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經(jīng)典誦讀校本教材目錄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57d0a274-ebac-4195-87df-15d0b99bca39/57d0a274-ebac-4195-87df-15d0b99bca391.gif)
![三年級經(jīng)典誦讀校本教材目錄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57d0a274-ebac-4195-87df-15d0b99bca39/57d0a274-ebac-4195-87df-15d0b99bca392.gif)
![三年級經(jīng)典誦讀校本教材目錄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57d0a274-ebac-4195-87df-15d0b99bca39/57d0a274-ebac-4195-87df-15d0b99bca393.gif)
![三年級經(jīng)典誦讀校本教材目錄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57d0a274-ebac-4195-87df-15d0b99bca39/57d0a274-ebac-4195-87df-15d0b99bca394.gif)
![三年級經(jīng)典誦讀校本教材目錄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57d0a274-ebac-4195-87df-15d0b99bca39/57d0a274-ebac-4195-87df-15d0b99bca3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年級經(jīng)典誦讀校本教材目 錄一、寫景篇祖詠終南望余雪劉方平月夜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張祜題金陵渡劉長卿送靈澈無名氏雜詩二、詠懷篇杜牧泊秦淮李頻渡漢江岑參逢入京使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李商隱夜雨寄北裴迪送崔九三、懷古篇杜甫八陣圖杜牧赤壁劉禹錫石頭城陳子昂登幽州臺歌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 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 城中增暮寒。 【作者介紹】 祖詠(669746?),洛陽人。仕途落拓,后歸隱汝水一帶。他的詩以描寫山水為主,辭意清新,文字洗煉。 【注釋】、終南:山名,在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南面。、林表:樹林外層與近空處均稱林表。、霽色
2、:雨雪止歇?!菊Z譯】終南山的北嶺啊分外地秀,峰頂?shù)姆e雪啊在云端里浮。山林的上空啊天色已放明,長安城里的人家啊飲食感覺晚來天變寒?!举p析】據(jù)唐詩紀事卷二十記載,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應試時作的。按照規(guī)定,應該作成五首六韻(十二句),但他只寫了這四句就交卷。有人問他為什么,他說:“意盡?!贝嗽妼懙氖亲髡邚拈L安遙望終南馀雪的情景。詩人描寫了終南山的余雪,遠望積雪,長安城也增添了寒意。這詩精練含蓄,別有新意。清朝詩人王士稹在漁洋詩話卷里,把這首詩和陶潛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寬”等并列,稱為詠雪的“最佳”作。【鏈接】積累描寫雪的詩句:1、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2、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柳宗元3、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4、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別董大高適送靈澈唐·劉長卿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guī)标?,青山獨歸遠。【作者介紹】劉長卿(),字文房,河間(今河北河間)人。唐代詩人。開元年間進士,至德年間任監(jiān)察御史,大歷年間任鄂岳轉(zhuǎn)運使留后,因被鄂岳觀察使吳仲孺誣陷而被貶為睦州司馬,貞元年間又升任隨州刺史。劉長卿當時詩名頗大,尤其擅長五律,他曾自稱自己的詩為“五言長城”。他的山水寫景詩風格清淡,與王維、孟浩然頗為接近?!咀⑨尅?靈澈:詩僧,俗姓湯,字澄源。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出家于
4、云門寺。 竹林寺:在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 杳杳:遠去狀。 荷笠:背負笠帽。這時游方僧人代表性的裝束?!菊Z譯】竹林寺深藏在青蒼之中,告晚的梵鐘聲,漸遠漸杳。目送著你遠去的身影背負的斗笠上,一抹夕陽返照。歸去吧,越中的青山,正迎著你遠行獨歸人?!举p析】這首小詩,是寫詩人送名詩僧靈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詩的意境清晰,畫面秀美,人物動人。詩人即景生情,構(gòu)思精湛。先寫寺院傳來暮鐘聲聲,勾起人的思緒,再寫靈澈歸去,詩人目送。表達了詩人對靈澈的真摯情誼。詩一反送別感傷之態(tài),而富于清淡雅氣,成為中唐山水詩的名篇之一?!炬溄印?送上人 唐·劉長卿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月 夜唐&
5、#183;劉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咀髡呓榻B】劉方平,開元、天寶時人,隱居穎陽太谷,高尚不仕。唐才子傳稱他“神意淡泊,善畫山水”,“工詩,多悠遠之思;陶寫性靈,默會風雅。故能脫略世故,超然物外”。全唐詩錄存其詩二十六首。【注釋】半人家:月影西斜,故月光半照?!氨倍贰本洌焊顣r星象。北斗、南斗俱為星名,古人以二星在空中位置計算夜時。闌干,橫的意思,與“斜”字互文。【語譯】夜已深,月偏西,清光半照人家;北斗橫,南斗斜,星光已依微。今夜人不眠,偏感得,春氣萌動送暖意;百蟲醒,鳴聲新,初透窗紗碧如洗?!举p析】本詩的前二句寫更深景象,“半”字極佳,星光依微,
6、月色半照,這居處半明半暗,靜謐到了極處如全明,便無如此效果。萬籟俱寂中窗外忽傳來初度的蟲鳴,詩人這才驚喜地感知,春,已在夜色中飄然潛回人間;后二句因果導致,因蟲聲而知春,卻于末句寫蟲聲,又不絕的余音。“新”、“透”、“綠”三字連用,尤宜細細品味,從中似乎可以感到詩人的喜悅之情。【鏈接】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作者介紹】白居易(772-846),晚唐著名詩人,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謚號“文”
7、,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后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咀⑨尅看罅炙拢褐笍]山上大林寺。地址在牯嶺西大林峰南,是佛教勝地之一。芳菲:花草。 長:常?!菊Z譯】人世間的四月,所有的花兒都已凋謝,但高山上的大林寺里,桃花才剛剛盛開。人們常常抱怨春天一去難以尋找,卻沒想到,它反而到這里來了?!举p析】詩人用桃花來替代春天,把春天說得仿佛看得見、摸得著似的。構(gòu)思十分巧妙,語言靈活風趣,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留戀之情。 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xiàn),如果
8、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詩人的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gòu)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復啟人神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絕句小詩中的又一珍品。【鏈接】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題金陵渡唐·張祜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作者介紹】張祜(約782約852),字承吉,清河(今屬河北)人。其詩或感傷時世,或歌詠從軍,以樂府宮詞著稱。其宮詞寫宮女幽怨之情,有感而發(fā),平易自然而不流于淺俗。【注釋】 金陵渡:渡口名,當指潤州西津渡,在今江蘇省鎮(zhèn)江江邊。唐時鎮(zhèn)江亦曾稱
9、金陵。 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星火:形容遠處三三兩兩象星星一樣閃爍的火光。瓜州:又名瓜洲,瓜埠洲。在今江蘇江都江邊運河口岸,斜對鎮(zhèn)江?!菊Z譯】金陵渡畔小山樓,旅人宿,一夜望江自可愁。夕潮落,夜江靜,明月斜;唯見對岸,兩三星火,莫非是瓜州?【賞析】此詩寫詩人的旅夜愁懷。詩的前兩句寫羈旅之愁:詩人歇宿在金陵津渡口的一座小樓里,因為遠離了家鄉(xiāng),心里不免泛起一陣淡淡的鄉(xiāng)愁。三、四兩句從“自可愁”引出。因胸懷愁悶,所以深夜難眠,在小山樓上推窗遠望,只見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煙籠寒水的茫茫江面上,忽見遠處有幾點星火閃爍,詩人不由脫口而出:“兩三星火是瓜州”。那“兩三星火”點綴在斜月朦朧的夜江之上
10、,顯得格外明亮。那是什么地方?詩人用“是瓜洲”三字作了回答。這個地名與首句“金陵渡”相應達到首尾圓合。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把江上清麗的夜景描繪得美妙如畫。【鏈接】 楓橋夜泊唐·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雜 詩唐·無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注釋】 雜詩:不拘流例,隨感而詠之詩。 寒食:民俗清明前二日冷食不舉火,稱寒食節(jié)。 著麥苗風:吹拂麥苗的風。 等是:同樣是。 杜鵑:相傳是蜀王杜宇冤死所化,夜啼至口血滴下,如呼“不如歸去”。【語譯】細雨迎寒食,滋潤得芳草豐茂萋萋;春風著麥苗,又吹入水邊
11、楊柳,裊娜映長堤。都是有家不能歸,那失國的冤魂杜鵑啊,再不要向我耳邊悲啼:不如歸去,不如歸去【賞析】 本詩的前二句寫寒食田野的景象,用詞簡省?!爸溍顼L柳映堤”,“風”前著麥地后入堤柳,是不可多得的詩化語言。也許是這細雨輕風寒日天的景象與詩人家鄉(xiāng)的景象太過相似,也許是寒食過后到清明,是祭掃家墳的時節(jié)了,因而引動了詩人的歸思,這時細雨輕風中傳來杜鵑鳥“不如歸去,不如歸去”的聲聲悲啼,詩人聽得心煩,轉(zhuǎn)而向鳥兒怨嗔:我與你還不是一樣,都是有家歸不得,又何必對我如此聒噪呢?這回事有家無歸者特殊的心態(tài)的反應,怨鳥之中包蘊了與怨禽同樣的愁思?!炬溄印?寒 食唐·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12、。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渡漢江唐·李頻嶺外音書絕,經(jīng)冬復立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作者介紹】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今建德李家鎮(zhèn))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歷代評李詩“清新警拔”、“清逸精深”。 清代建安人鄭修樓曾有詩贊曰:“千載嫡仙攜手笑,李家天上兩詩人”。把李頻和李白并舉。湘口送友人是李頻的代表作之一,受到歷代詩家的好評?!咀⑨尅?本詩應為宋之問詩。因李頻從未到嶺外。 嶺外:五嶺之南。唐時罪官多放嶺南。【語譯】身在無領南,中原音書久絕,冬去春來,最怕節(jié)侯更。今日北渡漢水家鄉(xiāng),不覺情更怯;竟不敢,問來客,家人今如何?【賞析】這是久離家鄉(xiāng)
13、而返歸途中所寫的抒情詩。詩意在寫思鄉(xiāng)情切,但卻正意反說。寫愈近家鄉(xiāng),愈不敢問及家鄉(xiāng)消息,擔心聽到環(huán)的消息,而傷了好的愿望。語極淺近,意頗深邃;描摹心理,熨貼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鏈接】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杜牧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送崔九唐·裴迪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笑。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咀髡呓榻B】裴迪(716-?),唐代詩人,關中(今屬陜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書省郎。其一生以詩文見稱,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之一。與大詩人王維、杜甫關系密切。早年與“詩佛”王維過從甚密,晚年居輞川、終南山,兩人來往更為頻繁,故其詩多是
14、與王維的唱和應酬之作。受王維的影響,裴迪的詩大多為五絕,描寫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維山水詩相【注釋】 崔九:崔興宗,曾與裴迪、王維共隱于南山。王維有送崔九興宗游蜀詩。 深淺去:深淺,深深淺淺,這里有隨山勢而行的意識。 武陵人:指陶潛桃花源記的武陵漁人?!菊Z譯】歸山去,你當隨著山勢,深深淺淺任意地行;須將那峰峰谷谷的美景,一一仔細看。你呀,切不可學那武陵溪上的打漁人;游到了桃源,卻又匆匆忙忙地歸?!举p析】這是一首勸勉詩,勸勉崔九既要隱居,就必須堅定不移,不要三心兩意,入山復出,不甘久隱。語言雖淺白,含意卻頗為深遠?!炬溄印克痛蘧排d宗游蜀唐·王維 送君從此去,轉(zhuǎn)覺故人稀。徒御猶回首
15、,田園方掩扉。 出門當旅食,中路授寒衣。江漢風流地,游人何歲歸。泊秦淮唐·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作者介紹】杜牧(803852年)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他的詩、賦和古文都極負盛名,而以詩的成就最高,后人稱為小杜,以別于杜甫。又和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在藝術上,杜牧自稱追求高絕,不學奇麗,不滿習俗,所謂不今不古,正是力圖在晚唐浮淺輕靡的詩風之外自具面目,但他的風格不像李賀的奇特,也不似元稹、白居易的平易,和李商隱比也能各樹一幟。著有樊川文集。【注釋】. 秦淮河:金陵(今江蘇南京)秦淮河。源于江蘇溧水縣東北。秦時鑿中山
16、以疏淮水開此河道,因名。. 煙:河面上似煙的夜色水氣。. 商女:以歌樂為生的樂伎。. 江:指秦淮河。長江以南,合流無論大小,口語都稱江. 后庭花:陳后主所作誤區(qū)玉樹后庭花的簡稱。【語譯】似煙的夜氣籠罩著寒涼的流水,中天的月色籠罩著岸沙。我移船夜泊秦淮河,正近那繁華的酒家。歌女不懂什么叫做“亡國恨”,隔江還在唱著亡國之音后庭花?!举p析】唐朝著名詩人杜牧游秦淮,在上聽見歌女唱玉樹后庭花,綺艷輕蕩,男女之間互相唱和,歌聲哀傷,是亡國之音。當年陳后主長期沉迷于這種萎靡的生活,視國政為兒戲,終于丟了江山。陳朝雖亡,這種靡靡的音樂卻留傳下來,還在秦淮歌女中傳唱,這使杜牧非常感慨。他的詩說:這些無知歌女連亡
17、國恨都不懂,還唱這種亡國之音!其實這是借題發(fā)揮,他譏諷的實際是晚唐政治:群臣們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陳后主的后塵了。秦淮一隅,寄托如此深沉的興亡感,足見金陵在當時全國政治中心已經(jīng)移向長安的情況下,影響仍然很大。【鏈接】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逢入京使唐·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咀髡呓榻B】岑參 (約715770),原籍南陽,移居江陵(今湖北荊沙)。天寶三年進士及第,授右內(nèi)率府兵曹參軍。其詩以邊塞詩著稱,寫邊塞風光及將士生活,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麗,尤長于七言古詩?!?/p>
18、注釋】 故園:指長安。 龍鐘:方以智通雅謂“涕淚流溢貌”。 憑:托?!菊Z譯】東望故園長安路遙,千里漫漫;不禁涕淚流,濕透了雙袖,猶自流不干。君今東歸,馬上相逢,匆匆無紙筆;托您啊,捎一句口信,說我西行尚平安?!举p析】詩寫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帶口信回家的情境。詩來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寫去,不事雕琢,親切不味,真摯感人。"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是生活中常見之事,一經(jīng)藝術提煉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氣!【鏈接】送崔子還京 唐·岑參 匹馬西從天外歸,揚鞭只共鳥爭飛。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題詩淚滿衣。寄揚州韓綽判官唐·杜牧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
19、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咀髡呓榻B】唐代(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晚唐杰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人號“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詩人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 【注釋】韓綽:事不詳,杜牧另有哭韓綽詩。判官:觀察使、節(jié)度使的僚屬。時韓綽似任淮南節(jié)度使判官。文宗大和七至九年(833-835),杜牧曾任淮南節(jié)度使掌書記,與韓綽是同僚。迢迢:一作遙遙。草未凋:原作“草木凋”。二十四橋:一說為二十四座橋。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三中對每座橋的方位和名稱一一做了記載。玉人:佳美如玉之人。一解指揚州的歌女;一解為杜牧戲稱韓
20、綽為玉人【語譯】隱隱的青山啊遠去的水,暮靄中影影綽綽;江南地氣暖,秋已盡,草色輕輕卻還未枯凋。揚州東西二十四橋,明月夜天照;風流軍算的韓君啊,你究竟何處叫人學吹簫?【賞析】這首詩在思念揚州舊友中寄托了對那段夢一般生活的依戀追憶。青山綠水,隱隱迢迢,相連相延,似乎把一脈淡淡的思憶延展向無盡處?!扒锉M江南草未凋”,更以秋草似絲引起人們的思念之感,而著秋思中又帶有一種朦朦朧朧的暖意?!岸臉颉笔嵌鄶?shù),綴以“何處”,后二句更在一片月色下,造成迥深迷離的況味,使人想起詩經(jīng)蒹葭的意境:“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回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因此“玉人何處教吹簫”,與其說在思念韓綽,倒不如說主要
21、在懷戀他們在揚州共同渡過的那段生涯。【鏈接】贈花卿唐·杜甫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夜雨寄北唐·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咀髡呓榻B】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不同版本又有做“溪”的)、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有七律圣手之稱。他祖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市),生于河南滎陽(今河南滎陽市),漢族。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咀⑨尅?寄北:寄贈給住在北方的友人。 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縣以北。(泛指巴蜀之地)。 何當:什么時候才能夠。共剪西窗燭
22、:指在西窗下伴著燭光(促膝傾談)。剪:剪去燭花,使燭光更加明亮。 卻話:憶說?!菊Z譯】您問我何時歸來,我自己也不知;我只知,巴山夜雨無絕時,流作山溪,漲滿秋水池。什么時候啊,能和您,西窗下,長談共翦燭;到那時,再給您,憶說巴山夜雨時?!举p析】這首詩以自然執(zhí)著的語言和詩歌的音節(jié),傳達出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聲。蜀中的秋雨之夕,本已使客子神傷,又適于友人遠道寄問,詩的前兩句,寫的是這種雙重的惆悵。后兩句的想象,正是詩人對著秋雨漲池的蕭索秋景,握著友人殷殷存問的來信油然而生的企望。詩以“巴山夜雨漲秋池”居于中心,通過全詩疊詞疊句所形成的回環(huán)音節(jié),將“未有期”的現(xiàn)實與剪燭共話的向往綰結(jié)在一起,相映相稱,相
23、反相成,形成了半是悲哀,半是熱望的深長情韻?!炬溄印?霜月唐·李商隱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八陣圖 唐· 杜甫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咀髡呓榻B】杜甫(公元712-770),漢族,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生于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乃父杜閑。我國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并稱“大李杜”,人稱“詩圣”。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后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jié)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咀⑨尅?八陣圖:相傳此
24、為諸葛亮防魏、吳入蜀所部石陣。八陣魏天、地、風、云、龍、虎、鳥、蛇八形聚石成八八六十四堆,各高五尺,星羅棋布,相克相生。 蓋:蓋世。三分國:指三國時魏、蜀、吳三國鼎力。 石不轉(zhuǎn):指漲水時,八陣圖的石塊仍然不動。 失吞吳:以吞吳之舉為失策的意思。【語譯】您功業(yè)蓋世,成就了,鼎足三分的大局;你聲名成全,八陣圖添上了圓滿的一筆。江水奔流啊,石堅終不移;那堆堆石陣啊,仿佛在訴說著您的無窮遺恨先主為何失策伐吳去!【賞析】這是一首詠懷詩。作者贊頌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建樹。三、四句,對劉備吞吳失師,葬送了諸葛亮聯(lián)吳抗曹統(tǒng)一中國的宏圖大業(yè),表示惋惜。末句照應開頭,三句照應二句;在內(nèi)容
25、上,既是懷古,又是抒懷,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絕句中別樹一格。【鏈接】春望 唐· 杜甫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赤壁唐· 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作者介紹】 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唐京兆萬年(現(xiàn)在陜西省西安市)人。晚年居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后世因稱之“杜紫微”、“杜樊川”。 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剛直,屢受 排擠,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縱情聲色,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 杜牧的詩、賦、古文都負盛名,而以詩的成就最大,
26、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其詩 風格俊爽清麗,獨樹一幟。尤其長于七言律詩和絕句?!咀⑨尅孔饔诙拍寥吸S州刺史時。黃州有赤壁,但并非三國孫、曹、大戰(zhàn)之赤壁,此借相同地名論史而已。折戟:斷戟。將:拿起。東風:東吳以火攻攻打西面的曹營要借助東風。周郎:周瑜,吳軍統(tǒng)率。二喬:吳國二美女,大喬嫁給吳國國君;小喬嫁給周瑜。【語譯】斷戟沉埋沙岸,那精鐵尚未蝕銷;我揀起戟兒磨洗凈,原來屬于三國前朝。想當年,若不是東風一陣助周郎;只怕是銅雀臺中春意深,閉鎖了,江東大喬與小喬。【賞析】這首詠史吊古詩。詩的開頭二句,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跡,后二句議論:赤壁大戰(zhàn),周瑜火攻,倘無東風,東吳早滅,二喬將被虜去,歷史就要改觀。詩的構(gòu)思極為精巧,點染用功?!炬溄印窟^華清宮絕句 唐·杜 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校營養(yǎng)餐供應合同
- 技術轉(zhuǎn)移合同
- 棉被購銷合同正規(guī)范本年
- 橋梁模板運輸合同
- 第三章遺傳算法
- 控制系統(tǒng)剩余壽命預測與自主維護研究綜述
- 并聯(lián)式液壓制動能量回收系統(tǒng)研究
- 2025年南京貨運資格證答題竅門
- W波段光電融合毫米波寬帶跳頻通信技術研究
- 2025年新科版九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人教八年級上冊英語第一單元《Section A (1a-2d)》教學課件
- 2023年版《安寧療護實踐指南(試行)》解讀課件
- 中國血管通路專家共識解讀
- 開學前幼兒園安全培訓
- 《裝配式蒸壓加氣混凝土外墻板保溫系統(tǒng)構(gòu)造》中
- 中國紅十字會救護員培訓理論考試試題及答案
- 《建設工程監(jiān)理》課件
- 2019版新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選擇性必修共7冊詞匯表匯總(帶音標)
- 中層領導的高績效管理
- 小小銀行家-兒童銀行知識、理財知識培訓
- 閱讀理解特訓卷-英語四年級上冊譯林版三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