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數(shù)教案復印14份_第1頁
六數(shù)教案復印14份_第2頁
六數(shù)教案復印14份_第3頁
六數(shù)教案復印14份_第4頁
六數(shù)教案復印14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其次單元圓柱和圓錐修訂欄教學內(nèi)容: 書第 926 頁;教學目標:1使同學結(jié)合詳細的實例,熟識圓柱和圓錐,知道圓柱和圓錐 的底面、側(cè)面和高的含義,把握圓柱和圓錐的基本特點;2使同學經(jīng)受觀看、操作、比較、分析、估量、類比、歸納等 活動過程,探究并把握圓柱側(cè)面積、表面積的運算方法,以及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能解決一些與圓柱表面積以及圓柱、圓錐體積 運算公式有關(guān)的實際問題;3使同學在探究圓柱和圓錐等有關(guān)學問的過程中,進一步積存 空間與圖形的學習體會,培育初步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 括,以及簡潔的判定、推理才能,進展數(shù)學摸索,增強空間觀念;4. 使同學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立體圖形學

2、 習的價值,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愛好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教學重點:熟識圓柱和圓錐的特點,探究并把握圓柱、圓錐體積運算公式;教學難點:把握探究圓柱的側(cè)面積和表面積的運算方法,探究并發(fā)覺圓柱和 圓錐的體積公式;教學預(yù)備 :ppt 課件、圓柱、圓錐模型等 教學時間: 10 課時第一課時 圓柱和圓錐的熟識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教科書六年級下冊9-10頁例 1 和練一練, 第 13頁練習二 13 題;教學目標 :1使同學通過觀看操作溝通等活動熟識圓柱和圓錐,熟識和掌 握圓柱和圓錐的基本特點,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cè)面和高的含 義;2使同學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幾何體特點的過程,積存 熟識立體圖形的體會,增強空間觀念

3、,培育觀看、比較、抽象、概 括等思維才能;3使同學能主動觀看摸索,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現(xiàn)實生活的 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愛好和積極性;教學重點 :熟識圓柱和圓錐的基本特點,抽象概括出圓柱和圓錐特點;教學難點 :抽象概括出圓柱和圓錐特點;課前預(yù)備 :多媒體課件,圓柱和圓錐教具,學具;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我們在上學期學過兩種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這節(jié)課 我們接著熟識和學習立體圖形-圓柱和圓錐; (板書課題)出示例 1 情境圖,談話:關(guān)于圓柱同學們在一年級已經(jīng)初步認 識過,認真觀看,哪些物體外形是圓柱體,想一想生活中仍有哪些 物體外形也是圓柱體?生活中關(guān)于圓柱形的物體仍有許多,圓柱體簡稱圓柱

4、,剛才這 些外形的圓柱都是直圓柱,我們在學校階段爭論的是直圓柱;下面 就來認真學習圓柱體;二、學習新知 1、熟識圓柱(1)探究圓柱特點 請大家拿出課前預(yù)備好的圓柱物體或者學具,認真觀看或用手 摸一摸,你發(fā)覺圓柱有什么特點?同桌相互說一說;全班溝通引導同學加深熟識;小結(jié):圓柱有上下兩個面,這兩個面是完全相同的圓,圓柱有一個面是彎曲的,是一個曲面,的;(2)熟識圓柱各部分名稱(板書:曲面)而且上下是一樣粗細我們把圓柱畫出來是這樣的圖形;(出現(xiàn)圓柱直觀圖,暫不標各 部分名稱)圓柱有幾個面圍成的?指名同學指一指;圓柱各個部分有自己的名稱,請大家閱讀書上第 9 頁小卡通下面三 行文字;誰來指著圓柱直觀圖

5、說一說各部分名稱?圖中圓柱高怎樣表 示?(畫出高)同學回答后老師在圖中標識各部分名稱;要求同學拿出學具指一指圓柱各個面名稱;老師 : 你對“ 你對兩個面之間距離叫做高“ 這句話怎樣懂得?老師引導:兩個底面之間畫垂直線段可以畫許多條,長度都相等,其中任一條垂直線段的長度都可以看作圓柱的高;老師引申:其實圓柱體的高在生活中仍有其他名稱,例如一枚很扁 的硬幣,高一般叫做厚度,圓柱體鉛筆的高叫做長,圓柱體水井的 高叫做深等等;(3)進一步歸納圓柱體特點 誰能夠完整說說圓柱體的熟識?小結(jié)并板書:圓柱體特點:底面是兩個相等的圓,側(cè)面是一個 曲面,高是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2、熟識圓錐(1)探究圓錐特點 剛才

6、我們在情境圖中找到了一些圓柱體,圖中仍有其他外形的 一些物體如:糧堆、錐形銅塊、巧克力等等;它們都是圓錐體,簡 稱圓錐,在學校階段我們學習的都是直圓錐;請大家拿出圓錐體學 具或物體,認真觀看后同桌說說圓錐體有什么特點?在全班溝通后,相機板書:圓錐特點:一個頂點,底面是一個 圓,側(cè)面是一個曲面;請同學指一指學具上圓錐的頂點和側(cè)面;(2)熟識圓錐的高;(出示圓錐直觀圖,暫不出示高)誰來指一指圓錐底面、側(cè)面、頂點,圓錐高是什么?可以結(jié)合閱讀書上第 10 頁中間文字;集體溝通后老師相機板書:從圓錐頂點究竟面圓心之間距離叫做圓 錐的高;(多媒體展現(xiàn)講解)多媒體演示圓錐高的畫法;圓錐是一個實心物體,它的高

7、無法看到,因此把它的高平移出 來展現(xiàn),這段距離就是圓錐的高;(3)進一步歸納圓錐特點 你對圓錐有哪些新熟識?集體溝通 1、 對比小結(jié) 老師:剛才我們大家一起熟識了圓柱和圓錐,誰來說說圓柱和圓錐 有什么聯(lián)系和不同?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 老師要求同學按次序給物體編號,并說說理由;2、練習二第 1 題 同桌相互說說,集體評議,全班溝通;3、練習二第 2 題 指名讀題,獨立完成后全班溝通;明確:從上面、前面、側(cè)面觀看 一個立體圖形,可以看到一個相應(yīng)平面圖形;4、練習二第 3 題 同學剪圖制作集體展現(xiàn)溝通評議;指名運算測量結(jié)果;四、全課總結(jié);老師:今日我們主要熟識了哪兩種立體圖形?你對這兩種立體圖形

8、 有什么新熟識?你仍有什么體會和體會與大家共享?五、布置作業(yè);板書設(shè)計:教學反思:其次課時 圓柱表面積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教科書六年級下冊 第 13 頁練習二 4-5 題;教學目標 :11-12 頁例 2、例 3 和練一練, 1. 使同學懂得圓柱側(cè)面積和圓柱表面積的含義,把握圓柱側(cè)面 積和表面積的運算方法;2. 進一步培育同學觀看、分析和推理等思維才能,進展同學的 空間觀念;3讓同學進一步增強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體驗,培育喜愛數(shù)學、學好同學的愛好;教學重點 :懂得圓柱側(cè)面積和圓柱表面積的含義,把握圓柱側(cè)面積 和表面積的運算方法;教學難點:圓柱表面積的公式推導;課前預(yù)備 :多媒體課件, 每人預(yù)備一個自制

9、圓柱學具和圓柱體罐頭,剪刀;教學過程 :回憶舊知 一、1、老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熟識了圓柱體,誰來說說圓柱體特點?指 名口答,相互補充;老師小結(jié):圓柱體從上到下一樣粗,上下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圓 柱的側(cè)面是彎曲的;2、老師:請同學拿出上節(jié)課自己制作的圓柱體,你制作的圓柱底面 的直徑和高各是多少?怎樣運算他的底面周長和底面積?C=2r C= 老師引導同學回憶圓周長和圓面積的運算公式,板書:d S= r 平方;二、探究新知(一)探究圓柱側(cè)面積運算方法 1、 出示圓柱形罐頭 老師:假如要知道這張商標紙面積,你會運算嗎?想想看;老師指名回答:把商標紙剪開綻開后是什么外形?再算算;讓同學 拿出自己預(yù)備的圓

10、柱體罐頭,剪開商標紙,平展在桌上;老師引導:你怎么剪開?剪開后平展在桌上是什么外形?全班溝通讓同學說說怎樣剪開,看出沿著接縫(高)剪開是長方形;2、引導: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體有什么關(guān)系?在小組里溝通;全班匯報并且發(fā)覺: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體底面周長,長方體寬就 是圓柱體高;老師:商標紙的面就是圓柱體哪個面的面積?怎樣運算側(cè)面積呢?老師引導同學發(fā)覺:長方形面積就是圓柱體側(cè)面積,圓柱體側(cè)面積 等于底面周長乘高;老師結(jié)合板書:長方形面積 = 圓柱側(cè)面積 = 3、出示例 2,指名讀題;老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圓柱側(cè)面積運算方法;你可以直接運算這張商 標紙的面積嗎?自己想一想,列式運算;同學獨立列式運算;

11、集體溝通算法:3.14 11 15=518.1 (平方厘米)(補充也可保留,就等于 165)追問:圓柱側(cè)面積怎樣運算?強調(diào)圓柱側(cè)面積 =底面周長 高4、完成練一練第 1 題;同學獨立完成后集體溝通;(二)探究圓柱表面積運算方法1、出示例 3 (1)指名讀題,溝通剪開后長方形長和寬各自多少厘米?圓柱底面半徑多少厘米?指名口答,集體溝通;集體溝通表面綻開后幾個部分,以及各部分相關(guān)長度;(2)老師:你能在方格紙上畫出這個圓柱綻開圖嗎?同學嘗試畫圖,老師提示:先畫出哪幾個面,留意每個方格 1 厘米,布局合理;集體展現(xiàn)作品,溝通評議;明確:這三個面的總面積是圓柱的表面積;2、 引導同學獨立運算完成圓柱表

12、面積;同學獨立運算完成,指名板演;3.14 2 2+3.14 ( 2 2)平方2 老師引導小結(jié)圓柱表面積運算方法:圓柱表面積 =側(cè)面積 +兩個底面積;3、練一練第 2 題;同學獨立完成,老師指名板演;三、鞏固應(yīng)用 1、完成練習二第 4 題;讀題;引導同學溝通后獨立解答;2 完成練習二第 5 題;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解決圓柱的什么?集體訂正;溝通評議 四、全課總結(jié) 老師:今日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成?圓柱側(cè)面積和表面積分別怎樣計 算?五、布置作業(yè);板書設(shè)計:教學反思:第三課時 圓柱表面積的練習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教科書六年級下冊13-14 頁練習二 6-12題;教學目標 :1. 使同學懂得和把握圓柱

13、側(cè)面積和表面積的運算方法,能依據(jù) 實際生活情形解決有關(guān)圓柱表面積運算的實際問題;2. 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加深懂得表面積運算方法,進展同學的 空間觀念;3讓同學進一步親密數(shù)學與生活中聯(lián)系,能夠初步學以致用;教學重點 :能依據(jù)實際生活情形解決有關(guān)圓柱表面積運算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 :能依據(jù)實際生活情形解決有關(guān)圓柱表面積運算的實際問題;課前預(yù)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柱的側(cè)面積怎么求?(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周長 高)2、圓柱的表面積怎么求?(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積 2)二、實際應(yīng)用 1、練習二第 7 題(1)同學通過讀題懂得題意,摸索“ 需要白鐵皮多少平方米” 是求 幾個面的

14、面積?(側(cè)面積)(2)指名板演,其他同學獨立完成于課堂練習本上;(3)集中 分析評講;2、練習二第 8 題 同學獨立完成這道題,集體訂正;3、練習二第 9 題 指名板演,其他同學獨立完成于課堂練習本上;4、練習二第 10 題(1)同學讀題懂得題意;(2)提問:這個“ 博士帽” 是由哪幾部分組成?分別求哪些面的面 積?(3)同學自主完成;(4)集體評講,留意后進生輔導;5、練習二第11 題(1)同學讀題;( 2)提問:要想求“ 這根花柱上一共有多少朵花必需先求什 么?;(3)同學獨立完成 6、練習二第 12 題(1)同學讀題; ( 2)引導摸索;(3)集體練習)7、練習二摸索題(學有余力同學完成

15、;引導摸索:截成 3 段截了幾次?一共多了幾個面?幾個什么樣的面?那么表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呢?假如截成 下來同學練習;三、課堂小結(jié)4 段、5 段會做嗎?接通過今日的練習,你對圓柱的側(cè)面積和表面積有了哪些新的認 識?四、課堂作業(yè)書本應(yīng)用題7-11題;板書設(shè)計:教學反思:第四課時 圓柱的體積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 1516 頁的例 4 和第 16 頁的“ 試一試”、“ 練一 練” ,完成練習三第 13 題;教學目標 :1結(jié)合詳細情境和實踐活動,明白圓柱體積(包括容積)的含 義,進一步懂得體積和容積的含義;2經(jīng)受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究圓柱體積的運算方法的進 程,把握圓柱體的運算方法,能正確運算圓柱的

16、體積,并會解決一 些簡潔的實際問題;3引導同學探究和解決問題,滲透、體驗學問間相互“ 轉(zhuǎn)化”的思想方法;教學重點 :把握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學難點 :把握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課前預(yù)備 : 課件、圓柱等分模型;教學過程:一、聯(lián)系舊知,設(shè)疑激趣,導入新課;1、出現(xiàn)例 4 中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直觀圖;2、提問:這幾種立體的體積你都會求嗎?你會求其中哪些立體的體積?啟示:大家想不想知道圓柱的體積怎樣運算?猜想一下:圓 柱體積的大小與什么有關(guān)?怎么算?3、引入: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呢?今日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圓柱的 體積運算公式;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教學例 4 1、觀看比較 引導同學觀看例

17、 4 的三個立體,提問:這三個立體的底面積和高都相等,它們的體積有什么關(guān)系?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肯定相等嗎?為什么?圓柱的體積與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可能相等嗎?為什么?2、試驗操作 談話:大家都認為圓柱的體積與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可能是相 等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積乘高;那用什么方法驗證呢?讓同學在小 組中說說自己的想法;提示:圓的面積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我們能不能將圓柱轉(zhuǎn)化成 長方體呢?提出要求:你能想方法把圓柱轉(zhuǎn)化成長方體嗎?各小組說出自己 的想法,有條件的拿出課前預(yù)備好的圓柱,操作一下;爭論溝通:假如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 個近似的長方體?操作教具,讓同學觀看;16 份,切開后能否拼成一引

18、導想像:假如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來越多,結(jié)果會怎么樣?演示一組動畫(將圓柱底面等分成32 份、 64 等份、 128 等份, )課件演示使同學清晰地熟識到:拼成的立體會越來越接近長方體;3、推出公式 提問:拼成的長方體與原先的圓柱有什么關(guān)系?指出:長方體的體積與圓柱的體積相等;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 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等于圓柱的高;想一想:怎樣求圓柱的體積?為什么?依據(jù)同學的回答小結(jié)并板書圓柱的體積公式:圓柱的體積 =底面積 高 引導用字母公式表示圓柱的體積公式:V=sh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底面積高高圓柱的體積用字母表示運算公式Vsh 三、分層練習,發(fā)散思維,教學“ 試一試”讓同學列式解答后溝

19、通算法;爭論:知道什么條件就肯定能算出圓柱的體積了?分別怎么算?(s 和 h,r和 h,d 和 h,c 和 h)四、鞏固拓展練習 1、做“ 練一練” 第 1 題;說一說:這兩個圓柱中都是已知什么?能算出圓柱的體積嗎?各自練習,并指名板演;對比板演,說說運算過程;2、做“ 練一練” 第 2 題;已知底面周長和高,該怎么求它的體積呢?引導同學依據(jù)底面周長求出底面積;五、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有哪些收成?仍有什么疑問?六、作業(yè) 練習三第 1 3 題;板書設(shè)計:教學反思:第五課時 圓柱體積的練習課教學內(nèi)容 :教材練習三第 4 9 題;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鞏固圓柱的體積公式;2. 讓同學在

20、解決簡潔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懂得和把握 圓柱的體積公式;教學重難點 :引導同學把所學的學問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并讓同學感受到所學的數(shù)學學問的應(yīng)用價值;課前預(yù)備 :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柱的體積公式是什么?2、我們是怎么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的?3、知道哪些條件,我們就能算出圓柱的體積?二、基本練習 1、做練習三第 4 題;猜猜看,哪個杯子里的飲料最多?算一算,看究竟是哪個杯子里的飲料多?2、算出下面各圓柱的體積;底面積 0.8 平方米,高 1.2 米 半徑 5 厘米,高 15 厘米直徑 6 分米,高 8 分米 練習并指名板演,然后對比板演說說每題的運算過程;三、爭論實際問題 1

21、、練習三第 5 題;說說為什么要從里面量?假如從外面量算出的是什么?150 千克的水呢?怎么知道這個保溫茶桶能不能盛 2、練習三第 6 題;怎么算一枚硬幣的體積?3、練習三第 7 題;先估量這兩個圓柱的體積,指出哪一個大,再運算它們的體積,驗)證前面的估量; (如有困難,可以動手操作,實踐一下;4、練習三第 8 題;引導同學摸索:依據(jù)底面周長先求出底面積,再求容積;5、練習三第 9 題;出示一個圓柱形茶杯,爭論:要知道它的容積,需要量出什么數(shù)據(jù),怎么量?同學動手測量、運算;三、作業(yè):基礎(chǔ)訓練書上 5、6、 8 題;第六課時 圓柱表面積和體積的練習課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六下數(shù)學教科書練習三第 動手

22、做;教學目標 :10 16 題、摸索題、1使同學在詳細的解決問題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底面積、側(cè)面 積、表面積和容積這些概念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分,積存解決問題的方法和 體會;2提高同學應(yīng)用已有學問解決實際問題的才能,進展空間觀念 和初步的推理才能;3使同學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關(guān)系,感受立體圖形的 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愛好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教學重點 :依據(jù)實際情形運用圓柱體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難點 :敏捷運用;課前預(yù)備 :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憶,理清思路;1、回憶復習;老師談話:用一句話介紹前面幾節(jié)課學習的關(guān)于圓柱的學問;預(yù)設(shè)同學回答:圓柱的體積運算;圓柱的特點;圓柱表面積的運算 方

23、法和各種情形;2、理清思路;同桌說說運算圓柱體積的步驟,先算出底面積,再算出圓柱的體 積;同桌說說運算圓柱表面積的步驟,先算出底面積和側(cè)面積,再算出圓柱的表面積;3、揭示課題圓柱表面積和體積的練習課;二、基本練習,形成技能;1、練習三第 10 題;依據(jù)表中的已知分別運算每個圓柱的未知量;同學獨立完成;2、練習三第 11 題;同學讀題,懂得題意;留意分清 3、練習三第 12 題;3 個小問題分別求什么問題;引導摸索:第 1 個問題求水池里最多能蓄水多少噸,要從體積入手;第 2 個問題要弄清晰求的是幾個面的面積之和;4、練習三第 13 題;同學讀題,分析題意;之后一人板演,全班齊練;評講時留意后進

24、 生的輔導;14 題;5、練習三第 出示題目,懂得題目意思;爭論:塑料薄膜的面積相當于什么?大棚內(nèi)的空間相當于什么?分別怎么算?引導懂得:蔬菜大棚中求需要多少塑料薄膜和空間有多大,分別求 圓柱表面積和體積的一半;15 題;6、練習三第 分析:玲玲把一塊長方體橡皮泥捏成一個圓柱體雖然外形變了,但 什么沒變?(體積)7、練習三第 16 題;提問:要求水面高多少分米,要先求什么?(水杯的高)三、拓展延長,開闊思維;學有余力同學完成;1、第 19 頁摸索題;把圓鋼豎著拉出水面 8 厘米,水面下降 4 厘米,你能想到什 么?全部浸入,水面上升 9 厘米,你又能想到什么?怎么算出 這個圓鋼的體積?這題仍可

25、以怎么想?讓同學明白:上升或下降的水的體積就是那一部分鋼材的體積;2、第 19 頁動手做;講解測量方法在容器里放適量的水,把土豆浸沒在水中,測量 并記錄相關(guān)的數(shù)據(jù),算出土豆的體積;并且供應(yīng)一張表格,提示應(yīng) 該記錄容器的底面積、放入土豆前的水面高度、放入土豆后的水面 高度以及算出的土豆體積;然后是測量與運算,一邊操作一邊摸索 應(yīng)留意什么;如,容器底面積不能直接量得,只能測量底面的半徑、直徑或周長;測量半徑需要確定圓心,測量周長仍要運算直徑,一 般測量直徑,既簡潔量,也便于算;又如,測量底面直徑、水面高 度都要在容器里面進行,利用容器里面的數(shù)據(jù),算出的才是水的體 積、土豆的體積;四、作業(yè):基礎(chǔ)訓練

26、書上11-16題;板書設(shè)計:教學反思:第七課時 圓錐的體積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 2021 頁例 5 及相應(yīng)的“ 試一試” ,“ 練一 練” 和練習四的第 13 題;教學目標 :1. 組織同學參加試驗,從而推導出圓錐體積的運算公式;2. 會運用圓錐的體積運算公式運算圓錐的體積;3. 培育同學觀看、比較、分析、綜合的才能以及初步的空間觀 念;4. 以小組形式參加學習過程,培育同學的合作意識;5. 滲透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教學重點 :懂得和把握圓錐體積的運算公式;教學難點 :懂得圓柱和圓錐等底等高時體積間的倍數(shù)關(guān)系;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容器一套,一些沙或 課前預(yù)備 : 課件 米等;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舊

27、知,設(shè)疑激趣,導入新課;1、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哪些立體圖形體積的求法?(同學回答時老師出 示相應(yīng)的教具-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然后板書相應(yīng)的運算公 式;)2、我們是用什么方法推出圓柱體積的運算公式的?(是把圓柱體轉(zhuǎn) 化為長方體來推導的;板書:轉(zhuǎn)化)3、(出示教具)大家覺得這個圓錐與哪個立體圖形的關(guān)系最近呢? 老師比較同學指出的圓柱與圓錐的底和高,引導同學發(fā)覺這個圓柱 與圓錐等底等高; 4、大家覺得我們今日要爭論的圓錐的體積可能轉(zhuǎn)化為什么圖形來研 究比較簡潔呢?能說說自己的理由嗎?5、它們的體積之間究竟有什么關(guān)系呢?二、試驗操作、推導圓錐體積運算公式;1、課件出示例 5;1 通過演示使同學知道什么

28、叫等底等高;2 讓同學猜想:圖中的圓錐和圓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們體積之間有怎樣的關(guān)系 . 3 試驗操作,發(fā)覺規(guī)律;(用學具演示)在空圓錐里裝滿黃沙,然后倒入空圓柱里,看看倒幾次正好裝滿; 用有色水演示也可 從倒的次數(shù)看,你發(fā)覺圓錐體積與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之間有怎樣的關(guān)系.得出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的幾分之幾;老師把圓柱里的黃沙倒進圓錐,問:把圓柱內(nèi)的沙往圓錐內(nèi)倒三次倒光,你又發(fā)覺什么規(guī)律 . 4 是不是全部的圓柱和圓錐都有這樣的關(guān)系.老師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圓錐、圓柱,讓同學通過觀看試驗,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圓 錐才是圓柱體積的;2、老師課件演示 3、老師要求同學爭論試驗情形

29、,匯報試驗結(jié)果;4、啟示引導推導出運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圓錐的體積 =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1/3= 底面積 高1/3 用字母表示: V= 1/3Sh 小結(jié):要求圓錐體積必需知道哪些條件,公式中的底面積乘以高,求的是什么 .為什么要乘以1/3 . 2、 教學試一試 1 出示題目 2 審題后可讓同學依據(jù)圓錐體積運算公式自己試做;3 批改講評;留意些什么問題;五、發(fā)散練習、鞏固推展 1、做“ 練一練” 第 1、題;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同學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強調(diào)要乘以 1/3 ;、做練習四第 1、題;同學做在課本上;之后同學反饋;錯的要求說明理由;四、小結(jié)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圓錐有怎樣的特點.

30、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為什么 . 同學溝通五、作業(yè) 練習四第 3 題;板書設(shè)計:教學反思:第八課時 圓錐體積的練習課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練習四第 教學目標 :412 題和第 23 頁摸索題;1使同學進步懂得、把握圓錐的體積運算方法,能依據(jù)不同 的條件運算出圓錐的體積;2提高同學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才能;3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 :進步把握圓錐體積的運算方法;教學難點 :體驗圓柱和圓錐體積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分;課前預(yù)備 : 課件 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 1復習體積運算;1 提問:圓錐的體積怎樣運算?2 口答以下各圓錐的體積;底面積 3 平方分米,高 2 底面積 4 平方厘米,高 45 厘米;分米;

31、2引入新課;今日這節(jié)課,我們練習圓錐體積的運算,通過練習,仍要能應(yīng)用圓錐體積運算的方法解決一些簡潔的實際問題;二、教學新課 組織練習;1、做“ 練習四” 第 4 題;同學獨立運算;2、做“ 練習四” 第 5 題;把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和圓錐體積相互轉(zhuǎn)化,從已知的圓柱體積得 出相應(yīng)的圓錐體積,從已知的圓錐體積得出相應(yīng)的圓柱體積,連續(xù) 加強對等底等高圓柱和圓錐體積關(guān)系的懂得;3、 做“ 練習四” 第6 題;出示第 6 題的圖;引導分析:依據(jù)圖示的各個立體圖形的底面直徑與高,查找與圓錐體積相等的圓柱,可以從圓錐體積是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1/3 ,推理出體積相等的圓柱與圓錐,假如底面積相等,圓錐的高是圓柱

32、的 3 倍圓柱的高是圓錐的 1/3 ;假如高相等, 圓錐的底面積是圓柱的 錐的 1/3 ;仍要留意到, 大圓的直徑是小圓的3 倍圓柱的底面積是圓 3 倍小圓直徑是大圓的1/3 ,大圓的面積就是小圓的 9 倍小圓的面積是大圓的 1/9 ;4、做“ 練習四” 第 7 題;1 提問:圓錐體積最大時與圓柱的關(guān)系是什么?(等底等高)接著讓同學獨立練習;2 讓同學自主地提出其他問題,進一步的把握圓錐和圓柱的關(guān)系;5、做“ 練習四” 第 8 題;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6、做“ 練習四” 第 9 題;讓同學動手操作,懂得三角形繞它的兩條高旋轉(zhuǎn)一周形成兩個大小不同的圓錐;在此基礎(chǔ)上讓同學獨立運算;7、做“ 練習四

33、” 第 12 題;出示圓錐形模型,提問:你有什么方法算山它的體積嗎,需要測量哪些數(shù)據(jù) .怎樣測量直徑和高;請同學們回去測量你用第 115 頁圖制作的圓錐,求出它的體積來;三、課堂小結(jié)老師:這節(jié)課大家有什么收成.這節(jié)課練習了圓錐的體積運算和應(yīng)用:運算體積需要知道底面積和高;假如沒有告知底面積,我們要 先求半徑算出底面積,再運算體積;應(yīng)用圓錐體積運算方法,有時 候仍可以運算出圓錐形物休的重量;四、布置作業(yè)1、練習四第10、11 題;2、學有余力同學完成摸索題;板書設(shè)計:教學反思:第九課時 整理與練習( 1)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 24 頁回憶與整理、練習與應(yīng)用第 16 題;教學目標 :1使同學進一步

34、熟識圓柱、圓錐的特點;能判定一個物體或立 體圖形是不是圓柱或圓錐;2使同學進一步把握圓柱的表面積、圓柱和圓錐的體積 容積 運算方法,并提高敏捷應(yīng)用運算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才能;教學重點 :使同學進一步熟識圓柱、圓錐的特點;進一步把握圓柱的表面 積、圓柱和圓錐的體積 容積 運算方法;教學難點 :構(gòu)建學問框架;課前預(yù)備 : 課件 教學過程 :、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 圓柱和圓錐” 這一單元,今日開頭復習圓柱和圓 錐; 板書課題 通過復習,一方面,要進一步熟識圓柱和圓錐的特 征,熟識圓柱和圓錐各部分的名稱;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把握圓柱 表面積、圓柱和圓錐體積 包括容積 的汁算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

35、 題的才能;二、復習特點 1、說出物體名稱;出示一些圓柱和圓錐的物體和模型,2、復習特點;1 同時出示圓柱和圓錐的圖形;讓同學說一說各是什么形體;指名同學說出各圖的名稱; 板書:圓柱、圓錐 2 提問:誰能拿出圓柱和圓錐,說出各部分的名稱 . 在圖中板書 圓錐的高怎樣測量,試著量一量你手里圓錐的高;3 提問:哪位同學來說說圓柱有什么特點 什么特點 . 三、復習運算1、練習與應(yīng)用第 1 題;.哪位同學來說說圓錐有出示表格,說明要求,讓同學運算,填在表格里;同學口答結(jié)果,老師板書填表;提問:圓柱的表面積怎樣運算的 . 板書:圓柱表面積 =側(cè)面積兩個底面積 圓柱的側(cè)面積怎樣運算 .為什么用底面周長乘以高 . 這兩題運算時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圓柱的體積怎樣運算的,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是怎樣得到的? 強調(diào)把個新學問轉(zhuǎn)化成舊學問,得出新的結(jié)論 圓錐的體積怎樣運算的.圓錐的體積運算公式又是怎樣得到的?這兩題運算過程完全一樣嗎 .為什么不一樣 . 2、練習與應(yīng)用第 2 題;提問:壓路機前輪是什么外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