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技術相關知識_第1頁
華為技術相關知識_第2頁
華為技術相關知識_第3頁
華為技術相關知識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SingleRAN華為在業(yè)界率先提出的SingleRAN理念將成為未來整個移動通信領域發(fā)展 的一個方向,為眾多廠商所遵循。多種路線圖的網絡演進給運營商帶來了部署和管理上的困難。比如從3GPP 的角度來看,從GSM到WCDMA再到LTE,一家運營商將同時運營三張網絡, 如何進行管理和維護、網絡與網絡相互之間的關系如何、什么樣的業(yè)務駐留在哪 張網絡上,種種問題有待解決。在這樣的情況下,SingleRAN應運而生。今年年初華為發(fā)布的電信業(yè)未來十 大發(fā)展趨勢中,將SingleRAN演進列為解決網絡演進與技術革命之間矛盾的解 決之道,給予了很高期待。所謂SingleRAN簡單而言就是“一個網絡架構、一次

2、工程建設、一個團隊維 護”。通過統(tǒng)一的R&M管理、統(tǒng)一的無線資源管理、統(tǒng)一的網絡規(guī)劃系統(tǒng)優(yōu)化、 統(tǒng)一的傳輸資源管理,來支持不同技術制式的融合和演進。目前基于華為第四代 基站的SingleRAN解決方案已經開始在海外大規(guī)模部署?!澳壳皹I(yè)界很多理念都是華為第一個提出的,大家都在跟著走。我相信未來兩 年內SingleRAN也會成為一個非常熱的電信領域名詞,會是眾多的廠商所共同 遵循的?!壁w明說。LTE概念LTE是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的縮寫。LTE也被通俗的稱為3.9G,具有 100Mbps的數(shù)據(jù)下載能力,被視作從3G向4G演進的主流技術。LTE的研究,包含了一些普遍認為很重要的

3、部分,如等待時間的減少、更高 的用戶數(shù)據(jù)速率、系統(tǒng)容量和覆蓋的改善以及運營成本的降低。3GPP長期演進(LTE)項目是近兩年來3GPP啟動的最大的新技術研發(fā)項目, 這種以OFDM/FDMA為核心的技術可以被看作“準4G”技術。3GPP LTE項目的 主要性能目標包括:在20MHz頻譜帶寬能夠提供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 的峰值速率;改善小區(qū)邊緣用戶的性能;提高小區(qū)容量;降低系統(tǒng)延遲,用戶平 面內部單向傳輸時延低于5ms,控制平面從睡眠狀態(tài)到激活狀態(tài)遷移時間低于 50ms,從駐留狀態(tài)到激活狀態(tài)的遷移時間小于100ms;支持100Km半徑的小區(qū) 覆蓋;能夠為350Km/h高速移動用戶提

4、供100kbps的接入服務;支持成對或非 成對頻譜,并可靈活配置1.25 MHz到20MHz多種帶寬。近年來,LTE已經被作為無線接入網未來的演進方向,越來越多的運營商開 始積極參與并推動LTE的標準化和產業(yè)化進程。在此過程中,一些問題也浮出 水面。目前很多運營商網絡都采用2.5/3G基礎設施,如何平滑過渡到LTE已成 為運營商當前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運營商需要考慮現(xiàn)有網絡與新建LTE網絡的互通、與其他運營商網絡的漫 游,以及用戶在兩個網絡接入時,如何為用戶提供一致的業(yè)務等需求。因此,除 了基于LTE對無線接入網演進的研究,3GPP進一步開展了分組核心網架構方面 的演進工作,并將其定義為增強的

5、分組核心網EPC。EPC旨在幫助運營商通過 采用LTE技術來提供先進的移動寬帶服務,以更好地滿足用戶現(xiàn)在以及未來對 寬帶及業(yè)務質量的需求,可以看做LTE的“配套工程”。3GPP所定義的EPC的需求主要包括:支持1.25MHz(包括1.6MHz)20MHz 帶寬;峰值速率為上行50Mbps、下行100Mbps;頻譜效率達到3GPP R6的24 倍;用戶面延遲小于5ms,控制面延遲小于100ms;支持與現(xiàn)有3GPP和非3GPP 系統(tǒng)的互操作;支持IP多媒體子系統(tǒng)(IMS);取消CS (電路交換)域,CS 域業(yè)務在PS (包交換)域實現(xiàn),如采用VoIP。由此可見,EPC不僅支持用戶對網絡性能與高帶寬

6、的要求,其“野心”甚至包 括統(tǒng)一分組域和電路域,由LTE統(tǒng)一承載數(shù)據(jù)和語音業(yè)務。同時,EPC還考慮 了對多種接入技術的支持,既支持與現(xiàn)有3GPP系統(tǒng)的互通,同時也能支持非 3GPP網絡(如 WLAN、WiMAX)的接入,并支持用戶在3GPP網絡和非3GPP 網絡之間的漫游與切換。作為LTE eNodeB連接到分組網絡的核心網絡,EPC包含了移動性管理實體 (MME)、服務網關(S-GW)、分組數(shù)據(jù)網絡網關(P-GW)及策略和計費功 能體(PCRF)。EPC Evolved Packet Core network演進型分組核心網EPC主要包括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

7、tity)移動性管理實體和 S GW (Serving Gate Way) 服務網關MME主要負責的有非接入層信令的加密、完整性保護和安全控制,并 對空閑狀態(tài)下的移動臺進行移動性管理(簡單點說就是控制面的相關工作)S 一 GW主要負責的有終于用戶面數(shù)據(jù)包及用戶平面切換(簡單點說就是用戶面的相 關工作)。從EPC看移動分組核心網快速演進1 2下一頁LTE/EPC網絡開始邁向成熟從2004年底3GPP開始LTE/EPC相關工作到2009年3月3GPPR8標準的 凍結,設備商與運營商齊心協(xié)力經過4年多的努力基本完成了 LTE/EPC的標準 工作。標準的成熟,使得LTE/EPC商用部署前的工作得以有計

8、劃地展開:主流運 營商在今年將陸續(xù)開始對LTE/EPC設備的實驗室測試(如中國移動預計7月份 開始LTE/EPC設備測試);業(yè)界LTE/EPC設備的IOT測試在MSF論壇推動下 于2009年3月開始;同時主流運營商開始考慮LTE/EPC的實驗網絡的建設,如 歐洲的TMO,Telenor考慮在2010年初建立自己的LTE試商用網絡。移動網絡數(shù)據(jù)流量爆發(fā)性增長已經成為現(xiàn)今移動運營商們面對的首要挑戰(zhàn), 運營商對部署下一代的移動寬帶網絡愿望愈加迫切。2011年LTE/EPC網絡的商用部署不再遙不可及。從EPC網絡架構看移動分組核心網的演進具備更高的接入帶寬,更快的接入速度,無縫移動性以及更低成本是運營

9、商 對下一代移動網絡的必然要求。LTE/EPC網絡的全IP承載,控制面與用戶面分 離的扁平架構并支持各種網絡共接入的特點滿足了如上要求(如圖1所示)。圖1 3GPP EPC架構全IP承載的趨勢可以從GSM,UMTS網絡分組核心網與無線接入網之間接 口的承載技術的選擇與發(fā)展看出。同等帶寬下,IP承載的硬件建網成本(包括 傳輸資源,核心網硬件成本)和維護成本都大大優(yōu)于TDM承載。這一特點在高 帶寬應用場景下就顯得尤為突出。而LTE/EPC正是這樣的場景,因此EPC從標 準制定之初即確定以全IP承載,不僅包括無線側eNodeB與EPC間的S1接口, 也包括EPC內部MME與HSS之間的接口采用IP承

10、載的diameter協(xié)議。EPC網絡控制面與用戶面的分離以及用戶面的扁平化的趨勢,也是應對網絡 流量激增的必然選擇。UMTS特別是HSPA部署后,單用戶的數(shù)據(jù)流量和高速接 入用戶數(shù)的雙邊增長,導致移動網絡的數(shù)據(jù)流量達到了 GSM時代的十倍甚至百 倍以上。用戶面的吞吐能力逐漸成為移動分組網絡設備SGSN和GGSN的主要 瓶頸,同時也導致分組核心網的投資飛速增長。對分組核心網進行控制面與用戶 面分離,使得分組核心網只對網關節(jié)點提供用戶面處理,不僅大大節(jié)省了其他網 絡節(jié)點如SGSN/MME的用戶面投資以及承載網的投資的快速增長,同時優(yōu)化了 用戶面的性能。EPC網絡實現(xiàn)了核心網的融合,支持各種3GPP

11、接入方式和non-3GPP網絡的 共接入,并支持多模終端用戶的無縫移動性。LTE的引入和移動運營商全業(yè)務運 營的發(fā)展趨勢,使得單個運營商開始面對運營多種制式網絡。支持多種網絡共接 入的EPC網絡,實現(xiàn)核心網的融合,使得網絡結構更加簡單,降低了網絡運營 成本。同時EPC網絡支持各種接入方式之間的無縫移動性,提高LTE用戶在LTE 部署初期局部覆蓋時的使用感受。中興通訊向EPC平滑演進的核心網解決方案中興通訊作為業(yè)界領先的核心網解決方案專家,基于對移動核心網的研發(fā), 建設經驗積累以及對LTE/EPC的長期研究,深刻領會到移動分組核心網的演進 趨勢以及EPC網絡架構的特點,并將這一成果深入運用到中興通訊核心網GSN 產品和EPC產品研發(fā)之中,提供具備向EPC平滑演進的融合核心網解決方案 -ZEPS:中興通訊統(tǒng)一控制網元uMAC產品支持GSM,UMTS和LTE接入, 專注于為移動用戶提供接入認證,移動性管理等控制面的處理;中興通訊綜合網 關xGW產品集成了 GGSN,P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