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福島核事故看危害分析_第1頁
從福島核事故看危害分析_第2頁
從福島核事故看危害分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福島核事故看危害識別與風險評價雖然離日本發(fā)生9級地震已過去將近3個月,但自從地 震發(fā)生的那一天到現(xiàn)在,“日本強震”以及“核物質泄露” 等標題一直都占據(jù)著各大媒體的榜首。從最初地震引發(fā)的海 嘯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房屋損毀到福島核電站數(shù)座反應堆起 火爆炸再到大量的核物質泄漏無不令人關注。作為一個安全員,最關心的在于了解事故發(fā)生的整個過 程以及事故對我們的安全工作有何種警示。而一直被譽為核 電利用“最安全、最先進”的核電技術強國日本在這次 核事故中究竟失在何處?一般來說,在設計油庫、水壩等重大危險源或者工程時, 工程師們所遵循的一個原則就是“縱深防御”。也就是以遭 受最壞的事故、災害或其他破壞力來設

2、計對應的的防護措 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風險評價以及危害識別。然而從目前 網(wǎng)絡上所公布的數(shù)據(jù)來看,日本的核電站設計的抗震級別設 計預期普遍偏低。早在2007年7月,距離日本新瀉縣不遠 的柏崎刈羽核電站就因遭受過6.8級地震,而其設計的最高 抗震級別僅為6.5級,所幸反應堆能及時正常關閉而沒造成 核泄漏。福島核電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日本在福 島核電站專門建立了災難應急反應中心,但電站設計的標準僅僅是抗7級地震。而東京電力內部文件也顯示,東京電力 對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做過的抗震測試中,從來沒有進行過里 氏9級的地震預測。因此,沒有做到足夠的風險評價也就不 可能做到足夠的應對措施。而在核事故發(fā)生

3、的細節(jié)上也可以看到應急預案的不足 之處。地震發(fā)生之后,本應自動關閉的反應堆沒有及時關閉, 而其冷卻系統(tǒng)的供電設施卻在在這個關鍵時刻受到嚴重損 壞,這時電站啟動了第一應急措施一一啟用柴油發(fā)電機供 電,可是沒料到柴油發(fā)電機組也被隨后發(fā)生的海嘯摧毀。之 后,反應堆操作員再將反應堆切換到使用緊急電池。這些電 池被設計為最后的應急方案,用于提供給冷卻系統(tǒng)8個小時 所需的電力,而在這八個小時內,亟需為反應堆找到另外一 種供電措施。當?shù)氐氖须娋W(wǎng)絡已經(jīng)被地震摧毀,所以最后通 過卡車運來了移動式柴油發(fā)電機。而糟糕的是,這些移動柴 油發(fā)電機竟然因為接口不兼容無法連接到電站。所以當電池 耗盡后,余熱就無法再被帶走,反應堆因此過熱燒穿外殼而 造成核泄漏。試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