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魚我所欲也》同步練習 基礎篇-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1頁
第9課《魚我所欲也》同步練習 基礎篇-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2頁
第9課《魚我所欲也》同步練習 基礎篇-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魚我所欲也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所惡( ) 茍得( ) 不屑( ) 一簞食( ) 一豆羹( ) 蹴爾( )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1)故不為茍得也 茍得:_(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_(3)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是心:_(4)乞人不屑也 不屑:_(5)萬鐘于我何加焉 何加:_(6)妻妾之奉 奉:_(7)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8)此之謂失其本心 本心:_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1)故患有所不辟也 “_”同“_”(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_”同“_”(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_”同“_” “_”同“_”(4)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_”同“_”4.下列關于文學

2、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孟子是孟子及其門人所作,儒家經(jīng)典之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魚我所欲也均出自(孟子。B.孟子,名軻,戰(zhàn)國時期鄒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C.魚我所欲也論述了孟子的一個重要主張:義重于利。D.孟子的文章以雄辯著稱,善用比喻、排偶,把道理說得深入淺出、生動有趣,氣勢充沛、感情強烈,例如魚我所欲也。5.理解型默寫。(1)文中能夠表明“失其本心”的原因的句子是:_,_。(2)古代仁人志士在“生”與“義”不能兩全時,總會以孟子魚我所欲也中的“_,_。”作為自己選擇的標準。(3)孔子認為仁人志士應有殺身成仁的勇氣,與此相應,孟子在魚我

3、所欲也中也提出了“_,_。”的主張,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6.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_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_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_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_閱讀理解課內精讀7.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1)所惡有甚于死者 惡:_ (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3)賢者能勿喪耳 喪:_ (4)蹴爾而與之 蹴:_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 萬鐘于我何加焉B.為宮室之美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C.行道之人弗受 得之則生D.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蹴爾而與之9.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用“不受嗟來之食”和“不辯禮義”接受“萬鐘”兩個例子,從正面論證了中心論點。B.孟子認為,乞人不屑“蹴爾而與之”的救命食物,是沒有喪失“本心”的表現(xiàn)。C.“非獨賢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等。D.本文邏輯嚴密、氣勢磅礴,充分體現(xiàn)了孟子的大義凜然,表現(xiàn)了孟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