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學設計_第1頁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學設計_第2頁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學設計_第3頁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學設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學設計【教材簡析】本課是三年級下冊“動物的一生”單元的第 1 課,也是對蠶的一生有整體認識的一節(jié)課。本課作為單元的起始課,是貫穿整個單元的養(yǎng)蠶活動的開始,需要為蠶寶寶的到來和后續(xù)的長期觀察活動做好必要的準備。本課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 聚焦, “蠶卵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認識到靜態(tài)的蠶卵是生命存在的一種形式。結(jié)合“幼蟲和幼崽從動物卵中破殼而出叫孵化”的資料提示,提出“怎樣觀察記錄蠶一生的生長變化呢?”的問題,教師通過開展觀察記錄活動了解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啟發(fā)學生回憶并交流自己對蠶的一生的相關認識。第二部分 探索,通過觀察蠶卵、為蠶寶寶建造“家”、制定蠶的一生的觀察計劃、設計蠶的

2、生長變化記錄表等準備活動,學生能夠?qū)πQ的生命過程有整體認識。第三部分 研討, “蠶卵是什么樣的?蠶卵孵化需要什么條件?”這些問題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整理在探索部分的所得,引導學生正確表述科學詞匯“卵” “孵化” “觀察計劃”,提醒學生課后重點關注蠶卵的孵化,并督促學生做好飼養(yǎng)和觀察工作。 “研究蠶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 我們應該怎樣做?”這個問題幫助學生梳理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第一個內(nèi)容是知道蠶的一生的變化過程大致是怎樣的,第二個內(nèi)容是指導飼養(yǎng)小蠶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這是養(yǎng)蠶活動中很關鍵的問題。第四部分 拓展,觀察記錄蠶卵的變化,記錄蠶寶寶出生的日期和樣子。這部分是課堂學習的延續(xù)部分,需要課后完成,并記錄

3、在活動手冊中。【學生分析】學生平時見過不少動物,有些學生還養(yǎng)過蝸牛、金魚等,他們對動物的生命周期是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的。但養(yǎng)過蠶的學生較少,所以學生通常對蠶寶寶充滿興趣, 不過有些學生對經(jīng)歷飼養(yǎng)蠶寶寶的一生的過程還缺乏足夠的耐心和持之以恒記錄的習慣和能力?!窘虒W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 蠶卵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包括顏色、大小、形狀等。2. 蠶的一生從卵開始,蠶卵里孕育著新生命。3. 蟻蠶是由蠶卵孵化出來的。4. 蠶卵孵化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水分。科學探究目標1. 能用感官及工具觀察蠶卵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2. 能用畫圖、文字等方法記錄蠶卵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3. 能用收集資料或訪談的方法了解養(yǎng)蠶的相關知識。4. 能

4、制訂切實可行的觀察計劃,并用于觀察記錄蠶一生的生長變化。科學態(tài)度目標1. 對研究蠶卵及養(yǎng)蠶活動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2. 對飼養(yǎng)的蠶表現(xiàn)出愛心及責任心,能細心照管蟻蠶。3. 能在課后堅持觀察記錄蠶的生長變化??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了解并意識到人類不斷改進養(yǎng)蠶技術以適應自己的需求?!窘虒W重難點】重點:怎樣觀察記錄蠶的一生的生長變化。難點:付出一份愛心,細心地進行養(yǎng)蠶活動并做好觀察計劃?!窘虒W準備】為學生準備:蠶卵、放大鏡、尺子、養(yǎng)蠶用的紙盒、桑葉、萵筍葉。教師準備:介紹養(yǎng)蠶方法的資料、觀察計劃表、教學課件等?!窘虒W過程】一、聚焦1. 猜謎導入:早上四只腳;中午兩只腳;傍晚三只腳。(猜人生各階段)

5、(謎底:早上是嬰兒期;中午是青少年時期;傍晚是老年時期)2. 談話:這是人的一生要經(jīng)歷的幾個階段,那動物的一生呢?設計意圖:通過猜謎和提問的形式導入本單元主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3. 出示“蠶”的圖片,通過研究蠶的一生來了解動物的一生。4. 提問:你養(yǎng)過蠶嗎?關于養(yǎng)蠶你知道什么?5. 談話: 在一年級我們了解過蝸牛和魚這兩種動物,像蝸牛和魚一樣,蠶也是從卵開始生命歷程的。蠶卵有生命嗎?蠶卵是什么樣子的?怎樣觀察記錄蠶一生的生長變化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迎接蠶寶寶的到來”。 (板書課題:迎接蠶寶寶的到來)設計意圖:通過回顧一年級認識的蝸牛和魚等小動物引出本課主角“蠶卵”,同時通過詢問是否養(yǎng)過蠶

6、,來了解學生對蠶的已有認知。二、探索活動一觀察蠶卵的外部形態(tài)1 .明確活動要求。(1)每組領取蠶卵后將其放在白色 A4紙上進行觀察。(2)先用肉眼觀察蠶卵顏色、形狀、大小,組內(nèi)交流描述蠶卵的形態(tài)特征。(3)再使用放大鏡和尺子進行更細致的觀察,并將觀察的結(jié)果及時記錄在 活動手冊中。(4)保護好蠶卵的安全,避免觀察工具對蠶卵造成傷害。(5)觀察時間為5分鐘。2 .小組代表展示觀察記錄結(jié)果,教師板書記錄。3 .小結(jié):蠶卵呈中間內(nèi)凹的圓餅狀,小米粒大小,寬 1毫米,厚約0.5毫 米。蠶卵的顏色有淡黃色、赤色、紫黑色,剛產(chǎn)下的蠶卵是淡黃色的。活動二為蠶寶寶建造一個“家”1 .過渡:經(jīng)過一段時間蠶寶寶會從

7、蠶卵中破殼而出,這一過程叫做孵化。2 .出示剛出殼小蠶的圖片。介紹剛出殼的小蠶身體呈褐色,形似螞蟻,所 以叫做蟻蠶。3 .提問:蠶卵在什么條件下有可能孵化出蟻蠶?我們要飼養(yǎng)一些蠶,應該做些什么?4 .出示資料卡。春天到了,當桑樹的枝頭峻出雌綠的葉片時,蠶卵中的小生命就蘇醒過來了.這些卵是蠶螞媽在前一年秋天產(chǎn)卜的因為天氣轉(zhuǎn)流,他I就姓卜睡眠狀態(tài).春天一 到,它捫就要開始新生活了.為了使全卵能移取利再化,養(yǎng)蠶的收取、同城公把亞房里的溫度拉別也“新民度為 右.井肥產(chǎn)在匾上的蠶卵適當?shù)佤蓜游恢茫岳^們的時理。75大以后,斯的一端出 現(xiàn)一個百色的斑點.蠶卵表面變成了次色.再過一兩大,寮寶寶就出殼了.剛

8、出殼的小魚身體皇帽色長妁2$息米.被除為蟻蠶.它們的體型已經(jīng)和大奎基不 善 了. 2/小時以后.就可以埼蟻蠶喂食.蟻蠶太小了,所以啜的桑葉要選嫩一些的養(yǎng) 蠶的人一般濃摘從樹梢數(shù)下來的第四片桑葉喂蟻蠶.這種桑葉黃中糖綠,果下以后還要切 成條狀或方形.蚊重很應吃,它們的身體也長得很抉.37天以后,體檢就比剛出殼時增加了 幾匕5 .明確活動要求( 1)閱讀資料卡,將蠶卵孵化所需要的條件用“”畫出來。(2)小組研討蠶寶寶的“家”需要的條件還有哪些。(3)畫出蠶寶寶“家”的簡易設計圖。6 . 學生匯報研討結(jié)果并展示設計圖。7 . 小結(jié): 要為蠶寶寶在紙盒中布置一個溫暖的家,溫度要適宜(25左右) ;不能

9、太干燥,保證一定的濕度;在盒子上扎孔,有助于通風換氣;蠶寶寶愛吃桑葉,不喝水,要拿洗凈、晾干后的桑葉去喂它;蠶寶寶怕螞蟻、蟑螂、老鼠,要把蠶寶寶放在安全的地方。設計意圖:通過閱讀資料了解為迎接蠶寶寶出生做的準備。明確工作,為課后的準備工作建立基礎。活動三設計觀察計劃1. 談話:如果有一天突然發(fā)現(xiàn)有一條蟻蠶誕生了,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呢?預設問題:你有沒有自己剛出生不久的照片?為什么爸爸媽媽要給出生不久的你照一張照片呢?你想擁有這樣的照片嗎?2. 談話:蠶寶寶一天天地長大,如何做才能真正了解蠶一生的生長變化情況呢?設計意圖 :啟發(fā)學生思考長期觀察和做好觀察記錄的重要性。3. 出示教科書中的觀察計劃

10、表,啟發(fā)學生思考重點觀察什么,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記錄。4. 小組參考教科書中的范例,設計自己的觀察計劃表。5. 學生匯報展示。6. 出示往屆學生做好的觀察記錄表、觀察日記等圖片,豐富學生的記錄方式。設計意圖:學習一些觀察與記錄的技巧與方法。三、拓展1談話:及時觀察記錄蠶卵的變化,記錄蠶寶寶出生的日期和樣子。2. 要求:課后堅持觀察蠶卵的變化并完成長期記錄任務。3. 小結(jié):希望同學們能運用所學知識,科學養(yǎng)蠶,及時記錄,爭做“養(yǎng)蠶小能手” 。設計意圖 : 使學生明白隨時觀察和記錄的重要性以及激勵學生堅持觀察記錄?!景鍟O計】迎接蠶寶寶的到來L顏色:淡黃色一紫黑色蠶卵r大小:小米粒大小形狀:中間凹陷的圓餅狀蠶寶寶“家”的環(huán)境特點:干凈、通風、適宜溫度、無害蟲、食物晾干水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