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個人所得稅改革的思考_第1頁
對個人所得稅改革的思考_第2頁
對個人所得稅改革的思考_第3頁
對個人所得稅改革的思考_第4頁
對個人所得稅改革的思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1個人所得稅改革的思考黃熙黃熙 李朵云李朵云 雷馥源雷馥源 劉寒云劉寒云 李振李振 康靖文康靖文引言v 個人所得稅既是籌集稅收收入的工具個人所得稅既是籌集稅收收入的工具, ,又是又是調節(jié)個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近年來調節(jié)個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近年來, ,隨著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 ,居民個人收入水平的逐居民個人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年提高, ,個人所得稅收入出現(xiàn)了較快的增長勢個人所得稅收入出現(xiàn)了較快的增長勢頭頭, ,我國個人所得稅稅制在發(fā)揮積極作用的同我國個人所得稅稅制在發(fā)揮積極作用的同時時, ,其種種弊端也逐漸顯現(xiàn)。為了充分發(fā)揮個其種種弊端也逐漸顯現(xiàn)。為了充分發(fā)揮個人

2、所得稅的功能和作用,個人所得稅制度的人所得稅的功能和作用,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改革勢在必行。改革勢在必行。v 我國的所得稅由三部分組成,即:我國的所得稅由三部分組成,即:v1、個人所得稅v2、企業(yè)所得稅v3、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所得稅。v我國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工資、薪金所得實行按月計征的辦法,以每月收入額扣除費用8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外籍人員、華僑及港、澳、臺胞以每月收入額扣除費用4 0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九級超額累進稅率(545)。v那么如何在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合理地推進個人所得稅的改革呢?我們覺得以下幾個問題值得思考:v一、我國現(xiàn)行個稅制度的不足之處v第一,分類計稅

3、的課征模式,造成個人所得稅稅收流失嚴重。v第二,我國現(xiàn)行個人所得稅率及稅收負擔的設計存在著不盡合理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工資、薪金所得”采用九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級次過多。二是:對屬于勤勞所得性質的“勞務報酬所得”與屬于非勤勞所得性質的“財產租賃所得”和“偶然所得”等采用相同的20%稅率未加以區(qū)別對待,有悖我國的社會主義分配政策。)v第三,現(xiàn)行個人所得稅的財政功能不強 現(xiàn)行的個人所得稅法不太關注納稅人的實際負擔,使得個稅的二次分配功能偏弱。繳納個人所得稅,是社會財富的第二次分配。它的目的是調整工資收入可能造成的貧富差距。可是,現(xiàn)行的個稅制度規(guī)定過于簡單,基本上是根據(jù)個人的工資收

4、入一刀切。二、個稅調整方向是什么? 調整應本著立法宗旨調整應本著立法宗旨首先應該搞清楚個稅征收的額度是不是越高越好?顯然不是越高越好,因為這里面對于整個的稅收必須有一個長遠的考慮,而從中央政府來看,也是想進一步的通過小步開快跑的辦法或者小步快走的辦法逐步的提高個稅的起征點。其次個人所得稅作為一項稅收,它除了兼有調節(jié)收入差距的功能,還有穩(wěn)定經(jīng)濟再就是作為組織收入的職能,雖然我們的個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還不高,也就是不到7%,現(xiàn)在如果調的過高就是對財政的收入還是會造成一定的沖擊的,要保持這個穩(wěn)定性一個連續(xù)性不會調的太高。再一點個人所得稅作為一個穩(wěn)定經(jīng)濟的一個職能,就是說一個財政政策一個內在的穩(wěn)定

5、劑,它本身如果是調的過高可能對于這個職能的發(fā)揮會產生一些質疑。三、個稅改革能否真正實現(xiàn)藏富于民?v個稅改革目標之一,就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在此次修訂案中,免征額的調整與公眾的普遍期望差距甚大,兩三年后又需再次調整。目前,中國個稅收入總額中,征自工薪所得的收入超過六成,征自“其他所得”的僅占11%。真正的高收入者在現(xiàn)有個稅框架下很難被識別和瞄準,納稅額也相當有限。這對壯大中產階級、提高勞動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相當不利,也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障礙。修正案在推進綜合與分類相結合方面乏善可陳,僅僅限于技術性調整,諸如取消了兩級稅率,調整了累進級距。不僅如此,由于政府擔心此項改革導致財政減收過多,不僅未

6、能如學界建議降低最高邊際稅率,對中高工薪階層還增加了稅負。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修法把適用40%稅率的應納稅所得額并入45%的最高稅率,必將增加高收入工薪階層的負擔。v所以,中國當前真正需要的是減稅,為經(jīng)濟發(fā)展提供足夠激勵,以實現(xiàn)藏富于民。四、個稅起征點和房價掛鉤是否可行?v這一點我們覺得要跟房價掛鉤確實是反映了人們對近幾年房價上漲過快,對人們造成了很大的生活壓力,這種影響、這是一種心理的反映。但是說如果與房價掛鉤在操作上確實是非常困難,因為你本身一個地方當然有一個房價水平,但是從個稅角度應該有一個公平稅負的問題,也就是說你即使在一個城市人們購買不同地段的房價也是不一樣的,他對人們的生活造成的

7、壓力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再一點不同的城市房價也是有很大的差異的,操作起來非常困難。但是說如果是確實考慮到房價問題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可以考慮一下對個稅的征收與現(xiàn)在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掛鉤,因為房價本身的變動記入了CPI,所以說如果與CPI掛鉤這樣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也比較合理。五、個稅再改革的符號意義v經(jīng)濟力量與服務質量 個稅改革不能簡單地表述為個人所得稅應減少低收入人群的稅收,加大對富人的征稅,這些說法都與個稅本身的目的、作用及意義相去甚遠。個稅改革歷來敏感,全社會關注,表面上是繳納與否的問題,根源問題則是關注國家的再分配政策。從理論上說,國家應該讓人人都納稅,即人人都應該對國家肩負責任,

8、能力大的多納,能力小的少納,至于其他的貧困等問題應該從國家的社會保障方面去解決,而不能混淆在稅收問題里面,它們是完全不同的范疇和概念。 對個稅改革的種種方式,體現(xiàn)的主要還是政治意義,即國家對全社會鼓舞信心,在投資、消費領域鼓勵老百姓,要說其在經(jīng)濟層面的作用、實現(xiàn)真正的納稅公平等方面,仍然任重道遠。調整工資薪金所得稅率級次級距級數(shù)級數(shù)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稅率(% %)1 1不超過不超過500500元的元的5 52 2超過超過500500元至元至20002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10103 3超過超過20002000元至元至50005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15154 4超過超過500

9、05000元至元至2000020000元的部元的部分分20205 5超過超過2000020000元至元至4000040000元的部元的部分分25256 6超過超過4000040000元至元至6000060000元的部元的部分分30307 7超過超過6000060000元至元至8000080000元的部元的部分分35358 8超過超過8000080000元至元至100000100000元的元的部分部分40409 9超過超過10000010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4545級數(shù)級數(shù)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稅率(% %)1 1不超過不超過15001500元的元的5 52 2超過超過1500

10、1500元至元至450045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10103 3超過超過45004500元至元至90009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20204 4超過超過90009000元至元至3500035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25255 5超過超過3500035000元至元至5500055000元的部元的部分分30306 6超過超過5500055000元至元至8000080000元的部元的部分分35357 7超過超過800008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4545現(xiàn)行稅率現(xiàn)行稅率調整稅率調整稅率六、對財政收入的影響 經(jīng)測算按照調整后的個稅方案,財政收入經(jīng)測算按照調整后的個稅方案,財政收入與與20102010年相比全年約減少年相比全年約減少12001200億元:億元: (1 1)提高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約)提高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約減少個人所得稅收入減少個人所得稅收入990990億元;億元; (2 2)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