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揭秘GGJ2009計算設置之一“柱/墻柱”篇 序言 你是否正為不清楚軟件如何計算鋼筋而發(fā)愁? 你是否正為不知道如何調整設置以適應工程中非常規(guī)的鋼筋構造而煩惱? 你是否正在工程結算中,為如何巧妙利用計算設置使自己在結算中處于有利態(tài)勢而困惑呢? 今天,我們帶
2、領大家進入神秘的計算設置,希望能對各位的工作有所幫助。下面先介紹柱算量的基本方法,然后介紹軟件中的計算設置,包括內容介紹、影響范圍和平法來源。一、算量基本方法 柱/墻柱鋼筋的計算主要是縱筋和箍筋的計算,并因所處樓層的不一樣,計算也略有不同。 (一)、基礎層 (1)柱/墻柱主筋
3、 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插筋彎折 GGJ2009中,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可通過調整“抗震柱縱筋露出長度”來設置??拐鹬v筋露出長度 &
4、#160; 基礎插筋彎折長度 (2
5、)基礎內箍筋 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wěn)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 (二)、中間層 (1)柱縱筋 中間層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
6、#160; (2)柱箍筋 中間層箍筋根數(shù)N個加密區(qū)/加密區(qū)間距+N+非加密區(qū)/非加密區(qū)間距1 03G101-1中,關于柱箍筋的加密區(qū)的規(guī)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qū)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qū)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jié)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采用綁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7、;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qū)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jié)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采用綁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三)、頂層 頂層框柱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且不同位置的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37、38頁)
8、 (1)邊角柱 邊角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么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邊角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9、60;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頂層邊角柱外側鋼筋節(jié)點 &
10、#160; &
11、#160; &
12、#160; 頂層邊角柱內側鋼筋節(jié)點 (2)中柱 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么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13、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
14、#160;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二、軟件計算設置 公共設置項 1.柱/墻柱在基礎插筋錨固區(qū)內的箍筋數(shù)量 批注: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wěn)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
15、兩肢箍,通常按2根進行計算; 影響范圍:基礎內箍筋的數(shù)量; 來源:04G101-3第45頁。 2.梁(板)上柱/墻柱在插筋錨固區(qū)內的箍筋數(shù)量 批注:簡單說就是從梁上起的柱。上部結構的荷載通過柱子傳到下面它生根的梁上,然后梁再通過支撐它的柱子傳至基礎;一
16、般是梯柱或構造柱。一般是兩肢箍,通常按2根進行計算; 影響范圍:梁上柱/墻柱存在時,梁內箍筋的數(shù)量; 來源:03G101-1第39頁; 來源: 00G101第25頁(選擇0時) 03G101-1第34頁 &
17、#160; 7.柱/墻柱搭接部位箍筋加密 批注:提供是、否兩種選擇; 影響范圍:柱/墻柱箍筋的數(shù)量;只用于柱縱筋采用綁扎搭接方式,對于采用機械焊接搭接無影響; 8.柱/墻柱箍筋加密范圍包含錯開距離 批注:提供是、否兩種選擇;
18、160; 通常,我們設計時不建議所有鋼筋在同一截面斷開;當接頭率不為100%時,接頭間的距離即為錯開距離;如選擇是,則該部分箍筋加密;如選擇否,則該部分箍筋不加密; 影響范圍:箍筋的數(shù)量; 9.綁扎搭接范圍內的箍筋間距min(5d,100)中,縱筋d的取值 批注:提供上下層最
19、大直徑和上下層最小直徑兩種選擇; 影響范圍: 箍筋的數(shù)量;當縱筋采用綁扎搭接方式時,對加密區(qū)的長度和箍筋數(shù)量有影響;當縱筋采用套筒連接方式時,無影響; 10.柱/墻柱螺旋箍筋是否連續(xù)通過 批注:提供是、否兩種選擇;選擇“是”的時候,基礎和頂層各增加一圈半的水平端;選擇“否”的時候,每層鋼筋開始和結束時各增加一圈半的水平端;
20、 影響范圍:螺旋箍筋的長度; 11.層間變截面鋼筋自動判斷 批注:提供是、否兩種選擇;選擇“是”,軟件自動判斷鋼筋是連續(xù)通過還是彎折;選擇“否”,軟件默認按鋼筋在變截面連續(xù)通過處理,此項設置只針對矩形柱/墻柱,需要用戶手動去調整哪些鋼筋進行彎折;如縱筋2B20需要截斷彎折,在其前面加*號,但需注意的是,需要在非全部縱筋中加,在全部縱筋中加無效; &
21、#160; 影響范圍:縱筋的長度; 12.柱/墻柱圓形箍筋的搭接長度 批注:當圓形箍筋長度超過搭接設置中設定的值時,需要進行搭接;搭接長度,軟件提供max(錨固長度,300)和300兩種選擇; 影響范圍:箍筋的長度;
22、 來源:03G101-1第40頁; 柱 13.柱縱筋伸入基礎錨固形式 批注: 提供“全部伸入基底彎折”和“角筋伸入基底彎折”兩種選擇; 選擇“全部伸入基底彎折”時,所有柱縱筋都按照“基礎插筋節(jié)點”計算;選擇“角筋伸入基底彎折”時,角筋按照“基礎插筋節(jié)點”計算,其他
23、柱縱筋按“一個錨固長”計算; 該設置只對節(jié)點一、二、三、四、六有效,對節(jié)點五無效;無效的原因是節(jié)點五規(guī)定對所有鋼筋都加一個錨固長; 影響范圍:縱筋的長度; 來源:06G101-6第67頁; 14.柱基礎插筋彎折長度 &
24、#160; 批注: 默認“按規(guī)范計算”; 對于基礎節(jié)點形式選擇為節(jié)點一、節(jié)點二 當(基礎底板厚-保護層)0.5*錨固長度時,彎折長度為max(12d,150) 當(基礎底板厚-保護層)0.6*錨固長度時,彎折長度為max(10d,150) &
25、#160; 當(基礎底板厚-保護層)0.7*錨固長度時,彎折長度為max(8d,150) 當(基礎底板厚-保護層)0.8*錨固長度時,彎折長度為max(6d,150) 對于基礎節(jié)點形式選擇為節(jié)點三、節(jié)點四 當(基礎底板厚/2-保護層)0.5*錨固長度時,彎折長度為max(12d,150)
26、 當(基礎底板厚/2-保護層)0.6*錨固長度時,彎折長度為max(10d,150) 當(基礎底板厚/2-保護層)0.7*錨固長度時,彎折長度為max(8d,150) 當(基礎底板厚/2-保護層)0.8*錨固長度時,彎折長度為max(6d,150) 用戶可以輸出具體數(shù)值或數(shù)值*鋼筋直徑或數(shù)值*錨固長度;
27、0; 影響范圍:插筋的長度;該項不僅適用于基礎的插筋,還適用于梁上柱的插筋; 來源:04G101-3第32頁; 15.矩形柱基礎錨固區(qū)只計算外側箍筋 批注: 提供是、否兩種選擇;選擇是,基礎內的箍筋按非復合箍計算;選擇否,基礎內的箍筋按柱內的箍筋計算;
28、 影響范圍:箍筋的長度; 來源:04G101-3第32頁; 16.抗震柱縱筋露出長度 批注:默認“按規(guī)范計算”; 底層柱,露出長度=1/3*柱凈高
29、; 非底層柱,露出長度=max(1/6*柱凈高,柱長邊尺寸,500) 用戶可以輸出具體數(shù)值或數(shù)值*鋼筋直徑或層凈高/數(shù)值; 影響范圍:縱筋的長度; 來源:03G101-1第36頁; 17.縱筋搭接范圍箍筋間距
30、0; 批注:提供min(5*縱筋直徑)和箍筋的加密間距兩種選擇; 影響范圍:箍筋的數(shù)量; 來源:03G101-1第40頁; 18.不變截面上柱多出的鋼筋錨固 批注:適用于截面不變鋼筋發(fā)生變化的情況;鋼筋無法與下層鋼筋
31、連通,向下錨固時的錨固值;用戶可以輸入具體數(shù)值或數(shù)值*錨固長度或數(shù)值*縱筋直徑; 影響范圍:縱筋的長度; 來源:03G101-1第36頁; 19.不變截面下柱多出的鋼筋錨固 批注:適用于截面不變鋼筋發(fā)生變化的情況;鋼筋無法與上層鋼筋連通,向上錨固時的錨固值;用戶可
32、以輸入具體數(shù)值或數(shù)值*錨固長度或數(shù)值*縱筋直徑; 影響范圍:縱筋的長度; 來源:03G101-1第36頁; 20.非抗震柱縱筋露出長度 批注:默認“按規(guī)范計算”; 綁扎,露出長度=
33、0 焊接或機械連接,露出長度=500 用戶可以輸出具體數(shù)值或數(shù)值*鋼筋直徑; 影響范圍:縱筋的長度; 來源:03G101-1第42頁; 墻柱
34、160; 21.暗柱/端柱基礎插筋彎折長度 批注:與14.柱基礎插筋彎折長度類似; 影響范圍:插筋的長度; 22.抗震暗柱/端柱縱筋露出長度 批注:默認“按規(guī)范計算”;
35、 露出長度=500; 用戶可以輸出具體數(shù)值或數(shù)值*鋼筋直徑或層凈高/數(shù)值; 影響范圍:縱筋的長度; 來源:03G101-1第70頁; 23.暗柱/端柱垂直鋼筋搭接長度
36、160; 批注:提供“按搭接錯開百分率計算”和“按平法圖集計算”兩種選擇; 如選擇“按搭接錯開百分率計算”, 搭接率25%時,搭接長度=1.2*錨固長度; 搭接率為50%時,搭接長度=1.4*錨固長度; 搭接率為100%時,搭接長度=1.6*錨固長度;
37、 如選擇“按平法圖集計算”,搭接長度=1.2*錨固長度; 影響范圍:縱筋的長度; 來源:03G101-1第48頁; 24.暗柱/端柱縱筋搭接范圍箍筋間距 批注:與17. 縱筋搭接范
38、圍箍筋間距; 影響范圍:箍筋的數(shù)量; 25. 暗柱/端柱頂部錨固計算起點 批注:提供“從梁底開始計算錨固”和“從板底開始計算錨固”兩種選擇; 對柱、梁、板有重合的部分有效;
39、; 影響范圍:縱筋的長度; 26.暗柱/端柱封頂按框架柱計算 批注:提供是、否兩種選擇; 選擇是,暗柱/端柱頂層節(jié)點按“墻柱縱筋節(jié)點錨固計算”; 選擇否,暗柱/端柱頂層節(jié)點按“頂層邊角柱外側縱筋” 、“頂層邊角柱內側縱筋”、“頂層中柱”計算;
40、; 影響范圍:縱筋的長度; 27.非抗震暗柱/端柱縱筋露出長度 批注:與非抗震柱縱筋露出長度類似; 影響范圍:縱筋的長度; 非抗震暗柱/端柱縱筋露出長度作者:算量產品部 李彩霞從計算設置學平法之二
41、0;
42、0; 剪力墻的計算設置介紹 剪力墻分為墻身、墻柱(暗柱和端柱)和墻梁(暗梁和連梁)。剪力墻墻身中的鋼筋一般有水平鋼筋、垂直鋼筋和拉筋。墻柱的鋼筋有縱筋和箍筋、拉筋,墻柱的計算設置在上期的柱部分已經做了介紹。墻梁的鋼筋也分為縱筋和箍筋,有時候還有拉筋。 下面主要介紹剪力墻的鋼筋算法,墻柱的算法見2010年第2期的柱計算設置介紹,墻梁的計
43、算比較簡單,這里不做詳細介紹。一、 剪力墻算量基本方法 1、 水平筋的計算(圖集規(guī)定) 1)長度計算 水平筋計算,需要根據端部是暗柱或端柱,取不同的做法。 一字型端部無暗柱的水平筋做法:具體做法如圖;
44、0; 采用U形封邊或者端部彎折15d。 有暗柱的L形和T形墻水平筋做法:具體做法見圖; 有暗柱的墻水平筋做法:具體做法見圖。 2)根數(shù)計算 根數(shù)=(墻高-起步)/間距+1,扣洞口。
45、 2、 垂直筋的計算 1) 長度計算 基礎層: 插筋長度=露出長度(按規(guī)范計算,見計算設置第20項)+搭接長度+基礎厚度-保護層+彎折(按規(guī)范取,見計算設置第21項) 垂直筋長度=層高-本層露出長度+上層露出
46、長度,如圖所示。 中間層: 垂直筋長度=層高-本層露出長度+上層露出長度,如上圖所示。 頂層: 垂直筋長度=墻高-本層露出長度-節(jié)點高+錨固,如圖所示。 2) 根數(shù)計算&
47、#160; 根數(shù)=(凈長-起步)/間距+1,扣洞口。二、 公共設置項 1、 縱筋搭接接頭錯開百分率:提供四種選項。 來源:03G101-1第34頁和00G101第25頁,如圖所示。 說明:根據接頭百分率的不同,搭接長度與錨固長度的比例系數(shù)不同。
48、 影響范圍:影響鋼筋的搭接長度。 2、 暗梁/連梁/邊框梁拉筋配置:按規(guī)范設置,如圖所示 來源:03G101-1第55頁關于“連梁、暗梁和邊框梁側面縱筋和拉筋構造”的說明,如圖所示。 說明:根據梁高度不同,配置不同信息的拉筋。
49、160; 影響:影響梁屬性中拉筋的默認值。 3、 暗梁/連梁/邊框梁箍筋及拉筋彎折角度:提供三種選擇 來源:施工工藝不同 影響范圍:彎折角度不同,按外邊線計算時,箍筋及拉筋長度不同。三、 連梁 6、
50、;樓層連梁兩側暗柱內是否布置連梁箍筋:提供“是”和“否”的選擇,默認為否。 來源:03101-1第51頁。 說明:可以設置洞口兩側的暗柱內是否布置箍筋。 影響范圍:影響連梁箍筋根數(shù)的計算。 7、 樓層雙洞口連梁時,兩洞口之間是否設置連梁箍筋:提供“是”和
51、“否”的選擇,默認為“否”。 來源:03101-1第51頁。 說明:用來設置雙洞口連梁,兩洞口之間是否設置箍筋。 影響范圍:影響連梁箍筋根數(shù)的計算。 8、 頂層連梁錨固區(qū)箍筋間距:默認為150,如圖所示。 &
52、#160; 來源:03101-1第51頁。 說明:平法規(guī)定頂層連梁錨固區(qū)箍筋間距為150,但是一些設計中規(guī)定與平法不同,為了滿足不同的設計需要,提供了該項設置。 影響范圍:影響頂層連梁的箍筋根數(shù)計算。 9、 連梁箍筋、拉筋、側面縱筋根數(shù)計算方式:提供“向上取整+1”等6種計算方式。
53、0; 來源:用戶不同的算量要求。 說明:計算箍筋、拉筋和側面縱筋根數(shù)時,用長度除以間距后,需要確定如何取整。 影響:影響連梁的箍筋、拉筋和側面縱筋根數(shù)的計算。 10、 連梁側面縱筋距連梁縱筋的距離:默認為s/2。
54、60; 來源:用戶不同的算量要求。 說明:側面縱筋按照間距輸入時,側面縱筋距離縱筋的間距不同,按間距計算出的根數(shù)不同。 影響范圍:側面縱筋按照間距輸入時,影響連梁側面縱筋的根數(shù)計算。 11、 連梁交叉暗撐的箍筋加密區(qū)長度:默認為600. 來源:03G10
55、1-1第52頁,連梁交叉暗撐的箍筋加密區(qū)長度,如圖所示。 說明:存在不同的設計方法,用戶存在不同的算量要求,所以提供該設置,與圖集設置不同時,可以修改計算設置滿足多樣的計算要求。 影響范圍:連梁交叉暗撐箍筋根數(shù)的計算。四、 暗梁 13、 暗梁/邊框梁在中間暗柱內是否布置箍筋:默認為否。
56、60; 來源:用戶不同的算量要求,一些需要布置,一些不需要布置。 說明:暗梁/邊框梁與暗柱相交位置,設置是否需要計算箍筋,選擇為是,計算暗柱位置的梁箍筋,選擇為否,不計算暗柱位置的梁箍筋。 影響范圍:影響著暗梁/邊框梁的箍筋根數(shù)計算。 14、 暗梁/邊框梁箍筋、拉筋、側面縱筋根數(shù)計算方式 &
57、#160; 同第9項。 15、 邊框梁與連梁重疊部位的箍筋間距:默認為“同連梁箍筋間距”,可以選擇“同邊框梁箍筋間距”。 來源:08G101-5第74頁,如圖所示。 說明:圖集規(guī)定為邊框梁與連梁重疊部位的箍筋間距,同連梁箍筋間距,但是實際工程中也有設計為同邊框梁箍筋間距的,所以
58、提供該設置。 影響范圍:影響與連梁重疊布置的邊框連箍筋根數(shù)的計算。 16、 暗梁/邊框梁側面縱筋距暗梁/邊框梁縱筋的距離:默認為s/2。 來源:常用做法是s/2 說明:存在有不同的算量要求,所以提供該設置供用戶修改,滿足不同需要。
59、 影響范圍:當側面縱筋按間距輸入時有效,影響暗梁/邊框梁的箍筋根數(shù)計算。五、 剪力墻 18、 起始水平分布鋼筋距樓面的距離:默認為s/2。 來源:習慣做法是起始鋼筋距離樓面距離為s/2。 說明:存在不同的做法,所以提供該設置供用戶修改。
60、0; 影響范圍:剪力墻水平鋼筋的根數(shù)計算。 19、 起始豎向分布筋距暗柱邊的距離:默認為s/2。 來源:習慣做法是起始鋼筋距暗柱邊距離為s/2。 說明:存在不同的做法,所以提供該設置供用戶修改。 影響范圍:
61、剪力墻豎向鋼筋的根數(shù)計算。 20、 剪力墻縱筋露出長度:默認為按規(guī)范計算,如圖所示。 來源:03G101-1第48頁,如圖所示 說明:剪力墻中間層的垂直筋計算公式一般為:層高-本層露出長度+上層露出長度。平法規(guī)定,采用不同的連接方式,露出長度不同。 影響
62、范圍:影響剪力墻垂直筋的計算。 21、 剪力墻基礎插筋彎折長度:默認為按規(guī)范計算,如圖所示。 來源:04G101-3第32頁,如圖所示。 說明:平法規(guī)定,根據基礎厚度的不同,墻插筋在基礎層的彎折長度不同。 影響范圍:影響剪力墻基礎插筋長度的計算。
63、0; 22、 墻在基礎錨固區(qū)內的水平分布鋼筋排數(shù):默認為2. 來源:04G101-3第32頁,如圖所示。 說明:墻在基礎內的水平筋根數(shù)間距500,且不少于2根。 23、 暗梁/邊框梁梁縱筋與水平鋼筋的距離在數(shù)值范圍內不計算水平鋼筋:默認為s/2。
64、; 來源:常用做法。 說明:用來控制剪力墻鋼筋相對于暗梁邊框梁的起步。 24、 水平鋼筋根數(shù)計算方式:默認為“向上取整”。 來源:常用算法。 說明:計算剪力墻水平鋼筋數(shù)量是用高度除以間距分段,段長度需要根鋼筋。軟件還提供了“向下取整”、“四舍五入”、“向上取整”、“四舍五入”和“向下取整”供選擇。 25、 垂直鋼筋根數(shù)計算方式:默認為“向上取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財務業(yè)務工作目標設定計劃
- 計算機圖形處理技術試題及答案
- 2025屆深圳市重點中學七下數(shù)學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預測2025年VB考試題型及試題與答案
- 工作重心和優(yōu)先級排列計劃
- 語言能力提升活動計劃
- 水務行業(yè)安保工作總結與建議計劃
- 提升班級文化品位的具體方法計劃
- 法官職業(yè)的基本素養(yǎng)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西藏自治區(qū)財政廳下屬事業(yè)單位真題
- 商業(yè)銀行業(yè)務與經營練習題
- 系統(tǒng)云遷移方案
- 山東省醫(yī)院護理服務質量評價細則
- HSK六級真題與答案下載(第一套)
- 工程量確認單
- CISP-PTE認證培訓考試復習題庫(附答案)
- 無機化學之錫鉛重要化合物介紹課件
- 分析色覺檢查圖讓色弱色盲不再痛苦
- 初三綜合素質評價自我陳述報告(16篇)
- 酒店住宿水單模板1
- 互聯(lián)網深海魚的結合辣魚酷商業(yè)計劃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