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免疫機理_第1頁
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免疫機理_第2頁
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免疫機理_第3頁
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免疫機理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免疫機理院系: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專業(yè):08級生物科學姓名:黃秀蘭學號:200813014124指導老師:吳小莉【摘要】免疫系統(tǒng)是機體防衛(wèi)病原體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發(fā)現(xiàn)并清除異物、外來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內環(huán)境波動的因素。免疫系統(tǒng)發(fā)揮生物學作用的三條途徑分別是經典激活途徑,旁路(替代)激活途徑和凝集素(MBL)激活途徑。人體的三道免疫防線(皮膚和黏膜,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中由第三道防線所引起的免疫可分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他們兩者之間既存在著區(qū)別同時又相互協(xié)調發(fā)揮著作用,以協(xié)調機體保持一種相對穩(wěn)定和諧的狀態(tài)。【關鍵詞】免疫系統(tǒng) 免疫 免疫效應 補體 激活

2、途徑在季節(jié)變遷之際,在南雁北飛之際,有人會被風一吹就涼了,有人卻鐵骨銅皮毫不介意天氣冷暖。有些人感冒一兩天就好,有些人卻要折騰好久。眾所周知,人體內的免疫系統(tǒng)有生理免疫、自身穩(wěn)定和免疫監(jiān)視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東西在悄悄導致作用效果的不一樣呢,或者,在我們的身體里,那個叫做免疫系統(tǒng)的問題在如何工作呢?以下我們一起來做以下探究。人體內有一個免疫系統(tǒng),它是人體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衛(wèi)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臟、淋巴結、扁桃體、小腸集合淋巴結、闌尾、胸腺等)、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單核吞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嗜堿粒細胞、嗜酸粒細胞、肥大細胞、血小板(因為血小板里有IGG)等),以及免疫分子

3、(補體、免疫球蛋白、干擾素、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細胞因子等)組成。免疫系統(tǒng)分為固有免疫和適應免疫,其中適應免疫又分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那么什么又叫免疫 ?所謂“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進入人體的抗原物質,或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的健康。人體共有三道免疫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由皮膚和黏膜構成的,他們不僅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這兩道防線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天然防御功能,特點是人人生來就有,不

4、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先天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系統(tǒng)包括:組織屏障(皮膚和黏膜系統(tǒng)、血腦屏障、胎盤屏障等);固有免疫細胞(吞噬細胞、殺傷細胞、樹突狀細胞等);固有免疫分子(補體、細胞因子、酶類物質等)。它們的特點: 作用范圍廣。機體對入侵抗原物質的清除沒有特異的選擇性。反應快??乖镔|一旦接觸機體,立即遭到機體的排斥和清除。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既不受入侵抗原物質的影響,也不因入侵抗原物質的強弱或次數而有所增減。有遺傳性。生物體出生后即具有非特異性免疫能力,并能遺傳給后代。是特異性免疫發(fā)展的基礎。第三道防線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結和脾臟等)和

5、免疫細胞(淋巴細胞,是白細胞中的一種)組成的。第三道防線是人體在出生以后逐漸建立起來的后天防御功能,特點是出生后才產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異性免疫(又稱后天性免疫)。當外源性抗原進入機體后,很快(數分鐘)就會被APC在感染或炎癥局部攝取,然后在細胞內降解抗原并將其加工處理成抗原多肽片段,再以抗原肽-MHC復合物的形式表達于細胞表面(此過程稱為抗原處理,約需3 h)。當APC與T細胞接觸時,抗原肽-MHC復合物被T細胞的受體識別,從而將信息傳遞給T細胞,引起T細胞活化(此過程稱為抗原遞呈)?;罨腡細胞通過分泌淋巴因子來進一步活化B細胞以產生抗體或活化其他T細胞以引

6、起細胞免疫反應。T淋巴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即細胞免疫,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1)T淋巴細胞特異性識別抗原(初始或記憶T細胞膜表面的受體與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復合物特異性結合的過程);(2)T細胞活化、增殖和分化;(3)效應T細胞發(fā)揮效應。而有效應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的過程也可分為抗原識別,B細胞活化、增殖與分化,合成分泌抗體并發(fā)揮效應三個階段。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區(qū)別:從作用對象上看,體液免疫清除的是游離在寄主細胞外的抗原及其產生的有毒物質;細胞免疫則摧毀侵入到寄主細胞內的病毒、胞內寄生菌或外來的組織團塊、癌變的細胞等。從作用方式上看,體液免疫是通過效應B細胞(漿細胞)分泌

7、抗體,并與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來清除抗原;細胞免疫則是通過效應T細胞(殺傷T細胞)分泌穿孔素使靶細胞溶解死亡。 在特異性免疫反應中,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之間既各自有其獨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發(fā)揮免疫效應。當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侵入人體后,首先誘發(fā)體液免疫,因為T細胞不能識別入侵的病毒等抗原,只有當病毒或胞內寄生菌侵入宿主細胞,細胞表面出現(xiàn)了來自病毒等病原體的小分子蛋白質抗原,并與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成復合物時,T細胞才能識別,進而引發(fā)細胞免疫,使靶細胞裂解,暴露出隱藏其中的病原體,再通過體液免疫將其清除。假若病原體不是胞內寄生物,則只能誘發(fā)體液免疫。在體液免疫的第三階段:合成分泌抗體并發(fā)揮效應

8、當中,抗體本身是沒有清除抗原的能力的,它主要扮演“中介”的角色。因而,清除進入機體內的抗原需要借助于補體系統(tǒng)。補體系統(tǒng)是由一系列蛋白質分子組成的,能參與破壞或者清除那些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抗原。19世紀末,在研究免疫溶菌和免疫溶血反應中,認為這種球蛋白是對抗體的溶細胞有輔助作用的物質,因而得名補體。補體由9種成分組成,分別命名為 C1、C2、C3、C9。C1又有 3個亞單位即C1q、 C1r和C1s。除C1q外,其他成分大多是以酶的前體形式存在于血清中,需經過抗原-抗體復合物或其他因子激活后,才能發(fā)揮生物學活性作用,這叫做補體的經典激活途徑。近20年來,又發(fā)現(xiàn)了旁路(替代)激活途徑和凝集素(MB

9、L)激活途徑,溶膜途徑等。三條途徑之間的異同點在于:經典激活途徑:由抗原- 抗體復合物結合C1q啟動激活途徑,活化的C1s依次酶解C4、C2,形成具有酶活性的C3轉化酶,后者進一步酶解C3并形成C5轉化酶,C5轉化酶可裂解C5為C5a和C5b,C5b結合于細胞表面,依次與C6、C7、C8、C9聯(lián)結成C569膜攻擊復合物(MAC),MAC在胞膜上形成小孔,最終導致胞內滲透壓降低,細胞溶解死亡。 MBL途徑是由MBL結合至細菌啟動的激活途徑。MBL首先與病原微生物的糖類配體結合,隨后構象發(fā)生改變,激活與之相連的MBL相關的絲氨酸 蛋白酶,具有與C1s類似的生物學活性,可水解C4和C2分子,繼而形成

10、C3轉化酶,其后的反應過程與經典途徑相同。 旁路激活途徑是由微生物等提供接觸表面,從C3開始激活的途徑。C3與B因子結合,血清中D因子繼而將結合狀態(tài)的B因子裂解成Ba和Bb,Bb與C3b形成C3轉化酶(C3bBb),血清中的備解素P因子與之結合,使之穩(wěn)定。C3轉化酶水解C3生成C3a和C3b,C3b與C3bBb結合形成C5轉化酶,其裂解C5引起相同的末端效應。說了這么多,大家應該已經明白了免疫系統(tǒng)的作用機制了。最近網絡的免疫系統(tǒng)正在混戰(zhàn)360與騰訊的掐架,如果有一天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這么混亂起來,那后果是不堪想象的。了解免疫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有利于我們正確的看待日常疾病的防御,更有利于我國人民健康事業(yè)的發(fā)展。參考文獻:免疫學導論 于善謙 (作者, 編者), 王洪海 (作者), 朱乃碩 (作者) 免疫學導論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