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育論文_第1頁
科學教育論文_第2頁
科學教育論文_第3頁
科學教育論文_第4頁
科學教育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科學教育論文摘 要氣象與生活密切相關,氣象災害和氣候變化已經(jīng)成為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一個熱點話題。目前氣象科學的教學主要是以專業(yè)知識進行教學,在應用以及參與度上存在著不足,開展氣象科學通識教育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開展通識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在于,拓展人文視野,增進入文關懷。在中國古代流傳著眾多神話傳說,從夸父逐日到后羿射日再到大禹治水等等,探尋其中的氣候情況,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蘊藏著的氣象知識。從熟悉的古代神話和歷史故事入手,以此滲透大氣科學知識,以探究視角來分析探討歷史記載和氣象原理,進行參與式的氣象科學通識教育,并且有助于促進學生的人文發(fā)展。 關鍵詞通識教育;古代神話;歷史氣候 一、引言 通識教

2、育在19世紀以前一般指的是中小學教育的總稱,第一個把通識教育與大學教育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人是美國博德因學院的帕卡德教授。19世紀以前的美國學院課程幾乎全部都是規(guī)定必修的,所有學生學習的課程基本相同。19世紀初,部分美國學院開始實行選修制,學生被允許選科或者選課。這種綜合性的教育是通識教育最初被賦予的含義。在后來的發(fā)展中,通識教育逐漸有了自己的內涵,首先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指的是非職業(yè)性和非專業(yè)性的高等教育,重在培養(yǎng)所有人在生活中都應該具有的知識、技能等,其次通識教育是一種使學生熟悉知識主要領域內的事實和思想的教育類型,例如自然科學、文學、歷史和其它社會科學、語言和藝術的交叉。簡言之:就

3、性質而言,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是所有大學生都應接受的非專業(yè)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識教育旨在培養(yǎng)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全面發(fā)展的社會的人和國家的公民;就其內容而言,通識教育是一種廣泛的、非專業(yè)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的教育1。 二、中國通識教育的發(fā)展 通識教育在我國一般以素質教育或者文化素質教育等形式存在,是相對于專業(yè)教育而言的,是對高等教育專業(yè)化導致人的片面發(fā)展的一種矯正。對比通識教育與專業(yè)教育,一般有一下幾點區(qū)別:通識教育帶有更多的非功利色彩,專業(yè)教育則帶有較強的功利色彩;通識教育更注重人性,專業(yè)教育更注重人力;通識教育更注重寬度教育,專業(yè)教育更注重深度

4、教育;通識教育更側重于學會做人,專業(yè)教育更側重于學會做事;通識教育更注重于人的全面素質的發(fā)展,專業(yè)教育更注重于人的單一素質的提高;通識教育更注重人的思維方式的把握,專業(yè)教育更注重人的思維技巧的把握2。 通識教育在中國的實施是最近一些年的事,1995年起在全國開展的文化素質教育推動了這一改革進程,我國很多大學都以不同方式來推動大學本科通識教育的發(fā)展,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樹立做人和做事的正確態(tài)度與能力,實施通識教育的主梁道是開設通識課程。北大認為加強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是當前高等教育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而且明確指出所謂素質,不僅包括業(yè)務素質,還應該包括文化素質、思想素質和身心素質;清華大學認為培養(yǎng)學生

5、要堅持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德育要放在首位,要貫穿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國人民大學提出大學本科應以素質教育為主,堅持全面的人才質量觀;北京師范大學則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加強基礎、拓寬專業(yè)、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的要求,他們認為所謂全面素質包括政治思想品德素質、基礎業(yè)務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四個方面。3從以上理念上來看,我國學校的通識教育脫胎于專業(yè)教育,相較于通識教育的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單一性,急需制定一套完整的,從培養(yǎng)學生全面素質和能力出發(fā)的通識教育體系。 現(xiàn)階段各個高校都在通識教育課程上做了一些文章,結合學校自身的一些特點,從某一主體出發(fā),從不同的視角來結合某一學科的教學,一般來說將人文

6、主義的發(fā)展引入到理工科的科學思路之中,從而涉及到眾多領域,豐富教學內容,也使得科學知識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在這種學科之間互相滲透的教學模式中,往往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綜合素質得到提升。所以如何能通過課程內容開展通識教育,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是通識教育的關鍵問題。 三、利用古代神話來進行科學通識教育案例分析 中國神話傳說里蘊藏著豐富的信息,如何解讀一段神話傳說,發(fā)掘出神話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識,是能否通過這段神話傳說開展通識教育的關鍵所在。 本文從中國最早的一次戰(zhàn)爭黃帝蚩尤之戰(zhàn)說起。這場戰(zhàn)爭由蚩尤挑起,古書上記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獸身人語,銅頭鐵額。4民間對蚩尤的說法也是

7、眾說紛紜,總之,蚩尤是介乎神和人之間的不平凡的種族。蚩尤善于制造各種兵器,鋒銳的矛、尖利的戟、巨大的斧、堅固的盾、輕捷的弓箭等5。擁有了兵器,蚩尤又去發(fā)動了南方的苗民和南方山林水澤間的怪神,總的來說聯(lián)合了一切怨恨黃帝的人,在涿鹿打響了這場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爭可謂一波三折,先是蚩尤在雙方交戰(zhàn)正酣時,招來一大片霧,黃帝軍隊在霧中迷失了方向,被蚩尤大軍殺的人仰馬翻,這時,黃帝陣中一個叫風后的臣子,替黃帝造出了指南車,使大軍沖出了大霧。之后蚩尤又請來了風伯雨師助陣,黃帝的女兒魃又站了出來,克制了風伯雨師,最后黃帝利用夔和雷獸制造了一面大鼓,擊敗了蚩尤大軍。這場戰(zhàn)爭發(fā)生在黃帝時期,為了了解其真實性,首先要了解

8、三皇五帝的具體時間。對于黃帝時期,董立章認為在37063306B.C.,而許順湛則給出了一個更寬泛的范圍,44202900B.C.。考古學認為這個時期,在黃帝贏得了戰(zhàn)爭勝利之后社會生產(chǎn)有了很大的進步,農(nóng)業(yè)方面出現(xiàn)了一批新的翻耕工具和收割工具。作物種類增多了,黃河流域以粟、黍為主,并出現(xiàn)了稻、麥、高粱;長江中下游以稻為主,還發(fā)現(xiàn)了花生、芝麻等作物。家畜飼養(yǎng)也發(fā)達起來,不僅數(shù)量增多,而且在種類上更是六畜俱全了。除農(nóng)業(yè)之外,手工業(yè)也有了新的發(fā)展。歷史不長的制陶業(yè)已開始使用陶輪,迅速提高了生產(chǎn)力。這表明戰(zhàn)爭結束之后,社會也比較穩(wěn)定,在穩(wěn)定的社會下,各個小部落也紛紛歸順于黃帝,各種生產(chǎn)技術相融合,交流日

9、益密切,生產(chǎn)力才得以發(fā)展。 再往前推究這次戰(zhàn)爭,論黃帝贏得這次戰(zhàn)爭的勝利,黃帝在戰(zhàn)略方針上也是運用合理。黃帝在戰(zhàn)爭之初,便試圖用仁義道德去感化蚩尤,雖然并沒有取得成效,但是這種攻心為上的理念,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至今戰(zhàn)爭中也經(jīng)常見到。在戰(zhàn)爭過程中,黃帝深知自己部族的戰(zhàn)斗力不如黎苗族,戰(zhàn)爭一開始決戰(zhàn)有可能失敗,因而他采取誘敵深入的辦法,把敵人從河南引誘到河北的涿鹿,待敵人十分疲憊之后,選擇一個有利的天氣和地形,才與其決戰(zhàn),并一舉獲勝。這一戰(zhàn)略實為弱軍戰(zhàn)勝強敵的高招,被后人一直繼承了下來,并被奉為弱軍制勝的經(jīng)典。再次,利用各種野獸協(xié)助人進行戰(zhàn)爭,也為后來動物參戰(zhàn)開創(chuàng)了先河。再者,黃帝對氣象信息的把

10、握也為其贏得這次戰(zhàn)爭取得了很大的砝碼。神話中記載,蚩尤請了風伯雨師來進行氣象戰(zhàn)爭,而應對蚩尤的計謀,黃帝針對其特點,使用了魃,一掃狂風暴雨天氣,給蚩尤一個致命打擊。神話的記載中許多特定的情節(jié)已經(jīng)通過了神話進行放大,但是從根本上還是反應出黃帝對氣象的把握,從而擊敗蚩尤。 在黃帝蚩尤大戰(zhàn),蚩尤失敗之后,他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于是去北方請夸父族,想利用巨人來幫助自己扳回一城??涓缸宓淖迦俗≡诒狈酱蠡闹幸蛔谐啥驾d天的山上,神話記載夸父族一個個都是身材高大的巨人,力氣極大,耳朵上掛兩條黃蛇,手里握兩條黃蛇。夸父族中曾經(jīng)有一個人做了一件看起來傻卻驚天動地的事。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記載: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

11、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涓钢鹑盏脑加涗浌踩咦?,從中反應的主要內容為逐走渴化為鄧林,夸父首先追逐了太陽,然后或因為追到了太陽或是距離太陽較近,快追上太陽了,導致了渴,于是去喝黃河渭水的水,剎時間兩條河流的水都給他喝干了,想去喝大澤的水,還沒有到達便在中途渴死了,化作一片鄧林。畢沅注山海經(jīng)云:鄧林,即桃林也,鄧與桃音相近!由桃林,不難聯(lián)想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所反映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因自然災害以及躲避戰(zhàn)亂而隱居桃花源,前文說到蚩尤請夸父族來幫助自己對抗黃帝,所以夸父逐日,也有目的躲避戰(zhàn)亂而遷徙一說。再看夸父渴極而喝了兩條河流的水,

12、這一說法固然有夸張的說法,但是從當時的氣候條件上來看,太陽直射大地,河流雖然有水,但可能處于一個枯水期,河流的水比較少,所以夸父一口氣喝了兩條河流的水。 論太陽照射所帶來的干旱,夸父時期雖然太陽毒辣,但是較之于后羿所在的十日并出的時期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堯的時期,有十個太陽一同存在于天上,地面找不到一絲影子,炎熱烤焦了土地,曬枯了莊稼,人們無法忍受這種偷走天氣,于是請來了女巫女丑來求雨,然而女巫卻被曬死了。天帝帝俊知道了這個情況,于是便派出了天神羿去幫助人們。羿帶著天帝賜予的弓和箭來到了人間,一口氣射掉了九個太陽,堯覺得世間萬物還是需要太陽的,于是命人悄悄偷走了后羿一支箭,才使天上留下了一個太

13、陽,至此結束了這種炎熱干旱的天氣。這則神話往往是跟嫦娥奔月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其中的因果關系是什么樣的呢從神話學的角度來分析前因后果,首先我們要知道十個太陽是從哪兒來的。十個太陽都是天帝帝俊的妻子羲和所生,原本是按照秩序輪流上班,但是貪玩的他們突然想到了一起出去,結果形成了大旱。天帝帝俊知道了之后,派了羿去人間,山海經(jīng)海內經(jīng)記載:帝俊賜羿彤弓素,以扶下國。臨走的時候賜予后羿弓箭,這十個太陽也就是帝俊的兒子,帝俊讓后羿無非就是手下留情,嚇嚇他這幾個兒子,結果后羿去了人間之后,看見人民飽受摧殘,一抬手便射下了九個太陽。 嫦娥是后羿的妻子,跟著后羿從天上一起下來,眼看后羿闖了禍,已經(jīng)不可能回到天上,于

14、是就一個人奔了月。這是神話學中的一種解釋。從現(xiàn)代氣象學的角度來看這天上的十個太陽,很有可能是假日現(xiàn)象,當高空出現(xiàn)由冰晶組成的乳白色薄幕狀的卷層云時,由于冰晶對陽光發(fā)生折射和反射作用,在太陽周圍往往形成一個較大的圓光圈,氣象學上稱為暈。在特定條件下,若卷層云中冰晶呈六角形時,陽光的析射就可能形成假日現(xiàn)象,且與暈圈同時出現(xiàn),在彩色光弧的襯托下,便產(chǎn)生多日的奇觀。當時人們無法認識這種現(xiàn)象,只能認為天上出現(xiàn)了許多太陽,于是說十個太陽,十也是虛指,說太陽很多的意思。當然這也只能是我們現(xiàn)在對于當時情況的一種推測。究后羿射去了九個太陽之后,天氣有什么變化,我們可以看到書堯典記載鯀治水九載,績用弗成。從中我們

15、也可以了解到,堯的后期,開始出現(xiàn)了大水,于是就讓鯀去治理。鯀盜取了息壤,采用了堵塞的辦法來治理洪水,結果失敗了,被殺死在羽山,之后便有了大禹治水一說。 禹是鯀的兒子,在鯀治理洪水失敗之后,他吸取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虛心向有經(jīng)驗的人請教,努力探索新的治水方法。終于找到了一個變通的辦法,以疏通河道為主,把河水順著西高東低的地形導流到東面的大海里去。治水期間,禹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經(jīng)過十三年的努力,洪水終于被大禹制服,天下開始變得安定下來。大禹治水神話傳說之所以能夠流傳經(jīng)世長久不衰,與其自身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是密不可分的,同時也與其能夠表達民間社會老百姓的情感訴求有著重要聯(lián)系。我國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

16、先生說:許多古老民族都說遠古曾有一次洪水,是不可抵抗的大天災。獨在黃炎族神話里說是洪水被禹治得地平天成了。這種克服自然、人定勝天的偉大精神,是禹治洪水神話的真實意義。6大禹在治水期間表現(xiàn)出來的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精神符合了我國儒家傳統(tǒng)思想,受儒家思想的推崇,所以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能夠代代相傳,傳承度十分之高。對于大禹治水的能力,有學者提出了質疑,傳說中將鯀的治水失敗歸結于壅防,講禹的成功歸結于疏導,但是黃河每年沉積物如此巨大,在當時的社會中,禹是無法進行疏導的。吳文祥在其文章中指出大禹能夠把水患治理好,有很大可能性是4000aB.P.氣候好轉恰好發(fā)生在了大禹在位的45年之中,一旦氣候好轉,氣候

17、帶北移,季風降雨正?;?,植被恢復,洪災災害自然隨著氣候的好轉而好轉。7 縱觀這四則神話傳說,其中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了氣象學的信息,我們可以嘗試用歷史氣候的知識來解讀這四則神話傳說發(fā)生的背景。這四則神話傳說均來自于三皇五帝時期,所以首先對三皇五帝時期具體朝代的時間進行判定,董立章、許順湛對此進行了研究,并給出了具體的時間框架,如下表: 黃帝蚩尤戰(zhàn)爭發(fā)生在黃帝時期,在黃帝女兒魃驅趕走了風伯雨師帶來的狂風暴雨之后,魃所到之處干旱不斷,這段神話傳說反應了當時的氣候背景是以干旱為主,所以黃帝時期處于干旱期之中;夸父逐日與黃帝蚩尤戰(zhàn)爭屬于同一個時代,所以也印證了這段時期為干旱期;后羿射日為堯時所發(fā)生的,這段

18、時期十日并出,很顯然反應的氣候也是干旱為主;大禹治水則是反應的當時洪澇災害頻發(fā),屬于洪澇期。以上是根據(jù)神話傳說本身進行的旱澇分析,觀點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旱澇序列的分布,我們可以借鑒歷史地理學的觀點進行驗證。 李裕元根據(jù)中原地區(qū)5000年來出現(xiàn)的五個嚴重干旱期跟四個濕潤多雨期得出5000年來降水量變化曲線圖。10 圖中可以看到在堯舜禹時期,是由一個干旱向濕潤轉變的時期,在2300B.C.左右由干旱期轉變?yōu)闈駶櫰?,這與后羿射日的時間相近,可以推斷,后羿射日前為干旱期,之后處于濕潤期,洪澇災害開始多發(fā),接下來就有了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在3000B.C.以前的曲線有下降趨勢,大約在4000B.C.至3

19、000B.C.之間存在著一個干旱期,根據(jù)表1的年代框架,可以推測黃帝時期處于干旱期中,這與黃帝蚩尤戰(zhàn)爭和夸父逐日的時期也想吻合。 王紹武通過考古史料的分析以及樹輪的校正,得出了全新世中期旱澇序列,如下圖: 根據(jù)表1的年代框架,堯帝的年份為A區(qū)間與B區(qū)間之間,恰好為干旱與洪水期之間,這也印證了神話傳說中后羿射日與大禹治水的時間。根據(jù)董立章的年代框架,黃帝的年代處于C區(qū)和D區(qū)之間,根據(jù)許順湛的年代框架,黃帝的年代處于C和E兩個洪水區(qū)之間,包含了D區(qū)的干旱區(qū),所以可以證明黃帝時期排除了洪水期的可能,可能經(jīng)過干旱期,也印證了黃帝蚩尤戰(zhàn)爭與夸父逐日處于氣候干旱的背景下。 四、結論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博大精

20、深,通過神話傳說進行通識教育,選取了學生普遍了解的神話傳說作為切入點,老師不但可以傳授本學科的知識,還可以聯(lián)系相關學科的內容,氣象學與人文學、文學、歷史學等學科相交叉,文理內容相結合,使學生全面了解各方面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雖然從故事情節(jié)上來說有夸張渲染的成分,但是通過其中的語言描述,對比歷史時期氣候的變化曲線,能夠發(fā)現(xiàn)神話傳說本身所反映的歷史事實以及歷史背景是具有一定真實性的,值得考證。 參考文獻: 1李曼麗汪永銓關于通識教育該年內涵的討論 2蔡映輝高校通識教育課程設置的問題及改革對策 3李曼麗楊莉孫海濤我國高校通識教育現(xiàn)狀調查分析以北大、清華

21、、人大、北師大四所院校為例 4太平御覽卷七九引龍魚河圖 5馬縞中華古今注:(蚩尤)造立刀戟兵杖大弩。 6范文瀾.中國通史:第一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2 7吳文祥葛全勝夏朝前夕洪水發(fā)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 8董立章三皇五帝斷代史 9許順湛五帝時代研究 10李裕元淺論中原地區(qū)近5000年來氣候的水旱變化規(guī)律與中國歷史朝代的演替與興衰 淺論高中物理科學教育 【摘 要】:當今 科學的生長趨向,一方面學科分別越來越細,分支越來越多,日益趨向專業(yè)化;而另一方面,各學科之間相互滲透滲出、相互依存,綜合化趨向越來越顯著。這二方面的生長趨向,不行支解地討論在一起,這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

22、對教誨提出了新的思考。它須要我們重新思量門生的知識結談判本事結構,既要求他們具有堅高中物理科學要領教誨的研究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更要求他們拓寬知識層面,具有綜合運用知識的本事。 這些要求,雖然我們可以議決多種渠道(如研究性學習等)來試圖到達。但是,從基礎上講,增強科學要領教誨才是最緊張的。 【關鍵詞】:科學要領 教誨 德育功效 一、高中物理科學要領教誨的意義 1、科學要領教誨比知識教學更具有久遠意義 人類幾千年的探索活動,搜集成克日這浩瀚無垠的知識海洋。不光創(chuàng)造了各門學科牢固的理論基礎和富厚的知識體系,而且形成了科學要領體系,成為人類名貴的精神財產(chǎn)和進一步探索科學秘密的稅利武器。顯然,人類創(chuàng)造知

23、識的全部,不光是各門學科的理論和知識體系,還應包羅相應的科學要領。在這知識的全部中,正如法國科學家笛卡爾所說:最有價錢的知識,是關于要領的知識。對教誨而言,門生在校所能學到的知識很有限,而科學技能的迅速生長,要求社會成員具有較強的獨立獲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管理新題目的創(chuàng)新本事。正如贊可夫所說:無論學校的教學大綱編得何等完滿,門生結業(yè)后一定會遇到他們不熟習的科學上的新發(fā)明和新技能。其時間,他們將不得不獨立、迅速地弄懂這些工具并掌握它。要迅速地弄懂這些新知識、新發(fā)明,掌握這些新技能,要是沒有一套行之有用的科學要領是很難到達的。以是在物理教學中不光要教給門生基本的科學文化知識,更緊張的是要教給門生

24、具有廣泛價錢的科學要領。視察、實驗、假說、驗證等物 理學科的基本研究要領,它不光適用于 自然科學的研究,也適用于其他科學技能領域和種種事情領域。闡發(fā)、綜合、抽象、概括、歸納、演繹等基本的科學頭腦要領,更是廣泛應用于人的種種頭腦活動,科學頭腦要領可以說是一小我私家終身不行缺少的基本素質。門生在物理教學中受到的科學研究要領和科學頭腦要領的教誨和作育將終身受益。以是,教給門生發(fā)明題目、闡發(fā)題目和管理題目的科學要領,應是學校教誨給予門生的最具生命力的教誨效果,也是門生脫離學校后學習和事情的有力工具。因此,掌握科學要領比掌握具體的科學知識更具有久遠的意義。 2、科學要領教誨能使物理教學到達更高的田地 物

25、理學作為一門科學,有本學科的知識體系,有本學科的研究要領、施教要領和門生的學習要領。現(xiàn)行課本是按知識體系編排的,科學要領大多蘊涵在知識的生長歷程中,須要西席發(fā)掘課本中隱含的科學要領教誨因素。在教學中故意識地以科學要領為線索構造課本、構造教學歷程。對一些重點知識,模仿科學家的研究歷程,確切運用須要的科學要領,讓門生在科學要領的扶引下自動地去獲取知識。 這樣的教學,一定切合門生的相識 規(guī)律,能使門生對知識的得到歷程有親身的體驗,從而對知識自己有踏實的明確,同時又受到 科學要領的訓練和作育。這就使門生不光掌握了知識,還明確了這一知識是用了那些科學要領來得到的,即能在科學要領層面上明確和體驗學習歷程。這樣,門生經(jīng)過學習漸漸地掌握了科學要領,進而形成自己的科學的學習要領,就會有用地前進學習屈從。當門生掌握了要領取得了獨立獲取知識的本事時,就得到了開啟物理知識寶庫的金鑰匙。這種教法與學法的團結,才氣體現(xiàn)葉圣陶老師所提倡的教是為了不教的原則,物理教學質量一定會到達更高的田地。 3、科學要領教誨使知識教學和本事作育的團結具有可使用性 本事是人順遂完成某種活動所需的那些本性生理特性??茖W知識和科學要領是形資本領的基礎,沒有知識就沒有對題目的相識和管理,也就談不上本事。方規(guī)則是使知識和本事討論起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