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翻譯第三章_第1頁
旅游翻譯第三章_第2頁
旅游翻譯第三章_第3頁
旅游翻譯第三章_第4頁
旅游翻譯第三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文化與語言文化與語言v文化的經典性定義出自英國學者泰勒。泰勒給“文化”下的定義是:“所謂文化或者文明,即知識、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其他作為社會成員的人們能夠獲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合整體。美國文化人類學家威斯勒則將文化簡要地表述為:“在歷史以及社會科學中,把所有人們的種種生活方式稱做文化。”而同為人類學家的克拉克洪則認為:“在人類學中所謂的文化意味著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的總體,以及個人從其集團得來的社會性遺產?!眝文化語言學家邢福義在文化語言學一書中對文化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梳理:“文化語言學”觀認為語言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語言包括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和書面語言的載體文字。

2、廣義語言不僅包括語言,而且還包括準語言。準語言又可依據訴諸感官的不同分為視覺的、聽覺的和觸覺的三類。v視覺的準語言包括如下幾種。(1)各種表情、體態(tài)、動作、手語。(2)各種圖表、公式等。(3)繪畫語言。(4)舞蹈語言。(5)蒙太奇語言。(6)各種符號、標識等。(7)其他視覺符號。v聽覺的準語言包括說話時有意義的伴隨聲音、音樂語言,其他有符號意義的聲響。v觸覺語言主要是盲文。v廣義的語言包括了人類用于交際的所有手段。v最狹義的語言只包括口語和書面語,它是人類社會用來交際和思維的最重要、最常用、最發(fā)達和最嚴密的符號體系。v語言又是以文化為依托存在和發(fā)展的。文化是為社會成員共同擁有的生活方式和為滿足

3、這些生活方式而共同創(chuàng)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為。v廣義的文化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層次。v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chuàng)造的種種物質文明,諸如生產和交通工具、武器、服飾、飲食和其他人類行為等。物質文化是一種顯性文化。v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屬于不可見的隱性文化。v制度文化系種種制度和理論體系,諸如飲食習慣、建筑工藝、衛(wèi)生管理、娛樂方式等生活制度;婚姻儀式、家庭財產分配等家庭制度;勞動管理、藝術生產、教育道德、風俗宗教、禮儀法律、政治黨派等社會制度;以及有關這些制度的各種理論體系。v心理文化包括思維方式、審美情趣、宗教信仰和價值觀念等。v跨文化交際學(Intercultura

4、l Communications 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s),即跨文化傳播學,是傳播學的一個分支。由于國內不同學科的研究者視角不同,跨文化交際又被翻譯為跨文化傳播、跨文化交流、跨文化溝通和跨文化傳通等。v所謂交際/傳播(Communications)是指通過語言、訊號、文字方式進行的思想、信息交流??缥幕浑H/傳播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過語言、訊號、文字方式進行的思想、信息交流。跨文化交際學源于美國。v跨文化交際學與比跨文化交際學早些形成專學的傳播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v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根據現代傳播界具有權威性的國際傳

5、播協(xié)會的分組方法來看,傳播學大致有八個研究方向或分支:信息系統(tǒng)、大眾傳播學、政治傳播、組織傳播、人際傳播、跨文化傳播、醫(yī)療衛(wèi)生傳播和教學傳播。v傳播學(Communication)誕生于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經濟、政治、外交、文化走向世界的美國。傳播學研究者一般都將美國學者威爾伯施拉姆(Wilbur L Schramm,19071987年)視為現代傳播學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有男人、女人、信息和媒介人類傳播概論(又名傳播學概論)。v跨文化交流是自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來就已經存在的實踐。v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Edward T Hall)被奉為跨文化交際學的奠基者。1959年

6、他的著作無聲的語言面世,其是跨文化交際的經典著作。v在20世紀70年代,跨文化交流逐漸成為傳播學中一門獨立的學科。v跨文化交際學是由于現代社會生活中迫切的實際需要而誕生的,這使它一開始就帶有明顯的實用性。自20世紀80年代起,跨文化交際學的理論進一步被應用到國際商業(yè)和國際經濟管理等實用部門。v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人才是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政府一直努力的事情。v目前,在我國不同院系,針對不同專業(yè)背景的學員講授的內容不盡相同。胡文仲教授在他編著的跨文化交際學概論一書中將跨文化交際教學內容按重要程度進行了 排列:文化差異及其對于交際的影響;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間的共同點和差異; 跨文化接觸及場合;語言及文化

7、、雙語教學及翻譯問題;特殊的文化模式及其對于跨文化交際的影響;非語言交際;內圈和外圈的形成以及民族中心主義;文化休克和文化適應;民族、種族和亞文化;主觀文化理論;對不同種族、民族和國家的成見;融合理論。v跨文化交際學包括的內容有:態(tài)度(包括世界觀、價值觀、民族中心主義、偏見、成見等);社會組織;思維模式;角色規(guī)定;語言;空間的組織和利用;時間觀念;非語言表達。v心理學家Michael Argyle將跨文化交際中的主要問題或難點歸納為:語言,包括禮貌用語;非語言交際;社會行為準則,包括贈送禮物等;家庭和同事的關系;做事的動力和動機;思想觀念,包括受政治影響產生的觀念。v跨文化交際研究注重社會發(fā)展

8、、文化變革,關注的重點和主題也“與時俱進”,同時研究視角又往往帶有一定的本土性。v2003 年 10 月在湖南湘潭大學召開的中國第五屆跨文化交際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會議的主題確定為:跨文化交際與和平進步。研討會的主要內容有:跨文化交際學的理論建構;跨文化交際實踐與培訓;跨文化交際與第二語言習得;跨文化交際與中國先進文化的建構;跨文化交際與全球化;跨文化市場營銷與公共關系;交際與文化多元化;語言/文學與文化;比較語言學;跨文化文學研究。v2005年5月在南京師范大學召開的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學術研討會的中心議題為“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觀念差異及其應對策略”,主要議題包括:文化交際的實證研究;克服

9、跨文化交際中文化障礙的策略研究;外語教學中文化導入新舉措、新理論研究;國內、國際對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觀念差異的新理論、新著作述評; 文化學理論在跨文化交際研究中的作用與影響;跨文化交際創(chuàng)始人霍爾(Edward Hall)的文化分類理論對跨文化交際研究的指導意義;美國當代著名跨文化交際權威William Gudykunst對隱蔽文化研究的深度與廣度研究;國際著名學者G Hofstede、Florence Kluckhohn、Shalom Schwartz等的價值觀學說述評;國內、國際對文化觀念差異的應對策略研究述評;跨文化交際領域跨學科研究;跨文化交際領域的其他研究課題。v2007年6月在哈爾濱

10、工業(yè)大學召開的第十三屆國際跨文化交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七屆中國跨文化交際學術研討會確定的研討主題為:和諧、多樣化與跨文化交際。論文選題范圍: 廣告; 翻譯理論; 媒體文化; 交際調適; 交際與全球化; 交際教育; 計算機輔助交際; 沖突與協(xié)商; 危機控制; 跨文化適應; 文化及語言多樣性; 文化身份與多樣性; 數字化交際; 種族與交際; 修辭研究; 和諧與多樣性; 媒體與文化; 信息技術與文化; 人際/跨文化交際; 跨文化交際能力; 語言與文化教學; 語言與媒體; 語言與社會; 語言態(tài)度; 語言演變與語言穩(wěn)定性; 語言政策; 跨文化醫(yī)患交流; 跨文化商務交流; 跨文化群體/組織交流; 跨文化風險研究; 多視角跨文化交際理論; 跨文化交際研究方法論; 跨文化交際研究方法; 跨文化言語/非言語交際。v跨文化交際意識是一種翻譯觀,一種態(tài)度,是有效實現跨文化交際的前提。v跨文化交際直面全球化文化交流的現實。v跨文化交際是翻譯標準確定的依據。v跨文化交際學還為從跨文化視角審視特定文本所處的語境和語言特點提供了科學鎖定的方法??缥幕浑H的實證研究方法源自社會學的調研方法,跨文化營銷傳播的調查研究手段、調控評估法、質量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