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分層作業(yè)6 李賀詩二首_第1頁
課時分層作業(yè)6 李賀詩二首_第2頁
課時分層作業(yè)6 李賀詩二首_第3頁
課時分層作業(yè)6 李賀詩二首_第4頁
課時分層作業(yè)6 李賀詩二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時分層作業(yè)六一、根底運用層1以下加點的字注音有誤的一項為哪一項A箜篌hóu蜀桐sh凝云nínB湘娥é 芙蓉lón 冷光lnC女媧w 神嫗yù 瘦蛟jioD金鱗lín 胭脂zhi 提攜xiéBB項,“蓉應讀rón。2以下詩句中書寫有誤的一項為哪一項【導學號:61612035】A湘娥啼竹素女愁B十二門前熔冷光C芙蓉泣露香蘭笑 D甲光向日金鱗開BB項,“熔應為“融。3下面對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為哪一項A吳絲蜀桐張高秋 張高秋:在秋高氣爽時彈奏B二十三弦動紫皇 動紫皇:感動了皇帝C石破天驚逗秋雨 逗:引逗D黑云壓城

2、城欲摧 摧:摧折,破壞CC項,逗:引出。4以下對詩句的講解,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導學號:61612036】A“吳絲句中“吳絲蜀桐形容箜篌的精巧,借以襯托演奏者技藝的高超;“張高秋意為在秋高氣爽時彈奏。B“昆山二句,上句寫低彈,下句寫高彈?!坝袼樾稳菀魳返耐褶D柔美,“芙蓉泣露形容曲調的幽咽。C“十二門指都城長安長安城四面各三門,共十二門,“二十三弦指箜篌,“動紫皇意為感動了皇帝。D“夢入二句,謂李憑的箜篌把聽者引入幻境?!棒~跳“蛟舞,謂連無知的動物都為之感動而歡欣。BB項,上句寫高彈,下句寫低彈,“玉碎形容音樂的高音清脆激越。5補寫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憑箜篌引?中描寫音樂的高音清脆激

3、越和音樂時而幽咽時而輕快的兩句詩是“_,_。2?雁門太守行?中表現戰(zhàn)爭形勢危急、士兵臨危不驚的英雄氣概的兩句詩是“_,_。3?雁門太守行?中表現士兵知恩圖報、誓死效忠君王的兩句詩是“_,_?!敬鸢浮?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2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3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6題解多是對文章的題目和作品進展概括的解釋,可以介紹作品的背景、意義、影響,也可以對作品做出評價或按讀者對象的不同做一些詳細的分析,以幫助讀者正確理解和把握作品的內容。從下面提供的課文篇目中任選一篇課文,寫一那么課文題解。80字左右【導學號:61612037】李白?蜀道難?杜甫?春夜喜雨?李賀?雁門太守行?韓愈

4、?聽穎師彈琴?_【解析】題目的要求同時也是答題的提示。這道題的要求中已經比較明確地提示了表述的內容要點?!敬鸢浮坷缫欢鸥?春夜喜雨?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它抒發(fā)了一場春雨激發(fā)出來的喜悅之情,寄托著杜甫希望兼濟天下的博大胸懷。本詩的題目言簡意賅。它既點明了所寫對象發(fā)生的季節(jié)春,時間夜,對象雨;又點明了詩人的心情喜。例如二李賀?雁門太守行?這是一首古樂府詩,它描寫了邊關守將挺身而出、保家衛(wèi)國的英勇事跡,寄托了李賀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愛國之情。本詩的題目言簡意賅。它既點明了人物太守,又點明了人物活動的地點雁門關。7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好連接,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

5、個字。詩幾乎可以表達人類生活的所有情感。_,其實,每個人都是天生的詩人,心中都為詩留著一片圣地,只不過隨著歲月的流逝,瑣碎的生活讓我們遠離了詩歌,我們似乎忘了生活中還有詩歌存在。但在我們心底深處,_,只要一有時機,她就像花樹遇到春風一樣,_。_【解析】根據第處后面的“其實一詞的轉折,可知“遠離了詩歌說明第處應從“人類從來沒有分開過詩的角度組織答案;第處由前文“心中都為詩留著一片圣地,后文“花樹遇到春風可得出“這片圣地卻永遠不會消失;第處由前文“只要一有時機,她就像花樹遇到春風一樣得出的自然是“燦爛的花朵。【答案】人類從來沒有分開過詩這片圣地卻永遠不會消失一夜之間就可以開出燦爛的花朵二、閱讀提升

6、層8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3題?!緦W號:61612038】李憑箜篌引李賀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1以下對本詩的藝術手法分析不當的一項為哪一項A前四句,詩人成心打破按順序交代人物、時間、地點的一般寫法,先寫琴、寫聲,然后寫人,這樣,突出了樂聲,有先聲奪人的藝術力量。B第五、六句分別“以聲“以形寫聲,寫出了樂聲的起伏多變,優(yōu)美動聽。C第七、八句起到篇終,詩人由遠及近,借助豐富的想象力,擴大了詩的意境

7、,寫出了音樂的神奇魅力。D結尾兩句用吳剛、玉兔靜止的動作,進一步襯托了樂聲的效果。CC項,“由遠及近錯誤。2這首詩的五、六兩句是如何描寫樂聲的起伏變化的?_【答案】五、六兩句正面寫樂聲,而又各具特色?!袄ド骄涫且月晫懧暎憩F樂聲的高音清脆激越?!败饺鼐湟孕螌懧?,渲染樂聲的曲調多變優(yōu)美動聽?!败饺仄赌懬俾暤谋?,“香蘭笑顯示琴聲的歡快,有形神兼?zhèn)渲睢?賞析詩句“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并說說“逗字有何作用。_【答案】這兩句詩寫音響效果。樂聲傳到天上,正在補天的女媧聽得入了迷,竟然忘記了自己的職守,結果石破天驚,引出秋雨傾瀉。這種大膽的想象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個“逗字,把音樂的

8、強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緊緊聯絡起來了。9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2題。客游李賀悲滿千里心,日暖南山石。不謁承明廬,老作平原客。四時別家廟,三年去鄉(xiāng)國。旅歌屢彈鋏,歸問時裂帛。【注】南山:指李賀家鄉(xiāng)的山。承明廬:漢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曹植詩云:“謁帝承明廬,逝將歸舊疆。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趙勝。李賀作客潞州,是舊趙地,故云“平原客。彈鋏:?戰(zhàn)國策·齊策?載馮諼才華出眾,在孟嘗君門下不甘做下客,因此彈鋏而歌,要魚、要車等。裂帛:指寫家信。1以下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A詩歌標題“客游點明了詩人的身份,即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通過標題可以看出詩歌要表達的情感可能有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

9、之情。B“日暖南山石使用虛寫的手法表現詩人遠在千里之外內心的情懷,“日暖屬于想象的內容,詩人想象家鄉(xiāng)溫暖的太陽照耀在南山的石頭上。C首聯,下句的“暖字與上句的“滿字形成鮮明的比照,寫出了在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心目中,故土永遠是溫暖的,永遠是值得依戀的。D頷聯上句中“承明廬指代當朝統(tǒng)治者,表達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詩人以“平原客自稱,抒發(fā)壯志難酬的慨嘆。E“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邁、年歲已高的意思,詩人通過寫自己老邁,表達了年事已高但仍漂泊在外的孤獨寂寞之情。CEC項,“下句的暖字與上句的滿字形成鮮明的比照錯誤,應該是“暖和“悲形成比照。E項,頷聯中的“老字是“總是的意思,突出了詩人在

10、外漂泊的時間長,表現了詩人羈旅漂泊和懷才不遇的凄楚與痛苦。2唐代詩人崔涂的?春夕?中有:“故園書動經年絕,華發(fā)春唯滿鏡生。崔詩中的“書指家信,李詩尾聯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請簡要分析兩者表達的情感的異同。_【解析】此題考察鑒賞詩歌的思想情感的才能。解答時要注意分析兩首詩中“家信所表達的感情。【答案】同:二者都借“家信表達了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異:崔詩主要寫詩人長期不能回家,所以連家信也常年斷絕,春天到來之時看到了鏡中的白發(fā),表達了韶光易逝的愁苦。李詩主要寫詩人想入朝為官而愿望始終得不到實現,于是想寫封家信告訴家人自己就要回家了,表達了詩人壯志難酬的悲傷。10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12題?!緦?/p>

11、學號:61612039】致酒行李賀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主父西游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諏⒐{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拿云,誰念幽寒坐嗚呃?!咀ⅰ吭统跄?,李賀因其父名曰“晉肅的避諱而被剝奪了科舉考試資格,詩人在分開長安的回鄉(xiāng)途中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歌??烷L壽:敬酒時的祝詞,祝身體安康之意。主父:?漢書?載:“主父偃西入關見衛(wèi)將軍,衛(wèi)將軍數言上,上不省。資用乏,留久,諸侯賓客多厭之。馬周:據?舊唐書?載,馬周投宿新豐時被旅店主人輕視對待,仍悠然獨酌,后至長安當了中郎將常何的門客;貞觀五年,太宗令百官上書言得失,馬

12、周代常何條陳二十余事,皆合太宗心意,后被授監(jiān)察御史。迷魂:宋玉曾作?招魂?招屈原之魂,此處指執(zhí)迷不悟。1以下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A本詩構思別致,主客對答,情節(jié)性強,先總起寫勸酒場面,接著兩句是客人表白心懷,于是主人再次勸酒致辭,客人最后再作回應。B“主父句使用了賢士主父偃入關后不得任用,資財匱乏,屢遭白眼的典故。客人以之自比,“困不歸一語中寓無限憤怒之意。C“馬周句使用唐初名臣馬周年輕時投宿新豐的典故,馬周當時處境比主父偃更狼狽,這從“天荒地老無人識的夸大表達中可推知。D“空將句引用了馬周后來代寫條陳,令太宗大悅而被破格提拔的典故,但事實上馬周并未“直犯龍顏,主人如此表述大有言外之意。E“雄雞一聲天下白寫出了主人開導所產生的效果,這開導激起了客人的反駁,“幽寒坐嗚呃五字形象刻畫出客人此刻的悲憤之情。BEB項,“困不歸應是寓含“困頓羈旅、異鄉(xiāng)漂泊的辛酸之意。E項,“激起的應是客人積極樂觀的豪情,而非被激怒后進展反駁,“誰念意即“誰還惦念著或“誰還會念及憐惜,說明自己已振作,不復之前的悲憤難過。2這首詩表達了哪些思想感情?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_【解析】根據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