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11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精細化整理專題 一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 P6 (1)含義: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子弟、功臣和先代貴族讓他們到各地做諸侯,建立諸侯國的制度。(2)受封者義務權利:義務:定期朝見和貢獻財物 提貢軍賦和力役,隨從作戰(zhàn)權利: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獨立管轄領地上的人民、征收租賦、設置軍隊,內政自主2.西周宗法制 P6-7(1)含義:宗法制按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系。(2)內容:以嫡長子繼承制為原則,確定了嚴格的大宗、小宗體系,形成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由宗法關系決定的等級3.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P4課前提示二(
2、1)神權與王權的結合。(2)以血源關系為紐帶形成的國家政治結構;(3)最高執(zhí)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 4.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P8(1)首創(chuàng)皇帝制度,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稱號:始皇帝,自稱“朕”,命為“制”,令為“詔”,印稱“璽” (皇帝獨尊)總攬政治、經濟、軍事等一切大權,中央和地方重要官員都由皇帝任免(皇權至上)皇位終身且世襲 (皇位世襲)(2)中央行政制度:實行三公諸卿制。三公: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御史大夫:副丞相,執(zhí)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兼理國家監(jiān)察事務 太尉:協助皇帝管理全國軍事。諸卿:丞相之下,分管各項具體政務,是中央政府職能部門 特點:特點: 分工明確,家國
3、同治,皇帝總攬,公卿朝議,減少失誤(3)地方行政制度:全面推行郡縣制。最高地方行政機構:郡 長官有郡守郡尉郡監(jiān)(或監(jiān)御史)等郡的下級機構:縣 道基層:設計鄉(xiāng)、里(行政)、亭(治安、公文傳遞)等(4)特點:郡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縣長官皆由中央調動任免,不得世襲;以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5.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影響:(1)當時積極作用:有利于封建經濟文化的發(fā)展, 使秦朝國力增強,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鞏固國家統一,以及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起了重要作用。(2)當時消極作用:方便秦朝統治者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盾迅速激化、人民起義和秦的速亡。(2)后世影響:為歷代封建王朝沿用和不斷
4、發(fā)展,奠定了我國兩千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6.漢到元君相權關系的演變:P14-15(1)漢初:丞相有相當大權力;(2)漢武帝設置中朝(或叫內朝)參與決策機要,削弱丞相等外朝權力;(3)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都是丞相;后來參加政事堂會議官員都位同丞相。(4)宋代:中書門下、樞密院、三司分理行政、軍事、財政,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等分割相權。演變原因:防范宰相專權加強統治提高行政效率減輕宰相政務負擔,彌補才干不足演變趨勢:相權日益分散削弱直至消失,君權日益加強.7.漢到元監(jiān)察制度演變:P14漢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唐代御史臺宋代提點刑獄司等,監(jiān)督官員規(guī)范執(zhí)政,防止腐敗。8.選官制度的變
5、化:P14-15先秦世官制、漢朝察舉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舉制科舉制評價:打破士族壟斷、引入士人從政、提高行政效率、追求公平公正、形成重學風氣;(消極)偏考儒家經義,扼殺創(chuàng)新精神等9.地方行政的變化:P16秦設郡縣兩級 漢朝郡國并行制,后來州郡縣制;唐朝道州縣制;宋朝路州縣制;元朝行省制:(1)劃分:10行省、腹里、宣政院;路府州縣 (2)職權:民事報中書省,軍務報樞密院無改稅調軍權 定期覲見述職 (3)影響:后世沿用,加強了中央集權 地方權力日益削弱,中央權力日益加強.10.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1)千年發(fā)展,從未中斷;源流分明,沿革清晰(2)以君權為中心,高度集中權力人神關系
6、上,君權至上,神權服務于君權君臣關系上,宣揚君令臣從,臣效死忠,下級依附上司,全國服從于君主權力配置上,全面壟斷立法司法行政監(jiān)察財政軍事文教等大權(3)人治高于法治 4.完備性、周密性和成熟性(4)宗法關系殘余的長期影響(5)儒家經典長期成為理論基礎和政策依據(6)通過禮制形成嚴密等級制度,使官民對立嚴重另一說:相權和地方權力不斷削弱,地方服從中央,百官聽命皇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加強11.明朝內閣制的設置:P17(1)背景: 明太祖廢除丞相,直轄六部,親理的政務繁多。(2)形成過程:明太祖:設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幫助處理政務明成祖朱棣選拔翰林院官員為殿閣大學士,入值宮內的文淵閣, 隨
7、侍皇帝,開始參與機密事務的決策。內閣制產生。后來地位提升:大學士取得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擬權。位居六部之上。主持閣務的首輔更是權壓眾臣。(3)性質和局限: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行政或決策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閣臣的升降、職權的大小由皇帝決定票擬是否被采納取決于皇帝的批紅。12.清朝軍機處的設立 P18雍正帝挑選滿漢親信官員入宮內軍機房(處)值班,輔助皇帝處理政務(1)起因: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軍事機密。(2)職能轉變:由幫辦軍務,到總攬軍國大事(3)特點:簡:機構簡單,人員精干,有官無吏 速:辦事效率高 密:保密性強專:全國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13.
8、封建社會晚期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1)使皇帝的決策具有個人獨斷和隨意性,難免出現失誤,容易引發(fā)暴政 (2)使大小官員只能唯上是從,造成官僚機構的膨脹,導致官僚主義、因循守舊、貪污腐化之風盛行 (3)普通民眾幾乎沒有任何的民主自由權利,人身和財產得不到根本保證,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受到極大壓制 (4)束縛了文人的頭腦,阻礙思想文化的自由發(fā)展極大地妨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與國外的開放交流、科學技術的革新乃至整個社會的進步和轉型,使中國開始落后于西方國家。專題二、三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斗爭1. 1840-1900年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24頁(1)軍事侵略: 時間 名稱 條約 影
9、響1840-1842 鴉片戰(zhàn)爭 南京條約等 開始兩半(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56-1860 第二次 天津 北京條約等 兩半加深1883-1885 中法戰(zhàn)爭 中法新約 兩半進一步加深1894-1895 甲午中日戰(zhàn)爭 馬關條約 兩半大大加深1900-1901 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 辛丑條約 兩半完全形成(2)領土侵略:割占土地:英國:1842年 據南京條約割占香港島。等俄國: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侵占中國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日本:據1895年馬關條約割占臺灣、澎湖等變相侵占:南京條約附件:英國取得租地居住權,導致通商口岸城市中出現租界1895年甲午戰(zhàn)后,列強搶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狂潮(3)
10、經濟侵略:走私鴉片、商品傾銷、原料掠奪、資本輸出(辦洋行、銀行、工廠、鐵路、礦山等)政治貸款、勒索賠款等,控制中國經濟命脈(4)其他事例: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聯軍搶劫燒毀圓明園; 1899年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要求列強開放在華的勢力范圍)27頁 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內容教材見24-25頁2.1840-1900年間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事跡:P29(1)廣州三元里抗英(1841年)地位: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發(fā)的大規(guī)模抵抗外國侵略的斗爭(2)左宗棠收復新疆(1878年)經過: 消滅阿古柏侵略勢力 曾紀澤談判從沙俄收回伊犁新疆建?。?)黃海海戰(zhàn)和臺灣軍民反割臺斗爭(1895年
11、)(4)義和團運動和抗擊八國聯軍的斗爭(1898-1900年) 義和團運動的意義 阻止了列強瓜分中國陰謀的實現。中國軍民抗御外敵,是列強未能把中國變?yōu)槠渲趁竦氐闹饕蛄x和團運動哪些特點?斗爭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以神道為武器,有濃厚迷信色彩具有盲目排外色彩愛國與扶清沒有明確區(qū)分等3.侵華日軍的罪行。P35(1)攻城奪地: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侵占東北地區(qū)1937年七七和八一三事變后,全面侵華,侵占華北、華中、華南的大片地區(qū)(2)荼毒生靈:屠殺戰(zhàn)俘與和平居民: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殺違背國際公法,研制和使用細菌和化學武器,用活人作細菌實驗(3)扶植傀儡:建立偽滿洲國和南京偽國民政府等傀儡政權(4
12、)經濟掠奪:搶占耕地、糧食、廠礦交通、銀行貨幣、勞動力等(5)奴化教育:消磨中國人的民族意識,實行民族同化政策4.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史實,全民族團結抗戰(zhàn)重要性:P36(1)1931-1937局部抗戰(zhàn)時期:東北人民和部分東北軍組織抗日義勇軍中共組織抗日游擊隊,后組成抗日聯軍932國民黨十九路軍在一二八事變中奮起抵抗11933東北軍安德馨營和國民黨二十九軍長城抗戰(zhàn)1933馮玉祥、吉鴻昌組織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1935年北平愛國學生掀起一二九運動1936年底張學良楊虎城發(fā)動西安事變工人罷工募捐,工商業(yè)者抵制日貨(2)1937-1945年 全民族抗戰(zhàn)時期全民族抗戰(zhàn)實現經過:八一三事變后,
13、國民政府發(fā)表自衛(wèi)抗戰(zhàn)聲明書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序列,國民黨公布中共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戰(zhàn)表現:國民政府正面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代表戰(zhàn)役:防御階段的淞滬、太原、徐州會戰(zhàn)(包括臺兒莊戰(zhàn)役)、相持階段的棗宜會戰(zhàn)歷史地位:抗戰(zhàn)初期在正面戰(zhàn)場積極組織會戰(zhàn),是抵抗日軍進攻的主力,粉碎日軍速決戰(zhàn)計劃在相持階段雖消極抗戰(zhàn),但牽制了日軍很大兵力,配合了敵后戰(zhàn)場作戰(zhàn),堅持到抗日最后勝利中共敵后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代表戰(zhàn)役:1940年百團大戰(zhàn)特點:實行全面抗戰(zhàn)路線(洛川會議制定)開展游擊戰(zhàn)爭、深入敵后建立抗日根據地歷史地位:使日軍無法鞏固占領區(qū),牽制日軍正面進攻,配合了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的作戰(zhàn);在相持階
14、段逐漸發(fā)展為抗日的主戰(zhàn)場 各少數民族建立抗日武裝,以各種形式支持抗戰(zhàn)(如蒙古抗日游擊隊、回民支隊) 海外華僑:踴躍捐獻財物和回國參戰(zhàn)5.抗日戰(zhàn)爭的意義及勝利原因: P41(1)歷史地位:中國近代第一次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完全勝利 (2)今后影響:為民主革命勝利奠定基礎(3)世界意義: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重要組成部分,作出重大貢獻6.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 P46(1)興起原因:根本原因:腐敗的封建統治和剝削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自然災害嚴重主觀原因::洪秀全創(chuàng)立拜上帝教,組織和發(fā)動民眾起義(2)經過:1851年:金田起義;永安建制1853年:定都天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重點,見教材47頁)1853185
15、6:北伐;西征;天京突圍(東征)1856-1857年:天京事變,石達開率軍出走。太平天國由盛轉衰1859年:洪仁玕發(fā)表資政新篇(重點,見教材48頁)1860年:(二鴉后,太平軍攻打上海時)外國侵略者開始勾結清政府鎮(zhèn)壓太平天國1864年:天京陷落、運動失敗7.太平天國運動的作用和局限:P49作用:打擊了清朝腐朽統治和外國侵略者局限:運動失敗說明農民階級作為小生產者的代表,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承擔不起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責任8.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 P501894年 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1905年 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中國近代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1911年4月 黃花崗起義,5月 保路運動興起
16、 10月 武昌起義11月 十幾省宣布獨立,清朝統治崩潰12月 孫中山被選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 中華民國及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以五色旗為國旗,改用公歷和民國紀年2月 清帝退位3月 孫中山頒布臨時約法,袁世凱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臨時約法主要內容: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國民的各項自由和政治權利按三權分立原則構建政治體制、實行責任內閣制等4月 孫中山正式解職,臨時政府遷往北京9.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P53(1)性質:近代中國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2)政治:推翻清朝、結束帝制、建立共和,人民獲權(詳記見教材53頁)(3)思想:民主共和觀念逐漸深入人心(4)經濟:為民族資本
17、主義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5)對外: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推動了亞洲其他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10.五四運動的史實:1919年 P54(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政府外交的失?。?)經過:時間 中心 主力 參加階層 斗爭方式5月 北京 學生 愛國知識分子 示威游行、罷課等6月 上海 工人 學生、工人、商人等 罷課罷工罷市等(3)初步成果:軍閥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3個“賣國賊”職務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11. 五四運動的影響:P54(1)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2)使部分先進的知識分子深入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促成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共成立奠定基礎。12.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史實和
18、影響 P54-55 (1)中共一大規(guī)定黨的任務: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2)確定中心任務:領導工人運動 (3)意義:適應了近代以來社會進步和革命發(fā)展的客觀要求,是開天辟地的大事 使中國革命面目煥然一新 (4)中共二大制訂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詳見 教材55頁13.中共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史實:P55-59 (1)1924-1927年 國民革命原因條件:中共方面:吸收第一次工運高潮失敗的教訓國民黨方面:孫中山受到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影響,同意黨內合作的方式經過: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國共第一次合作實現和革命統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1926年:北伐戰(zhàn)爭勝利進行,收回漢口九江英
19、租界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wèi)先后發(fā)動四一二和七一五事變,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革命失?。ㄊ≡蛟斠?教材56頁) (2)1927-1937年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農村包圍城市”(或工農武裝割據)道路開辟 年表:1927年發(fā)動南昌起義,打響第一槍 召開八七會議,確定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總方針 毛澤東發(fā)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毛澤東領導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30年-1934 中央革命根據地紅軍進行了五次反圍剿1931年11月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江西瑞金成立1934-1936年 紅軍長征(戰(zhàn)略轉移)(教材58頁圖)土地革命:P57內容: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制度 遵義會議:結束左
20、傾,肯定毛澤東正確主張,確立“毛核心”,中共第一次獨立自主解決自身重大問題,由幼稚走向成熟標志。(3)1946-1949年 人民解放戰(zhàn)爭 p581946年夏: 國民黨大舉進攻解放區(qū),全面內戰(zhàn)爆發(fā)1947年: 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戰(zhàn)略反攻序幕在解放區(qū)進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的土地,實現耕者有其田1948年9月-1949年初:發(fā)動遼沈、淮海、平津戰(zhàn)役,國民黨軍主力基本被消滅1949年4月渡江戰(zhàn)役,推翻南京國民政府14.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意義:P59 (1)人民得翻身,民族終獨立 (2)結束兩半社會,建立新民國家,創(chuàng)造崛起前提(3)改變世界格局,鼓舞被壓民族, 壯大和平力量,壯大社會主義示例
21、舉要:1、統一,是中國歷史的主流。結束國家分裂,實現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華民族為之奮斗、為之謳歌的偉大事業(yè)。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 材料二 李白:“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1)材料中的“秦王”指誰?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績? 秦始皇贏政。統一六國。材料三 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大國,在世界歷史中,特別是與其他古國相比,是一個十分罕見的現象。這其中有地理的、經濟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制度,也是這個多民族的千年古國得以始終維持統一的重要原因。 -張豈之中國歷史
22、十五講(2)請分別寫出秦朝、元朝為加強中央集權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這兩種制度的實施,有什么共同的積極作用?(4分)秦朝:郡縣制度。元朝:行省制度。作用: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維護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對后世影響深遠。(3)“蒼天蒼天淚如雨,倭人竟割臺灣去。”臺灣同胞懷著悲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聲達于四野”。這一令人悲痛的歷史場面發(fā)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強侵華戰(zhàn)爭之后?(2分)“倭人”“割臺灣”是哪一不平等條約的規(guī)定?(2分)舉出當時臺灣軍民在反割臺斗爭中的兩支主要力量。甲午戰(zhàn)爭。馬關條約。義軍和黑旗軍(4)在抗日戰(zhàn)爭第二次國共合作期間,中國共產黨積極組建敵后抗日根據地。請回答:中共領
23、導抗日的大后方是哪里?中共中央所在地在哪里?陜甘寧邊區(qū),延安。(5)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最符合臺灣海峽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國家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實現和平統一。國家和平統一后,臺灣可以實行不同于大陸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國家法 材料四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為結束海峽兩岸分離狀況,實現祖國統一的基本方針。該方針的基本內容是什么?一國兩制。在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2、江澤民在中共十五大報告總結20世紀中國革命進程時說:“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的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變,產生
24、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闭埢卮穑海?)20世紀中國經歷的三次歷史性巨變分別是指什么?(2)與時俱進、理論創(chuàng)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點,試分別舉例說明。答案:(1)辛亥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改革開放和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3分)(2)孫中山總結了革命失敗教訓,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張,把舊三民主義發(fā)展成為新三民主義,實現了國共第一次合作。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開創(chuàng)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政權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國,并以和平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改造。鄧小平總結了建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開創(chuàng)了有中國特色的
25、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道路。(7分)29、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專制制度后,歷代王朝都設置宰相作為皇帝的助手,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處理全國政務。新唐書記載:“宰相之職,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任重矣?!辈牧隙?明太祖認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鑒秦設相之患,相從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國君者,其故在擅專威福?!辈牧先?廢丞相后與丞相地位近似官職的基本職權情況表:職 位基 本 職 權明中葉后內閣首輔擁有票擬權,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經常受到挑戰(zhàn)清朝雍正年間以后軍機大臣承旨擬寫傳達皇帝旨意材料四 黃宗羲說:“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罷丞相始也。”請回答:(1)在君權與相權關系的
26、處理上,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別采取了怎樣的措施?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廢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當時也有人稱內閣首輔和軍機大臣為宰相,這種稱呼是否有實質意義?為什么?(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黃宗羲的觀點?答案:(1)秦始皇不給丞相以兵權,讓御史大夫牽制丞相;漢武帝設置“中朝”決策機構,剝奪了宰相的決策權;唐太宗規(guī)定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權一分為三;宋太祖以參知政事等官職分割相權。共同點:相權受到限制和分割削弱,皇權加強。(2)明太祖認為秦朝以來宰相的擅專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統治。(3)內閣屬于皇帝的顧問內侍機構,內閣首輔不是法定中央一級行政或決策機構
27、的長官,其權限大小取決于皇帝;軍機處是皇帝諭旨的傳達機構,軍機大臣完全聽命于皇帝。內閣首輔和軍機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權力,不能對皇權形成制約,所以不是實質意義上的宰相。(4)宰相對皇權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廢除宰相后,君主專制制度逐步發(fā)展到了頂峰,形成了絕對的君主專制,加重了政治腐敗。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盡管存在時間短暫,卻用一個組織得很嚴密的帝國結構取代了周的;這種帝國結構一直持續(xù)到1912年最后一個皇朝被推翻時才告終。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請回答:(1)結合史實說明秦朝“帝國結構”的主要表現。材料中的“”具體指什么制度?(4分)(2)你如何理解“這種
28、帝國結構一直持續(xù)到1912年最后一個皇朝被推翻時才告終”?(2分)(3)“這種帝國結構”在清朝時期有何調整?這種調整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6分)1)表現: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縣制度等。(3分)具體指:分封制。(1分)(2)理解:這一觀點指秦朝建立的君主專制制度一直持續(xù)到1912年;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2分)(3)調整:設置軍機處。(1分)影響:使中國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有利于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社會穩(wěn)定。(3分)但君主專制制度的強化,極大地妨礙了社會的進步。(1分)導致地方政治自主性和能動性受到壓抑,政治日益僵化;妨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束縛了社會生
29、產力;為君主專制而推行的加強思想控制的措施,摧殘了文化。(任意1點1分)專題四五 現代中國的政治和外交1.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P64(1)1949年3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內容:工作重心由鄉(xiāng)村轉移到城市,以恢復和發(fā)展生產為一切工作的中心確定全國勝利后黨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基本政策提出由農業(yè)國轉變?yōu)楣I(yè)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yōu)樯鐣髁x社會的總任務(2)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會 內容:64-65頁共同綱領規(guī)定的新中國的國家性質: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國家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此時的政協代行全國人大的職能。(3)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全會(4)開國
30、大典等 教材65頁2.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內容(即中國民主政治的特色): P64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新中國根本政治制度)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3)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 1954年 P66(1)經過: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確立標志)(2)1954年憲法: 內容:a確定國家性質b根本政治制度c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 d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方向和途徑特點:體現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原則性質: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作用:開創(chuàng)人民民主全新階段,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法律保證4.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
31、建立和完善 P67(1) 1949年 初步確立 標志是第一屆人民政協全會召開(2) 1954年 政協代行全國人大的職能結束,但作為人民民主統一戰(zhàn)線的組織繼續(xù)存在(3)1956年 進入新階段,標志: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的方針5.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確立: P67(1)歷史原因: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局面建國初各少數民族社會發(fā)展不平衡近代以來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團結奮斗,共同建立了統一的新中國。(2)實行目的 保證祖國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團結,保證各民族平等的地位和共同發(fā)展(3)確立經過:67-68 1947年 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1949年 共同綱領規(guī)定1954年 憲法正式確
32、認,并規(guī)定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劃分為自治區(qū)、自治州、自治縣1955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1958年 廣西壯族、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成立1965年 西藏自治區(qū)成立(4)實施作用:P68 實現了少數民族自己當家作主的愿望保證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促進了民族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6.文革對民主法治的踐踏:P71-72 (1)成立的地方各級革命委員會高度集權,是國家政治體制建設的重大倒退(2)人大和政協停止正?;顒樱瑧椃ㄒ?guī)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被破壞。(其他了解:紅衛(wèi)兵、造反派等對干部、群眾抄家批斗關押,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生命、財產和人身自由等基本權利被任意剝奪。黨內民主制度被領
33、袖個人專斷取代。等)7.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重要成就:P73-74 (1)1980年 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強調解決黨和國家政治體制中權力過分集中問題,體現建設民主政治的初步構想。(2)1982年 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通過新憲法,成為新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章程。(3)1997年 中共15大提出“以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1999年(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將其寫入憲法(4)當前: 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的法律體系基本形成8.“一國兩制”的構想的提出:P 75(1)含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2)提出經過:
34、1979年 告臺灣同胞書:提出和平統一、三通、探親旅游等1981年 葉劍英談話,建議國共對等談判第三次合作,闡明統一后對臺基本政策20世紀80年代初 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想1984年 六屆人大二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闡述這一構想并獲通過,成為國策9“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香港、澳門回歸 P76(1)回歸條件:根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fā)展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和成熟港澳人民期盼回歸群眾基礎和平與發(fā)展成為當代世界的主題有利國際環(huán)境等(2)回歸經過;1982年 鄧小平與撒切爾北京會談,以一國兩制方案否決英方用主權換治權提議1984年 中英簽署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1987年 中葡簽署關于
35、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1990年 全國人大通過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1997年 香港回歸1999年 澳門回歸(3)回歸意義:78頁標志著 洗刷中國領土被占的百年國恥開創(chuàng)港澳與內地共同發(fā)展新紀元標志著 在完成祖國統一的道路上邁出重要兩步標志著 中國人民為世界和平、發(fā)展與進步事業(yè)做出新的貢獻為和平解決國家間歷史遺留問題提供范例10.海峽兩岸關系的進展 1979年以來 P78(1)進展條件: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的影響黨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體的政策和措施(2)進展表現:1979年停止炮擊金門1987年臺灣開放同大陸探親1992年海峽兩會達成“九二共識”:“一個中國”1994年通過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1995
36、年江澤民講話,提出八項主張,是解決臺灣問題綱領性文件2008年三通實現(3)阻礙統一臺灣的因素: 臺灣島內分裂傾向的發(fā)展某些外國反華勢力的干涉11.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 P85-87(1)1949-1950 與蘇聯等國建交,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2)1953年 與印度就西藏問題談判時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意義:逐漸為國際社會公認,成為解決國與國問題的基本準則(3)1954年 參加日內瓦會議,達成解決印度支那問題的協議(4)1955年 參加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提出背景:帝國主義國家陰謀破壞會議,與會各國因社會制度意識形態(tài)不同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方針含義:異: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制度不同
37、。同:大多數與會國家都曾經遭受過殖民主義的侵略;(歷史)許多國家面臨著維護民族獨立、發(fā)展本國經濟的任務;(現實)有維護和平的共同愿望。(將來)12. 20世紀70年代我國外交的突破性成就主要有哪些?(1)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971年326屆聯大 原因: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對新中國的支持 美國孤立新中國政策破產 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2)中美關系走向正?;?P90 原因:美國方面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美國“遏制和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 改善兩國關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 系符合兩國中國方面蘇聯陳兵中國邊境,對中國安全構成主要威脅 的共同利益, 有利于改善中國的國際地位、對付 是共同要求來自蘇聯的威
38、脅、實現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經過:1971年 美國乒乓球隊訪華打開交往大門1971年 基辛格秘密訪華1972年 尼克松訪華,發(fā)表上海中美聯合公報,開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中美建交的聯合公報發(fā)表,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關系 意義:是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關系取得突破的關鍵 帶動了眾多尤其西方國家與中國關系的改善(如中日邦交正常化),我國迎來新的建交高潮,為1978年以后對外開放政策的實行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 促進了世界局勢的緩和和變化(3)中日邦交實現正?;?972年9月P91原因: 中美關系的緩和直接推動了中日關系的改善中國國際地位提高,日本輿論強烈要求 日本對華友好的政黨、社團和人士的推動經過
39、: 1972年9月,田中角榮訪華,中日簽中日聯合聲明1972年,日本與臺灣“斷交” 1973年初,中日互派大使,簽協定意義:結束了兩國長期敵對的歷史 打開了兩國睦鄰友好的新篇章,推動了兩國關系的發(fā)展 有利于亞洲與世界的和平13.新時期外交政策的調整:P84 (1)鄧小平對戰(zhàn)爭與和平問題做出的新的科學判斷,成為新時期中國確定對外關系方針的一個出發(fā)點。(2)鄧小平提出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是和平和發(fā)展。強調要堅持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和平的國際環(huán)境。(3)新時期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體表現為不結盟。(4)實行對外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成為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同世界
40、一切國家建立和發(fā)展外交關系的出發(fā)點。14.新時期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 教材95-96頁15.新時期在地區(qū)性國際組織中的活動P96:(1)積極參與亞太經合組織的活動,并于2001年舉辦了該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2001年在上海發(fā)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該組織特點是結伴而不結盟,大小國家共同倡導、安全先行、互利合作等)26(15分)下列圖片資料記載了舊中國與新中國的外交歷史,結合圖片和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圖 一圖一是南京條約簽約時情景,請簡述其主要內容影響.割占香港島,賠款2 100萬銀元,五口通商,中英協定關稅等。(4分)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分) 圖二反映新中國第一次
41、以五大國身份參加的一次國際會議。請說出這次會議的名稱,指出照片中出席這次會議的中國最高領導人名字。 HYPERLINK /chn/premade/9099/wjb_zt_b23.htm 日內瓦會議; 周恩來.(根據圖三,指出1955年至1970年中國在聯合國中的支持率呈現出怎樣的趨勢?(1分)在這種趨勢下,簡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主要原因。(3分)上升(或逐年增加);(1分)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廣大亞非拉發(fā)展中國家支持;美國長期孤立中國、阻撓中國重返聯合國的局面已無法維持。(3分)(4)從下面圖五、圖六看出改革開放后中國在外交上取得哪些新的成就?(4分) 圖五 圖六2000年倡議安理會
42、五個常任理事國首腦首次會晤,中國發(fā)揮建設性作用;2001年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建立,確立新型的結伴不結盟外交關系。(4分)專題六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1.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希臘文明的影響:103頁(1)特點: 地理位置:地中海中部,歐亞非三洲要沖地理范圍:以希臘半島為中心包括愛琴海諸島等地形地貌:山多平地少,海岸線曲折,多島嶼和港灣氣 候:地中海式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2)影響:糧食生產受到限制,葡萄橄欖等經濟作物廣泛種植便于開展海外貿易、殖民活動和其他經濟文化交往從而有助于形成開放寬松自由的社會環(huán)境和平等互利的觀念陸上聯系交通不便,不利于建立強大統一的國家政權,城邦林立2希臘城邦制
43、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 P103(1)含義: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周圍一些村落的國家形態(tài)(2)特點:小國寡民;即獨立自治,又交往頻繁;文化保持認同(3)影響: 政治:公民有較多機會直接參與城邦的公共事務,王權衰微,有利于希臘民主政治的發(fā)展經濟:是各種商品集散地,商品經濟比較發(fā)達文化:是希臘的文化中心,創(chuàng)造出富含民主意識與科學精神的城邦文化3.西方民主政治在古代希臘產生的歷史條件: (1)開放性的較發(fā)達的商品經濟 (2)獨立自治、小國寡民的城邦制度 (3)較高政治文化素質的公民 (4)杰出政治家的改革(下節(jié)細講)4.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以下伯利克里時期) (1)各級官職(除十將軍外)向所有公
44、民開放,并都以抽簽方式產生。(2)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和陪審法庭擁有最充分的權力。 公民大會:經?;?;最高權力機構;每個公民在會上都有發(fā)言權和表決權 五百人會議: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兼有政府職能它的每個成員都有機會擔任輪值主席陪審法庭:人數眾多,負責審理案件(3)國家為擔任公職和參加政治活動的公民發(fā)放津貼(梭倫改革政治內容:按年收入將公民分為四個等級按部落選出四百人會議為公民大會常設機構設立陪審法庭受理公民投訴局限:第四等級不享有政府官職和參選四百人會議權利特點:在貴族與平民之間采取“中立”政策克利斯提尼改革:內容:(1)以地域劃定選區(qū),組成“五百人會議”,對所有公民開放 (2)選出十將軍委員會
45、 (3)制定“陶片放逐法”作用:(1)以新的行政選區(qū)打破部落貴族對政權的控制 (2)使所有公民都有機會參與國家政治事務,民主制度最終確立)5.對雅典民主政治的評價:積極:使雅典經濟政治獲得了空前的繁榮。不足:(1)狹隘性:奴隸、婦女和外邦人排除在民主權利之外 (2)地域性:(這種直接民主的方式)只適用于小國寡民的城邦 (3)體制缺陷:抽簽選舉和輪流坐莊的方式可能會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誤用后世影響:開創(chuàng)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國家政治原則、國家權力的組織形式等方面對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產生深刻影響。6.民主政治對重要作用: (1)發(fā)揚集體智慧,使政治決策考慮的更全面,更準確。 (2)協調各階層各群體的
46、利益、矛盾和意見,維護國家的團結和社會的穩(wěn)定 (3)有效防止暴政和節(jié)制官員腐敗 (4)維護公民的基本人權、自由、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經濟文化的繁榮等7.羅馬法的內容: (1)建國之初:習慣法。具有隨意性,貴族壟斷立法權欺壓民眾(2)公關前449年十二銅表法,羅馬第一部成文法:積極:限制了貴族專橫,打破貴族對法律知識的壟斷 從而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利益 局限:摻雜原始落后的古老習俗; 保留了某些維護貴族特權的不合理法規(guī)。(3)羅馬建國公元前3世紀中葉:公民法: 特點: 注重形式,程序繁瑣缺,乏靈活與變通 內容側重于國家事務和法律程序,私法規(guī)范不夠完善(4)向帝國過渡時期產生:萬民法:適用于羅馬境內
47、各族人民簡潔靈活、實用有效注重調解貿易及財產等經濟和民事糾紛(5)西塞羅提倡的自然法:是一種法律觀念是整個法律科學的思想基礎和各種具體法規(guī)的指導原則 核心內容:人人生而平等,享有基本權利標志著羅馬法學的高度成熟,超越民族時間的永恒價值8.羅馬法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 (1)公民法:提高公民地位,激發(fā)愛國熱情,調動參政積性 (2)萬民法:理順復雜利益關系,促進社會穩(wěn)定和帝國境內各族共同發(fā)展專題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fā)展1.權利法案的制定 P118 (1)制定背景:1688年光榮革命,使國王的權力來自議會。 (2)核心內容:用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權力,保護臣民自由,擴大議會的權力權
48、利 (3)影響:使國家實際權力逐漸轉移到議會手里,確立了法律至上、議會權力高于王權、司法獨立于王權的原則,奠定了君主立憲制的法律基礎。2.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P119頁形成過程:(1)光榮革命后 國王威廉三世設內閣成為直轄的最高行政機關。(2)喬治一世時 國王不出席內閣會議成為慣例,后來成為慣例。(3)1721年 財政大臣沃波爾開創(chuàng)多數黨領袖任首相組建內閣先例。從此內閣要對議會負責并定期匯報工作。(4)18世紀中, 內閣遭到下院反對, 開創(chuàng)了兩條對策,分別是_首相辭職向議會謝罪(或內閣成員集體辭職)提請英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選新下院決定內閣存留形成影響:(1)議會取得了對行政權力的監(jiān)督控制權(2)
49、國王“統而不治”,只是最高權力的象征。(3)君主立憲制基本形成,英國成為典型的資產階級代議制國家。3.1932年議會改革和內閣成為第三院(不是課標直接內容)見教材120-121 此處略4.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由我校蘇建老師整理)(1)君主制、民主制、貴族制三者融為一體(2)君主保留,但議會掌權,君主權力受到憲法的限制(3)以議會和責任內閣為核心,議會是最高立法機構,內閣掌握行政權,受議會監(jiān)督(4)國王臨朝不理政,代表國家,僅是民族團結的紐帶和國家統一的象征5.美國1787年憲法:P122(1)制定緣由:美國建國初實行松散的邦聯體制,造成國家軟弱,危機重重。(2)主要內容:中央與地方
50、關系:中央集權與地方自治相結合聯邦政府權力大大加強,各州保持了一定程度自治地位,擁有一些州權。 中央各部門關系:實行三權分立,相互制衡原則 三權分立:總統擁有最高行政權,兼武裝部隊總司令,由選民間接選舉產生,對憲法負責國會擁有最高立法權,由參眾兩院組成,參議員每州兩名,眾議員按各州人口比例最高法院法院擁有最高司法權,法官終身任職相互制衡:總統對國會立法有否決權國會又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總統否決的法律。最高法院的最高大法官由總統任命,參議院批準,最高法院有權宣布總統和議會的法令違憲而失效等統治者與人民關系:實行民主共和政體 總統議員都分別由人民選舉產生,對選民負責。(3)憲法評價:(答題時講下
51、面變成通俗語言)避免專權出現,維護資產民主;調和三對矛盾,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在權限設置上調節(jié)中央與地方矛盾; 參眾兩院的設置調節(jié)了大州與小州的利益:給予黑奴5/3選票,緩和南方與北方矛盾實踐啟蒙構想,他國政建榜樣;歧視黑印婦女,初無充分人權。6.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異: 項 目美國總統制英國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是誰? 總統 國王國家元首的產生方式? 選民選舉 世襲 國家元首有無任期? 任期制 終身制國家元首有無實權? 有 無政府首腦是誰? 總統 首相政府如何產生? 總統任命 議會選舉中獲勝多數黨組閣國家的權力中心是誰? 總統 議會(后來內閣詮釋上升)同: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私有制 階級性質
52、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政黨議會制度兩黨制,兩院制等27、(11分)閱讀下圖:總統內閣行 政國 會 立 法最高法院司 法請回答:(1)該圖反映的是哪個國家的政治制度?(2分)(2)該圖反映出這種政治制度的一個什么原則?(4分)(3)請簡要指出圖中三者的相互關系,并指出圖中的權力中心在哪里?(4分美國。(2分)三權分立、權力的“制約與平衡”原則。(4分)(3)總統可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但國會可以三分之二的多數通過總統所否決的法律;總統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但最高法院可宣布總統法令違憲;總統任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必須經參議院批準,但最高法院可宣布參議院的立法不合憲法。總之,三者相互制約,維持相對平衡。權力中心
53、在總統。(7.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1875年)的主要內容:P129 (1)總統: 任期七年,國家和軍隊最高統帥,任命官員、締結條約等權 經眾議院同意有權任命內閣 經參議院同意有權解散眾議院 (2)議會:兩院制。參議院間接選舉產生,有權否決眾議院法律,內閣對參議院負責 (3)(后來加入)馬賽曲為國歌、共和形式永不動搖等特點:總統,參議院權力大,是保皇派與共和派妥協的產物8.德意志帝國憲法(1871年)的主要內容(1)憲法內容:聯邦制國家:帝國政府掌握了軍事、外交等大權,各邦則保留了一些自治權?;实壅莆諊掖髾啵菏菄以缀蛙婈牻y帥,有權任免官員、創(chuàng)制法律、召集和解散議會和決定對外政策等宰相(內
54、閣首腦):只對皇帝負責,在內閣中擁有絕對權力議會由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組成:聯邦議會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組成;帝國議會由成年男子選舉產生,作用很小。(2)憲法特點: 議會軟弱,皇權強大。民主立憲是虛,君主專制是實軍隊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占據主導,軍國主義色彩濃厚9.德、法兩國資產階級代議制有何異同?不 同法 國德 國政 體共和政體君主立憲政體國家元首總統,選舉產生皇帝,世襲產生內 閣對參議院負責只對皇帝負責相同:都帶有與反民主勢力的妥協性:國家元首權力很大上院擁有更大權力,普選產生的下院作用較小相同原因:保守勢力都比較強不同原因:法國資本主義發(fā)展相對德國較早成熟 法國人民堅持民主斗爭,民主觀念深入人心
55、 德國統一主要依靠普魯士政府,人民作用很小10.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發(fā)展中的作用 見教材131頁末端由于受到歷史條件、文化傳統、國內外政治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近代西方國家在政體形式上是多種多樣的,試以近代英國、美國為例進行分析。(1)分別說出奠定兩國政體的重要法律文件名稱。(2分)(1)英國是權利法案、王位繼承法;美國聯邦憲法(或1787年美國憲法)(2分)(2)在下表中填上英美兩國政體名稱、相關情況。(14分)政體項目美國 英國 國家元首是誰國家元首產生方式國家元首有無任期國家元首有無實權政府首腦是誰國家權力中心(2)政體項目美國 民主共和制 英國 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是誰總統國王國家元
56、首產生方式民主選舉世襲國家元首有無任期有(四年一屆)終身國家元首有無實權有(行政權)無(虛君)政府首腦是誰總統首相國家權力中心總統議會(3)你欣賞哪國政體?請說出這一政體的特點。(3)英國英國君主立憲制:雖然保留君主制,但是國王是虛君,是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征;議會擁有立法權、行政監(jiān)督權;內閣對議會負責。美國民主共和制:體現權力“制約與平衡”原則,即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中的任何一項都受到另外兩項權力的制約。(選一國、2分)專題八、九 社會主義運動和當代國際格局的變化1.共產黨宣言主要內容與意義(岳麓版教材:闡明了社會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指出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矛盾即私人占有和社會大生產矛盾日益尖銳,資本主義
57、最終必將被共產主義取代。指出工業(yè)無產階級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先進的、革命的最有前途的階級,將成為資本主義掘墓人。闡明暴力革命是實現無產階級專政的途徑,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進而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人民版教材教材138頁:宣言第一章資產者和無產者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宣言第二章無產者和共產黨人,說明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目的和任務,以及共產黨的理論和綱領。宣言第三章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文獻,批判了當時流行的各種假社會主義,分析了各種假社會主義流派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并揭露了它們的階級實質。宣
58、言第四章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tài)度論述了共產黨人革命斗爭的思想策略。意義:共產黨宣言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第一個無產階級戰(zhàn)斗綱領。從此,無產階級進行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地發(fā)展起來。2.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實:P141(1)革命緣由:普法戰(zhàn)爭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成立,但以稊也爾為首的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后更名為國防政府)對外妥協,對內鎮(zhèn)壓(要解除國民自衛(wèi)軍武裝)。(2)革命措施:廢除舊軍隊,代之以國民自衛(wèi)軍;普選產生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公社委員會,下設十委員會。公社委員和工作人員都由選舉產生。對選民負責。
59、國家公職人員最高年薪不得超過一般技術工人的工資。等3.巴黎公社的經驗教訓:P143 (1)失敗原因:無論是生產力水平還是無產階級的政治威信,都還沒達到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的程度。 缺乏統一的革命政黨領導,沒有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沒有經驗可循。 (2)意義: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偉大嘗試;打碎了舊的國家機器,建立了無產階級自己的政權;原則永存,精神不朽。4.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P146 1917年(1)背景條件:發(fā)展階段:俄國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有軍事封建色彩,依賴西歐資本。社會矛盾:復雜尖銳,成為帝國主義鏈條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工人階級力量的壯大,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和列寧主義思想的誕生。參加一戰(zhàn)帶來的災難,
60、激化了國內矛盾,加速了革命高潮到來。(2)革命經過: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制度,革命后形成兩個政權的特殊局面。列寧發(fā)表四月提綱,提出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任務。七月事件,政權完全轉移到資臨時政府,兩個政權并立局面結束。攻打冬宮,通過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建立以列寧為首的第一個蘇維埃政府。(3)歷史意義:對俄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為把俄國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強國和實現國家現代化創(chuàng)造了重要前提;對世界:開辟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同時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實踐指導力量。(4)革命特點:在經濟相對落后的資本主義國家單獨取得了革命的勝利。走由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超市經營合同三篇
- 醫(yī)用電子儀器設備相關行業(yè)投資方案范本
- 市場定位與品牌戰(zhàn)略計劃
- 新型地熱用熱交換器相關項目投資計劃書
- UV激光切割機相關行業(yè)投資規(guī)劃報告范本
- 大孔燒結空心磚相關行業(yè)投資規(guī)劃報告
- 結合地方文化的藝術課程設計計劃
- 汽車廠生產線升級改造工程合同三篇
- 葡萄運輸合同三篇
- 設計優(yōu)化培訓
- 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小學五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完全教案(教學計劃-進度計劃-共14節(jié)課時)新疆有
- 四川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輔導員招聘考試真題2023
- 第1課《北京的春節(jié)》課件 2023-2024學年統編版(五四學制)語文六年級下冊
- 2024版國開電大法律事務??啤睹穹▽W(1)》期末考試總題庫
- 山東建筑大學混凝土結構原理期末考試復習題
- 永康電動工具市場行業(yè)報告
- 護理病例報告范文5篇
- 班主任基本功大賽:模擬情景題及參考答案匯編(小學組)
- 兒童房間管理制度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08年化工原理(含答案)考研真題
- 湖南課件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