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閱讀延伸題_第1頁
詩歌閱讀延伸題_第2頁
詩歌閱讀延伸題_第3頁
詩歌閱讀延伸題_第4頁
詩歌閱讀延伸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詩歌閱讀延伸題指導詩歌閱讀延伸題指導解讀考試說明:1、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對文本內容和形式的體察、闡發(fā)與評價。要求考生讀懂作者,了解作者的深層意圖。2、基于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對文本意蘊的思考、領悟和闡釋。要求考生讀出自己,說出自己對文本的感受。詩歌閱讀延伸題特點:1、關注學生個體和文本的關系。2、問題具有啟發(fā)性、探究性、體驗性、選擇性、開放性。詩歌閱讀延伸題類型、命題思路、答題策略:(一) 題目類型:辨析型 命題思路:根據文本內容提出的問題,設置一個或兩個答案,讓考生充分發(fā)揮獨立思考、辨析判斷的能力。具體示例:西城期末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

2、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題目:對上面一首詩“相攜及田家”一句中的“相攜”,有人認為是斛斯山人與詩人相攜,也有人認為是月與詩人相攜。結合原詩,聯系自己的閱讀體驗與思考談談你的認識。答題思路和評分標準:Ø 明確認識,( 2分)(認同哪一種理解,都可以 )Ø 結合詩句解釋,(2分)(對原詩詩句進行分析理解)Ø 聯系體驗與思考分析(4分)(可以聯系李白作品,也可以聯系其他作家作品) Ø 語言表達(2分)提示: 人與人相攜,落腳于詩意在敘事方面的照應。詩人

3、與斛斯有朋友間的交往,又因為游山而相聚在一堂,而且最后主客歡飲高歌以至于沉醉,足可見出兩人之間情誼的深長,自然有相攜的可能。這是詩歌敘事時常用的表達途徑,體現的是順理成章。 人與月相攜,落腳于表達技巧方面的照應。詩中有下山時關于月的聯想,又有于山下投宿的事實,自然也可以有假想象而相攜的情致:“山月隨人歸”是月解人意,“相攜及田家”是人亦有情。這是詩歌語言運用中的常見現象,傳遞的是詩情詩趣。答案示例1:我認為是月與詩人相攜(認同哪一種理解2分)。全詩以描寫下終南山為起筆,“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令人腦中頓時現出一幅詩人行于青山蒼郁之中,山間明月照地,灑下一片碎光,與人同行的畫面。而唯有詩人獨

4、自與月相伴而行,才會因夜之靜月之美而頻頻回頭留戀山之青翠,獨自一人更能將如此安寧美好之景納入眼中,藏至心間,感悟于詩文(對原詩詩句進行分析理解,2分)。這令我想到陶淵明歸園田居中所作“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蓖瑸榉艞壥篱g名利俗物之人,同為向往隱居生活之人,李白同陶淵明一樣,孤身與月相伴,更好的體現他心境的淡泊與安寧(聯系陶淵明歸園田居談體驗與認識4分)。答案示例2 :我認為是詩人與月相攜(認同哪一種理解2分)。前詩寫到“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奔刺枏慕K南山落下,山上的月亮也隨人而歸。與后文“相攜及田家”相照應。況且生于大唐盛世的不羈詩人,詩詞大氣豪放且富于想象,其詩詞的豪邁大氣無人出其右

5、(對原詩詩句進行分析理解,2分)。月下獨酌中李白寫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更有“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的名句。不難看出李白對明月多是寄以情感,視明月為知己。由此觀之,李白在本詩中所寫“相攜及田家”按其風格來看隱士與明月共攜。這樣的寫法生動大氣且富于想象,淋漓盡致的表現了那個富于才情且豪邁灑脫的李白(聯系李白其它詩句談體驗與認識4分)。(二)題目類型:評價型命題思路:對文本中的某一觀點、某一言論或文中的形象進行評價。溫馨提示:【評價人物常用句式】:Ø 我認為,這一點值得贊揚。Ø 我認為,這種品質令人欽佩。Ø 我認為這體現(代表)什么精神。Ø

6、 對這方面,我很欣賞。Ø 可見,他對后世的影響深遠具體示例1: 望江東 黃庭堅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燈前寫了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又還是、秋將暮。題目:清人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中指出,“山谷此詞,堪稱佳作”。它“筆力奇橫無匹,中有一片深情,往復不置,故佳”。此說不無道理。你是否同意陳廷焯的這一評價?請說明理由。答題思路和評分標準:Ø 釋句應題,指出是否同意(2分)核心:好在奇特筆力和貫穿全詩的深情。Ø 結合本詩分析(6分)(引用詩句1分,分析5分)Ø 語言表達(2分)(有病句、錯別字不得分)答案示例

7、1:清人陳廷焯贊美此詞以奇絕的手法反復地表達了自己思念之情,實為佳作,我同意這種說法。(釋句應題,指出是否同意2分)上片詩人寫家鄉(xiāng)被“煙樹”阻隔,自己卻只能在夢中跨過江水,突出了思念而不得的悵然之情、無奈之感。下片實寫自己書信無處托付,仿佛能讓人看到寂寞燈寂寞的身影,含蓄而深刻地表達了自己的思念之情。而 “直饒尋得燕分付”一句,想象奇橫無比,這富有張力的手法中巧妙地表達了無法釋懷的一片深情,令人回味無窮,不愧是一篇佳作。(引用詩句1分,具體分析5分) 答案示例2 :我同意陳廷焯的看法。望江東這首詞通過對現實、夢中景象的描寫,將實和虛巧妙結合,表達了自己對故鄉(xiāng)深深的思念。(釋句應題,指出是否同意

8、2分)上片詩人實寫目光被迷蒙的樹木阻隔,虛寫夢中回到江東,抒發(fā)了思鄉(xiāng)之情,下片實寫自己在燈前寫了無數書信,虛寫縱使托付大雁,也無法將相思之情傳遞的無比悲傷,又讓讀者從中感受到了片片深情。整首詞,有事,有景,有情,三者相互滲透相互依存,使得筆法奇橫無比,真情實感躍然紙上,感人至深。(引用詩句1分,具體分析5分) 具體示例2: 醉落魄·詠鷹 陳維崧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題目:從這首詞中,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詞人形象?請結合詞的內容,對這一形象進行評價。答題思路和評分標準:

9、16; 概括詩人形象(1分)Ø 評價詩人形象(2分)(“分析”“評價”要保持中心一致)Ø 結合本詩分析(5分)(引用詩句1分,分析4分。)Ø 語言表達(2分)(有病句、錯別字不得分)答案示例1:從這首詞中,我讀出了一個雖年事已高卻猛氣猶存,雖仕途不順,卻意氣飛揚的詞人形象。(概括詩人形象1分)“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男兒的身手和誰相比,年輕人意氣風發(fā)。誰可想,詩人雖步入老年,卻老當益壯,猛氣猶存,充滿豪邁。一位老者,擁有鷹一般軒舉的“猛氣”以及矯健的“身手”,還充滿對“閑狐兔”的憤慨。從字里行間,我看到了雄健之美,感受到了詩人那猛氣猶存,老當益壯的情懷

10、(結合本詩分析5分)。詩人老當益壯的精神,讓我受到了震撼,也讓我深深敬佩(評價詩人形象2分)。答案示例2: 我讀出了一個老當益壯、志氣猶存的詩人(概括詩人形象1分)?!昂綆锥隆保n涼的環(huán)境沒有磨滅他的志氣和豪勇之氣。他要如“風低削碎中原路”的鷹一般,在“一碧無今古”的秋空里縱情翱翔,揮灑豪情。托物言志的手法用得恰到好處。下闋“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直抒胸臆,表達自己要建功立業(yè)的不渝之志。他希望大展身手,以“閑狐兔”比喻未建之功,渴望如鷹捉狐兔一般,讓自己的能力昭與天下(結合本詩分析5分)。全詞讀罷,這個“月黑沙黃”中,身到暮年仍舊心存遠志的大丈夫形象了然于心,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評價

11、詩人形象2分)。 (三)題目類型:拓展型。兩種類型:社會類拓展和文學類拓展命題思路:把題目涉及的內容擴大、延伸,要求考生從文本出發(fā),按照題目設定的某種拓展方向去思考回答。A、社會類拓展:根據文本內容聯系社會實際回答,由對文本的感悟拓展到社會生活。具體示例:紅梅 蘇軾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 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隨春態(tài),酒暈無端上玉肌 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題目:蘇詩云“詩老不知梅格在”,其中的“梅格”(梅花的品格)觸發(fā)了你怎樣的聯想?答題思路和評分標準:Ø 應題,指出本詩中梅格(2分)(本詩詩句1分,梅格1分)Ø 自己對“梅格”的思考

12、(1分)(即一句話觀點)Ø 圍繞“梅格”分析闡釋(5分)(有理有據,分析深入)Ø 語言表達與結構層次(2分)答案示例1:梅花何時都“尚余孤瘦雪霜姿”,這是一種堅守節(jié)操的品格(應題,指出本詩中梅格2分)。體現在人身上就是一種高貴的人格(自己對“梅格”的思考1分)?;乜礆v史長卷,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蘇武不屈于匈奴而終成地守在北海湖畔,李白吟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心聲,都表現出梅的品格,梅的精魄。如今,我們依舊需要”梅格“,梅花正因不畏懼冰雪,才來“酒暈無端上玉肌”的美麗?人們像梅一般堅守高貴的品格,正義之風才不會日益衰微。因此,我們要像梅一樣,無論外界怎樣的嚴寒風雪,都堅

13、守自己的傲骨,傲然綻放人格之花(圍繞“梅格”分析闡釋5分)。 答案示例2:梅花“寒心未肯隨春態(tài)”,具有高潔的品格,我們人也應具有這種高潔的梅格(應題,指出本詩中梅格2分)。東晉的陶淵明因不滿于官場的黑暗而決然隱退,于南山下與菊為友,與酒為伴,堅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梅花傲雪凌霜,不肯“隨春態(tài)”,正是陶淵明保持如梅花的高潔品格,不隨世俗追名逐利的最好寫照。像這樣擁有梅格的人還有很多,如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李白,“寧死不吃救濟糧”的朱自清,他們始終堅持這位高潔的品格,看似不入時,實則是真正的偉大(圍繞“梅格”分析闡釋5分)。梅因高潔的梅格而為人所稱贊,人因高潔的人格而流芳百世(自己對“梅格”的思

14、考1分)。B、文學類拓展:根據本文涉及的語言文學知識、寫作藝術,分析文本外的作品。具體示例1: 晚泊岳陽歐陽修臥聞岳陽城里鐘,系舟岳陽城下樹。正見空江明月來,云水蒼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題目:“月”是中國古詩詞中的傳統意象,有著豐富的內涵。請結合這首詩,并聯系其它你熟悉的某一詩句,談談你對“月”這一意象的內涵的認識。答題思路和評分標準:Ø 應題,指出月的內涵(1分)要與本詩中月的內涵一致。即:思念。“永恒”“孤清” “高潔”“安慰”祝?!?都不合適Ø 結合本詩分析(3分)(引用詩句1分,分析2分)Ø 聯系另外詩句

15、分析(4分)(引用詩句1分,分析3分)Ø 語言表達與結構層次(2分)答案示例1:月自古至今無數次被詩人才子吟詠,寄托著思鄉(xiāng)之意(應題,指出月的內涵2分)。晚泊岳陽中的“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描繪的便是一幅明月高懸、水上人駕輕舟歸家去如飛的畫面,表達了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思念(結合本詩分析3分)。李白的靜夜思中“舉頭望明月”一句也表達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抬頭仰望夜空,只見一輪明月當空,普照客居之地,想來也照耀著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看到眼前的月,仿佛就看到了日夜思念的家鄉(xiāng),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所以我認為月亮蘊含著思鄉(xiāng)之情(聯系另外詩句分析5分)。 答案示例2:“月”會勾起人們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

16、念(應題,指出月的內涵2分)。本詩中“空江明月來”“江月弄清輝” 展現了一幅明月懸于空江之上舞弄清輝的畫面,正是這靜江之月告訴我們詩人正在旅途,只有明月相伴,這是何等的孤寂與愁苦,叫人如何不想家(結合本詩分析3分)。我們熟知的“千里共嬋娟”正是詩人望月而引發(fā)的思鄉(xiāng)之情的寫照?!霸隆边@一意象總是被人們寄托了無限的深情。有遠在異地的孤寂,有共賞明月的企盼。因此“月”這一意象更多的是飽含人們對故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聯系另外詩句分析5分)。具體事例2:海淀期末 梅花引·荊溪阻雪 (南宋)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舊

17、游舊游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云,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題目:結尾“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是怎樣表達詞人的愁情的?請加以解說。古詩詞中寫愁情的名句還有很多,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請從你熟悉的古詩詞中另外舉例,賞析其表達效果。答題思路和評分標準:Ø 解說詞句如何表達愁情(3分)(翻譯詞句,指出手法:擬人、襯托)Ø 另舉寫愁的詩句的例子,分析其效果(5分) 舉例。要求必須舉明確寫愁的詩句分析手法。要求結合具體詩句,明確表達效果。Ø 語言表達與結構層次(2分)答案示例1:結尾“今

18、夜雪,有梅花,似我愁”運用了擬人手法,雪與梅花本是客觀存在之物,沒有情感,然而在作者眼中雪的冰冷、梅花的孤立恰恰是作者此時心里的寫照,以雪中梅的愁苦映襯詩人的愁情(解說詞句如何表達愁情3分)。同樣,李清照在聲聲慢中寫道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句詞也寄愁情于哀景,將愁思這種不可捉摸的抽象情感化為一個個具體冷色調的憂傷場景,更將自己深深的愁情生動的表現,相比直接抒情,這“梧桐細雨”的描寫也更有感染力(另舉寫愁的詩句的例子,分析其效果5分)。答案示例2今年有雪,更有梅花,來映襯我的心頭愁。舟外是愁云慘淡,周內也不過是孤燈閑影,詞人在這無限愁景中又想起與故人之游,于

19、是又添一筆愁。而在夜雪中竟有一支孤梅,原來她應與我有相似愁,由此知,作者是先對比再借物抒情來反襯托愁之愁(解說詞句如何表達愁情3分)。記得詩人李白嘆過“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詩人不過是想借酒消愁,卻不曾想這愁與那流水般斬不斷卻更流。李白以此生動的比喻表現自己的愁苦之情,雖與詞人的方式不同,但兩人卻都將愁情之深之切展現的淋漓盡致(另舉寫愁的詩句的例子,分析其效果5分)。具體事例3:12月月考 送友人 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題目:在送別詩中復雜的情感往往蘊藉在具體意象中,如送友人中詩人借用“孤蓬”“浮云”“落日

20、”等意象,表達了深切的離情別緒,結合你知道的送別詩,談談詩歌意象在表達情感上的作用。答題思路和評分標準:Ø 應題,準確指出意象對情感表達的作用。(即一句話觀點,2分)Ø 舉一送別詩加以闡釋(6分) 要求指出具體詩名和詩句。指出意象加以分析,表達什么復雜情感。Ø 語言表達與結構層次(2分)答案示例1:我認為詩歌中的意象往往蘊含了詩人的情感,而又使情感表達更為具體形象(應題,準確指出意象對情感表達的作用2分)。如柳永的雨霖鈴中,“長亭”這一意象,歷來是送別之地,詩人與故人在此送別,便有一種離別的戀戀不舍之感?!盁煵ā焙汀澳红\”的意象,突出送別時的畫面,為整體環(huán)境營造了

21、一種冷色調。末尾更是采用“楊柳”的意象,仿佛讓我們看到詩人夢醒后孤獨在楊柳岸邊的情景。詩歌中意象的運用,使作者的情感更具體地表現,使離別時的濃厚離愁更加突出、深重(指出具體詩名和詩句,指出意象加以分析,表達什么復雜情感6分)。 答案示例2:在送孟浩然之廣陵中,有一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句通過對意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傷痛。借“孤帆”這個意象,象征即將遠走的友人。將對友人獨自遠行,無人陪伴的擔心形象地表達出,而且傳達出作者看著友人漸遠背影的不舍和難過之情。“碧空”盡雖是景物描寫,但寫出了空路況寥落的天空,給人茫茫天際的感覺,反襯小船的渺小與無助。更體現了作者對游人的擔憂。(

22、指出具體詩名和詩句,指出意象加以分析,表達什么復雜情感6分)可見,詩歌運用意象能夠生動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應題,準確指出意象對情感表達的作用2分)。具體事例4: 精衛(wèi)顧炎武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題目:精衛(wèi)一詩題詠精衛(wèi),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深刻寓意?試結合你的生活經驗或讀過的文學作品談談自己對這種寓意的理解和認識。答題思路和評分標準:Ø 解說寓意,3分 Ø 圍繞這種寓意,明確觀點,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或讀過的文學作品進行闡發(fā)。5分。 (觀點明確1分,有理有據、分

23、析中肯4分)Ø 語言表達與結構層次(2分)答案示例1:此詩寄托了作者對反清復明斗爭的矢志不渝決心的深刻寓意,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愛國情懷(解說寓意,3分)。在中國歷史上,表達類似寓意的文字作品有很多。南宋陸游卜算子中有詠梅詞句:“零落成泥碾作塵,惟有香如故。”當時陸游作為主戰(zhàn)派被排擠出朝廷,一腔報國熱血無處揮灑,于是他便將抗敵決心與愛國情懷寄托在梅花上,表達了自己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意愿。顧炎武和陸游都生在外族入侵中原的亂世,當大多數人茍且偷生時,他們選擇堅持反抗,這種愛國情懷,即便現在讀到也令人熱血沸騰,值得我們每個人擁有(圍繞這種寓意,明確觀點,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或讀過的文學作品進行闡發(fā)。觀點明確1分,有理有據,分析中肯4分)。答案示例2: 精衛(wèi)一詩寄托了作者愿像精衛(wèi)一樣矢志救國,抗清保家,不惜捐軀的寓意(解說寓意,3分)。我認為這種忠心報國,不惜捐軀的精神是偉大的,我們也應該擁有這種精神。寫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亦是這樣一個頂天立地,忠心報效祖國,不顧個人利益的英雄。這些英雄們誓要報效祖國,縱使力竭身沉,肝腦涂地,也在所不辭。他們像精衛(wèi)一樣,矢志不渝,堅貞不屈的精神,讓他們在天地間書寫了一個大大的“人”字,讓我們由衷的贊嘆,敬佩(圍繞這種寓意,明確觀點,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或讀過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