六味以正法為宗,把直接大補真精的熟地當作主藥(過去稱君藥。) 五子以奇法見長,取菟絲子、覆盆子、五味子三子收斂之意,用的是有節(jié)知收,則腎元自足,不重在補予多少。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9月26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盧廣煥,女,45歲。左手拇指、食指、中指麻木30余天。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黃芪、桂枝、赤芍、生姜、大棗、葛根、地龍、桑葚、雞血藤、丹參、威靈仙、甘草。 體會:此患者應擬診為祖國醫(yī)學血痹證之范疇。血痹證由素本“
51、骨弱肌膚盛”,勞而汗出,腠理開,受微風,邪遂客于血脈,致肌膚麻木不仁,狀如風痹,但無痛,是與風痹之區(qū)別,而脈微澀兼緊,說明邪滯血脈,凝澀不通。素問痹論說:“營氣虛,則不仁。”故以益氣溫經,和血通痹而立法。方中黃芪為君,甘溫益氣,補在表之衛(wèi)氣。桂枝散風寒而溫經通痹,與黃芪配伍,益氣溫陽,和血通經。桂枝得黃芪益氣而振奮衛(wèi)陽;黃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藥養(yǎng)血和營而通血痹,與桂枝合用,調營衛(wèi)而和表里,兩藥為臣。生姜辛溫,疏散風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棗甘溫,養(yǎng)血益氣,以資黃芪、芍藥之功;與生姜為伍,又能和營衛(wèi),調諸藥,以為佐使。方藥五味,配伍精當,共奏益氣溫經,和血通痹之效。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
52、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10月6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孟先臣,男,78歲。肺氣腫7年。飯后撐脹,納呆、便秘。蒼術、厚樸、枳實、白術、陳皮、半夏、木香、砂仁、地龍、卜子、炙麻黃、神曲、炒麥芽、焦山楂、麻仁、甘草。 老師此次選用了平胃散合保和丸加減。保和丸是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陳皮、萊服子等中藥組成,山楂和神曲具消除肉食油膩積滯、除脹醒脾和胃之功效。萊服子消食下氣,能除面食痰濁之滯,以上三藥共同具有消導各種食物積滯之功效。中醫(yī)認為“人有食積,必生痰濕”,因此,方劑中用半夏、陳皮燥濕化痰,理氣和胃,再用茯苓健脾利濕使?jié)裼谐雎贰!笆撤e日久則易生
53、熱”,故方中又用連翹清熱散結,這樣保和丸即具有消食化滯行氣和胃,又有清熱散結之功效。在中藥消導劑中,保和丸屬于平緩消導劑 ,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食積停滯、脘腹痞滿、嘔吐瀉泄等癥,也可用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以及嬰幼兒因食積、乳積所致的腹瀉、溢奶等癥。平胃散功專燥濕和胃,為治療脾胃不和的基本方劑。許多調理脾胃的方劑,都是在此基礎上擴充而來。如本方加麥芽、炒神曲,名“ HYPERLINK /view/791893.htm t _blank 加味平胃散”,治宿食不化,暖腐吞酸,不思飲食。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10月10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
54、錄:跟師筆記內容 劉建華,女,50歲。兩脅肋疼痛、納呆、乏力5天,小便黃,大便無異常?;灲Y果回示:乙肝大三陽,肝功異常。茵陳、梔子、大黃、元胡、川楝子、木香、砂仁、五味子、炒麥芽、神曲、焦山楂、芍藥、甘草。 老師此次選用了茵陳蒿湯加味。茵陳湯主治濕熱黃疸,癥見全身面目俱黃,色鮮明如桔子,腹微滿,口中渴但頭汗出,小便不利,舌苔黃膩,脈沉實或滑數。用于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膽汁性肝硬化,膽石癥,膽道感染,蠶豆黃,高脂血癥及腫瘤等。主要有利膽,保肝,抗菌,解熱,鎮(zhèn)痛,抗炎,抗腫瘤及降血脂等作用。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10月13日跟師地點
55、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雷燕,女,30歲。上腹痛2月,遇冷或生氣則痛。舌苔黃,脈弦。柴胡、枳殼、陳皮、芍藥、香附、木香、砂仁、丹參、元胡、陳皮、高良姜、炒麥芽、半夏、甘草。體會:本方癥病變在胃,病機在肝、脾、胃。脾胃居于 HYPERLINK /view/701176.htm t _blank 中焦,中焦受阻,土虛木克,氣機郁滯則克脾犯胃, HYPERLINK /view/3874774.htm t _blank 脾為后天之本,脾胃之氣為一身之氣的樞機,中氣虛弱則樞轉氣機被郁,導致中焦脾胃之氣升降失調,氣血運行受阻出現 HYPERLINK /view/1106323.htm t
56、_blank 肝胃不和的一系列癥候。因此治療必須求本,本標結合,故疏肝理氣,暢通氣機,調理脾胃使之脾胃功能恢復。方中白芍養(yǎng)肝斂陰,和胃止痛,與柴胡相伍一散一收,助柴胡疏肝,相反相成共為主藥;配枳實瀉脾氣之壅滯,調中焦之運動與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強疏肝理氣之功,以達郁邪;白芍、甘草配伍緩急止痛,疏理肝氣以和脾胃,且具有保護胃粘膜屏障和修復粘膜之作用;川芎行氣開郁,活血止痛;厚樸、半夏以寬胸暢通宣泄郁氣;香附、陳皮理氣和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適等癥。諸藥合用辛以散結,苦以降通,氣滯郁結方可解除。甘草可緩解胃及腸管痙攣,有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作用。易激動,失眠,健忘加夜交藤15g,酸棗仁20g,珍
57、珠母25g;便秘加大麻仁15g,腹瀉加附子、訶子、蒼術各10g;惡心嘔吐加姜汁、竹茹各20g,旋覆花(包)、藿香各10g;納差加焦三仙各10g;腹痛甚加延胡索、 HYPERLINK /view/48314.htm t _blank 郁金各10g;脾胃虛弱加 HYPERLINK /view/41140.htm t _blank 黨參、山藥、白術各12g;脾濕困中加白扁豆、薏苡仁各20g。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10月17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張香景,女,58歲。陣發(fā)性頭痛半年,以后腦勺痛為主。伴口干欲飲,腰痛,飽嗝。枸
58、杞、菊花、地黃、茯苓、山藥、澤瀉、枸杞子、山茱萸、丹皮、川續(xù)斷、元胡、菖蒲。 老師分析:此次選用了杞菊地黃丸的組成。從杞菊地黃丸的藥物組成來看,熟地黃、菊花、茯苓、山藥、澤瀉、枸杞子、山茱萸、丹皮是中醫(yī)臨床常用中成藥,藥性溫和。一般情況下,使用杞菊地黃丸是很少產生副作用的。但藥物的代謝多經肝腎,長期服用易加重肝腎負擔,重者損害肝腎功能。杞菊地黃丸為補陰要藥,性寒,助枸杞、菊花以平肝火,主治陰虛火旺引起的頭眩、耳鳴、眼痛等。陰盛損陽,壯年男人服多服久了,常常會出現陽痿、腹脹、腹瀉情況的。只要按照說明書服用,是不會產生副作用的。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
59、X年10月20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王煥英,女,58歲。血壓180/95mmHg.右膝以下麻木20天,伴頭暈眼花。天麻、鉤藤、杜仲、梔子、黃芩、牛膝、寄生、茯神、葛根、川芎、澤瀉、雞血藤、地龍、甘草。 老師講解:素問至真要大論認為:“諸風掉眩,皆屬于肝”。中醫(yī)歷來認為“無風不作眩”,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則發(fā)眩暈,故治療眩暈應平肝息風;又“無痰不作?!?脾虛痰濕內生,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引起眩暈,故治療還應健脾化痰;另外腎虛精虧、髓海不足、上下俱虛也可導致眩暈。而脾虛痰阻、氣機不利以及腎虛精虧、血行遲滯均可以導致瘀血內生、痹阻腦脈,導致眩暈,故治療還應重視活血化瘀。天
60、麻鉤藤飲出自雜病證治新義,是治療眩暈之名方。方中天麻、鉤藤具有平肝息風之效,石決明平肝潛陽、清熱明目,與天麻鉤藤合用,加強平肝熄風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梔子和黃芩清熱瀉火,使肝經之熱不致上擾,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夜交藤、茯神安神定志;在該方基礎上加用葛根生津解痙,白術健脾化濕,澤瀉淡滲利濕,合而用之,共成平肝熄風,清熱活血,健脾化濕,補益肝腎之劑。中醫(yī)師承跟師筆記帶教單位XXX醫(yī)院指導老師XXX繼承人XXX跟師日期XX年10月24日跟師地點老師診室隨診(操作)記錄:跟師筆記內容 司云嶺,男,87歲。泌尿系結石,尿液混濁。處方如下:木通、車前子、萹蓄、瞿麥、滑石、葦葉、雞內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京課改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6課《春秋五霸》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學九年級上冊5.1《總體平均數與方差的估計》聽評課記錄2
- 蘇科版九年級數學聽評課記錄:第82講期中期末串講
- 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四課 揭開情緒的面紗 聽課評課記錄(2課時)
- 華東師大版八年級上冊數學聽評課記錄《命題》
- 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全冊集體備課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新課標地理七年級上冊《1.1地球和地球儀》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2.7 正方形》聽評課記錄
- 2025年自動造型線合作協議書
- 華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3課《古代印度》聽課評課記錄
- 植物檢疫員崗位職責說明書
- 2023~2024學年二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荚嚲怼?chuàng)意情境 統(tǒng)編版
- 2024年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期末測試卷(各地真題)
- 2024年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經理層年度任期經營業(yè)績考核及薪酬辦法
- 2024年高考英語新聞報道閱讀理解訓練歷年真題
- 2024高考物理廣東卷押題模擬含解析
- 項目評分表范表
- 變電站土建安全培訓
- 縮短創(chuàng)傷患者急診滯留時間醫(yī)院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
- 青少年農業(yè)科普館建設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