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史脈絡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4/26274412-7f94-4b3e-80be-86be4de03eb7/26274412-7f94-4b3e-80be-86be4de03eb71.gif)
![中國書法史脈絡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4/26274412-7f94-4b3e-80be-86be4de03eb7/26274412-7f94-4b3e-80be-86be4de03eb72.gif)
![中國書法史脈絡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4/26274412-7f94-4b3e-80be-86be4de03eb7/26274412-7f94-4b3e-80be-86be4de03eb73.gif)
![中國書法史脈絡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4/26274412-7f94-4b3e-80be-86be4de03eb7/26274412-7f94-4b3e-80be-86be4de03eb74.gif)
![中國書法史脈絡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4/26274412-7f94-4b3e-80be-86be4de03eb7/26274412-7f94-4b3e-80be-86be4de03eb7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脈絡(1) 漢末已根本結束,魏晉尚余尾聲(2) 先秦至兩漢是書體演變的軌跡和內在規(guī)律,漢末以后是一文人書法流派的發(fā)生流變和開展。2 先秦書法(1) 雖然書法的自覺化至東漢才發(fā)生,但書法藝術當與漢字的盟生同時產生。(2) 我們知道結繩記事,漢字始于何時目前尚無定論3 距今3000-4000年的甲骨文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而有相當成熟的文字1目前學術及公認的是甲骨文和金文2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而有相當成熟的文字4 甲骨文發(fā)現(xiàn)(1) 甲骨文發(fā)現(xiàn)于一八九九年(清光緒二十五年)。是殷商時期刻寫在龜骨,獸骨,人骨上記載占卜,祭祀等活動的文字,是經過巫史加工過的古漢字。(2) 北京國子監(jiān)的金石學家王懿榮在偶然的時
2、機發(fā)現(xiàn),當時被當?shù)氐霓r民作為“龍鼓賣給了中藥鋪,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引起了學術界的震驚(3) 產生:任何一種文化的產生都與社會背景有著密切的關系,甲骨文也是一樣,在文化科技上不興旺的殷商時期,占卜是決定重大事件的必要手段,比方。5 甲骨文已具備“六書(1) 甲骨文已具備“六書象形、會意、指事、假借、轉注、形聲的漢字構造法那么。甲骨文已包含著書法藝術的諸多因素,從其點畫、結字、行氣、章法來看,渾然一體又富于變化,表達了商代人的藝術技巧和藝術素養(yǎng)。 (2) 象形文字在甲骨文中占重要的位置,甲骨文之前文字的開展肯定經歷了漫長的開展過程,后來文字慢慢成熟會意、指事、假借等造字方式相繼誕生為人們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3、(3) 還有一點就是當時的文字只是掌握在上層社會和巫史手中,甲骨文紀錄的文字雖然及占卜為主,但在近年出土的文字中無論在政治、軍事、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記載(4) 經過不斷的開掘,墨前甲骨文累計已有15萬片,其上的單字約有5000個,成為我們研究上周歷史和古代文字的重要資料6 用筆,結字,章法。 嚴格地講,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稱得上是書法。因為甲骨文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三個根本要素:用筆,結字,章法。而此前的圖畫符號并不全有這三種要素7 金文簡介(1) 金文也稱“青銅器銘文、“鐘鼎文。指古代青銅器上的文字。商代到春秋時期的銘文一般是鑄成的,內容多記奴隸主貴族的祭典、訓誥、征伐功績、賞賜策命、盟誓契約
4、等。商代銅器銘文簡單的以一、二字標出奴隸主或其氏族的名稱。西周以后常有長篇銘文,現(xiàn)存最長的銘文見于西周晚期的毛公鼎。(2) 戰(zhàn)國時代的銘文大都是刻成的,內容以記載作器工名、器物的所有者以及使用地點等為主。銘文字體,商代近似甲骨文,西周前期風格雄健,中后期趨向規(guī)整。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向多樣化開展,出現(xiàn)了鳥篆等藝術字體,列國文字甚不一致。至秦代始歸于統(tǒng)一。 8 禮教為核心(1) 周朝的政治是以禮教為核心的,西周400年的天下可以說是太平盛世,伴隨著禮教,青銅器(禮器的制作工藝非常精湛(2) 每逢重大事件都要舉行盛大、莊重、恢宏的祭祀活動,活動中都離不開青銅器,這其中比擬有代表性的有鐘、鼎、盤等,下面分別
5、介紹9 鐘是商周時期最重要的樂器,大小依音節(jié)制作,成套的名為編鐘10 鼎是商周時期最重要的禮器,是政治權利和財富、身份等級的象征,用于祭祀和燕享。11 爵是商周時期的飲酒器尊是商周時期常見的盛酒器12 毛公鼎是西周青銅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時期。內壁鑄有多達498字的長篇銘文。13 毛公鼎欣賞14 散氏盤 器銘,西周厲王。書法極受學界藝術推崇,評論文字之多,法效者之眾,堪稱書法之冠。15 散氏盤欣賞16 春秋戰(zhàn)國的地域書風與古隸的萌生(1) 公元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陽。從此,500年間社會動亂,諸侯爭勝,相互間的征伐使統(tǒng)一的西周四分五裂,這就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除秦國外,其他
6、各國文字,都朝著各自的審美方向,形成地域書風。此時民間書法也很活潑,加上毛筆、簡、牘、帛等各種書寫材料的廣泛應用,因而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書法形成了絢爛多彩的局面。(2) 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的社會很復雜,各諸侯間你爭我奪,但這一時期也是我國歷史上思想最為活潑的時期,諸子百家紛紛闡述自己的觀點,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等學說都是這一時期的產物,我們知道的老子、孔子、孫子、韓非子、墨子都是這一時期的人物其中以孔孟的儒家學說對后世的影響最大(3) 同時幾百年的戰(zhàn)亂老百姓也是苦不堪言,這和后來秦王朝的覆滅也是有一定的聯(lián)系的,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一時期的作品17 兮甲盤 18 欒書缶19 石鼓文20 攻吳王夫差鑒2
7、1 戰(zhàn)國簡書1(1) 從這一時期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出隸書已經在醞釀之中,這主要是因為使用的需要(2) 我們可以把這種文字稱作草篆,當然也可以看作是古隸。因為它已具備了八分書的特點22 戰(zhàn)國簡書223 戰(zhàn)國簡書324 秦朝書法 (1)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文字差異很大,是開展經濟文化的一大障礙。秦始皇兼并天下,臣相李斯主持統(tǒng)一全國文字,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偉大功績。秦統(tǒng)一后的文字稱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根底上刪繁就簡而來。著名書法家李斯的代表作為秦泰山刻石,歷代都有極高的評價。秦代是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變革時期。 (2) 秦國本來是一個小諸侯,但因為啟用人才很快就開展起來,成為戰(zhàn)國中最強大的國
8、家之一,秦始皇統(tǒng)一了中國,結束了幾百年的戰(zhàn)亂,統(tǒng)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同時修建了阿房宮、長城、秦皇陵,這些工事給剛剛結束戰(zhàn)亂的老百姓有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再加上嚴格的法律,焚書坑儒等,所以很快又覆滅了(3) 秦文字典型的特點就是縱向取勢,上下長左右短,整齊劃一,代表作為秦泰山刻石,歷代都有極高的評價。,25 秦小篆瑯琊臺刻石為秦始皇二十八年巡行天下,南登瑯邪時所立,內容是歌頌秦德者,書體是典型的小篆,以曲綠為主,字體皆為長方,筆書粗細如一,顯現(xiàn)雍容典雅之風格。 一般以為秦代諸刻石皆為李斯所撰,把他當做當代書法家兼文字學家。 26 秦嶧山刻石原石已被后來曹操登山時毀掉,但留下了碑文。今天所見到的是
9、根據(jù)五代南唐徐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現(xiàn)藏在西安碑林里。 27 秦詔版28 秦云夢睡虎地秦簡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出土的?云夢睡虎地秦簡?,震驚了考古學界和書法界。它的出土,使現(xiàn)代書法家們眼界大開,亦為書法史研究提供了真正秦隸的資料。秦隸在結體上有自己特殊的時代特征,既有后世隸書的特征,又包含了篆書的特點。29 秦古隸:馬王堆帛書 30 漢代書法漢代從公元前二零六年到公元二二零年四百二十六年,是漢字書法開展史上關鍵性的一代。漢代分為西漢和東漢,兩漢三百余年間,書法由籀篆變隸分,由隸分變?yōu)檎虏荨⒄鏁?、行書,至漢末,我國漢字書體已根本齊備。因此,兩漢是書法史上繼往開來,由不斷變革而趨于定型的關鍵時期
10、。隸書是漢代普遍使用的書體。漢代隸書又稱分書或八分,筆法不但日臻純熟,而且書體風格多樣 31 漢古隸馬王堆竹簡此簡以方筆為主導,雖非筆筆見方,但方筆之風格顯明。方筆起筆與豎筆下拖的筆勢,已初具定型漢隸的筆法。 32 秦-馬王堆帛書與漢古隸馬王堆竹簡 33 居延漢簡134 居延漢簡235 隸書的快寫36 -章草37 萊子侯刻石38 漢隸-西狹頌39 漢隸-石門頌40 漢隸-乙瑛碑41 漢隸-禮器碑42 漢隸-曹全碑43 漢隸-張遷碑44 漢隸-史晨碑45 熹平石經46 鐘繇的楷書-薦季直表鐘繇小楷。筆法質樸渾厚,雍容自然?,F(xiàn)在傳下來的是逸少的臨摹本,字體端整古雅,結體略呈扁形,筆畫已脫八分古意,
11、全是真書筆法,是元常的杰作,也可以說是楷書之祖。 47 宣 示 表48 張芝芝白帖 49 書體演變示意50 魏晉書法這一書法史上了不起的時代,造就了兩個承前啟后,巍然綽立的大書法革新家鐘繇,王羲之。他們揭開了中國書法開展史的新的一頁。樹立了真書、行書、草書美的典范,此后歷朝歷代,乃至東鄰日本,學書者莫不宗法“鐘王。盛稱“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獻之,甚至尊王羲之為“書圣。又有王洵羲之侄善行書,有?伯遠帖?傳世。 從漢字書法的開展上看,魏晉是完成書體演變的承上啟下的重要歷史階段。是篆隸真行草諸體咸備俱臻完善的一代。漢隸定型化了迄今為止的方塊漢字的根本形態(tài)。隸書產生、開展、成熟的過程就孕育著真書楷書,而
12、行草書幾乎是在隸書產生的同時就已經萌芽了。真書、行書、草書的定型是在魏晉二百年間。它們的定型,美化無疑是漢字書法史上的又一巨大變革。51 魏晉殘紙52 陸機平復帖53 西晉 衛(wèi)瓘 54 頓首州民帖55 出師頌卷56 王羲之 王羲之字,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瑯琊臨沂人,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后人尊為書圣。東晉有一個風俗,在每年陰歷得三月三日,人們必須去河邊玩一玩,以消除不祥,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蘭亭的河邊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詩。作完了詩,大家把詩蒐集起來,合成一本【蘭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 57 神龍?zhí)m亭58 奉橘
13、帖二謝帖59 喪亂帖60 平安帖61 懷仁集王書圣教序62 黃庭經63 姨母帖64 得示帖65 十七帖66 王獻之王大令,即王獻之344一386年,字子敬,三羲之第七子,官至中書令,人稱王大令。幼年隨父羲之學書法,兼學張芝。書法眾體皆精,尤以行草著名。王羲之有七個兒子,一個女兒。七個兒子都擅長書法,其中,最小的兒子王獻之最為突出。他的書法兼精諸體,尤以行草擅名。他運筆英俊豪邁,饒有氣勢,在書法史上與其父王羲之齊名,并稱二王。他的著名書法作品?洛神賦?,傳至宋代只存13行,有玉版刻本,世稱?玉版十三行?。另外,?鴨頭丸帖?、?中秋帖?、?東山帖?等作品,也都是書法藝術的瑰寶。 67 地黃湯帖68
14、 洛神賦十三行69 洛神賦十三行局部70 鴨頭丸帖 71 王獻之東山帖72 中秋帖73 伯遠帖74 僧智永,本姓王,名法極,陳、隋間會稽人是隋朝時候的人,也是晉代書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孫。75 淳化閣帖76 梁-瘞鶴銘水前本77 南北朝書法晉至八王之亂,王室內訌以后,勢力逐漸衰微。在北方,隨著西晉的滅亡。形成了“五胡十六國的混亂時期。后拓跋氏結束十六國,建立北魏,促成了一百四十九年的相對統(tǒng)一。這是北朝。晉室東遷至滅亡,從公元三一七年至公元四二零年,是南朝。此時書法,也繼承東晉的風氣,上至帝王,下至士庶都非常喜好。南北朝書法家燦假設群星,無名書家為其主流。他們繼承了前代書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創(chuàng)造了無愧
15、于前人的優(yōu)秀作品,也為形成唐代書法百花競妍群星爭輝的鼎盛局面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條件。南北朝書法以魏碑最勝。魏碑,是北魏以及與北魏書風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書法的泛稱,是漢代隸書向唐代楷書開展的過渡時期書法。康有為說:“凡魏碑,隨取一家,皆足成體。盡合諸家,那么為具美。唐初幾位楷書大家如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都是直接繼承智永筆法取法六朝的。 78 廣武將軍碑79 爨寶子碑80 爨龍顏碑書體是帶有明顯隸意的楷書體。碑中一局部橫畫仍保存了隸書的波挑,但結體卻方整而近于楷書。用筆以方筆為主,端重古樸,拙中有巧??此拼舯浚瑓s飛動之勢?,F(xiàn)。 81 始平公造像8283 石門銘北魏摩崖碑,王遠書。在陜西褒城縣。此
16、銘書法飛動疏宕,出自?石門頌?,?西狹頌?等碑。有拓本及石印本。刻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是當時秦、梁二州刺史羊祉、左校令賈三德再度開通關中至四川的褒斜棧道,為紀念而立的。 84 鄭道昭 ?論經書詩?85 北齊故夫人仲姿墓志銘86 北魏崔敬邕墓志87 張玄墓志88 張猛龍碑此碑立于北魏明孝帝正光三年五二二,全稱?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現(xiàn)在山東曲阜孔廟中。是魏碑后期佳作之一。?張猛龍碑?運筆剛健挺勁、斬釘截鐵,可看作是?始平公?的風格的延續(xù)和開展。較之早期魏碑,我們不難看出魏碑由粗到細的演變過程。 89 泰山經石峪金剛經即?經石峪?,在山東泰安。字徑由一尺二,三到一尺七,八寸,前人評為“大字
17、鼻祖,榜書之宗。字形在楷法中兼含隸意,故有人稱為“隸楷書90 隋代書法隋結束南北朝的混亂局面,統(tǒng)一中國,和之后的唐都是較為安定的時期,此時期打通的大運河到現(xiàn)代仍有極大的通航價值。南帖北碑之開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書之形式,居書史承先啟后之地位。隋代的國祚甚短,書家、書跡等也不多,無法創(chuàng)造輝煌的成果,只好把位置讓給之后的唐來創(chuàng)造奇跡了。隋代是可用流星的短而燦爛性質而譬喻,傳世的書跡中亦有可觀的,且隱約可窺見唐代時歐、虞、褚、薛、徐、李、顏、柳等人的精詣,整齊之中仍有古味,以龍藏寺碑、啟法寺碑、蘇孝慈碑等為代表。 91 小楷?靈飛經?92 董美人墓志93 隋朝青州舍利塔下銘94 隋朝僧璨大士
18、塔磚銘95 隋朝蘇慈墓志96 隋朝張通妻陶貴墓志97 隋楷正宗 ?龍藏寺碑?唐代書法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到達了中國封建文化的最頂峰,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唐代墨跡流傳至今者也比前代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珍貴的書法作品。整個唐代書法,對前代既有繼承又有革新。初唐書家有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陸柬之等,此后有創(chuàng)造性的還有李邕、張旭、顏真卿、柳公權、釋懷素、鐘紹京、孫過庭。唐太宗李世民和詩人李白也是值得一提的大書家??瑫⑿袝?、草書開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個新的境地,時代特點十分突出,對后代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任何一個時代。 唐代書法藝術,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個時期。初唐以繼承為主,尊重法
19、度,刻意追求晉代書法的勁美。中唐不斷創(chuàng)新,極為興盛。晚唐書藝亦有進展。 唐代最高學府有六種,即國子監(jiān)、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其中書學,專門語養(yǎng)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是唐代的創(chuàng)舉。歷朝名家輩出,燦假設繁星。如初唐的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顏真卿、柳公權等,都是書法大家。 98 李世民-溫泉銘99 褚遂良褚遂良隋文帝開皇卜六年公元596年唐高宗顯慶四年公元659年,終年64歲。杭州錢塘人,字善登,唐初名醫(yī),高宗時封河南郡公,故人稱“褚河南。他的書法,初學虞世南,晚年取法鐘繇、王羲之,融匯漢隸,豐艷流暢,變化多姿,自成一家。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并稱初唐四大書家。相傳虞世南死后,唐太
20、宗嘆息無人可以論書。100 褚大字?陰符經?101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102 歐陽詢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隋時官太常博士,唐時封為太子率更令,也稱“歐陽率更。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歐陽詢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著名初唐,并稱“歐虞,后人以其書于平正中見險絕,最便初學,號為“歐體。其?九成宮醴泉銘?可謂歐體楷書的登峰造極之作;?皇甫誕碑?、?虞恭公碑?、?化度寺舍利塔銘?等離開稱名于世。史書記詢初學王書,而險峻過之,其八體兼妙。 103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104 化度寺碑 105 歐陽詢皇甫誕碑 106 虞世南-
21、孔子廟堂碑107 虞世南 汝南公主墓志銘108 薛稷信行禪師碑109 孫過庭?書譜?110 杜牧張好好詩帖111 李白上陽臺帖112 賀知章 草書 孝經113 張旭-1張長史,即張旭,唐吳郡江蘇蘇州人,生卒年月不詳。字伯高,官至金吾長史,故世稱張長史。喜飲酒,往往大醉后揮毫作書,或以頭發(fā)濡墨作書,如醉如癡,世人稱之為“張顛,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進、崔宗之、蘇晉、焦遂稱為酒中八仙。他精工楷書、草書,尤以草書稱著。他的書法得于二王,而又獨創(chuàng)新意??瑫?郎官石柱記?,取歐陽詢、虞世南筆法,端莊嚴謹,不失規(guī)矩,展現(xiàn)出楷書的精妙。張旭性格豪放,嗜好飲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筆落墨,
22、一揮而就。有人說他粗魯,給他取了個張癲的雅號。其實他很細心,他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所觸到的事物,都能啟發(fā)寫字。偶有所獲,即熔冶于自己的書法中。當時人們只要得到他的片紙支字,都視假設珍品,世襲真藏。114 ?古詩四首?115 張旭郎官石柱記 116 張旭肚痛帖 117 顏真卿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書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輝映的,就是顏真卿了。他的書法,以楷書為多而兼有行草。用楷書所寫之碑,端正勁美,氣勢雄厚。他生于楷書流行之際,與王羲之之典型相對,導開書法新風氣。顏真卿的書法,號稱顏體,有他獨特的風格和筆法。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書法家認為從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圓筆的痕跡,和
23、其他書法家的方筆不同。他的書跡作品眾多,據(jù)說流傳下來的有130多種。為后人重視的楷書有楷書?多寶塔?、?東方畫贊碑?、?麻姑仙壇記?、?郭家廟碑?,?顏勤禮碑?等,這些碑刻楷書,有個性,有特點,有正面不拘,莊而不險的氣勢,但筆畫橫細豎粗及捺腳空腹過大之處,在學習時應求其神韻,不應單純追求形似。他的行書?祭侄季明文稿?是懷著悲憤的心情創(chuàng)作出來的佳作,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行書還有?爭座位帖?、?裴將軍帖?等。 118 多寶塔碑 119 東方朔畫像贊120 顏勤禮碑121 顏勤禮碑122 自書告身 顏真卿123 顏真卿 祭侄文稿?124 顏真卿 爭座位帖125 懷素懷素,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唐德
24、宗貞元尤年公元785年,終年61歲。字藏真,僧人,俗姓缽,長沙人,幼時出家。好飲酒,每當飲酒興起,不分墻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懷素小時候家里很窮,年少時就出家當了和尚,誦經坐禪等佛事之余,他對練字產生了興趣。因為買不起紙張,就找來一塊木板和圓盤,涂上白漆書寫。后來,懷素覺得漆板光滑,不易著墨, 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芭蕉長大后,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126 懷素-自敘帖127 懷素 食魚帖128 苦筍帖129 懷素 小草千字文130 柳公權-玄秘塔柳公權,唐代宗大歷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終年88歲。京兆華原今陜西
25、耀縣人。宮至太子少師,故世稱“柳少師。他初學王羲之并精研歐陽詢、顏真卿筆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寫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較之顏體,柳字那么稍清瘦,故有顏筋柳骨之稱。柳公權享年八十歲,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后以太子少師死于任上。 ?玄秘塔碑?:楷書。唐會昌元年公元841年上二月立,原碑現(xiàn)存陜西西安碑林。此碑在傳世的書跡中,最為著名。是歷來影響最大的楷書范本之一。 131 神策軍碑132 回元觀鐘樓銘 133 蒙詔帖134 陸柬之文賦彩版135 隋唐書法寫經書法清光緒年間敦煌石室發(fā)現(xiàn)大量藏經寫本后,書史又大為改變。其內容禮富,包括西晉至北宋間墨跡,而唐代最禮。但石室發(fā)現(xiàn)后,發(fā)現(xiàn)者道士王圓箓,不明白這
26、些東西是何等珍貴,先后被英、法、日及許多外籍學者選去精華,實在甚為可惜。因為有別于上述分類,多為工整之小楷,故簡述于后。 136 阿毗達磨論實義疏137 般假設波羅蜜經138 成道經139140 佛為心王菩薩說141 大佛頂如來 三味神咒142 妙法蓮花經143 楊凝式韭花帖144 楊凝式神仙起居法l 宋代書法尚"意",是對唐人書法尚"法"的超脫更新。書法于法度之外,多幾分意趣內涵。宋代書法家代表人物是蘇、黃、米、蔡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他們都力圖在表現(xiàn)自已的書法風貌的同時,凸現(xiàn)出一種標新立異的姿態(tài),并給人以一種新的意境趣味。 l 蘇軾l 蘇軾(10
27、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詩詞開豪放一派,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坎坷,屢次被貶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時曾受重用,然因新舊黨爭,屢遭貶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詩“訕謗朝政,被人構陷入獄。出獄后貶黃州。此后幾經起落,再貶惠州、瓊州,一直遠放到儋州今海南儋縣,從此隨緣自適,過著讀書作畫的晚年生活。 直 到元符三年1100年 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歸。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七月死于常州。蘇軾為人正直、性曠達,才華橫溢, 詩詞文賦而外, 對書畫也很擅長,同蔡襄、 黃庭堅、米芾并稱 “宋 四 家。 l 蘇軾 寒食帖l 蘇軾冊頁l 蘇軾
28、冊頁l 蘇軾冊頁l 蘇軾冊頁l 蘇軾冊頁l 黃庭堅l 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后世稱他黃山谷,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書法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l 黃庭堅出于蘇軾門下,與張來、秦觀、晁補之并稱為“蘇門四學士,后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他最重要的成就是詩。詩論標榜杜甫,但是強調讀書查據(jù),以故為新,“無一字無來處和“脫胎換骨,點鐵成金之論。他在宋代影響頗大,開創(chuàng)了江西詩派。他又能詞,兼擅行、草書。l 書法初以周越為師,后取法顏真卿及懷素,受楊凝式影響,尤得力于?痊鸛銘?,筆法以側險取勢,縱橫奇倔,字 體開張,筆法瘦勁,自成風格,為“宋四家之
29、一。? l 黃山谷松風閣l 黃庭堅 諸上座l 黃庭堅花氣熏人帖l 黃庭堅書?王長者墓志銘?全文l 黃庭堅冊頁l 黃庭堅冊頁l 米芾l 米芾1051-1107字元章,祖籍山西太原,后定居江蘇鎮(zhèn)江。因他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兆谠t為書畫學博士,人稱“米南官。米芾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書家(蘇、米、黃、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書體瀟散奔放,又嚴于法度。?宋史文苑傳?說:“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飛,得王獻之筆意。l 米芾平生于書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稱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對古代大師的用筆、章法及氣韻都有深刻的領悟,這也
30、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米芾學書在傳統(tǒng)上下了很大功夫。米芾未卷入政治漩渦,生活相對安定,后當上書畫博士,飽覽內府藏書,熟諳千載故事,古人得失,如數(shù)家珍。他少時苦學顏、柳、歐、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實的根本功。蘇軾被貶黃州時,他去拜訪求教,東坡勸他學晉。元豐五年1082開始,米芾潛心魏晉,以晉人書風為指歸,尋訪了不少晉人法帖,連其書齋也取名為“寶晉齋。今傳王獻之墨跡?中秋帖?,據(jù)說就是他的臨本,形神精妙至極。 l 米芾研山銘l 米芾?苕溪詩?l 米芾蜀素貼l 米芾蜀素貼l 米芾冊頁l 米芾冊頁l 米芾冊頁l 蔡襄l 蔡襄10121067,字君謨,興化今福建仙游人。天圣八年1030進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擔
31、任過館閣??薄⒅G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今河南開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贈禮部侍郎,謚“忠惠。蔡襄為人忠厚、正真,講究信義,學識淵博。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他們四人被認為是宋代書法風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別指蘇軾東坡、黃庭堅涪翁和米芾襄陽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齡輩份,應在蘇、黃、米之前。從書法風格上看,蘇武豐腴跌宕;黃庭堅縱橫拗崛;米芾俊邁豪放,他們書風自成一格,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而喜歡寫規(guī)規(guī)矩矩的楷書的,還是蔡襄。蔡襄書法其渾厚端
32、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展卷蔡襄書法,頓覺有一縷春風拂面,充滿妍麗溫雅氣息。l 蔡襄其書法在其生前就受時人推崇備至,極負盛譽,最推崇他書藝的人首數(shù)蘇東坡、歐陽修。蘇東坡在?東坡題跋?中指出:“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tài)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然行書最勝,小楷次之,草書又次之又嘗出意作飛白,自言有翔龍舞鳳之勢,識者不以為過。 l 蔡襄手札l 蔡襄手札l 蔡襄手札l 蔡襄手札l 蔡襄手札l 蔡京(10471126),字元長,仙游今福建仙游人。 熙寧進士,官至太郎,是歷史有名的權奸。靖康之變,天下罪蔡京為六賊之首。欽宗立,侍御史孫覿等極疏其奸,貶衡州安置,徙韶、儋二州,行至潭州死。然蔡京
33、精工書法,尤擅行書,其書筆法姿媚豪健,結體開張,紹圣間,天下號能書,無出其右者。宋人所稱的蘇、黃、米、蔡中的“蔡原指蔡京,但因其為人奸詐,為世人所鄙薄,故將其剔除而補之蔡襄l 蔡京l 趙佶10821135,北宋徽宗皇帝,在位二十五年,10821135。在他主政時期,奸臣當?shù)溃F奢極欲,國庫空虛,民不聊生,內憂外患,紛至踏來。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傳位與趙桓欽宗,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與兒子一起淪為亡國之君,最后后死于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趙佶是一位藝術家皇帝,他終日潛心迷戀于書法和繪畫,無心坐在龍椅上處理龐大的大宋政事,他先是啟用當時的足球明星高俅,封他為殿帥府太尉,
34、接著又重用蔡京、童貫之類,把一切朝政都交由這幾個人處理。而他那么狠抓文化藝術事業(yè),并親自掌管翰林圖畫院,給畫家以優(yōu)厚的待遇,鼓勵他們創(chuàng)作優(yōu)秀的作品,像米芾、張擇端等一代大師遂應運而生。他廣泛收集民間文物,特別是金石書畫,擴充翰林圖畫院,將御府所藏歷代書畫輯編成?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 他對于宋代畫院的建設和院體畫的開展,對于書畫藝術的的推動和倡導,以及對于古代藝術的整理與保存,是有突出奉獻的。他稱得上是一個“不愛江山愛丹青的皇帝。l 宋徽宗楷書l 趙佶草書紈扇l 文天祥 木雞集序l 岳飛行書?出師表?l 元代書法也得到一定的開展。書法總的情況是崇尚復古,宗法晉、唐而少創(chuàng)
35、新。元朝書壇的核心人物是趙孟頫 ,趙孟頫擅長篆、隸、楷、行、草諸體,用筆秀研飄逸,體勢姿媚。他所創(chuàng)立的楷書"趙體"與歐體、顏體、柳體并稱中國書法四體,成為后代規(guī)摹的主要書體。他的書法對當時和明、清兩代影響很大。在元朝書壇也享有盛名的還有鮮于樞,鄧文原,雖然成就不及趙孟頫 ,然在書法風格上也有自已獨到之處。他們主張書畫同法,注重結字的體態(tài)。鄧文原,與趙孟頫、鮮于樞齊名,并稱元初三大書法家。 l 康里巎巎 l 倪瓚l 鮮于樞 杜甫魏將軍歌l 鮮于樞l(wèi) 楊維楨?張氏通波遷表?l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
36、之后。趙孟頫一生歷宋元之變,仕隱兩兼,他雖為貴胄,但生不逢時,青少年時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廈將傾,他在坎坷憂患中度過。他的父親趙與告官至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善詩文,富收藏,給趙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趙孟頫十一歲時父親便去世了,家境每況愈下,度日維艱。宋滅亡后,歸故土閑居。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chuàng)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在繪畫上,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精。他在我國書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 l 趙孟俯小楷?漢汲黯傳?l 趙孟頫 秋興八首詩卷l 趙松雪為隆教
37、禪師寺石室長老疏l 趙子昂.違遠帖l 趙子昂-宗陽宮帖l 趙孟頫-楷書、行書l 明朝中期文人書法重新抬頭,在蘇州出現(xiàn)了吳門派書法,其代表人物是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王寵。此四人中,以祝允明成就最巨,其小楷直追晉唐,而行書、行草、章草、今草諸體皆善。另外,在祝、文、王等周圍,還云集著一批書法家。如陳淳、文彭、文嘉、周天球、王穉登等人,都是屬于吳門四派的書法家,所以當時有“天下書法盡歸吳門的說法。晚明書壇,徐渭、邢侗、董其昌、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許友、米萬鐘等人繼起,開始了一種復古運動,書風離俗而趨雅。其中影響最大,開一代書風的應推董其昌。董其昌法唐而入晉,兼工楷、行、草書,形成生拙秀雅的書法風格。 l 宋克書論l 文徵明l 文徵明行書長卷l 文征明小楷l 文征明滕王閣序l 祝允明l 祝允明l 祝允明l 祝允明l 唐寅l 王寵作品l 王寵作品l 王寵作品l 王寵作品l 董其昌l 董其昌l 董其昌l 董其昌l 董其昌 ?酒德頌?l 董其昌 洛神賦十三行l(wèi) 董其昌跋蜀素帖l 董其昌臨蘭亭l 徐青藤書法l 徐青藤書法l 徐青藤l 張瑞圖草書l 張瑞圖草書l 張瑞圖草書l 黃道周l 黃道周l 黃道周l 倪元璐l 王鐸l 王鐸l 王鐸l 清代書法的總體傾向是尚質,同時分為帖學與碑學兩大開展時期, 清代中期帖學仍很風行。帖學書法家中以劉墉、王文治、梁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華師大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2.13 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聽評課記錄2
- 《兩漢的科技和文化》名師聽課評課記錄(新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
- 陜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9.2《做負責公民》聽課評課記錄
- 現(xiàn)場安全方案協(xié)議書(2篇)
-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1.2《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聽課評課記錄
-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1-1觀察物體(聽評課記錄)
-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表格式聽課評課記錄
- 中圖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2課《影響世界的宋元科技成就》聽課評課記錄
- 魯教版歷史六年級上冊第8課《大變革的時代》聽課評課記錄
-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聽評課記錄《5.5 分數(shù)基本性質》(4)-北師大版
-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公司員工升職加薪制度模板
- 2024上海市招聘社區(qū)工作者考試題及參考答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三年級(上)英語寒假作業(yè)(九)
- 2024版市政工程承包合同簽約流程規(guī)范指南2篇
- 立春氣象與健康
- 河南退役軍人專升本計算機真題答案
- 卵圓孔未閉病因介紹
- 室內空氣治理技術培訓
- 小紅書文旅營銷CityWalk城市漫游(通案)
- 湖南省長沙市2024-2025學年高一數(shù)學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