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感染預防ppt課件_第1頁
PICC置管感染預防ppt課件_第2頁
PICC置管感染預防ppt課件_第3頁
PICC置管感染預防ppt課件_第4頁
PICC置管感染預防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編輯ppt1 PICC置管感染預防 醫(yī)院感染管理科編輯ppt2PICC 經外周插入的中心靜脈導管,適用于靜脈輸液的一種管道,避免了刺激性藥物對血管的損傷,避免了化療藥物的外滲,解決了血管條件差和長期輸液治療病人的輸液難題。減少了化療相關靜脈炎和頻繁靜脈穿刺的痛苦能夠快速大量的補液,是臨床上危重患者搶救及大手術后患者營養(yǎng)支持的重要途經編輯ppt3PICC起源和發(fā)展 在國外的進展1、FirstPICC-1929 德國外科醫(yī)師Forssmann從自己手臂植入4Fr的輸尿管。2、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引進PICC技術主要用于小兒和惡性腫瘤患者。3、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在成人患者中廣泛應用,主要用于長

2、期化療治療、腸外營養(yǎng)輸注。4、隨著技術不斷改良成熟,PICC成為一種安全的靜脈通路。編輯ppt4PICC起源和發(fā)展 國內的發(fā)展、普及我國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從美國引進PICC技術這項技術在疾病治療中日益廣泛今十年在我國的到更廣泛的應用北京地區(qū)0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 47家醫(yī)院 43家開展了PICC業(yè)務 占91.5%編輯ppt5PICC的優(yōu)勢 因醫(yī)院90%的患者需要輸液治療,今20年來國內靜脈輸液方式、使用的材料、管理制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PICC技術的革新、發(fā)展、普及,為患者提供了高質量、高效率、舒適安全的輸液方發(fā),成為公認的最佳長期靜脈輸液途徑之一。編輯ppt6PICC的弊端并發(fā)癥 血栓 靜脈

3、炎 導管堵塞 血流感染編輯ppt7PCIC在我國醫(yī)院的現(xiàn)狀三級甲等醫(yī)院 規(guī)范化管理 成立??谱o士培訓及認證的專業(yè)組織二級、一級醫(yī)院 沒有統(tǒng)一管理 PICC操作者散在科室 缺乏正規(guī)培訓和統(tǒng)一組織領導編輯ppt8PICC規(guī)范化管理編輯ppt9PICC規(guī)范化管理編輯ppt10PICC規(guī)范化管理編輯ppt11PICC規(guī)范化管理編輯ppt12PICC規(guī)范化管理編輯ppt13血管內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危險因素 導管留置的時間 置管部位及其細菌定植情況 無菌操作技術 置管技術 患者免疫功能和健康狀態(tài)等因素。編輯ppt14衛(wèi)生部指南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 2010年11月29日編輯ppt15醫(yī)院感染

4、預防 1.置管時置管時 應當遵守最大限度的無菌屏障要求。 置管部位應當鋪大無菌單(巾); 置管人員應當戴帽子、口罩、無菌手套,穿無菌手術衣。 (1)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程。編輯ppt16醫(yī)院感染預防 (2)手衛(wèi)生要求 在觸摸插管部位前、后,以及插入、重置、觸碰、維護導管及更換敷料前、后時,均應嚴格執(zhí)行手衛(wèi)生 。 在對插管部位進行消毒處理后,不應再觸摸該部位,除非采用無菌操作。 置管時,必須佩戴無菌手套。 編輯ppt17醫(yī)院感染預防 (3)置管使用的醫(yī)療器械、器具等醫(yī)療用品和各種敷料必須達到滅菌水平。編輯ppt18醫(yī)院感染預防 (4)采用衛(wèi)生行政部門批準的皮膚消毒劑消毒穿刺部位皮膚,自穿刺點由

5、內向外以同心圓方式消毒,消毒范圍應當符合置管要求。消毒后皮膚穿刺點應當避免再次接觸。皮膚消毒待干后,再進行置管操作。 (5)患癤腫、濕疹等皮膚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攜帶或感染多重耐藥菌的醫(yī)務人員,在未治愈前不應當進行置管操作。編輯ppt19醫(yī)院感染預防 2.置管后置管后(1)使用無菌透明、透氣性好的敷料覆蓋穿刺點,對于高熱、出汗、穿刺點出血、滲出的患者應當使用無菌紗布覆蓋。(2)應當定期更換置管穿刺點覆蓋的敷料。更換間隔時間為:無菌紗布為1次/2天,無菌透明敷料為1-2次/周,如果紗布或敷料出現(xiàn)潮濕、松動、可見污染時應當立即更換。編輯ppt20醫(yī)院感染預防 (3)保持導管連接端口的

6、清潔,注射藥物前,應當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劑進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藥物。如有血跡等污染時,應當立即更換。 (4)在輸血、輸入血制品、脂肪乳劑后的24小時內或者停止輸液后,應當及時更換輸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靜脈置管后,應當用生理鹽水或肝素鹽水進行常規(guī)沖管,預防導管內血栓形成。編輯ppt21醫(yī)院感染預防 (5)嚴格保證輸注液體的無菌。 (6)懷疑患者發(fā)生導管相關感染,或者患者出現(xiàn)靜脈炎、導管故障時,應當及時拔除導管。必要時應當進行導管尖端的微生物培養(yǎng)。 (7)指導出院患者應每周更換敷料和肝素鎖一次編輯ppt22醫(yī)院感染預防(8)置管患者宣教 教會自我護理,保護好管道,保持敷料干潔,防止潮濕(如游

7、泳)引起感染 留管的上肢避免重力勞動及運動,如有敷料松脫、導管脫出、出血、敷料下有汗等立即返回病房 攜帶此導管的患者可以淋浴,但應避免盆浴、泡浴。淋浴前用塑料保鮮膜在肘彎處纏繞兩至三圈,上下邊緣用膠布貼緊,淋浴后檢查敷料下有無浸水,如有浸水回院請護士更換敷料。 注意觀察針眼周圍有無發(fā)紅、疼痛、腫脹,有無滲出,如有異常及時聯(lián)絡醫(yī)生或護士。編輯ppt23導管相關性感染 局部感染 導管入口處紅腫硬結、流膿,范圍在2 cm以內 隧道感染 感染癥狀沿導管插入方向延伸超過2 cm 導管相關血流感染 發(fā)熱、寒戰(zhàn),可以從導管和血培養(yǎng)中分離出相同的病原菌,并除外其他感染源編輯ppt24常見致病菌 常見的致病菌有

8、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球菌等;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主要是由于皮膚污染引起,約占導管相關血行感染(CRBSI)的30%。 金黃色葡萄球菌曾是CRBSI最常見的病原菌,目前約占院內血行感染的13.4,其他的致病菌有銅綠假單胞菌、嗜麥芽窄食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等。 綠膿桿菌和陰溝桿菌在大面積燒傷患者中比較多見。 隨著廣譜抗生素應用日趨廣泛,真菌在院內血行感染中的比例越來越高。白色念珠菌是常見的病原體,念珠菌引起的血行感染率為5.8%。長期接受全腸外營養(yǎng)的患者,念珠菌感染的機會也會增多。編輯ppt25感染控制 進行細菌培養(yǎng),選擇敏感抗生素 評估拔管指征編輯ppt26細菌學培養(yǎng)

9、標本采集1、血培養(yǎng)(1)操作流程: 打開血培養(yǎng)瓶塑料蓋用75%酒精消毒血培養(yǎng)瓶橡皮塞并擦干表面殘余酒精消毒皮膚后用無菌注射器抽取血液從橡皮塞處注入血培養(yǎng)瓶內將注入血液的培養(yǎng)瓶上下顛倒混勻立即送檢。(2)采血量成人采血量是810 ml ,兒童13 ml 。編輯ppt27血培養(yǎng)采集 (3)采血培養(yǎng)應該盡量在使用抗菌藥之前進行,在患者發(fā)熱期間越早越好,以發(fā)熱高峰前1h內或病人寒戰(zhàn)和發(fā)熱開始時采集為宜。 在30-60分鐘內或同時于不同部位采集23 份血培養(yǎng)(一次靜脈采血注入到多個培養(yǎng)瓶中應視為單份血培養(yǎng)) (4)24h內采血一般不超過3次。在采取血培養(yǎng)后的2-5天內,不需要再重復采取血培養(yǎng),因為進行治療后的2-5天血液中的感染細菌不會馬上消失。編輯ppt28分泌物采樣 采集方法采集方法1 、開放膿腫 用無菌鹽水擦去表面滲出物,用拭子深入潰瘍基底部或邊緣部2、標本采集后放入無菌容器內送檢編輯ppt29結果 結果解釋: 如果一套或多于一套的血培養(yǎng)結果是陽性,并且導管片斷的培養(yǎng)也是陽性提示為CRBSI。 如果一套或多于一套的血培養(yǎng)是陽性,但導管片斷的培養(yǎng)是陰性提示:不能診斷C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