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質(zhì)大學臨城實測剖面(1)_第1頁
河北地質(zhì)大學臨城實測剖面(1)_第2頁
河北地質(zhì)大學臨城實測剖面(1)_第3頁
河北地質(zhì)大學臨城實測剖面(1)_第4頁
河北地質(zhì)大學臨城實測剖面(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臨城實習實測地質(zhì)剖面臨城實習實測地質(zhì)剖面一一.概述概述 根據(jù)地質(zhì)研究的目的,按照一定的要求,在地根據(jù)地質(zhì)研究的目的,按照一定的要求,在地表表沿某一選定的方向,將不同巖層、巖體、接觸關沿某一選定的方向,將不同巖層、巖體、接觸關系、各種構造形態(tài)、巖層產(chǎn)狀等進行實測記錄,系、各種構造形態(tài)、巖層產(chǎn)狀等進行實測記錄,并并采集標本,然后采集標本,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和不同的巖性花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和不同的巖性花紋、符號及各種注記,繪制實測地質(zhì)剖面紋、符號及各種注記,繪制實測地質(zhì)剖面。 實測地質(zhì)剖面包括實測地質(zhì)剖面包括實測地層剖面實測地層剖面和實測構造剖面和實測構造剖面等等。二二.目的和要求目的和要求1.目的

2、:了解地層序列(巖性、化石、時代、環(huán)境),目的:了解地層序列(巖性、化石、時代、環(huán)境),并確定填圖單位。并確定填圖單位。2.要求:查明以下信息要求:查明以下信息1)巖性)巖性2)層和組的劃分,地層厚度)層和組的劃分,地層厚度3)接觸關系)接觸關系4)地層的時代)地層的時代5)形成環(huán)境)形成環(huán)境 野外觀察描述,采集標本、野外觀察描述,采集標本、樣品;室內(nèi)鑒定測試分析樣品;室內(nèi)鑒定測試分析3.選線選線 實測線路是在野外路線踏勘之后,結合已有地形實測線路是在野外路線踏勘之后,結合已有地形圖、地質(zhì)圖確定的。圖、地質(zhì)圖確定的。1)剖面方向盡量垂直走向(剖面方向盡量垂直走向(60 90)2)地層出露齊全,

3、具有代表性地層出露齊全,具有代表性 可以選擇多段剖面,每個時代至少有可以選擇多段剖面,每個時代至少有1個剖面。個剖面。3)構造簡單,盡量繞過褶皺、斷層發(fā)育的地段。構造簡單,盡量繞過褶皺、斷層發(fā)育的地段。4)露頭良好,連續(xù),接觸關系清楚(平移或挖探槽)露頭良好,連續(xù),接觸關系清楚(平移或挖探槽)5)盡可能地化石豐富盡可能地化石豐富6)剖面線盡量少拐彎,否則增大測量的累積誤差。剖面線盡量少拐彎,否則增大測量的累積誤差。7)剖面通視,穿越條件好剖面通視,穿越條件好4.比例尺比例尺 實測地層剖面的比例尺,一般根據(jù)地質(zhì)填圖的比實測地層剖面的比例尺,一般根據(jù)地質(zhì)填圖的比例尺確定?;驹瓌t是實測地層剖面的比

4、例尺大于地例尺確定?;驹瓌t是實測地層剖面的比例尺大于地質(zhì)填圖比例尺。質(zhì)填圖比例尺。1)根據(jù)對剖面研究的)根據(jù)對剖面研究的精度要求精度要求,確定剖面比例尺。,確定剖面比例尺。 如果要求將出露如果要求將出露1m寬的巖性單位劃分并表示出來,寬的巖性單位劃分并表示出來,就應選取就應選取1:1000的比例尺繪制;如果要求將出露的比例尺繪制;如果要求將出露2m寬寬的巖性單位劃分并表示出來,則應選取的巖性單位劃分并表示出來,則應選取1:2000的比例的比例尺繪制等等。尺繪制等等。 所以,在實測剖面過程中,凡是在圖上能表示所以,在實測剖面過程中,凡是在圖上能表示1mm寬度的巖性單位都要劃分出來,而有特殊意寬

5、度的巖性單位都要劃分出來,而有特殊意義的礦層、標志層等,即使在圖上表示不足義的礦層、標志層等,即使在圖上表示不足1mm,也應放大至也應放大至1mm夸大表示??浯蟊硎?。2)剖面的起點與終點應作為地質(zhì)點,標定在地形)剖面的起點與終點應作為地質(zhì)點,標定在地形圖上。圖上。三三. 原理原理三三. 原理原理O1mC2bC2tP1sP2y三三. 原理原理三三. 原理原理三三. 原理原理 :巖層傾角;巖層傾角; :分導線傾角(坡角)分導線傾角(坡角) ; :分導線方向與巖層走向間銳夾角;分導線方向與巖層走向間銳夾角;L:分層斜距分層斜距1.地面坡向與地層傾地面坡向與地層傾向相反向相反 若導線方向與巖若導線方向

6、與巖層傾向一致,則地層層傾向一致,則地層厚度為:厚度為:sinLh 若導線方向與巖層傾向不一致,則地層厚若導線方向與巖層傾向不一致,則地層厚度為:度為:cossinsincossin Lh2.地面坡向與地層傾向相同地面坡向與地層傾向相同 若導線方向與巖層傾向一致,若導線方向與巖層傾向一致,則地層厚度為:則地層厚度為:sinLh 若導線方向與巖層傾向不一致,則地層厚若導線方向與巖層傾向不一致,則地層厚度為:度為:cossinsincossin Lhcossinsincossin Lh四四.分工與組織分工與組織1.必備工具必備工具(1)羅盤、錘子、放大鏡、)羅盤、錘子、放大鏡、GPS(2)測繩或皮

7、尺()測繩或皮尺(50米、米、100米)、直尺米)、直尺或三角板、量角器或三角板、量角器(3)鉛筆、橡皮、記錄本、記錄表格、米)鉛筆、橡皮、記錄本、記錄表格、米格紙、圖板格紙、圖板(4)地形圖和地質(zhì)圖)地形圖和地質(zhì)圖2.測前準備測前準備踏勘踏勘1)野外分層野外分層, 逐層觀察描述,野簿記錄逐層觀察描述,野簿記錄 顏色,層厚,成分,結構,構造,標本,照片,顏色,層厚,成分,結構,構造,標本,照片,產(chǎn)狀,其它;產(chǎn)狀,其它;2)做信手剖面圖做信手剖面圖3.分工分工組為單位進行,一般包括:組為單位進行,一般包括:前、后測手(身高差不多)前、后測手(身高差不多) 各各1名名描述人員描述人員 1-2人人剖

8、面草圖繪制人員剖面草圖繪制人員 1人人記錄、填表人員記錄、填表人員 1人人定點、樣品采集、產(chǎn)狀測量人員定點、樣品采集、產(chǎn)狀測量人員 1-2人人組長組長 1人人 定時輪換,達到學習、鍛煉的目的定時輪換,達到學習、鍛煉的目的。4.職責職責1)前、后測手:前、后測手:測量導線的斜距、方位和坡角。測量導線的斜距、方位和坡角。 斜距:斜距:后測手持后測手持0m 端站定在剖面的起點,每一導線端站定在剖面的起點,每一導線的長度視地形變化確定,前測手沿剖面方位拉測繩至地的長度視地形變化確定,前測手沿剖面方位拉測繩至地形折點變化處(導線應盡量放長),使一條導線上的坡形折點變化處(導線應盡量放長),使一條導線上的

9、坡角和方位一致。角和方位一致。 方位:方位:指導線前進方向,取前、后測手羅盤讀數(shù)的平指導線前進方向,取前、后測手羅盤讀數(shù)的平均值;均值; 坡角:坡角:取后測手所測的仰角為取后測手所測的仰角為“+”,俯角為,俯角為“-”,取,取前、后測手羅盤讀數(shù)的平均值。前、后測手羅盤讀數(shù)的平均值。 注意繼續(xù)向前測量時導線間的銜接。測量所得有關注意繼續(xù)向前測量時導線間的銜接。測量所得有關數(shù)據(jù)由后測手通知記錄人員。待記錄、繪圖、取樣各項數(shù)據(jù)由后測手通知記錄人員。待記錄、繪圖、取樣各項工作完畢后方可前進。工作完畢后方可前進。2)采樣和產(chǎn)狀測量人員:要按要求系統(tǒng)采集各種標本、采樣和產(chǎn)狀測量人員:要按要求系統(tǒng)采集各種標

10、本、樣品和測量各種地質(zhì)要素的產(chǎn)狀。樣品和測量各種地質(zhì)要素的產(chǎn)狀。每一分層都應有一定每一分層都應有一定數(shù)量的標本。每一個標本都要有具體的層位,并以導線數(shù)量的標本。每一個標本都要有具體的層位,并以導線上的數(shù)字控制采樣位置。上的數(shù)字控制采樣位置。盡可能采集完好的標本并使其規(guī)格化。采樣、編號、盡可能采集完好的標本并使其規(guī)格化。采樣、編號、寫標簽以及包裝有序進行,不可漏采、誤采或使標本的寫標簽以及包裝有序進行,不可漏采、誤采或使標本的編號和位置發(fā)生混亂。上述工作就緒后,將導線編號、編號和位置發(fā)生混亂。上述工作就緒后,將導線編號、采樣位置、標本類型和數(shù)量通知記錄人員和其他工作人采樣位置、標本類型和數(shù)量通知

11、記錄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員。采樣的種類(根據(jù)地層工作項目而定):標本包括巖采樣的種類(根據(jù)地層工作項目而定):標本包括巖性標本、化石標本和光、薄片標本;樣品包括化學分析性標本、化石標本和光、薄片標本;樣品包括化學分析樣、人工重砂樣、同位素年齡樣和古地磁樣。樣、人工重砂樣、同位素年齡樣和古地磁樣。樣品編號要求準確、系統(tǒng)編號、不準重復,一般有剖樣品編號要求準確、系統(tǒng)編號、不準重復,一般有剖面代號、層號,樣品類型、序號、班組代號。面代號、層號,樣品類型、序號、班組代號。 準備好準備好實測地層剖面登記表實測地層剖面登記表,工作中隨時將,工作中隨時將各種測量數(shù)據(jù)、有關內(nèi)容準確及時地填入表中的相關各種測量

12、數(shù)據(jù)、有關內(nèi)容準確及時地填入表中的相關欄內(nèi)(見表)欄內(nèi)(見表) 地層柱狀圖的基礎地層柱狀圖的基礎。野外填表:野外填表:填寫除水平距、高差、累積高差、視傾角、填寫除水平距、高差、累積高差、視傾角、分層厚度等以外其余各項。分層厚度等以外其余各項。導線號:導線號:要寫導線起止點的位置編號,導線終點位置要寫導線起止點的位置編號,導線終點位置編號與導線序號相同。如第一根導線為:編號與導線序號相同。如第一根導線為:0l;第二;第二根導線為:根導線為:12 等。等。 各項地質(zhì)內(nèi)容的記錄都要與分層號相對應,如斜各項地質(zhì)內(nèi)容的記錄都要與分層號相對應,如斜距起止點是指所分這一層在該導線測繩范圍內(nèi)的具體距起止點是指

13、所分這一層在該導線測繩范圍內(nèi)的具體起止點數(shù)字,如起止點數(shù)字,如35 m42 m,斜距為,斜距為7 m。3)填表)填表 填表人員填表人員工作量大且責任重,及時向各工作量大且責任重,及時向各工種人員詢問所測數(shù)據(jù)及記錄內(nèi)容,有責任工種人員詢問所測數(shù)據(jù)及記錄內(nèi)容,有責任檢查各類人員工作情況并掌握檢查各類人員工作情況并掌握整體工作進度整體工作進度,要隨時將遺漏或有誤之處告知有關人員并及要隨時將遺漏或有誤之處告知有關人員并及時糾正或補做工作,記錄員要將表格填寫無時糾正或補做工作,記錄員要將表格填寫無誤方可移動測繩。誤方可移動測繩。實測地層剖面厚度計算表實測地層剖面厚度計算表導導線線號號導導線線方方位位斜斜

14、距距L坡坡度度角角 地地形形高高差差累累計計高高差差導線方導線方位與地位與地層走向?qū)幼呦驃A角夾角 分分層層號號地地層層傾傾角角 分分層層斜斜距距X實測地層剖面厚度計算表實測地層剖面厚度計算表 Y =sin cos sincos sin真厚度D=XY分層累計厚度巖性sincossin積 cossin積Y4)繪圖人員和描述人員:)繪圖人員和描述人員:繪圖人員繪圖人員:準備好米格紙,根據(jù)野外地形特點和剖:準備好米格紙,根據(jù)野外地形特點和剖面的總體長度確定好剖面的起畫位置和圖的整體布面的總體長度確定好剖面的起畫位置和圖的整體布局,并寫好圖名和比例尺局,并寫好圖名和比例尺繪制平面導線圖和剖繪制平面導線圖

15、和剖面草圖面草圖。在地形圖上標繪剖面內(nèi)容在地形圖上標繪剖面內(nèi)容:包括剖面起止點及剖:包括剖面起止點及剖面線位置、實測剖面編號、剖面上的地質(zhì)點位及其面線位置、實測剖面編號、剖面上的地質(zhì)點位及其點號、地層分層界線及地層代號、代表性的地層產(chǎn)點號、地層分層界線及地層代號、代表性的地層產(chǎn)狀。在地形圖上標繪剖面內(nèi)容應該在野外完成。狀。在地形圖上標繪剖面內(nèi)容應該在野外完成。繪制剖面草圖:草圖上要標明剖面方向、總導線、繪制剖面草圖:草圖上要標明剖面方向、總導線、分導線、地形、分層界線、分層號、地層代號、產(chǎn)分導線、地形、分層界線、分層號、地層代號、產(chǎn)狀、接觸關系、標本采集位置、剖面線上的主要山狀、接觸關系、標本

16、采集位置、剖面線上的主要山頭或村莊的位置與名稱、導線號、圖名、圖例、比頭或村莊的位置與名稱、導線號、圖名、圖例、比例尺。作圖方法與路線地質(zhì)剖面圖基本相同。例尺。作圖方法與路線地質(zhì)剖面圖基本相同。0C23411011102020B11-112345O1mC2tC2bC2b李家村155175195215235N0. 10N0. 11李家村B11-112345O1mC2bC2bC2t12020NNN描述人員描述人員:記錄各種原始數(shù)據(jù),按要求負責層號的:記錄各種原始數(shù)據(jù),按要求負責層號的編排和地質(zhì)現(xiàn)象的描述,并告知記錄人員、繪制信編排和地質(zhì)現(xiàn)象的描述,并告知記錄人員、繪制信手剖面圖。手剖面圖。 詳細描

17、述每一分層的巖性、所含化石、地層詳細描述每一分層的巖性、所含化石、地層產(chǎn)狀及其接觸關系,對標本進行登記。產(chǎn)狀及其接觸關系,對標本進行登記。 巖性描述主要內(nèi)容包括:巖石名稱、顏色、結巖性描述主要內(nèi)容包括:巖石名稱、顏色、結構、構造、成分(礦物成分及結構組分)、巖石的構、構造、成分(礦物成分及結構組分)、巖石的組合規(guī)律(可分為:夾層型、互層型或韻律型)。組合規(guī)律(可分為:夾層型、互層型或韻律型)。 標本登記:標本號、標本名稱及其標本采集點標本登記:標本號、標本名稱及其標本采集點位置(用標本采集點的皮尺讀數(shù)來表示)。位置(用標本采集點的皮尺讀數(shù)來表示)。 繪制地質(zhì)素描圖或拍攝地質(zhì)照片:對于重要繪制地

18、質(zhì)素描圖或拍攝地質(zhì)照片:對于重要的地質(zhì)現(xiàn)象(如:地層接觸關系、重要的沉積構造、的地質(zhì)現(xiàn)象(如:地層接觸關系、重要的沉積構造、斷層證據(jù)、斷層證據(jù)、等等)應繪制地質(zhì)素描圖或拍攝地等等)應繪制地質(zhì)素描圖或拍攝地質(zhì)照片。地質(zhì)素描圖上要標明地點、產(chǎn)出層位、產(chǎn)質(zhì)照片。地質(zhì)素描圖上要標明地點、產(chǎn)出層位、產(chǎn)狀、比例尺、方向、圖名、圖例等。狀、比例尺、方向、圖名、圖例等。5) 標本采集員標本采集員 采集各類標本:巖性、化石標本一般應逐層采集各類標本:巖性、化石標本一般應逐層系統(tǒng)采集,巖性標本規(guī)格多采用系統(tǒng)采集,巖性標本規(guī)格多采用369cm,或,或246cm。化石標本沒有一定的規(guī)格,一般視化?;瘶吮緵]有一定的規(guī)

19、格,一般視化石的大小而定。石的大小而定。 標本編號與包裝。標本編號與包裝。 把標本編號、標本名稱、標本采集點的皮尺把標本編號、標本名稱、標本采集點的皮尺讀數(shù)報給表格記錄員。讀數(shù)報給表格記錄員。 測量地層產(chǎn)狀,將測量結果和產(chǎn)狀測量點的測量地層產(chǎn)狀,將測量結果和產(chǎn)狀測量點的皮尺讀數(shù)報給表格記錄員。每一分層都應該測量一皮尺讀數(shù)報給表格記錄員。每一分層都應該測量一個有代表性的地層產(chǎn)狀。個有代表性的地層產(chǎn)狀??傇瓌t:組長負責,分工協(xié)作??傇瓌t:組長負責,分工協(xié)作。五五.室內(nèi)繪圖與整理室內(nèi)繪圖與整理 實測地層剖面資料的室內(nèi)整理主要包括四方實測地層剖面資料的室內(nèi)整理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內(nèi)容:面的內(nèi)容: 數(shù)據(jù)計算

20、數(shù)據(jù)計算 繪制實測地層剖面圖繪制實測地層剖面圖 繪制實測地層剖面柱狀圖繪制實測地層剖面柱狀圖 編寫實測地層剖面報告。編寫實測地層剖面報告。1. 數(shù)據(jù)計算數(shù)據(jù)計算 將野外實測獲得的數(shù)據(jù)將野外實測獲得的數(shù)據(jù)斜距(斜距(L)、地層)、地層傾角(傾角( )、坡角()、坡角( )、導線方向、地層走向與導)、導線方向、地層走向與導線的夾角(線的夾角( )等原始數(shù)據(jù)加以計算,求出導線與)等原始數(shù)據(jù)加以計算,求出導線與各分層的水平距(各分層的水平距(W)、地形高差()、地形高差(h)、地層厚)、地層厚度(度(D)、剖面線(總)方向、地層在剖面線方向)、剖面線(總)方向、地層在剖面線方向上的視傾角(上的視傾角(

21、 1)等。計算結果必須填寫在實測地)等。計算結果必須填寫在實測地層剖面計算表中。下面對計算公式作簡要介紹。層剖面計算表中。下面對計算公式作簡要介紹。(1)計算導線與各分層的水平距()計算導線與各分層的水平距(W)和地形高差()和地形高差(H)水平距水平距: W=Lcos 地形高差地形高差: H=Lsin 21HLW(2)計算地層厚度()計算地層厚度(D) 地層厚度地層厚度: D=L(sin cos sin cos sin )注:當山坡坡向與地層傾向相反時用注:當山坡坡向與地層傾向相反時用“”號,號, 當山坡坡向與地層傾向相同時用當山坡坡向與地層傾向相同時用“”號號 角在表中有角在表中有“”、“

22、”之分,但計算之分,但計算結果為負值時取絕對值。結果為負值時取絕對值。 (3)求剖面線(總)方向:)求剖面線(總)方向: 剖面線(總)方向一般指剖面起點至終點的方剖面線(總)方向一般指剖面起點至終點的方向。該方向通常利用導線方向和導線水平距作圖求向。該方向通常利用導線方向和導線水平距作圖求得,得,舉例如下:舉例如下:某地層剖面實測結果如下:某地層剖面實測結果如下:導線號導線號011223導線方向?qū)Ь€方向30 10 35 導線平距導線平距35m40m20m 先確定出剖面起點的先確定出剖面起點的位置和正北的方向,然后位置和正北的方向,然后按導線方向、導線平距,按導線方向、導線平距,從起點開始,順次

23、畫出每從起點開始,順次畫出每一導線(如右圖),最終一導線(如右圖),最終導出剖面終點。將剖面起導出剖面終點。將剖面起點和終點連接起來(如右點和終點連接起來(如右圖中的虛線)。起點和終圖中的虛線)。起點和終點的連線與正北方向的夾點的連線與正北方向的夾角便是剖面線(總)方向角便是剖面線(總)方向, 如右圖所示如右圖所示 ,該角度,該角度為為22.6。(4)求地層視傾角)求地層視傾角 地層視傾角(地層視傾角( 1)的大小與地層真傾角()的大小與地層真傾角( )、)、地層走向和剖面線的夾角(地層走向和剖面線的夾角( 1)有關。三者之間的)有關。三者之間的關系式為:關系式為: tan 1=tan sin

24、 1 。 因此,視傾角(因此,視傾角( 1)可以根據(jù)地層真傾角)可以根據(jù)地層真傾角( )、地層走向和剖面線的夾角()、地層走向和剖面線的夾角( 1),利用它),利用它們之間的關系式計算求出。此外,還可用圖解法求們之間的關系式計算求出。此外,還可用圖解法求得。得。2繪制實測地層剖面圖繪制實測地層剖面圖 繪制實測地層剖面圖常用的有兩種方法繪制實測地層剖面圖常用的有兩種方法直線直線法和導線法。法和導線法。 如果實測剖面的導線方向全部垂直(或近于垂如果實測剖面的導線方向全部垂直(或近于垂直)地層走向,就可以使用直線法作圖。直)地層走向,就可以使用直線法作圖。 如果實測剖面受到巖層出露和通行條件的限制,

25、如果實測剖面受到巖層出露和通行條件的限制,使導線方向不能始終保持與地層走向垂直(或近于使導線方向不能始終保持與地層走向垂直(或近于垂直),這種情況下就應該采用導線法繪制剖面圖。垂直),這種情況下就應該采用導線法繪制剖面圖。作圖步驟如下:作圖步驟如下:畫導線平面圖:畫導線平面圖:a. 在圖紙上確定剖面線方向:通常規(guī)定剖面線方向平在圖紙上確定剖面線方向:通常規(guī)定剖面線方向平行與圖紙的橫向(水平方行與圖紙的橫向(水平方 向),剖面的向),剖面的W、NW、SW或或S(180)端放在圖的左側,剖面的)端放在圖的左側,剖面的E、NE、SE或或N(0)放在圖的右側。)放在圖的右側。b. 求出剖面線按照作圖比

26、例尺在圖面上的長度。根據(jù)求出剖面線按照作圖比例尺在圖面上的長度。根據(jù)剖面線的圖面長度和圖紙的寬度確定剖面起點在圖紙剖面線的圖面長度和圖紙的寬度確定剖面起點在圖紙上的位置。上的位置。c. 按導線方向、導線平距,從起點開始,順次畫出每按導線方向、導線平距,從起點開始,順次畫出每一分導線。并在導線點上畫上實心小圓圈,在實心小一分導線。并在導線點上畫上實心小圓圈,在實心小圓圈的正上方標上導線號。圓圈的正上方標上導線號。畫導線平面圖:畫導線平面圖:d. 根據(jù)各分層的水平距,在導線上依次標出各地層根據(jù)各分層的水平距,在導線上依次標出各地層分層點。在導線的下部標上分層號。在導線的上部分層點。在導線的下部標上

27、分層號。在導線的上部標上各分層的地層產(chǎn)狀,該產(chǎn)狀符號的走向線長度標上各分層的地層產(chǎn)狀,該產(chǎn)狀符號的走向線長度為為5mm,傾向線長度為,傾向線長度為2mm。e. 過各分層點平行于地層走向畫出各分層界線和組過各分層點平行于地層走向畫出各分層界線和組與組之間的地層界線,分層界線長度為與組之間的地層界線,分層界線長度為2cm,組與組,組與組之間的地層界線長度為之間的地層界線長度為4cm。整合地層界線用實線,。整合地層界線用實線,假整合地層界線用虛線。在導線的下部標上各組地假整合地層界線用虛線。在導線的下部標上各組地層的代號。層的代號。(此工作野外完成此工作野外完成)畫地形輪廓線畫地形輪廓線a. 求出剖

28、面圖按照作圖比例尺在圖面上的高差。根求出剖面圖按照作圖比例尺在圖面上的高差。根據(jù)剖面圖的圖面高差和圖紙的高度,在導線平面圖據(jù)剖面圖的圖面高差和圖紙的高度,在導線平面圖的下方適當?shù)奈恢卯嬕粭l橫線,作為剖面基準線,的下方適當?shù)奈恢卯嬕粭l橫線,作為剖面基準線,其標高設為其標高設為0m,這是一條作圖輔助線,應盡量畫得,這是一條作圖輔助線,應盡量畫得輕些,剖面圖做完后還要擦掉。輕些,剖面圖做完后還要擦掉。b. 將各導線點分別向下垂直投影到剖面基準線上。將各導線點分別向下垂直投影到剖面基準線上。c. 根據(jù)各導線點的累積高差(相當于各導線點相對根據(jù)各導線點的累積高差(相當于各導線點相對于起點的高程),按照垂

29、直比例尺在圖上確定各導于起點的高程),按照垂直比例尺在圖上確定各導線點的相對于剖面基準線的高程點。線點的相對于剖面基準線的高程點。畫地形輪廓線畫地形輪廓線d. 用圓滑的曲線將各高程點連接起來,即形成地用圓滑的曲線將各高程點連接起來,即形成地形輪廓線。形輪廓線。e. 在剖面終點、地形線上方標上剖面線方向(起在剖面終點、地形線上方標上剖面線方向(起點指向終點的方向)。點指向終點的方向)。f. 在剖面線上方標上剖面線所經(jīng)過的主要山峰、在剖面線上方標上剖面線所經(jīng)過的主要山峰、村莊等地物的名稱。村莊等地物的名稱。畫地層界線畫地層界線 把導線平面圖上的各分層點、組與組之間的地把導線平面圖上的各分層點、組與

30、組之間的地層界線點向下垂直投影到地形線上,過投影點,按層界線點向下垂直投影到地形線上,過投影點,按照地層傾向和視傾角,畫出各分層界線和組與組之照地層傾向和視傾角,畫出各分層界線和組與組之間的地層界線,分層界線長度為間的地層界線,分層界線長度為2.5cm,組與組之間,組與組之間的地層界線長度為的地層界線長度為3.5cm。填巖性花紋、標上產(chǎn)狀、分層號和地層代號填巖性花紋、標上產(chǎn)狀、分層號和地層代號 按照地層視傾角給每一分層畫上巖性花紋,巖按照地層視傾角給每一分層畫上巖性花紋,巖性花紋線的長度一般為性花紋線的長度一般為2cm。在巖性花紋的下部,標。在巖性花紋的下部,標上地層產(chǎn)狀(用真傾向和真傾角表示)、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