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帛《五行》“經(jīng)文”比較_第1頁
簡帛《五行》“經(jīng)文”比較_第2頁
簡帛《五行》“經(jīng)文”比較_第3頁
簡帛《五行》“經(jīng)文”比較_第4頁
簡帛《五行》“經(jīng)文”比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簡帛五行“經(jīng)文”比較         【提要】帛書、竹簡五行雖各有優(yōu)劣,但在次序、結(jié)構(gòu)上卻以帛書本為優(yōu);竹簡五行并非最早的傳本;五行前后部分在內(nèi)容上存在差異,前半部分主要討論“德之行”,后半部分則討論“行”,目前學(xué)界流行的帛書本打亂圣、智之論的說法不能成立。    【關(guān)鍵詞】 五行 帛書 竹簡 圣智    在短短二十余年的時間里,五行分別在馬王堆漢墓和郭店楚墓中兩次出土,說明這部后來曾一

2、度遺失的典籍在當時卻頗為流行,在思想界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同時也使我們能夠?qū)Χ叩奈谋具M行比較,以搞清五行的抄寫、流傳情況,并最大限度恢復(fù)其原貌。簡、帛五行的最大差別是帛書有經(jīng)、說兩個部分,而竹簡有經(jīng)無說,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可能因為說是后人對經(jīng)的解釋和闡發(fā),竹簡抄寫時它尚未完成,因此,經(jīng)、說可以看作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而沒有必要將其混為一談。單就經(jīng)的部分而言,竹簡與帛書在結(jié)構(gòu)和次序上也存在一些差別,考慮到經(jīng)文應(yīng)該是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整體,那么,竹簡與帛書哪個更為合理,哪個更接近五行的原貌,便是我們這里首先要討論的問題。    (一)  

3、0; 簡、帛五行經(jīng)文雖在抄寫上有一些出入,但最大的差別卻集中在帛書(以龐樸先生整理為準,見帛書五行篇研究·校注,第4390頁。)的經(jīng)十至經(jīng)二十之間,也即是竹簡的經(jīng)十九至三十六簡之間。為討論方便,先將帛書和竹簡的次序分列于下。帛書本的次序是:    【經(jīng)十】不變不悅,不悅不戚,不戚不親,不親不愛,不愛不仁。    【經(jīng)十一】不直不肆,不肆不果,不果不簡,不簡不行,不行不義。    【經(jīng)十二】不遠不敬,不敬不嚴,不嚴不尊,不尊不恭,不恭無禮。 

4、60;  【經(jīng)十三】不聰不明,不明不圣,不圣不智,不智不仁,不仁不安,不安不樂,不樂無德。    【經(jīng)十四】顏色容貌溫,變也,以其中心與人交悅也愛父,其繼愛人,仁也。    【經(jīng)十五】中心辯然而正行之,直也不以小道害大道,簡也。有大罪而大誅之,行也。貴貴,其等尊賢,義也。    【經(jīng)十六】以其外心與人交,遠也恭而博交,禮也。    【經(jīng)十七】未嘗聞君子道,謂之不聰。未嘗見賢人,謂之不明  

5、0; 【經(jīng)十八】聞君子道,聰也。聞而知之,圣也。圣,智禮樂之所由生也,五行之所和也。和則樂,樂則有德,有德則邦家興    【經(jīng)十九】見而知之,智也。知而安之,仁也。安而行之,義也。行而敬之,禮也。仁義,禮智所由生也,四行之所和也。和則同,同則善。    與帛書相比,竹簡的不同主要有兩處,一是將原屬于帛書本第十三章的“不聰不明,不明不圣”一段前提到第十章“不變不悅”以前;二是與此相應(yīng),把原屬十七、十八、十九三章的“未嘗聞君子道,謂之不聰”、“聞君子道,聰也”、“見而知之,智也”前提到第十四章“顏色容貌溫,變

6、也”以前。如果借用帛書的章節(jié),竹簡的次序為:經(jīng)十三、經(jīng)十、經(jīng)十一、經(jīng)十二、經(jīng)十七、經(jīng)十八、經(jīng)十九、經(jīng)十四、經(jīng)十五、經(jīng)十六、經(jīng)二十??梢钥闯?,這一處文本的差別在于二者對仁、義、禮與圣智的關(guān)系理解不同,帛書先談仁、義、禮,后談聰明圣智,而竹簡則先談聰明圣智,后談仁、義、禮。那么,這二者哪個更為合理呢?從表面看,先談仁、義、禮,或先談聰明圣智,似乎并沒有一定的必然性,二者均可以成立。但如果考慮到“不聰不明,不明不圣,不圣不智,不智不仁,不仁不安,不安不樂,不樂無德”一句較特殊,特別是結(jié)尾的“不安不樂,不樂無德”在前面曾多次出現(xiàn),它往往具有結(jié)論性的作用,那么,帛書將它放在“不變不悅”、“不直不肆”、“

7、不遠不敬”后,顯然更為合適。更重要的,誠如龐樸先生所言,由于竹簡將“不聰不明”一句前提,隨即將解釋、說明這 一句的“未嘗聞君子道,謂之不聰”、“聞君子道,聰也”、“見而知之,智也”等章也同時前提,而這幾章分論五行和四行,實際是對前面內(nèi)容的一個總結(jié),竹簡“把一個總結(jié)性的論斷提到了不前不后的中間位置,便未免進退失據(jù),露出馬腳了”。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五行這一部分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是提出了變、直、遠,由變、直、遠推出仁、義、禮,那么,變、直、遠具體何指?這便是需要說明的一個問題。帛書在十一、十二、十三章提出“不變不悅”、“不直不肆”、“不遠不敬”,接著又在第

8、十四、十五、十六章解釋何謂變、直、遠,提出問題與回答問題緊連在一起,這種處理在文理和邏輯上顯然是合理的。而竹簡由于在二者之間插入“未嘗聞君子道”的一大段論述,則多少將原有的文義打斷了,使人們不容易明白變、直、遠究竟具體何指?為什么能由它推出仁、義、禮?    另外,丁四新博士的看法也值得重視:“需要指出的是,在楚簡五行中,金聲,善也;玉音,圣也與不聰不明,不明不圣,不圣不智二者是共章的,或者說它們被劃到了一個共同的邏輯段落中。然而這樣的一個段落劃分并非合理,實則金聲,善也語段與不聰不明語段,截然兩分,不可綴屬。這應(yīng)當說是帛書編纂者改動文本的一個主要原因。

9、但帛書的文本挪動在今天看來又是否合理呢?帛書編者將不變不悅,不悅不戚語段挪前,將不聰不明語段挪后,依愚見看來,實較簡本更為合理,因為挪動后的文本上句唯有德者,然后能金聲玉振之與下句不變不悅,不悅不戚,從論樂之作用來看多少可以銜接起來。這樣,我們才能說二者真正可以共章了。”說帛書編纂者對文本進行了改動,似還可以再討論,但認為帛書優(yōu)于竹簡,則無疑是正確的。所以很可能是竹簡被進行了改動,而帛書至少在這一部分則更為合理,更接近經(jīng)文的原貌。    以上所論應(yīng)該說是言之有據(jù),持之有故,但學(xué)術(shù)界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其根據(jù)是:一,楚簡五行可分為兩個部分,從一號簡“五行:仁

10、形于內(nèi)謂之德之行”到二十號簡“唯有德者,然后能金聲而玉振之”(帛書第九章)為第一部分,從二十號簡“不聰不明,不圣不智”到篇末為第二部分。這兩個部分都貫穿著“圣智”的線索,而第二部分的“聰明圣智之論,有著承上啟下、貫通全篇的核心作用,帛書作者將其置于仁、義、禮、之論后,顯然未解此句圣智之論的深義”。二,“不簡,不行;不匿,不察于道簡,義之方也。匿,仁之方也”(帛書二十、二十一章)與前面的“不果不簡,不簡不行,不行不義”(帛書十一章)存在思想上的聯(lián)系,“或者說,仍是在解釋不簡不行,不行不義等等的意義。顯然,這些內(nèi)容原本是屬于顏色容貌溫,變也一段的內(nèi)容,兩者本是意義相續(xù)的一個整體,”“在楚簡中,顏色

11、容貌溫,變也一段與不簡,不行一段前后相接是非常合理的有機整體,”而“帛書本將往復(fù)論述圣智之說的未嘗聞君子道,謂之不聰一段,移至顏色容貌溫,變也段后”,“不僅割裂了顏色容貌溫,變也段與不簡,不行段之間的關(guān)系,而 且支離了五行全篇的圣智之說”。如果真如論者所言,那么,竹簡無疑要優(yōu)于帛書,但問題是以上看法本身是有疑問的,五行前后兩個部分并非是劃在“唯有德者,然后能金聲而玉振之”,而是應(yīng)在帛書的十九章“見而知之,智也和則同,同則善”。我們先來看五行的內(nèi)容:    五行首章(仍以龐校本為準,因為這一部分帛書與竹簡次序相同,故不作區(qū)別。)提出“仁義禮智圣”“形于內(nèi)”

12、的“德之行”與“不形于內(nèi)”的“行”,并將其歸為“德”與“善”,這是全篇的總綱。    第二章提出“中心之智”與“中心之圣”。五行確實十分重視圣智之論,這同它區(qū)分“德之行”與“行”或“德”與“善”密切相關(guān),在五行中,德、善往往是指實踐、認知的對象,而圣、智則指實踐、認知的主體,二者具有一種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    三、四章提出“善弗為無近,德弗志不成”,照應(yīng)前面的德、善之論,同時提出“思”,為下文的過渡作準備。    五、六章通過“思”分論仁、智、圣,把仁、智、圣看作由內(nèi)而外的顯現(xiàn)過

13、程。    七、八章討論“慎獨”、“為善”與“為德”,九章提出“金聲而玉振之”,對德、善進行概括。    可以看出,第九章的“金聲而玉振之”確實有小結(jié)的作用,但它是否就如論者所言,將五行分為前后兩個部分,是否在五行中已占有這樣一個突出地位,卻是大有疑問的。在五行的下半部分,也即是帛書的的二十一章,也有一段與此類似的論述:“君子集大成。能進之,為君子,弗能進也,各止于其里?!边@里的“集大成”顯然也即“金聲而玉振之”,說也是這樣理解的:“大成也者,金聲玉振之也?!币虼?,“君子集大成”一段與“金聲而玉振之”應(yīng)當表達的是同

14、一個意思,而它在五行的后半部分只起到過渡的作用,并沒有總結(jié)全文。所以,單就“金聲而玉振之”一段的內(nèi)容而言,尚不足以成為劃分五行的標準,這是其一。另外,“金聲而玉振之”一段后,五行接著討論仁、義、禮,雖然其具體論述形式與前面的仁、圣、智有所不同,這一定程度上是由圣、智與義、禮自身不同的性質(zhì)造成的但就其都被看作由內(nèi)而外的顯現(xiàn)過程,二者則無疑是一致的。因此,五行有關(guān)仁、圣、智與仁、義、禮的論述應(yīng)該是前后照應(yīng),處在同一個思想單元中的。更重要的,只有討論了仁、義、禮,“五行”的內(nèi)容才算是全部登場,也才能談到“五行和”、“四行和”的問題,所以,龐樸先 生主張應(yīng)該按帛書本的次序,把十七、十八、十九章看作是對

15、前面的總結(jié),無疑是正確的。而若按竹簡,“五行和”、“四行和”一段被嵌在仁、義、禮的論述之中,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與其說是帛書“支離了圣智之說”,不如說是竹簡擾亂了仁、義、禮的次序。其實,不論在帛書中還是竹簡,有關(guān)圣智的論述都依然是存在的,只是次序發(fā)生變化。論者認為帛書“失落圣智大義”,主要同他對五行的理解有關(guān),而如果把“聰明圣智”一段不是看作第二部分的開始,而是第一部分的總結(jié),那么,就這一部分而言,圣智之論不僅沒有失去,反而被強化了。    當然,論者認為竹簡優(yōu)于帛書,根據(jù)不僅僅是“圣智”之論,更重要的,乃是他認為第二十章“不簡,不行。不匿,不察于道”

16、以下內(nèi)容仍是在解釋前面第十一章的“不簡不行,不行不義”,是前面內(nèi)容的延續(xù),而這一看法同樣值得商榷。其實,五行在第十一章提出“不直不肆,不肆不果,不果不簡,不簡不行,不行不義”后,緊接著在第十五章“中心辯然而正行之,直也”一段中即對此作了解釋:“不以小道害大道,簡也。有大罪而大誅之,行也。貴貴,其等尊賢,義也。”那么,它還有什么必要用這么大的篇幅再來對其進行說明呢?而且第二十章“不簡,不行”后接著是“不匿,不察于道”,而這一內(nèi)容在前面根本就沒出現(xiàn)過,它又是在解釋什么呢?人們之所以認為這一部分是前面內(nèi)容的延續(xù),主要是看到其中有個別雷同的字句,但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五行這兩個部分雖然都提到“不簡,不行

17、”,但在思想傾向上卻存有差別。我們知道,五行的基本思想是將仁義禮智圣區(qū)分為“形于內(nèi)”的“德之性”與“不形于內(nèi)”的“行”,前者是內(nèi)在道德律,是主體自覺,后者是外在道德律,是客觀規(guī)范,這樣它實際是用一組概念在表達兩種思想。五行前十九章主要談“形于內(nèi)”的“德之性”,把仁義禮智 圣理解為由內(nèi)而外的顯現(xiàn)過程,其中對仁、義的論述是:“不變不悅,不悅不戚,不戚不親,不親不愛,不愛不仁。不直不肆,不肆不果,不果不簡,不簡不行,不行不義?!保ǖ?011章)仁、義分別是由“變”(經(jīng)文云:“顏色容貌溫,變也,以其中心與人交悅也。”)“直”(“中心辨然正行之”)的外推、顯現(xiàn)過程。而第十一章的“不簡不行”乃是義自我擴充

18、、發(fā)展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由內(nèi)而外的表現(xiàn),具體內(nèi)容是“不以小道害大道,簡也。有大罪而大誅之,行也”;第二十章以下五行則主要談“不形于內(nèi)”的“行”,這一部分雖然也談到仁、義,但在具體理解上與前面已有所不同:“不簡,不行,不匿,不察于道。有大罪而大誅之,簡也。有小罪而赦之,匿也簡之為言猶練也,大而晏者也。匿之為言也猶匿匿(慝)也,小而軫者也。簡,義之方也。匿,仁之方也?!保ǖ?0章)“簡”指從事實出發(fā),對客觀、公正原則的貫徹實行;匿則指從私情原則出發(fā),對小的罪行的赦免。簡、匿分別為義之方、仁之方,即仁、義的具體原則。作為君子就要在大的原則(“大而晏者”)和小的靈活性(“小而軫者”)方面分別從簡、匿的原

19、則出發(fā),這樣才可由外而內(nèi),集善成德,上達君子之道??梢?,這里的“不簡,不行”與前面是有所不?模?謾段逍小返幕襖此擔?罷咧饕?恰靶斡諛凇鋇模?笳咴蚋?哂小安恍斡諛凇鋇奶氐悖?咴凇段逍小氛?鏊枷胩逑抵械奈恢檬遣煌?摹舨患憂?穡?車亟?淇醋魘且桓霾糠鄭?勻徊緩鮮省?/P>     除此之外,五行前后兩個部分還存在著諸多差別,五行前半部分非常重視“思”,重視內(nèi)在情感體驗,論述仁、圣、智時如此,論述仁、義、禮時亦如此,只不過仁、義、禮沒有直接說到“思”,而是提出作為內(nèi)在情感、理性活動的變、直、遠,由變、直、遠推出仁、義、禮,而這同樣是建立在情感體驗基礎(chǔ)之上的

20、,與仁、圣、智的精神實質(zhì)是一致的。而五行后半部分則提出“目(侔)而知之”、“喻而知之”、“譬而知之”的類比、歸納法,以此作為探求、認知仁、義的手段,表現(xiàn)出將仁、義外在化、對象化的特點;另外,五行前半部分多談?wù)撌ァ⒅?,并以圣、智對五行、四行作一總結(jié),始終貫穿著圣、智的線索。而后半部分從二十章到篇末,圣、智之論則根本沒有出現(xiàn),所謂帛書五行“支離了全篇的圣、智之說”,似值得重新考慮。因此,“不簡,不行;不匿,不察于道”以下各章并非是對前面內(nèi)容的解釋、發(fā)揮,而是另起一個角度對仁、義重新展開論述,五行前后兩個部分存在著思想傾向的差異。在帛書本中,這兩部分的區(qū)別是清楚的,因而它的次序更為合理,更接近五行的

21、原貌;而在竹簡本中,由于將“聰明圣智”之論前提,仁、義、禮的內(nèi)容被一分為二,顯然是改動過 的痕跡。而竹簡本之所以這樣作,可能如前引論者一樣,是誤解了二十章與十一章的關(guān)系,以為后者是對前者的解釋,故不惜改變原文的結(jié)構(gòu),以使這兩個部分聯(lián)系在一起。但這樣以來,五行原有的思想大義一定程度上被模糊了,為照顧開篇“形于內(nèi)”、“不形于內(nèi)”之論,而在前后兩個部分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思想傾向也隱而不彰,這不能不說是竹簡不及帛書,而帛書優(yōu)于竹簡的地方。    (二)    除上面一段外,帛書、竹簡其它部分也存在著一些差別。帛書第二章:“君子

22、無中心之憂則無中心之智,無中心之智則無中心之悅,無中心之悅則不安,不安則不樂,不樂則無德。君子無中心之憂則無中心之圣,無中心之圣則無中心之悅,無中心之悅則不安,不安則不樂,不樂則無德。”竹簡則只有前面一段,略去了后一段“君子無中心之憂則無中心之圣”。在帛書本中,智、圣對舉,顯然更為合理,竹簡本只談智不談圣,與文中的“聰明圣智”之論已不相符,所以帛書本應(yīng)該是五行的原貌,而竹簡本的缺省乃是它在抄寫過程中的遺漏。    帛書首章論及仁義禮智圣五行時,稱“仁形于內(nèi)謂之德之行,不形于內(nèi)謂之行。智形于內(nèi)謂之德之行,不形于內(nèi)謂之行。義形于內(nèi)謂之德之行,不形于內(nèi)謂之行。

23、禮形內(nèi)謂之德之行,不形于內(nèi)謂之行。圣形于內(nèi)謂之德之行,不形于內(nèi)謂之行”。而竹簡圣一行作“圣形于內(nèi)謂之德之行,不形于內(nèi)謂之德之行”,與前面的表述有所不同。這可能是竹簡抄寫者看到,圣在五行中主要是指“形于內(nèi)”的“德之行”,若說“不形于內(nèi)謂之行”,多少與圣的內(nèi)容顯得矛盾,故對原文作了改動。竹簡抄寫者看到五行的表達方式與仁義禮智圣自身的性質(zhì)存在矛盾,是正確的,但由此改動原文卻大可不必。因為五行雖然對仁義禮智圣分別作了“形于內(nèi)”、“不形于內(nèi)”的規(guī)定,但這只是一種表述形式,不可過分拘泥。五行的本意是說,仁義禮智圣五行中有一些是“形于內(nèi)”的,另有一些則是“不形于內(nèi)”的,但是由于它把仁義禮智圣五行看作是一個整

24、體,已無法按其自身的性質(zhì)來進行分類,而只好象目前這樣,一方面說它是“形于內(nèi)”的,另一方面又說它是“不形于內(nèi)”的。這樣在五行概念體系與“形于內(nèi)”、“不形于內(nèi)”的主張間實際存在著表述上的矛盾,因為仁義禮智圣五行中有一些如“圣”只能是“形于內(nèi)”的 ,不可能是“不形于內(nèi)”的,說它“不形于內(nèi)”,只是表述上的需要。所以五行在對仁義禮智圣做了“形于內(nèi)”、“不形于內(nèi)”的區(qū)分后,接著說“德之性五,和謂之德;四行和,謂之善”,說明自己主要還是將仁義禮智圣分別作為一個整體看待的,討論的是德之行與行也即德與善的關(guān)系,認為二者分別具有“形于內(nèi)”與“不形于內(nèi)”的特點,這樣上面的表述就只是一種形式,理解它的內(nèi)容才是最重要的

25、。帛書本的表述上下一致,故是五行的原貌,而竹簡本圣“不形于內(nèi)謂之德之行”一句與前面無法協(xié)調(diào),顯然是改動的結(jié)果。另外,帛書首章論述“五行”的次序是仁、智、義、禮、圣,而竹簡是仁、義、禮、智、圣,二者有明顯的差別,這一點,竹簡整理者已經(jīng)指出。但問題是帛書與竹簡哪一個是原貌?哪一個又是后來的改動?還有,這一文本的差別是否具有特殊意義?從表面看,竹簡的次序顯然更為合理,特別是仁義禮智以后基本成為一個固定的說法。但帛書本的次序是否就完全就沒有根據(jù)呢?帛書本中仁、智相連,這在先秦典籍中時有所見,如“度功而行,仁也;擇任而往,知也”(左傳·昭公二十年)??鬃右渤3H?、智對舉,如“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26、?!保ㄕ撜Z·里仁)“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隊閡病罰?爸?爸?適刂?!保段懶楣?罰?櫚謀硎隹贍薌從氪擻泄亍劣諞濉竦拇渦潁?渤?諳惹氐浼?紜胺蚶忠園駁攏?逡源?褚孕兄?乓允刂?室岳髦?!保蹲蟠?騫?輟罰?笆槍氏兄?砸澹?樂?哉?兄?岳瘢?刂?孕牛?鈧?勻??!保墩壓?輟罰?胺搶癲恢漳輳?且宀瘓蕁!保豆?鎩?鎩罰?懊鞫攘懇緣賈?澹?韉燃兌緣賈??。”6?鎩?鎩罰饈欠褚馕蹲挪?櫚拇渦蚋?紜?跡?竇蚰聳歉畝?晟頻慕峁?康比徽飩黿鍪且恢滯撇猓?脅荒艸晌?邸還?詞谷銜?竇蛘庖淮渦蚋?俠恚?詠?玻?埠苣閹擋?楸駒謖?逕喜患爸竇潁?遼俅尤?睦純矗?庖淮畋鴆揮惺抵實囊庖濉?/P>

27、    五行靠近結(jié)尾處論“目而知之”一段,帛書與竹簡的敘述也有不同,帛書的順序是:目而知之,譬而知之,喻而知之,幾而知之;竹簡的順序是:目而知之,喻而知之,譬而知之,幾而知之。譬而知之與喻而知之的次序被調(diào)換了,但這個調(diào)換誠如龐樸先生所言,“只是用語上的不同,沒有什么實質(zhì)上的差異即使不是傳抄之誤或筆誤,也很難說有優(yōu)劣之分。所以似乎可以忽略不計”。此外,帛書與竹簡互有訛字、脫字、衍文、脫文現(xiàn)象,可以互相參照、補充,前人對此已多有論述,故不再贅述。    (三)    對于五行經(jīng)的

28、部分,現(xiàn)多數(shù)學(xué)者傾向認為是子思的作品,或至少是子思學(xué)派的作品,這一看法應(yīng)該說是有根據(jù)的。首先,早在二十年前馬王堆帛書研究中,龐樸先生已指出,仁義禮智圣五行即是荀子所批判的思孟學(xué)派的“五行”,揭開了思孟五行說之謎,這次五行與緇衣等相傳是子思的著作相伴再次出土,無疑證實了以前的判斷,并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向首倡五行的子思。試想,這部名為五行的儒家著作,曾在戰(zhàn)國中期以后的時間里如此廣泛地流傳,而子思又曾“案往舊造說,以為五行”(荀子·非十二子),以至引起荀子的激烈批評,那么,雖不排除成書于他人之手的可能,但如果把它看作是子思的作品,可能性無疑是最大的。當然,要確立五行與子思的關(guān)系,五行的寫作年代無疑是另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而前面關(guān)于五行經(jīng)文的討論,可以有助于這一問題的判斷?,F(xiàn)學(xué)術(shù)界一般認為郭店一號楚墓在公元前四世紀中期至三世紀初,不晚于公元前三年,考慮到五行流傳過程中的復(fù)雜情況,特別是竹簡并非五行最早的傳本,那么,它的書寫時間可能還會更早,雖不排除完成于子思弟子的可能,但基本可看作是子思(前48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