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練習題共3套有答案新人教版_第1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練習題共3套有答案新人教版_第2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練習題共3套有答案新人教版_第3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練習題共3套有答案新人教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歷史上冊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練習題(共3套有答案新人教版)青銅器與甲骨文提高練習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敘述錯誤的是()A.出土于殷墟,對研究商朝的歷史有重要價值B.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C.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漢字與甲骨文有著淵源關系D.這種文字被大量刻在商朝的青銅器上2.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說“要鼓勵企業(yè)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chǎn),培養(yǎng)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肮そ尘瘛笔侵腥A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極致、追求品質(zhì)的精神,造就了如圖兩件絕世青銅精品。它們鑄造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3.文字的出現(xiàn)是

2、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時期D.戰(zhàn)國時期4.尚書中說“先人有冊有典”。這個說法依據(jù)甲骨文,甲骨文“冊”字,作繩索穿繞竹木簡之形,而“典”字作雙手捧冊之形。請你判斷,這里的“先人”所處朝代應是()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漢5.下面三幅圖片所示均為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結合所學知識,下列表述正確的是()圖1春秋蓮鶴方壺圖2司母戊鼎圖3大盂鼎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只用于祭祀這些文物的出土,佐證了河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把它們列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體現(xiàn)了我國對國寶級文物的重視和保護它們都是商周時期高超青銅工藝的代表A.B.C.

3、D.6.2017年3月17日發(fā)布三千年前青銅器竟刻有中國二字,震動考古界引起轟動,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是()A.夏朝時期B.商周時期C.春秋時期D.秦朝時期7.2017年是我國農(nóng)歷丁酉“雞”年。從文字發(fā)展歷史看,最早的“雞”字為()A.B.C.D.8.考古發(fā)現(xiàn)是研究史前時期歷史的主要途徑之一。下列考古發(fā)現(xiàn)的實物是在殷墟發(fā)現(xiàn)的刻有文字的龜甲。關于這種文字的說法不恰當?shù)氖牵ǎ〢.它是古代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B.它是研究商朝歷史的唯一資料C.它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D.它記載了商朝的社會生產(chǎn)狀況二、材料分析題1、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或“龜甲獸骨文”,主要指

4、中國商朝后期(前14一前11世紀)王室用于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后,甲骨文還延綿使用了一段時期。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fā)展的關鍵形態(tài)。材料二青銅是銅、錫、鉛為主要原料熔煉而成的合金,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較高的硬度和強度等優(yōu)點,人們用它來制作各種工具。青銅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階段,成為劃時代的標志,人類社會早期文明時代,便稱之為青銅時代。(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什么叫甲骨文并指出甲骨文的歷史地位。(2)商周時期鑄造的中最大的青銅器是什么?這一文物出土于何地?鑄造這樣一個大型的青銅器需要二三百人,面對這么大的工程,人們

5、卻把它做得很好,對此你有何感想?2、讀圖,回答問題。(1)請你寫出圖一這件文物的名稱。它是哪一朝代的文物?這一文物反映了當時哪一手工業(yè)部門的發(fā)達?(2)用一句話概括圖二中這個器物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3)什么時期,是我國青銅時代?結合圖一、圖二,你認為燦爛的青銅文明和生活悲慘的奴隸之間有什么關系?答案和解析一、選擇題1.【答案】D【解析】A項,甲骨文出土于安陽殷墟,記錄了商王的活動,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經(jīng)濟狀況,對研究商朝歷史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故A項敘述正確。B項,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故B項敘述正確。C項,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漢字與它有著一

6、脈相承的關系.故C項敘述正確。D項,殷商時期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被稱為“金文”,又稱“鐘鼎文”。金文由甲骨文演變而來,更為規(guī)范,更為簡化,線條平直簡明,字形也比甲骨文圓潤美觀。故D項敘述錯誤。本題要求選擇敘述錯誤的一項.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Do故選Do本題考查甲骨文。本題掌握甲骨文相關知識。重點熟記基礎知識。2.【答案】B【解析】觀察圖片可知,圖片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這都是我國商朝時期青銅器的精品,體現(xiàn)了我國高超的青銅冶煉技術。故選B。本題以“工匠精神”為切入點,考查我國青銅器的相關知識。注意對圖片的解讀,識記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相關知識。3.【答案】B【解析】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

7、字被稱為“甲骨文”,它已經(jīng)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故選B。本題以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的朝代為切入點,主要考查甲骨文。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程文字的演變的相關史實。4.【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甲骨文的史實。根據(jù)題意,可以判斷“先人”所處的時代文字是甲骨文。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甲骨文是商朝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記錄的是商朝的歷史,故選Bo5.【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青銅文明。根據(jù)所學知識。春秋蓮鶴方壺,春秋中期青銅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鄭李家樓

8、鄭公大墓。司母戊鼎的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xiàn)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大盂鼎大盂鼎(GreatYuTripod),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又稱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陜西?d縣禮村(今天的寶雞市眉縣常興鎮(zhèn)楊家村一組,即李家村),所以,是錯誤的。排除含的,和是正確的。故選&6.【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青銅文明的相關知識。商朝以后,青銅器的數(shù)量增種類逐漸豐富,主要用于飲食、祭祀及軍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發(fā)展到禮器,成為王公貴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國家權力的代表性器物,禮器的類型和數(shù)量反映了權力的大小和

9、嚴格的等級界限。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不但種類豐富、數(shù)量眾多,而且制作工藝高超。是我國青銅器文化發(fā)展燦爛時期。故選Bo7.【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文字的變遷。從殷商甲骨文開始,漢字經(jīng)歷了兩周金文、秦代小篆,后來演變?yōu)殡`書、楷書,漢字已不間斷地發(fā)展了3600多年。早在有甲骨文時,就有了“雞”字。在甲骨文中,“雞”有約20種寫法。當時,它還是一種象形文字,字的形狀像頭頂有冠的大型飛禽,簡單來說,就是一只雞的樣子。綜上所述,故選A。8.【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甲骨文。本題圖片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記載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涉及祭祀、戰(zhàn)爭、農(nóng)牧業(yè)、官制、刑法、

10、醫(yī)藥、天文歷法等社會生產(chǎn)狀況。目前所知,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甲骨文已經(jīng)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比較成熟文字。但甲骨文不是研究商朝歷史的唯一資料。故選B。二、材料分析題1、【答案】(1)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是漢字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整段抄寫沒分)。(2)司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陽(殷墟)。反映了我國古代工匠的聰明才智,象征著那個時代燦爛輝煌的青銅文明,也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吃苦耐勞、不怕困難、善于合作、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其它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本題主要考查甲骨文相關知識。第一

11、小問,根據(jù)材料一可知,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或“龜甲獸骨文”,是“中國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于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據(jù)此信息作答。第二小問:材料一指出:甲骨文“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fā)展的關鍵形態(tài)”,可見,甲骨文已經(jīng)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是漢字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整段抄寫沒分)。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2)本題考查的是對商朝青銅器制造水平的認識。第一問,依據(jù)所學,答案明顯是司母戊大方鼎。第二問,它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第三問,可根據(jù)所學組織答

12、案,如反映了我國古代工匠的聰明才智,象征著那個時代燦爛輝煌的青銅文明,也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吃苦耐勞、不怕困難、善于合作、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其它言之有理即可)2、【答案】(1)四羊方尊;商朝;青銅鑄造業(yè)。(2)反映了奴隸制度殘酷,奴隸無人身自由,生活悲慘的現(xiàn)實。(意近即可)(3)夏商西周(周);奴隸是青銅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奴隸主是青銅文明的享用者,奴隸受到奴隸主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是奴隸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青銅文明。(意近即可)【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青銅器和夏商周時期奴隸的悲慘生活的相關知識,對圖片的記憶和解讀是關鍵。注意對圖片的解讀,識記青銅器和夏商周時期奴隸的悲慘生活的相關知識。(1)觀察圖一可知,圖一這件文物是商朝的四羊方尊,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