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課件:《汽車構造與拆裝實訓教程》1_第1頁
教學課件:《汽車構造與拆裝實訓教程》1_第2頁
教學課件:《汽車構造與拆裝實訓教程》1_第3頁
教學課件:《汽車構造與拆裝實訓教程》1_第4頁
教學課件:《汽車構造與拆裝實訓教程》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汽車構造拆裝實訓 第一篇準備篇實訓單元 1 實訓前準備項目一 汽車拆裝的基本知識項目二 汽車及發(fā)動機總體結構認識項目 一 汽車拆裝的基本知識 1.1 實訓目標和準備項目要點目標知識目標了解常用工具的種類和功用了解拆裝實訓安全知識和評分標準技能目標學會各種汽車常用拆裝工具、常用舉升設備、常用拆裝專用工具、常用量具的正確選用設備和工具常用拆裝工具1套,常用量具1套,常用舉升設備1套,汽車拆裝常見專用工具1套,多媒體設備套實訓安排實訓課時:2學時實訓組織:每組35位同學,老師指導,學生動手操作1.2 實訓內容、方法及注意事項1.2.1常用拆裝工具及使用方法1.扳手扳手常見的有活扳手、呆扳手(開口扳

2、手)、梅花扳手、套筒扳手、扭力扳手和內六角扳手等。(1)活扳手 (2)呆扳手(開口扳手) (3)梅花扳手 兩用扳手 (4)套筒扳手 (5)扭力扳手 (6)內六角扳手 2.螺釘旋具3.鉗子4.錘子1.2.2 常用拆裝專用工具及使用方法1頂拔器火花塞套筒扳手.活塞環(huán)拆裝鉗.濾清器扳手.氣門彈簧鉗.油封取出裝置.滑脂槍()填裝黃油:()注油方法:()加注潤滑脂時,不進油的主要原因有:滑脂槍缸筒內無潤滑脂或壓力缸筒內的潤滑脂間有空氣;滑脂槍壓油閥堵塞或注油接頭堵塞;滑脂槍彈簧疲勞過軟而造成彈力不足或彈簧折斷而失效;柱塞磨損過甚而導致漏油;油脂嘴被污泥堵塞而不能注入潤滑脂等。.離合器的拆裝專用工具9.襯

3、套、軸承、密封圈安裝器1.2.3 常用舉升設備及使用方法.千斤頂()立式千斤頂 ()臥式千斤頂 2.舉升機圖-29平臺式舉升機1-平臺板2-止滑墊3-斑馬線或負載能力標簽4-外側力臂5-安全排齒6-內側力臂7-油壓缸8-底座9-連桿固定座10-跑板11-連桿護蓋圖-30平臺式舉升機控制箱1-液壓馬達2-回油管3-油路板4-回油管接頭5-定時器座6-控制箱底座7-端子盤8-電磁閥9-出油管10-注油口11-下降速度調節(jié)閥12-升降閥13-出油管14-電磁開關15-二點組合16-切換開關17-控制箱側蓋18-上升按鈕19-下降按鈕20-緊急停止按鈕21-電源燈22-控制箱上蓋1.2.4 常用拆裝設

4、備及使用方法1.發(fā)動機翻轉拆裝臺圖1-31 發(fā)動機翻轉拆裝臺(a)樣式一;(b)樣式二2主減速器翻轉拆裝臺3輪胎螺母拆裝機4.全自動輪胎拆裝機5離車式輪胎動平衡機1.2.5 常用量具及使用方法.簡單量具.游標卡尺3千分尺4塞尺5百分表6數(shù)字萬用表使用1.2.6 拆裝實訓安全知識1)學習汽車實驗室工作規(guī)則,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2)按要求穿戴合身的工作服和工作鞋,不得穿涼鞋、短褲、背心等。3)注意用電、用油安全,工作場地不得吸煙。4)保持工作場地的清潔,避免潤滑油濺灑在地面上,拆裝工具和零部件放在專用的盆器里。實訓完成后要全面清理和清潔工作場地和工具,關閉油、水、電開關。5)搬運重物應戴手套,采用

5、專用設備進行。大件零部件應放置平穩(wěn),以防傾倒傷人。6)正確選用拆裝工具,注意各種螺釘?shù)牟鹧b力矩,避免用力過大傷及周圍人員或將螺釘擰斷。7)使用舉升機和千斤頂時,應確保車輛固定牢固和支撐牢固,確保車輛、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實訓單元 1 實訓前準備項目一 汽車拆裝的基本知識項目二 汽車及發(fā)動機總體結構認識項目二 汽車與發(fā)動機總體結構認識2.1 實訓目標和準備項目要點目標知識目標理解汽車總體結構和布置形式理解四沖程發(fā)動機的結構和工作過程技能目標了解汽車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運動關系了解汽車發(fā)動機各機構、各系統(tǒng)在汽車上的位置設備和工具汽車視教臺1臺、上海桑塔納轎車1輛、相關的教具、錄像片,多媒體教室1間實訓安

6、排實訓課時:1學時實訓組織:每組35位同學,老師與學生互動學習2.2 實訓內容、方法及注意事項2.2.1 汽車總體結構和布置形式認識(1)汽車通常由發(fā)動機、底盤(傳動系統(tǒng)、行駛系統(tǒng)、轉向系統(tǒng)和制動系統(tǒng))、車身和電氣設備四大部分組成。2.2.2 汽車外部結構認識圖2-2 上海桑塔納2000GSi轎車外表結構1、10-前照燈 2-發(fā)動機罩蓋 3-刮水器 4-前風窗玻璃 5-車頂 6-后視鏡 7-車門 8-車輪 9-轉向燈 11-前霧燈 12-前保險杠 圖2-3 上海桑塔納2000GSi轎車駕駛室內部結構1-儀表板 2-前柱內飾板 3-轉向盤 4-前車門內拉手 5-前車門扶手 6-前車門內飾板 7-

7、安全帶 8-中柱內飾板 9-后車門內飾板 10-后車門扶手 11-后三角窗內飾板 12-門/窗密封條 13-后座 14-地毯 15-前座 16-換檔桿 17-車門搖窗機控制開關組圖2-4 上海桑塔納2000GSi轎車車內儀表板結構1、7、8-通風口 2-燈光及儀表板照明開關 3-燃油表及冷卻液等 4-車速表/里程表 5-發(fā)動機轉速表 6-收放機 9-除霜風口 10-雜物箱 11-ABS指示燈 12-防盜器指示燈 13-危險報警燈開關 14-后風窗電加熱器開關 15-霧燈開關 16-空調調節(jié)開關 17-小雜物箱2.2.3 四沖程發(fā)動機結構認識及工作過程演示1. 四沖程汽油機結構認識及工作過程演示

8、2. 四沖程柴油機結構認識及工作過程演示 汽車構造拆裝實訓 第二篇 發(fā)動機篇實訓單元2 發(fā)動機總成拆裝實訓實訓單元3 機體組、曲柄連桿機構和配氣機構拆裝實訓實訓單元4 汽油機燃油供給系統(tǒng)拆裝實訓實訓單元5 柴油機燃料供給系統(tǒng)拆裝實訓實訓單元6 發(fā)動機冷卻、潤滑系統(tǒng)拆裝實訓實訓單元7 發(fā)動機增壓系統(tǒng)拆裝實訓實訓單元9 汽油機點火系統(tǒng)拆裝實訓實訓單元8 發(fā)動機起動系統(tǒng)拆裝實訓實訓單元2 發(fā)動機總成拆裝實訓項目三 發(fā)動機總成的車上拆裝及外部零部件拆裝3.1 實訓目標和準備 項目要點目標知識目標掌握發(fā)動機的支撐方式及各部件的相互連接關系技能目標學會發(fā)動機總成的車上拆裝方法設備和工具上海桑塔納2000轎

9、車1輛,發(fā)動機常用拆裝工具1套,常用舉升設備1套,清洗工具1套,多媒體設備1套實訓安排實訓課時:2學時實訓組織:每組35位同學,老師指導,學生動手操作3.2 實訓內容、方法及注意事項3.2.1 發(fā)動機總成的車上拆裝以上海桑塔納2000GSi轎車AJR發(fā)動機的拆卸為例,具體拆卸順序可以各不相同,但原則是先拆最外圍的、相對獨立的,即對其他部位干涉少的附件。這里推薦如下拆卸方法:(1)在點火開關切斷的情況下拔下蓄電池搭鐵線。拆下蓄電池,注意先向外拉出后再取下。旋松蓄電池支架緊固螺栓,拆下蓄電池支架。(2)在發(fā)動機下放置一個收集盤,打開冷卻液儲液罐蓋,松開散熱器下水管夾箍,拔下散熱器下水管,放出冷卻液

10、,用干凈的容器收集。(3)拔下電動散熱風扇的導線插頭。(4)拔下散熱器左側的熱敏開關導線插頭。松開散熱器上的水管夾箍,拔下散熱器上的水管。(5)旋松電動散熱器風扇的4個緊固螺栓,拆下風扇和散熱器。(6)拔下空氣流量計的導線插頭。3.2.1 發(fā)動機總成的車上拆裝(7)拔下活性炭罐電磁閥(ACF閥)的導線插頭。從空氣濾清器上取下活性炭罐電磁閥。(8)拆下空氣濾清器至節(jié)氣門控制器之間的空氣管路。拆下空氣濾清器罩殼。(9)拔下燃油分配管上的供油管各回油管。注意:燃油系統(tǒng)內有壓力,在打開系統(tǒng)之前 先在開口處放置抹布,然后小心地松開插頭以降低壓力。(10)松開節(jié)氣門拉索(圖3-1),拔下通向活性炭罐電磁閥

11、的真空管1和通向制動系真空助力器的真空管2。(11)拔下位于發(fā)動機底部通向暖風熱交換器的冷卻液管。(12)拔下氣缸蓋通向暖風熱交換器的冷卻液管 3.2.1 發(fā)動機總成的車上拆裝(13)拔下變速器上的車速傳感器電線插頭,倒車燈開關。(14)松開空調壓縮機與支架的聯(lián)接螺栓,取下V帶。注意:在拆卸V帶前一定要作好方向標記,以防重新使用時安錯方向,損壞V帶。(15)移開空調壓縮機并使用電線將其懸掛在副梁上。注意:此時不要打開空調管路。(16)使用專用工具按圖3-3所示的方向扳動張緊輪,使V帶松開。用專用銷釘固定住張緊輪,從發(fā)電機上取下V帶,再取下專用銷釘。(17)松開動力轉向油泵V帶輪的螺栓,拆下V帶

12、輪(圖3-4)。從支架上拆下動力轉向油泵,并將其固定在發(fā)動機艙內的一側。1-螺栓(10Nm) 2-V帶 3-螺栓(40Nm) 4-V帶輪 5-曲軸V帶輪 6-保持夾 7、13、23、25、29、31、32-螺栓(25Nm) 8-V帶張緊輪 9-過渡輪 10、14、16、17、18-螺栓(45Nm) 11、21、28-墊圈 12、19、26-支架 15-發(fā)電機 20、22-螺栓(20Nm) 24-動力轉向油泵 27-扭力臂止位塊 30-動力轉向油泵V帶輪3.2.1 發(fā)動機總成的車上拆裝(18)旋下排氣歧管和前排氣管的聯(lián)接螺栓。(19)拔下起動機導線,并從變速器殼體上拔下起動機。(20)松開車身上

13、的搭鐵線。(21)旋下所有發(fā)動機與車身的連接螺栓。(22)使用變速器托架托住變速器的底部,或者將專用支承固定在車身兩側(圖3-5),使用變速器吊裝工具吊住變速器。(23)旋下發(fā)動機與變速器的緊固螺栓,留下一個螺栓定位。(24)使用小吊車和發(fā)動機吊架吊住發(fā)動機的吊耳。(25)松開最后一個緊固螺栓,小心地將發(fā)動機吊離發(fā)動機艙。發(fā)動機的安裝順序基本上與拆卸順序相反,但也可以有局部順序不同的幾種安裝順序。 3.2.2 發(fā)動機外部零部件的拆裝上海桑塔納2000GSi轎車AJR發(fā)動機其他外圍附件的拆卸無明顯的順序,但應注意不發(fā)生干涉及遵循從小到大、從外到內的原則。注意:將拆卸下來的發(fā)動機穩(wěn)定地放置在拆裝臺

14、架上。(1)抽出油尺。(2)旋松發(fā)電機的固定螺釘,拆卸發(fā)電機。(3)旋松曲軸帶輪的固定螺釘,拆下曲軸帶輪。(4)拆卸點火線圈組件及其外部連線。(5)拆卸燃油分配管的各連接油管及固定螺釘,拆卸燃油分配管和噴油器。(6)旋松進氣歧管的固定螺釘,拆卸進氣歧管,取下進氣歧管墊片。(7)旋松排氣歧管的固定螺釘,拆卸排氣歧管,取下排氣歧管墊片。(8)用專用工具拆卸機油濾清器。(9)拆卸發(fā)動機外部各進出水連接管。(10)按照與拆卸相反的順序進行發(fā)動機外圍附件的安裝。注意:安裝前應清洗零部件。安裝時按要求的力矩擰緊各緊固螺釘。3.2.3 發(fā)動機重要螺栓的擰緊力矩部位規(guī)定值部位螺栓、螺母規(guī)定值發(fā)動機支承與副梁聯(lián)

15、接螺栓405一般螺栓、螺母M610發(fā)動機支架與發(fā)動機支承螺栓405M820發(fā)動機扭力臂233 M1045 前排氣管與排氣歧管聯(lián)接螺栓252.5M1265管子支承與車頭聯(lián)接螺栓656實訓單元2 發(fā)動機總成拆裝實訓項目四 機體組、曲柄連桿機構和配氣機構的拆裝4.1 實訓目標和準備項目要點目標知識目標掌握機體組、曲柄連桿機構和配氣機構的結構特點及裝配關系技能目標學會機體組、曲柄連桿機構和配氣機構的拆裝方法及相關的檢測調整設備和工具桑塔納2000AJR發(fā)動機總成1臺,發(fā)動機常用拆裝工具1套,桑塔納2000轎車發(fā)動機專用拆裝工具、發(fā)動機翻轉架、活塞環(huán)拆裝鉗、活塞銷專用銃棒、常用量具1套、清洗工具各1套,

16、多媒體設備套實訓安排實訓課時:2學時實訓組織:每組35位同學,老師指導,學生動手操作4.2 實訓內容、方法及注意事項4.2.1 發(fā)動機機體組、曲柄連桿機構和配氣機構的拆卸1.同步齒形帶的拆卸(1)將發(fā)動機安裝在發(fā)動機拆裝翻轉架上。(2)轉動曲軸,使第1缸處于壓縮行程上止點位置。此時,曲軸驅動帶輪上的標記應與同步帶下防護罩上的標記對齊,如圖4-2所示。(3)拆下同步帶上防護罩。(4)將凸輪軸同步帶輪上的標記對準同步帶后上防護罩上的標記,如圖4-3所示。(5)拆下曲軸驅動帶輪。(6)分別拆卸同步帶中間防護罩和下防護罩。(7)用粉筆在同步帶上做好方向記號。(8)用專用工具松開半自動張緊輪,拆下同步帶

17、。1-同步帶下防護罩 2-中間防護罩螺栓(10Nm) 4-同步帶中間防護罩 4-同步帶上防護罩 5-同步帶 6-張緊輪固定螺栓(15Nm) 7-波紋墊圈 8-凸輪軸同步帶輪固定螺栓(100Nm) 9-凸輪軸同步帶輪 10-同步帶后上防護罩 11-后上防護罩固定螺栓(擰緊力矩10Nm) 12-半圓鍵 14-霍爾傳感器 14-螺栓(10Nm) 15-同步帶后防護罩 16-螺栓(20Nm) 17-半自動張緊輪 18-冷卻液泵 19-螺栓(15Nm) 20-曲軸同步帶輪 21-曲軸同步帶輪固定螺栓(90Nm+90)2.進排氣歧管的拆卸(1)拔下各缸噴油器上的插接器,從燃油分配管上拆下各缸噴油器。(2)

18、拔下各缸的高壓分缸線。(3)拔下空氣進氣軟管和曲軸箱通風管,如圖4-5所示。(4)拔下氣缸蓋后的小軟管。(5)拔下汽缸蓋后冷卻液管凸緣和上冷卻液管之間的冷卻液軟管。(6)拔下上冷卻液管與散熱器之間的冷卻液軟管。(7)松開進氣歧管支架的緊固螺栓,如圖4-6所示。(8)拆下進氣歧管和氣缸蓋之間的連接螺栓,拆下進氣歧管及密封襯墊。(9)拆下排氣歧管和氣缸蓋之間的連接螺栓,拆下排氣歧管及密封襯墊。1-螺栓(15Nm) 2、25、27-螺栓(20Nm) 4-同步帶后護板 4-氣缸蓋總成 5-氣缸蓋螺栓 6-機油反射罩 7-氣門罩蓋襯墊 8-緊固壓條 9-氣門罩蓋 10-壓條 11-同步帶后上防護罩 12

19、-加機油口蓋 14-支架 14-O形密封圈 15-夾箍 16-曲軸箱通氣軟管 17-螺母(12Nm) 18- O形密封圈 19-螺栓(10Nm) 20-凸緣 21-進氣歧管襯墊 22-進氣歧管 24-進氣歧管支架 24-進氣歧管支架緊固螺栓 26-螺母(20Nm) 28-吊耳 29-氣缸墊3.氣缸蓋的拆卸(1)拆下同步帶后上防護罩,拆下氣門罩蓋上的連接螺母。(2)取下壓條、支架和氣門罩蓋。(3)分別拔下冷卻液溫度傳感器、機油壓力傳感器和霍爾傳感器的插接器。(4)按圖4-7所示順序,對稱交叉分23次擰松汽缸蓋螺栓。(5)抬下氣缸蓋總成,取下氣缸墊。4.活塞連桿組的拆卸(1)搖轉發(fā)動機拆裝翻轉架,

20、將發(fā)動機側置。(2)轉動曲軸,使1、4缸的活塞處于下止點位置。(3)分次擰松1缸的連接螺栓,取下連桿蓋。(4)用手錘木柄頂住連桿體一側,推出活塞連桿組。(5)取出活塞連桿組后,將連桿蓋、連桿螺栓按原位裝復。(6)用同樣的方法拆下4缸的活塞連桿組。(7)轉動曲軸,使2、3缸的活塞處于下止點位置,分別拆下2、3缸的活塞連桿組。5.活塞連桿組的分解(1)用活塞環(huán)拆裝鉗從上向下依次拆下活塞環(huán),如圖4-9所示。(2)用孔用擋圈卡鉗拆下活塞銷兩端的卡簧。(3)用專用棒銃出活塞銷。(4)拆下連桿螺栓、連桿蓋,拆下連桿軸承。6.曲軸飛輪組的拆卸(1)搖轉發(fā)動機拆裝翻轉架,將發(fā)動機倒置。(2)從兩端向中間對稱、

21、交叉分次擰松油底殼連接螺栓,取下油底殼及密封襯墊。(3)拆下機油泵固定螺栓,拆下機油泵及鏈輪總成(見圖4-11)。(4)用專用工具固定曲軸,對角、交叉、分次擰松離合器固定螺栓,拆下離合器總成。(5)用專用工具固定住飛輪,拆下飛輪固定螺栓,拆下飛輪(見圖4-12)。(6)用專用工具固定曲軸,拆下曲軸同步帶輪固定螺栓,拆下曲軸同步帶輪。(7)分別拆下曲軸前、后油封法蘭,從曲軸前、后油封法蘭上取下油封。(8)從兩端向中間分次擰松曲軸主軸承連接螺栓,依次取出各主軸承蓋。(9)抬下曲軸,取下第3道主軸承處的止推墊片。1-前密封凸緣螺栓(16Nm) 2-O形密封圈 4-前密封凸緣 4-止推環(huán) 5-主軸承

22、6-鏈輪 7-曲軸 8-主軸承 9-主軸承蓋螺栓 10-軸承蓋 11-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脈沖輪 12-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螺栓(65Nm+90) 14-滾針軸承 14-飛輪 15-飛輪緊固螺栓(6Nm+90) 16-O形密封圈 17-螺塞(100Nm) 18-中間支板 19 -后密封凸緣螺栓(16Nm) 20-曲軸后密封凸緣 7.配氣機構的拆卸(1)將氣缸蓋總成放置在拆裝平臺上。(2)固定凸輪軸,拆下凸輪軸同步帶輪固定螺栓,用拉器拉出凸輪軸同步帶輪,從凸輪軸上取下半圓鍵。(3)先對角、交叉、分次松開第1、3、5軸承蓋連接螺母,再對角、交叉、分次松開第2、4軸承蓋連接螺母,依次取下各道凸輪軸軸承蓋,按

23、順序放好。(4)取下凸輪軸。(5)用磁性棒依次吸出各液力挺柱,按順序放好。(6)用專用氣門彈簧壓具壓下氣門彈簧,取出氣門鎖片,取下氣門彈簧座、氣門彈簧,取出氣門,從氣門導管上拆下氣門油封。拆卸氣門油封如圖4-14所示。(7)按順序依次拆下各氣門組零件,按順序放好。(8)用手錘和專用銃棒依次銃出氣門導管,或用專用頂拔器拉出氣門導管。4.2.2 發(fā)動機機體組、曲柄連桿機構和配氣機構的安裝1.曲軸飛輪組的安裝(1)將發(fā)動機機體安裝在發(fā)動機拆裝翻轉架上,搖轉翻轉架,將發(fā)動機倒置。(2)用壓縮空氣疏通各潤滑油道。(3)清潔機體平面、氣缸、曲軸主軸承孔、凸輪軸軸承孔等主要裝配面。(4)在軸承座上依次裝復各

24、道上主軸承,清潔后在工作表面涂機油。(5)在第3道主軸承承孔的兩側面裝上兩片止推片。(6)清潔曲軸各道軸頸表面并涂上機油,將曲軸安裝在機體上。(7)在主軸承蓋上依次裝復各道下主軸承,如圖4-所示,清潔后在工作表面涂機油,依次裝復到各主軸承座上,裝上主軸承蓋連接螺栓。(8)用扭力扳手按從中間向兩邊的順序(3、2、4、1、5)分23次擰緊各道主軸承蓋的螺栓,最后擰緊至規(guī)定力矩65Nm,再加轉90。4.2.2 發(fā)動機機體組、曲柄連桿機構和配氣機構的安裝1.曲軸飛輪組的安裝(9)將曲軸前油封裝入前油封法蘭的承孔中,將曲軸后油封裝入后油封法蘭的承孔中。(裝油封前在油封外表面涂一層密封膠,油封裝入后在油封

25、法蘭與機體接觸的一面上涂上密封膠,在油封刃口涂一薄層機油)。(10)裝上前、后油封法蘭,以16 Nm的力矩擰緊前、后油封法蘭固定螺栓。(11)檢測曲軸的軸向間隙,如圖4-16所示。檢測時,用撬棒將曲軸撬到后端極限位置,在曲軸前端面安裝一只千分表,將千分表調零,再將曲軸撬向前端極限位置,千分表的擺動量即為曲軸的軸向間隙。裝配新止推片的間隙為0.070.21mm,磨損極限為0.30mm。若曲軸軸向間隙過大,應更換止推墊片。(12)裝上曲軸后滾針軸承和中間支板。(13)裝上飛輪,對角、交叉、分次擰緊飛輪緊固螺栓,最后擰緊至規(guī)定力矩60 Nm,再加轉90,并予以鎖止。(14)用專用工具固定曲軸,用專用

26、工具將從動盤定位在離合器壓盤和飛輪的中心,對角、交叉、分次擰緊離合器固定螺栓,最后擰緊至規(guī)定扭矩25 Nm。2.活塞連桿組的安裝(1)組裝活塞連桿組。將活塞銷座孔、活塞銷、連桿小頭襯套內涂抹機油。將活塞銷推入活塞銷座孔并稍微露出,將連桿小頭伸入活塞銷座之間,使連桿小頭孔對準活塞銷,大拇指用力將活塞銷推到底,在活塞銷座孔兩端裝入限位卡簧。(2)用活塞環(huán)拆裝鉗依次裝入組合式油環(huán)、第2道氣環(huán)(錐形環(huán))、第1道氣環(huán)(矩形環(huán)),使活塞環(huán)的開口錯開一定的角度,如圖4-17所示,形成“迷宮式”密封。(3)搖轉翻轉架,將發(fā)動機側置。(4)清潔氣缸內壁、活塞連桿組,在各氣缸內壁、活塞裙部、連桿軸承表面涂抹機油。

27、(5)轉動曲軸,使1、4缸連接桿軸頸處于上止點位置。(6)用活塞環(huán)卡箍夾緊第1缸活塞環(huán),用手錘木柄將活塞推入氣缸,使連桿大頭落在連桿軸頸上。繼續(xù)用手錘木柄頂住活塞,轉動曲軸,使曲軸連桿軸頸轉到下止點位置。裝上連桿蓋,擰上連桿螺栓,分2次擰緊連桿螺栓,最后擰緊至規(guī)定力矩30Nm,再加轉90。(7)用同樣方法裝復4缸的活塞連桿組。(8)轉動曲軸,使2、3缸的連桿軸頸處于上止點位置,用同樣的方法分別裝復2、3缸活塞連桿組。3.配氣機構的安裝(1)將氣缸蓋放置在拆裝平臺上。(2)將新氣門導管外表面涂抹機油,從氣缸蓋上端將氣門導管壓入氣缸蓋。(3)用專用工具裝上氣門油封,裝上氣門、氣門彈簧、氣門彈簧座。

28、(4)用專用氣門彈簧壓具壓下氣門彈簧,將兩個鎖片安裝在氣門桿尾部的環(huán)槽內。松開專用彈簧壓具,用橡膠錘輕輕敲擊氣門桿頂端,以保證鎖片鎖止到位。(5)用同樣的方法依次裝復其他氣門組零件,檢查氣門密封性。(6)裝上各缸火花塞。(7)清潔、潤滑液力挺柱、凸輪軸軸承、凸輪軸軸頸表面。(8)按原位置裝回液力挺柱,保證對號入座。(9)將凸輪軸裝回氣缸蓋上,轉動凸輪軸,使第1缸進、排氣凸輪朝上。(10)依次裝復各凸輪軸軸承蓋,保證對號入座,擰上凸輪軸軸承蓋連接螺母。(11)先對角、交叉、分次擰緊第2、4軸承蓋連接螺母,擰緊至規(guī)定力矩20Nm;再對角、交叉、分次擰緊第5、1、3道軸承蓋連接螺母,擰緊至規(guī)定力矩2

29、0Nm,如圖4-所示。(12)裝上凸輪軸密封圈。(13)將半圓鍵裝到凸輪軸上,壓回凸輪軸同步帶輪,以100Nm的力矩擰緊緊固螺栓。(14)裝上霍爾傳感器,以10Nm的力矩擰緊霍爾傳感器的固定螺栓。(15)安裝好同步帶輪后上防護罩。4.2.2 發(fā)動機機體組、曲柄連桿機構和配氣機構的安裝1.曲軸飛輪組的安裝(1)將發(fā)動機機體安裝在發(fā)動機拆裝翻轉架上,搖轉翻轉架,將發(fā)動機倒置。(2)用壓縮空氣疏通各潤滑油道。(3)清潔機體平面、氣缸、曲軸主軸承孔、凸輪軸軸承孔等主要裝配面。(4)在軸承座上依次裝復各道上主軸承,清潔后在工作表面涂機油。(5)在第3道主軸承承孔的兩側面裝上兩片止推片。(6)清潔曲軸各道

30、軸頸表面并涂上機油,將曲軸安裝在機體上。(7)在主軸承蓋上依次裝復各道下主軸承,如圖4-所示,清潔后在工作表面涂機油,依次裝復到各主軸承座上,裝上主軸承蓋連接螺栓。(8)用扭力扳手按從中間向兩邊的順序(3、2、4、1、5)分23次擰緊各道主軸承蓋的螺栓,最后擰緊至規(guī)定力矩65Nm,再加轉90。4.2.2 發(fā)動機機體組、曲柄連桿機構和配氣機構的安裝1.曲軸飛輪組的安裝(9)將曲軸前油封裝入前油封法蘭的承孔中,將曲軸后油封裝入后油封法蘭的承孔中。(裝油封前在油封外表面涂一層密封膠,油封裝入后在油封法蘭與機體接觸的一面上涂上密封膠,在油封刃口涂一薄層機油)。(10)裝上前、后油封法蘭,以16 Nm的

31、力矩擰緊前、后油封法蘭固定螺栓。(11)檢測曲軸的軸向間隙,如圖4-16所示。檢測時,用撬棒將曲軸撬到后端極限位置,在曲軸前端面安裝一只千分表,將千分表調零,再將曲軸撬向前端極限位置,千分表的擺動量即為曲軸的軸向間隙。裝配新止推片的間隙為0.070.21mm,磨損極限為0.30mm。若曲軸軸向間隙過大,應更換止推墊片。(12)裝上曲軸后滾針軸承和中間支板。(13)裝上飛輪,對角、交叉、分次擰緊飛輪緊固螺栓,最后擰緊至規(guī)定力矩60 Nm,再加轉90,并予以鎖止。(14)用專用工具固定曲軸,用專用工具將從動盤定位在離合器壓盤和飛輪的中心,對角、交叉、分次擰緊離合器固定螺栓,最后擰緊至規(guī)定扭矩25

32、Nm。注意:2.活塞連桿組的安裝(1)組裝活塞連桿組。將活塞銷座孔、活塞銷、連桿小頭襯套內涂抹機油。將活塞銷推入活塞銷座孔并稍微露出,將連桿小頭伸入活塞銷座之間,使連桿小頭孔對準活塞銷,大拇指用力將活塞銷推到底,在活塞銷座孔兩端裝入限位卡簧。(2)用活塞環(huán)拆裝鉗依次裝入組合式油環(huán)、第2道氣環(huán)(錐形環(huán))、第1道氣環(huán)(矩形環(huán)),使活塞環(huán)的開口錯開一定的角度,如圖4-17所示,形成“迷宮式”密封。(3)搖轉翻轉架,將發(fā)動機側置。(4)清潔氣缸內壁、活塞連桿組,在各氣缸內壁、活塞裙部、連桿軸承表面涂抹機油。(5)轉動曲軸,使1、4缸連接桿軸頸處于上止點位置。(6)用活塞環(huán)卡箍夾緊第1缸活塞環(huán),用手錘木

33、柄將活塞推入氣缸,使連桿大頭落在連桿軸頸上。繼續(xù)用手錘木柄頂住活塞,轉動曲軸,使曲軸連桿軸頸轉到下止點位置。裝上連桿蓋,擰上連桿螺栓,分2次擰緊連桿螺栓,最后擰緊至規(guī)定力矩30Nm,再加轉90。(7)用同樣方法裝復4缸的活塞連桿組。(8)轉動曲軸,使2、3缸的連桿軸頸處于上止點位置,用同樣的方法分別裝復2、3缸活塞連桿組。3.配氣機構的安裝(1)將氣缸蓋放置在拆裝平臺上。(2)將新氣門導管外表面涂抹機油,從氣缸蓋上端將氣門導管壓入氣缸蓋。(3)用專用工具裝上氣門油封,裝上氣門、氣門彈簧、氣門彈簧座。(4)用專用氣門彈簧壓具壓下氣門彈簧,將兩個鎖片安裝在氣門桿尾部的環(huán)槽內。松開專用彈簧壓具,用橡

34、膠錘輕輕敲擊氣門桿頂端,以保證鎖片鎖止到位。(5)用同樣的方法依次裝復其他氣門組零件,檢查氣門密封性。(6)裝上各缸火花塞。(7)清潔、潤滑液力挺柱、凸輪軸軸承、凸輪軸軸頸表面。(8)按原位置裝回液力挺柱,保證對號入座。(9)將凸輪軸裝回氣缸蓋上,轉動凸輪軸,使第1缸進、排氣凸輪朝上。(10)依次裝復各凸輪軸軸承蓋,保證對號入座,擰上凸輪軸軸承蓋連接螺母。(11)先對角、交叉、分次擰緊第2、4軸承蓋連接螺母,擰緊至規(guī)定力矩20Nm;再對角、交叉、分次擰緊第5、1、3道軸承蓋連接螺母,擰緊至規(guī)定力矩20Nm,如圖4-所示。(12)裝上凸輪軸密封圈。(13)將半圓鍵裝到凸輪軸上,壓回凸輪軸同步帶輪

35、,以100Nm的力矩擰緊緊固螺栓。(14)裝上霍爾傳感器,以10Nm的力矩擰緊霍爾傳感器的固定螺栓。(15)安裝好同步帶輪后上防護罩。4.氣缸蓋的安裝(1)搖轉翻轉架,將發(fā)動機正置。(2)轉動曲軸,使第1缸位于壓縮行程上止點位置。(3)安裝氣缸墊,必須使有標號(配件號)的一面朝上。(4)安裝氣缸蓋。對稱、交叉分23次擰緊氣缸蓋螺栓,如圖4-19所示,最后擰緊至規(guī)定力矩40 Nm,再加轉180。(5)安裝霍爾傳感器、機油壓力傳感器、冷卻液溫度傳感器的插接器。(6)安裝氣門罩蓋,裝上壓條和支架,擰緊氣門罩蓋固定螺母,擰緊力矩為10 Nm。5.進排氣歧管的安裝(1)裝上排氣歧管密封襯墊和排氣歧管,以

36、20 Nm的力矩擰緊排氣歧管固定螺栓。(2)裝上進氣歧管密封襯墊和進氣歧管,以20 Nm的力矩擰緊進氣歧管固定螺栓。(3)裝上進氣歧管支架,擰緊支架緊固螺栓。(4)將噴油器裝在燃油分配管上,并使導線插接器朝外,卡上卡簧。(5)將噴油器和燃油分配管一起安裝在進氣歧管相應位置上,以15Nm的力矩緊固燃油分配管固定螺栓。(6)插上各缸噴油器上的插接器。(7)插上各缸的高壓分缸線。(8)裝上上冷卻液管與散熱器之間的冷卻液軟管。(9)裝上氣缸蓋后冷卻液管凸緣和上冷卻液管之間的冷卻液軟管。(10)裝上氣缸蓋后的小軟管。(11)裝上曲軸箱通風管。6.同步帶的安裝(1)轉動曲軸,使所有活塞都不在上止點位置,以

37、免損壞氣門及活塞。(2)轉動凸輪軸,使凸輪軸同步帶輪上的標記對準同步帶后上防護罩上的標記。(3)轉動曲軸,使曲軸同步帶輪上止點標記與參考標記對齊。(4)將同步帶安裝到曲軸同步帶輪和水泵同步帶輪上。(5)調整半自動張緊輪的位置,使定位塊嵌入氣缸蓋上的缺口內,如圖4-20所示。(6)將同步帶安裝到張緊輪和凸輪軸同步帶輪上。(7)逆時針轉動張緊輪,直到可以使用專用工具,如圖4-21所示。6.同步帶的安裝(8)松開張緊輪,直到指針位于缺口下方約10mm處。旋緊張緊輪,直到指針和缺口對齊,以15Nm的力矩擰緊張緊輪上的鎖緊螺母。(9)檢查同步帶張緊力,如圖4-22所示。用拇指用力按壓同步帶,指針應移向一

38、側;放松同步帶,張緊輪應回到初始位置(指針和缺口對齊)。(10)轉動曲軸,檢查曲軸同步帶輪、凸輪軸同步帶輪上的正時標記是否同時與相應的參考標記對準,若不對準,應重新安裝同步帶。(11)安裝同步帶下防護罩。(12)安裝曲軸驅動帶輪。(13)安裝同步帶中間防護罩和上防護罩。實訓單元2 發(fā)動機總成拆裝實訓項目五 電控汽油噴射系統(tǒng)的拆裝5.1 實訓目標和準備項目要點目標知識目標理解汽油機電控燃油噴射系統(tǒng)的組成及各組成部件的結構技能目標學會汽油機電控燃油噴射系統(tǒng)各組成部件的拆裝方法設備和工具桑塔納2000GSi 轎車輛,桑塔納2000AJR發(fā)動機臺架1臺,常用拆裝工具1套,桑塔納2000GSi轎車專用工

39、具套,零部件盆、清洗工具各套,多媒體設備套實訓安排實訓課時:4學時實訓組織:每組35位同學,老師指導,學生動手操作5.2 實訓內容、方法及注意事項5.2.1 桑塔納2000GSi轎車電控燃油噴射系統(tǒng)的組成認識桑塔納2000GSi轎車AJR發(fā)動機采用M3.8.2電控燃油噴射系統(tǒng),主要由燃油供給系統(tǒng)、空氣供給系統(tǒng)、電控系統(tǒng)三部分組成 1-霍爾傳感器(G40) 2-噴油器(N30N33) 3-活性炭罐 4-熱膜式空氣流量計(G70) 5-活性炭罐電磁閥(N80) 5-發(fā)動機ECU(J220) 7-氧傳感器(G39) 8-冷卻液溫度傳感器(G62) 9-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插接器(灰色) 10-1號爆燃傳

40、感器插接器(白色) 11-氧傳感器插接器(黑色) 12-2號爆燃傳感器插接器(藍色) 13-節(jié)氣門體(J338) 14-2號爆燃傳感器(G66) 15-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G28) 15-進氣溫度傳感器(G72) 17-點火線圈(N152) 18-1號爆燃傳感器(G61)5.2.2 空氣供給系統(tǒng)的拆裝1空氣供給系統(tǒng)的拆卸 (1)空氣濾清器、空氣流量計、進氣管的拆卸。1)斷開點火開關,拆下蓄電池搭鐵線,放凈冷卻液。2)擰松進氣軟管兩端的卡箍。3)拔下進氣軟管。4)拔下空氣流量計的導線插接器。5)用專用外花扳手拆下空氣流量計固定螺栓,從空氣濾清器上向后取下空氣流量計??諝饬髁坑嫿Y構如圖5-3所示。6

41、)拔下活性炭罐電磁閥的導線插接器,拔下與活性炭罐相連的真空管,從空氣濾清器側面拔下活性炭罐電磁閥連接管,取下活性炭罐電磁閥。7)拆下空氣濾清器上蓋,取出空氣濾清器濾芯,如圖5-4所示 (2)汽油蒸發(fā)控制系統(tǒng)的拆卸(圖5-5)。1)按上述方法拆下活性炭罐電磁閥。2)拆下左前輪罩的擋泥板。3)從活性炭罐上拔下汽油箱蒸汽管、拔下與活性炭罐電磁閥相連的真空管。4)松開活性炭罐卡箍,拆下活性炭罐,活性炭罐位置如圖5-6所示。(3)節(jié)氣門體的拆卸(圖5-7)。1-進氣歧管 2-密封墊 3-節(jié)氣門體 4-通活性炭罐電磁閥真空管接頭 5-螺栓 5-水管接頭1 7-水管接頭2 8-支架 9-螺母 10-通真空助

42、力器真空管接頭1)拆下曲軸箱通風管。2)拆下氣缸蓋后的小軟管。3)拆下氣缸蓋后冷卻液管凸緣和上冷卻液管之間的冷卻液軟管。4)拆下上冷卻液管與散熱器之間的冷卻液軟管5)拔下真空助力器真空管6)拔下進氣溫度傳感器的導線插接器,拆下進氣溫度傳感器。7)從節(jié)氣門體上拆下節(jié)氣門控制拉索,如圖5-8所示,拆下節(jié)氣門拉索支架。8)拔下節(jié)氣門體的導線插接器。9)從節(jié)氣門體上拆下兩根冷卻液旁通管。10)拆下節(jié)氣門體與進氣管的連接螺栓,取下節(jié)氣門體總成及密封襯墊。(4)進氣歧管的拆卸。1)拔下各缸噴油器上的導線插接器,從燃油分配管上拆下各缸噴油器。2)拔下各缸的高壓分缸線。3)拆下進氣歧管支架的緊固螺栓。4)拆下

43、進氣歧管和氣缸蓋之間的連接螺栓和螺母,拆下進氣歧管及密封襯墊。5)從進氣管上拆下點火線圈總成。2空氣供給系統(tǒng)的裝復(1)裝復進氣歧管。1)將點火線圈總成裝到進氣歧管上。2)裝上進氣歧管密封襯墊。3)裝上進氣歧管,用20Nm的力矩擰緊進氣歧管連接螺母。4)插上各缸的高壓分缸線。5)將各缸噴油器裝到燃油分配管上,裝好卡簧。6)將燃油分配器總成裝到進氣歧管上,擰緊進氣歧管支架的緊固螺栓。7)插上噴油器上的導線插接器。(2)裝復節(jié)氣門體。1)裝上密封襯墊及節(jié)氣門體,如圖5-9所示,用20Nm的力矩擰緊節(jié)氣門體連接螺栓。2)裝上冷卻液旁通管。3)插上節(jié)氣門體的導線插接器。4)裝上節(jié)氣門拉索支架,將節(jié)氣門

44、控制拉索裝到節(jié)氣門體的節(jié)氣門控制臂上,插上節(jié)氣門拉索調整卡簧片。5)裝上進氣溫度傳感器,插上進氣溫度傳感器的導線插接器。6)裝回真空助力器真空管。7)裝回冷卻液管與散熱器之間的冷卻液軟管,裝回氣缸蓋后冷卻液管凸緣和上冷卻液管之間的冷卻液軟管。8)裝上氣缸蓋后的小軟管和曲軸箱通風管。(3)裝復空氣濾清器、空氣流量計、進氣管。1)裝上隔套和橡膠套,裝上隔熱板,裝回墊塊,裝上濾清器殼體。擰緊濾清器殼體固定螺栓。2)裝回空氣濾清器濾芯,裝上空氣濾清器上蓋。3)裝上空氣流量計,用專用外花扳手擰緊空氣流量計固定螺栓,插上空氣流量計的導線插接器。4)裝上進氣軟管,擰緊進氣軟管兩端的卡箍。5)裝上進氣軟管。(

45、4)裝復汽油蒸發(fā)控制系統(tǒng)。1)將活性炭罐電磁閥裝回空氣濾清器側面。2)插上真空管,插上活性炭罐電磁閥的導線插接器。3)裝上活性炭罐,擰緊活性炭罐卡箍。4)插上與活性炭罐相連的真空管,插上汽油箱蒸汽管。5)裝上左前輪罩的擋泥板。5.2.3 燃油供給系統(tǒng)的拆裝 1.燃油供給系統(tǒng)的拆卸(1)汽油箱的拆卸。汽油箱及附件分解如圖5-10所示。1)斷開點火開關,拔下蓄電池的搭鐵線,用專用的設備抽出汽油箱內的汽油。2)拆下位于行李箱內地毯下的汽油箱密封凸緣。3)拔下導線插接器3,如圖5-11所示。4)打開加油口蓋板,撬出環(huán)繞在加油口頸部的橡膠件的夾環(huán),將橡膠件推入。5)旋下在車底部的加油頸固定螺栓,拔下位于

46、車輛底部的進油管1、回油管2和通氣管3,拔下汽油泵導線插接器,如圖5-12所示。6)從汽油箱開口處拉出密封凸緣和橡膠密封件。7)將發(fā)動機(及變速器)托架放置在汽油箱下。8)擰下汽油箱夾帶固定螺栓,拆下兩根汽油箱夾帶,取出汽油箱。(2)汽油泵的拆卸。1)斷開點火開關,拔下蓄電池的搭鐵線。2)拆下位于行李箱內地毯下的汽油箱密封凸緣的蓋板。3)從密封凸緣上拔下進油管、回油管和通氣管,拔下汽油泵導線插接器,如圖5-12所示。4)用專用工具旋下塑料緊固大螺母。5)從汽油箱開口處拉出密封凸緣和橡膠密封件。6)拔下密封凸緣內的燃油表傳感器導線插接器。7)將專用工具插入到汽油泵3個拆裝缺口內,旋松汽油泵,如圖

47、5-13所示。8)從汽油箱內取出汽油泵。(3)汽油濾清器的拆卸如圖5-14所示,拆卸過程如下:1)松開車輛底部汽油濾清器托架緊固螺栓(如圖5-12箭頭處),取下汽油濾清器托架。2)松開卡箍,拔下汽油濾清器的油管。3)取下汽油濾清器 (4)油壓調節(jié)器的拆卸如圖5-15所示,拆卸過程如下:1)從油壓調節(jié)器上拔下真空軟管。2)用尖嘴鉗拆下油壓調節(jié)器卡簧。3)取下油壓調節(jié)器,從油壓調節(jié)器上取下兩只O形密封圈。(5)噴油器的拆卸如圖5-16所示,拆卸過程如下:1)拔下噴油器上的導線插接器。2)拆下燃油分配管與進氣歧管的固定螺栓,拆下燃油分配管。3)用尖嘴鉗拔下噴油器卡簧,從拆下的燃油分配管上拔下噴油器。

48、4)分別從噴油器上、進氣歧管上取下O形密封圈。2燃油供給系統(tǒng)的裝復(1)噴油器的裝復。1)將噴油器插入到燃油分配管上,左右轉動噴油器,使噴油器裝配到位,并使噴油器導線插座朝外。2)用尖嘴鉗卡上噴油器卡簧。3)依次裝入各噴油器。4)在進氣歧管相應位置上裝上O形密封圈。5)將噴油器連同燃油分配管裝到進氣歧管上。6)以20Nm的力矩擰緊燃油分配管與進氣歧管的固定螺栓。7)分別插上噴油器的導線插接器。(2)油壓調節(jié)器的裝復。1)將兩只O形密封圈裝到油壓調節(jié)器上。2)將油壓調節(jié)器裝到燃油分配管上。3)用尖嘴鉗卡上油壓調節(jié)器卡簧。4)將真空軟管插到油壓調節(jié)器上。(3)汽油濾清器的裝復。1)裝上汽油濾清器。

49、2)分別插上汽油濾清器的進、出油管,夾緊油管卡箍。3)裝上汽油濾清器托架,擰緊汽油濾清器托架緊固螺栓。(4)汽油泵及汽油箱的裝復。1)將從密封凸緣下引出的進油管、回油管、通氣管及汽油泵導線插接器插入到汽油泵上,并保證連接可靠。2)將汽油泵總成插入到汽油箱內。3)用專用工具將汽油泵擰緊在汽油箱底部的固定位置上。4)在汽油箱開口處安裝好橡膠密封圈。5)將密封凸緣連同浮子總成插入到汽油箱,并壓裝到底。6)用專用工具擰緊塑料大螺母。7)分別將進油管、回油管和通氣管插到密封凸緣上,插上汽油泵導線插接器。8)將汽油箱連同汽油泵總成安裝到汽油箱托架上。9)安裝2根汽油箱夾帶,擰緊汽油箱夾帶固定螺栓。10)安

50、裝汽油箱密封凸緣的蓋板。5.2.4 電控系統(tǒng)的拆裝 1傳感器及ECU的拆卸(1)冷卻液溫度傳感器的拆卸,如圖5-18所示,拆卸過程如下:1-冷卻液溫度傳感器 2-O形密封圈 3-卡簧 4-氣缸蓋1)放出發(fā)動機冷卻液。2)拔下冷卻液溫度傳感器導線插接器。3)拔下卡簧,拆下冷卻液溫度傳感器,取出O型密封圈。(2)進氣溫度傳感器的拆卸,如圖5-19所示,拆卸過程如下:1)拔下進氣溫度傳感器的導線插接器。2)拆下進氣溫度傳感器的固定螺栓,3)拆下進氣溫度傳感器,從進氣溫度傳感器上取下O形密封圈。(3)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的拆卸,如圖5-20所示,拆卸過程如下:1)拔下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導線插接器。2)擰下發(fā)

51、動機轉速傳感器的緊固螺栓。3)取出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4)霍爾傳感器的拆卸,如圖5-21所示,拆卸過程如下:1)拆下同步帶。2)拔下霍爾傳感器的插接器。3)擰下霍爾傳感器的固定螺栓。4)取出霍爾傳感器。(5)氧傳感器的拆卸,如圖5-22所示,拆卸過程如下:1)拔下氧傳感器的插接器。2)從車輛底部的排氣管上拆下氧傳感器。(6)爆燃傳感器的拆卸,如圖5-23所示,拆卸過程如下:1)拆下進氣歧管。2)拔下爆燃傳感器導線插接器。3)分別從缸體上拆下1號、2號爆燃傳感器。(7)發(fā)動機的ECU的拆卸,如圖5-24所示,拆卸過程如下:1)拔出發(fā)動機ECU上兩插接器卡簧手柄,分別拔下兩導線插接器(一個52端子

52、,一個28端子)。2)撬開發(fā)動機ECU固定夾。3)取出發(fā)動機ECU。2傳感器及ECU的裝復(1)冷卻液溫度傳感器的裝復。1)裝復冷卻液溫度傳感器及O形密封圈,卡上卡簧。2)插上冷卻液溫度傳感器導線插接器。3)加注發(fā)動機冷卻液。(2)進氣溫度傳感器的裝復。1)裝復進氣溫度傳感器及O形密封圈。2)擰緊進氣溫度傳感器固定螺栓。3)插上進氣溫度傳感器導線插接器。(3)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的裝復。1)裝復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2)擰緊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的固定螺栓。3)插上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的導線插接器。(4)霍爾傳感器的裝復。1)裝復霍爾傳感器。2)以10Nm的力矩擰緊霍爾傳感器的固定螺栓。3)插上霍爾傳感器的導線

53、插接器。(5)氧傳感器的裝復。1)裝復氧傳感器。2)擰緊氧傳感器。3)插上氧傳感器的導線插接器。(6)爆燃傳感器的裝復。1)分別裝上1、2號爆燃傳感器。2)以44Nm的力矩擰緊1、2號爆燃傳感器的固定螺栓。3)分別插上1、2號爆燃傳感器的導線插接器。4)裝上進氣歧管。(7)發(fā)動機ECU的裝復。1)裝上發(fā)動機ECU。2)卡好發(fā)動機ECU的固定夾。3)分別插上兩導線插接器,推入兩插接器的卡簧手柄。4)裝上發(fā)動機ECU保護盒的罩蓋。5)裝上蓄電池搭鐵線。實訓單元2 發(fā)動機總成拆裝實訓項目六 電控汽油機新結構的拆裝6.1 實訓目標和準備項目要點目標知識目標理解電子油門系統(tǒng)、高壓泵、帶有噴油閥的燃油分配

54、器的結構原理技能目標學會電子油門系統(tǒng)、高壓泵、帶有噴油閥的燃油分配器的拆裝方法設備和工具大眾速騰1.4T發(fā)動機1臺,專用工具1套,常用拆裝工具1套,零部件盆、清洗工具各套,多媒體設備套實訓安排實訓課時:2學時實訓組織:每組35位同學,老師指導,學生動手操作6.2 實訓內容、方法及注意事項6.2.1 發(fā)動機功率電子控制系統(tǒng)(電子油門)的結構與拆裝1電子油門系統(tǒng)的結構在電子油門系統(tǒng)中,節(jié)氣門不是通過油門踏板的拉線來控制的。節(jié)氣門與油門踏板之間無機械式連接裝置。 油門踏板位置由兩個油門踏板位置傳感器(這兩個傳感器與油門踏板一體,是可變電阻,且包在一個殼體內)傳遞給發(fā)動機控制單元。節(jié)氣門是由節(jié)氣門控制

55、單元內的一個電機 (即節(jié)氣門控制器)來控制的,在整個轉速及負荷范圍均有效。大眾速騰1.4T四缸四氣閥增壓直噴發(fā)動機的電子油門系統(tǒng)如圖6-1所示。2油門踏板模塊的拆裝(1)拆卸。 1)如圖6-2所示,將轉向柱的蓋板拆下(箭頭), 用一把螺絲刀撬出蓋罩4,擰出緊固螺栓3。 2)將松脫工具T10238推入圖6-3所示的開口至極限位置,取下油門踏板模塊。3)從油門踏板模塊上拔下連接插頭,取出油門踏板模塊。(2)安裝。1)如圖6-4所示,將連接插頭2插入油門踏板模塊 5,將鎖止件1推入連接插頭中。2)將油門踏板模塊按到緊固螺栓 6(10Nm)上。 3)將定位銷7裝入汽車底板的孔中。 4)用螺栓3固定油門

56、踏板模塊,并裝上蓋罩4。5)重新裝上轉向柱蓋板。6.2.2 高壓泵的結構與拆裝1. 高壓泵的結構缸內直噴技術用于稀薄燃燒的汽油機,需要較高的噴射壓力(34MPa),所以要采用帶有壓力調節(jié)閥的高壓油泵。大眾速騰1.4T四缸四氣閥增壓直噴發(fā)動機高壓泵的結構如圖6-5所示。2. 高壓泵的拆裝(1)拆卸。注意:噴射裝置由一個高壓部分 (最大約為 12MPa)和一個低壓部 分 (大約為 0.6 MPa)構成。 在打開高壓范圍 - 比如拆卸高壓泵、燃油分配器、噴油閥、燃 油管或燃油壓力傳感器 G247之前,高壓范圍內的燃油壓力 必須被降低到剩余壓力 (大約為 0.6 MPa)。1)卸掉燃油系統(tǒng)高壓范圍內的

57、壓力 。2)拆卸節(jié)氣門控制單元J338。3)如圖6-6所示,將連接插頭1和燃油供油管路2從高壓泵上拔下。提示:用一塊抹布收集流出的燃油,并密封供油管路。4)如圖6-7所示,拆卸高壓管路導向件的緊固螺栓2。松開高壓管路的鎖緊螺母1和3, 取下高壓管路。提示: 松開鎖緊螺母時,用一把扳手固定住高壓泵和進氣管下部件上的 管接頭。5)如圖6-8所示均勻地擰出緊固螺栓1。6)如圖6-9所示,將高壓泵3和滾輪挺桿1從凸輪軸箱中取出。(2)安裝提示:用干凈的發(fā)動機機油浸潤高壓泵的滾輪挺桿。更換高壓泵的O形環(huán)。1)如圖6-9所示,將滾輪挺桿1推入凸輪軸箱。將一個新的、涂過油的O形環(huán)2安裝到高壓泵3的凹槽中。將

58、高壓泵3安裝到凸輪軸箱上。2)如圖6-8所示,用手擰入緊固螺栓1,直到螺栓頭接觸到法蘭。 然后均勻地擰緊緊固螺栓1,直到接觸到凸輪軸箱上的法蘭,擰緊力矩為20Nm。3)如圖6-7所示,用手擰入高壓管路的鎖緊螺母1和3。安裝管路導向件并以 8Nm 的力矩擰緊緊固螺栓 2。用 18Nm 的力矩擰緊高壓管路的鎖緊螺母1和3。提示:擰緊鎖緊螺母時,用一把扳手固定住高壓泵和進氣管下部件上的 管接頭。4)如圖6-6所示,將燃油供油管路2和連接插頭1安裝到高壓泵上并固定。5)其他安裝步驟以倒序進行。6.2.3 進氣管下部件、帶有噴油閥的燃油分配器的結構與拆裝1. 進氣管下部件、帶有噴油閥的燃油分配器的結構

59、2.噴油閥的拆裝(1)拆卸。1)拆下進氣管下部件。2)如圖6-11所示,用手將O形環(huán)(箭頭)向上推并將其從噴射閥上取下。2)將錘子T10133/3與起拔器T10133/15擰裝在一起。如圖6-12所示,將起拔器T10133/15裝入噴油閥上的凹槽(箭頭)中。3)如圖6-13所示,用錘子T10133/3小心地敲擊,將噴油閥拔出。(2)安裝。1)如圖6-14所示,用尼龍刷T10133/4徹底清潔氣缸蓋內噴油閥的安裝孔。2)檢查塑料支撐墊片是否損壞,必要時更換。3)如圖6-15所示,每次拆卸噴射閥后更換彈性零件(箭頭)以及特氟隆密封環(huán)。4)更換噴射閥和進氣管下部件之間的O形環(huán)并用干凈的發(fā)動機機油略微

60、浸潤。提示:噴油閥的特氟隆密封環(huán)不得上油或涂抹油脂。5)手壓噴油閥,直到將其壓入氣缸蓋的安裝孔內的極限位置。提示:噴油閥必須稍微插入,必要時還要等到密封環(huán)足夠牢固地被擰緊。6)注意氣缸蓋內噴射閥的正確安裝位置。7)小心地將進氣管下部件安裝到噴油閥上并用 20 Nm 的力矩擰緊緊固螺栓。8)安裝進氣管。實訓單元2 發(fā)動機總成拆裝實訓項目七 柴油機燃油系統(tǒng)(柱塞式噴油泵)的拆裝7.1 實訓目標和準備項目要點目標知識目標理解柴油機燃油系統(tǒng)(柱塞式噴油泵)總體組成及各組成部件的結構技能目標學會柴油機(柱塞式噴油泵)低壓油路各組成部件的車上拆裝和分解裝配;學會噴油泵、噴油器的拆裝方法設備和工具汽車柴油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