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二化學期末模擬試卷_第1頁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化學期末模擬試卷_第2頁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化學期末模擬試卷_第3頁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化學期末模擬試卷_第4頁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化學期末模擬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高中必修二化學期末模擬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22小題,每小題2分,共44分。1 .下列實驗方案不合理的是()A.鑒定蔗糖水解產(chǎn)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8 .鑒別織物成分是真絲還是人造絲:用灼燒的方法C.鑒定苯中無碳碳雙鍵:加入高鎰酸鉀酸性溶液D.鑒別己烯和苯:將澳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別滴加到少量己烯和苯中【答案】A【解析】蔗糖水解用稀硫酸作催化劑,直接向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Cu(OH)2和HSO反應生成CuSO,破壞了Cu(OH)2,無法鑒定。2.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Na代表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數(shù)值)()A

2、.煌只含有碳和氫兩種元素B.糖類物質均能發(fā)生水解反應C.46gC2H50H中含有7Na個極性共價鍵D.利用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答案】B【解析】A.煌是只含有碳和氫兩種元素的有機物,A正確;B.雙糖、多糖可水解,單糖不能水解,B錯誤;C.46gC2H5OH的物質的量為1mol,其中含有7M個極性共價鍵,C正確;D.利用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即皂化反應,可以制甘油和肥皂,D正確;答案選Bo3.括號內物質為雜質,下列除去雜質的方法不正確的是()A.乙酸乙酯(乙酸):用NaOH溶液洗滌后,分液B.乙烷(乙烯):用濱水洗氣C.澳苯(濱):用NaOH溶液洗滌后,分液D.乙醇(水):

3、用生石灰吸水后蒸儲【答案】A【解析】二者均與NaO欣應,不能除雜,應選飽和碳酸鈉溶液、分液,故A項錯誤;乙烯與濱水反應,而乙烷不能,則用濱水、洗氣可分離,故B項正確;澳與NaO欣應后,與澳苯分層,然后分液可分離,故C項正確;水與CaO反應后,增大與乙醇的沸點差異,然后蒸儲可分離,故D項正確。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工業(yè)上用電解熔融氯化鈉的方法制取鈉B.鈉加入氯化鎂的飽和溶液中可以制取金屬鎂C.電解冶煉鋁的原料是氯化鋁D.電解氯化鎂溶液來制取鎂【答案】A【解析】A項,由于金屬Na的活動性很強,所以在工業(yè)上用電解熔融氯化鈉的方法制取鈉,正確;B項,由于鈉、鎂活動性都很強,所以金屬鎂常采用電解熔

4、融的MgCb的方法來冶煉,錯誤;C項,金屬鋁的活動性也很強,但是由于氯化鋁是共價化合物,所以常用電解熔融的氧化鋁的方法冶煉鋁,錯誤;D項,在氯化鎂的溶液中進行電解,由于4得到電子的能力比Mg+強,所以不能產(chǎn)生金屬Mg,錯誤。5.下列有關化學用語使用正確的是()A.次氯酸的結構式:HCl0B.乙醇的結構簡式:C2H6O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C.硫離子的結構示意圖:【解析】次氯酸的結構式為HO-Cl,A錯誤;乙醇的結構簡式為GH5OHGH6O為乙醇的分子式,B錯誤;硫離子正確的結構示意圖為,C錯誤;原子之間為單鍵,主鏈有3個碳原子,氫原子數(shù)為8個,符合丙烷的結構,D正確。6 .同分異構現(xiàn)象是造成

5、有機物種類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各組物質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A.甲烷與丙烷B.CH2=CH2與CH3CH3C.蔗糖與麥芽糖D.纖維素與淀粉【解析】A項、甲烷與丙烷的分子式不同,不互為同分異構體,故A錯誤;B項、CH=CH與CHCH的分子式不同,不互為同分異構體,故B錯誤;C項、蔗糖與麥芽糖的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故C正確;D項、纖維素與淀粉的分子式均為(GHwQ)n,但聚合度n值不同,不互為同分異構體,故D錯誤;故選Q7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8 .原電池中電解質溶液的作用是傳遞電子C.堿性鋅鎰電池以鋅作負極,KOH為電解質D.鉛蓄電他一

6、種二次電池,以PbO2作正極【答案】B【解析】A.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A正確;B.電子不會進入電解質溶D.鐵與稀硫酸反應:2Fe+6H+=2Fe3+3H2T【答案】B【解析】A.硫化亞鐵是難溶性物質,在離子方程式里不能寫成離子形式,故A不選;B.硫化氫有還原性,氯氣有氧化性,兩者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和鹽酸,故B選;C.lmol硫酸電離出2molH+和1molSO:-,1mol氫氧化鋼電離出1molBa2+和2molOH",所以離子方程式中H+、OH和水的系數(shù)均為2,即離子方程式為:2H+2OH+Ba2+SO2+=BaSOJ+2HO,故C不選;D.稀硫酸的氧化性是H

7、+體現(xiàn)出來的,H+的氧化性比較弱,不能把鐵氧化成Fe3+,只能氧化成Fe2+,故D不選;故選B。0_II9.從結構推測有機物CH;=CHCH,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質是()A.能發(fā)生取代反應B.能被新制Cu(OH)2氧化C.能加聚得高分子化合物D.能使濱水褪色【答案】B/0C=C|【解析】有機物含/'鍵,可加聚,也可使濱水木1色,有機物含酯基(CU)可水解(屬取代反應);有機物不含醛基(一CHO)不能被新制的Cu(OH)2氧化。10.物質的量均為1mol的氣體A2和B2放在1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生成C,2min后,測得c(A2)=0.58mol71Lc(B2)=0.16molJc(C)=0.8

8、4mol工1,則C的分子式是()A.AB2B.A2BC.A3B2D.A2B3【答案】A【解析】Ac(A2):Ac(B2):Ac(C)=1:2:2,A2、B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Az+2B2=2C所以,C的化學式為AB。11 .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石油的分儲煤的干儲石油的裂化鋁熱反應由乙烯變?yōu)榫垡蚁┭鯕廪D變?yōu)槌粞跻蚁┐呤旃麑嵄接霭乃魞K迫〉瓵.B.C.D.【答案】C【解析】蒸儲和分儲利用的都是物質的沸點不同,過程中均不涉及化學變化;苯遇濱水的過程未發(fā)生化學反應,而是發(fā)生萃取。故均屬于物理變化,其余各項均發(fā)生了化學變化。12 .21世紀以來,國與國之間因對海權的爭奪引起的摩擦

9、不斷,在捍衛(wèi)主權的同時,人們看重的是海洋這個巨大的資源寶藏。下列有關海洋資源綜合利用的說法錯誤的是()A.從海水中提取澳單質一定伴有化學變化B.海水資源的利用,主要指海水的淡化C.海底多金屬結核礦含有鐵、鎰、鉆等多種金屬元素D.在研究和開發(fā)海水資源時,不能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答案】B【解析】A項,海水中的澳元素需要通過氧化劑把澳離子氧化為澳單質,此過程中發(fā)生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B項,從海水中可以提取食鹽、澳、鉀鹽、鎂及其化合物、鈾、重水、鹵水等,不是主要指海水的淡化,符合題意;C項,海底的資源非常豐富,海底多金屬結核礦,含有鐵、鎰、鉆等多種金屬元素,不符合題意;D項,開發(fā)海洋資源不能破壞環(huán)境,

10、應符合綠色環(huán)保的思想,不符合題意。13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CH4和BC1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層都達到了8電子穩(wěn)定結構B. Na2O2、NaClO中所含化學鍵類型不完全相同C. Si與C同屬第IVA族,因此SiO2和CO2兩種物質中微粒間作用完全相同D.氯氣與NaOH反應的過程中,同時有離子鍵、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答案】B【解析】CH分子中的H原子和BC13分子中的B原子最外層都不能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所以A不正確;N&Q分子中含有離子鍵和非極性共價鍵,而NaClO分子中含有離子鍵和極性共價鍵,所以二者所含化學鍵類型不完全相同,故B正確;Si與C都屬第IVA族元素

11、,但SiO2是由Si原子和O原子通過共價鍵形成的原子晶體,而CO是由CO分子間通過分子間作用力形成的分子晶體,即二者微粒間的作用不同,故C不正確;氯氣與NaOHJ反應過程中,斷裂的化學鍵有離子鍵、極性鍵和非極性鍵,而形成的化學鍵有離子鍵、極性鍵,所以D不正確。14 .在一定溫度下的定容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A(g)+B(s)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C,同時生成nmolD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D,同時生成2nmolAC(g)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容器內A、C、D三種氣體的濃度之比為2:1:1v(A):v(C):v(D)=2:1:1A.B.C.

12、D.【答案】A【解析】生成nmolC是正反應,生成nmolD也是正反應,不能說明正逆反應速率是否相等,故錯誤;生成nmolD是正反應,生成2nmolA是逆反應,且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故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說明得到平衡狀態(tài),故正確;C(g)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可作為判斷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故正確;平衡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取決于物質的起始物質的量和轉化率,故容器內A、CD三種氣體的濃度之比為2:1:1不能作為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故錯誤;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與平衡狀態(tài)無關,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錯誤,故能表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故選A。15 .如圖

13、所示是425c時,在1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示意圖。濃度怫度“nwl/L)卜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t0時,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相同B.圖中to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圖中的可逆反應為2HI(g)H2(g)+l2(g)D.圖中當c(HI)=3.16mol/L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答案】B【解析】A.圖中t。時,由圖可知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由于體系恒容,所以三者的物質的量也相等,故A正確;B.圖中t。時,由圖可知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但t。后各物質的量濃度未保持不變,反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B錯誤;C.由圖可知,該圖表示的反應為2HI(g)=H2(g)+l2(g

14、)o該反應可達平衡狀態(tài),所以圖的逆反應為H2(g)+I2(g)=2HI(g),故C正確;D.由圖可知:圖、中當c(HI)=3.16mol/L時,之后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都保持不變,說明反應均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D正確;故選Bo16.下列描述中,一定可以證明,某個在恒容容器中進行的有氣體參與的可逆反應,已經(jīng)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有幾句()反應物的消耗速率與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對應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的狀態(tài)溫度一定時,壓強不再變化的狀態(tài)氣體密度不再變化的狀態(tài)各組分的濃度之比等于對應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的狀態(tài)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變化的狀態(tài)某一生成物濃度不再變化的狀態(tài)若為絕熱體系,溫度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A. 2句B

15、.3句C.4句D.5句【答案】B【解析】對于反應前后氣體體積改變的反應,壓強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能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對于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壓強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不能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錯誤;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對于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氣體的反應,混合氣體的質量和體積都不變,所以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不能判定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錯誤;各組分的濃度之比等于對應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的狀態(tài)僅僅是反應中的一種情況,不能判定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錯誤;對于反應前后氣體體積改變的反應,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能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對于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不

16、能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錯誤;符合題意得有,B正確。17.某有機物的結構為CH:COOH這種有機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質是CHCHA.能跟NaOH溶液反應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能發(fā)生酯化反應D.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答案】D【解析】A.該有機物分子中有竣基,能跟NaOH§液反應,A正確;B.該有機物分子中有碳碳雙鍵和羥基,且與苯環(huán)相連碳原子上有氫原子,故其能使酸性KMn麗液褪色,B正確;C.該有機物分子中有竣基和羥基,故其能發(fā)生酯化反應,C正確;D.該有機物分子中沒有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官能團,D不正確。綜上所述,這種有機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質是D,選Do18.C6H14的各種同分異構體中所含甲

17、基數(shù)和它的一氯取代物的數(shù)目可能是(A.2個甲基,4種C.3個甲基,5種【解析】C6H4有5種同分異構體:C(CH3)2CHCHCHCH(CH3)2CHCH(CH2(CH3)3CCHCH。種,故A不選;B.4個甲基的有和2種,的一種,故B不選;C.3個甲基的GH4有和,的一種,故C選;D.4個甲基的有和2種,的一氯取故D不選;故選C19.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1種HCH(有2個24,其一氯取彳代物有代物有的一氯取代物有3的一氯取代物有5氯取代物有3種,A.過氧化鈉與水反應時,生成0.lmol氧氣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4NaB. 1molK2Cr2O7被還原為Cr3+轉移的電子數(shù)

18、為6NaC. 20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均為10NaD. 48g正丁烷和10g異丁烷的混合物中共價鍵數(shù)目為13Na【答案】A【解析】A.過氧化鈉與水反應時,過氧化鈉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生成0.lmol氧氣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2Na,A錯誤;B.1molK2C2。被還原為Cr3+時,Cr元素化合價降低3價,所以每ImoKCrz。被還原,轉移白電子數(shù)為6N.,B正確;C.20gD2。和18gHO的物質的量都是1mol,由于水分子是10電子微粒,所以1mol這兩種水分子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均為10Na,C正確;D.正丁烷、異丁烷是同分異構體,相對分子質量都是58,48g正丁烷和10g異丁烷

19、的混合物的物質的量的和是1mol,由于1個分子中含有13個共價鍵,所以1mol混合物中含共價鍵數(shù)目為13NA,D錯誤;故合理選項是Ao20.已知X、Y、Z為三種原子序數(shù)相連的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相對強弱是:HXO4>H2YO4>H3ZO4。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HX>H2Y>ZH3B.非金屬性:Y<X<ZC.原子半徑:X>Y>ZD.原子序數(shù):Z>Y>X【答案】A【解析】X、Y、Z為三種原子序數(shù)相連元素,根據(jù)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的化學式判斷X、Y、Z分別是同周期的第七、第六、第五主族元素。A三

20、種元素的非金屬性的強弱是X>Y>Z,所以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HX>hY>ZH,正確;日根據(jù)A判斷,錯誤;C、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錯誤;口X的原子序數(shù)最大,Z的原子序數(shù)最小,【解析】A.浮選法富集方鉛礦的過程就是把含有PbS的礦石集聚在一起的過程,沒有新物質產(chǎn)生,該過程屬于物理變化,A正確;B.根據(jù)反應原理,將lmolPbS冶煉成Pb,要消耗C最少,則C被氧化產(chǎn)生CO,反應消耗0.5molC,因此理論上至少需要6g碳,B正確;C.在方鉛礦焙燒反應2PbS+30d建一2PbO+2SO,PbS是還原劑,還原產(chǎn)物有PbOSQ,C錯誤;D.在培燒過程中,根據(jù)方程

21、式可知,Pb元素化合價不變,S元素化合價由反應前PbS中的-2價變?yōu)榉磻骃O中的+4價,每ImolPbS反應,轉移電子6mol,D正確;故合理選項是C。22.某小組為研究電化學原理,設計如圖裝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解析】A.由于金屬活動性Fe>C片上發(fā)生反應:b不連接,在Fe片上色;若a、b連接,CcJ+2e-=Cu,總反應成淺綠色,B正確;出,A錯誤;B.若,溶液從藍色逐漸變成e2+,在Cu片上發(fā)生反力子,因此電子從b到a,而電流方向從.a和b用導線連接時,F(xiàn)e片為負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溶液中正電荷較多錯誤;A.a和b不連接時,鐵片上不會有金屬銅析出B.無論a和b否連接,鐵

22、片均會溶解,溶液從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C. a和b用導線連接時,電流方向從b到aD. a和b用導線連接時,F(xiàn)e片上發(fā)生氧化反應,溶液中SO42-向銅電極移動Fe+CuSOFeSO+Cu,所以Fe片上會有金屬會發(fā)生反應Fe+CuSO=FeSO+Cu,鐵片均會1構成原電池,在Fe片上發(fā)生反應:Fe-2e方程式Fe+CiNFj+Cu,看到的仍然是鐵片C.若a和b用導線連接時,構故合理選項是Bo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6分。23. (10分)現(xiàn)有A、B、C、D四種短周期元素,它們的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大。已知A與C,B與D分別是同族元素,且B、D兩元素的質子數(shù)之和是A、C兩元素的質子數(shù)之和的兩倍。這

23、四種元素中有一種元素的單質易溶解于CS2溶劑中。請寫出:(1)A元素的名稱,B元素的符號。(2)C元素的單質與A2B反應的離子方程式:(3)C元素跟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4)寫出兩種均含有這四種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答案】:(1)氫O(2)2Na+2HO=2Na+2OH+H2t(3)Na+:,S2Na+(4)HSO3+H+=HO+SOT【解析】:由題意可知A、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能有兩種排法:四種元素分布于二、三周期:二周期AB三周期CD四種元素分布于一、二、三周期:一周期A二周期B三周期CD設A、B的質子數(shù)分別為x和y,則CD的質子數(shù)分別為x+8和y+8,一,i

24、y4由題息有y+(y+8)=2x+(x+8),即2y+8=2(2x+8),得x=-2-(4<y<10,x、y為正整數(shù)),y=6,x=1(A為H,不在第二周期),不合理;y=8,x=2(A為He),也不合理。A為H,C為Na,討論得出B、D分別為O和S,符合要求。24. (12分)為研究海水提澳工藝,甲、乙兩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實驗流程:硫酸酸化空氣吹出.SO2水溶液吸收甲:|苦鹵|通過量氯一|含濱海水|>|含澳空氣|通過量氯氣,洎心曰公恤I蒸儲I消一仁I冷凝B窠I淡水?比口物浪烝工液浪7|如上|通過量氯氣|小、/日|蒸儲、白女尸冷凝|、加、百乙:古鹵>含濱海水>澳烝

25、氣>被澳(1)甲、乙兩同學在第一階段得到含濱海水中,氯氣的利用率較高的是(填“甲”或“乙”),原因是(2)甲同學步驟所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某同學在進行蒸儲操作時,采用如圖所示裝置:寫出圖中兩處明顯的錯誤:。實驗時A中除加入混合溶液外,還需加入少量,其作用是。(4)對比甲、乙兩流程,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對含濱海水的處理方法不同,其中符合工業(yè)生產(chǎn)要求的是(填“甲”或“乙”),理由是?!敬鸢浮浚?)甲酸化可防止Cl2與H2O反應(2)SO2+Br2+2屋O=4H+S(T+2Br-(3)溫度計的水銀球沒有放在蒸儲燒瓶支管口處,冷卻水沒有下口進上口出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暴沸(4)甲含濱海水中澳的

26、濃度低,直接蒸儲成本高,甲流程中步實際上是澳的富集過程,可提高澳的濃度,減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解析】(1)Cl2、Br2都能與HO發(fā)生可逆反應,酸化可防止Cl2、Br2與HO反應,減少C12的消耗,提高C12的利用率。(2)Br2與SO水溶液反應生成HBr和HbSO,HBr和H2SO都是強酸。(3)溫度計用來測量蒸氣的溫度,故溫度計的水銀球應在蒸儲燒瓶的支管口處;為了提高冷凝效果,冷卻水應下口進上口出。為了防止暴沸,應在燒瓶中加少量的碎瓷片或沸石。(4)含濱海水中,Br2的濃度低,直接蒸儲將消耗大量能源,達不到工業(yè)生產(chǎn)的基本要求。25. (10分)2SO2(g)+O2(g)三二2SO3(g)

27、,是工業(yè)制硫酸的主要反應之一。(1)該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由圖中曲線變化可知,該反應為(填“放熱”或“吸熱”)反應。該反應通常用V2O5作催化劑,加入V2O5后,改變的是圖中的。A.AHB.EC.AH-ED.川+E(2)在2L絕熱密閉容器中投入2molSO2和bmolO2,下圖是部分反應物隨時間的變化曲線。10min時,v(SO3)=。反應達到平衡時,SO2的轉化率為。下列情況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的是。A.v(SO3)=v(SO2)B.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C.t時刻,體系的溫度不再發(fā)生改變D.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再改變【答案】(1)放熱B(2)0.05mol-L1-min170

28、%CD【解析】(1)由圖中曲線變化可知反應物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因此該反應為放熱反應。該反應通常用V2Q作催化劑,加入V2Q后降低活化能,但不能改變反應熱,因此改變的是圖中的E。(2)由圖可知10min時生成三氧化硫是1mol,濃度是0.5mol-L1,則v(SO)=0.5mol-L1-10min=0.05molL1min1;反應達到平衡時生成三氧化硫是1.4mol,則根據(jù)方程式可知消耗二氧化硫是1.4mol,SO的轉化率為1:嗎X100%=70%v(SO3)2mol=v(S1)中沒有指明反應的方向,則不能說明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A項錯誤;密度是混合氣的質量和容器容積的比值,在反應過程中質量和

29、容積始終是不變的,因此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B項錯誤;由于是絕熱密閉容器,則t時刻,體系的溫度不再發(fā)生改變時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C項正確;正反應是體積減小的可逆反應,則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再改變時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D項正確。26.(10分)某煌A是有機化學工業(yè)的基本原料,可用于水果催熟。A可發(fā)生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化學反應?;卮鹣铝袉栴}:(1)C的結構簡式為。(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該反應是(填反應類型)。(3)E的相對分子質量是A的兩倍,則與A互為同系物的E有種,寫出其中一種的結構簡式:【答案】(1).CHCHCl(2

30、).CH=CH+HO回.CHCHOH(3).加成反應(4).【解析】煌A是有機化學工業(yè)的基本原料,可用于水果催熟,故A為CH=CH,乙烯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B,B為CHCH,乙烯與HCl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C,C為CHCHCl,乙烯與水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D,D為CHCHOHCHCH與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CHCHCl。(1)由分析可知,C的結構簡式為CHCHCl;(2)反應是乙烯的催化加水生成乙醇的反應,方程式為CH=CH+H2Ocat.CHCHOH該反應為加成反應;(3)E的相對分子質量是A的兩倍,且E是A的同系物,所以E的分子式為其屬于單烯煌的同分異構體共有三種,分27.(14分)I用酸性KMn

31、O4和H2c204(草酸)反應研究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離子方程式為2MnO4-+5H2c2O4+6H+=2Mn2+10CO2T+8H0。一實驗小組欲通過測定單位時間內生成C02的速率,探究某種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設計實驗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酸化):實驗序號A溶液B溶液20mL0.1molI;1H2c2O4溶液30mL0.1mol-1KMnO4溶液20mL0.2molI;1H2c2O4溶液30mL0.1mol-1KMnO4溶液(1)該實驗探究的是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如圖一,相同時間內針筒中所得的CO2體積大小關系是(填實驗序號)(2)若實驗在2min末收集了2.24mLCO2(標

32、準狀況下),則在2min末,c(MnO4-)mol-1(假設混合液體積為50mL)。(3)除通過測定一定時間內CO2的體積來比較反應速率外,本實驗還可通過測定來比較化學反應速率。(4)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反應速率總是如圖二,其中t1t2時間內速率變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產(chǎn)物MnSO4是該反應的催化劑、。n.一定溫度下,將一定量的N2和H2充入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N2(g)+3H2(g)高盛壓、2NH3(g)。(1)下列描述能說明該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有一。A.容器內的壓強不變B.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不變C.相同時間內有3molH-H鍵斷裂,有6molN-H鍵形成D.c(N2):c(H2):c(NH3)=1:3:2E.NH3的質量分數(shù)不再改變(2)若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10moi11的N2和15mol1的H2,10min時測得容器內NH3的濃度為1.5mol410min內用N2表示的反應速率為;此時H2的轉化率為?!敬鸢浮?1).濃度(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