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shù)學第二冊_第1頁
一年級數(shù)學第二冊_第2頁
一年級數(shù)學第二冊_第3頁
一年級數(shù)學第二冊_第4頁
一年級數(shù)學第二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教案第一章 位置第二章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第一節(jié):十幾減9第二節(jié):十幾減8 第三節(jié):十幾減7第四節(jié):十幾減6 第五節(jié):十幾減5、4、3、2 第三章 認識圖形(二) 第四章 100以內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 第五章 人民幣的認識 第六章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第一節(jié):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 第二節(jié):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不進位) 第三節(jié):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不退位) 第四節(jié):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第五節(jié):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 第六節(jié):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第七節(jié):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第一章 位置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使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情景中, 根據(jù)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2)結合

2、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動一動等活動,使學生能從兩個維度來確定物體的位置。(2)結合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重點:根據(jù)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教學難點:能夠在具體的情景中,根據(jù)行、列來確定物體的位置。教具:多媒體課件。設計意圖:位置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和掌握了上下、前后和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用兩個數(shù)表示一個物體在平面中的位置(即從兩個維度來

3、確定物體的位置),初步滲透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思想,學好這部分內容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學中,我安排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一、聯(lián)系實際,導入新課。教學中,我借助學習環(huán)境的改變,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熟悉的座位引出本節(jié)內容位置。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學生知道如何確定自己的座位后,讓學生觀察思考前后、左右同學的座位與自己座位的關系,然后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從而揭示出前后同學的座位與自己是同一組,左右同學的座位與自己是同一排這一規(guī)律。三、反饋練習,鞏固升華。練習中,設計了基本練習、變式練習、發(fā)散練習和升華練習,目

4、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從不同方式感受物體的位置,同時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本節(jié)課,我力求體現(xiàn)以下幾方面:1.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2.練習形式多樣,使學生從多種方式感受物體的位置,同時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辦法。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學過程:前言:同學們,誰能把我們這節(jié)課上課的地點介紹給大家。學生答略。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教室的前后、左右,你看到了什么,在小組交流一下。過程:一、聯(lián)系實際,導入新課。今天上課的座位和你在教室里的座位一樣嗎?(不一樣)那么,你能不能給在座的老師們介紹一下,你坐在什么位置?生1:我坐在第一組第三

5、個;生2:我坐在第四排第二個;生3:我坐在第五行第六個;現(xiàn)在,請同學們同桌互說一下你所坐的位置。師:剛才,同學們說出自己所坐的位置,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探討生活中有關位置的知識。(板書課題:)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現(xiàn)在請大家觀察一下,你前后的同學分別是誰?他們各在什么位置?學生答后,組織學生討論前后同學的座位與自己的座位有什么關系?交流:生1:前后同學的座位與我的座位是相連的;生2:前后同學的座位與我的座位在同一組;生3:前后同學的座位與我的座位在同一列。我們再觀察一下,你左右的同學分別是誰?他們各在什么位置?學生答后組織學生討論,左右同學的座位與自己的座位有什么關系?交流:生1:左右同學的座位與

6、我的座位在同一行;生2:左右同學的座位與我的座位在同一排。教師及時表揚鼓勵。三、課間休息。下面我們輕松一下,一起做腕花律動。師生隨著音樂一起做上下、左右、前后的律動。四、反饋練習,鞏固升華。1. 基本練習??吹酵瑢W們學得這么認真,小動物們也想考考大家,我們看,都有哪些動物呢?請以小組交流一下。學生以小組活動,教師收集信息,及時調控教學過程。誰能把你喜愛的小動物的家的位置給大家介紹一下?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在第幾層第幾家?學生回答的過程略2. 變式練習:課本第9頁第7題。3. 發(fā)散練習。課本第8頁第5題。課件演示4.升華練習:下面我們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內容是說反話,并做動作。師生互動,教師說

7、,學生邊說反話邊做動作。五、 全課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位置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很廣泛,平時我們要注意觀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第二章課題:十幾減9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的減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計算方法。2、在加強直觀教學的同時,注意從具體到抽象,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學會運用加減法的關系計算十幾減9難點: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教學過程(一)復習準備教師挑選幾位學生進行“找伙伴”游戲(具體過程參考探究活動)(二)學習新課1教學例1師:數(shù)字娃娃們找到了自己的伙伴,便來到了果園摘蘋果,一共摘了9個紅蘋果, 2個青蘋果它們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你們能

8、幫他們算一算嗎?隨后教師先后出示9個紅蘋果和2個青蘋果,再出示集合圖學生討論: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怎樣列式?(因為要求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所以用加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9211師:蘋果的總數(shù)是多少?如果數(shù)字娃娃們吃掉了9個,還剩幾個?隨后出示11個蘋果圖,教師一邊把11個蘋果畫上集合圈,把9個紅蘋果畫上虛線圈。學生討論: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因為要從 11個蘋果中去掉 9個,所以用減法)師: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1-9=師:11-9的計算我們沒有學過,怎樣算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把你怎樣想的說一說可能有以下討論結果:(1)從圖上看出從11個蘋果里去掉9個,還剩2個蘋果

9、(2)因為 9加 2得 11,所以 11減 9等于 2(3)把9分成1和8,先用11減1再減8,得2(即:11-9=11-1-8)(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減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1)師:通過討論,我們知道一個問題的解決,可能會有許多方法同學們積極開動腦筋,想出的這些方法都是對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研究第(2)種計算方法請同學們觀察左圖和加法算式,右圖和減法算式,想一想:蘋果的總數(shù)都是11個,其中一部分是9個紅蘋果,另一部分是2個青蘋果為什么一個用加法,另一個用減法解答呢?(左圖是把兩部分合起來,求總數(shù)所以用加法右圖是從總數(shù)里去掉一部分數(shù),求另一部分數(shù)所以用

10、減法)根據(jù)加法和減法的關系,又學過92=11,那么在計算11減9時可以怎樣想呢?(想: 9加幾得11,9加2得11,11減9得2)同時教師板書得數(shù)“2”。指名復述想的過程讀算式:92=11,119=22教學例2師: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共有12朵花,去掉9朵,還剩幾朵)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師:得多少?怎樣想的?(9加3得12,12減9得3)同時板書得數(shù)“3”師: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共有14個圓,去掉9個,還剩幾個?)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板書:14-9=師:得多少?怎樣想的?(9加5得14,14減9得5)同時板書得數(shù)“5”讀算式:12-9=3,14-9=53教學例3讓學生在桌上擺一擺(先擺13

11、個五角星,用手勢表示去掉9個,還剩幾個?),說一說(說出算式,并說出想的過程)算一算(學生說算式,教師板書:13-9=4)同樣方法學習:16-9=74教學例4讓學生看教科書,先獨立在里填數(shù),教師行間指導,然后訂正,并指定學生說出是怎么想的同時板書算式:15-9=617-9=818-9=95小結教師指著減法算式,提問:今天學習的新知識是什么?(十幾減9)教師板書:十幾減9師:這些減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被減數(shù)都是十幾的數(shù),減數(shù)都是9)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在做十幾減 9的減法題時,可以想 9加幾得被減數(shù),這題就得幾)這種方法就是想加算減,今后學習中還要用到。(三)鞏固反饋12把下面各題寫成一

12、組一組的卡片,讓學生看卡片說得數(shù)9+()=139+()=1613-9=()16-9=()9+()=159()=129+()=1715-9=()12-9=() 17-9=()3進行“幫小白兔回家”的游戲(游戲過程參考探究活動)課題一:十幾減8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7頁例1例4及“做一做”,練習二第15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加減法關系計算十幾減8,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做減法想加法的思考方法2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3結合學生動手擺,動口說,培養(yǎng)學生的動腦筋、想問題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十幾減8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十幾減8的計算教學難點理解用加法算減法的計算方法教具學具準備口算卡片、

13、例1的投影片或圖片、學具等。教學步驟(一)鋪墊孕伏1教師出示下面口算卡片,學生“開火車”答85=87=89=8+4=810=86=88=8+3=2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用手勢表示括號里該填的數(shù)8()128()18()168()118()148()138()178()18教師談話:剛才計算的兩組題都是“8加幾”的加法,今天我們要利用“8加幾”的知識計算“十幾減8”的算式,看誰學得認真,學得好,學得快同時板書課題:十幾減8(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1。(1)出示例1圖片(杯子圖)先出示11個茶杯,然后用虛線圈去8個,引導學生說明圖意有11個茶杯,拿走8個,還剩幾個?(2)啟發(fā)學生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

14、式?用減法計算,11減去8板書:11-8(3)引導學生想:8加()得 11,因為8加3得11,所以11減8得3即 1183,板書:3(4)指名讀算式11832教學例2(1)啟發(fā)學生擺學具,同時口述題意有13個圓片,拿走8個,還剩幾個?(2)怎樣列式?怎樣計算?使學生明確:8加( )得13,8加5得13,所以1385(3)學生填書(4)讀算式1385(5)學生看書,邊說題意邊擺學具(例2右圖)有15個正方形,拿走8個,還剩幾個?(6)怎樣列式,怎樣計算?啟發(fā)學生明確:8加( )得15,8加7得15,所以1587(7)學生填書(8)讀算式1587(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操作思維語言表述的有機結合,

15、參與知識形成過程,學會學習)3教學例3(1)引導學生分組交流128想:8加()得12168想:8加()得16(2)學生讀算式128416884教學例4啟發(fā)學生討論、交流,獨立填寫,讀算式:14861789(三)全課小結引導學生總結,十幾減8的口算題隨堂練習1、猜一猜師:今天老師帶來了10張口算卡片,現(xiàn)在我們做幾道:16-8 10-6 11-9 15-8誰知道我手里還剩幾張口算卡片?(老師手里還剩6張口算卡片)師:你是怎樣想的?(想:幾加4是 10, 6加4是 10,從10張里去掉 4張,就是老師手里還剩幾張卡片)師:怎樣列式?(10-4=6)接著教師又出示3道:14-8 96 12-9師:現(xiàn)在

16、一共做了幾道?(一共做了7道)師:老師手里還剩幾道?(原來老師手里一共有 10張口算卡片,我們兩次做了7道,老師手里現(xiàn)在還剩3張卡片)師:怎樣列式?10-7=3也可以這樣列式:10-4-3=32、出示“做一做”第1題投影片(圖片“練習一”),引導學生看圖說意,獨立填寫3、練習二第1題(圖片“練習二)想組成算減法,分組練習布置作業(yè)08=138=168=118=148=178=128=158= 188=課題二:圖畫應用題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頁例5及“做一做”,練習二第1316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需要進行減法運算的圖畫應用題的結構特點2、根據(jù)圖中的條件,確定計算方法教學重點根據(jù)圖中的條件,確定計算

17、方法教學難點根據(jù)圖中的條件,確定計算方法教具學具準備例5的投影片或圖片、口算卡片、學具等教學步驟(一)鋪墊孕伏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108 138 168118 148 178=128 158 1882看圖說意(出示投影片):啟發(fā)學生說圖意,明確計算方法,然后列式計算(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5左圖(1)出示例5左圖(圖片:蘋果圖)(2)啟發(fā)學生看圖說意(3)指導學生操作學具擺出10個圓片(看做蘋果)拿走3個,還剩幾個?(3)使學生明確:從10個里去掉3個,就用減法計算列式為:1037(4)指導學生填書2出示例5右圖(圖片:鉛筆圖)(1)啟發(fā)學生看圖說意(2)分組討論、交流,使學生明確:1441

18、0(3)學生填書(三)全課小結略隨堂練習1第7頁下面的“做一做”(圖片“練習三”)分組練習:先看圖說意,確定用什么方法計算,再獨自填寫2練習二第15題,小競賽12-8=15-9=7+3=9+5= 8+8= 14-8=18-9=17-8=10-6=16-9=8+3= 13-8=布置作業(yè)練習二第13題(圖片“練習四”)課題:十幾減7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頁例1例3及“做一做”,練習三第14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學會運用加、減法的關系,正確計算十幾減7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3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協(xié)調性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十幾減7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十幾減7的計算教學難點掌握用加法算減法的計算

19、方法教具學具準備例1的投影片或圖片、口算卡片、學具等教學步驟(一)鋪墊孕伏(演示課件“十幾減7”)下載7()117()13 7()157()16(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1(1)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7” 下載 ,出示例1圖(2)啟發(fā)學生說明圖意使學生明確:從12個圓片中,去掉7個,還剩幾個?(3)啟發(fā)學生回憶:十幾減9、十幾減8是怎樣計算的?小組討論交流,使學生明確:十幾減9、十幾減8都是想加算減的(4)例1應該怎樣想?分組交流,并填書;教師巡視指導使學生明確:像十幾減9、十幾減8那樣,十幾減7,可先想7加幾得十幾127 想:7加( )得12,7加5得12,所以1275(5)讀算式: 12752繼

20、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7”下載 ,出示例2:117157(1)分組交流(2)指導學生獨立填寫(3)訂正時,讀算式1174, 15783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7”下載,出示例3:147167137(1)獨立填寫(2)訂正時,讀算式1477,1679,137=6(三)全課小結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十幾減7的口算隨堂練習1“做一做”第題+(一組一組地出示,做減法時說一都是怎樣想的)2“做一做”第題+(學生無獨立填寫,訂正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布置作業(yè)練習三第1、2題課題:應用題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頁例4、例5及“做一做”,練習三第1012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求另一個加數(shù)的減法應用題2、使學生知道簡單應

21、用題的結構和解題步驟理解“求另一個加數(shù)的減法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學習習慣3、通過比較例4和例5兩種應用題的異同點,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教學重點求一個加數(shù)的減法應用題教學難點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靈活地選擇解答方法教學步驟(一)鋪墊孕伏(演示課件“求另一個加數(shù)的減法應用題”)下載1口算:148= 159= 127= 157=75= 138= 78= 118=137= 179= 167= 129=23課題:十幾減6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5頁例1、例2及“做一做”,練習四教學目標1使學生脫離直觀直接用“想加算減”的方法計算十幾減6的題2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十幾減6的計

22、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十幾減6的計算教學難點理解用加法算減法的計算方法教具學具準備口算卡片、投影片等教學步驟(一)鋪墊孕伏(演示課件“十幾減6”下載)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6465666768696102( )里應填幾(出示投影)?6()106()116()126()136()146()156()=16(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1教師出示例1(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6”下載)提問:我們已經(jīng)學過減9、減8和減7的題,都是想加算減,那么“11-6”怎么想?得多少?學生說出得數(shù)后再指名一學生說說想的過程教師出示“13-6=” (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6”下載)提問:計算13-6怎樣想?讓學生翻開書,在例1中的

23、括號和中填上適當?shù)臄?shù)再指名中下生說一遍想的過程2.教學例2教師出示例2(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6”下載)提問:請同學們看這三道題(手指三道例題),想一想,每道題得數(shù)是多少?教師逐個訂正完以后,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十幾減6的題怎樣算算十幾減6的題目,先想6加幾得到這個被減數(shù)(可手指例題示范),那么想出來的這個數(shù)(用例題示范)就是要求的得數(shù)(三)全課小結引導學生總結十幾減6的口算隨堂練習(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6”下載)1“做一做”第1題,出示投影(1)引導學生看圖說意,列式計算(2)學生填書2“做一做”第2題,加減法對比練習分組進行6+5=6+8=6+6=11-6=14-6= 12-6=3“做一做”第

24、3題學生獨立填寫,訂正時說一說怎樣的6+=136+=156+=1613-6=15-6=16-6=布置作業(yè)練習四第3-5題3 11-6=17-8=18-9=14-7=15-6=16-7=4 9+4=12-6=7+5=11-7=6+8=16-9=5學校的胡琴和提琴一共有13把,胡琴有8把,提琴有多少把?十幾減5、4、3、2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十幾減5、4、3、2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十幾減5、4、3、2的口算2使學生能利用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進行遷移類推,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十幾減5、4、3、2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十幾減5、4、3、2教學難點靈活運用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教具學具準備口算

25、卡片、投影片等教學步驟(一)鋪墊孕伏1口算(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下載):293847563948576649586776596877862()里應填幾(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下載)?5()114()125()144()112()113()12(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1(1)出示例1(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下載):115啟發(fā)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匯報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思維,開發(fā)學生思維想加算減;數(shù)的組成;因為1165,所以1156;啟發(fā)學生想:十幾減5還有哪些題?怎樣計算?使學生明確:115612571358145915510(2)出示例1(

26、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下載):124啟發(fā)學生分級討論、交流聯(lián)系本題,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啟發(fā)學生想:十幾減4還有哪些題?怎樣計算?使學生明確:114712481349144102教學例2(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下載)(1)分級討論、交流,十幾減3、十幾減2有哪些題,怎樣計算?(2)匯報時,使學生明確:11381129123912210133103引導學生對比啟發(fā)想十幾減5、4、3、2的計算可以怎樣想?使學生明確想加算減;想十幾的組成;想:11561165114711741138118311291192(三)全課小結略隨堂練習1“做一做”第1題(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5

27、、4、3、2”下載),投影出示,啟發(fā)學生說明圖意,獨立填寫2“做一做”第2題(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下載),口算,競賽3練習五第3題(繼續(xù)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下載),分級討論交流,獨立填寫(此題滲透統(tǒng)計思想,必要時教師做一下說明)布置作業(yè)練習五第4、5題(圖片“練習四”、“練習五”)第二章課題一:長方形 正方形教學目的1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能辨認和區(qū)別出這兩種圖形2使學生初步建立起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滲透分類統(tǒng)計思想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思想教育教學重點和難點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和名稱,并能

28、區(qū)別這兩種圖形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大家鼓掌歡迎?。ǔ鍪緞赢嫛罢J識圖形”) 二、講授新課1、初步認識長方形(繼續(xù)演示動畫“認識圖形”)下載 (1)師:這是圖圖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圖形國是什么形狀的?”誰來回答?(2)教師出示國旗圖,問:國旗的面是什么形狀的?舉起數(shù)學課本、練習本問:數(shù)學課本、練習本的面是什么形狀的?再拿出一張長方形彩紙,先橫著放,問:這張彩紙是什么形狀的,豎著放、斜著放呢?(3)學生舉例小結:以上這些物品的面,不管大,還是小,它們的形狀都可以用這樣一個圖形表示,(教師畫長方形)問:這是什么圖形?(板書長方形)(4)數(shù)一數(shù)長方形有幾條邊,再數(shù)

29、一數(shù)桌上的長方形紙有幾條邊,用彩筆逐一勾出四條邊(5)師用一定長來量長方形的四條邊,學生認真觀察后,問:長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嗎?哪兩條邊一樣長?哪兩條邊不一樣長?小結:長方形四條邊不一樣長,對著的兩條邊一樣長(6)學生折紙,看看是不是對著的兩條邊一樣長(7)反饋練習:請說出幾號圖形是長方形2、初步認識正方形(繼續(xù)演示動畫“認識圖形”) 下載 (1)這是圖圖提出的第二個問題,誰來回答?(2)教師拿出一塊手絹,問:這塊手絹是什么形狀的?再舉起地板磚、正方形電光紙,問這些東西的面是什么形狀的?斜著放呢?(3)學生舉例小結:以上這些物品的面不論大或是小,它們的形狀都可以畫成這樣一個圖形“”(畫正方形),

30、這是什么形?(板書正方形)(4)數(shù)一數(shù)正方形有幾條邊,四條邊一樣長嗎?先量一量,再折折桌上的正方形紙比一比(5)長方形和正方形比較:長方形有幾條邊?正方形有幾條邊?長方形四條邊怎么樣?正方形四條邊怎么樣?長方形與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教師歸納:長方形有四邊條,正方形也有四條邊,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長方形對著的兩條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6)反饋練習:用4根小棒擺一個正方形,用6根小棒擺一個長方形教師歸納:長方形沿中間虛線對折后,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正方形,為什么呢?這是根據(jù)長方形邊的長短確定的,這個問題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再進一步研究正方形不論是大正方形還是小正方

31、形,沿中間虛線對折后都是長方形,沿正方形對角線對折后是三角形三、課堂練習做一做1、2題1沿虛線折一折,看看正方形的邊長怎么樣,長方形的邊長怎么樣(分組進行)2說一說,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長方形的四、小結今天我們學了哪幾種圖形?(板書:長方形 正方形)五、布置作業(yè):練習七第2、3題課題二:三角形 圓形教學目的1使學生知道三角形、圓的形狀和名稱;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能辨認和區(qū)別出這兩種圖形2使學生初步建立起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滲透分類統(tǒng)計思想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思想教育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上節(jié)課我們在機器人圖圖的帶領下來到了圖形國

32、,那么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圖形國里到底有什么寶藏呢?今天我們就繼續(xù)跟著圖圖去游覽圖形國二、講授新課1、初步認識三角形(繼續(xù)演示動畫“認識圖形”) 下載 (1)學生舉例還有哪些圖形是三角形的?(2)教師出示紅領巾問:紅領巾的面是什么形狀的?再拿出三角板、七巧板,問:它們的面是什么形狀的?小結:這些大大小小不同的形狀,都可以用這樣一個圖形表示“”(畫三角形),問:這叫什么形?(板書三角形)(3)數(shù)一數(shù)三角形有幾條邊?用三根小棒擺三角形(三生在前,學生分三組用三種不同長度的小棒)擺后問:這三個三角形的形狀、大小一樣嗎?為什么不一樣?教師歸納:從上邊用小棒擺三角形來看,三角形的三條邊不一定是同樣長的因此三

33、角形的形狀也不一定是一樣的(4)反饋練習,請說出幾號圖形是三角形2、初步認識圓(繼續(xù)演示動畫“認識圖形”) 下載 (1)生活中還有哪些圖形是圓形的?(2)學生舉例教師同時出示鐘面、硬幣、圓扣子等,問:這些物體的面是什么形狀的?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圓同時在黑板上畫圓說明這樣的圖形是圓(3)拿出準備好的圓形紙和一個球問:圓和球一樣嗎?教師歸納:圓和球不一樣;圓是一個面,球是一個體(4)反饋練習:請說出幾號圖形是圓形(5)新課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兩種圖形,是哪兩種圖形?這就是課本第24頁的內容(板書:三角形圓)引導學生看書、質疑三、課堂練習3數(shù)一數(shù),在( )內填上適當?shù)膱D形圖中有5個( ),4個(

34、 ),1個( ),1個( ),4繼續(xù)演示動畫“認識圖形”,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拖動圖形到相應的框里 下載 四、布置作業(yè):練習七第4、5題課題三:拼組圖形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加深對圖形的認識,初步認識圖形之間的關系2通過操作,發(fā)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性3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4通過操作,顯示對美的追求,領略數(shù)學知識的美教學重點1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2拼擺出想象的圖形教學難點拼擺出想象的圖形教具學具準備七巧板、學具、投影儀、投影片等教學步驟(一)鋪墊孕伏1從學具中找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2出示拼擺的圖形,引導學生欣賞,感悟圖形之美(二)探究新知1指導學生從學具卡片中找出 ,按虛線剪

35、開,再按下圖拼一拼(1)引導學生想象,拼擺的圖形像什么?(2)啟發(fā)學生還可以擺什么圖形?2從學具卡片中剪下 ,再按虛線剪開,用剪下的4個 能拼成一個圓嗎?3從卡片上剪下其他圖形,再按下圖拼一拼(1)出示投影:(2)引導學生利用學具拼擺其他圖形(三)全課小結隨堂練習1用兩個和兩個拼擺一只蝴蝶2用認識的圖形,擺一朵花、一只小鳥、一架飛機等布置作業(yè)用認識的圖形,拼成一個想象的圖形,辦一個小展覽板書設計拼組圖形(1)(2)(二)教學例4由復習題3(1)引出例4可以設計情境:草地上跑來7只白兔,又跑來5只黑兔(1)引導學生根據(jù)情境提出問題繼續(xù)演示課件“求另一個加數(shù)的減法應用題”,出示例4(2)正確讀題(

36、3)指名找出兩個已知條件和一個問題教師在原題上畫批(4)根據(jù)條件和問題出示兔圖結合圖教師提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只 兩個同學互相說一說,并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出結果請一名學生口述,教師板書:(5)列式計算 75=12(只)(6)口答:一共有12只兔集體訂正后師問: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解答?(求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就要把7只白兔和5只黑兔合起來,所以用加法解答)2教學例5(繼續(xù)演示課件“求另一個加數(shù)的減法應用題”)由復習題3(2)引出例5(1)學生讀題(2)指名敘述題意,說出已知條件的問題同時教師出示:(3)比較例4和例5的相同點和不同點(4)教師引導學生把兩幅圖聯(lián)系起來說明:白兔的只數(shù)加上黑兔的只數(shù)一共是

37、12只,白兔有7只,去掉白兔,剩下的就是黑兔提問:求黑兔有幾只,用什么方法計算?引導學生聯(lián)系減法的含義;從一個數(shù)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算式為127=5(只)3比較:師:這兩道應用題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然后師生共同總結歸納出結果:相同的地方是:學校養(yǎng)7只白兔不同的地方是:兩個已知條件中的一個不同,問題也不同,解答方法也不同師:什么時候用加法解答:什么時候用減法解答?(求兩數(shù)和,用加法已知和與一個加數(shù),求另一個加數(shù),用減法)(三)全課小結請同學們匯報這節(jié)課你又學會了什么知識?隨堂練習“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訂正,請學生說出想的過程布置作業(yè)練習三第10

38、、11題第三章課題一:數(shù)數(shù)數(shù)的組成教學目標使學生認識計數(shù)單位“一”和“十”,知道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知道100以內數(shù)的順序,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組成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和十個十個地數(shù)出數(shù)量在100以內物體的個數(shù)教學重點100以內數(shù)的組成教學難點接近整十數(shù)時數(shù)數(shù)的方法教具學具準備師生每人準備100根小棒教學步驟(一)鋪墊孕伏教師:上課之前,老師想考大家?guī)讉€問題,小朋友們想不想回答?第一個問題:咱們班同學有幾排(組)?第二個問題:每排(組)有多少位同學? (學生自由搶答)學生回答后,教師接著問:這兩位同學回答得很好,那么有誰知道咱們班總共有多少位同學?(舉手示意)很好,很多同學都會數(shù),可也有

39、些同學不會,怎么辦呢?沒關系,今天我們就來學學怎樣數(shù)數(shù)(板書部分課題)(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1(1)一根一根地數(shù)【演示動畫“數(shù)數(shù)”】 下載師生共同數(shù)10根小棒,然后捆成一捆,提問:這是多少?板書:10個一是一十再一起數(shù)10根,然后捆成一捆,提問:一共幾捆?是幾個十?繼續(xù)數(shù)下去,滿10根捆成一捆,一直數(shù)到100(2)十根十根地數(shù)【播放視頻“十個十個地數(shù)”】按剛才捆好的小棒一捆一捆地數(shù),一直數(shù)到100把十捆小棒捆成一大捆講述:10個十是一百板書:10個十是一百齊讀: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2教學例2(1)結合實物數(shù)數(shù),從二十五數(shù)到三十二 先讓學生自己動手數(shù)小棒,當數(shù)到二十九時,讓學生停止數(shù)數(shù)

40、提示:二十九是2捆零9根,再添1根應怎么辦?動手試試看指名說出是怎樣做的二十九根是2捆零9根,9根再添1根是10根,10根單根擁成1捆,一共是3捆,有30根29的后面是30如果有學生有困難,可以問:二十后面是幾十?因為二十后面是三十,所以比二十九多一的數(shù)是三十(2)第28頁上面的“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然后提問:數(shù)到三十九時,再數(shù)下去應是幾十?數(shù)到四十九呢?五十九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使學生明確:數(shù)到幾十九時,再往下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要增加1(3)脫離實物數(shù)數(shù)從八十八數(shù)到一百嘗試練習:從五十七數(shù)到七十二從六十九數(shù)到八十一同桌互相數(shù)數(shù),隨便從一個數(shù)開始,接著往下數(shù)3教學例3(1

41、)先擺出1捆零5根小棒,請學生說出數(shù)的組成,再添上2捆小棒,你能說出數(shù)的組成嗎?(2)第28頁下面的“做一做”擺小棒填數(shù)的組成脫離實物,填數(shù)的組成(三)全課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數(shù)數(shù),還學習了什么?(補充板書:數(shù)的組成)隨堂練習1數(shù)數(shù)練習:(1)全班同學一起報數(shù),看看全班有多少人(2)練習八第13題第1題,讓學生看著書上的圖數(shù)數(shù),注意手指著的小球和口頭數(shù)出的數(shù)要一一對應第2題,要求按順序一個不漏地把吹的泡泡數(shù)出第3題,要注意接近整十的地方學生能不能數(shù)對(3)同學隨便說個數(shù),數(shù)出后面五個數(shù)來2填空:(口答)(1)10個一是_,10個十是_(2)三十里面有_ 個十,再添一個十是_(3)六十五里面有_

42、 個十和 _ 個一(4)二十七是由_個十和_個一組成的布置作業(yè)練習八第4題四十三里面有個十和個一六十里面有個十,一百里面有個十課題二:讀數(shù)寫數(shù)教學目標1使學生學會讀、寫任意兩位數(shù)和1002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教學重點任意兩位數(shù)的讀、寫法教學難點由直觀到抽象,讀、寫兩位數(shù)教具學具準備計數(shù)器、小棒、卡片、投影儀、投影片教學步驟(一)鋪墊孕伏1數(shù)小棒由1根到10根,然后再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說明一個十2十個一是一個()二十三里面有()個十和()個一。五十里面有()個十一百里面有()個十(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4(1)啟發(fā)學生1根1根數(shù)小棒,數(shù)到10根是多少?使學生明確:數(shù)到10根是1捆小棒,也就是

43、一個十。(2)教師說明:計數(shù)器上,從右邊數(shù),第一位叫個位,有幾根小棒,就在計數(shù)器個位上撥幾個珠表示幾(3)第二位叫十位,有幾個十根就在十位上用幾個珠表示出示計數(shù)器在計數(shù)器下寫上10,讀“十”計數(shù)器十位上有幾個珠,就是幾十個使學生明確:1捆小棒,用一個珠表示,是一個十(4)指導學生操作有一捆小棒,在計數(shù)器上怎樣表示?怎樣讀?指導學生操作,使學生明確:在十位上撥1個珠,讀作“十”(5)指導學生擺2捆、3捆捆小棒,在計數(shù)器上怎樣表示?怎樣讀?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互相交流匯報時,投影出示20、30、40引導學生齊讀(6)指導學生擺小棒:1捆1根、2捆1根、3捆1根、4捆3根,在計數(shù)器上表示出來學生合作學

44、習,學生撥珠后,出示11、21、31、43,啟發(fā)學生試讀指名學生讀數(shù)(7)把小棒、計數(shù)器去掉,讀數(shù)11、21、31、43(8)出示練習八第5題引導學生讀數(shù)(9)指導學生學習,“做一做”第1題,互相認讀2教學例5(1)教師談話:剛才我們會讀數(shù)了,互相說一說是怎樣讀數(shù)的?使學生明確:從左往右讀;先讀十位,再讀個位;從高位讀起怎樣寫數(shù)呢?(2)出示例5圖1:引導學生讀數(shù):十位上有3個珠,表示3個十;個位上有4個珠,表示4個一合起來讀作三十四十位上有3個珠,表示3個十,在十位上寫“3”個位上有4個珠,表示4個一,在個位上寫“4”合起來寫作:34想一想:先寫什么?再寫什么?(3)出示圖2、圖3、圖4,引

45、導學生合作學習,在書上填寫(4)訂正,說一說是怎樣寫的?使學生明確:從高位寫起教師將寫得準確、整潔的同學的答案展示出來,引導學生欣賞和學習(5)“做一做”第2題,教師巡視,個別指導3教學例6(1)引導學生操作學具,從10數(shù)到90。(2)啟發(fā)學生思考,再數(shù)1個10,也就是10個十是多少(3)指導學生在計數(shù)器上撥珠、讀數(shù)(4)引導學生試寫,在計數(shù)器下出示100(5)引導學生想一想,并明確: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讀數(shù)和寫數(shù),都從高位起(6)完成練習八第8題先擺數(shù)字卡片,再照卡片上的數(shù)寫數(shù)(三)全課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容?(板書課題)大家都會了嗎?隨堂練習1練習八第6

46、題(分組練習) 讀出下面各數(shù)24 46 54 68 80 98 1002練習八第7題找出數(shù)學課本的第23、36、50、62頁3練習八第9題寫出下面各數(shù)三十六()四十五()八十九()五十八()六十四()九十()七十九()八十一()一百()布置作業(yè)練習八第10題從28寫到38,再從76寫到92課題三:數(shù)的順序 比較大小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順序2學會比較100以內兩個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3能正確地運用“”、“”或“”比較兩個數(shù)的大小教學重點數(shù)的順序,比較大小教學難點比較兩個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教學步驟(一)鋪墊孕伏1口算:148 1579412789751361132開火車從1數(shù)到1003填空(1)38是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2)25里有( )個十和( )個一(3)( )個十和( )個一組成23(4)4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數(shù)是( )4在里填上“”、“”或“”141418151920913(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7(1)填表:指導學生打開教科書第33頁看例7,按照數(shù)的順序,在空格里填數(shù),教師巡視,個別輔導(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