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國際貿易經典理論匯總課件(30頁PPT)_第1頁
2國際貿易經典理論匯總課件(30頁PPT)_第2頁
2國際貿易經典理論匯總課件(30頁PPT)_第3頁
2國際貿易經典理論匯總課件(30頁PPT)_第4頁
2國際貿易經典理論匯總課件(30頁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國際貿易經典理論 第1頁,共30頁。國際貿易理論體系簡圖國際貿易新要素理論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技術差距理論里昂惕夫之謎偏好相似理論產業(yè)內貿易理論國家競爭力理論戰(zhàn)后國際貿易理論要素供給比例理論比較成本理論絕對成本理論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現(xiàn)代國際貿易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第2頁,共30頁。第一節(jié) 重商主義理論與政策一、重商主義產生的時代背景產生于1517世紀, 代表商業(yè)資本利益的經濟思想和政策體系。共同的觀點:金銀是財富唯一的代表,商品不是財富。財富的來源是開采金銀礦產,或對外貿易。二、重商主義的發(fā)展1、早期重商主義: 又稱 “重金主義”(Bullionism)“貨幣主義”(Monetarisms)

2、 “貨幣差額論”(Balance of Bargains) 代表人物: 威廉.斯塔福(William Stafford,1554-1612) 主要政策主張:嚴禁金銀出口,奉行絕對的“多賣少買”原則。第3頁,共30頁。2、晚期重商主義: 又稱:“貿易差額論”(Balance of Trade ) 代表人物:托馬斯.孟(Thomas Mun ) 代表作:1630年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 主要觀點:允許金銀出口,發(fā)展民族工業(yè)和殖民地貿易,從單純重金銀轉向重其他貨物,追求總體順差。三、主要觀點貨幣是財富的唯一形態(tài)主張國家干預經濟少買多賣,力爭順差,吸收外國貨幣,增加財富,增強國力認為利潤或利益來自流通

3、領域,而非生產過程第4頁,共30頁。四、重商主義的貿易政策貨幣政策,對外貿易壟斷政策,獎出限入政策,保護關稅政策,發(fā)展本國工業(yè)政策;五、重商主義學說評價重商主義學說的歷史作用與現(xiàn)實意義是歷史上最早的國際貿易理論,推動了西歐資本原始積累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fā)展。重商主義學說的錯誤和歷史局限錯誤之一:把金銀貨幣當作惟一的財富;錯誤之二:把經濟研究局限于流通領域。第5頁,共30頁。第二節(jié) 古典國際貿易理論 假如在一個貧瘠的海島上,有個漁夫擁有一條船,并有豐富的捕漁經驗,但一直沒有衣服穿。同時,在海島的對面,有個農夫擅長于種麻織布,不會造船也不會捕魚,但又十分喜歡吃魚。你認為要使兩者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

4、,最經濟的辦法是什么?第6頁,共30頁。一、絕對成本論(Theory of Absolute Cost)1、產生的背景資本主義(英國)從手工業(yè)向大機器工業(yè)過渡,商品生產日益豐富,客觀上需要擴大海外市場。英國當局奉行重商主義政策,損害了資產階級的利益。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代表人物:國英古典經濟學派的奠基者,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1790)。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第7頁,共30頁。3、基本思想: 每一個國家都應該生產具有絕對優(yōu)勢的產品去交換本國必需的但自己生產又處于絕對不利地位的產品,從而使本國的土地、勞動和資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社

5、會財富。第8頁,共30頁。 實例一、以英國和法國生產銅和大米 3 300 3 300合計 3 300 3 300 英國法國分工后 大米產量 所需勞動 (單位) (天數(shù)) 國 家 銅產量 所需勞動(單位) (天數(shù)) 1 200 1 100 2 300 英國法國 2 300 1 100 1 200 合計分工前 1 2 2 1英國法國國際交換第9頁,共30頁。4、簡要評價積極方面對推翻重商主義提供了理論基礎第一次從生產領域出發(fā)說明了國際貿易貿易發(fā)生與發(fā)展的必然性對提高勞動生產率有重要意義,對現(xiàn)代國際分工仍有指導意義局限性只說明了國際貿易中的特殊現(xiàn)象。即在一種商品的生產上處于絕對優(yōu)勢的國家,通過參加國

6、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可以從中取得利益,沒能說明不具絕對優(yōu)勢的國家是否能參加國際分工與貿易,無普遍意義。第10頁,共30頁。二、比較成本論(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引子假如貝克漢姆踢足球每小時能賺10000英鎊,同時他剪草坪的技術也很好,比他的鄰居(草坪修剪工)快1倍,每小時能賺100英鎊,他鄰居每小時能賺50英鎊。請問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小貝是否應該自己修草坪?1、產生的背景理論上:絕對成本學說沒有回答不具絕對優(yōu)勢的國家是否能參加國際分工與貿易問題。實踐上:1815年英國谷物法的實施,一方面,導致物價上漲;另一方面,國外報復,損害了資產階級的利益。第11頁,共30頁。2

7、、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代表人物:大衛(wèi).李嘉圖(David Ricado, )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Taxation )3、基本思想: 是對亞當斯密理論的繼承和發(fā)展.,在國際分工中,如果兩國生產力不等,甲國生產任何一種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國,處于絕對優(yōu)勢;而乙國的勞動生產率在任何商品的生產中均低于甲國,處于絕對劣勢,這時兩國仍存在進行貿易的可能性??砂础皟蓛?yōu)取其重,兩劣取其輕”原則分工,并進行交換,從而帶來利益。故稱比較成本學說。第12頁,共30頁。例:英國和葡萄生產酒和毛呢為例 毛呢產量 所需勞動人數(shù) (單位) (人

8、/年) 國 家 酒產量 所需勞動人數(shù)(單位) (人/年) 2 190 2 200合計英國葡萄牙 1 100 1 90 1 120 1 80 分工前 2.2 220合計 2.125 170 2.2 220 2.125 170 英國葡萄牙分工后 1.2 1 1 1.125英國葡萄牙國際交換第13頁,共30頁。4、簡要評價積極方面:為廢除谷物法提供了理論支持;論證了各國無論生產力水平高低,都可按“有利取重,不利擇輕”的原則進行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都可以得到實際利益,為自由貿易提供了理論基礎。消極方面:比較成本論揭示的是短期的和靜態(tài)的分工與貿易現(xiàn)象;對發(fā)展中國家不利,存在“比較利益陷阱” 。缺乏動態(tài)分

9、析通過分工獲得的比較利益不一定體現(xiàn)一國的長遠利益。未能揭示支配國際交換的規(guī)律第14頁,共30頁。三、李斯特保護貿易理論 我國與美國相比,農業(yè)生產效率是美國的1/3,工業(yè)生產效率是美國的1/8。按照大衛(wèi).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我國是否應該放棄工業(yè)生產,專門從事農業(yè)生產?為什么?1、產生的背景 19世紀中葉,老牌資本主義實行自由貿易政策。美、德處于資本主義工業(yè)萌芽狀態(tài),客觀上需要對其進行保護。2、代表人物與代表作代表人物:李斯特(Friedrich List ),(17891846),19世紀上半葉德國資產階級進步的經濟學家。 代表作:1841年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第15頁,共30頁。3、理論學說

10、對古典自由貿易理論的批評他認為古典政治經濟學,是在宣揚世界主義,忽視經濟發(fā)展的民族特點。認為按“比較成本說” 進行分工德國將會陷入“比較利益陷阱” 生產力理論他認為“財富的生產力比之財富本身要重要多少倍” 。各國經濟發(fā)展必然經歷五個階段:社會經濟時期漁獵時期畜牧時期農業(yè)時期農工時期農工商時期貿易政策自由貿易保護貿易自由貿易第16頁,共30頁。關稅保護理論保護的目的是發(fā)展生產力,最終實現(xiàn)自由貿易 。保護對象是幼稚工業(yè) 。保護時間以產品能與國外同類產品競爭為限,最長為30年。 保護的手段高關稅或禁止進口,但不一味的限入.4、簡要評價 李斯特的貿易保護理論是保護幼稚工業(yè)理論。積極方面:對工業(yè)較落后國

11、家的經濟貿易發(fā)展具有指導意義。消極方面過分強調國家的作用,以經濟部門作為劃分社會發(fā)展階段的基礎是錯誤的。 第17頁,共30頁。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國際貿易理論一、超保護貿易理論 1、時代背景 盛行于一戰(zhàn)與二戰(zhàn)間,當時的主要經濟特點為:自由競爭讓位于壟斷;國際經濟制度發(fā)生巨大的變化 19291933年大危機,市場問題進一步尖銳 2、代表人物及其理論 凱恩斯(Keynes, John Maynard)就業(yè)、貨幣和利息通論第18頁,共30頁。 3、 超保護貿易的特點保護對象擴大:不但保護幼稚工業(yè),而且更多的保護國內高度發(fā)展或出現(xiàn)衰落的壟斷行業(yè)。保護目的改變具有進攻性:不是培育競爭力,而是擴大和鞏固海外市場的

12、壟斷。保護措施多樣化:在壟斷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對國外市場采取進攻性的擴張保護措施多樣化,從關稅向非關稅轉變,通過關稅、傾銷等加強對國內外市場的壟斷。 4、簡要評價積極方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外貿易與國民經濟增長之間的內在規(guī)律性。適應壟斷資產階級緩解經濟危機、國家干預經濟需要。消極方面過分夸大了對外貿易對經濟恢復和經濟增長的作用。導致貿易保護盛行。第19頁,共30頁。二、要素比例學說(Theory of Endowment) 1、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該理論也稱要素稟賦(赫-俄)理論。產生于20世紀30年代。代表人物:瑞典經濟學家俄林(Bertil Ohlin 1899-1979);赫克歇爾(E. F .

13、Huckster 1879-1952)代表作:1933年的域際和國際貿易(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1977俄林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2、理論基礎古典派認為決定商品價值的是勞動時間,國際貿易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各國生產商品的勞動生產率差異。赫-俄認為決定商品價值的是多種生產要素。產生國際貿易的根本原因是各國要素稟賦及生產商品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第20頁,共30頁。3、古典派對國際貿易產生原因的分析 國際貿易產生 產品價格的絕對差異 生產成本的差異 勞動生產率的差異第21頁,共30頁。4、赫-俄對國際貿易產生原因的分析 國際貿易產生 產品價格的絕

14、對差異 生產要素的價格或產品的成本不同 要素豐裕程度及產品所需要要素比例不同第22頁,共30頁。 5、假定條件生產要素在國內可自由轉移,各國之間不能.不存在貨物流通的一切限制.單位生產成本不變,沒有規(guī)模經濟利益.只有商品貿易,貿易是平衡的.只有兩個國家或區(qū)域.兩國技術水平和生產函數(shù)相同.兩國消費者偏好相同.市場完全競爭. 6、要素供給比例理論商品價格的國際絕對差異是國際貿易的直接原因各國商品價格比例不同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必要條件各國商品價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價格比例不同決定的要素價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給比例不同決定的有關進出口商品的重要結論:一國出口富裕要素生產的產品,進口稀缺要素生產的產品 第2

15、3頁,共30頁。三、其他貿易理論國際貿易新要素理論偏好相似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技術差距理論里昂惕夫之謎戰(zhàn)后國際貿易理論產業(yè)內貿易理論國家競爭力理論第24頁,共30頁。第四節(jié) 國際貿易政策 所謂國際貿易政策就是各國對外貿易政策的綜合,而對外貿易政策是指世界各國的政府在一定時期內,對本國進出口貿易所實行的政策。 一、對外貿易政策的構成與目的 1、政策構成 -對外貿易總政策; -對不同國家或不同國家或不同類別國家所實行的對外貿易國別政策; -對不同商品或不同類別商品所實行的進出口商品政策。 2、對外貿易政策的目的 保護國內市場、促進出口、促進產業(yè)結構改善、資本的積累、加強對外經濟和政治關系第25頁,

16、共30頁。二、國貿政策的基本類型自由貿易政策 國家取消對進口貿易的限制和障礙,取消對本國的進出口商和進出口商品的一切特權和優(yōu)待,讓商品自由進出口,在國內外市場上自由競爭。 保護貿易政策國家制定并實施各種限制進口的措施,以保護本國的商品在國內市場免受外國商品的競爭,并對本國出口商品給予優(yōu)待和津貼來鼓勵 商品出口。 第26頁,共30頁。三、當代西方發(fā)達國家外貿政策及其發(fā)展趨勢 1、二戰(zhàn)后的貿易自由化(二戰(zhàn)-20世紀70初) -貿易自由化主要是在多邊、雙邊或區(qū)域的貿易框架內進行 -貿易自由化是一種有選擇的自由化(有層次) -貿易自由化促進了世界經濟的迅速發(fā)展 2、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新貿易保護主義

17、-管理貿易理論和戰(zhàn)略性貿易政策(保護貿易新發(fā)展)-貿易政策措施的制度化、系統(tǒng)化和綜合化方向發(fā)展-貿易保護措施多樣化,間接貿易限制代替關稅壁壘等-獎出限入的措施由限制進口轉向鼓勵出口-從國家壁壘轉向區(qū)域壁壘3、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貿易自由化趨勢:-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步伐尤其迅速-貿易自由化成為各國的主流貿易政策,但貿易保護主義不僅沒有消失,反而增加了新的表現(xiàn)形式。-發(fā)展中國家參與更為積極和深入-不僅多邊的國際經濟協(xié)調機制不斷強化,而且新的區(qū)域自由貿易協(xié)定不斷增加。第27頁,共30頁。四、當代發(fā)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發(fā)展戰(zhàn)略1、初級產品出口政策 所謂初級產品出口政策是指出口食品、農產品和礦物原料、染料

18、等初級產品,進口工業(yè)制成品。這是經濟發(fā)展水平較低時采取的對外貿易政策,是初級外向型戰(zhàn)略。外向型經濟的起步短期內使用,現(xiàn)在很多國家不用第28頁,共30頁。2、進口替代政策 進口替代政策是指一國采取各種措施,限制某些外國工業(yè)品進口,促進國內有關工業(yè)品的生產,逐漸在國內市場上以本國產品替代進口品,為本國工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實現(xiàn)工業(yè)化。又稱進口替代工業(yè)化政策,是內向型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的產物。 一般做法是國家通過給予稅收、投資和銷售等方面的優(yōu)惠待遇,鼓勵外國私人資本在國內設立合資或合作方式的企業(yè);或通過來料和來件等加工貿易方式,提高工業(yè)化的水平。為使國內替代產業(yè)得以發(fā)展,就要使用提高關稅、實行數(shù)量限制、外匯管制等手段,限制外國工業(yè)品進口,以使國內受進口競爭的工業(yè)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