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上海市中考化學試卷【含答案可編輯】_第1頁
2003年上海市中考化學試卷【含答案可編輯】_第2頁
2003年上海市中考化學試卷【含答案可編輯】_第3頁
2003年上海市中考化學試卷【含答案可編輯】_第4頁
2003年上海市中考化學試卷【含答案可編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3年上海市中考化學試卷一、單項選擇題(共12分))1. 將白醋、食用油、食鹽、酒精分別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醋B.食用油C.食鹽D.酒精2. 碳的單質中,質地較軟,常用作電極的是( )A.金剛石B.活性炭C.炭黑D.石墨3. 不會加劇酸雨、臭氧層空洞、溫室效應等環(huán)境問題的是( )A.使用太陽能淋浴器B.燃燒煤作主要能源C.超音速飛機尾氣排放D.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劑4. 下列物質中屬于無機化合物的是( )A.鋅B.膽礬C.蔗糖D.甲烷5. 鉀肥可以增加農作物的抗倒伏能力,目前農村常用的鉀肥是( )A.尿素B.碳銨C.硫銨D.草木灰6. 氮化硅是一種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

2、受高溫,可用于制造業(yè)、航天業(yè)等領域已知氮、硅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依次為請推測,氮化硅的化學式(分子式)為( )A.Si3N4B.Si4N3C.Si3N7D.Si7N37. 距地球1535km處,有一個臭氧層關于臭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臭氧是一種單質B.臭氧和氧氣的性質完全相同C.臭氧和氧氣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D.臭氧轉化成氧氣,發(fā)生了化學變化8. 下列有關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鐵絲在空氣中被點燃,火星四射B.氧化鐵放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生成紅褐色沉淀C.點燃氫氣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發(fā)生猛烈爆炸D.氯化銅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藍色沉淀9. 在滴有石蕊試液的碳酸鈉溶液中,加入過量

3、鹽酸,加鹽酸前后溶液的顏色依次為( )A.紫色、紅色B.紅色、藍色C.藍色、紅色D.紅色、無色10. 水煤氣的組成是一氧化碳和氫氣,它們可由水蒸氣和灼熱的焦炭反應制得在該反應中,還原劑是( )A.氫氣B.一氧化碳C.水蒸氣D.焦炭11. 往5.6g混有少量銅粉的鐵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產(chǎn)生氫氣的質量( )A.大于0.2克B.等于0.2克C.小于0.2克D.無法確定12. 在一定溫度下,將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的飽和石灰水中,攪拌并冷卻、到原來的溫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溶劑質量不變B.溶質質量增加C.溶液濃度不變D.溶解度增加二、填空題(共12分))13. 維生素C(C6H8O6)可促進人體

4、生長發(fā)育,增加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維生素C是由_種元素組成的,每個維生素C分子是由_個原子構成的14. 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的應用涉及現(xiàn)代生產(chǎn)和生活的各個方面用納米級的某種氧化物作催化劑,使汽車尾氣中CO和NO反應,并轉化為兩種氣體,其中一種可參與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種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這兩種氣體是_和_15. 某地區(qū)發(fā)生水災,為了解決當?shù)鼐用袢狈崈舻纳钣盟畣栴},支援災區(qū)的上海醫(yī)療隊員們挨家挨戶的發(fā)放固體凈水劑并標明用量,其中一包是漂粉精,其作用是殺菌消毒;另一包是明礬,其作用是_16. 氫氣是一種綠色能源,以它為燃料的電池正逐漸被應用到人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方法可以得到氫氣,請寫出其中一

5、種方法(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并指出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_,_17. “非典”肆虐時期,過氧乙酸(C2H4O3)是被人們廣泛使用的消毒劑,它無色且有辛辣味;具有強氧化性,溫度稍高即分解放出氧氣并生成醋酸(C2H4O2)請寫出過氧乙酸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18. 在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鹽A的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過濾后向濾渣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濾液中再加入鈉鹽B的溶液,又產(chǎn)生白色沉淀過濾后向濾渣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則A為_;B為_19. 如圖是病人輸液時用的一瓶葡萄糖注射液標簽,請根據(jù)標簽給出的數(shù)據(jù)計算該溶液中含水_g,溶液的密度約為_g/cm3三、簡答題(共21分))20. 化學家舍勒和普利斯

6、特里早在18世紀就先后獨立地發(fā)現(xiàn)了氧氣,但由于受“燃素理論”的影響(即認為一切可以燃燒的物質都是由灰和“燃素”組成的,物質燃燒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變成了光和熱,散逸到空中去了),使他們放棄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據(jù)“燃素理論”推知,燃燒后物質的質量應當減輕,但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屬燃燒時,做了大量定量實驗,實驗結果都與“燃素理論”相違背他大膽質疑,尊重實驗事實,進行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擊破了“燃素理論”,真正發(fā)現(xiàn)了氧氣請回答: (1)拉瓦錫之所以成為氧氣的真正發(fā)現(xiàn)者,應該歸功于拉瓦錫具有_的科學精神;(2)拉瓦錫推翻“燃素理論”的實驗事實是_;(3)用學過的理論解釋磷燃燒時質量

7、的變化情況:_;(4)寫出實驗室制備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5)實驗室可用_法來收集氧氣;(6)用(4)、(5)中的方法制備和收集氧氣時,需要的玻璃儀器是(填編號):_a試管;b漏斗;c酒精燈;d導管;e膠頭滴管;f集氣瓶;g量筒21. 某金屬冶煉廠的管道煙泥中含有某些金屬,隨   機取樣對煙泥進行分析由右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在煙泥中含有相當量的銅、鋅以及能造成污染的硫因此從效益和環(huán)保角度出發(fā),應考慮把銅、鋅回收利用,并對硫進行適當?shù)奶幚頍熌鄻悠分胁糠衷刭|量分數(shù)表編號CuZnS110.3%5.0%1.2%211.5%4.9%1.8%312.4%10.3%0.9%設計

8、方案 (1)寫出步驟中含銅元素的物質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2)寫出本方案中處理廢氣的方法(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3)步驟中所用的操作方法是:_(4)在步驟中,可選用試劑_從混合溶液A中得到銅22. 用圖中的裝置可進行氣體和固體的反應 (1)請在下表中寫出三組不同的反應物(三組氣體必須各不相同)組別氣體固體123(2)請在上述三組中,挑選出有氣體產(chǎn)物生成的一組是_(填入組別編號)畫出檢驗該氣體產(chǎn)物所需的裝置,并指明所畫儀器中盛放藥品的名稱23. (1)實驗室制取大量CO2氣體,是否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為原料?_(填“是”或“否”)為什么?_(2)右圖是實驗室制備CO2的裝置圖該裝置的特點

9、是:打開彈簧夾,大理石和鹽酸接觸,發(fā)生反應;關閉彈簧夾后,鹽酸被反應產(chǎn)生的CO2氣體壓回長頸漏斗,與大理石分離,停止反應用該裝置制備CO2可起到節(jié)約藥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下圖裝置中哪些可以起到與右圖裝置相同的效果?_(填寫編號)(3)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有關CO2的探究實驗,以下是實驗報告的一部分,請仔細閱讀后填寫實驗目的及有關儀器名稱實驗目的_儀器和試劑_、玻璃管、CO2、氣體、肥皂水實驗步驟現(xiàn)象及結論(1)將標有“A”和“B”的兩個空量筒(200mL)放在實驗桌上,往B量筒中充滿CO2氣體(2)用玻璃管蘸取少量肥皂水,在兩個量筒上方分別吹出一個肥皂泡(兩個肥皂泡大小相仿,內含空氣),使其緩緩落入

10、兩個量筒中,并觀察現(xiàn)象A量筒中的肥皂泡不久即沉入底部,而B量筒中的肥皂泡基本不下沉,懸浮在中間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四、計算題(共5分))24. 在一定溫度下,將200g硫酸鈉溶液與100g氯化鋇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得到濾液276.7g,往濾液中加入83.7g該濾液的溶質并恢復到原溫度,溶液恰好飽和求: (1)原硫酸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2)濾液中的溶質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為多少?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2003年上海市中考化學試卷一、單項選擇題(共12分)1. B2. D3. A4. B5. D6. A7. B8. D9. C10. D11. C12. C二、填空題(共12分)13. 3,20

11、14. 二氧化碳(或CO2),氮氣(或N2)15. 吸附16. 2H2O=通電2H2+O2 分解反應,Zn+H2SO4=ZnSO4+H2;置換反應(合理均給分)17. 2C2H4O3=2C2H4O2+O218. 氯化鋇(或BaCl2),硫酸鈉(或Na2SO4)19. 237.5,1三、簡答題(共21分)20. 大膽質疑,尊重實驗事實,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磷以及一些金屬燃燒后物質的質量增加磷燃燒增加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符合質量守恒定律2H2O2=MnO22H2O+O2排水a(chǎn)df21. 2Cu+O2=點燃2CuO,CuO+H2SO4=CuSO4+H2O2NaOH+SO2=Na2SO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